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的鉴赏方法
如何进行影视鉴赏

❖ 首先,他把那些极富地方色彩和风土人情的民俗在电影中强化铺展, 从而形成了对影片内容的生动补充和电影手段的充分表现。
❖ 如《红高粱》中祭酒一场戏曾经重复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由烧锅的 领班罗汉大爷带头,众伙计手捧粗瓷大海碗,满盛“十八里红”,高 举过头,一脸神圣,昂首向天,高唱“喝了咱的酒……”宣泄了对人 的创造性和力量的炫耀。第二次则是由“我爷爷”带着众伙计祭酒, 依旧是那个场面:大碗,酒,高歌。这一次,声、光、色营造的气氛 却宛如一首雄浑的“黄河大合唱”了,它是抗日的宣誓,流淌在这场 面中的鲜红的酒是沸腾的热血,强烈的保家卫国的崇高情怀激荡在这 一幅民俗画卷里,其本质和内涵得到了升华。这是导演深厚的生活积 淀和独特的艺术灵感在电影表现手段中最大的融合与张扬。
如何进行影视鉴赏
四、影评写作的角度
❖ (一)、思想评论 ❖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 ❖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
以使许多平常不易被人们察觉或注意的细枝末 节变得更加清楚、更加鲜明。细微的东西由于 摄影镜头的变焦移动或特写处理,获得了极大 的表现力,细节便创造了视觉艺术的审美价值。 细节在情节、人物性格、行为表现、场景道具、 语言等设计中都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 (六)服装 ❖ (七)长镜头 ❖ (八)空镜头
影视作品鉴赏

影视作品鉴赏影视作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给我们带来了娱乐和启发。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包括故事情节、演员表演和导演技巧等。
一、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一部影视作品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和观众的情感共鸣。
一个好的故事情节应该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扣人心弦的发展以及令人满意的结局。
同时,故事情节应该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故弄玄虚和突兀的转折。
二、演员表演演员的表演是影视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
一个出色的演员能够通过自身的表演能力将角色栩栩如生地呈现给观众。
无论是情感的表达、身体的语言还是台词的处理,演员都应该力求真实、自然而不矫揉造作。
同时,演员应该能够准确地把握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绪变化,给观众带来共鸣和震撼。
三、导演技巧导演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他们负责整个作品的策划和组织。
一个优秀的导演应该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剪辑手法为观众营造出独特的视觉体验。
此外,导演还需要精确地把握剧情的节奏和节奏变化,使整个作品更具张力和紧凑感。
四、音乐与配乐音乐与配乐在影视作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音乐能够渲染氛围、表达情感和推动剧情的发展。
一个出色的配乐能够让观众更加沉浸在故事中,体验其中的情感变化。
同时,音乐与影像的融合也是一个考验导演和音乐人的配合默契度和创造力的地方。
五、影视作品的社会意义影视作品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的工具,它们还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意义。
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传递良好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同时也能够反映社会问题和折射人性的弱点。
通过对影视作品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人类的喜怒哀乐,加深对社会和人性的认识。
总结:影视作品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对故事情节、演员表演、导演技巧、音乐与配乐以及社会意义等方面的鉴赏,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影视作品的价值所在。
只有在深入分析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从中获得乐趣和启示。
影视作品赏析

影视作品赏析
影视作品赏析
影视作品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艺术性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音频、视觉和故事情节的结合,向观众传递情感、思想和社会观念。
赏析影视作品不仅可以带给我们娱乐和享受,还可以深入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首先,影视作品赏析需要从艺术角度出发。
影视作品是导演、编剧、摄影师、演员等多个艺术家协同合作的结果。
赏析影视作品需要关注摄影技术、镜头运用、音效设计等方面的表现,体会影片所营造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同时,也要关注故事情节的结构和发展,以及演员们的表演能力,从而理解和欣赏作品的艺术价值。
其次,影视作品赏析需要关注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影视作品往往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塑造,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和观念。
