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赏析第七讲
影视7 影视艺术中的时空

第七讲影视艺术中的时空一、虚假的真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
可是要看电影,就要走入电影的世界。
电影的世界和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而电影的世界是虚假的,不过它又是“真实”的,叫做“虚假的真实”。
因为它是假的,所以干仞高山崩于前,我们染不到一粒尘埃,万顷波涛涌于前,我们也沾不到一颗水滴。
水灾火患,我们不必躲避,金山银海,我们也不会趋前。
同时又因为它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在观看影片时,才有一种逼真感,以致于为片中的情节激动不已,与片中的人物同悲同喜。
影视的世界是个神奇的世界。
影视的世界是“不连续的连续”,因为是不连续的,所以上一个镜头还在寒冷的南极看企鹅,下一个镜头却已在炎热的非洲观巨象。
因为是不连续的,所以《八十天环游世界》,实际上只用了3个多小时;《我这一辈子》,统共只过了90分钟左右。
又因为它是连续的,所以,你又确实在3个多小时的时间内,看到了主人公怎样用80天的时间,在世界上绕了一圈;在9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你也“真的”陪伴那位老警察经历了许多人世的苦涩……二、运动的艺术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指人类的生命。
对于影视艺术来说,这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影视艺术是运动的艺术,而且是连续不断的运动。
画面在不断变换,时间在不断流动,人物在不断活动,情节在发展、变化,这些都是运动。
即使是表现静止画面,电影胶片也在以每秒24格的速度运动,仍是“以动表静”。
而且这种“静”的作用就相当于文章中的逗点和句号的作用,大段的表情达意还是要依靠画面的运动来表现。
在电影院里,当机器出了故障的一刹那,观众看到停止了的图像,就要发出一片嘘声。
可见,对影视艺术来说“生命在于运动”。
三、不连续的连续人要运功就得具备两个因素,一是时间因素、二是空间因素。
比如踢足球,就得在足球场上角逐90分钟,这就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
影视片是一门运动的艺术,它也有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在影视艺术中,它们并称为“时空结构”。
《影视鉴赏》

第二代三四十年代有声电影时代的导演,如蔡楚生、费穆、孙瑜等;
第三代五六十年代活跃的导演,如谢晋、凌子风、成荫等;
第四代文革前毕业于北影的学生,七八十年代独立拍片,如谢飞、郑洞天、黄蜀芹等;
第五代文革后第一批恢复高考的学生,如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等;
门类鉴赏是单项的,综合鉴赏是多项的有机融合,而起融合作用的是文化视野和文化了解的统
一。
3.深刻性
综合鉴赏讲求文章的深刻性,即在全面分析认识作品的前提下,揭示作品的文化内涵、思想主旨和美学追求.更能突出重点,抓住作品的命脉和要害,指出其精彩和不足.
★影视文化的蕴涵是什么?
1.影视艺术的出现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蒙太奇的分类主要有几种?:
1.对比蒙太奇前后画面内容形成显著对比。
2.平行蒙太奇不同地点的故事分别叙说,时间并行。
3.隐喻蒙太奇画面象征性内容说明故事的理念。
4.交叉蒙太奇不同地点的故事分别叙说,时间交叉。“最后一分钟营救”。
5.复现蒙太奇主要画面择时出现说明故事的理念。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将蒙太奇分为三类.
2.组成创作班子,
3.写出分镜头剧本,
4.拟定摄制计划和导演阐述;
实拍期
5.实拍
后期
6.剪辑与后期配音,
7.混合录音。
★导演向编剧要什么?
1.意念,要明确作品的中心立意、主旨。
2.人物,要有典型的人物及人物关系。
3.情景,要有精彩的故事叙说及其情节按排。
★导演构思的内含是什么?
1.主题意念的把握
地位:
叙事蒙太奇包括连续式、颠倒式、平行式、交叉式;节奏蒙太奇包括复现式、积累式;思维蒙太奇包括对比式、隐喻式、象征式、心理式.
