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大一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点

大一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点

大一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点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之一,它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历史记忆。

在大一的学习阶段,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大一民族民间音乐。

1. 民族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区别民族音乐是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的音乐形式,如广东音乐、蒙古音乐等。

而民间音乐则是指在民族音乐之外,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的音乐形式,包括民间曲艺、农民歌谣等。

2. 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音乐特色。

以汉族为例,汉族音乐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有广泛的音乐类型,如京剧、评弹、古琴等。

而蒙古族的音乐则以马头琴和呼麦为代表,富有草原风情。

3. 名家名曲民族民间音乐中有很多著名的名家和代表作品。

例如,在京剧领域,梅兰芳被誉为“国剧之父”,他的代表作有《赵氏孤儿》、《游园惊梦》等。

在古琴领域,颜庆钧是享有盛誉的琴家,他的名曲包括《阳关三叠》、《广陵散》等。

4. 民族民间乐器民族民间音乐中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

除了常见的琵琶、二胡、笛子等,还有一些独特的乐器,如云南白族的芦笙、西藏的长号等。

每个乐器都有不同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为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5. 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奏形式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奏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独奏、合奏和伴奏等。

独奏是指一个人演奏一个乐器或歌唱,如古琴独奏、蒙古呼麦独唱等。

合奏则是指多个人同时演奏乐器或合唱,如京剧中的“四小生”合唱等。

6. 民族音乐的影响与传承民族音乐不仅在音乐艺术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持续传承至今。

然而,由于现代化的影响,一些传统民族音乐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因此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变得尤为重要。

总结:大一的学习阶段是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知识的好时机。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区别、不同民族音乐特色、名家名曲、乐器、演奏形式以及音乐的传承等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并为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音乐文化做出贡献。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考试考点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考试考点

一、填空1.中国民间音乐五大类: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器乐。

2.劳动号子的种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作坊号子。

3.山歌的种类: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

4.挣(震)颈红是我国安徽省区的一种民歌种类5.湖南山歌:高腔、平腔和低腔三种6.小调的分类:吟唱调、谣曲、时调7.时调的种类: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银纽丝调8.汉族民歌色彩区划分:西北色彩区、华北色彩区、东北色彩区、西南色彩区、浙江色彩区、闽粤台色彩区、湘鄂色彩区和江淮色彩区八个色彩区。

9.汉族民间歌舞,北方:秧歌、二人转、二人台。

南方:采茶、花鼓、花灯10.囊玛,是藏族传统歌舞11.呼麦,蒙古族歌舞12.秧歌的表演形式可分为地秧歌与高跷两种。

13.木卡姆分有喀什木卡姆(南疆) 、伊犁木卡姆(北疆)、哈密木卡姆(东疆) 、多郎木卡姆(塔里木盆地)和十二木卡姆二、名词解释1.船渔号子:是唱用于水上航运并伴随着船务劳动而唱歌的号子,是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这类号子的音乐丰富而富于变化,这是由于船务劳动的内容多样,江面的水路和气候情况复杂多变而决定的。

例如“行船号子” (主要有江川船夫号子、嘉陵江船夫号子、灃水船夫号子、黄河船夫号子等) 、“捕鱼号子” (主要有舟山渔民号子、胶东渔民号子、河北渔民号子等)2.信天游:亦称“顺天游”。

主要流行在陕西的北部和与其接壤的宁夏、甘肃东部、山西的西部以及内蒙古的西南地区。

信天游的音乐由上下两乐段构成,唱词并无严格的规定,但往往比较对称。

其主要内容为爱情和诉苦两个方面。

传统信天游的曲调大约有一百多种。

3.联八句:是一种流行于陕南、四川、云南一带的山歌。

即在两个反复或变化反复的上下句乐段之间,插入速度较快,数板性质的四个乐句乐段,总共有八句,故名“联八句”。

4.小调:小调又叫“小曲”或“小令”等,是流传在城镇的一种小型民歌,亦称“里巷之曲”。

小调的形式规整匀称,旋律性强,其音乐细致曲折,表现手法比号子和山歌更为多样化,曲调也更为优美动听,是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一种形式。

