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赏析精讲
影视作品分析课件

影视作品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社会议题的呈现
影视作品通过反映社会问题、呈 现不同群体的生活状态,促使社
会关注和思考这些议题。
社会观念的变革
影视作品可能引发社会观念的变 革,如对性别平等、种族平等、
环保等议题的关注和倡导。
社会发展的推动
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 正义感和责任感,推动社会朝着
更加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
叙事技巧
导演运用非线性叙事手法,将 故事分为三部曲,使得情节更
加紧凑和引人入胜。
《阿甘正传》:励志电影的符号学解读
总结词
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励志电影, 通过阿甘的人生经历,传达了
坚持与梦想的主题。
人物性格
阿甘虽然智商有限,但性格乐 观、坚韧,通过不断努力实现 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符号与隐喻
电影中的多个符号和隐喻,如 阿甘的奔跑、羽毛的飘落等, 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表现主义风格
总结词
强调内心世界与主观感受
详细描述
表现主义风格的影视作品注重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的表达,通过扭曲、变形的镜头语言 和表演,展现出人物内心的复杂和矛盾。这种风格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紧张、不安的
情绪,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形式主义风格
总结词
重视形式与技巧的运用
VS
详细描述
形式主义风格的影视作品强调形式和技巧 的运用,通过独特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方式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节奏感。 这种风格的作品往往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和 创新,不太关注情节和人物塑造,更注重 表达一种概念或者感觉。
总结词:通过探究影视作品所反 映的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理解 作品所传达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观 。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关系、社会结 构和文化习俗,探究它们在表达 主题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影视鉴赏(世界电影史北师大版高品质讲稿)

影视鉴赏
黄小欢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第一模块 影视鉴赏概论
• 影视艺术的魅力
第一模块 影视鉴赏概论
• • • • • • • • • •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 二、基本要求: 了解电影电视的发展历史 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 掌握影视鉴赏的一般方法 掌握影视评论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 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
第二模块 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内地(大陆)电影
二、第一次浪潮(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末期)
◆ 产生期的创作概况(定军山、难夫 难妻、阎瑞生) ◆发展期创作概况(商业类型片风行、 第一代导演张石川、郑正秋、影戏—注重 教化性、强调戏剧性、强调情节性) ◆兴盛期的创作概况(20世纪30年代) 无声到有声、触及社会生活现状、追 求艺术创新、多元化的创作思路、树立世 道人心的文化角色 默片的发展、有声片的发展 ◆回落期的抗战电影(1937-1945)
影视作品分析课件

影视作品创作展望
定制化内容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影 视作品可以根据不同观众的喜好和需求进行 定制化生产和推荐。
跨界合作
影视行业将与更多其他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如游戏 、音乐、动漫等,以创造出更多元化的作品。
绿色制作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影视作品的制作 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更环保 的材料和制作方法。
电视的发展
电视经历了从黑白电视到 彩色电视,从模拟信号到 数字信号的演变。
电视的特点
电视具有实时性、互动性 和广泛性等特点,使得它 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 的重要途径。
影视制作流程
筹备阶段
包括资金筹措、选 址搭景、选角等环 节。
后期制作阶段
包括剪辑、配音、 配乐等环节。
策划阶段
包括选题、立项、 剧本创作等环节。
影视作品分析课件
目录
• 影视基础知识 • 影视作品类型 • 影视作品分析方法 • 经典影视作品鉴赏 • 当代影视作品评价 • 影视作品创作趋势与展望
01
影视基础知识
电影的起源与演变
电影的起源
电影起源于19世纪末,随着摄影 技术、光学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发 展,人们开始尝试将静态图像转
化为动态影像。
拍摄阶段
包括实景拍摄、特 技拍摄等环节。
发行与宣传阶段
包括宣传推广、发 行放映等环节。
02
影视作品类型
剧情片
主题深刻
剧情片通常探讨的是人性 、社会问题、道德等深刻 的主题,通过主人公的经 历和命运展现出来。
情节复杂
剧情片的情节往往比较复 杂,有较多的起伏和转折 ,需要观众认真观看和思 考。
表演要求高
运用独特的拍摄手法和 剪辑技巧,如多角度拍 摄、快速剪辑等,使动 作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影视作品赏析精讲PPT文档共36页

谢谢!
