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影视作品鉴赏期末论文--《三傻大闹宝莱坞》鉴赏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片赏析

浅评《三傻大闹宝莱坞》【影片介绍】制片地:印度宝莱坞电影片名:《三傻大闹宝莱坞》导演:拉库玛希拉尼主演:阿米尔汗,马德哈万,沙尔曼乔什【故事梗概】电影讲述了三个就读皇家工学院学生对填鸭式教育的质疑以及追求自由追求梦想的故事。
关于这部电影,我想从它的背景音乐说起。
出场音乐《Behti Hawa Hat Tha Who》缓缓而出。
“他像风一样自由,他像风筝般高飞,他去哪了,让我们去找他吧,骄阳似火,他似一片绿荫,无垠的沙漠,他似一片绿洲……”伴随着湛蓝的天空,还有盘踞在青葱树林中蜿蜒的公路,空旷的旋律好像来自天那边,轻轻敲打着我们的心,他是谁,他来自何方,他去了哪里,歌词中一连串的召唤越发觉得那个人的神秘和魅力。
“寻找兰彻”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故事在法汉回忆的思绪中寻找着他们夜夜思念的兰彻。
他会去哪呢?法汉和拉珠是兰彻的好朋友,影片开头就以幽默的方式开始设置悬念。
法汉和拉珠为何在听到电话后会震惊,以至法汉会装作晕倒而让飞机临时迫降,拉珠会急到忘记穿裤子相约去见那个叫兰彻的人。
电话里的那个人到底是谁,悬念就这样轻松而巧地妙营造出来。
影片以第三方回忆的形式,将过去与现实穿插展现。
故事从皇家工程大学开始。
兰彻的与众不同从开学特殊的仪式中已经显现。
他用大家都熟知的八年级的物理知识给原本企图让他在出洋相的老师一个下马威。
兰彻、法汉、拉珠因为缘分而走到一起。
爱好摄影的法汉和相信迷信的拉珠是诸多大学生的代表,他们墨守成规,埋头苦读,被迫挣扎在填鸭式教学环境下,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在这所大学里,集权威死板不懂变通视时间为生命的主任“病毒”便是统领这些学生的头号人物。
他的出场也别具特色。
第一个镜头就是对他的仰拍,这是一个看似很尊敬的介绍,但是在后面的介绍和庄重的演讲来看,实则是一个反讽的镜头。
接下来几个快镜头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形象塑“病毒”性格特点:不容忍别人的超越,就连骑自行车也永远要骑在别人的前面。
节省时间到了觉得扣扣子打领带也是浪费时间的地步。
三傻大闹宝莱坞 影评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通过幽默而深刻的故事,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感动和共鸣。
首先,这部电影在讲述友情的力量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人公们拉杰、法兰西斯和兰乔之间的友谊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他们不仅相互支持,还鼓励对方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真挚的友情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朋友,让我意识到友情是无价的。
其次,电影对教育体制的批判也让我深思。
电影中,主人公们对传统教育方式的质疑和反叛让我感到共鸣。
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潜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这一点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中的经历,也让我思考如何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电影中的爱情线也令人动容。
拉杰和皮亚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到温馨和甜蜜。
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是建立在物质上,而是基于彼此的理解和支持。
这种纯粹的爱情让我相信,爱情应该是建立在真实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最后,电影中的幽默和笑点让我在观影过程中忍俊不禁。
导演通过巧妙的剧情和幽默的对白,让观众在思考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欢乐。
这种幽默感贯穿整个电影,使得观众在感受到深刻的情感之余也能得到放松和娱乐。
总的来说,《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充满感动和共鸣的电影。
它通过友情、教育、爱情和幽默等多个方面的描绘,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愉悦的观影体验。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和观念的一次反思和启发。
电影《三个白痴(三傻大闹宝莱坞》赏析

电影《三个白痴(三傻大闹宝莱坞》赏析第一篇:电影《三个白痴(三傻大闹宝莱坞》赏析美国的“好莱坞”应该算是世界电影王国的首都。
当时一位英国房地产商为了安慰妻子怀念家乡的心情,就把洛杉矶一块120亩的土地买下并取名为“冬青树林”(hollywood),因为他的妻子曾拥有一个四面环绕冬青树的花园。