民族民间音乐重点

民族民间音乐重点

1.我国音乐主要分为?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

2.我国传统音乐的分类?少数民族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

3.我国民间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说唱音乐、吸取音乐和民间器乐4.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乡土性、即兴性、流行变异性、地域性变异、情感渲染性变异、表现功能拓展性、人民性、多功能性。

二、民间歌曲1.民歌的定义?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工作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的创作、口头流传。

2.民歌的首次文献记载?由孔子编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国风》记录周初到春秋中期500年间15国民歌。

3.汉族音乐题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4.什么是号子?号子又叫劳动号子,是协调与只会老董的有实用功能的民间音乐。

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

5.我们学过的农事号子?《催咚催》—湖北潜江一带的打麦号子,曲调明快,活泼,有地方特色运用了湖北特有的三声腔。

6.我们学过的船渔号子?《川江船夫号子》7.号子音乐的艺术特征?直接、简谱变现方法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

号子主要区别于山歌的地方是节奏。

节奏具有”律动性“,(节奏固定的、周期犯法id节奏。

)号子节奏分为长律(相当于一个乐句,伴随劳动平稳)。

平律(长度相当于一个乐节,伴随劳动速度适中。

)短律(以一拍为一个律动单位,劳动速度快。

)调子曲式结构简单,乐段独立性不强。

8.上个的种类?一般山歌、田秧上个和放牧山歌。

一般山歌包括?信天游(流行于陕北;宁夏及甘肃东部,山西西部,蒙古西部。

分上下句、字数无限制上下对称,多为七字一句。

代表歌曲有《兰花花》上句歌词常用“比”“兴”手法(以人物比物或人)。

下句多叙事。

山曲(山西西北部与陕北,山曲又称“酸曲儿”主要歌唱爱情戴白哦歌曲《提起歌歌走西口》由于文化交流,出现了山曲与蒙古民族歌的混合体《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有蒙古民歌大条的特点。

花儿(又称作“少年”或称野曲有男女交往定情之意。

大学民族音乐概论考点

大学民族音乐概论考点

一、民歌的概念:民间歌曲简称民歌。

是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与表达情意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

二、汉族民族的发展过程:在有文字和乐谱之前,人民创造了民歌。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民的口头歌曲创作虽无谱可寻,但却从诗歌的形式保存了古代民歌的精华。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北方的《诗经》和南方的《楚辞》记录了这个时期民歌的发展。

四、汉代的民歌:出现了乐府民歌,“相和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间歌曲;湖北的西曲,江苏的吴歌。

五、西曲和吴歌的异同点:共同点:1.两者都属于徒歌形式(无伴奏)。

2.两者都表达男女之间的感情。

不同点:1.西曲:水边,船上的离别之情。

2.吴歌:家庭儿女间的意趣。

六、民歌的艺术特点:1.诗与乐得高度结合。

2.常用于抒发人的内心情感。

3.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七、汉族民歌的划分依据:产生该类民歌的地方的社会生活条件,歌唱场合,民歌的社会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民歌的基本音乐表现方法和音乐特征。

八、汉族民歌:1.劳动号子。

2.山歌。

3.小调。

九、号子的概念:号子又称劳动号子,它产生并应用于劳动中,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十、号子的民间称谓:北方——吆号子。

南方——喊号子。

四川——哨子。

十一、劳动号子的歌唱方式:一领众和。

十二、劳动号子的分类方法:劳动方式的不同。

十三、劳动号子的分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十四、山歌的概念:山歌在户外演唱,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抒发情感的民歌。

十五、山歌的演唱内容及特点:最常见的内容是对爱情的抒发和现实生活的反应,歌词多是即兴创作,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十六、山歌的分类:1.根据演唱场合: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

2.根据歌曲: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

十七、一般山歌的民间称谓:陕北——信天游。

甘肃、青海、宁夏——花儿。

山西——山曲。

内蒙古——爬山调。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复习重点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复习重点