36
影视作品赏析精讲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经典电影赏析资料讲解

经典电影赏析资料讲解经典电影赏析如何解读一部影片呢?我们应该从主题和元素这两个角度来看。
主题:你应该知道一部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元素:视觉和听觉的两方面组成了电影的元素,画面和声音就是电影语言的基本语汇。
1. 画面A.镜头元素(1)景别运用,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
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
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
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
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
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2)运动镜头——相对于固定镜头,通过相机的推,拉,摇,移和升降来表现推:分为变位置和变焦距(霸王别姬)拉,相对与推摇:借助三脚架来上下左右移动移:横移,纵跟和斜移升降:用升降车或升降臂(罗马假日)B、转场:每个段落(构成电视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一个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镜头序列)都具有某个单一的、相对完整的意思,如表现一个动作过程,表现一种相关关系,表现一种含义等等。
它是电视片中一个完整的叙事层次,就像戏剧中的幕,小说中的章节一样,一个个段落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电视片。
电影鉴赏知识讲解

电影鉴赏
淡出(渐隐):在影片中起句号的作用。 淡入(渐显):一个段落的开始 化入、化出 划入、划出 叠印 切(跳切) 正反打
电影鉴赏
前进式蒙太奇:景别由远向近变化 后天式蒙太奇:景别由近向远变化 环形蒙太奇:全景——中景——近景——
特写——近景——中景——全景
电影鉴赏
电影表现的力量,就在于它通过摄影机总是在努 力尽可能地抓住每一个形象的本质的东西。摄影 机好像永远在努力地洞察生活中最深的奥秘,它 在努力努力摄取的东西,绝非一般观众偶然向四 周一瞥就能看到的。摄影机比一般观众观察得更 深刻些,凡是它能看到的东西,它就可以拍摄并 把它们印在胶片上。当我们观察某一真实的形象 时,我们一定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从 一般的轮廓一直观察到详细的情形,才能使我们 的注意力集中到可以看到并了解它的一些细节的 程度。但电影却用蒙太奇的处理省去了观众在这 上面所费的精力。——普多夫金
电影鉴赏
巴拉兹讲:“一个蚁堆从远处看来仿佛是 静止的,但是走近一看,这里却是一片忙 碌的活动。如果我们能够很仔细地通过特 写来观察灰暗、沉闷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 细微的戏剧性现象,我们便不难发现其中 是有着许多非常动人的事情的。”—— 《电影美学》71页。
电影鉴赏
“我们对生活面貌认识模糊不清,这主要 是因为我们的感觉迟钝、眼光短浅和观察 不深。我们只是滑行在生活的表层。摄影 机已经成为我们揭示出作为一切重大事件 产生根源的各个重要问题的内核:因为最 重大的事件只不过是各个微小因素运动的 最后结合。一连串的特写可以使我们看到 一个整体变成各个个体的那一霎那间。特 写镜头不仅扩大了而且加深了我们对生活 的观察。”——《电影美学》第40页。
电影鉴赏
在电影的诸多元素中,“没有比景别跟主 观的东西了。”
优秀影视作品鉴赏精品PPT课件

非编卡与计算机
非编软件品牌
INCITE 系列 Editus 系列 VideoAction Avid Composer Newtek TEdit Adobe Premiere Adobe AE Newtek AURA
编辑软件 专门为Matrox产品定制 编辑软件 专门为Canopus产品定制 编辑软件 专门为DPS产品定制 编辑合成 专门为Avid产品定制 编辑软件 专门为Newtek产品定制 编辑软件 通用软件 多媒体编著 合成软件 通用软件 视音频合成 合成软件 专门为Newtek产品定制