他绝对不会想到,就在他叫出“hollywood”的一瞬间,竟然为世界创造了一个“唯一无需翻译的文字”:好莱坞——电影王国。
而印度则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电影业,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就成为世界上年产影片最多的国家,印度电影的制作中心——孟买影城更是素有“宝莱坞”的美誉。
有人对“宝莱坞”这个名称感到悲哀,认为这只是美国电影工业在全球范围下巨大的影响的产物,是“好莱坞”的翻版,其实不然。
以宝莱坞为代表的印度电影业已经同印度的信息技术工业一样,成为印度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印度的“名片”。
对印度以外的观众来说,宝莱坞的电影就意味着一部歌舞片,根植于印度电影的歌舞灵魂,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宏大艳丽的场景,琅琅上口的歌曲和热烈的舞蹈是印度电影最基本的要素,但是印度电影中的歌舞段落又不纯粹是歌曲与舞蹈的展示,他还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传达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有时还预示着人物的命运和还未发生的情节。
印度的一线影星大都能歌善舞,很多明星的歌舞造诣甚至远高于其表演方面的能力,歌舞在印度电影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三个白痴》(又名《三个傻瓜》、《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上映于2009年12月25日的印度电影,由拉库马.希拉尼执导,片长164分钟,讲述了三个年轻人挑战制度,追求自我,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被定义为一部喜剧片、励志片。
自从出现在网络上以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因其对传统教育体制的讽刺和对学生高压状态的不满而引起国内观众的普通共鸣,电影的主演阿尔米汗.汗因其在本片中出色的表演,现在在中国国内已经拥有众多影迷。
一;《三个白痴》最大的艺术特色,喜剧手法的运用在这样一个讽刺教育体制,直面印度大学生高压状态的严肃主题下,《三个白痴》的总体基调却是轻松、愉悦的。
三傻宝大闹宝莱坞赏析

三傻宝大闹宝莱坞赏析三傻宝大闹宝莱坞赏析心里的兰彻——《三傻大闹宝莱坞》分析《三傻大闹宝莱坞》,但就名字来说,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甚至会让人看到名字就不想看这部电影。
但是影片内容完全不墨守陈规,情节发展亦别出心裁。
死记硬背,得过且过,毕业之后就工作,或者按照父母安排的方式走完这一生,是当下中国大学生的现状,远在印度的年轻学生竟是天涯沦落人。
男主角兰彻以一种搞笑的方式反对者填鸭式的教育,宣传教育体制改革。
《三傻宝大闹宝莱坞》亦不仅仅提出教育问题,还包括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亲情,情,兄弟情等。
主要人物解析兰彻,绝对主角。
真名叫法撒克·旺度。
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小佣人,从小代替富人的二字上课、做作业,富人只需文凭,于是他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条件是拿到文凭之后必须断掉所有联系。
兰彻始终与一般学生不同,他不会死记硬背,不会去刻意追求成功,他对于获得知识总是感到欣喜,他就像一只自由的小鸟,不但自己自由飞翔,而且通过实际行动影响了身边的人,使他们也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兰彻是一个不同于世俗学生的人物。
对待,他不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他在乎的是知识,而不是。
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在十秒钟之内想起八年级所学物理并且将之付诸实践,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由此可见他基础有多扎实。
对于权威,他勇敢提出自己的质疑,由此获得老师和校长的偏见他也不在意。
对待,他付出真心,时刻为兄弟着想,心胸宽广,被误会也不在意。
对待爱情,他一直都用最大的真心,亦用对对方来说最好的方式来对待,当他给不起她安稳的生活的时候,他把持自己,深藏内心,当他功成名就,他也不打扰她,一直默默等待。
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约定消失,重新开始奋斗,获得肯定,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
他是一个聪敏的人,懂得经营自己的事业,生活和爱情,成功属于他,算是名副其实。
法汉与拉朱兰彻的两兄弟。
法汉一直想做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但迫于父亲压力而上工程学校,如果不是兰彻,可能他会成为一个平庸的工程师。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视赏析)

