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水下航行器及泵喷推进器能量转换特性研究

0 引言随着21世纪各国经济发展提质增速,海上工业和军事业的发展进程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
其中,水力机械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国民日常生活中,例如:我国是水资源开发大国,在梯级电站和海洋能源开发利用中,贯流式和轴流式水轮机应用广泛[1],优势明显,对于低扬程泵站则多采用轴流泵和贯流式水泵[2];在海上运输业和海洋军事方面,船用以及水面水下舰艇常用水力机械为螺旋桨和泵喷推进器[3]。
随着目前海上运输业和军事舰艇逐步向着大型化、高航速和大载重的方向发展,螺旋桨和泵喷推进器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水面及水下推进器,对其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作为新一代推进器的泵喷推进器,相比于传统螺旋桨推进而言,不但可以显著提高推进效率,还可以大幅度增强隐身性能,为水面及水下舰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1 研究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泵喷推进器以其高推进效率,低辐射噪声和优秀的抗空蚀性能而逐渐引起各国军事界的关注[4]。
近年来,随着海上输送向高速发展,泵喷推进器的应用范围和需求已大大增加。
但是当潜艇航速越来越高时,推进器高速运行区域中的压力就会越低,这意味着该区域有可能发生空化现象。
在大多数情况下,螺旋桨和泵空化是一种不良现象,会引起强烈的噪声、叶片剥蚀、振动和效率降低等问题。
空泡破裂产生的冲击波是主要的噪声源,尤其是在海洋军事领域,对水下航行器的声学隐身性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不同于常规水力机械上的空化现象,水下带有艇体的泵喷推进器空化是同时受到艇体尾部非均匀伴流场影响以及叶轮高速旋转影响下的三维非定常空化流动,其流动复杂程度较高,对于潜艇尾部流动稳定性以及隐身性能影响严重。
此外,由于泵喷推进器本身几何结构特征叶顶间隙的存在,叶顶周围的流体由于压力面和吸力面之间的压差驱动作用,在叶顶间隙区域产生泄漏流,并极易由此诱发复杂的涡结构,包括泄漏涡、诱导涡以及梢隙涡等[5,6]。
涡结构高速旋转形成极低的涡心压力,成为空化发生的起始位置之一。
702所简介

在无锡火车站对面泰山饭店处的83路公交车,在陈漕湾站下,然后往西走500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座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
依山傍水,逶迤绵延数华里,其规模之宏大、设施配套之齐全,堪称远东之最,世界之前列。
702所全貌七○二所,1951年建立于上海黄浦江畔,1965年总部搬迁至无锡,在上海设有分部。
数十年来建有功能齐全、配套完整的大中型科研试验设施20余座,设有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占地1100余亩,现有职工8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3名,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导师35名。
近六十年来,七○二所遵循“团结、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为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78年以来共获国家级等各级科技成果奖400多项,1997年起连续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
七○二所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及振动、噪声、抗冲击等相关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
七○二所坚持科技创新,先后成功研制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掠海地效翼船、小水线面双体船、水翼船、援潜救生设备、Z型全回转推进器、高速游艇、水上游乐设施、环保型保温棉生产线、以蓝藻打捞与处理、生态清淤装备为代表的水环境治理装备等系列产品,开发了SHIDS船舶性能设计系统等专用软件。
许多科研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船舶设计、建造和标准规范的编制中,为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事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二所是首批进入国际船舶界两大学术组织-国际船模试验池会议(ITTC)和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会议-(ISSC)的单位,是上述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成员,有多名中青年科技专家当选这两大国际组织相关技术委员会的委员。
此外,七○二所还与美、英、法、俄、日、德、荷、挪等国近百个院校、研究所和学术团体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关系。
科研院所研究领域及方向

中船重工集团科研院所目录科研院所研究领域及方向701研究所地电流测试技术研究超宽带信号滤波器金属物体射频感应电压测试仪强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医用氧舱自动操舱系统海峡号穿浪双体船尾滑道式小艇收放装置飞越极限球幕影院系统工程702研究所BTZ-300半浸式螺旋桨推进装置对转桨全回转Z型推进装置水环境游乐设备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711研究所燃气热气机热电联供机组分布式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沼气回收发电系统715研究所中船重工第715研究所简介杭州瑞声海洋仪器有限公司简介1.相控阵声学海流剖面仪2.超宽频海底剖面仪3.拖曳式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4.水下DGPS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5.GB-6型海洋氦光泵磁探仪6.SFQ-1型声学释放器716研究所中船重工集团第716所(江苏自动化研究所)简介及项目成果1. 16RMCS 多总线系列加固计算机2.16RCPC 6U系列加固计算机3.16RCPC 3U系列加固计算机4.JYB16XX 系列便携式加固计算机5.基于国产龙芯系列加固计算机6.加固网络产品7.盐酸伊立替康8.多西他赛9.奥沙利铂10.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电子转换器件11.“杰瑞芯一号”通用轴角转换芯片12.高效高稳定电源13.高压输入型DC/DC变换器14.杰瑞交通信号综合控制系统15.杰瑞系列电子警察16、杰瑞系列LED交通信号灯17.嵌入式软件开发与运行平台18.