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521-2005-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摊铺与碾压作业指导书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摊铺与碾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底基层,基层的施工2.编制依据2.1标准规范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2.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2.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2.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2.2顾客要求2.2.1如《XX省XX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底基层,基层施工指导意见》3 作业准备3.1 技术准备3.1.1熟悉和审核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并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核对。
3.1.2工地实验室根据水稳混合料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进行各种原材料的比选及检验,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的设计。
确定矿料级配,最佳含水量和水泥剂量,确定施工级配波动允许范围。
3.1.3 对全线的水准点,导线点进行联测,采用全站仪按10米间距(曲率半径较小的曲线段按5米间距)测出中桩位置,并按照中桩位置确定相应结构层边线位置。
复测下承层断面高程,在依据下承层的纵断高程和横坡的控制状况确定摊铺时摊铺机的找平方式,并进行施工测量放样。
3.1.4 依据图纸和相关规范,标准,编制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及工艺,由项目总工程师向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及安全交底,施工前再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向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2 机具准备3.2.1 拌合设备拌合设备的料斗,水箱,罐仓都要求装配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拌合机总拌合能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冷料仓的数量应满足配合比需要,通常不宜小于4个。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3420-2020)》解读 原文

《公路⼯程⽔泥及⽔泥混凝⼟试验规程》解读2020年11月13日发布的《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3420—2020)(简称《规程》),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1年3月1日起实行。
原《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以下简称原《规程》)同时废止。
为了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编制背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水泥及水泥混凝土材料与工艺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其相关检测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原《规程》中的某些试验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实际需求。
为了适应我国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材料在应用领域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保证水泥混凝土材料检测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组织了对原《规程》的修订工作。
二、《规程》的定位《规程》修订总结了十多年国内外公路相关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实际,新增了一些公路建设过程中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质量检测应包括的内容,删除了一些技术上、设备上落后的试验方法。
《规程》力求试验方法可靠,试验条件明确,试验步骤可操,计算公式科学,反映我国公路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技术水平,总体与国际先进标准保持同步。
三、主要内容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一)新增的试验方法(1)水泥物理、化学性能试验1)T0513-2020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水化热是水泥的重要性能之一,水泥水化热的大小及波动变化均会直接影响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尤其遇到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或高温度开裂风险的工程,必要测试所用水泥的水化热量,本次修订新增了先进的水泥水化热溶解热法和直接热量测试方法,为施工过程的温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2)T0514-2020水泥氯离子含量试验方法3)T0515-2020水泥三氧化硫含量试验方法(硫酸钡质量法) 4)T0516-2020水泥碱含量试验方法(火焰光度法)(2)水泥浆体性能试验1)T0517-2020水泥浆体钢丝间泌水率试验方法2)T0518-2020水泥浆体自由泌水率和自由膨胀率试验方法3)T0519-2020水泥浆体充盈度试验方法4)T0520-2020水泥浆体压力泌水率试验方法(3)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1)T0531-2020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泌水率试验方法2)T0532-2020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方法3)T0533-2020水泥混凝土拌合物J环试验方法4)T0534-2020水泥混凝土拌合物V形漏斗试验方法随着公路建设工艺水平提高,大流态、自密实泵送混凝土得以大量应用,传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以无法表征大流态、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本次修订吸收了美国、日本有关大流态混凝土指标试验检测技术以及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建筑行业现行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等领域相关先进技术,形成了水泥混凝土拌合物V形漏斗试验方法。