赏析影视作品需要深入挖掘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思考作品给观众带来的思考和感受。
例如,一部关于人性的影片可能引发对人性本质的思考,一部关于社会问题的影片可能唤起观众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通过赏析影视作品,我们可以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赏析影视作品还需要关注作品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关系。
影视作品往往是时代的产物,它们反映和呈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通过赏析影视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加深对社会和历史的理解。
总之,影视作品赏析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思考和理解艺术的方式。
通过赏析影视作品,我们可以从艺术角度欣赏作品的美学价值,思考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作品与社会、历史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赏析体验能够给我们带来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阔的视野。
初中校本课程影视作品赏析

初中校本课程影视作品赏析
影视作品赏析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教育方式,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初中校本课程中的影视作品赏析,旨在通过精选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电影艺术,培养他们的影视鉴赏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校本课程中影视作品赏析的教学目标、选片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剧情、导演、表演、摄影、音乐等方面评价一部影视作品。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
3.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二、选片原则
1.优秀影视作品:选择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如经典电影、获奖影片等。
2.适合学生年龄: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选择适合他们观看的影视作品。
3.多样化:涵盖不同类型、风格和国家的影视作品,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4.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所选影视作品要与课程内容相辅相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三、具体实施方法
1.观影前准备:向学生介绍影视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导演、演员、剧情等,激发学生的观影兴趣。
2.观影过程: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影视作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影片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3.观影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观影心得,从剧情、导演、表演等方面对影视作品进行评价。
4.课后作业:布置与影视作品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观后感、影评等,巩固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
5.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影视知识讲座、影评比赛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影视鉴赏水平。
影视文学鉴赏

1、影视的镜头,景别景别是指摄影机与被摄物体距离的远近而形成的视野大小的区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类别.通常的作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的标准。
远景:用以表现环境的全貌。
全景:成年人的全身。
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
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
特写:成年人肩以上的头,或被摄主体的细部作用: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特点:近取其神,远取其势镜头:主要是指镜头自身的运动,就是用运动摄影的方法拍摄的镜头。
在影视作品中,处于静止状态的画面镜头是不多见的。
大量的是运动的镜头。
运动镜头包括: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镜头、降镜头。
其他镜头有:空镜头、长镜头、仰俯镜头、快慢镜头、主观镜头。
2、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淡入、淡出、化、叠、入画、出画、定格、倒正画面、翻转画面、起幅、落幅、闪回、蒙太奇、剪辑3 色调及其功能色调:彩色电影画面总的色彩组织和配置。