美国 NewTek
特点概述 无关型 广播级定位 软件匮乏 老品牌
相关型 专业级定位 兼容性 网络特性 无关型 优秀三维特技 封闭系统 软件 兼而有之 财大气粗 民品 OEM和兼并 专家级的设备 着重于合成处理 制作电影和广告 昂贵的软件和认证 专家级的设备 着重于综合演播 多媒 体能力优秀 整合的系统和认证
非线性编辑系统原理及类型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历史 -字幕机
>最早的,应用最普及的CG设备之一 >采用串联方式进行工作 >核心是字幕卡 >基本被淘汰,其余的向专业化 方向发展:播出字幕机、图文创作等
-早期的非线性设备
>帧存储器、逐帧输出卡 >采集、输出 (I/O >只能进行剪辑工作
非线性编辑系统原理及类型
水波
多层运动
3D模型变换 …
色彩校正 噪音效果 键效果 画中画 色彩偏移
…
更复杂的画 面效果 虚拟爆炸 粒子效果 前后景合成 复杂抠像
…
…
完全硬件实时 / 硬件辅助实时 / 软件实时 / 高级渲染
编辑系统的核心—非编卡
字幕特性
《影视作品鉴赏与分析》课件

传 播 科 学 与 艺 术 学 院
(四)冲突的表现形式 1、强化冲突 2、淡化冲突 3、显形冲突 4、潜形冲突
不断增强困难情势 贴近自然生活状态
直观可见冲突行动
情景背后隐含冲突
传 播 科 学 与 艺 术 学 院
(五)情节片的特征
1、曲折的情节 2、尖锐的冲突 3、扁平的人物
以《插翼难飞》为例,分析影片的情节元素
4、蒙太奇运动及其功能
三、运动的方式及其效果
1、一般运动—物理运动—外部运动—以动写动—动感动势
2、特殊运动—心理运动—内部运动—以静写动—情绪态度 观摩影片《罗生门》,对影片中的运动性元素进行分析
传 播 科 学 与 艺 术 学 院
四、影视画面的节奏
(一)节奏 (二)分类 1、外部节奏 2、内部节奏
传 播 科 学 与 艺 术 学 院
4、本课程采用国家“十一五”统编
教材,由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影视鉴赏》。 该教材的特点是有一定理论性、体例 合理、比较系统、层次清楚,既有对 影视美学和文化意义的探讨,又有欣 赏方法的讲授。
传 播 科 学 与 艺 术 学 院
第一讲 影视艺术与影视鉴赏
第二讲 影视语言
一、影视语言的概念 是影视艺术进行叙事和表意的独特 手段 特点:用镜头“说话”、视听结合
传 播 科 学 与 艺 术 学 院
二、影视语言的构成元素
( 一)景别及其功能
1、大远景 2、远景 3、半远景
4、全景
5、中景 6、半身 7、近景
8、特写
9、大特写
观摩影片《黄土地》,进行景别分析
传 播 科 学 与 艺 术 学 院
影视作品鉴赏与分析
主讲: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刘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境界与升华
– 始于远景,终于远景
第三章 影像的景别
• 拍摄远景需注意的因素
– 季节因素 – 时间因素 – 天气因素 – 机位和光线因素
• 不同的机位所拍摄到的场景会产生不同的光效效果,一般而言,拍摄远景应 尽量避免顺光,应采用侧光或侧逆光,使景物具有层次感和表现力
– 时间长度:4-6秒 – 选择适当前景,让画面产生纵深感 – 推拉摇移等,应缓慢、匀速
第三章 影像的景别
• 近景的作用
– 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或物的细部,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 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有
力的景别
• 拍摄近景应注意的因素
• 拍摄人物时,头部和眼睛是重点 • 防止杂乱背景干扰主体 • 时长为2-3秒
第三章 影像的景别
• 特写的作用
– 影像元素中的一种特殊元素,多用来表现人的头部和被摄主体的细部。 – 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重要标志 – 特写能够有力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复杂的人物关系、人物的内心世界 – 特写能够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观众对事物 的认识