“五强两比”检测标准及取样方法

现行有效的“五强两比”检测标准及取样方法一、水泥部分1.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GB/T 4131-1997)2.通用水泥质量等级(JC/T 452-2002)3.水泥取样方法(GB 12573-90)4.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1999)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6.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 uM筛筛析法)(GB 1345-91)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 8074-87)8.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ZBQ 11004-86)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10.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 1344-1999)11. 复合硅酸盐水泥(GB 12958-1999)12. 铝酸盐水泥(GB 201-2000)13. 道路硅酸盐水泥(GB 13693-92)14. 白色硅酸盐水泥(GB 2015-91)二、砂、石、水、外加剂与掺和料1.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92或GB/T14684-2001)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3-92或GB/T14685-2001) 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89)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91)5.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1997)6.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GB 8075-87)7.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 474-1999)8.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2000)9.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 28-86)10.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 119-88)11. 混凝土泵送剂(JC 473-2001)12. 混凝土膨胀剂(JC 476-2001)三、混凝土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 55-20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3.混凝土及预制混凝上构件质量控制规程(CECS 40:92) 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7.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JGJ 18-53)8.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 82-85)9.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10. 预拌混凝土(GB 14902-94)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12.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88) 1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88)14. 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技术规程(DBJ 13-42-2002)三、砂浆部分1.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 70-90)2.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98-2000)3.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四、砌墙砖部分1.烧结普通砖(GB 5101-2003)2.蒸压灰砂砖(GB 11945-1999)3.烧结多孔砖(GB 13544-2000)4.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 13545-2003)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 8239-1997)6.砌墙砖试验方法(GB/T 2542-2003)7.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T11968-1997)8.陶瓷锦砖(JC456-92)9.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GB11947-89)10.玻璃马赛克(GB/T7697-1996)四、钢筋及焊接件部分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91)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1998)3.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91)4.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2000)5.低碳热轧园盘条(GB/T 701-1997)6.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 4463-84)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1995)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2002)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10.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 109-96)11. 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T 3057-1999)1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13.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 108-96)1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114-97) 15.