中传概论笔试复习资料一、中国传统音乐按照流行的场所和流行的人群阶层的分类。

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二、中国民族音乐五大类的分类。

民歌、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三、民歌的艺术特点。

(1)、诗与乐的高度结合(2)、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3)、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表演过程的即兴性、曲调传统的变异性四、汉族民歌的分类角度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按民歌体裁和按民歌产生所在地的色彩区分类。

按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按色彩1北方色彩东北、华北、西北2 南方色彩江南、闽粤、湘鄂、西南五、劳动号子定义及劳动号子的功能劳动号子的分类及音乐特征定义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功能(1)实用功能:在劳动中具有发出号令、组织劳动、指挥劳动、调节精力、鼓舞劳动情绪等功能2表现功能:能抒发劳动者的感情、表现了人的喜怒哀乐、给人以精神上愉悦的感受分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和船渔号子特征1坚实有力、粗犷豪迈的音乐风格2歌词创作的即兴性3节奏的律动性音乐材料的重复性4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段接、句接、密接、重叠5曲式结构乐句反复段落回返式六、山歌的在全国各地的不同的叫法。

山歌按照两种不同角度的分类。

北方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的《爬山调》青海的、宁夏、甘肃一带的《花儿》四川的《神歌》等南方客家山歌弥渡山歌兴国山歌柳州山歌分类1. 按歌唱场合的分类: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

2. 按歌唱方法的分类: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

七、陕北信天游的流行区域歌词特点以及音乐特点。

流行地区:陕西北部和宁夏、甘肃的东部歌词特点:喜用比兴、叠字音乐特点:曲调多为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上句呈开放型下句呈收拢型。

曲调类型a、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音调高亢开阔具有较强的山歌性格 b节奏较匀称固定旋律较平和抒婉比较接近小调的性格八、青海花儿的分布地区唱法以及曲调和歌词特点。

民概考点

民概考点

@·流亻异 性。民 间音乐的口传心授的传播 , 以 及乡土性、即 兴性的特点 ,导 致
了它在流亻程 中的变异性。
O ·人民性。民 间音乐根植于劳动人民之中,与 劳动人民的生氵囗 劳动息息相关 ,表 现
了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和对 生 氵舌的憧憬
O ·多功能性。民 间音乐有 自娱 性和他娱性 ,民 间音乐的多功能性使之与劳动人民生活
并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间歌曲 ,是 整个人类文化中产生最早、历 史最久的音乐品
11·劳动 的 功用 @·实用价值。鼓 舞劳动、调 节精神 ,统 一步伐 ,组 织和指挥劳动

Hale Waihona Puke 。它 表现了劳动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12·劳动 的 律动 · @·长律型 ,如 《下滩 》 《采石 》 。@·平槌 如 《哈
O ·群唱。由 多人齐唱、轮 唱 ,五 十年代才有较炫 展。 O ·走唱。由一到 不等 ,是一种有说、唱、舞的形式 ,边舞边唱 ,类似歌舞 ,但仍 以唱故事为主要亻務 ,舞 用来活跃场面和烘托气氛。
22·长调 :曲 调悠扬 ,节 奏自由 ,篇 幅较长大 ,浓 厚的草原气息。
23·短调 :曲 调紧凑 ,节 奏整齐 ,篇 幅较短小。 24·呼麦 :蒙 古族特有的一种歌唱艺术 ,学 者称其为嗓音艺术。即 由一个人同时唱出两
个声部。@·乌 音根呼麦 ,旋 缓 优美 ;@· 哈日黑热呼麦 ,旋 律平直简朴。
·二人转的亻縷 乐器以板胡、唢 呐为主。 45·维吾尔族舞种 :@· 赛乃姆。维 吾尔 会 娱乐时表演的民间歌舞 ,音 乐由多首歌舞 曲 , 内 容多表现爱情生活。@· 木卡姆。流 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具 有统 一调式体系的 ,包 括有歌曲、歌 舞《器 乐曲的综合 歌 舞套曲。结 构庞大 ,曲 调优 美。(南 疆木卡姆、北 疆木卡姆、东 疆木卡姆、塔 里木盆地的多郎木卡姆 )。 46·藏族舞种 · @·堆谐。原 是堆地人民丰收时 的 歌舞 ,后 由流浪艺人带入拉萨等 , 表 演时男 女并肩 ,多 行排列 ,边 唱边舞 ,以 圆圈舞队形进行表演。常 在木板上舞蹈 ,步 亻蝮 杂 且节奏多变 ,脚 下发出各种音响节奏 ,动 亻乍拘谨稳重 ,幅 度小。 @·囊玛。亻 歌 舞中艺术性和规范化程度较高 ,流 传阶层范围较广的代表性舞种 之一。音 乐是在堆谐音乐素材的基础上吸收汉民族民间音乐而形成的 ,由 引子和间 奏一 歌曲一 舞曲三部分 , 音 乐 蛋 、急 速、气 氛热烈 @·果谐。即 圆圈舞 ,流 传 族 农村地区的一种自娱 体 歌舞 ,重 拍起步 ,节 奏鲜 明,劳 动气息浓郁 ,长 于抒发欢快热烈的情绪 ,歌 词内容多为歌颂家乡和赞美生活。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考试资料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考试资料

