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的急救处理正式样本
急性中毒急救流程

急性中毒急救流程急性中毒是指人体短时间内接触或摄入有毒物质后引起的中毒症状。
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是保护患者生命的关键。
下面是急性中毒急救流程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介绍了应对急性中毒情况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事故现场的评估和保护1. 确保自己的安全:在进入事故现场之前,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暴露在有毒物质中。
如果有必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2. 评估事故现场:在进入事故现场后,要迅速评估情况。
观察有无有毒气体、烟雾或化学物质泄漏等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风、隔离和封锁。
3. 保护患者:将患者从有毒物质的接触源中迅速转移,确保其安全。
如果患者已经失去意识或无法行动,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二、紧急急救措施1. 拨打急救电话:在采取任何急救措施之前,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向医护人员提供详细的情况描述,并按照他们的指示行事。
2. 确认中毒物质:如果可能,要尽快确认患者中毒的物质。
这有助于医护人员在后续处理中提供更准确的治疗。
3. 呼吸道管理: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4. 拉开患者:如果患者身上有毒物质的残留,应尽快将其从患者身上拉开,以减少毒物吸入和接触。
5. 清洗皮肤:如果患者的皮肤接触到有毒物质,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至少持续20分钟。
避免使用肥皂或其他清洁剂,以免加速毒物吸收。
6. 呕吐处理:不要刺激患者嘴巴,以免引起呕吐。
如果患者已经呕吐,应将其侧放,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7. 不要让患者进食或喝水:在急救过程中,患者不应进食或喝水,以免加速毒物吸收。
8. 不要使用解毒剂:除非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不要私自使用解毒剂。
不同的毒物需要特定的解毒剂,错误的使用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三、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1. 监测患者的病情: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记录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并向急救人员提供详细的信息。
服毒的急救处理

服毒的急救处理大多数急性中毒并无特效解毒药,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进行急救。
如疑有中毒而诊断尚未完全明确者,应根据临床表现边抢救边检查,不可消极等待,坐失抢救良机。
现将急性中毒的基本急救措施简述如下:1.清洗皮肤皮肤污染毒物时,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迅速用大量清水(忌热水)和肥皂彻底清洗,以防止毒物继续经皮肤吸收。
清洗时间至少10~20分钟。
2.搬离现场和吸氧吸人有害气体中毒者,应立刻把患者搬离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如有条件可给予氧气吸人。
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时,应尽快转送有条件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不但能促进一氧化碳的清除,而且能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分解,尽快纠正缺氧。
3.刺激催吐对神志清醒口服中毒者,争取将尚未吸收的毒物从胃中迅速清除,最为有效的方法为催吐,洗胃效果远不如催吐来得及时、彻底。
若胃内含有食物或固体毒物时,则更适合催吐。
常用的催吐方法是先饮水300~500毫升,然后用压舌板或软管刺激软腭、咽后壁及舌根部,使之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吐尽为止。
也可用药物催吐,常可口服1%硫酸铜200毫升,刺激胃黏膜使之呕吐。
大量吞服毒物时,即使服毒已达数小时,也应进行催吐,因其可在胃内停留较长时间。