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32-1999)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17.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18.铝合金建筑型材 (GB/T5237.1~5237.5-2000)19. 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8-2002)五、土工部分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 7-89)六、其他1.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0)2.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0)3.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GB18173.1-2000)4.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12592-91)5.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12593-91)6.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JC/T690-1998)7.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不透水性(GB328.3-89)8.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耐热度(GB328.5-89)9.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拉力(GB328.6-89)10.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柔度(GB328.7-89)11. 铝箔面油毡拉力(JC504-92)12. 数值修约规则(GB 8170-87)13. 习用非国际标准制单位与国际单位制单位的换算关系一、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及制作(一)现场搅拌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水泥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T0525-2005)。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8.4 对坍落度小于70mm混凝土,宜采用振动台振实。振动至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面出现水泥浆且无气泡出现为止。
2.1目的: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
2.2适用范围: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密度,以备修正、核实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材料用量。当已知所用原材料密度时,还可以算出拌合物近似含气量。
3.试验环境:
进入试验室内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序号
名称
8.试验注意事项:
8.1对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的拌合物采用5L的试样筒,对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的混凝土拌合物采用的试样筒,其内径与高度均应大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4倍。
8.2 试验前用湿布将集料筒内外擦拭干净。
8.3对坍落度不小于70mm混凝土,宜采用人工捣实,对于5L的试样筒,分两层装入,每层插捣25次,对于大于5L的试样筒,每层装入的混凝土高度不大于100mm,插捣次数不小于12次/10000mm2。
6.试验结果整理:
6.1混凝土表观密度计算式:
ρh—拌合物表观密度(kg/m3);
m1—试样筒质量(kg);
m2—捣实或振实后混凝土和试样筒总质量(kg);
V—试样筒容积(L)。
6.2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到10kg/m3,试样不得重复。
泥浆三大指标与混凝土塌落度试验

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稀浆从底部析出(淌浆),锥 体部分混凝土拌合物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混凝土 拌合物保水性能不好;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 则表示保水性良好。
• 六、坍落度 (流动性)的选择 1、根据坍落度的不同,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为: 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值为10~40 mm) 塑性混凝土(坍落度值为40—90mm) 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值为90~150mm) 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值≥150mm)。 2、坍落度试验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
五、泥浆含沙量检测
• 含砂量仪: • 1、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
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 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 口并摇振。 2、倾到该混合物于滤筒中,丢 弃通过滤筛的液体,再加清水 于侧管中。摇振后再倒入滤筒 中。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 为止。 3、用清水冲洗筛网上所得的砂 子,剔除残留泥浆。 4、把漏斗套进滤筒,然后慢慢 翻转过来,并把漏斗嘴插入测 管内。用清水把附在筛网上的 砂子全部冲入管内。 5、待砂子沉淀后,读出砂子的 百分含量。
• 三、试验步骤
• 1、按规定称好原材料,往搅拌机内顺序加入粗集料、细 集料、水泥等。开动搅拌机,将材料拌和均匀。
• 2、用湿布将拌合板及坍落度筒内外擦净、润滑,并将筒 顶部加上漏斗,放在拌合板上。用双脚踩紧踏板,使其位 置固定。
• 3、用小铲将拌好的拌和物分三层均匀的装入筒内,每层 装入高度在插捣后大致为筒高的三分之一。顶层装料时, 应使拌和物高出筒顶。插捣过程中,如试样沉落到低于筒 口,则应随时添加,以便自始至终保持高于筒顶。每装一 层分别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 旋线由边缘至中心。在筒边插捣时,捣棒应稍有倾斜,然 后垂直插捣中心部分。每层插捣时应捣至下层20mm— 30mm。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解读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3420—2020)(简称《规程》),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21年3月1日起实行。