它往往以一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出一定的色彩倾向。
色调出现在影片中的几种情况:整部影片: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整部影片; 一个段落: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段落; 一个场景: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场景; 一个镜头:根据主题的需要,一种色调贯穿一个镜头。
局部色相:画面中某一具体物体的颜色。
黑白片、彩色片交替出现。
(2)作用或表达效果——色彩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表现人物心理世界,有助于深刻表达作品思想。
色彩叙述事物,交代环境,增强视觉形象。
局部色彩运用有助于刻画心理、塑造形象。
色彩还可以用来强调细节。
4蒙太奇的概念,功能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
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蒙太奇的功能主要有:* 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影视作品的鉴赏方法

影视作品鉴赏需要掌握影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透视。
影视作品解读可以分为文本内解读和文本外解读,文本内的解读是画格、镜头和段落的分析,而文本外的解读则是多角度、多视域的社会、文化、时代、审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
影视作品是视听艺术,基本的结构单位是镜头,这就需要准确掌握影视作品的镜头与镜头的结构方式:镜头语言、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
对影视作品的结构的掌握同时也是对其意义的解读。
影视作品的结构按照层级可以划分为画格、镜头、段落。
画格是影视作品最小的单位,就是一格画面的图像。
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画面静止的内容就是一格画面,也是一格胶片的内容。
对画格可以进行构图分析,对拍摄对象、位置关系、光线、色彩、前景、后景和背景等进行仔细的分析。
镜头的内容其实就是画格的集合,镜头会因此产生人物的运动,从而进行叙事,镜头分析是影视作品的基本分析单元。
对镜头的构图、色彩、光线、场面调度和镜头中人物的身体、表情、动作等等方面的分析是影视作品意义解读的基本组成部分。
镜头之间的组合形成段落,段落可以交代场景,也可以进行叙事,形成一个小情节。
镜头之间也可以产生修辞效果,形成抒情性段落和表情段落。
在镜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段落分析,最后形成影视作品的分析。
对一名选修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或影视艺术初学者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从视听语言出发,理解作品的美学、社会和文化含义,对作品的主题、叙事、人物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分析。
一、影视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影视作品是现代传媒时代的艺术,这种光影构筑的世界具有独特的魅力,分析影视作品的情感、美感和艺术内涵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些方面才能感受到影视艺术的独特感染力。
1.重视影视知识的积累专门的影视分析与一般的观众观看电影电视是不一样的。
观众看电影或电视作品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而专门的电影或电视作品分析则不大一样,首先是需要一定的影视知识的积累。
作为一般的选修者或爱好者,需要积累的影视知识很多,阅读的书籍也很多,首先可以系统地涉及专门的中外电影史或电视史、影视美学以及影视评论;其次则可以阅读关于中外经典电影、本章内容的写作主要参考了《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王心语著《导演艺术基础》,林洪桐著《表演艺术手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等,特此感谢。
对影视作品影像艺术的鉴赏

对影视作品影像艺术的鉴赏
影视作品影像艺术的鉴赏是对影视作品中的视觉元素进行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以下是对影视作品影像艺术的一些鉴赏要点:
1.画面构图:观察影视作品的画面构图,包括景别、景深、角度、高度、方向等。
优秀的画面构图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题,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2.色彩运用:分析影视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包括色彩的搭配、对比、过渡等。
色彩能够传达情感,营造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3.光线处理:观察影视作品中的光线处理,包括光线的方向、强度、色温等。
光线能够塑造形象,突出细节,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4.运动镜头:分析影视作品中的运动镜头,包括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等。
运动镜头能够营造视觉冲击力,增强作品的动态感。
5.特效运用:观察影视作品中的特效运用,包括特效的类型、效果、与画面的结合等。
特效能够增强视觉效果,营造奇幻感,提升作品的观赏性。