名族民间音乐概论考试资料一.名词1.2.劳动号子:产生并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山歌:产生于劳动生活当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的抒发感情特点的民间歌曲。

3.小调:又叫“小曲”“小令”,唱用于民间群众生活当中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一般流传较广,形式比较规整,表现手法多样,具有细致曲折的表现特点。

4.联八句:流行于陕北四川一带,它是在两个反复或变化反复的上下句之间,插入一个四句数板性质的乐段,全曲共8句,构成3带。

5.上五音:豫东调为sol 昼干音为sol la si re mi 音域较高发声多用假嗓,曲调高亢活泼俗称“上五音“。

6.7.二人台:流行于西北一带是一种兼具民间歌舞戏曲特征的地方民民间艺术。

风点头:又叫:“凤凰三点头”,段式架构不以上下面句体为单位,以三个乐句一个单位音上两下一上,唱词上两下,唱词后两句都押韵。

8.9.长调: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篇幅长大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

木卡姆:意为“大曲“,体裁是一种包括歌曲歌舞器乐的综合大型套曲,由民间音乐家在庆祝和娱乐晚会中表演。

10.冬不拉:又称“阿肯弹唱“,是新疆哈萨克族的曲种,以哈萨克族的弹拨乐器冬不拉伴奏而得名,一般自弹自唱为主。

11.戏曲程序:指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反复运用而形成的一套规范化的规律,即运用歌舞手段表现生活的一种独特的技术格式。

包括行当的程式性,动作的程式性,音乐唱腔锣鼓的程式性。

12.农乐舞:是朝鲜农耕生活的反映,源于古代祭祀和狩猎活动,后来发展为农事劳动的自娱自乐性集体舞蹈。

13.板腔体:扳指节拍,腔即曲调,板腔体系音乐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用节拍变化的手段组织唱腔结构同时曲调也有变化。

14.曲牌体:音乐由多种唱段组成,在说唱音乐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的主导曲调,用在唱段的头尾中间联缀若干其他曲牌。

15.十三辙滚唱:“辙“是说唱,戏曲唱词的韵脚,是”韵“的通俗称谓,十三辙即十三个韵部,汉字中韵母的主要成分相同或相近的字并在一起---辙。

中国民间音乐概

中国民间音乐概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中国民间音乐概论》第二学期复习一.填空1.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分剧种的重要因素。

2.宋代,北方的杂剧和南方的南戏,是我国最早的两种戏曲形式。

3.元代是杂剧发展鼎盛的时期,出现了关汉卿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产生了大量优秀戏曲作品。

