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内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缢裂是不同步的

B.各种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C.细胞膜上的糖被只与细胞间识别有关

D.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会发生细胞凋亡

B.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细胞随之逐渐衰老

C.细胞内单一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恶性增殖且易发生分散和转移

D.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B. 在“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C. 杂交实验与测交实验的结果是孟德尔“提出问题”的实验基础

D. 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增加被调查人数,以减小误差

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以在某些突触中传递信息

B.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激发相同反射

C.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V区受损导致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憋尿”能体现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机制

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研究中,蚯蚓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比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冻原物种更丰富

D.重庆中央公园里银杏树高低错落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6.某罕见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导致,以全身性发育迟缓、智力障

碍为特征。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

一个家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据图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

B. 2号的卵原细胞、4号的初级卵母细胞一定存在该致病基因

C. 3、4号夫妻再生育一个不患该病男孩的概率可能是1/4

D. 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基因结构判断某人是否为该病携带者

7.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材和织物用水玻璃浸泡后,不易着火

B. 牛奶中加入果汁产生沉淀,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C. 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常常在包装袋内放入硅胶或生石灰

D. “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8g C5H10的烃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 A

B. 46g乙醇和120g乙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数为N A

C. 含2mol H2SO4的98%浓硫酸与1mol Zn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D. 0.5mol/L的CH3COONH4中性溶液中NH4+的数目为0.5N A

9.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作用。利用有机物甲可人工合成白头翁(结构简式如图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分子式为C10H8O4

B. 甲与丙烯酸互为同系物

C. 甲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还原反应

D. 乙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10.下列实验对应描述及结论正确的是

A. 上下移动图①左侧量气管,两侧液面保持等高,证明气密性良好

B. 图②可以防止倒吸,能用作某些反应的安全瓶

C. 图③可以用来制取并收集少量氨气

D. 量取10.00mL液体时,起始时平视读数,终点时如图④所示读数,量取液体体积偏小

11.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Z元素原子的最

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Y的单质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的半径:Z>X>W

B.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

C.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

D. Y与W形成的化合物可与CaO反应

12.2021年11月《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2O2的绿色

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H 2O 2

H + + HO 2-,K a =2.4×10-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极的电势低于b 极

B. Y 膜为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

C. 每转移0.4 mol e -

,就有0.1 mol H 2O 2生成 D. b 极的电极反应为O 2 + 2e -

+ H 2O

HO 2- + OH -

13.已知pOH= -lg c (OH -)。25℃时,向20.00mL 0.10mol/L 弱碱MOH 溶液中滴加0.10 mol/L 盐酸,溶液pH 、

pOH 随滴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 点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20.00mL

B. V (HCl)=40.00mL 时,溶液中存在:c (H +

) - c (OH -) = c (M +

) + 2c (MOH) C. a+b 的值可能大于14 D. 水的电离程度:M>Q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 .力是短程力,其表现一定为吸引力

D .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为1m 、2m 、3m ,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释放的

能量是()2

321c m m m -+

15.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圆形金属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磁感应强度B 1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0~1 s 内磁场方向垂直线框平面向下,圆形金属框与两根水平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连接,导轨上放置一根导体棒,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处于另一匀强磁场B 2中,如图乙所示,导体棒始终保持静止,则其所受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下图中的(设向右的方向为摩擦力的正方向)

A .

B .

v

v C . D .

16.如图所示,物块A 的左侧为粗糙竖直墙面,物块B 的下面有一竖直压缩弹簧,A 、B 均保持静止,则 A .物块A 与墙面间一定有弹力 B .物块A 与墙面间一定有摩擦力 C .物块A 受到5个力的作用

D .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物块A 、B 的重力之和

17.将一个质量为1kg 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过程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g 取10m/s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重力和阻力大小之比为6:1

B .小球上升与下落所用时间之比为2:3

C .小球落回到抛出点的速度大小为68m/s

D .小球下落过程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处于超重状态

18.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为以正点电荷为圆心的圆,M 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 、N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M E 、N E ,电势分别为M ?、N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M N E E >, M N ??>

B .若将一正点电荷从虚线上M 点移动到N 点,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C .若将一负点电荷从虚线上M 点移动到N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D .若点电荷仅受该电场的电场力作用,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19.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C ,与质量为m 的物体A

连接,A 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绳的另一端和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的物体B 连接,连接物体B 的绳最初水平。从当前位置开始,使物体B 以速度v 沿杆匀速向下运动,设绳的拉力为T ,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做加速运动

B .物体A 做匀速运动

C .T 小于mg sin θ

D .T 大于mg sin θ

2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电压表为理想电表,R 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的照射强度增大而减小),1L 、2L 、3L 是三个额定电压均为10V 的灯泡,其中2L 、3L 规格相同。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设灯泡不会烧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路中电流1s 内改变50次方向

B .灯泡L 1、L 2的电功率之比为1:5

C .若将灯泡1L 换为一个理想二极管,则电压表示数为11V

t/s

v/m ?s -1

24

4

2

D .若将灯泡1L 换为一个理想电流表,把照射R 的光减弱,2L 、3L 仍然可能正常发光

21.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导轨电阻不计,与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 。有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导体棒在ab 位置以初速度v 沿斜面向上运动,最远到达a ′b ′处,导体棒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x 。导体棒的电阻也为R ,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在导体棒向上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棒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为22

