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赏析
动画影视作品赏析

动画影视作品浅析——人物、主旨、情节提起动画,我想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不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片嘛。
其实不然,动画影视发展至今,所能满足的已经不仅仅是孩子的需求,成年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观影人群反倒成了动画市场的主力军。
例如近年走火的《超能陆战队》、《冰雪奇缘》、《头脑特工队》、《小王子》等等,除了深受孩子的喜爱,也赢得了许多成年人的心。
孩子们关注动画的画面和故事,大人们则能读出影片更深层次的内涵,一部真正成功的动画片应该是一部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
首先,作为一部影片,人物是不可缺的,尤其是主角。
动画中,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意识。
比如说《冰雪奇缘》中主人公是公主,《超能陆战队》主人公是普通男孩,而《极速蜗牛》的主角是一只小蜗牛,《机器人总动员》的主角是一个清扫型机器人,甚至《头脑特工队》中的主角居然是我们脑海中的意识。
在动画的世界里,他们活在二次元中,不像拍摄真人电影会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各种创造力都可以在动画作品中得以实现,所以动画编剧可以将故事架构于任何一种空间,任何时间,只要意识够超脱,想法够活跃,脱离现实又类似现实的世界便可轻易构建。
宫崎骏先生的动画世界便是这样建立的,最有名的莫过于《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其中楼阁建筑和神灵妖怪便是超脱现实的魔法幻境,将现实中不存在的故事描绘成二维世界中真实的存在。
这便是动画世界的幻想与现实世界的现实。
继续谈人物,当一部作品主角成立,势必不可能孤军作战,除了大反派,还需要一群生死之交的伙伴。
比如《驯龙高手》中的维京男孩小嗝嗝驯服了黑煞无牙,还拥有一群并肩奋战的人类小伙伴;《超能陆战队》中小宏拥有治疗机器人Baymax(大白),还结识一群同样热爱机器人创造的团队;《极速蜗牛》中小蜗牛Turbo 有个保守却爱自己的哥哥,认识和它一样酷爱赛车的蜗牛车队,还有个了解它心思的人类主人和他的疯狂邻居们。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驯龙高手》,原因有二:第一、无牙的反差萌真的太可爱了,发狠的眼神瞬间转换成呆萌,卖起乖来着实惹人喜爱,反差萌这种萌法是很对观众胃口的。
写一篇影视赏析(600字) 要有主副标题

写一篇影视赏析(600字) 要有主副标题影视赏析篇1----羊羊们的优点与美丽心灵我相信大家一定很喜欢看电视吧?那么,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呢?让我先来说吧,我最爱看到的电视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大家是不是觉得《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特别好看呢?没错,那么你们是觉得它哪一点好看呢?现在,我现在就跟大家一起来谈一谈我对《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的看法吧!首先,我想爱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应该都是认为这部动画片搞笑,而我,看这部动画片,并不是因为这种原因,而是因为羊羊们之间有一种可贵的精神和友谊,每一只羊羊,都有他们自己的优点与精神!羊羊们之间那种对伙伴不离不弃的精神太令我感动了,他们拥有珍贵的友谊,羊羊们经常被他们的邻居兼敌人灰太狼抓走,但喜羊羊每一次都能救他的伙伴们,让灰太狼吃不到羊肉。
喜羊羊,他十分聪明,遇上任何事情都能冷静面对,乐观、好动、坚强、勇敢、聪明、可爱,永远带着微笑的喜羊羊因为多次救羊羊们险脱狼口,所以他是羊村公认的大英雄!当然,他也是有缺点的,他是慢羊羊的助手、学生,走路、办事都很性急,也很勤快,常常慢羊羊只说前面一句,后一句他已经抢在前面把事情干完了,可有时候话没听全,做出来的事常常弄出笑话。
美羊羊,她长得十分美丽,俗话说得好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没错,美羊羊外表美,心灵更美。
她能做出好吃的饭菜。
同时,她还是美容师、营养学家、化妆师、舞蹈演员、模特儿等,只要是与美丽有关的东西,她都非常精通。
说了那么多,大家是不是也发现羊羊们的优点与美丽心灵了?让我们一起喜洋洋吧!浅谈当今影视篇2---影视的正确抉择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们对自身的文化生活也有了一些需求。
我认为当今的许多影视作品太过于迂腐,太过于谈情说爱。
这样的影片不利于我们青少年的成长,因此,不能在暑假的学生的黄金时期天天在电视上播出。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而国家所希望的也正是我们这一广大群体能有志向,有能力位国家做一番事业。
影视作品赏析教学标准