对腐蚀剂或士的宁中毒,以及有惊厥、肺水肿、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和休克患者,禁用催吐方法。
患者昏迷时延脑呕吐中枢反射消失,催吐非但无效,且有引起吸人性肺炎,甚至窒息的危险。
4.洗胃如催吐不满意或患者昏迷时,应及时进行插胃管洗胃。
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最为有效,但超过6小时,如无禁忌证,仍有洗胃的必要。
(1)方法:插人胃管后,利用虹吸作用洗胃,先抽出胃内容物,再灌人洗胃液300~500毫升,每次灌人量应尽量全部吸尽。
反复灌洗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
洗胃时患者应取侧卧位,头部稍低于躯体,以防灌洗液吸入肺内。
病情危重和腐蚀剂中毒者,不宜洗胃。
拔出胃管时,要先将管口夹注,以免拔管过程中管内液体反流入气管造成窒息。
急性中毒的一般处理流程

急性中毒的一般处理流程一、现场急救1.1 脱离中毒环境一旦发现有人急性中毒,首先得赶紧让中毒者离开中毒的那个地方。
就像着火了要赶紧跑出火海一样,中毒者在有毒的环境里多待一秒就多一分危险。
不管是吸入毒气了,还是接触了有毒的东西,得把人带到空气新鲜、安全的地方去。
比如说有人在一个刚喷了大量农药的封闭房间里中毒了,那就要尽快把他抬到室外通风好的地方。
1.2 清除毒物这时候就要争分夺秒地清除中毒者身上的毒物。
如果是皮肤接触中毒,就像沾了脏东西要赶紧擦掉一样,得尽快把皮肤上的毒物清洗掉。
可以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就像给伤口清创一样,彻彻底底地洗干净。
要是眼睛里进了毒物,那更得小心谨慎地冲洗,可不能马虎。
要是口服中毒,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可以想办法让中毒者把毒物吐出来,像用手指抠嗓子眼儿这种土办法有时候也能起点作用,但可不能太用力,以免伤到喉咙。
二、医院救治2.1 阻止毒物吸收到了医院,医生会根据毒物的种类来采取措施阻止毒物进一步吸收。
如果是吃进去的毒物,可能会给吃一些能吸附毒物的药物,就像活性炭一样,把毒物都吸附住,不让它在身体里到处乱跑。
这就好比给毒物设了个陷阱,让它有来无回。
2.2 促进毒物排出接下来就是要想办法把已经进入身体里的毒物排出去。
医生可能会用利尿的方法,让病人多排尿,就像给身体开了个排毒的小水渠,把毒物随着尿液一起排出体外。
有时候还会用血液透析这种高科技手段,就像给血液来个大扫除,把里面的毒物都清理干净。
这就好比是给身体来了个大翻新,把那些坏东西都赶走。
2.3 解毒治疗最重要的还是要解毒。
不同的毒物有不同的解毒药,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
医生得像侦探一样,根据中毒者的症状、接触史等线索,找出是哪种毒物中毒,然后用对应的解毒药。
要是用错了解毒药,那可就是“牛头不对马嘴”,起不到作用。
三、后续观察与护理3.1 密切观察中毒者经过治疗后可不能就这么不管了,得密切观察。
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得时刻盯着。
急性中毒救援预案模版

急性中毒救援预案模版急性中毒是指人体接触或摄入某种有毒物质后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的一种疾病。
急性中毒的救援工作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急性中毒救援预案模版对于提高急性中毒救援效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简要的急性中毒救援预案模版,供参考:1. 急性中毒救援预案目的与范围- 目的:保护中毒者生命安全,尽可能减少中毒对身体的伤害。
- 范围:适用于各类急性中毒事件的救援工作。
2. 预案执行机构及责任- 预案执行机构:救援机构或公共卫生部门。
- 责任:组织各类急性中毒事件的救援人员,协调救援工作。
3. 急性中毒救援预案流程1) 急性中毒报告与确认:- 接到中毒报告后,救援机构予以确认,并了解中毒情况的具体细节。
- 确认中毒人数及中毒原因,并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准确的中毒情况传达。
2) 急救人员动员与装备准备:- 快速动员安排救援队伍,确保急救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
- 救援队伍装备准备,包括急救药品、救援设备、个人防护用具等。
3) 中毒现场处置:- 采取避免污染和进一步伤害的措施,确保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 确认中毒原因,针对中毒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 针对特殊中毒情况,如化学品中毒,应根据特定处理措施进行处置。
4) 中毒人员抢救与转运:- 迅速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处理,保证生命体征的正常。