– 把话说简洁
• 不重复,直奔主题 • 一般3-5个镜头组合即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
– 把话说生动
• 要选用不同的景别,这样的镜头组合才不会单调 • 景别区分应明显,远足够远,近足够近
第三章 影像的景别
• 景别元素的简单评价
– 景别的主观性
• 景别体现了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 景别决定影视作品的风格
• 拍摄特写应注意的因素
– 某个细微局部,不要展现全体
– 要有针对性,特写对象一定是刻意要强调的内容
– 时长:1-2秒
第三章 影像的景别
• 拍摄分镜头应目标明确
– 镜头是影视语言的基本单位,用来传达一段完整信息内容 – 拍摄同一对象时,应有目的地拍摄一组包含各种景别的镜头
– 应通过镜头画面,提供和拍摄主体有关的信息
绪 论
何为影视艺术语言? 影视艺术语言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影视艺术语言的表现元素是什么?
绪 论
观点之一:画面、音响、表演、蒙太
奇方法
观点之二:画面、音响、色彩
观点之三:影像、声音、剪辑(波布 观点之三:影像、声音、剪辑 克《电影的元素》)
绪 论
• 影视艺术语言
绪 论
影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从观众角度: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
第一章 镜头
课堂练习:数镜头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第一章 镜头
课堂作业1:试用10个镜头描述两个男人打 架,一个女人劝架,一群人围观的场面。
第一章 镜头
课堂作业2:将下面一段文字分出镜头,并画 出每个镜头的草图
倾盆大雨笼罩着巨大的罗生门城楼。城门洞的石阶上一个 和尚一个打柴人抱膝相对而坐。“不懂,简直不懂!”打 柴人突然说。和尚不解地看着打柴人。长时间的沉默。雨
第三章 影像的景别
• 全景、中景的作用
–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常用于交代人物之 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利用中景主要用来表现情节和
动作。
拍摄中景应注意的因素
处理好主体与陪体、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一般占影视作品的30%-50%,时长3-5秒。
更大了。罗生门城楼若隐若现。
第一章 镜头
镜头的构成元素?
林格伦:
主要形象本身的运动和形式; 摄影机和主要形象的相对运动和位置; 照明主要形象的方法。
波布克:
胶片本身──各种不同底片的性能和特征; 构图──在一个画面内每一个视觉元素的位置; 照明──每一个场面的照明性质和质量。
– 远景:广阔的画面,每个人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很小 – 全景:成年人的全身 – 中景:成年人膝盖以上 – 近景:成年人胸部以上 – 特写:成年人肩以上的头,或被摄主体的细部
第三章 影像的景别
• 远景的作用(表现广阔场面的影视画面,节奏缓慢)
– 介绍环境 – 渲染气氛(蓝天,白云,大漠,鹰击长空,大雁南归)
第二章 影像构图
2.主题服务原则
– 形式服务内容,构图服务主题 – 为了表现主题,设计最合适、最舒服、最具视觉美感 的构图 – 为了表现主题,有时要有意去破坏画面的美感 – 与主题不符的画面构图,即使再优美也应“忍痛割爱”
第二章 影像构图
3.变化原则 – “美学原则”和“主题服务原则”是就单个具体的画面构 图而言的,对于由千万个画格组成的整部影片而言,其构 图原则就是“变化原则”。 – 变化的根源:电影是动态影像,变化是其魅力所在。
第二章 影像构图
• 影像结构的基本组织单位是“镜头”,而镜头实际上还可 以再分,即“画格”,一个镜头是由无数的画格组成的 (电影每秒24格)。
• 本章我们讨论的构图其实就是画格的构图。
第二章 影像构图
• 处理好一部影片中的“构图”元素,起码应考虑以下三点:
美学原则