B l v

R

B .导体棒损失的机械能为

12

mv 2

-mgx sin θ C .导体棒运动的时间为2222(sin cos )

mRv B l x

mgR θμθ-+

D .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为12

mv 2

-mgx (sin θ+μcos θ)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

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实验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A 点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与传感器的距离s 随时间t 变化规律,取g=10m/s 2

,sin370.6=,如图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在0.4s 时的速度大小为v =_________m/s (2)根据上述图线,计算可得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m/s 2

; (2)现测得斜面倾角为

37,则μ= ________。

23.(10分)我校小明同学想测量某段铜导线的电阻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采用绕线法用毫米刻度尺测得10匝铜导线总直径为__________ cm ; (2)现取长度为L =100m 的一捆铜导线,欲测其电阻,在实验前,事先了解到铜的电阻率很小,在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时,设计图乙电路,则电压表的另一端应接 填“a ”或“b ”,测量得电压表示数为 4.50V ,而电流表选择0~3.0A 量程,其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其读数为 A ,可得铜的电阻率为 m 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小明参考课本上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发现计算得到的电阻率有一些偏差,但是实验的操作已经十分规范,测量使用的电表也已尽可能校验准确,请写出一条你认为造成这种偏差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如图所示,半径R =2m 的四分之一粗糙圆弧轨道AB 固定于竖直平面内,轨道的B 端切线水平,且距水平地面高度为h =1.25m 。现将一质量m =0.2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 点由静止释放,小滑块沿圆弧轨道运动至B 点以v =5m/s 的速度水平抛出,g =10m/s 2

,求: (1)小滑块沿圆弧轨道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小滑块经B 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3)小滑块着地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5.(19分)磁悬浮列车的运动原理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根水平长直平行导轨,导轨间有与导轨面垂直且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B 1和B 2,B 1和B 2相互间隔,导轨上有金属框abcd 。当磁场B 1和B 2同时以恒定速度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时,金属框也会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右运动。已知两导轨间距L 1=0. 4 m ,两种磁场的宽度均为L 2,L 2=ab ,B 1=B 2=1.0T 。金属框的质量m =0.1kg ,电阻R =2.0Ω。金属框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即f =kv ,k =0.08 kg/s ,只考虑动生电动势。求:

(1)开始时金属框处于图示位置,判断此时金属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若磁场的运动速度始终为v 0=10m/s ,在线框加速的过程中,某时刻线框速度v 1=7m/s ,求此时线框

的加速度a 1的大小;

几种导体材料在20oC 时的电阻率

材料 ρ/ Ω?m

材料 ρ/ Ω?m

银 1.6×10-8 铁 1.0×10-7 铜 1.7×10-8

锰铜合金 4.4×10-7

铝 2.9×10-8 镍铜合金 5.0×10-7 钨

5.3×10-8

镍铬合金

1.0×10-6

?

??

???????

??

???????

??

?????????????

?

?

???????

?

?

a b c B 1

B 2 L 2 L 2

(3)若磁场的运动速度始终为v0=10m/s,求金属框的最大速度v2为多大?此时装置消耗的总功率为多大?

26.(15分)亚硝酰硫酸是染料、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溶于浓硫酸,可在浓硫酸存在时用

和浓硝酸反应制得。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少量亚硝酰硫酸(夹持装置略),并测定产品的纯度。

(1)仪器B的名称。

(2)B中产生SO2,其化学方程式为。

(3)三颈烧瓶C中浓硝酸与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制得

①实验前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的操作为。

②C中反应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为。

③用冷水浴维持C温度不变,开始反应较慢,待生成少量后,反应明显加快,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的纯度

准确称取1.5g产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100.00mL的溶液和足量稀硫酸,摇匀充分反应。然后用0.50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草酸钠溶液的体积为30.00mL。

已知:

①草酸钠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③亚硝酰硫酸的纯度________。

27.(14分)铋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等领域。由辉铋矿(主要成分为,含杂质、

等)制备的工艺如下(已知水解能力:)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浸出”时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的作用。

(3)“母液2”中主要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粗铋”中含有的主要杂质是Pb,可通过电解精炼除杂。电解质为熔融、KC1,电解后精铋留在粗铋电极下方电解槽底部。电解时,粗铋与电源(填“正”或“负”)极相连。阴极的电极反应为,铅元素的金属性比铋元素______。(填“强”“弱”或“不能确定”)。

(5)碱式硝酸铋直接灼烧也能得到,上述工艺中转化为碱式碳酸铋再灼烧的优点是_________。

(6)常温下,向浓度均为的、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通过计算说明。[已知:K sp(PbS) = 3.0×10-28,K sp(Bi2S3) = 1.0×10-20]

28.(14分)NO是常见的气体污染,消除NO废气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1)H2还原法