- 观察中毒人员的症状变化,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将中毒人员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5) 中毒后续处理:- 救援人员对事故现场及救治后的中毒人员进行清理和消毒,避免二次污染。
-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向上级部门及有关机构如环保、卫生等报告中毒情况。
4. 急性中毒救援预案中的交流与合作- 与医疗机构的合作:- 及时联系医院,通报中毒情况,并预约抢救环境。
- 建立急性中毒信息传递机制,确保救援信息的准确传达。
- 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合作:- 卫生部门:及时上报中毒事件,并请求提供相关支持和指导。
- 环保部门:针对可能的环境污染,与环保部门协调合作,确保环境污染得到控制。
急性中毒救援预案

急性中毒救援预案1. 神经性急性中毒(1)一线救援措施- 迅速将患者远离中毒源,确保自身安全。
- 观察患者呼吸和意识情况。
- 如患者停止呼吸或无意识,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
- 若患者有呼吸困难,放置在休息位,并确保通畅的呼吸道。
- 如患者呕吐,保持呼吸通畅,并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
(2)紧急就医措施- 紧急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症状和所接触或摄入的中毒物质。
- 当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将患者移动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体温正常。
2. 化学性急性中毒(1)事故现场处理- 立即避免进入中毒区域。
- 关闭中毒源,并采取隔离措施,确保不再进一步暴露。
- 快速评估事故现场的风险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下一步行动。
- 如患者身上有化学物质残留,立即将其移除,并用清水冲洗皮肤。
(2)救援措施- 如患者有意识,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体温正常。
- 如患者呼吸困难,确保呼吸通畅,并为其佩戴呼吸器具。
- 清除患者身上的接触污染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眼睛,避免用化学物质清洗。
- 如果患者服用了毒物,不要诱导呕吐,应立即就医。
(3)就医前准备- 要给就医的医疗机构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并告知接触或摄入的化学物质。
- 最好携带有关物质的标签或包装,以便医生快速识别中毒物质。
- 如可能,与当地毒物信息中心联系,以获得更详细的指导。
3. 食物中毒(1)迅速采取措施- 立即停止食用可能导致中毒的食物。
- 如患者意识清醒,让其漱口,以帮助去除可能残留在口腔中的毒物。
- 如患者有恶心或呕吐,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并清除口腔中的呕吐物。
(2)联络医疗机构- 紧急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症状和可能食用的食物。
- 如果可能,收集食物样本,以便医生分析毒物成分。
(3)病情观察和护理-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呕吐、腹泻、头痛等。
- 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适当的药物和液体补充治疗。
- 遵循医生的处方,并严格控制饮食,以帮助恢复。
4. 药物中毒(1)拨打急救电话- 紧急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症状和可能摄入的药物。
急性化学中毒现场急救应急处理

宁波市镇海区红十字会
检伤及分类
进入现场首先迅速对病人进行检 伤分类 : 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 重后救轻”的原则,按照国际统 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 分别用绿、黄、红、黑四种颜色, 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 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 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 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 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宁波市镇海区红十字会
