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__湘教版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1)

我们身边的地理【学习目标】通过教师的图片和阅读导引,初步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多的地理奥秘、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这个世界、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逐步养成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从而认识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重要意义。
【知识重难点】1、了解地理学科。
培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地图册和填充图册】地图册3页填充图册1、2、3页【合作探究任务】探究任务一:解开地理之“谜”1.读教材第2页“解开地理之谜”正文内容,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其中哪些是地理问题?(可以参看地图册3页的图上信息)2.读教材第2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在课本上标出中、西方对“地理”一词的不同解释?探究任务二:地理与日常生活3、读教材第3页“地理与日常生活”正文内容,讨论并回答教材第3页活动题,并写在课本的相应位置。
探究任务三:地理与生产建设4、读教材第3页“地理与生产建设”正文第一段,讨论分析:(1)你居住的地方主要以哪种粮食作物为主?哪些粮食作物不是当地的?它们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吗?(2)你居住的地方主要生产哪些水果?哪些水果不是当地生产的?(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市?试解释为什么?(温馨小提示:家具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且运输成本较高)5、阅读“荷兰的风车”,在课本上标出风车的作用。
探究任务四:地理与风土人情6、读教材第5页“地理与风土人情”及四幅图。
从服饰艺术、民居、体育运动三方面说一说你的见闻。
7、说一说你所在地区有哪些风土人情?举例说明它们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达标检测】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的文献中( B )A.古希腊 B.中国 C.古印度 D.美国2、地理学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以下词语与地理没有关系的是:(D )A 辨别方向B 天气预报C 风土人情D 捐款助学3、地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属于地理问题的有( D )①为什么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②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周瑜?③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④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4、学习地理,重要的是可以给我们装上“地理的头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事物B.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C.因地制宜,扬长避短D.便于学习和掌握电脑技术5、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穿白色的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与这种传统服装有关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A 气候B 地形C 宗教D 审美观6、将下列国家与其风土人情连线。
七年级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 湘教版 教案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目标:奇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
引入新课:课本第一页的前言部分,这段文字描写优美,就让我们从这里走进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教师演示地球仪: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一)揭开地理之“谜”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教师总结: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
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知识与应用1、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学生活动: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
(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2、地理与生产建设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的应用)方案一:根据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教师可设问:(1)、当地主要有哪些水果?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运来的?为什么当地不能生产?(2)、我们冀州主要种植哪些粮食作物?它与当地的气候、降水有怎样的关系?等等。
湘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1.1《我们身边的地理》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1 / 4 《我们身边的地理》 本节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产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
知识与技能:学习地理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 土人情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课题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地理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 土人情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设问:人们如何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 众说纷纭,个别学生会说出“上知天文,下
知地理”
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 感受耐人寻味的地理问题,初步了解
◆ 教学目标 ◆ 教学过程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
2 / 4 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沙漠,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什么是地理”,知道学习地理都要学习什么。
解 开 地 理 之 谜
设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 众说纷纭,提出许多问题……
小结: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部分地理之“谜”。
注意力被吸引,留下悬念,激发求知欲。
展示“开眼界”: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阅读第二页《地理一词的来源》,清晰的知道地理一词的来历,明确地理到底是什么,地理都学什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我们身边地理知识