三、整体分析:喜与悲的交叉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男主角兰彻在印度皇家工程学院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一样的学习观念帮助身边的哥们,批判教育方式,并且收获友情、爱情、事业的一个过程。
整部影片观赏过程中,止不住的大笑,止不住的感动,止不住的思考。
1.影片情节分析:整体来说非常简单,讲述了三个大学新生在大学的苦辣酸甜的校园生活,但是每个小小的情节又都让人啼笑皆非。
这部影片不像《分手大师》那样让人无厘头的只是在笑,更不像《猫和老鼠》那反过来的敌对的嘲讽,每一个小情节都让人感觉很真实。
影片刚开头,大一新生要给老学长进行供奉,这是日常生活中也会存在的大哥哥欺负小弟弟;影片中兰彻为了帮助好兄弟通过考试去偷考题,我相信这是很多人一直想做但又从未敢做的一件事,真实的反映了当今许多大学生的日常考试的生活;第三个小细节在于期末考试的时候,查尔图自己每天背书18个小时,考试之前还在给其他宿舍搞破坏,因为他相信要想考得好,不仅要自己好好学习,还要让别人没法好好学习……当然这不影片中有很多小小的细节,直接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一些学习理念。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存在这样的人:一个傻头傻脑,一个只知道学习,一个整体不看书考试却可以考的很好,一个味朋友两肋插刀的人,这部影片不论是在角色的安排上还是在情节的设置上都能让人联想到自己的大学时光,让观众感同身受,赢得大家的一致认可。
兰彻在一进学校就“不听话”,直接用初中课本学到的知识“教训”了学长,这一个小的情节的设置,再配上一段旁白:“我们每个人都学过这个知识,可没有一个人想到将这个知识运用起来”,也暗示了主人公的能力,擅长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并且在拍摄的技巧上收尾呼应。
2.影片音效:这部电影共使用了五首音乐:Behti Hawa Sa Tha Who、Zoobi Doobi、Aal Izz Well、Give Me Some Sunshine 、Jaane Nahin Denge每一首音乐都很巧妙的出现:当三个小伙伴开车去找兰彻的宽广的路上,放了一首歌,这首歌有山川那种高远的感觉;有一种能把人带到记忆中去的感觉。
鉴赏《三傻大闹宝莱坞》

鉴赏《三傻大闹宝莱坞》
这是一部情节生动,内容丰富、有趣却又不失内涵的影片。
电影以倒叙的手法展开,讲述了以兰彻为中心的三人组在大学四年中经历的事情。
兰彻活泼、充满创新的想法,对现实呆板教条填鸭式的教育,造成饿了极大的冲击。
他用自己的成功,证实了追求梦想的人必定会有成就,机械学习,随波逐流的人,只会给自己的人生带上枷锁。
影片以倒叙手法,缓缓讲述了一个欢乐和痛苦并存的故事,极大地突出了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在观众心中,刻画了一个神秘的兰彻形象。
让人把焦点集中在兰彻身上,有利于故事的进行。
同时,制造了悬念使电影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引人入胜。
电影中最具有冲击力,最震撼人心的片段是兰彻帮同学做飞机模型,成功的那天,却发现同学因不堪精神上的重负,上吊自杀。
这极大地讽刺了工学院教育体制压抑了人性,教育者反而刻意强调竞争,除了竞争,学生别无选择。
因此,乔伊的死,是一场谋杀,而不是自杀。
也从侧面突出了学生追求梦想、追求自我的重要性。
兰彻像一个领导者,引领众多埋头苦读的学生,让他们抬头,看见课本以外的广阔空间,而不是永远做一个胆小的、被教育奴役的人。
影片中三人组的友谊也很是让我感动。
在法涵与来俱有困难的时候,兰彻总是奋不顾身、义不容辞地去开导、帮助他们。
从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中可看出,三人真挚的友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淡,反而是日久见真情,这也是影片的闪光点之一。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从选景、题材、拍摄角度来说,都非常细腻、认真、独特。
虽然有些地方略为夸张,但瑕不掩瑜。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评价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评价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由印度导演拉吉库马尔·希拉尼执导的喜剧片,于2009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印度作家查特尔·奥米·巴特的小说《五点人》,以大学校园为背景,讲述了三位大学生的友情、爱情和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反思。
本文将对电影进行评价,探讨其在剧情、演员表演、主题呈现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剧情紧凑、情节跌宕起伏。
故事主要围绕着三位主人公拉杰、法鲁和兰奇展开。
他们在工科学院的相遇,以及他们对传统教育方式的质疑和挑战,构成了整个故事的主线。
剧情中融入了浪漫的爱情线索,使得影片更加丰富多元。
通过描绘三位主人公的成长和奋斗,电影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能量和对追求梦想的鼓励。
其次,电影中的演员表演也是其亮点之一。