第七讲 影视音乐构成与表现形式

• 音乐蒙太奇借用这一概念,它的具体含义 音乐蒙太奇借用这一概念, 当一组镜头是用音乐来组接时, 是,当一组镜头是用音乐来组接时,音乐 不仅成为连接这些镜头的纽带, 不仅成为连接这些镜头的纽带,音乐同时 赋予这组镜头以镜头之外的涵义。 赋予这组镜头以镜头之外的涵义。 • 音乐蒙太奇在影视剧中恰当的运用,往往 音乐蒙太奇在影视剧中恰当的运用,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能情感的参与性。
• 主题歌往往是对影视剧内容的一种高度 概括, 概括,它可以以特定的风格和凝炼的情 感表现来充实剧中主要人物形象, 感表现来充实剧中主要人物形象,可以 展现特定的历史气氛, 展现特定的历史气氛,可以表现生活中 的某种情怀。 的某种情怀。
• 20世纪 年代电视剧的发展是主题歌这种 世纪80年代电视剧的发展是主题歌这种 世纪 形式得以确立并逐渐发展成熟的一个阶段, 形式得以确立并逐渐发展成熟的一个阶段, 到现在, 到现在,主题歌的结果形式我们可大致归 纳为四种类别: 纳为四种类别:
• 音乐蒙太奇在实际操作中可归纳为三种用 法: 1、顺时空的音乐蒙太奇,即音乐在同一个场 、顺时空的音乐蒙太奇, 景中组接不同的镜头。例如《寻枪》 景中组接不同的镜头。例如《寻枪》影片 开头字幕出来之后的那段音乐。 开头字幕出来之后的那段音乐。
2、超时空的音乐蒙太奇,是指在总的顺时空 、超时空的音乐蒙太奇, 组接中, 组接中,插入一些超越现实时空之外的镜 头的组接方式。 头的组接方式。 3、交叉时空的音乐蒙太奇,是指在同一时间 、交叉时空的音乐蒙太奇, 组接不同空间的镜头和画面。 组接不同空间的镜头和画面。
• 三种结构类型可以作为对影视剧音乐总体 设计的形式出发点。比如, 设计的形式出发点。比如,对一个影视剧 体裁,进行形式设计的时候, 体裁,进行形式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设 定将如何运用影视剧音乐的意义层, 定将如何运用影视剧音乐的意义层,确定 之后, 之后,就需要从形式上确定选择什么样的 方式给予实现。 方式给予实现。
影视欣赏教材

写在前面的话YING SHIXINSHANG 学校课程选修课初中阶段的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有很大的可塑性,急需我们的教育利用优秀文化给予他们一定的人文艺术的滋养。
好的影视作品,是融合文学、艺术、哲学等多种精华的综合艺术,其思想性、故事性、艺术性、社会性,让人通过观看影片了解社会、感悟心灵、理解人性,而影视作品独有的可视可听可感的生动形象性,更是让学生最简单方便接近艺术的学习方式。
影视传媒冲击波强大,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又缺乏必备的影视欣赏知识,这很容易造成两种局面的产生:一是极易被某些不良影片或影片中的某些不适合青少年的情节所误导;二是由于不能对影片有较深的理解与感悟而错过了很多经典的优秀的作品。
因而教给学生以影视欣赏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开拓他们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则成为了该课程开发的依据我们确定本书的编写思路是:这门课的定位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影视相关基础知识,并能应用到对影片的分析中来。
选片既强调经典性,又注意可看性。
在看片的基础上,在感性分析中加入影视知识介绍,主要的知识点都涉及到。
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提高影视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写出高质量的影评。
不足之处敬请老师和学生多多批评指正。
祝大家开卷有益!范学涛目录第一编:走进电影,认识电影第一讲电影的诞生与发展第二讲影视艺术的审美要素第三讲蒙太奇第四讲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分类第五讲好莱坞(Hollywood)第二编名片欣赏第一讲肖申克的救赎第二讲阿甘正传第三讲城南旧事第四讲功夫熊猫第五讲老人与海第六讲格列佛游记第七讲麦兜故事第八讲十七岁的单车第一编走进电影,认识电影第一讲电影的诞生与发展想一想:一、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家的兄弟俩奥古斯特与路易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印度沙龙里,用自己的“活动放映机”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工厂大门》、《婴儿午餐》、《水浇园丁》、《火车进站》等十几部短片。
卢米埃尔兄弟的这十几部短片都是实录一些日常生活的片段。
《经典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欣赏》校本课程纲要