已知:①

则H2还原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活性炭还原法

在容积为1L、温度恒定的密闭容中加入1mol NO和足量的活性炭,发生反应C(s) + 2NO(g) N2(g) + CO 2 (g) ?H,测得物质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0-10min内,用活性炭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g/min。

②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B. 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C. 30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

D.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③保持条件不变,若第30min时向容器中加入0.5mol CO2和0.5mol NO,则此时平衡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判断的依据是。

(3)CO还原法

将总物质的量为2mol的CO与NO混合气体充入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2NO(g) + 2CO(g) 2CO2(g) + N2(g),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测得平衡

时NO、CO的转化率(α)与CO和NO物质的量比例关系如右图。NO的转化率曲

线为(填“a”或“b”)。

M点的起始n(CO)= m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9.(10分)下图表示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环境中CO2浓度分别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350μmol/mL时,甲植物CO2的固定

速率(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乙植

物CO2的固定速率;此时若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则短时

间内甲植物叶绿体中C3 / C5的值将(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若其它环境条件不变,要使甲植物经

过一昼夜(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获得有机物的积累,

则白天CO2浓度必须大于μmol/mL。

(2)在光照强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将上

述两种植物置于初始CO2浓度为600μmol/mL的同一密闭容

器中。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其中光合速率首先开始降低的植物是,原因是。

(3)有科研人员认为乙植物比甲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据图分析理由是。

30. (8分)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生理变化:

(1)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会产生大量的CO2和热量。CO2会刺激位于的呼吸中枢,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调节。

(2)当体温升高,身体会通过如下途径完成调节过程:

①请将该过程补充完整: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感受到变化→通过发送

信息→、等方式增加散热,同时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体温下降。

②在调节过程中,激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调节。

31.(9分)长吻鮠俗称江团,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材,但饲养时,对氧气含量等条件要求苛刻,价格昂贵。下图表示鱼塘中江团的营养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江团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虾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的同化量。

(2)该地区藻类由空球藻和浒苔构成,虾食物来源大多数是空球藻。若江团数量大量降低,会导致浒苔数量增加,浒苔数量增加的原因是:。

(3)由于人为因素,鱼塘旁边化粪池泄漏,部分粪便进入鱼塘,导致江团大量死亡(已排除粪便毒素致死),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之后出现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原因是:。

32.(12分)某动物种群中雌雄数量相当。科研人员从该动物野生型红眼群体中分离出紫眼突变体,但不知该突变基因的位置是位于细胞质中、常染色体上、X与Y染色体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为探究该突变基因位置进行了实验①。

实验①:紫眼雄性×纯合红眼雌性→ F1均为红眼→ F2中红眼 : 紫眼=3 : 1

(1)仅根据上述实验①的结果可以确定该基因不位于。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验①的F2中紫眼个体性别全为雄性,可以初步确定该基因可能位于。

(2)为最终确定基因位置,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②。

实验②:紫眼雌性×纯合红眼雄性→ F1中红眼 : 紫眼=1 : 1 →F2中红眼:紫眼=1 : 1

根据上述实验可最终确定该突变基因的位置是。

(3)科研人员在实验②的F1中发现有一只紫眼个体性别为雌性。分析认为,该紫眼雌性个体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亲本个体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眼色基因突变;二是眼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丢失导致眼色基因丢失。后者的变异类型属于。已知体细胞中不含眼色基因的个体不能存活,请你帮助科研人员通过一次杂交的方法以探究实验②的F1中出现紫眼雌性的原因。

实验思路:;观察并统计后代雌雄数量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①若后代,则为眼色基因突变;②若后代,则为眼色基因缺失。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2道化学、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33.[物理选修3-3](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错选1个扣3

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一定都增大

B .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C .两分子的间距离从小于平衡位置距离r 0逐渐增大到10r 0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液晶具有液体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E .空气中水蒸气越接近饱和状态,人感觉空气越潮湿

(2)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的汽缸C 静置于水平桌面上,用一横截面积S =50cm 2

的轻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一轻绳一端系在活塞上,另一端跨过两个轻滑轮连着一劲度系数k =2800N/m 的竖直轻弹簧A ,A 下端系有一质量m =14kg 的物块B 。开始时,缸内气体的温度t 1=27℃,活塞到缸底的距离

L 1=120cm ,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已知外界大气压强恒为P 0=1.0×105P a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不计一切摩擦。现使缸内气体缓慢冷却,求: ①当B 刚要离开桌面时汽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

②气体的温度冷却到93-℃时B 离桌面的高度H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4.[物理选修3-4](1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错选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区域质点的位移总比减弱区域质点的位移要大

B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C .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D .当水波通过障碍物时,若障碍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大得多时,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E .用两束单色光A 、B ,分别在同一套装置上做干涉实验,若A 光的条纹间距比B 光的大,则说明A 光波长大于B 光波长

(2)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长0.8m λ=,质点p 的坐标0.32m x =, 从此时刻开始计时。

①若每间隔最小时间0.4s 重复出现波形图,求波速; ②若p 点经0.4s 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求波速; ③若p 点经0.4s 到达平衡位置,求波速。