4.中国戏曲的古代四大腔是: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和昆山腔。

5.弋阳腔的伴奏只有锣鼓而无管弦,并有一人唱时众人帮腔的特点。

6.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改革,创立了号称“水磨腔”的歌唱体系。

7.梁辰鱼编写的第一部昆腔传奇叫《浣纱记》。

8.昆山腔的伴奏乐器除南戏其他三大声腔也使用的打击乐器外,还有昆山腔所独有的管弦乐器。

9.梆子腔发展衍变出的地方剧种有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

10.民间小戏主要来自民间歌舞或说唱。

11.说出四种少数民族戏曲:藏剧、唱剧、壮剧、白剧、傣剧、侗剧、布依戏、苗剧、彝剧等。

12.藏族的戏曲叫藏剧;朝鲜族的戏曲叫唱剧。

13.戏曲演员的舞台表演,要求演员掌握“唱、念、做、打”四个方面的表演技能。

14.戏曲念白包括具有音乐化加工的“韵白”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散白”。

15.戏曲音乐由歌唱和器乐伴奏组成。

16.中国戏曲中主要分“生、旦、净、丑”四种角色。

17.戏曲唱腔大致有三种类型,即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与戏剧性唱腔。

18.写出下列声腔的主奏乐器:皮黄腔剧种为京胡,梆子腔诸剧种多为板胡,昆腔用笛子,高腔用打击乐器。

19.中国戏曲的现代四大声腔是:昆腔、高腔、梆子腔和皮黄腔。

20.我国戏曲音乐的结构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

21.戏曲音乐中由多个曲牌构成的结构叫曲牌体。

22.清代“花部”兴起,昆曲则被称为“雅部”。

23.昆腔有南昆、北昆两大流派。

24.北曲主要用七声音阶;南曲主要用五声音阶。

25.北曲中武打剧目较多;南曲偏重文戏。

26.与西方音乐相比,昆曲赠板相当于8/4拍。

27.集曲是选取不同曲牌中的一至数句,联成新的曲牌。

28.南北合套中,一般生角唱北曲,旦角唱南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概论笔试复习资料可能不全面大家参考一、中国传统音乐按照流行的场所和流行的人群阶层的分类。

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二、中国民族音乐五大类的分类。

民歌、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三、民歌的艺术特点。

(1)、诗与乐的高度结合(2)、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3)、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传播方式的口头性、表演过程的即兴性、曲调传统的变异性四、汉族民歌的分类角度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按民歌体裁和按民歌产生所在地的色彩区分类。

按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按色彩1北方色彩东北、华北、西北2 南方色彩江南、闽粤、湘鄂、西南五、劳动号子定义及劳动号子的功能劳动号子的分类及音乐特征定义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功能(1)实用功能:在劳动中具有发出号令、组织劳动、指挥劳动、调节精力、鼓舞劳动情绪等功能2表现功能:能抒发劳动者的感情、表现了人的喜怒哀乐、给人以精神上愉悦的感受分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和船渔号子特征1坚实有力、粗犷豪迈的音乐风格2歌词创作的即兴性3节奏的律动性音乐材料的重复性4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段接、句接、密接、重叠5曲式结构乐句反复段落回返式六、山歌的在全国各地的不同的叫法。

山歌按照两种不同角度的分类。

北方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的《爬山调》青海的、宁夏、甘肃一带的《花儿》四川的《神歌》等南方客家山歌弥渡山歌兴国山歌柳州山歌分类1. 按歌唱场合的分类: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

2. 按歌唱方法的分类: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腔山歌。

七、陕北信天游的流行区域歌词特点以及音乐特点。

流行地区:陕西北部和宁夏、甘肃的东部歌词特点:喜用比兴、叠字音乐特点:曲调多为两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上句呈开放型下句呈收拢型。

曲调类型a、节奏自由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较宽音调高亢开阔具有较强的山歌性格 b节奏较匀称固定旋律较平和抒婉比较接近小调的性格八、青海花儿的分布地区唱法以及曲调和歌词特点。