《经典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欣赏》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基本概况1、课程名称:经典文学改编影视作品欣赏2、课程类型:校本课程(选修)3、教学材料:自编、改编、教材拓展4、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18课时)5、授课对象:高一学生6、开发老师:宁丽萍二、课程具体内容[课程背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构成了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部。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具体体现。
一个学校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他校的特色,其核心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其次在于其课程的设置。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与需求的直接途径,成为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举措,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教育思想。
在现代信息化大潮下,影视越来越成为人们拓展视野的重要方式。
如何让学生把语文融进生活,把文学艺术与电视艺术进行融合,对经典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鉴赏,对提高高一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文学阅读兴趣,了解电影基本知识2、对一些经典的文学改编电影有基本的认识,能从学科的角度对其进行欣赏、体会[课程基本内容与任务]本课程为准备参加高一学生开设,一共有18课时,分9讲,每讲2课时。
课程特点是寓教于乐,观看视频,共同讨论。
[课目安排]第一讲文学与电影第二讲电影艺术初探第三讲电影艺术中的文学(上)第四讲电影艺术中的文学(上)第五讲电影艺术中的绘画第六讲电影艺术中的音乐第七讲电影艺术中的摄影第八讲经典影视欣赏(上)第九讲经典影视欣赏(下)[课程形式]在教学方式上,采取老师讲授与学生提问、视频欣赏、师生互动交流等教学方式。
在教学工具与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育设施和教育技术。
[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40%,期末60%)。
总评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考核合格者记2个公共选修课学分。
电影艺术 第七讲 电影艺术鉴赏的特点和角度

3.从艺术接受的形态来看,是一种感性活动,强 调直观性。
4.从艺术接受的环境来看,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完成。
电影艺术鉴赏的特点和角度
★电影艺术鉴赏的微观角度
1.情节,如《泰坦尼克号》 2.声画语言,如《罗拉快跑》 3.表演,如《雨人》
第七讲
电影艺术鉴赏的特点和角度
电影艺术鉴赏的特点和角度
★电影艺术鉴赏的特点 ★电影艺术鉴赏的微观角度 ★电影艺术鉴赏的宏观角度 ★电影艺术鉴赏的比较角度
电影艺术鉴赏的特点和角度
★电影艺术鉴赏的特点
1.从艺术接受的功能来看,是一种文化消费,是 按照艺术美和影视美的规律和原则,对作品进行 感受、体验、理解和判断,从而获得精神愉悦。
冲突为基础。如《魂断蓝桥》
2.小说式结构:通过生活横断面所构成的场面的
不断积累和叠加,委婉细致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
形象特征。如《远山的呼唤》
3.散文式结构:以神为主,形散而神不散。如
《城南旧事》
电影电视艺术欣赏
《摩登时代》
有史以来欣赏人数和次数 最多的电影 生产线工人,码头工人,更夫 、酒店服务生,小人物的人生 悲剧,对于“美国梦”最贴切的 嘲弄和讽刺 缺乏理性的疯狂 笑中带泪的艺术效果
1.线形结构:以事件的因果关联为叙述动力
来推动叙事进程的结构模式。有单线式和多线式
结构(《秋菊打官司》、《通天塔》)。有顺序
结构和倒序结构。
2.时空交错结构:几条不同时空线索交织发
展。从本质讲是一种意识流的结构,表现结构的
内向性特点。如《英雄》、《广岛之恋》
电影艺术的情节和结构
★时空角度的电影结构类型
3.回环式套层结构:以多层叙述为叙事动力,
《影视艺术鉴赏》课件

影视艺术的分类与流派
总结词