35.[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微量元素硼和镁对植物茎叶的生长和人体骨骼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化合物也应用广泛。

(1)基态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其第一电离能比Be (填“大”或“小”)。

(2)三价B易形成配离子,如[B(OH)4]-、[BH4]-等。[B(OH)4]-的结构简式为(标出配位键),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写出[BH4]-的一种阳离子等电子体。

(3)图甲表示多硼酸根的一种无限长的链式结构,其化学式可表示为(以n表示硼原子的个数)。

(4)硼酸晶体是片层结构,图乙表示的是其中一层的结构。每一层内存在的作用力有。

(5)三氯化硼的熔点比氯化镁的熔点低,原因是。

(6)镁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模型如图丙,它的堆积模型名称为;紧邻的四个镁原子的中心连线构成的正四面体的体积是2a cm3,镁单质的密度为ρ g/cm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镁的摩尔质量的表达式是 g/mol。

36.[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某研究小组以有机物A为原料,合成抗癌药——拉帕替尼的中间体H的具体路线如下:

已知:①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名称为。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G的结构简式

为。

(2)B→C的反应类型为。

(3)A分子中共面原子数最多为。

(4)A→B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基团时,该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写出D与足量H2反应后产物的结构简式,并用星号(*)标出其中的手性碳原子。

(6)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②分子中含有-NO2(不考虑-O-NO2);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并且峰面积之比为1:2:2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3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化学性质稳定。番茄红素可以从番茄中提取,具有抗氧化、抗癌与抑癌的功效。某科研小组按如下步骤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提取番茄红素;②将等量癌细胞分别接种在甲、乙两组培养瓶内,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除去上清液;

③向两组培养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番茄红素培养液和等量生理盐水,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

④2h后统计并计算两组的癌细胞增殖抑制率。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番茄红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根据番茄红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为了提高萃取效果,应对番茄进行后用有机溶剂进行浸泡提取。根据番茄红素化学性质,在乙醇和石油醚两种溶剂中,应选择作为番茄红素的萃取剂。

(2)根据步骤②~④分析,科研小组的探究目的是。若要进一步探究番茄红素的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关系,请写出简要实验思路:。(3)新技术新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法: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CO2流体对天然有机物具有特殊溶解作用而进行,具有无需高温加热、无残留等特点。其过程如下:

番茄粉碎,干燥→通入超临界CO2进行萃取→粗产品→无水乙醇→真空抽滤→高纯度番茄红素

据题干分析可知,超临界CO2替代传统有机溶剂的突出优点是能避免(填一点即可)。

(4)对提取的粗品进行鉴定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现有两份不同的番茄红素

萃取样品鉴定结果(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填“B”或“C”)萃取样品纯度更高。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近年来对马铃薯育种的研究越来越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在无性繁殖过程中感染的病毒易传播给后代,从而影响后代产量和品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选取植物茎尖通过技术来脱除病毒,选择茎尖的原因是。(2)科学家常采用法将控制HPV-16病毒(人宫颈癌病毒)外壳蛋白合成的基因导入马铃薯细胞,培育出可生产的且抗该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人食用后可获得抗性。若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需要构建,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目的基因缺乏。科学家发现某些细菌的质粒上存在抗生素基因,该基因在基因工程中可作为。(3)实验发现,该转基因马铃薯经烹煮后抗病毒效果较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若要确定某食品是不是转基因生物或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加工而成的,可以从检测其是否含有外源基因或DNA、等方面进行检测。

期末考试生物答案

选择题

A C D

B

C C

主观题

29.(10分)(1)大于(1分)升高(1分) 150(2分)

(2)甲(1分)

CO2浓度相对值为600时,甲、乙两植物都达到了CO2饱和点;(1分)

容器中CO2浓度逐渐降低(1分);

甲植物CO2饱和点大于乙植物CO2饱和点(1分),所以CO2浓度降低甲植物光合速率首先降低

(3)干旱会导致植物气孔部分关闭(1分),CO2供应不足。

乙植物更能耐受低CO2浓度/ CO2补偿点更低(1分),所以乙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

30.(8分)(1)脑干(1分)体液(2分)

(2)下丘脑(1分)神经-体液(1分)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2分)反馈(1分)

31.(9分)(1)消费者(1分)藻类(1分)

(2)江团和虾是捕食关系,江团数量降低,虾的数量上升,虾的食物来源大多数是空球藻,所以空球藻数量减少,空球藻和浒苔竞争关系,所以浒苔数量增加(3分)

(3)有机物进入,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氧气,江团缺氧死亡(2分)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无机盐,使藻类大量繁殖(2分)

32.(12分)(1)细胞质 X与Y染色体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上

(2)仅位于X染色体上

(3)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验思路:将该紫眼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杂交(红紫均可)

预期结果及结论:①雌性与雄性数量相同/雌性数量:雄性数量=1:1 (1分)

②雌性数量:雄性数量=2:1 (1分)

37. (15分)(1)番茄红素不易挥发粉碎、干燥石油醚(1分)