现代商业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及终端设备19.杰瑞办公自动化系统20.企业ERP管理系统21.石油测井计算机系统22.高可靠组合测井仪23.测井系统配套装置24.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25.挤出设备26.木塑制品及微发泡制品27.塑料型材及门窗制品28.定位导航设备29.定向测姿产品30.授时守时产品31.工控系统集成718研究所黑光夜视摄像仪制氧设备医用制氧设备BZ系列曝气转刷BZD系列曝气转碟船用污水净化器723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电工电子设备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检测中心(第723研究所)简介船用高精度稳定平台3G室内信号覆盖系统HM-J-16型中能双光子医用直线加速器船用阀门遥控系统724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24研究所简介1.海岸警戒探测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2.天气雷达3.超高速信号和信息处理系统4.工业自动化成套设备及系统5.饮料吸管制造、包装系列机械设备6.高压注氮物理发泡同轴电缆生产线725研究所防腐涂料配套体系金属复合材料特种焊接材料钛合金铸造桥梁及管道支座轨道减振器陕西柴油机厂陕柴—MAN.B&W.L16/24系列柴油机陕柴—MAN.B&W.L21/31系列柴油机陕柴—PA6-280系列柴油机陕柴—PC2-5/6系列柴油机陕柴—DK系列柴油机国营川东造船厂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口船用舱口盖300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武昌造船厂RNA干扰技术企业信息空间工程湖北华舟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机动栈桥软地面铺路车重型装备铁路机械化站台60吨级改进型重型机械化桥平推式轻型山地伴随桥60吨级带式舟桥中船重工重庆船舶工业公司简介重庆液压机电有限公司GP型齿轮泵A10V通轴泵A10F定量柱塞泵液压自动化翻转/调平执行系统“212”工程专用液压装置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701所)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紫阳路268号邮编:430064电话:027-********地电流测试技术研究该项目解决了测试系统工程实用性问题,该系统能为解决武器平台地电流干扰提供了有效测试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关于船舶性能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艘 具 有优 良性 能 的船 舶会 产 生重 大 的经 济效 益 和社 会效 益 ; 但如 一 艘船 的性 能设 计得 不 好 而 出
( )它是 船 型升 级换 代 和持续 创新 的原 动力 3
现 问题 , 将是 先 天性 的 , 时甚 至是 颠 复性 的 , 害极 大 。 那 有 危
它具 有很 强 的带 动作用 , 的创新 往 往可 以引 发设计 技 术 的革 新 , 它 或者 甚 至推 出一种 新船 型 。 如 , 例
计将 影 响船舶 全 寿期 费用 的 7 。 O 基 于上述 的重要性 , 原 国家计 委 、 在 国防科 工 委和 国家科 技 部 的支持 下 , 遵循 需求 牵 引 、 术推 动 的 技
原则 , 我所 长期 以来 , 别是 1 9 年 以来 , 船 舶性 能 的新 技术 开 展 了研 究 开发 , 于在 高新 技 术研 发 特 91 对 终
托 , 船舶 研究 、 对 设计 和建 造具 有重 大意 义 。
我所 开发 的船 型和性 能 数据库 储存 约 3 0艘 近代 优 秀船 型及 其推进 器 、 与附 件 的几何 参数 、 0 舵 几何 外形 、 由模 型试 验 和实船 试验 获取 的各 种性 能资 料 ( 含快 速性 、 纵性 、 波性 、 流 、 包 操 耐 伴 脉动压 力 等 ) 它 。 的主要功 能是 : 为船 舶性 能 的优化设 计 、 预报 以及 船 型生 成提供 母 型 , 为评 估 的 比较对 象 , 作 为建立 船舶 性能 的各 种统计 估算 方 法提 供数 据源 。 应用该 数 据库 及 以此 为依 托 的优 化设 计 软件 系统 , 造船 工 程师 就
气垫 原理 推 出 了气垫 船 , 翼技 术 推 出了水 翼 船 , 波 性理论 推 出了小 水线 面 双 体船 和 穿浪 双 体船 , 水 耐 推
无锡部省属科研机构一览表

无锡部省属科研机构一览表(江南剑侠呕心搜集整理)
部属研究所
1、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参第五十六研究所)大浮军东新村
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二研究所) 袁家湾1号
3、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中航第六O七研究所)梁溪路108号
4、中国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中航第六一四研究所)梁溪路104号
5、中石化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惠钱路210号
6、总装工程兵技术装备研究所(总装工程兵科研一所)通惠西路160号
7、中电集团第五十八研究所(无锡微电子科研中心)惠河路5号
8、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山水东路9号
9、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钱荣路15号
10、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钱荣路88号
11、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惠河路186号
12、国家建材局无锡自动控制设备研究设计院锡山新村107号
13、中国纺机集团无锡纺织机械研究所河埒口上里东227号
14、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三研究所无锡分部勤新村支巷19号
15、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无锡应用研究中心梁溪路114-1(荣巷)
省属研究所
1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梅园杨巷117号
2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钱荣路20号
3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钱荣路7号
4 、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桥水厂路107号
5 、江苏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江南实验室)中桥葛巷107号
6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有限公司金城路金城桥西堍。
中船单位代号 大全