影视艺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电影和电 视剧、商业片和艺术片、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同 时,也存在着众多的影视流派和风格。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标准,影视艺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 根据作品的形式和风格,可以分为商业片和艺术片;根 据作品的主题和题材,可以分为剧情片、纪录片、动画 片等。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分类方式,如按国别、按 导演等。在影视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许多流派 和风格,如现实主义、形式主义、新浪潮等。这些流派 和风格在创作理念、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都 为影视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影视艺术鉴赏》ppt课件
目录
• 影视艺术概述 • 影视艺术元素 • 影视艺术鉴赏方法 • 经典影视作品鉴赏 • 影视艺术的影响与价值
01
影视艺术概述
影视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影视艺术是一种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影像媒介来表达 和呈现的艺术形式,具有视听结合、时空综合、技术 依赖等特点。
详细描述
影视艺术通过影像、声音、表演等多种元素来创造和传 达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其特点包括视听结合、 时空综合、技术依赖等。具体来说,影视艺术通过画面 和声音的配合,创造出独特的视听效果,给观众带来强 烈的感官冲击;同时,影视作品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 间中展开,展现出多维度的时空关系;此外,影视艺术 的创作和呈现还高度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摄影、 剪辑、特效等。
音效与音乐
音效设计
音效在影片中具有营造氛围、刻画角 色和推进剧情等作用。了解音效设计 的特点和运用方式,可以更深入地理 解影片的叙事和视觉表现。
音乐鉴赏
音乐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音乐可以传达出影片的情感和主题 。了解音乐鉴赏的特点和运用方式, 可以更好地感受影片的情感和主题。
第七讲 《两杆大烟枪》

第七讲后现代主义电影:《两杆大烟枪》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一、关于导演⏹大侦探福尔摩斯(2011年)⏹大侦探福尔摩斯(2009年)⏹摇滚黑帮(2008年)⏹转轮手枪(2005年)⏹浩劫妙冤家(2002年)⏹明星(2001年)⏹偷拐抢骗(2000年)⏹两杆大烟枪(1998年)二、关于电影⏹上映:1998年08月28日⏹地区:英国⏹1999年获英国电影学院奖“酷英国”(Cool Britannia )⏹酷英国是在1960年代的艺术、音乐、时尚等流行文化激发下,英国文化在1990年代中后期产生的新阶段。
强调年轻、现代、创造力、活力、乐观及商业主义。
⏹在此背景下,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创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反讽性“酷”电影。
情节梳理⏹艾迪思维敏捷,是个玩牌高手。
在三个好友的支持下,携巨资参加黑社会的高额赌局,不想落入圈套,欠下50万赌债。
⏹为还债,艾迪和朋友们算计到一群毒贩身上,并购买了两杆老式烟枪。
这群毒贩正惦念着毒品供应商的钱,并在同一天实施了打劫。
⏹在毒贩们费劲周折,拿到毒品供应商的钱款后,艾迪他们幸运的坐享其成。
可是看似简单的抢劫案背后,更有厉害的角色参与其中。
他们手里的两杆破烟枪也隐藏着不少故事。
三、独具特色的电影语言(一)色彩以灰色调为主,大量使用阴影,与黑色幽默的特征正好吻合。
(二)主观镜头⏹多用广角,产生变形,造成一种不稳定的情绪。
⏹以实体物遮挡镜头造成全隐进行切换,既简练、富有奇观效果,又产生一种无所不能的偷窥效果。
(三)画面⏹采用画面与叙述者叙述内容对位的手法。
(四)剪辑镜头切换的跳跃性,构图的运动性及音乐的节奏性使整部影片有如一个大型的MV。
(五)音乐⏹跳动而富有节奏的音乐从始至终维持了影片的基本风格,而且影片每段音乐又与每个段落紧密结合。
⏹画外音的运用既展示了影片叙述者的支配性逻辑,又展示了英国幽默所惯有的冷酷、旁观,促使观众在声画分离中进行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服装和化装三 泽菲莱利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用颜色来作为象征。朱丽叶
的家族被描绘成野心勃勃的暴发户:他们的颜色是红色、黄色和橙色等 “暖色”。而罗密欧的家族则比较古老,而且也更加得到确认,但是显
然 落中。他们身穿蓝色、深绿色和紫色的衣服。这两个家族的仆人们所穿 的制服也是这两种颜色,这有助于观众在打斗的场面中区别那些格斗 者。服装的颜色也可以用来表示变化和过渡。例如,朱丽叶第一次出场 时穿一身显示热情的红色衣衫。当她嫁给罗密欧之后,她的衣服颜色就 进入了冷蓝色的光谱。线条和颜色一样可以用来表示心理状态。例如, 垂直的线条往往强调高贵和尊严(蒙塔古夫人);水平的线条往往强调 粗鄙和可笑(朱丽叶的保姆)。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服装和化装五