(2)探究番茄红素对癌细胞的增殖是否有抑制作用

用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分别处理癌细胞,统计各组的癌细胞增殖抑制率。

(3)有机溶剂残留/有机溶剂易燃易爆/产品纯度低/高温下有效成分分解/溶剂污染环境

(4)纸层析法 C

38. (15分)(1)植物组织培养(1分)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2)农杆菌转化基因表达载体复制原点,启动子

标记基因

(3)烹煮时,高温破坏了病毒外壳蛋白的空间结构,使其抗病毒的功能丧失

检测其是否含有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化学答案:

选择题7-13 ACADD CB

26.(15分)

(1)蒸馏烧瓶(1分)

(2)(2分)

(3)①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浓硝酸,边加边搅拌(2分)

②温度太高,浓硝酸会挥发和分解(2分)

③生成的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2分)

(4)①(2分)

②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由浅紫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颜色不恢复(2分)

③(2分)

27.(14分)

(1)将矿石粉粹、搅拌、适当增大氯化铁溶液的浓度、适当升高温度等(1分)

(2)Bi2S3+6FeCl32BiCl3+6FeCl2+3S(2分)没有污染性气体产生(1分)

(1分)

(4)正(1分) Pb2++2e-Pb(2分)强(1分)

(5)没有氮氧化物等污染性气体产生(2分)

(6)PbS(1分)开始沉淀时的,开始沉淀的

,所以PbS先沉淀(2分)

28.(14分)

(1)?H= -740kJ/mol(2分)

(2)①0.192(2分)②BC(2分)

③正向(2分)平衡常数K=0.25,Q c=0.19,Q c

(3)a(1分) 1(1分) 128 L/mol(2分)

35.(1)(1分)小(1分)

(2)(2分) sp3(1分) NH4+(1分)

(3)(BO2)n n-(2分,写成BO2-不给分)

(4)共价键、氢键(2分,漏写给1分,错写、多写不给分)

(5)三氯化硼为分子晶体,而氯化镁为离子晶体,范德华力比离子键弱(2分)

(6)六方最密堆积(1分) 12N A·a·ρ(2分)

36.(1)邻硝基苯甲酸(2-硝基苯甲酸)(1分)氨基、羧基(2分)(2分)

(2)氧化反应(1分)

(3)13(2分)

(4)(2分)

(5)(2分)

(6)13(2分)(1分)

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三上期末考试

物理答案2021.1.20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A

D

C

B

AD

BD

BCD

22.(6分)(1)0.4 (2)1 (3) 5

8或者0.625 (每空2分)

23.(10分)(1)1.25 (2)a 2.50 2.2×10-8

可能由于电流较大,实验过程中铜导线的温度明显

超过了。或者铜有杂质(每空2分)

24. (1)滑块从A 到B 的过程中设克服摩擦力做功为f

W ,根据动能定理

2

102f mgR W mv -=

-(2分)

解得:

1.5J

f W = (1分)

(2)设轨道对滑块压力为F ,则小滑块在B 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

v F mg m

R -= (2分)

得 4.5N F =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轨道的压力'

4.5N F F == (1分)

(3)滑块离开B 后做平抛运动,设着地速度为'

v ,有'22

1122mgh mv mv =

-

(2分) 得'

52m/s v = (1分) 如图设'

v 与水平面夹角为θ,

'2

cos 2v v θ=

= (1分)

θ=

(1分)

25.(1)金属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abcda 的方向 (2分)

(2)根据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框与磁场同向运动,感应电动势

1012()

E BL v v =- (2分)

感应电流

1012()

BL v v E I R R -=

= (1分)

左右两边受到的安培力都为22

10112()

A B L v v F BIL R -==

(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1

2A F kv ma -= (2分)

解得此时金属框的加速度

2

1

124m/s A F kv a m -=

= (2分)

(3)当金属框有最大速度时做匀速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

'

220

A F kv -= (2分)

左右两边受到的安培力都为22

'

'

102102112()2()

A

BL v v B L v v F BI L B L R R --==??=

(1分)

最大速度

28m/s

v = (1分)

装置消耗的功率分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和电功率两部分 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

'2

122 5.12W

P f v kv === (2分)

电功率2

2

'1022[2()] 1.28W

BL v v E P R R -=== (2分)

此时装置消耗的功率12 6.4W

P P P =+= (1分)

33.(1)BCE

(2)解①.B 刚要离开桌面时弹簧拉力为1kx mg =,解得15cm x = (1分)

由活塞受力平衡得021P S P S kx =+,解得:

4

27.210Pa P =? (2分)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0121112()P L S P L x S

T T -= (2分)

代入数据解得22207K 66T t ==-或℃ (1分)

②.由①得15cm x =,当温度降至66-℃之后,若继续降温,则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1分)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111123()()L x S L x H S

T T ---=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H =15cm (1分)

(3)34.(1)BCE

(2)解:① (2分)依题意,周期T =0.4 s ,波速2m/s

v T

λ

=

=

② (3分)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当x =0.2m 的振动传到P 点,P 点恰好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

波传播的距离0.32m 0.2m 0.12m x =-=

波速

0.3m/s x

v t =

=

③(5分)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若P 点恰好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则0.32m x =,

由周期性,可知波传播的可能距离

(0.32)

2

x n λ

=+

(n=0,1,2,3...)