影视作品赏析教学标准1. 引言影视作品赏析作为一门艺术与人文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认知、理解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影视作品的基本元素,分析影视语言和表现手法,深入理解影视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流派;- 掌握影视作品的基本元素,如画面、声音、剪辑等;- 熟悉影视语言和表现手法,如蒙太奇、长镜头等;- 学会分析影视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 能够撰写影视作品赏析文章。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分析、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影视作品,提升审美素养。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
3. 教学内容3.1 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影视作品的概念与特点;- 影视作品的类型,如剧情片、动画片、纪录片等;- 影视作品的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
3.2 影视作品的基本元素- 画面与构图;- 声音与音乐;- 剪辑与节奏;- 表演与角色。
3.3 影视语言与表现手法- 蒙太奇与长镜头;- 象征与隐喻;- 叙事与节奏;- 色彩与光影。
3.4 影视作品的主题与内涵- 分析影视作品的主题;- 解读影视作品的情节;- 理解影视作品的人物;- 探讨影视作品的内涵与外延。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课堂讲授、观看影片、分组讨论、写作练习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播放影片片段,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影视作品。
5. 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如提问、讨论等;- 影视作品分析报告的质量;- 期末考试,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 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审美观念、批判性思维等。
影视作品赏析

影视作品赏析
影视作品赏析
影视作品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艺术性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音频、视觉和故事情节的结合,向观众传递情感、思想和社会观念。
赏析影视作品不仅可以带给我们娱乐和享受,还可以深入思考作品背后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首先,影视作品赏析需要从艺术角度出发。
影视作品是导演、编剧、摄影师、演员等多个艺术家协同合作的结果。
赏析影视作品需要关注摄影技术、镜头运用、音效设计等方面的表现,体会影片所营造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同时,也要关注故事情节的结构和发展,以及演员们的表演能力,从而理解和欣赏作品的艺术价值。
其次,影视作品赏析需要关注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影视作品往往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塑造,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和观念。
赏析影视作品需要深入挖掘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思考作品给观众带来的思考和感受。
例如,一部关于人性的影片可能引发对人性本质的思考,一部关于社会问题的影片可能唤起观众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通过赏析影视作品,我们可以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赏析影视作品还需要关注作品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关系。
影视作品往往是时代的产物,它们反映和呈现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通过赏析影视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加深对社会和历史的理解。
总之,影视作品赏析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思考和理解艺术的方式。
通过赏析影视作品,我们可以从艺术角度欣赏作品的美学价值,思考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作品与社会、历史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赏析体验能够给我们带来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阔的视野。
中外影视作品赏析 第一章

第一节 影视艺术欣赏知识
一、影视艺术的产生及发展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拍摄并放映了世界上最早 的电影——《工厂的大门》。当他们深夜在自己的住宅放这部 电影,第一次看到活动的画面、奔走的火车时,竟然抑制不住 狂喜,高声欢呼起来。那放肆的狂笑,惊动了寻夜的警察。警 察来到他们屋里,看到黑咕隆咚的屋里,迎面开来了火车,也 吓得惊叫起来。等停止放映,面前只有一块挂在墙上的 白布。 警察对眼前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惊异。他小心翼翼地走到白布 跟前,掀开白布查看着。发明者激动地说:你是我们的第一个 观众。