分布地区宁夏、甘肃、青海唱法尖音假声、苍音真声、真假声并用具有高亢、奔放、粗犷、刚健的风格。

曲调歌词花儿的曲调多称为“令”之前冠以地名、族名、花名或其他。

其唱词格式多样衬词丰富曲调结构也较多样以呼应型的两句体为多。

九、山西山曲的分布地区内容题材。

流行地区山西西北部的河曲、保德一带和陕西的府谷、神木内容以“走西口”生活和爱情生活者较多乐曲结构短小多为上下句结构旋律起伏度较大情感真挚粗犷。

十、山歌的音乐特征。

1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节奏自由广泛使用自由延长音和拖腔2歌词多在自然景观的联想下即兴创作喜用语气衬词3演唱形式以独唱最多此外还有对唱、数人接唱、齐唱等4音乐结构多为一段体常见的组合形式有二句体、四句体、五句体、超五句和联八句十一、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常见的有哪几种每一类的代表民歌。

1孟姜女调江苏苏州的《孟姜女》、《月儿弯弯照九州》、东北的《摇篮曲》等2鲜花调江苏扬州的《茉莉花》3绣荷包山西晋中的《绣荷包》4剪靛花凋河北南皮的《放风筝》、江苏苏州的《姑苏风光》中的《马头调》等十二、地方性小调的定义。

以及按照歌曲题材和内容的分类方法。

每一类有哪些代表民歌。

定义在某一地域内传唱并和当地方言、民间音调紧密联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小调分类方法及代表作品1表现农村生活的地方性小调云南的《农家苦》、四川的《庄稼调》、《采花》、河北的《小白菜》等2表现爱情生活的地方性小调陕北的《三十里铺》、《五哥放羊》等3表现儿童生活的地方性小调湖南的《鸭婆子呷呷》、云南的《猜调》等十三、歌舞性小调的分类。

以及每一类有哪些代表民歌。

1花鼓调安徽的《凤阳花鼓》2灯调歌江西的《杜鹃花开》3花灯调四川的《黄杨扁担》、云南的《十大姐》、《绣荷包》等4采茶调江西的《摘茶》5秧歌剧陕北的《拥护八路军》6. 跑旱调《跑旱船》十四、戏剧与戏曲的关系、中国戏曲的定义、戏曲唱腔结构的分类。

关系我们说的“戏剧”实指剧本戏剧文学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

定义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是以文学剧本为主体以音乐、舞蹈、表演含武术、杂技、舞美等为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

分类1. 昆山腔2. 高腔3. 梆子腔4. 皮黄腔5. 越剧尺调腔6.评剧板腔体7.黄梅戏花腔、平词8.湖南花鼓戏板腔体和曲牌体的综合结构十五、剧种与声腔的定义及各自的分类。

剧种定义戏曲剧种是根据起源地点、流行地区、艺术特色和民族等因素而划分的戏曲种类剧种分类根据使用声腔的多少分单声腔剧种和多声腔剧种声腔定义通常是指具有渊源关系的某些剧种所使用的音乐特征一致的腔调声腔分类昆山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地方剧种声腔越剧尺调腔十六、昆山腔的音乐种类音乐结构。

昆剧的代表作品及著名唱段。

音乐种类1北曲源于北方民间音乐用七声音阶旋律跳进较多音域广节奏急促活跃无赠板字多调促辞情多于声情宜表现慷慨激昂之情。

2南曲源于南方民间音乐用五声音阶旋律迂回曲折多用级进节奏舒展平稳有特慢的加赠板4/8拍,字少腔长声情多于辞情宜表现感伤、凄婉、怀念等音乐结构曲牌联缀南套、北套、南北合套每一套曲由若干支曲牌联缀而成。

套曲结构为引子+ 正曲+ 尾声。

节拍形式主要有一板三眼4/4拍、一板一眼4/2拍、散板自由节拍和加赠板的4/8拍。

代表作品及唱段首部作品《浣纱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之《游园惊梦》清代洪升《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十七、皮黄腔的起源、分布剧种及伴奏乐队。