阿米尔·汗、卡琳娜·卡普尔、沙尔曼·乔希等主演都展现了出色的演技。
阿米尔·汗饰演的拉杰活泼开朗、机智聪明,他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欢笑和感动。
卡琳娜·卡普尔饰演的皮亚莎是一个独立自信、温柔善良的女孩,她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沙尔曼·乔希则饰演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角色,他的表演展现了友情的真挚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外,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通过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批判,让观众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
影片中的学院教育被描绘成一种机械化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而三位主人公的行为和思想挑战了这种教育方式,呼吁教育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一主题的呈现使得影片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引发了观众对教育的反思和思考。
然而,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影片在对教育体制批判的同时,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显得过于简单化。
虽然影片中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但在现实中要实现这些观点并不容易。
其次,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和角色刻画过于夸张,有时会让观众感到不真实。
(完整word版)【三傻】鉴赏-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视作品鉴赏

三傻大闹宝莱坞赏析机械104班 XXX 1003010414上学期就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感觉非常好。
虽说刚开始听到这个电影名字的时候心里很不乐意去看,但是看了之后你就会深深的被她的情节,手法,民族特色和表达的思想内涵所吸引,所折服,这就是一部好的影片的独特魅力.也看了不少影评,大家对这部电影都很喜爱,个人认为这部电影主要是反思现在的教育制度,倡导人们追求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同时里面还穿插了爱情,亲情和友情方面的抉择。
人物性格鲜明生动,尤其是男主角,具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和实力,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电影中有不少深远的镜头,意境辽阔,配合着印度民族特色的音乐,具有一种独特的感受。
讽刺现实的阴暗面,追求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好电影应该具备的。
故事以两个好朋友在寻找消失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苏克·旺度)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苏克·旺度)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ICE,影射印度的IIT)的故事。
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苏克·旺度)却不愿意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
最后他用智慧成为了印度科学界的一位天才科学家(具有400多项专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三人帮”中兰彻和拉杜想成为工程师,法尔汉却想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家。
影片中随时穿插着幽默的语言,行为。
他们把院长称为“病毒",把查尔图称为“沉默者”(无声火)。
从始至终,影片都在直白的叙述着看似不可能的人生传奇.却又感动几多,令人屡屡陷入思考。
在角度的选择上,导演使用不同的镜头、不同的视角,多次使用快慢镜头的交替使用,从陈旧的素材中挖掘出新鲜的事物,带给我们不同的感想。
在细节方面,电影中导演多次将特写镜头与细节联系在一起,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个传神的细节顿时将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傻大闹宝莱坞》鉴赏机械105 XXX 1003010531摘要:《三傻大闹宝莱坞》(以下简称《三傻》)是一部情节生动,内容丰富、有趣却又不失内涵的影片。
电影以倒叙的手法展开,讲述了以Rancho为中心的三人组在大学四年中经历的事情。