两者记录形象的手段不同;释放形 象画面的方式方法不同: 一是通过摄影机,一是通过摄像机、录 相机记录形象; 一是在白色银幕上,一是通过电视接收 机的电视屏幕释放形象。
但就艺术特性来说,两者正像双胞胎那 样,令人难以分开。两者都是现代科技与艺 术相结合的产物,就目前来说,是最现代化 的艺术结合体。两者都是以现代科技为工具。 没有摄影机、胶片、录音机、放映机、扩音 器、银幕等等就没有电影;没有录相机、磁 带、电视发射机和接收机就没有电视。正是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为电影电视艺术开辟 了广阔的道路。
二、个人化电影创作 1 先锋派
2 纯电影
3 达达主义电影 4 超现实主义电影
5 表现主义电影
二、个人化电影创作 苏联蒙太奇学派是 “先锋派”电影运动中 的独特一支,其主要代 表有: 库里肖夫、爱森斯坦、 普多夫金、维尔托夫、 杜甫任科等人。
三、好莱坞电影的类型模式源自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速度是惊 人的。就说电影吧,由无声到有 声,由黑白到彩色,越来越完美。 普通宽银幕电影早已经算不上什 么稀奇,立体电影也不是最近才 有的,我国50年代就拍摄了立体 电影《魔术师的奇遇》。圆周电 影也已经于1955年在美国和观众 见面。今天,它的足迹已遍布欧 美的许多城市 。
影视欣赏:经典电影作品赏析与解读

影视欣赏:经典电影作品赏析与解读引言经典电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不仅带给我们情感上的愉悦,更意味着无尽的思考和启示。
本文将深入探讨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电影作品,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赏析和解读。
1.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1 剧情简介《肖申克的救赎》是由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
影片通过囚犯安迪·杜佛兰在监狱中谋求自由,并向观众传递了希望、信念和人性的力量。
1.2 主题解读探讨该片背后所传达出来的主题:个人坚持、自由与渴望。
通过安迪在困境中积极面对生活挑战以及他与其他囚犯之间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展示了坚韧不拔和正直价值观乃至友情对于保持自我和渴望自由的重要性。
1.3 影片艺术表现分析影片的影像美学、剧情结构以及角色塑造等方面。
从摄影手法、音乐运用到剪辑手法,解读导演如何通过这些艺术元素来加强故事情节的张力和观众的情感共鸣。
2. 《教父(The Godfather)》2.1 剧情简介《教父》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经典犯罪片。
该片展示了一个黑帮家族历经权力争斗、道德困境和家族关系危机的故事,引发了对人性和权力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思考。
2.2 主题解读分析该片中涉及到的主题,如权力、家族、道德与忠诚等。
深入探讨故事中人物塞利纳和他的家族成员所面临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对他们个人和整个家族命运产生的影响。
2.3 影片艺术表现讨论《教父》在视觉上所追求的独特风格及摄影、服装设计、配乐等方面的表现。
探究这些艺术元素如何突出影片的背景和情感氛围,并推动剧情的发展。
3. 《星际穿越(Interstellar)》3.1 剧情简介《星际穿越》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一部关于人类对宇宙奥秘和未知力量的探索的作品。
该片以一个父亲为了拯救人类前往宇宙的旅程为线索,引发了对时间、空间和人类命运等深度问题的思考。
影视作品赏析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影视作品赏析成为了广大观众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自己的影视鉴赏能力,我参加了本次影视作品赏析实训课程。
通过实训,我深刻理解了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与反思。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观看经典影视作品:通过观看《霸王别姬》、《活着》、《无间道》等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感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影视艺术特点。
2. 分析影视作品:对所选影视作品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剧情、人物、导演、演员、摄影、音乐等方面,探讨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3. 交流与讨论:与同学们就影视作品赏析进行交流与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拓宽自己的思维。