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历史片中,服装是为穿这些服 装的演员设计的。服装设计师要始终意识到演员的体型,他或 她是瘦还是胖,是高还是矮等等,以便弥补任何缺陷。如果一 位演员以某一个特点出名,例如黛德丽的大腿、、施瓦辛内格 的胸部,服装设计师总是为演员设计突出这些引人之处的服 装。甚至在历史片中,服装设计师也有大量的风格可以选择, 而他或她的选择往往取决于演员在故事情节所决定的范围内 上去最得体。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服装和化装 一
在最微妙的影片和戏剧中,服装和化装 不仅仅是为了美化某种幻觉而增加的装饰, 而是人物和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服装和化 装的风格可以展现阶级、自我形象、甚至心 理状态。某些服装的剪裁、质地和肥瘦可以 表明激动、挑剔、病弱、尊严等等。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布景和装饰、总概括: • 系统地分析布景包括对下述特点的考虑: • 1.外景还是内景。如果是外景,自然环境作为一种象征如何对心境、主
题或人物个性产生作用? • 2.风格。布景是现实主义的和逼真的,还是风格化的和故意扭曲的?是
不是一种特殊的风格,例如殖民时代的美洲、艺术装饰、时髦的当代风格 等等? • 3.摄影棚还是外景拍摄地。如果是外景拍摄地,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与人物有什么关系? • 4.时代。这个布景代表什么时代? • 5.阶级。主人公的收入水平如何? • 6.大小。布景有多大?富人往往比穷人占有更多的空间,穷人通常挤在 他们的住房里。 • 7.装饰。布景如何布置?有没有表示身份的象征物、说明爱好的摆饰等 等? • 8.象征性作用。布景及其陈设总的说来突出什么样的形象?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 时间、空间和语言二 戏剧中的空间取决于场景的大小。动作发生在一定
的范围内,这个范围有特定的界限,通常由“台口”所 限定。因此,戏剧几乎总是和封闭形态打交道:我们不 能想象动作会在剧场的侧翼或化妆室里继续进行。电影 的“台口”则是画框,这是一种暂时把人和物隔离的遮 盖方法。电影就是由一系列空间片断所组成。一个特定 镜头有一定的画面,此外,别的活动就要 由另一个镜 头来拍摄了。例如,一个特写镜头通常是某一全景镜头 的一个细节,这个全景镜头将使我们了解这个特写镜头 的背景。在剧场里,要取得这种效果就比较困难了。
老式? • 5.衣料:衣料粗劣、结实和朴素还是极薄和柔软? • 6.装饰物:服装是不是包括珠宝、帽子、手杖和其他装饰物?什么样的
鞋子? • 7.颜色:颜色有什么象征性意义?是“暖色”还是“冷色”?柔和的还
是明亮的?严肃的还是带图案的? • 8.身体的暴露:暴露或掩盖多少身体?身体暴露得越多,服装就越是色情。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 服装和化装 • 1、时代:这套服装是不是属于这个时代?是不是精确的复制?如果不是,
为什么? • 2.阶级地位:穿这套服装的人属于什么收入水平? • 3.性别:妇女的服装是突出女性的气质,还是中性的或男性的? • 4.年龄:服装是否适合角色的年龄,还是故意设计得过分年轻、邋遢或
须求助于某些程式。他可以用暗示表演的范围只是田野一小 角的办法来表现一个场面。或者他可以借助于半圆形透视背 景使布景风格化,这种透视背景形成背景是广阔天空的假象。 如果他要暗示一个有限的空间,他只能短时间这样做,因为
当演员长时间局限于狭小的表演空间时,观众会越来越不耐 烦。戏剧导演可以在布景中用垂直的、水平的和倾斜的线条 来暗示心理状态;但是这些线条(或者颜色或物体)不能像 在电影里那样从不适宜的场面中删掉。
服装是否合身? • 9.作用:服装是闲暇时穿的还是工作时穿的?是显示美丽和光彩还是仅
仅实用? • 10.形象:服装给人以什么样的全面印象——性感、压抑、令人厌烦、华
丽而俗气、因循守旧、古怪、整洁、下贱、雅致?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 服装和化装:
• 电影中的化装通常比舞台上的化装淡。戏剧演员利用化装主要是为 了夸大他的面貌,以便使坐在远处的观众能看得清。在银幕上,化 装往往比较朴素,尽管卓别林给流浪汉的角色用了舞台化装,因为 他通常是用全景镜头拍摄的。在银幕上, 甚至最细微的化装变化都 能被看出来。例如,《罗丝玛丽的婴儿》中米娜·法罗白里泛青的脸 是用来暗示她的身体在逐渐被腐蚀,因为她怀着魔鬼的孩子。同时 费里尼的《萨蒂里康·费里尼》中演员们魔鬼般的化装使人想起当时 罗马人的堕落和死气沉沉的生活。在《毕业生》中,在安妮·班克罗 夫特被她的恋人抛弃的场面中,她的脸几乎是惨白的。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布景和装饰、一