可能波速(0.8)m/s x

v n t =

=+ (n=0,1,2,3...)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设集合(){} ln 1A y y x ==-,{ B y y ==,则A B =( ) A .[)0,2 B .()0,2 C .[]0,2 D .[)0,1 【答案】A 【解析】先分别利用对数型函数以及指数型函数求值域的方法求出集合,A B ,注意集合中的代表元素,再利用集合的交集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 ∵(){} ln 1A y y x R ==-=, { [)0,2B y y ===, ∴[)0,2A B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间的运算以及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属于较易题. 2.设a ,()0,b ∈+∞,A =,B =,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 B .A B > C .A B ≤ D .A B ≥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计算做差可得22A B >,得到答案. 【详解】 由a ,()0,b ∈+∞,得0A = >,0B => 2 2220A B -= -=>, ∴22A B >,故A B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做差法比较大小,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断能力. 3.已知直线l 是曲线2y x =的切线,则l 的方程不可能是( ) A .5210x y -+= B .4210x y -+= C .13690 x y -+=

D .9440x y -+= 【答案】B 【解析】利用导数求出曲线2y x =的切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导数的几 何意义判断各选项中的直线是否为曲线2y x =的切线,由此可得出结论. 【详解】 对于函数2y x = ,定义域为[)0,+∞,则22 y '= +>, 所以,曲线2y x = 的切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 对于A 选项,直线5210x y -+=的斜率为5 2 ,令522y '=+=,解得1x =,此 时3y =, 点()1,3在直线5210x y -+=上,则直线5210x y -+=与曲线2y x =相切; 对于B 选项,直线4210x y -+=的斜率为2,该直线不是曲线2y x =的切线; 对于C 选项,直线13690x y -+=的斜率为 13 26 >, 令13 2 6 y '= += ,解得9x =,此时21y =, 点()9,21在直线13690x y -+=上,所以,直线13690x y -+=与曲线2y x =相切; 对于D 选项,直线9440x y -+=的斜率为 9 24 >, 令9 2 4 y '= = ,解得4x =,此时10y =, 点()4,10在直线9440x y -+=上,所以,直线9440x y -+=与曲线2y x =相 切.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验证函数的切线方程,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4.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一般情况下,折扇可看作是从一个圆面中剪

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卷(一)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卷(一)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 35.5 K—39 Ca—40 Ti—48 Cr—52 Fe—56 Cu—64 Zn—65 Ag—108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金属钠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10种 B.12种 C.14种 D.16种 2.下列有关离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钠溶于足量水中的离子方程式:Na+2H2O===Na++H2↑+2OH- B.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H+4、Na+、NO-3、Cl-可以大量共存 C.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氨水与盐酸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l-)>c(NH+4)>c(OH-)>c(H+) D.等物质的量的二元弱酸H2X与其钾盐K2X的混合溶液中c(K+)=c(H2X)+c(HX-)+c(X2-) 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电子层数等于主族序数,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B.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原子半径按 X、Y、Z、R、W的顺序依次增大 D.熔沸点:X2R>X2Y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10份合集)陕西省高考理综模拟试题试卷合集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的加工与内质、高尔基体有关 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C.所有细胞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蛋白有关而与磷脂分子无关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B.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 C.在暗反应阶段,C3可被[H]还原为C5和糖类 D.温度的变化不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某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右图所示的细胞 图像,并作出如下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是 A.根据细胞的形态可以判断观察部位是分生区 B.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较少,因为分裂期时间相对间期短 C.视野中细胞分散较好是解离和压片的结果 D.视野中被标注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果树进行打顶处理,可使其树形开展、多结果 B.用乙烯处理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可抑制其伸长 C.用脱落酸处理成熟的豌豆种子,可促其萌发 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其无需发芽就产生淀粉酶 5.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基本骨架由C、H、O、N、P等元素组成 B.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断裂 C.DNA的片段都有遗传效应,可控制生物的性状 D.DNA的复制和转录都能在细胞质中进行 6.人类β型地中海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β链发生了缺损,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β珠蛋白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甲患者的β链17~18位缺失了赖氨酸、缬氨酸;乙患者β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

全国高考理综模拟试题1及答案-全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 35.5 Cr52 Fe 56 Cu 64 1.等浓度的下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②③①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②④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 .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3.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 2N 和8mol 2H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2H 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 B .10% C .15% D .20% 4.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1c 、1V 的NaOH 溶液和2c 、2V 的3CH COOH 溶液相混合,下 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7ph >,则一定是 1122c v c v = B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3()()()()c Na c H c CH COO c OH ++-- +=+ C .当pH=7时,若12v v =,则一定是21c c > D .若 12v v =,21c c =,则 33()()()c CH COO c CH COOH c Na -+ += 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4CuSO 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 加入适量的 . A .4CuSO B .2H O C .CuO D .CuS04·52H O 6.将足量2CO 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233K Cl NO +--- 、SiO 、、 B .3244H Al SO +++- 、NH 、、 C .224Na OH SO +--- 、S 、、 D .6533Na C COO HCO +--- 、H O 、CH 、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月20日15:00—17:00】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三上期期末考试 英语测试试题卷 英语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sound turned down? A. She has a headache. B. She doesn’t like the song. C. She doesn’t want the neighbors to hear. 2.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A. Go to the man’s place. B. Call the Midland Hotel. C. Visit the concert hall.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post office. B. In the house. C. In a store. 4. How far away now is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man? A. Five miles. B. Ten miles. C. Twenty miles. 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126分) 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 A.线粒体的功能 B.发育的全能性 C.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 3. 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Bc(朊粒), 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Bc可以诱导更多PrP c的转变为PrP Bc,实现朊粒的增——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5.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的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 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考2020届全国I卷理综化学全真模拟试题一【带答案】