4. 实践写作: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影视作品赏析的论文或评论,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实训成果1. 提高影视鉴赏能力:通过观看和分析影视作品,我对影视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影视鉴赏能力。
2. 增强文化素养:影视作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赏析影视作品,我增强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3. 拓展视野:在实训过程中,我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4. 提高写作能力:通过撰写论文或评论,我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实训反思1. 剧情分析:在分析影视作品时,我发现自己在剧情分析方面存在不足,对剧情发展的预测和解读不够准确。
今后,我将加强对剧情分析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2. 人物分析:人物是影视作品的核心,通过对人物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人物分析方面还有待提高,今后将加强对人物塑造和人物关系的研究。
3. 导演与演员:导演和演员是影视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实训过程中,我对导演和演员的演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对导演艺术和演员表演技巧的鉴赏能力。
4. 实践写作:在撰写论文或评论时,我发现自己在写作结构、论证和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不足。
影视作品赏析1.2

希区柯克
思考题:
1. 写一篇关于蒙太奇的小论文。 2. 任选四种类型电影中的一种写一篇小论文。
艺术上的成就: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摄影手段。 用圈入圈出代替单调的场景剪接; 交错使用远景、近景和特写的手法增加影片的生动性; 运用平行蒙太奇叙述同一时间三个不同地点发生的故事。
四、蒙太奇学派的崛起
库里肖夫:建立“库里肖夫工作室” 维尔托夫:创立了“电影眼睛”理论 普多夫金: 隐喻蒙太奇 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由美国的鲍特和格里菲斯 的不自觉行动变为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前苏 联蒙太奇苏学派的自觉行动。
第三节:电影的成熟期 (1927-1945)
一、好莱坞电影的兴起
1、影城好莱坞的建立: “逼” 2、制片厂制度:电影制作专业化的产物。 中心人物:制片人。 另一特点:实施明星制。
3、类型电影:
三、实践蒙太奇的先驱
1、『美国』鲍特 他赞同梅里爱的观点:电影的首要任务是讲述故事。 1902年制作完成了《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火车大劫案》善于调度电影时空来制造戏剧效果。 《火车大劫案》运用了交叉蒙太奇。
2、『美国』大卫·格里菲斯 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利用镜头制造节奏: 缩短镜头,制造紧张气氛; 加长镜头,表现抒情浪漫的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霸王别姬》赏析
上电影赏析课以前也看过《霸王别姬》,但那总是断断续续的看没有完整的看过一次,甚至重来没看到过结局。
就算看也是囫囵吞枣,没有以一种赏析的眼光去欣赏这部电影。
通过影视作品赏析这门课程,我终于一览这部电影全局,并开始以赏析的方式观看这部电影。
——题记《霸王别姬》改编自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个京剧艺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影片《霸王别姬》打从清末民初的北洋时代,一路演到文革以后。
片头关师父形容京剧风行的盛况说:"是人的就得听戏,不听戏的就不是人,"乍听下似乎夸张,然而直到片末,此话的真实性都没有被质疑过。
日本的入侵,没有丝毫减低京剧的地位,反而经由描写日本军官青木对它的崇仰而更显出它的价值。
国民政府军的压迫,文化大革命的改革、贬抑、摧残,都没有改变这项艺术的形式与内涵。
在片子开头的倒叙中,当程蝶衣与段小楼在文革十多年后,再度在一体育馆内粉墨登场走位,立即被管理员戏迷指认出来,暗示京剧艺术并未遭文革消灭。
诚如一个影评人说的,"《霸王别姬》是艺术的优越胜过政治的破坏与历史的险阻,一个极其有力的象征"。
——政权朝移夕转,可是艺术不变。
如果说从清末到民国,从民国到抗战,那时期虽然是乱世,但是当时的社会对艺术人生的诉求是不变的。
不管当时的这会是什么样的人掌握了权利,但是当权者对艺术是尊重的。
因为意识形态病没有变化,管理社会的主体主要还是依靠精英阶层。
但是到了解放之后的时代,就是对艺术人生的摧残和亵渎的时了…
毕竟,农民是没有艺术可言的,更不用说文革的影响。
因此,这个影片主要讲的也有文革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破坏。
我们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不要说对艺术扶植了,连那种让其保持原生态,自生自灭的气量都没有了。