起源皮黄腔是西皮腔和二黄腔的合称。

一般认为西皮腔是陕西秦腔传至湖北先演变为襄阳腔后演变为西皮腔。

二黄腔是在长江中游一带南方音乐土壤中诞生的。

分布剧种京剧、汉剧、湘剧、徽剧、粤剧、赣剧、川剧、婺剧、滇剧等。

均采用皮黄腔。

伴奏乐器京胡、月琴、京二胡等。

俗称“三大类”配以笙、笛、唢呐和整套打击乐器。

十八、二黄腔的定弦、分类及音乐特点。

二黄腔定弦为“ 5 2 ”弦式音乐特点:曲调以级进较多,流畅平和,各板式多采用板起板落,节奏较平稳,速度较慢,具有南方音乐特点,宜表现悲伤感叹之情反二黄腔其采用15定弦音乐特点:曲调是二黄腔的移调变化,宜表现哀怨或悲愤之情。

十九、西皮腔的定弦、分类及音乐特点。

西皮腔京胡定弦“ 6 3 ”弦式音乐特点:跳进较大,各板式多采取眼起板落,节奏活跃,具有北方性格,宜表现愉快活泼或慷慨激昂之情反西皮腔其也用6 3定弦音乐特点:曲调则是西皮腔的高弦低唱宜表现凄凉、悲愤之情高弦低唱。

二十、京剧的历史唱腔及板式。

历史徽汉合流(1790---1862)老生谭鑫培时期1862---1908旦角梅兰芳时期民国时期文革样板戏时期建国后唱腔及板式除了西皮腔、二黄腔为主外还有昆腔、吹腔、高拨子、四平调、南梆子等板式板式也较为完善西皮腔有导板、慢板4/4拍、快三眼4/4拍、原板4//2或4/1拍、流水4/1拍、快板4/1拍)、摇板等传统二黄腔有导板、慢板、快三眼、原板、回龙、散板、摇板等。

现代京剧中仿效西皮二六、流水、快板的特点创造了二黄的二六、流水和快板增强了二黄腔的表现力。

唱段《贵妃醉酒》之《海岛冰轮》《白毛女》之《躲账归来》《杜鹃山》之《家住安源》等。

二十一、黄梅戏的历史、唱腔。

剧本的分类。

以及代表剧目和优秀唱段。

历史(1)清代乾隆年间鄂、晥、赣交界地方小戏后东移至安庆的怀宁地区(2)民国之后职业班社的出现a、新舞台b、爱仁戏院(1931 年安徽安庆市新舞台爱仁戏院。

上演剧目《文素臣》)(3)建国以后的新发展 1953 年后安徽省安庆市成立了黄梅戏剧团。

演员严凤英、王少舫。

唱腔1花腔多用于歌舞小戏具有生活气息、民歌风味喜用衬词2平词调正本戏唱腔平词调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

剧目有两类小戏和正本戏各有不同唱腔。

代表剧目及唱段小戏《打猪草》之《对花》、正本戏《天仙配》之《夫妻双双把家还》、正本戏《女驸马》之《谁料皇榜中状元》等。

二十二、越剧的历史、唱腔(尺调腔的音乐特点)及板式历史产生于浙江嵊县东王村1、1906 年前后由当地农民演唱当地的山歌、小调和“落地说书”称之为“的笃班”、“小歌班”。

后进入市镇业余班社发展为职业班社。

2、1916 年进入上海吸收绍剧、滩簧、京剧等因素经历了“绍兴文戏”、“女子越剧”等阶级渐次成熟以其抒情细腻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全国文明的剧种。

3、1942年袁雪芬改革尺调腔4、建国以后的发展戏曲影片唱腔越剧的唱腔属于板腔体结构基本唱腔有三尺调腔定弦“ 5 2 ”均用 1=G弦下调腔定弦 1 5四工调腔定弦 6 31、唱腔旋法以级进为主。

曲调委婉舒展。

徵宫交替2、大量运用“7”音七声徵调式3、核心旋法27 727 23板式慢板、慢中板、中板、紧中板、快板、器板、散板、清板等二三十、越剧的伴奏、代表剧目与唱段。

伴奏采用小型民乐队伴奏有越胡主胡、三弦、月琴、琵琶、笙、箫、笛、大胡、鼓板等代表剧目与唱段《祥林嫂》《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楼台会》。

Power by YOZOSOF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