中船单位12所热加工工艺研究所(兴平)76所船舶档案馆(兴平)701所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702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无锡)703所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704所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705所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707所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709所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710所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711所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712所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713所郑州机电工程研究所714所科技情报研究所(北京)715所杭州应用声学研究所716所江苏自动化研究所717所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718所邯郸净化设备研究所719所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22所武汉船舶通讯研究所723所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724所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725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726所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760所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750试验场昆明船舶设备研究试验中心中国船舶工业集团425厂:芜湖造船厂427厂:广州黄埔船厂(广州黄埔长洲)433厂: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即广州造船厂。
434厂:西江造船厂(柳州)436厂:江南造船集团(上海)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424厂: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上海)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西桂江造船厂(梧州)6214厂:江西江州造船厂(瑞昌码头)9318厂:江西江新造船厂(湖口双钟)上海船厂东海船舶修造厂(宝山)上船澄西有限公司(浦东)广州文冲船厂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浦东)南京绿洲机器厂安庆船用柴油机厂华南船舶机械厂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6301厂:江西朝阳机械厂(彭泽)491厂:九江船用机械厂6502厂:江西船用阀门厂(湖口)441厂:九江仪表厂上海航海仪器总厂458厂:江西浔阳电子仪器厂(德安)459厂:江西航海仪器厂(瑞昌)安庆船用电器厂海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无锡):水声厂。
九江435厂。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北京)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708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船舶系统工程部船舶工艺研究所(上海)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船舶工业管理干部学院船舶工业编制426厂:大连造船重工有限公司大连新船重工有限公司428厂: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大连船用阀门厂大连船用推进器厂431厂: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葫芦岛)据说也是156项之一。
2017年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船重工702研究所

DEP品牌班2016级课程标准一汽-大众公司售后服务部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目录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2)大众车系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15)大众车系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25)大众车系传动系统检修 (33)大众车系行驶与操纵系统检修 (43)大众车系自动变速器检修 (62)汽车电气设备检修 (69)大众车系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 (85)大众车系车载网络技术 (100)大众一级助理/二级助理技师认证培训 (109)汽车售后服务管理 (125)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适用专业DEP订单班总学时56~84学时开课学期第1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单位汽车运用学院编写人郭其涛专业负责人张军审核人张军2016年 8 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DEP订单培养必修基础课,掌握交、直流电路、直流电机、变压器、供电基本知识,会使用电工仪器、仪表设备、整流电路、和数字电路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能安装、调试简单电路。
二、课程设计思路做为一名未来的汽车维修技师,应该很好掌握汽车电气原理。
而要掌握汽车电气原理就应该很好的掌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这门专业基础课。
因而,所选教材各章节皆有涉猎,只是深浅不同而已。
在教学上以精讲多练为主,有意引导学生多做练习,把知识变成能力。
三、教学内容单元一直流电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电的三要素及其测量方法;(2)正确描述基尔霍夫定律;(3)叙述解决复杂电路的支路电流法;2.能力目标(1)能用万用表和专用诊断仪测量直流电路中的电阻、电压及电流值。
(2)能解决直流电路的连接问题。