兰彻活泼、充满创新的想法,对现实呆板教条填鸭式的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他用自己的成功,证实了追求梦想的人必定会有成就,机械学习、随波逐流的人,只会给自己的人生带上枷锁。
关键词:《三傻》喜剧青春梦想引言:《三傻》传入国内时,我便在网上看过一次,那时还是大一新生,当时也是大受感染的,印象至今任然很深刻。
在学习了影视鉴赏理论课后,为结合理论又重新从头至尾观看了一遍,感触更多了,下文是结合鉴赏理论对《三傻》进行的一些分析及自己的感想。
正文:一、文本赏析1、主旨:《三傻》是一部励志悲喜剧,抨击了填鸭式教育和等级式教育对学生的摧残,批判了家长对孩子的独权教育,唾弃了哪些追名逐利者,同时弘扬了友谊,讴歌了现代爱情,又始终鼓励着血液里流淌着热情、冲动、迷惑、恐惧的优秀青年们大胆的追随心底最真实的梦想,勇敢的去追逐,终将一切顺利,功成名就!2、题材:《三傻》是一部由拉库马·希拉尼导演的印度喜剧电影,主要讲述了印度一所传统名校,在这里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其中一位学生是个非常出众与众不同的学生,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
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
最后他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学界。
3、人物:Rancho(兰彻真名叫法撒克·旺度)。
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个小佣人,从小爱读书,这个富人约定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
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与众不同的他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般学习,虽然老师、院长不喜欢他,但他的成绩始终排第一。
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约定消失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
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用自己的理念去教导学生。
Raju是兰彻的兄弟之一。
想当工程师,但是没自信,迷信神佛。
家里很穷,父亲原来是邮局副局长,现瘫痪在家,母亲经常抱怨,还有个姐姐无法负担一辆车的陪嫁而变成剩女。
后来经历一次自杀,摔断了16根肋骨和两条腿,从此开始思考人生。
终在毕业前面试成功,致使院长刮掉胡子。
后来成为一名大工程师。
Farhan也是三人帮之一,从小理想做一名摄影师,但迫于家里压力而上工程学校,一直是兰彻的忠实死党。
为了拉朱一起和兰彻去院长办公室偷卷子。
最终放弃面试的机会和父亲表明自己的理想,得到父亲认可成为著名动物摄影师,最后还和拉朱为兰彻抢走新娘4、情节、结构和节奏:比起通常的好莱坞喜剧片,《三个傻瓜》几乎长出一倍,小包袱小笑料层出不穷,种种小片段事无巨细,但却并不考验观众的耐心。
我觉得这跟情节安排的前后呼应及影片整体所维系的“严肃的调侃”基调分不开关系。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在介绍Raju的家庭环境时,画外音一边自嘲地说“就像五十年代黑白电影的翻版,狭小昏暗的房间,瘫痪的父亲,咳嗽的母亲,尚未成婚的姐姐”,一边自动将画面饱和度调低,故意弄成黑白老电影的粗糙颗粒质感。
以后只要一演到Raju的家,电影就自动彩色转黑白。
而不管是“一切都好”,还是“病毒电力转换器”,只要前面有所铺垫,后面的桥段就必然用到,包括Rancho所臆想的“骑摩托新娘”,工整得近乎精致。
二、影像解读1、构图:电影的构图非常讲究,应该归属绘画派。
在任何地方按暂停都是很美的一幅画,而且红色元素的使用贯穿本片,代表三人友情的红色宿舍大门和浴室门。
学生宿舍放眼望去全是代表希望和活力的红色大门,而到了教室和Dr.Viru办公室的屋门却是死气沉沉的黑灰色调。
代表Rancho和Pia爱情的红色摩托车,则是他们爱情的开始和升华的见证,还有什么颜色比红色更能表达爱情的呢?还有三人在寻找Rancho的整个旅途中驾驶的那辆红色汽车,不管是航拍还是吊臂,永远是画面中最扎眼的那一抹红色,不像是寻找失散的朋友,而更像是心灵朝圣之旅。
2、照明:该影片大多采用自然用光,自然的阳光或是仅仅借用路灯光,都极为真切的表现出了影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即使是在他们两人去为了Raju偷试卷时采用的戏剧用光也是极为柔和的,似乎表现出了他们这种行为是正义之举。
3、色彩:影片一开始出现的是一群黄色的建筑群,同时有些橙色搭配,以及黑色的道路,这样的搭配有种热情的感觉,同时显得随和而黄色搭上蓝色的的天空,减轻了其本身的那种高傲的感觉,更显平和一些。
其中间的剧情各种色彩主要以红色为主,这也许正是为了表现印度人极为热情的性格吧,结尾时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天空极为蓝,而那一大片的白云飘忽的也极为快速,这似乎反映出了他们分散十年之久的见面之急切。
4、声音:影片《三傻》刚开头不久,法汉坐在红色的兰博基尼车里,头朝外,好像在期待和思考什么,紧接着法汉的一小段主观旁白就将观众从影片的现实带到了回忆当中。
剧中人物的声音都极为符合印度人的习性,总是表现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其声音便总是让人感觉他们很惊讶。