①(红色)需紧急处理的危重患 者,即出现可能影响生命的损害 或指征,如窒息、严重出血,昏 迷,呼吸超过30次/分,血压低 于80/50 mmHg等。 ②(黄色)可延期处理,即不严 重的伤害或中毒,可随后处理或 转运。 ③(绿色)无需处理,即未中毒、 无伤害或轻微中毒或伤害,不需 要处理和转运,有时需要观察。 ④(黑色)死亡/濒死,即无呼 吸,无脉搏,双侧瞳孔散大。
突发化学中毒事件
• 1 2 3 4 包括: 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化学品泄漏引发的突发中毒事件; 暴力\恐怖事件所致化学中毒伤害; 火灾、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化学 中毒事故; 5 其他对公众生命或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各类突发 化学中毒事件。 • 突发化学中毒事件的特点: 病因复杂隐匿,迅速 播散, 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 危害严重
宁波市镇海区红十字会
热区(HOT ZONE,红区)是紧邻事故 污染现场的地域,一般用红线将其与 其外的区域分隔开来,在此区域救援 人员必须装备防护装置以避免被污染 或受到物理损害; 温区(WARM ZONE,黄区)围绕热区 以外的区域,在此区域的人员要穿戴 适当的防护装置避免二次污染的危害, 一般以黄色线将其与其外的区域分隔 开来,此线也称为洗消线,所有出此 区域的人必须在此线上进行洗消处理; 冷区(COLD ZONE, 绿区)洗消线外, 患者的抢救治疗、支持指挥机构设在 此区。 宁波市镇海区红十字会
精神科药物中毒急救参考模板

精神药物急性中毒抢救手册精神药物是一类能影响人的精神活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以及抗焦虑药。
精神药物中毒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大多数患者只要发现及时,积极抢救,都能转危为安。
为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与处理精神药物中毒事件,特将相关资料整理成册,以供参考!第一章精神药物急性中毒的诊断不少急性中毒的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或不愿讲明服药品种和剂量,这就给诊断带来了困难。
但我们仍应坚持从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来指导抢救治疗。
一、病史询问应掌握中毒药物的类别、剂量、进入途径、中毒时间、中毒后出现的症状、治疗经过、既往健康情况以及伴发躯体疾病等。
病人被送入院时往往处于意识模糊或昏迷状态,不能提供病史,或不愿讲明情况,有时陪送人员也了解不清。
碰到这类情况,我们应该尽量向第一个发现病人的人了解现场情况,尽可能搞清患者所服药物的品种和剂量。
患者的居室、抽屉、衣兜内发现的药瓶、药袋、残留药片可提供诊断线索。
同时也应询问患者最近的病情,如能查阅近期病历记录则有助于诊断。
二、体格检查轻症患者做系统检查,重症患者先做重点检查,要点如下:1、意识障碍的分级,瞳孔大小,对光反射。
2、衣服、口唇周围有无药渍、呕吐物,呼气有无特殊气味,唾液分泌情况。
3、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速率、节律、幅度)4、皮肤及口唇颜色,皮肤温度、湿度及弹性、5、肺部有无啰音,心音、心率、心律、6、有无肌肉颤动、痉挛、肌张力障碍、腱反射、病理反射。
全面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及发现伴发疾病。
急性药物中毒应与颅脑外伤、硬膜下血肿、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酮症及高渗性昏迷等疾病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1、尽量收集血、尿、粪、胃内容物标本以及遗留的药品,对药物、毒物鉴定或筛查。
2、血、尿、粪常规化验,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光检查,以及根据需要做其他必要的检查。
3、如有必要,治疗中可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急诊科救护 急诊科救护急性中毒

常用药物
双解磷、氯磷定、 双复磷、碘解磷定
使用原则
尽早使用
(中毒72小时后效果差)
(1)M-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阿托品、654-2)
(2)N-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美加明、潘必定)
(3)中枢性抗胆碱药 (东莨菪碱、苯那辛)
早期、足量、反复给药直至 出现“阿托品化”
即刻护理 洗胃护理 用药护理 病情观察 心理护理
恢复胆碱酯酶活力,解除N样症状 黄金搭档:阿托品+氯解磷定
注意:早期足量给药、稀释后慢推或者慢滴、在碱液 中不稳定、碘解磷定刺激性强避免输液漏液