高考2020届全国I卷理综化学全真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藏着自然界碳、氮的循环 B.《周礼》中“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灰”的主要成分为CaCO3 C.《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这种方法是蒸馏 D.《天工开物》中“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相激火生是指爆炸 答案 B 解析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遗体之所以没有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使动植物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原料的缘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故A正确;“煤饼烧蛎房成灰”是煤燃烧产生高温使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留下生石灰(CaO),所以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故B错误;蒸令气上,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故C正确;KNO3研碎易发生爆炸,则“相激火生”是指爆炸,故D正确。 8.降冰片二烯类化合物是一类太阳能储能材料。降冰片二烯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降冰片二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四环烷的一氯代物超过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不超过4个 答案 C 解析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降冰片二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四环烷含有三种位置的H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三种,C项错误;根据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与碳碳双键连接的C原子在碳碳双键所在的平面上,所以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为4个,D项正确。 9.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b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否则会阻碍产物的导出 B.固体酒精是一种白色凝胶状纯净物,常用于餐馆或野外就餐

2020—2021年最新高考理综(物理)考前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新课标2018年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关于物理学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法拉第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 B.开普勒认为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实验装置首次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14.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以入射角 由空气射到半圆形玻璃砖表面的A处,AB是半圆的直径。进入玻璃后分为两束,分别为AC、AD,它们从A到C和从A到D的时间分别为1t和2t,则 A.AC是蓝光, t小于2t 1

B.AC 是红光,1t 小于2t C.AC 是蓝光,1t 等于2t D.AC 是红光,1t 大于2t 15.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210B T 的水平匀强磁 场中,线框面积S=0.5m 2 ,线框电阻不计。 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 ′以角速度ω=200 rad /s 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入一只 “220V ,60W ”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性面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 B .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2500V 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22 D .允许变压器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000W 16.一列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 s (小于一个周期)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 A .波一定向右传播 B .波的周期T=0.05s C .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90 m /s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内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缢裂是不同步的 B.各种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C.细胞膜上的糖被只与细胞间识别有关 D.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会发生细胞凋亡 B.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细胞随之逐渐衰老 C.细胞内单一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恶性增殖且易发生分散和转移 D.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B. 在“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C. 杂交实验与测交实验的结果是孟德尔“提出问题”的实验基础 D. 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增加被调查人数,以减小误差 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以在某些突触中传递信息 B.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激发相同反射 C.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V区受损导致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憋尿”能体现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机制 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研究中,蚯蚓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比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冻原物种更丰富 D.重庆中央公园里银杏树高低错落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6.某罕见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导致,以全身性发育迟缓、智力障 碍为特征。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

山西省2020-2021年高三理综-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山西省2020-2021年高三理综-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5分) 1. (2分)一只可爱的小猫若无其事地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板上,板下烈火灼烧.说明该高分子材料板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 绝热性 B . 绝缘性 C . 导热性 D . 熔点低 2. (2分) (2019高二下·新宁模拟) 工业上治炼单质Ag的反应为2Ag2O 4Ag+O2↑,该方法在金属冶冻中被称为() A . 电解法 B . 热还原法 C . 热分解法 D . 置换法 3. (3分) (2018高二下·广州期中) 现代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A . 合成洗涤剂 B . 合成纤维 C . 合成橡胶 D . 塑料 4. (2分)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 . 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 ,选④ B . 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 . 用FeCl2溶液吸收Cl2 ,选⑤ D .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5. (2分) (2015高二下·资阳期末) 如图所示,在常温下,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B . 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降低 C . K2闭合,铁棒不易被腐蚀,电路中通过0.001NA个电子时,摇匀后溶液的pH为11 D . 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 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2mol气体 6. (2分)(2018·齐齐哈尔模拟)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X的某种单质是生物呼吸必需的气体,Y是活泼的金属元素,Z元素原子的K层和M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Y、Z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Z>X