在鉴赏影视作品影像艺术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要点,并结合作品的风格、主题和故事情节等因素进行分析。
同时,还需要注意作品的创新性和艺术性,欣赏导演和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表现手法。
第八章 影视鉴赏

第八章 影视鉴赏
题意蕴,观众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视角、评价标准、审美观念等做出不同的理解和阐释。陈凯歌说,《霸王别姬》“并非表现 同性恋的电影”,与“我以前的几部作品一样,《霸王别姬》所要阐述的,仍然是关于人性的主题。影片写的是两个京剧男演 员和一个妓女的爱情故事,在爱情展开的 50 年间,我们国家发生了许多剧烈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断分化着三人之间的感情关 系,也改变着他们的命运”;“但是,影片并不是要表现中国 50 年的历史的演进, 而是以此做背景, 表现人性的两个主 题—— 迷恋与背叛”。从陈凯歌的阐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影片要着力表现和挖掘的主题意蕴和文化内涵。
第八章 影视鉴赏
2.科教片 科教片全称为科学教育片,是以传播科学知识和推广新技术经验为基本目的的影片。科教片既要有严格的、精确的科学性, 又要讲究完美的、精湛的艺术性。 科教片的样式很多,根据宣传目的和社会作用的不同,科教片可以分成以下五种样式: (1)科教普及片。 科教普及片指为普及科学知识而摄制的影片。大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各种知识都在表现的范围内。它要求 在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时能准确、通俗、形象生动,力求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2)科学技术推广片。 科学技术推广片指为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而制作的影片。它对各行业中具有推广价值的科学理论、先进技术和经验进 行形象化介绍,使观众能得其要领。 (3)科学研究片。 科学研究片是为协助科学研究工作而制作的影片。它供专业科学人员观察研究。 (4)科学片。 科学片指为配合科学教学制作的影片。它能帮助教师进行教学,以弥补其他教学手段和实物教材的不足,增强学生对某学 科知识的理解范围讲,电视是一种新的传媒,更是一种新的文化。整个电视节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电视艺术作品只是这个大系 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在探讨电视艺术类别的时候,首先必须着眼于整体电视节目系统的分类,并以此作为基础和依据, 才能使电视艺术作品的分类更为合理、科学。依据电视节目的内容,大体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别: (1)新闻类。 电视新闻片,指用电视方式对正在或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它可以从不同领域、用不同手段传播世界的各类新闻信息, 以满足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需求。 (2)教育类。 电视教育片,指的是一种知识性的电视教育节目,具有纪录片的特色,声画结合地解说科教知识和信息。 (3)服务类。 电视专题片或电视报道片,其内容主要为民众和社会日常具体的需要,提供生活服务的。还有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纪录和 报道片。 (4)文艺类。 电视文艺片 ( 即电视艺术片 ),指艺术性、娱乐性强的节目,包括电视剧、音乐、戏曲、舞蹈、杂技、电影、绘画等内容。 当然,它们不再是原有的艺术形态,而是经过“电视化” 的电视艺术新样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作品鉴赏需要掌握影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透视。
影视作品解读可以分为文本内解读和文本外解读,文本内的解读是画格、镜头和段落的分析,而文本外的解读则是多角度、多视域的社会、文化、时代、审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
影视作品是视听艺术,基本的结构单位是镜头,这就需要准确掌握影视作品的镜头与镜头的结构方式:镜头语言、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
对影视作品的结构的掌握同时也是对其意义的解读。
影视作品的结构按照层级可以划分为画格、镜头、段落。
画格是影视作品最小的单位,就是一格画面的图像。
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画面静止的内容就是一格画面,也是一格胶片的内容。
对画格可以进行构图分析,对拍摄对象、位置关系、光线、色彩、前景、后景和背景等进行仔细的分析。
镜头的内容其实就是画格的集合,镜头会因此产生人物的运动,从而进行叙事,镜头分析是影视作品的基本分析单元。
对镜头的构图、色彩、光线、场面调度和镜头中人物的身体、表情、动作等等方面的分析是影视作品意义解读的基本组成部分。
镜头之间的组合形成段落,段落可以交代场景,也可以进行叙事,形成一个小情节。
镜头之间也可以产生修辞效果,形成抒情性段落和表情段落。
在镜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段落分析,最后形成影视作品的分析。
对一名选修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或影视艺术初学者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从视听语言出发,理解作品的美学、社会和文化含义,对作品的主题、叙事、人物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分析。