即刻护理 洗胃护理 用药护理 病情观察 心理护理
什么是“阿托品化”?
瞳孔较前 扩大
口干、 皮肤干燥 肺啰音消失
心率 >100次/分
颜面潮红
体温轻度升高
意识障碍减轻
■对氧磷
■亚砜
对硫磷 内吸磷
敌百虫
■敌敌畏
毒性成倍增强
有机磷农药+胆碱酯酶
磷酰化胆碱酯酶
(无水解乙酰胆碱功能 )
效应器抑制、衰竭
清洁工人——垃圾
乙酰胆碱大量堆积 效应器过度兴奋
(二)病情评估与病情判断
1
中毒史
种类、剂量 中毒途径 时间、经过
2
临床表现
M样症状 N样症状 CNS症状
3
辅助检查
CHE测定 分解产物测定
洗胃 注意
72小时内洗胃2~3次
选择恰当的洗胃液
先留取胃内容物标本送检, 后洗胃
消化道毒物的清除注意事项
导泻 注意
洗胃结束后勿拔除
经胃管注入导泻药
胃管
可用硫酸镁、硫酸钠导泻
洗胃液包括清水、生理盐水、NaHCO3、 1/5000 KMnO4 等 洗胃液每次注入量为200~300ml 洗胃液温度为35 ℃~37 ℃,温度过高可使 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使毒物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9140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急性中毒的急救处理正
式样本
急性中毒的急救处理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迅速将患者救出现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抢救措
施。
1.进入现场抢救
(1)现场空气中被有毒气体或蒸气污染,如患者
己昏迷在内,或不能自行脱离,首要任务是将患者迅
速救出现场,应根据现场条件,采取紧急措施,如向
内送风等,进入现场救护者应配带防护设备,同时有
人进行监视,并立即呼救,准备下一步抢救及送医院
等工作。
(2)任何原因致现场空气中氧浓度低于14%(尤其
是低于10%)时,可使人立即意识丧失或电击式死
亡,抢救措施同上。
(3)在以上情况下,切忌在毫无防护措施下进入现场抢救,因为现场可使抢救者立即昏迷,造成更多人中毒,使抢救工作更为困难。
2.抢救出现场后紧急处理
(1)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行心肺脑复苏术,在施行口对口呼吸时,施术者应注意不可吸入患者呼出气味,以防发生意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清除鼻腔、口腔内分泌物,除去义齿等。
(3)如呼吸急促、表浅,应进行人工呼吸,针刺内关、人中、足三里;注射呼吸兴奋剂。
(4)检查有无头颅、胸部外伤、骨折等。
(5)立即转送医院,并及时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去医院途中要有经过训练的医护人员陪同,
继续进行抢救,并做好记录。
3.初步清除毒物
(1)强酸、强碱致皮肤、眼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彻底冲洗。
(2)口服中毒者如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可先饮水300ml,然后用筷子、手指等物刺激软腭、咽后壁及舌根部催吐,吐出物保留待检查,但口服腐蚀剂或惊厥、休克者禁用。
4.现场用药
现场条件有限,紧急处理必须用药时,应由医护人员掌握,如急性氰化物中毒解毒剂的应用,控制抽搐用安定等。
5.收入刺激性气体
如当时无明显症状,应保持安静,休息,并加强观察。
因体力活动或精神紧张都可诱发肺水肿。
也应
注意有些刺激性气体中毒,可在吸入数小时后,出现迟发性肺水肿。
6.现场抢救是成功的关键
(1)平时应具有自救救人知识的培训和实习,在发生事故时才能发挥作用。
(2)有必要的抢救设备,且严格执行检查之维修、更新的制度。
(3)在现场混乱情况下,能正确指挥抢救工作。
二、治疗原则
1.中止毒物的吸收
现场抢救受条件、时间所限,到医院后仍应继续清除尚未被吸收的毒物,以达到彻底清除的目的。
应牢记阻止毒物吸收其效果远胜于吸收中毒后,再采用各种急救措施所起的治疗作用。
(1)洗胃①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最有效,即使超
过6小时,仍应不放弃施行。
②重危者尤其是呼吸表浅者,可先气管插管再插胃管。
③插入胃管先抽胃内容物再灌注液体;内容物需保留备检验;④洗胃可用温水,每次灌注量约500ml,灌入后尽量抽尽,再反复灌注,避免一次灌注太多,引起胃扩张或将毒物冲入肠内,反促使吸收。
⑤洗胃必须彻底,反复灌洗,直到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
⑥根据毒物品种,可选用不同洗胃液,如1:5000高锰酸钾溶液用于巴比妥类、鸦片类;0.2%硫酸铜用于磷及其无机化合物等。
但不必过份强调配制特殊洗胃液,应争取时间,尽快洗胃,选用清水更为方便。
⑦洗胃后可注入药物,以减少残留毒物的吸收,活性炭可吸附多种毒物,可在洗胃后将活性炭10~20g加入100~200ml清水中经胃管灌入;或根据毒物给药,如口服碳酸钡、氟化钡,可灌入硫酸钠,使成为不溶于水的硫酸钡以阻止