原《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以下简称原《规程》)同时废止。
为了便于理解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解读如下:一、编制背景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水泥及水泥混凝土材料与工艺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其相关检测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原《规程》中的某些试验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实际需求。
为了适应我国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材料在应用领域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保证水泥混凝土材料检测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交通运输部组织了对原《规程》的修订工作。
二、《规程》的定位《规程》修订总结了十多年国内外公路相关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实际,新增了一些公路建设过程中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质量检测应包括的内容,删除了一些技术上、设备上落后的试验方法。
《规程》力求试验方法可靠,试验条件明确,试验步骤可操,计算公式科学,反映我国公路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技术水平,总体与国际先进标准保持同步。
三、主要内容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一)新增的试验方法(1)水泥物理、化学性能试验1)T 0513-2020 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水化热是水泥的重要性能之一,水泥水化热的大小及波动变化均会直接影响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尤其遇到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或高温度开裂风险的工程,必要测试所用水泥的水化热量,本次修订新增了先进的水泥水化热溶解热法和直接热量测试方法,为施工过程的温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2)T 0514-2020 水泥氯离子含量试验方法3)T 0515-2020 水泥三氧化硫含量试验方法(硫酸钡质量法)4)T 0516-2020 水泥碱含量试验方法(火焰光度法)(2)水泥浆体性能试验1)T 0517-2020 水泥浆体钢丝间泌水率试验方法2)T 0518-2020 水泥浆体自由泌水率和自由膨胀率试验方法3)T 0519-2020 水泥浆体充盈度试验方法4)T 0520-2020 水泥浆体压力泌水率试验方法(3)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1)T 0531-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泌水率试验方法2)T 0532-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度及扩展时间试验方法3)T 0533-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J环试验方法4)T 0534-2020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V形漏斗试验方法随着公路建设工艺水平提高,大流态、自密实泵送混凝土得以大量应用,传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以无法表征大流态、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本次修订吸收了美国、日本有关大流态混凝土指标试验检测技术以及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建筑行业现行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83—2012)等领域相关先进技术,形成了水泥混凝土拌合物V形漏斗试验方法。
交通公路工程监理试验检测项目、频率及取样要求

分组用绑线 绑扎,每根长 度:拉伸
100cm,松弛240cm。
14
锚
板、
夹片
外观、硬度、 锚固系数
每批进场检验 一次,每检验 批代表数量不 超过100套。
从不同部位随机 抽取试样,提供材 质单。
木箱或纸箱; 外观检查抽
取10%且不
少于10套,
截取1米作 为样品,共5件
16
土工 布
规格尺寸、单 位面积质量、
宽条拉伸强 度、伸长率、 顶破强度、渗 透系数
每批次进场检 验一次,每检 验批代表数量
不超过
5000m3。
按T1101-
2006取样方法在 整卷材料上裁所 需要的试样并标 明长度方向。提供 合格证、材质单。
分组用绑 线绑扎,4
m2o
序 号
50cm,分组 用绑线绑 扎。
序 号
试验 类别
试验项目及 参数
施工自检频率
监理抽检频 率
取样方法
取样容器、数 量
12
焊接
钢筋
极限强度、闪 光对焊弯曲
以300个同接 头型式、同钢 筋级别的接头
作为一批。
以1500个
同接头型 式、同钢筋 级别的接头
作为一批
从不同部位随机 取样,闪光对焊弯 曲试样应对焊接 表面进行抛光。
硬度检验5%
且不少于5套,静载试验
3套。
15
土工 隔栅
外观拉伸屈 服
力、屈服伸长
率、2%伸长
率时的拉伸
力、5%时拉
伸力
每批次进场检 验一次,每检 验批代表数量 不超过200卷。
按T1101-
T 0502-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T0502-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用80um筛检验水泥细度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品种水泥。
引用标准:GB/T6003.1-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2(1(2负压表、(3座内径为(4量程应大于10g,感量不大于0.05g。
3、样品处理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
4、试验步骤4.1负压筛法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按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Pa-6000Pa范围内。
筛座上,盖上筛盖,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筛盖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筛量筛余物。