(3)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解决复杂电路(二)教学重、难点1、电路的基本定律2、电路中的电位计算(三)教学内容1.电路的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2.电路中的电位计算3.复杂电路计算(支路电流法)4、电路的暂态分析作业:教材课后思考与练习单元二正弦交流电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单叙述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及优点。
转捩模型在螺旋桨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转捩模型在螺旋桨数值计算中的应用洪方文,张志荣,刘登成,郑巢生,翟树成(1.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2;2.船舶振动噪声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2)摘要:螺旋桨敞水性能数值计算是船舶快速性能分析的基础,其计算精度对船舶快速性预报的准确度至关重要,湍流模型的选用是保证螺旋桨敞水性能计算精度的关键。
本文利用k -ωSST 湍流模型和γ-R e θ转捩模型对螺旋桨敞水性能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在模型尺度下螺旋桨叶片表面流动的相当一部分还保持着层流状态,带有转捩能力的湍流模型对这类流动具有更强的模拟能力。
关键词:转捩湍流模型;数值计算;螺旋桨敞水性能中图分类号:U661.3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7294.2021.04.001Application of transition turbulence model in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propeller flow fieldsHONG Fang-wen ,ZHANG Zhi-rong ,LIU Deng-cheng ,ZHENG Chao-sheng ,ZHAI Shu-cheng (1.China Ship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Wuxi 214082,China;2.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n Vibration and Noise,Wuxi 214082,China)Abstract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propeller open water performance is the basis of ship propulsion analysis,whose precis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rediction of ship speed.The turbulence model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propeller open water performance calculation.In this paper,k-ωSST turbulence model and γ-R e θtransition model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peller flow field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 flow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peller blade remained laminar at the model scale while better simulation results could be obtained by the transition turbulence model.Key words:transition turbulence model;CFD;open water performance of propeller 0引言自计算机诞生以来,数值计算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综述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船舶工业、交通运输、海洋开发和国防装备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培养基本要求如下: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热爱科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服从分配,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舰船科研事业服务。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把握国内外前沿水平的学科发展。
3、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等研究方向上,能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重要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提出本学科中重大的前沿研究课题和方向,能解决工程中的重要技术问题。
4、全面了解本专业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际前沿、发展动向和核心内容,学位论文在学术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5、熟练地掌握第一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撰写学术论文,且具有用外语表达学术见解,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运用第二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6、具有勤奋刻苦、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个人素质。
7、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能完成学习任务和胜任所承担的研究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凡修满本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所要求的课程,并满足所规定的总学分,通过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达到上述培养目标者,经本人申请,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建议,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对其授予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二、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至四年,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