而那个曾经听话的好孩子“小四”,也因为受到政治运动的利诱,终于变成了一个狂热的革命份子,完全背弃了当初跪在逝去的师傅的灵堂前那种对艺术的完美追求的本质。
这个时候的小四已经是早饭派的头头,打着新文化运动的幌子做着那些破坏艺术的事情。
因此,影片最后程蝶衣的“死”,突显了艺术大师辉煌执着的一生,而影片最后,早已经不再提及那个背叛者“小四”,他早已经被人所遗忘……他是死是活,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艺术是超越政治的。
艺术通过程蝶衣,艺术达到了永恒,而小四呢?只能是政治的牺牲品、革命的牺牲品。
艺术是不妥协的。
不管是民国还是日本人,对艺术是珍视的。
对艺人是尊重的。
在艺术面前,没有政治之分,只有更高的追求。
而影片中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士兵集体殴打戏子的一幕,虽然说明了国民党士兵对艺术理解能力的低弱,但是起码还能说明那时候人性偏好的本
质,而到了后来解放军看戏、集体起立鼓掌的一幕,那简直就是对艺术最大的亵渎,而且后面的集体唱军歌,更是对艺术的强奸和蹂躏。
历史太沉重,今天,我们能再次回忆影片反映的文革的浩劫,心情仍然是难以平静的。
这个影片之所以能够在当时震惊了世界并获奖多个大奖,我想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对文革的真实的再现。
就艺术手法而言,《霸王别姬》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以及重复,对称,器物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推拉平移的拍摄方法。
就蒙太奇手法而言,有一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程蝶衣给袁世卿勾脸,这次勾脸与段小楼和菊仙的婚礼形成了平行蒙太奇,两个场景在同一时间并行发展,一边是热闹喜庆的婚礼现场,一边是薄纱笼罩的两人对饮;一动一静,一明一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导演对这次勾脸的设计,则是一次“反衬”手法的运用,以求达到对这场戏“貌合神离”的情绪的表达。
程蝶衣给袁世卿勾脸,设计在床上,镜头首先是一个缓慢的横移,奠定了整场戏的情感基调,前景是朦胧的薄纱,背景则是昏暗的烛光,在这样的环境下,勾脸俨然成为了一种玩闹消遣的游戏,既然是游戏,又怎么可能会有真实的情感,袁世卿精心设计的一切,换来的也只是一场游戏而已,我们从这一勾脸动作中,无法找到程蝶衣为段小楼勾脸的那一份“心驰神往”,反之,一种强烈的内心痛苦的挣扎在无形中传达给了每一为观众。
就拍摄方法而言,人是电影不可或缺的主体,通过对人的脸、手、形体等部分的特殊交代都是描写、刻画人物的重要体现。
其中脸是人最主要经历的集中体现,能充分的体现人物的心理征。
本片段是重要的一段感情戏,导演运用了大量的对于人物脸部的特写,将人物的心理运动通过脸部的表情、神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师傅打小楼、蝶衣的脸的时候,师徒三人凑在一起,导演用了正反打的特写镜头将小楼内心的恐惧、蝶衣内心对于师哥的怨恨以及师傅对于两个徒弟的埋怨都自然而然的流露在屏幕上,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影片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拍师傅的时候镜头几乎全是仰拍,仰拍有优势感,透视变形较大,效果太强烈,易形成公式化象征意义,是对于师傅的形象的显现,德高望重;拍摄徒弟俩的时候采用的大多是俯视拍摄,俯视拍摄俯视将人物变得更渺小,压抑,展示空间关系,场面,画面为全、中景多。
仰拍与俯拍的结合不但丰富镜头语言,同时也是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现。
此外还有很多,像镜头的摇、移、推、拉;景别的变化;光线的运用等等镜头语言的运用。
就器物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言,出现了众多的器物例如:披风、宝剑、烟斗、糖葫芦、嫁衣......就拿烟斗来说:它在影片中出现重要两次,第一次是在蝶衣、小楼小的时候出现的,再一次关键的出现就是在这段片段中,当年是师哥用这个烟斗挽救了喜福成挽救了小豆子,也从而让他对于自己本来模糊的性别概念变得更加生疏,从而接受了是女娇娥的事实也就有了“从一
而终”。
而如今时过境迁,两个人都变了。
此时当年的烟斗再次出现,让人不自觉地回想起来当年画面,遗憾的是烟斗的再次出现并没有像上次改变什么。
它体现小楼和蝶衣性格特征的变化,也体现了师傅的严厉......
在我看来《霸王别姬》简简单单的一个小片段就从镜头的画面内容、构图、景别、角度、设法、平行蒙太奇以及声画的关系、剪辑等多方面综合。
我想这也正是霸王别姬能称得上一部经典制作的缘由吧。
不但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内蕴也极为丰富深广,对中国文化的挖掘更具历史深度。
它把戏剧小舞台与人生大舞台有机地融合一起,把剧中演员的艺术声涯和现实人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既扩大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又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和思考,既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又充分地发挥了电影音画的综合表现效果,是一部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