在最好的电影和舞台演出中,布景不仅是表 演的背景,而且是主题和性格化的象征性延伸。 布景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在电影中。 舞台布景通常不像电影布景那样细致,因为观 众离舞台太远,看不到许多小的细节。戏剧导 演通常利用较少的布景,往往是一幕一景。戏 剧导演所能达到的精确性和多样化必然不如电 影导演,后者实际上没有这方面限制,尤其是 在外景拍摄的时候。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 布景和装饰、三 电影导演在运用布景方面要自由得多。当然,最重要的是,摄影机容许 导演在室外拍电影——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如果没有这种自由,格里 菲斯、爱森斯坦、基顿、黑泽明、安东尼奥尼、福特、德·西卡和雷诺阿 等许多大导演的重要作品就不可能拍出来。没有广阔天地的大全景镜 头,要拍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影片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片,尤 其是那些需要一定程度风格化或故意虚构的类型片,例如音乐片、恐怖 片和许多历史片,则是和制片厂分不开的。这些类型片往往强调一种神 奇的、不可知的世界,来自现实生活的形象往往与这些基本是幽闭恐怖 症的性质发生冲突。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服装和化装
• 电影的化装与演员的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 明星喜欢使他们具有蜈力的化装。梦露、嘉宝和哈罗通 常有一种娇柔的气质。玛琳·黛德丽也许比她那一代的 任何明星都更懂得化装——使她具有魁力的化装。正直 的演员和明星不大关心魅力,除非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确 实有魅力。这些演员在尽力掩盖自己的个性时,往往用 化装来改变他们的众所周知的容貌。白兰度和奥利弗特 别喜欢戴上假鼻子、假发和使用改变面貌的化装品。由 于奥逊·威尔斯主要以扮演盛气凌人的角色而闻名,所 以他求助于化装来尽量扩大他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区别。 非职业演员也许最不用化装,因为他们被选中正是由于 他们令人感兴趣的真实体貌。
作业安排: 布景和装饰 服装和化装
作业上交时间:周五下午下班前交
地点:数码媒体系办公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片下载地址:
ftp://172.16.27.66
用户名和密码:kjdown
服装和化装二
服装是一种手段,尤其是在电影中,一件衣服的特写镜头 甚至可以提供与穿衣人无关的信息。对服装含义最敏感的导 演之一是谢尔盖·爱森斯坦。在他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中,入侵的德国人主要是通过他们的服装来使人感到恐怖的。 例如,士兵们的头盔不露出眼睛:金属头盔的前部开了两道 阴险的缝。军官们头盔上的作为识别标志的兽爪和犄角进一 步突出了他们野蛮残酷。他们身上装饰华丽的盔甲暗示他们 的没落和犹如机器般的没有人性。一个可恶的教士穿一身黑 色的修道士服:这个凶恶的强盗把他那兀鹰似的面貌大部分 隐藏在黑暗中。相反的,涅夫斯基和俄国农民却穿着宽松飘 拂的长袍。甚至他们的盔甲也反映出一种温暖的人性。他们 的头盔形状好像俄罗斯教堂的葱形圆顶,大部分脸露在外面。 他们的锁子甲使观众想起这部影片前一部分中的渔网,在这 一部分中,农民们在兴高采烈地织补他们的渔网。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 戏剧: 许多人始终天真地认为,戏剧和电影是同一种艺术的两
个方面,只不过戏剧是“现场的”,而电影则是“记录下来 的”。当然,这两种艺术之间存在着不可否认的相似之处。 最明显的是,两者都利用“动作”作为交流的主要手段:人 们的动作是意义的主要来源。戏剧和电影也都是协作的事 业,包括编剧、导演、演员和技术人员的配合。戏剧和电影 都是社会艺术,都呈现在各种各样的人面前,由公众和个人 来欣赏。但电影并非戏剧的简单记录。两者的语言系统是根 本不同的。就绝大部分而言,电影可以使用的技术要比戏剧 丰富得多。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服装和化装四 在电影史上,最著名的服装也许要数流浪者查
利·卓别林的那套行头了。这套行头是阶级地位和性格的象征, 表现了使查利如此有感染力的虚荣和挫折的复杂混合。小胡 子、圆顶礼帽和手杖都暗示这是一位过分讲究的花花公子。当 查利在有敌意的世界面前信心十足地昂首阔步时,手杖被用来 给人以妄自尊大的印象。但是尺码大大而宽松下垂的裤子、特 大型的鞋子和紧绷绷的上衣却暗示查利的无足轻重和贫困。这 套行头象征着卓别林对人类的看法:爱虚荣、荒唐、而且非常 脆弱。
第七章:戏剧
――时间、空间和语言
布景和装饰、二
•
关于空间的考虑迫使戏剧导演不断地对他的布景作
出让步。如果他过多地利用舞台的后方,观众就会看不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