一、影视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影视作品是现代传媒时代的艺术,这种光影构筑的世界具有独特的魅力,分析影视作品的情感、美感和艺术内涵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些方面才能感受到影视艺术的独特感染力。
1.重视影视知识的积累专门的影视分析与一般的观众观看电影电视是不一样的。
观众看电影或电视作品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而专门的电影或电视作品分析则不大一样,首先是需要一定的影视知识的积累。
作为一般的选修者或爱好者,需要积累的影视知识很多,阅读的书籍也很多,首先可以系统地涉及专门的中外电影史或电视史、影视美学以及影视评论;其次则可以阅读关于中外经典电影、本章内容的写作主要参考了《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王心语著《导演艺术基础》,林洪桐著《表演艺术手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等,特此感谢。
033奥斯卡获奖电影和其他电影节获奖的影片等介绍或分析的书籍。
只有阅读了一定数量的影视作品介绍或分析的论著才能具有比较系统的影视知识,从而可以对影视作品进行正确的意义解读和全面的审美体验。
当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定的影视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培养专业的影视思维,培养视听语言体验和欣赏的习惯,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但是现阶段影视教育在中国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专业的影视专业老师很少,初学影视艺术鉴赏的学生如果完全是自学,那么就特别要注意影视知识的系统学习。
2.不断扩大知识面影视艺术鉴赏需要一定的影视、美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后可以对影视作品进行专业的分析及表述,否则只能陷入文学的泥淖,把影视作品当作文学作品来分析。
因此,除了掌握一定的影视知识之外,美学知识的学习可帮助观众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可以对作品进行文本内外的阅读,即对影视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进行到位的阅读。
文化方面的修养可以使得观众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多维度的视域,从宏大的文化视域对作品进行恰当的分析。
3.养成写影评的习惯在学习期间养成写影评的习惯是必要的。
文字思维和口语思维不一样,文字思维严密而有深度和高度,在写影评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专业化的影视分析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训练,需要良好的笔头功夫,只有长期写作才能逐步扎实提高阅读影视艺术作品的水准。
专业化影视作品鉴赏从视听语言着手,这是影评专业与否的分水岭。
按照影评写作从易到难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读者可以在学习中尝试逐步练习:第一层次是讲述故事式的影评,把看到的影视作品再讲一遍,中间插进一些评论或感想,这是普通观众式的影评。
第二层次是读后感式的影评,在观影后发表大段的感想,这实际上是观众在看电影时获得的体验和情感的表现,是影视作品导演和演员追求的艺术效果在观众心灵中的反映。
但是影评不能只是写出自己的体验,而应该跳出来,对作品进行观察、思考和评价,因此,还需要第三个层次,即影评必须从影视作品的本体——视听语言出发对作品进行理性的思考,对影视作品的主题、情节、台词和人物进行评论。
二、系统分析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是指影视作品的图像、色彩、光线、构图和声音等镜头内元素和镜头语言、蒙太奇等元素形成表情达意的媒介,从而成为一种语言,这是一种广义的语言。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后,电影视听语言成为艺术语言之中手法最丰富、表达功能最强的种类,并被视为电影与文学、戏剧等其他艺术的界限。
视听语言在电影电视中的地位如同语言文字在文学中的地位,学习文学需要学习文字学、语法、修辞,语言文字是文学的基础。
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的基础,影视艺术是运用视听语言媒介进行表情达意的艺术。
了解视听语言就是了解影视艺术的结构、语法和修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了解视听语言的规律,才能真正了解视听艺术。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专家在分析影视作品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把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当作文学作品来分析,这虽然说明了电影和文学的共同性,但是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毕竟不同,其根本的不同是影视艺术的视听语言和文学的文字语言有着根本的区别。
只有清晰认识视听语言的特性,才能真正领悟到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
视听语言是一种广义上的语言,狭义上的语言一般指的是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广义上的语言指一切能够表情达意的媒介,例如:人的手势、人的姿势、演员的表情、演员运动的身体、精彩的画面等等,都可以让观众领悟到某种含义。
“一朵玫瑰胜过千言万语”,玫瑰就是一种视觉语言,言语是文字语言。
玫瑰的价值在于诉诸接受者的视觉、嗅觉,唤起感官愉悦和心灵的悸动,对爱情的向往。