吸收等。
(2)导泻清除进入肠道的毒物,常用50%硫酸镁50ml或硫酸钠20~30g,洗胃后注入胃管内或口服。
但由于上述药物在口服毒物后导泻效果常不理想,且有时可因镁吸收后引起高镁血症,故主张用25%甘露醇500ml口服,导泻效果较好。
2.中和毒物或其代谢产物
(1)目的是根据毒物或其代谢产物的性质,采用药物以拮抗毒作用。
(2)氯气、二氧化硫等吸入可形成酸类,用4%碳酸氢钠喷雾吸入。
(3)溴甲烷、甲醇等吸收后,毒物的分解产物为甲酸,用口服碱性药物或注射乳酸钠,以起到中和作用等,
3."沉淀"疗法
采用药物和毒物起化学反应,使毒物成为不溶性物质,防止吸收。
如口服铊铊后,用普鲁士蓝,铊可置换普鲁士蓝的钾而解毒。
碳酸钡、氯化钡中毒用10%硫酸钠静注,是常用的解毒法。
4.尽快排出已收入体内的毒物
(1)呼吸道吸入的毒物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可促使毒物从呼吸道排出。
(2)利尿①很多毒物或药物吸收后,以原形态或在体内代谢后由肾脏排出。
故利尿为加速毒物排出的常用疗法。
②一般用多饮水、输液等法,以增加尿量,但如毒物有致肺水肿、脑水肿等作用者,不宜应用。
③常用利尿药有速尿、甘露醇等。
有休克、心功能不全或肾脏损伤者慎用或禁用。
④在利尿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尤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3)血液净化疗法。
(4)换血①目的是排除已吸收在血液中的部分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并可补充正常血液,改善贫血及全身状态。
②适应症:严重急性中毒如砷化氢、一氧化碳或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可能发生严重溶血等情况。
③应输入新鲜血液,输血与抽血同时进行,一般一次换血为500~1000ml,但可根据病情决定换血量。
④因换血可发生各种副作用,应严格掌握各种副作用
5.特效治疗
(1)络合剂常用多胺多羧基类化合物。
(2)特效解毒剂指能解除毒作用复能剂、美蓝、乙酰胺、氰化物中毒解毒剂
6.高压氧治疗
(1)具有高压、高氧双重作用,缺氧性疾病疗效良好。
(2)常用于急性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中毒,效果明显,对一氧化碳迟发脑病也有效果。
(3)可用于各种毒物所致的急性中毒性脑病。
(4)国外有报道,可用于急性四氯化碳中毒。
(5)用高压氧治疗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所致肺水肿,尚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应用弊多于利,但亦有以此治疗后取得良好疗效的病例。
因此应根据救治者的经验和患者病情,决定应用与否。
(6)方法一般用253.3~304kPa.(2.5~3atm)面罩间歇吸氧。
吸氧20分钟、吸空气20分钟,交替4~6回。
每日治疗1~2次。
10日为一疗程,也可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方法。
7,量子血治疗
(1)方法取患者自身静脉血2~5ml/kg,用紫外线照射10个生物剂量,同时充氧,10~15分钟血液
呈鲜红后,立即从静脉输入体内。
亦可用供血者的新鲜血。
(2)量子血治疗可直接改善组织缺氧,提高血氧分压和氧化血红蛋白饱和度。
(3)量子血可提高白细胞的吞噬活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并可使血小板和血红细胞的聚集性降低,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增加氧的抢救和治疗。
(4)由报道资料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等皆有疗效。
8.对症、支持治疗
改善患者内环境,增强抵抗力,减少痛苦,防止并发症等。
具体措施应根据患者情况来制定治疗计划,原则可参考内科疾病的抢救和治疗。
9.中医中药治疗
根据辩证论治给药。
10.护理工作的质量是抢救能否成功的主要关键之一,要克服重药物轻护理的思想;重视护理,以提高抢救质量。
三、抢故治疗中注意事项
1.必须重视早期处理、
急性中毒的早期,多数病例的严重病变尚未形成,一般不存在或极少有治疗矛盾,故及时采用积极措施,力争中止病变发展,减少器官的器质性损害,以促使早日恢复。
此外,对防止并发症、后遗症等也可起到积极作用。
反之,如早期处理不当可促使病情恶化。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整个病程中,详细记录,及时处理,保证患者能充分休息。
采取各项措施,预防病情恶化,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合理安排必要的检查,保证患者得
到充分休息。
3.防止各种医疗事故或医源性因素加重病情。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