个别研究生确因实际情况需要,经院学位办同意,可酌情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期一般不得超过1年。
超过六年原则上取消学籍。
对在规定学习期限内,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是要求的课程学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生,应予鼓励,并建议其提前毕业。
具体的各学期学习要求为:考虑到博士生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工作量较大,因此要求其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安排在一年内完成。
第三学期除继续完成专业课的学习外,应广泛查阅专业文献资料,进行科研调研,撰写文献综述,提交论文开题报告。
第四学期完成博士生的中期考核,并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和论文工作,在规定的学年内完成论文的定稿、评阅和答辩。
每年52周中安排学习时间为40周(包括复习考试、科学和社会实践),寒、暑假期共12周(根据科研单位培养研究生的特点,提倡鼓励研究生将假期的二分之一用于助研)。
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不安排寒、暑假期。
研究生每周课内、外学习和工作时间按40小时安排,研究生按年级组织时政学习和社会集体活动,也可以参加导师所在部门的社会政治活动。
三、培养方式导师应根据本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在详细了解了该生的原有基础、硕士生阶段的学习和硕士论文水平等情况后,订出其个人的培养计划,并采用下列培养方式:1、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在外校进行,尽量在外校学习的一学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
未修满学分的则在回所后的第三学期继续进行。
第二学年回所起,在导师所在研究室实行坐班制。
2、在职博士生,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期间,必须保证有足够时间。
若当年不能保证有1/4的时间从事上述工作,则建议办理休学,但在整个学习期间只能办理一次。
3、博士生应认真参加政治理论课和组织的时事政策学习,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考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4、博士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
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检查和督促他们的学习,协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学位论文应在所确定的研究方向下,由博士生在调研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选题,并独立完成。
5、在指导方面,为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采用导师负责和由导师选定的副导师或指导小组共同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指导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博士生在学习和工作创造性,培养其创新精神。
6、博士生的培养,以科研和论文工作为主。
使博士生既能掌握坚实宽广的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又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7、博士生必须积极参加与本学科有关的国际、国内的各种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会、座谈会、学术交流会等),并积极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交流学术研究经验。
在学期间至少应发表两篇学术论文。
四、课程设置和学习要求(一)课程设置博士生的课程分为:必修课4门(含文献阅读课)、专业课2~3门(按不同研究方向由导师根据博士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和专业选修课。
为培养研究生查阅文献资料的技巧,提高其用外语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为其全面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前沿、动态和趋势,还须开设文献阅读课。
总学分不少于18学分。
课程安排详见附件2。
(二)学习要求1、外国语博士生必须掌握两门外国语。
第一外国语要求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全文撰写本专业论文,能用外语表达学术见解,进行技术交流。
第二外国语要求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2、选修课和专业课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由导师为博士生确定必修的选修课和专业课,使博士生在完成的学位论文中,达到在本专业学科内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要求。
为适应交叉学科研究工作的需要,博士生还应选修1~2门相关学科的课程。
4、文献阅读课博士生的文献阅读课安排在第三学期。
博士生根据导师划定的范围,自行查找搜集所需的文献。
博士生阅读文献的总量一般不少于80篇,在论文开题报告前提交文献阅读综述报告,供导师考核,评定成绩和学分。
五、科研(教学)和社会实践科研(教学)和社会实践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博士生的实践内容包括科学研究和实验或任硕士生助教及参加社会调研考察活动。
博士生(全日制博士生)攻读学位期间应在导师的安排下,完成一定量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博士生亦可担任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参加教学实践,培养锻炼教学能力。
博士生由研究生管理部门每年组织一次社会调研和参观访问活动(1~2天/次),对其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每项实践活动完成后,由实践所在部门给研究生写出实践评语。
六、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博士生在培养过程,为确保其培养质量所采取的重要措施。
中期考核安排在博士生完成课程学习之后,转入论文工作阶段之前进行,即为第三学期的后半期或第四学期初。
中期考核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中期考核前由博士研究生提交:前期学习小结、一篇撰写的外文科技报告和开题报告。