4.2水筛法水筛架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
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mm-75mm。
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泥颗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4.3试验筛的清洗试验筛必须保持洁净,筛孔通畅,使用10次后要进行清洗。
金属筛框、钢丝网筛洗时应用专门的清洗剂,不可用弱酸浸泡。
55.1FRsm5.2附录进行。
0.55.36(1(2)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3)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4)试验日期及时间;(5)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6)环境温度和湿度;(7)试验采用方法;(8)执行标准;(9)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10)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T0503-2005水泥密度测定方法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水泥密度的测量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它粉状物料密度的测定。
2(1220ml —250ml之间应具有(2(3(4(533.13.23.360g,精确至3.4两次读数时,恒温水槽温差不大于0.20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0521-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在常温环境中室内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轻质水泥混凝土、防水水泥混凝土、碾压水泥混凝土等其它特种水泥混凝土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可以参照本方法进行,但因其特殊性所引起的对试验设备及方法的特殊要求,均应遵照对这些水泥混凝土的有关技术规定进行。
引用标准:JC/T3020-1994 《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2、仪器设备(1)搅拌机:自由式或强制式。
(2)振动台:标准振动台,符合《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的要求。
(3)磅秤:感量满足称量总量1%的磅秤。
(4)天平:感量满足称量总量0.5%的天平。
(5)其它:铁板、铁铲等。
3、材料3.1 所有材料均应符合有关要求,拌和前材料应放置在温度20℃±5℃的室内。
3.2 为防止粗集料的离析,可将集料按不同的粒径分开,使用时再按一定比例混合。
试样从抽取至试验完毕过程中,不要风吹日晒,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4、拌和步骤4.1 拌和时保持室温20℃±5℃。
4.2 拌合物的总量至少应比所需量高20%以上。
拌制混凝土的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确度:集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为±0.5%。
4.3 粗集料、细集料均以干燥状态(注)为基准,计算用水量时扣除粗集料、细集料的含水量。
注:干燥状态是指含水量小于0.5的细集料和含水率小于0.2%的粗集料。
4.4 外加剂的加入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含潮解型盐类,应先和一部分水泥拌和,以保证充分分散。
对于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含潮解型盐类,应先和细集料拌和。
对于水溶性或液体,应先和水拌和。
其他特殊外加剂,应遵守有关规定。
4.5 拌制混凝土所用各种用具,如铁板、铁铲、抹刀,应预先用水润湿,使用完后必须清洗干净。
4.6 使用搅拌机前,应先用少量砂浆进行涮膛,再刮出涮膛砂浆,以避免正式拌和混凝土时水泥砂浆粘附筒壁的损失。
涮膛砂浆的水灰比及砂灰比,应与正式的混凝土配合比相同。
4.7 用搅拌机拌和时,拌合量宜为搅拌机公称容量1/4~3/4之间。
4.8 搅拌机搅拌按规定称好原材料,往搅拌机内顺序加入粗集料、细集料、水泥。
开动搅拌机,将材料拌和均匀,在拌和过程中徐徐加水,全部加料时间不宜超过2min,水全部加入后,继续拌和约2min,而后将拌合物倾出在铁板上,再经人工翻拌1min-2min,务必使拌合物均匀一致。
4.9 人工拌和采用人工拌和时,先用湿布将铁板、铁铲润湿,再将称好的砂和水泥在铁板上拌匀,加入粗集料,再混合搅拌均匀。
而后将此拌合物堆成长堆,中心扒成长槽,将称好的水倒入约一半,将其与拌合物仔细拌匀,再将材料堆成长堆,扒成长槽,倒入剩余的水,继续进行拌和,来回翻拌至少6遍。
4.10 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不包括成型试件)。
5、现场取样5.1 新混凝土现场取样:凡由搅拌机、料斗、运输小车以及浇制的构件中采取新拌混凝土代表性样品时,均须从三处以上的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同份量的代表性样品(不要抽取已经离析的混凝土),集中用铁铲翻拌均匀,而后立即进行拌合物的试验。
拌合物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数量的1.5倍,其体积不小于20L。
5.2 为使取样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最后集中用铁铲翻拌均匀。
5.3 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
取回的混凝土拌合物应经过人工再次翻拌均匀,而后进行试验。
T 0523-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维勃仪法)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用维勃稠度仪来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方法和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的水泥混凝土及维勃时间在5s~30s之间的干稠性水泥混凝土的稠度测定。
引用标准:JG 3043-1997 《维勃稠度仪》JG 3021-1994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仪》T0521-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合与现场取样方法》2、仪器设备(1)稠度仪(维勃仪):符合《维勃稠度仪》(JG 3043)的规定。
①容器1:为金属圆筒,内径240mm±5mm,高200mm±2mm,壁厚3mm,底厚7.5mm。
容器应不漏水并有足够钢度,上有把手,底部外伸部分可用螺母将其固定在振动台上。
②坍落度筒2:为截头圆锥,筒底部直径200mm±2mm,顶部直径100mm±2mm,高度200mm±2mm,壁厚不小于1.5mm,上下口并与锥体轴线垂直,内壁光滑,筒外安有把手。
③圆盘3:有透明塑料制成,上装有滑杆4。