它比干巴巴的言语更有效果。
影视语言在感官上主要诉诸视觉和听觉,让观众的身心全部沉浸在影视的空间中。
而语言文字只能诉诸视觉或者听觉,更重要的是,文学作品欣赏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力才能进入文学构建的时空之中,而影视作品是让接受者直接进入审美时空中,直接获得美感。
所以说,视听语言是一种广义上的语言。
影视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形状、人物、动作、声音、音响等都可以向观众传递信息,表达意义、思想、情感。
视听语言也是最丰富的语言,迄今为止,视听语言是手段最为丰富的语言,综合了其他艺术的语言因素。
绘画、音乐、文学、摄影等艺术都对影视艺术产生了积极作用,影视艺术还在时空维度发展出属于自身特有的艺术特征。
1.画面分析画面是指影视作品在一个镜头中可以看到的图像、色彩、光线、构图等因素,是影视作品表情达意的主要方式,影视作品内蕴的情感、主题、审美、理念等都可以通过画面来表现。
人物、物体和环境等形式的图像是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表现内容。
众多影视明星提供的都是给人艺术感觉的脸和身体,美丽的女明星和洒脱的男明星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如周润发的脸型给人阳刚的感觉,张国荣的脸给人俊美的感觉,梦露的脸给人性感的感觉,赫本的脸给人高贵的感觉等等。
影视作品中的物件图像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几何图形、质地、颜色等总会诉诸观众的眼睛,传达某种艺术或文化的感觉。
海洋博大、山脉稳重、河流流淌、衣袂飘飞等都会展现生命的情态和生存的状态。
光线作为影视作品的主要造型手段,不同的光线效果能改变对象的形状,形成不同的影调形式,表现不同的情境和艺术氛围。
光线是主要的影视造型方法,也是主要的表现手段,影片的气氛、人物的情感色彩、总体氛围都需要借助光线的运用来展现。
在《蓝》中,电影非常巧妙地运用蓝色光和蛋黄色光,蓝色表达的是忧郁,其实就是沉重的伤痕;蛋黄色光是早晨旭日初升时的光线,代表希望。
茱莉在命运的困境中逐渐在情人、母亲和朋友的温暖中恢复了对生活的热情。
光线的巧妙运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色彩在影视作品的内容表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题色彩是全片的情感理念的色彩,具有一定的抽象意义,如《红高粱》的红、《蓝》中的蓝等。
对立色彩构成一种力量的对比,突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梦幻色彩构成表现的是非现实时空的色彩构成。
一组色彩关系形成整体特征,镜头、场景和整部作品都有色调。
影视作品的色彩基调与基本的情绪基调和视觉形式风格相一致,形成总的色调,从而产生强大的感染力量。
场景色调是特定场景中呈现的不同色调特点,是影视作品色彩形式的基本单位,场景色调由符合剧情要求的环境与陈设的色彩、登场人物服饰与皮肤色彩的配置与变化,以及在特定照明条件下形成的光色气氛形成。
不同场景色调与影视作品的色彩基调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场景色调可以形成特定的色调气氛,在剧情发展中突出人物性格、处境、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色彩有暖色和冷色,红、橙、黄是暖色;青、蓝、紫是冷色。
暖色让人兴奋;冷色令人沉静。
冷暖对比可以表现情绪的对比。
于是,色彩成为一种表达潜在情绪的媒介。
2.镜头语言分析镜头语言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景别和镜头的运动等方面。
首先从景别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远景镜头:人物或景物处于画面空间的远处,在画幅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远景镜头多用于介绍环境、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有修辞作用,表现宏伟壮观的气势,表现事件和场面的规模和气势。
《红高粱》中的高粱地,广阔而具有神秘、浓郁的生命气息。
影片的远景镜头表达什么意思在具体的作品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境进行体会和分析。
如在《走出非洲》开始部分中有大量的远景镜头,展现了非洲恢宏壮观的景象。
全景镜头:人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较远景大。
在画面中可以看到人物的头和脚,是全身镜头。
全景镜头可以介绍环境,表现气氛,展示大幅度的动作,表现人物和环境的关系,给人强烈的震撼。
中景镜头:人物在镜头中出现膝部以上的范围,从头到膝盖。
中景是一种与观众距离比较正常的镜头,与生活中的距离相似。
在画面中可以看到人物上半身的动作,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对话。
在电视中,中景镜头特别多。
中景镜头有些缺乏表现力,比近景远,比全景近,缺少力度和强度,也不适于表现气氛与韵味。
近景镜头:人物从头到胸部以上出现在镜头中。
近景镜头可以让观众看清人物形象、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脸部的细微动作、人的情绪反应。
脸部的表情是一门极为丰富的语言,据有关专家研究,人类面部表情有上万种之多。
特写镜头:人物在画面中出现肩部以上的部位,主要是头部。
特写镜头可以突出刻画人物形象,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人物面部的表情,从而看到人物的心理、心灵的变化。
这给演员提供了成为明星的机会,同时也给演员带来了挑战。
演员的表演主要是自然的表演,与戏剧表演不一样,否则容易被认为是虚伪的表演。
特写镜头还可以强调物件的细节,比如杀人后的匕首、服毒后的药品、手表的时间等,还可以交代关键的细节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