主题服务原则 变化原则
第二章 影像构图
区别:在画格中作用大的是主体,反之是陪体。
第二章 影像构图
主体与陪体安排的原则 主体不要居中:一般遵循黄金分割原则,1:1.618,近似为2:3;3:5; 5:8。 水平线不要上下居中,一分为二地分割画面。 色调、布光等不要一分为二地分割画面。 主体不要过分孤单。 主体和陪体应该分明,不可喧宾夺主。 人或物的断续线不应一字排开,应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人或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均等,应有疏密。 水平线及景物连天线不应歪斜不稳。 人物一般不要完全正面,应与画格形成一定角度。
第一章 镜头
本课程认为镜头由六个元素构成
构图 色彩 镜头 照明 运动 角度 景别
分镜头稿本
角 度 画面内 容 长度 (秒)
镜号
景别
技巧
台词
音乐
音响
备注
1
2
3
本节作业
观看法国电影《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
阅读电影中的镜头,思考பைடு நூலகம்何运用镜头
表情达意。
第二章 影像构图
• 思考题:
– 一部影片中的构图应该遵守什么原则? – 如何使一个画格的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 构图能否在形式上不具美感,为什么?
• 戏剧性因素较强的作品较多使用用较小的景别,戏剧性因素较弱的作 品更多使用较大的景别
本节作业
• 观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黄土地》、《鸟人》、 《拯救大兵瑞恩》 • 体会电影中影像构图和景别运用技巧
1.美学原则 – 拍什么与怎么拍
• 青山、绿水、鲜花、美人.....(拍什么) • 如何使一个画格的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怎么 拍)
– 影响画格构图美感的因素
• 光线、色彩、影调层次、虚实对比、远近对比、大小对 比、高低对比、主体与陪体的安排
第二章 影像构图
主体与陪体
内涵:任何一个画格所包含的元素无论多少,它们总体可 以分为两大类:主体与陪体。
——镜头
第一章 镜头
什么是镜头?
• • • • 一个景物:一座山,一栋楼,一棵树,一个人......... 一个景别:一个远景,一个全景,一个中景,一个特写... 一段时间:一秒,一分钟,五分钟........... 一段长度:一寸,一尺............
第一章 镜头
什么是镜头?
从拍摄角度:摄像机开始至停止这段时间所拍摄的内容 从剪辑角度: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
• 拍摄分镜头的误区
– 误区1:所见即所拍 – 误区2:每个镜头都要包含全部信息 – 误区3:担心镜头散乱
第三章 影像的景别
• 学会用镜头说话
– 把话说清楚:用镜头交代清谁、在哪、何时、做什么、怎么样
• 镜头组合的一般形式: 由远到近——通过不同景别引导观众从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由近到远——通过不同景别把视线由局部引向整体,交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影视作品赏析
2013年2月
课程内容
• • • • • • • • • • • 专题一 镜头(第一周) 专题二 构图(第二、三周) 专题三 景别(第四、五周) 专题四 角度(第六、七周) 专题五 运动(第八、九周) 专题六 照明(第十周) 专题七 色彩(第十一、十二周) 专题八 语言(第十三周) 专题九 音响(第十四周) 专题十 音乐(第十五周) 专题十一 剪辑(第十六——十八周)
– 变化原则包括:内容的变化,形式的变化。
– 内容的变化应根据具体作品而为
– 形式的变化主要有:景别,角度,运动,照明,色彩等。
第三章 影像的景别
• 思考题
– 如何划分景别? – 不同景别在影片中各有什么作用?
– 特写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
– 如何认识和评价景别元素?
第三章 影像的景别
• 景别所指的对象是被摄主体 • 通常以画格中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