由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5~7人考评专家组,以听、查、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考评会上由博士生作简单自我介绍,汇报课程学习情况(学习的课程门类、学习成绩、学习体会和收获)、汇报文献阅读情况、汇报学位论文的选题、思路和计划。
考证组对其政治思想表现、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习和研究能力、论文选题准确性与计划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写出评估意见,对其能否通过中期考核,对其能否进入论文阶段作出考评结论。
七、考核方式及要求1、博士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课程、学位论文等环节都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考查和答辩等形式。
必修课必须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一般按百分制计,选修课和专业课可以考试或考查,考查成绩可按百分制也可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计。
学位论文必须进行答辩,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计。
2、为保证培养质量,应对博士生进行中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学籍处理。
八、学位论文1、按文献阅读课的要求,广泛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写出翔实的文献综述报告,掌握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前沿、动态和趋向,提出进一步研究解决的课题,以期解决工程应用中的重大问题,并在理论和工程应用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
2、在导师的指导下选题,编制学位论文开题论证报告,并进行研究方法、研究条件的准备,进行工作计划的安排。
《文献综述报告》和《学位论文开题论证报告》要在导师的主持下,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报告、讨论和审查,由导师对开题报告进行审定,并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从对国民经济或国防建设具有较大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出发,结合导师的专长,并考虑相应的实验条件,可以是指令性任务或是指令性任务的一部分。
学位论文工作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正文实际字数不少于7万字。
九、学位论文答辩1、博士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了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了学位论文工作,且论文文本已经导师批准;有两篇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方可申请论文答辩,并提交《论文答辩审批表》。
2、研究生管理部门对论文答辩申请人,从政治思想品质、博士课程的学习、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已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方可为其聘请论文评阅人对论文进行评阅。
3、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为7~11人(含拟定的答辩委员会委员人选)。
按评阅结果,提出是否同意申请人进行论文答辩的意见。
如同意答辩,则报请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并按有关的规定,最迟在每年的四月底前完成答辩。
4、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外单位委员2~3名,委员会主席由外单位专家担任,导师不得参加只有5名委员的答辩委员会。
答辩后,由论文答辩委员会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决定该生的学位论文是否通过答辩,是否建议为该生授予博士学位。
5、经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表决。
作出是否同意该博士生毕业和是否报院申请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应有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决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
对报院申请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院学位委员会规定按时保质保量上报所要求的学位申请材料。
学位论文答辩结束后,研究生应及时将论文工作阶段的技术、论文资料整理归入科技档案,包括文献阅读报告、学位论文开题论证报告、学位论文及其详细摘要,发表的学术论文、论文答辩情况简表。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各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一、研究方向和导师本专业目前有下列研究方向和导师: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和导师,由研究生管理部门在征求研究生本人的意向和基层单位人才培养需求后,提交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确定。
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载荷与安全可靠性海洋环境分析;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安全操作的环境标准;海浪环境条件对波浪设计载荷的影响;船体波浪载荷计算的势流理论及试验验证;甲板上浪与底部砰击;船舱内液体晃荡载荷的计算;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中的风与冰载;载荷效应的长期预报及合成;船体结构应力响应的工程计算方法;船体结构有限元分析指南与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加筋板格和壳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船体结构的极限强度分析;复合材料结构的破坏;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分析与安全评估;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疲劳与断裂;基于风险分析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新思想设计;防污染船舶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