滑杆可以穿过套筒5垂直滑动。
套筒装在一个可以用螺钉6固定位置的旋转悬臂上。
悬臂上装有一个漏斗7。
坍落筒在容器中放好后,转动旋臂,使漏斗底部套在坍落度筒上口。
悬臂装在支柱8上,可用定位螺丝9固定位置。
滑棒和漏斗的轴线应与容器的轴线重合。
圆盘直径230mm±2mm,厚10mm±2mm,圆盘、滑杆及荷重块组成的滑动部分总质量为2750g±50g。
滑杆刻度可以用来测量坍落度值。
④振动台:工作频率50Hz,空载振幅0.5mm,上有固定容器的螺栓。
(2)捣棒、镘刀等符合JG 3021的要求。
(3)秒表:分度值为0.5s。
3、试验步骤3.1 将容器1用螺母固定在振动台上,放入润湿的坍落筒2,把漏斗7转到坍落筒上口,拧紧螺丝9,使漏斗对准坍落筒口上方。
3.2 按坍落度试验步骤,分三层经漏斗装入拌合物,用捣棒每层捣25次,捣毕第三层混凝土后,拧松螺丝6,把漏斗转回原先的位置,并将筒模顶上的混凝土刮平,然后轻轻提起筒模。
3.3 拧紧定位螺丝9,使圆盘可定向的向下滑动,仔细转圆盘到混凝土上方,并轻轻与混凝土接触。
检查圆盘是否可以顺利滑向容器。
3.4 开动振动台并按动秒表,通过透明圆盘观察混凝土振实情况,当圆盘底面刚为水泥浆布满时,迅即按停秒表和关闭振动台,记下秒表所记得时间,精确至1s。
3.5 仪器每测试一次后,必须将容筒、筒模及透明圆盘洗净擦干,并在滑棒等处涂薄层黄油,以备下次使用。
4、试验结果秒表所表示时间即为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维勃时间,精确到1s。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维勃时间。
5、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名称、执行标准;(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3)试验日期及时间;(4)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5)环境温度和湿度;(6)搅拌方式;(7)混凝土拌合物维勃时间;(8)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T 0524-2005 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改进VC法)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的仪器设备和试验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试验室及现场测定路面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为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现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引用标准:JG3043—1997《维勃稠度仪》JG3021—1994《水泥混凝土坍落度仪》T0521—2005《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2、仪器设备(1)维勃稠度仪:该仪器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①振动台:工作频率50Hz±3Hz,空载(含筒)振幅0.5mm±0.1mm。
②容量筒:金属制成,内径240mm,内高200mm,壁厚约3mm,底厚约7mm。
容量筒应不漏水并有足够刚度,上有把手,底部外伸部分可用螺母固定在振动台上。
③透明圆盘:用透明有机玻璃制成,上装有滑杆。
压板直径230mm±2mm,厚10mm±2mm,荷重和滑杆的总质量为 2.75kg±0.05kg,滑杆可通过套筒垂直滑动。
滑杆及套筒的轴线与容器轴线重合。
④配重砝码:两块,共8700g。
(2)捣棒:直径16mm,长600mm,一端为弹头形;橡皮锤、镘刀等符合T0522中第2条的要求。
(3)秒表:分度值为0.5s。
(4)磅秤:量程大于50kg。
3、试验步骤3.1 试验前用湿布擦拭容量筒内壁及透明圆盘的上、下面。
3.2 取质量均匀、有代表性的水泥混凝土试样约25kg。
3.3 用铁勺等工具将试样分两层轻轻装入容量筒内,底层应超过半筒,上层应高出筒口。
装料时应避免自由下倒,以防试样离析;每装一层用捣棒从容量筒周边向中心螺旋形均匀插捣25次。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但不触及筒底;插捣上层时,捣棒应插入底层表面以下1cm~2cm。
每层插捣后,用橡皮锤均匀敲击容量筒周围10次,以消除插捣产生的孔洞;上层插捣完毕后,用金属镘刀除去高出筒口的试样,并将表面抹平。
3.4 将装有试样的容量筒固定于振动台上,并把透明圆盘连同荷重及配重砝码加到拌合物表面。
3.5 开动振动台,同时按下秒表,注意观察透明圆盘下试样表面出浆情况。
记下从振动开始到圆盘下的试样半面积出浆所经过的时间。
此时间即为混凝土的改进VC值(s),记录精确至1s。
3.6 当圆盘下的试模半面积出浆时,只记录VC值,但不关闭振动台,使其继续振至60s 时再停机。
停机后,提取圆盘及配重砝码,对试样表面的平整情况及出浆程度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参考表T0524-1。
表T0524.1 试样表面评分标准值4、试验结果每个试样重复两次试验,以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精确至ls。
如果两次测值与平均值的误差均超过20%,试验结果无效。
5、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执行标准;(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3)试验日期及时间;(4)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5)环境温度和湿度;(6)搅拌方式;(7)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的改进VC值;(8)试样表面评分值;(9)要说明的其它内容。
T 0525-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方法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测定的试验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密度,以备修正、核实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材料用量。
当已知所用原材料密度时,还可以算出拌合物近似含气量。
引用标准:T 0521-2005《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2、仪器设备(1)试样筒试样筒为刚性金属圆筒,两侧装有把手,筒壁坚固且不漏水。
对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的拌合物采用5L的试样筒,其内径与内高均为186mm±2mm,壁厚为3mm。
对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的拌合物所采用试样筒,其内径与内高均应大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4倍。
(2)捣棒:符合T 0522的规定。
(3)磅秤:量程100kg,感量为50g。
(4)振动台:应符合T 0521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