内蒙古的蒙古包
你能说出它们是哪里的代表性建筑,该建筑物的名称是什么?
学一学
地理与交通
南方的水运
北方的马车
你能说出哪幅图是南方人的传统交通工具,哪幅图是北 方人的传统交通工具?
说一说
地理与体育活动
冲浪:在海上才 可以进行
滑雪:在有冰雪 的地方才可进行
说说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反映的是( A )与地理的关系。 A. 农业生产 B. 日常生活 C. 风土人情 D. 工业生产
月5日美国19飞行队在训练时突然失踪,当时预定的飞
行计划是一个三角形,于是人们后来把美国东南沿海的
大西洋上,北起百慕大,延 伸到佛罗里达州南部的迈阿
密,然后通过巴哈马群岛,穿过波多黎各,到西经40°
线附近的圣胡安,再折回百慕大,形成的一个三角地区,
称为百慕大三角区域“魔鬼三角”。
•
在这个地区,已有数以百计的船只和飞机失事,数
谢谢观赏!
2020/11/5
30
每昼夜120-190千米流过,且多漩涡、台风和龙卷风。
不仅如此,这儿海深达4000-5000米,有波多黎各海
沟,深7000米以上,最深达9218米。
开眼界
“地理”一词的来源
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 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 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地理有 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 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在西方,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 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hica(geo + graphica)这个术语,意思就是“地理”或“大地的记 述”,并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 学》。
七年级地理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说课稿 湘教版 教案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说课稿教材分析1、地位及内容:这节课是中学第一堂地理课,是开宗明义的第一课,意义重大。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这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热情和欲望,以及今后地理课的教学效果。
因此,这节课应尽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期盼心里。
同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学习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
本节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
2、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难点: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那个的密切关系。
3、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到许多地理知识,但是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
那么,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
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并且是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的生产、生活与地理只是密切相关,明白学习地理的意义。
2、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过程与方法本节是中学的第一堂地理课,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采用愉快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个亲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努力从他们的经验出发,启发提问,引导、鼓励学生联系身边的现象来认识地理问题。
从而使学生知道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明白学习地理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想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2、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湘教版七上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学案设计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有着许多奥秘,学会从地理的视角认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逐步养成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
2.知道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的《易经.系辞》。
西方第一本专著则是《地理学》,它比中国晚3个世纪。
2.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包括_____和_____两大方面。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土壤、岩石等。
人文环境:人口、民族、经济、工业、农业、城市、交通、能源等。
3.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等。
(1)日常生活:确认方位、知道天气变化、了解世界情况等。
(2)生产建设:种植农作物、兴建工厂企业、选定交通线路、城市建设等。
例: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①“低地之国”_____——围海造陆——风车——奶酪、郁金香。
②海洋、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联系。
海洋——航运、晒盐、捕鱼、开采石油等。
土地——种植农作物、放牧牲畜、建筑房屋、建设铁路(公路)等。
森林——提供木材、放牧牲畜、生态旅游、涵水保土等。
(3)风土人情:阿拉伯人的长袍(服装);西班牙的斗牛;我国傣族的泼水节,中华民族的端午节等均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答案:2.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3.荷兰(二)合作探究1.联系日常生活,请你提出5个地理问题。
答案:(1)超市里,全年都摆放着各种新鲜的瓜果?(2)学校为什么在7、8月份要放暑假?(3)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是如何形成的?(4)我们这里为什么没有大面积地种植大豆?(5)我们这里建房子为什么喜欢坐北朝南?2.为什么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和粽子,而北方人则喜欢吃馒头和水饺?答案: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南方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北方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形成了“南米北麦”的饮食习惯。
湘教版地理七上《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word学案

湘教版地理七上《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word学案第一节《我们周围的地理知识》导学案班级:姓名:编者:李芳霞时刻:2010年8月11日目标感知1.学会摸索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问题和现象,明白“地理”一词的来历。
2.了解地理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重、难点预设地理与生活的紧密关系知识链接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赞扬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同学们明白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想一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理知识?问题导学1.读教材第2页“解开地理之谜”正文内容,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问不解的问题?其中哪些是地理问题?。
2.读教材第2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在课本上标出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的作者是谁?3.读教材第2页“地理与日常生活”正文内容,讨论并回答教材第3页活动题,并写在课本的相应位置。
4.读教材第3页“地理与生产建设”正文第一段,讨论分析:(1)你居住的地点要紧以哪种粮食作物为主?哪些粮食作物不是当地的?它们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吗?(2)你居住的地点要紧生产哪些水果?哪些水果不是当地生产的?(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建在山林旁边依旧靠近都市?试说明什么缘故?(温馨小提示:家具不便长距离运输且运输成本较高。
)5.阅读“荷兰的风车”,在课本上标出风车的作用。
6.读教材第4页“地理与风土人情”及右边两幅图。
回答:这分别是什么运动?他们分别在哪些地区最有名?7. 读第5页“阿拉伯人的服装”,在课本标出:这些民族要紧分布在哪里?他们的服饰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何关系?8. 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教材第5页2个活动题。
并在课本相应位置书写答案。
知识梳理我们周围的地理知识⎪⎪⎪⎪⎪⎪⎩⎪⎪⎪⎪⎪⎪⎨⎧⎪⎪⎩⎪⎪⎨⎧⎪⎩⎪⎨⎧地理与民情、风俗地理与服饰地理与宗教语言地理与文化地理与____地理影响交通业地理影响工业地理影响农业地理与____离不开地理地理与____:生活解开地理之“谜” 问题训练一、基础知识:完成《互动》第1-3页双基在线第1-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