“三傻”的说话声都各有特色,Rancho的声音总是充满了活力,Raju则显得很是压抑,Farhan的声音则充满了忧郁像个诗人。
音乐不仅是“心灵的直接现实”,而且也是提升电影感染力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变幻莫测的音乐有时候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影片《三傻》中就积极地运用了这点。
片子中有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场景音乐,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拉朱和法汉、查图尔会面之前,沿途就响起了幽默诙谐的场景音乐,它不但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他们当时急切和兴奋地心情而且也告诉观众时间对他们很紧迫。
除此之外,作为印度的经典影片,一般必不可少的是奇幻瑰丽的歌舞场面,而与此相对的就是一些动人心魄的插曲。
因为这些插曲的风格各不相同,配合特定的场景后,所以带给观众寓意也就截然不同了。
当琵亚和兰彻产生了淡淡的爱情时,一段浓情且节奏欢快的插曲开始响起了,如果观众仔细聆听其中的插曲就不难发现这其实就是他们当时内心情感表达,两个人不需要说话,观众就直接可以从音乐和词中领悟到导演所要传达的意思。
另外,当拉朱跳楼后生命垂危时,这时候也响起一段插曲,而这段插曲恰好的表现了拉朱的朋友和亲人对他的担心,也许在这种情况下用这段插曲更能传达他们的感情,更能渲染画面的气氛,同时也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实影片片头,两兄弟开车去找兰彻的主题歌《他像风一样》也是别具一格的。
伴着主题歌的优美旋律我们可以发现它与影片的主题相辅相成,基本上概括了全篇的基调和内容。
从表面上看它是为了颂扬兰彻勇敢地追求卓越和自由的心态,但实质上却主观的反映了印度现代填鸭式的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精神压力。
还有《Aal Izz Well》,《Give Me Some Sunshine》等插曲都是运用的恰到好处,极富感染力。
三、整体关照1、风格:《三傻》风格是诙谐幽默印度风,影片开始奠定十足喜剧基础,两大男主法汉、拉朱的出场笑点十足,也埋下十足伏笔。
他们十万火急,是为什么?这也是本片开始抖出的最大包袱,而这个包袱直到电影情节走过三分之一,你仍质疑是怎样的人,会让法汉不惜破坏航班、拉朱匆忙忘记穿上裤子,为了一个消失十年的人激动万分。
于是,男一号兰彻的出场亮相变得万众期待,噱头十足,伏笔买的深而宽广,为影片行云流水般的推进设定十足的吸引力。
男一号兰彻的亮相非常平淡,他以弱者的姿态出现,像一个闯入者沉默着,让你以为他的走近会是喜剧风格的扭转。
一片静默之中,你会以为这又是一出在欺凌中成长壮大的励志剧,但从他的第一次自救,你会发现,他的姗姗来迟却有一种平地惊雷的预兆。
关于兰彻的种种,影片插曲《Behti Hawa Sa Tha Woh》,诠释的非常到位:“他如风一般自由,似风筝翱翔天际,他去了哪里,让我们去寻觅。
我们为脚下的路途牵引,他却在独辟自己的蹊径,路途艰难却毫无忧烦。
我们为明日愁颜,他只顾畅享当今,让每一刻壮美不凡。
他来自何处,触动你我心弦却又消失不见,他去了哪里,让我们去寻觅。
烈日之下,他如同一片林荫;大漠之中,他便似一片绿洲;对受伤的心,他是良药一剂;恐惧着,我们都泥足于井底;无畏着,他畅游于海天之际,毫不迟疑地迎接潮汐。
他如一片浮云独自飘逸,却是我们最好的知己,他去了哪里,让我们寻觅。
”兰彻的个性,三人的友情,故事的暗线,俱在歌词中。
倘若关注印度电影,便可知道印度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就是歌舞。
虽然载歌载舞的形式过于千篇一律,但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之后,印度影片中即景发挥的歌舞开始分外讨喜,让影片节奏的紧凑感得到舒缓,更让印度歌舞的魅力深入人心。
而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影片的核心主题更在歌舞表演中展露无疑——Aal izz well(一切都会好的)。
那段喜感十足的歌舞,让影片充满张力,也充分挑战演员的表演功力,歌舞俱佳,更要表演到位,这不是每一位演员都敢迎接的挑战,却是每个印度演员必备的功力。
2、类型:《三傻》无疑是一部喜剧片,但期间也有不少悲剧,可谓悲喜交加。
同时《三傻》也是一部很有深度与教育意义的影片,它所包含在内的教育问题、制度问题、理想与梦想等道理相互连接,还包括友情与爱情,亲情三方面的描述。
此外它又有励志元素,我觉得影片最值得嘉奖的还是永不放弃,乐观的精神。
不但有那些喜剧情与歌舞,还有使人奋发的励志。
该片讲的是兰彻对梦想的敢于追求,敢于奋进的精神。
结语:《三傻》是一部主旨明确而寓意深刻,题材合理而有深度感,人物性格鲜明而极具生命力,故事情节、结构和节奏明快而紧凑的青春励志喜剧片。
它在构图、照明、色彩和声音上极力采用自然资源并配以适当的人为因素,从而绘声绘色的演绎出了剧情的发展及高潮。
同时喜剧的风格和类型也把印度人的那种与生俱来的热情和激情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资料:1、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2、李丽芳张永刚影视艺术鉴赏(人文素质系列教材)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