(完整版)高三理综模拟试卷(带完整答案)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理综试卷 考试时间: 2017 年 12 月 13 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126 分) 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O 16、Mg 24、Al 27、Na 23Fe 56 Cu 64 Si28 S32 Cr5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当人所处环境温度从25℃降至 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2 .下面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Q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Q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 B . Q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 C.①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 D.②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 .效应 T 细胞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D .病毒抗原诱导 B 细胞分化的作用 6.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 e 为感受器, a 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 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 d 处膜外的电位变化 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 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7.纵观古今,化学与生活皆有着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相同 B.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常加入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C.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D. 芒硝晶体 (Na2 SO4·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 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3.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NA ?—A—T—G—C —??—— —— RNA U A C G —?甲 () A — P~P~P A C12H 22O11 乙丙丁 A.CO 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 ,则 2CO (g)2CO(g)+O 2 (g)H=+283.0 kJ/mol 2 B.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 ,则 H2SO4和 Ba(OH) 2的反应热 H=2×(-57.3) kJ/mol C.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少 D. 已知: H- H 键的键能为a kJ/mol , Cl - Cl 键的键能为 b kJ/mol, H- 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 ,则 生成 1 mol HCl 放出的能量为 (a+b-2c)/2 kJ A.甲图中共有 5 种核苷酸B.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D.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4.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9.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 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 2O+4e-4OH -

四川省内江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理科综合

内江市高中201 8届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参与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有核糖体的细胞不一定有核仁 C.中心体存在于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仅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组成 D.水生植物丽藻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积累K+,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2.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进行教材相关实验操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将其外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呈绿色的叶绿体 B.将其外表皮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进行染色后,仍然无法观察到染色体 C.将其内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若未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其处于等渗溶液中D.将其内表皮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后大部分呈红色,说明其遗传物质主要为RNA 3.下列与病毒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简单细胞结构的生物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拥抱、共用剃须刀均不会感染HIV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4.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的液体比细胞内液少 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多 C.毛细血管比毛细淋巴管从组织液中重新吸收的物质总量少 D.大量失钠对内环境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5.某二倍体植株甲(不耐寒,基因型为Aa)经低温诱导处理后得到植株乙(耐寒),植株甲与植株乙杂交得到植株丙(不可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植株甲产生了耐寒性基因 B.植株乙和植株丙属于两个新的物种 C.植株乙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植株甲的二倍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2020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设集合A ={x |x 2-5x +6>0},B ={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2.复数21i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 A .()1,1-- B .()1,1- C .()1,1- D .()1,1 3.已知向量()()1,3,2a m b ==-,,且()a b b +⊥,则m =( ) A .?8 B .?6 C .6 D .8 4.圆224690x y x y +--+=的圆心到直线10ax y ++=的距离为2,则a =( ) A .43- B .34- C D .2 5.现有5人站成一排照相,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不相邻,则不同的站法有( ) A .12种 B .24种 C .36种 D .48种 6.已知ln3x =,4log 2y =,12z e -=,则( ) A .x y z << B .z x y << C .z y x << D .y z x << 7.《张丘建算经》是公元5世纪中国古代内容丰富的数学著作,书中卷上第二十三问:“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问半月积几何?”其意思为“有个女子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五尺,一个月(按30天计)共织布9匹3丈.问:前半个月(按15天计)共织多少布?”已知1匹=4丈,1丈=10尺,可估算出前半个月一共织的布约有( ) A .195尺 B .133尺 C .130尺 D .135尺 8.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两个不同的平面.若m α⊥,n β⊥,则“m n ⊥” 是“αβ⊥”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将函数sin(2)3y x π =+的图像向右平移14 个周期后,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f x ,

2020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1卷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1卷模拟试题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某化工厂制备净水剂硫酸铁铵晶体[NH4Fe(SO4)2·6H2O]的一种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CaSO4 B.相同条件下,NH4Fe(SO4)2·6H2O净水能力比FeCl3强 C.“合成”反应要控制温度,温度过高,产率会降低 D.“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干燥等 解析:选B硫酸钙微溶于水,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故A正确;NH+4水解生成H+,抑制Fe3+的水解,所以氯化铁净水能力比硫酸铁铵强,故B错误;“合成”中温度过高,会促进Fe3+的水解,生成硫酸铁铵的产率会降低,故C正确;硫酸铁铵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宜采用结晶法提纯,所以“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故D正确。 8.有机物HOOCCHCH2在医药合成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中含氧官能团为酯基 B.该化合物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内 C.该化合物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D.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共3种 解析:选C根据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知,其含氧官能团为羧基,A错误;根据苯和乙烯的结构特点及碳碳单键可以旋转知,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共平面,B错误;该化合物含有羧基、碳碳双键和苯环,碳碳双键和苯环均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羧基和苯环均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有羧基和乙烯基位于邻、间位,酯基与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十)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十)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研究发现:细胞中活化的蛋白质Bak可通过改变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使线粒体内外膜之面的细胞色素C等小分子物质释放,进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促使细胞凋亡;同时发现在血液肿瘤细胞中,通过使用抗癌药物,蛋白质Bak活化率可以高达80%。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B. 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外膜上蛋白质分子发生了改变 C. 含活化蛋白质Bak细胞的死亡是由于生命活动缺少能量所致 D. 根据材料可知,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中蛋白质Bak的活化来治疗癌症 2.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是在低倍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图像 B. 图3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C. 图1转为图2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 D. 制作装片的过程中解离液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3.在基因型为 AaX B X b、AaX B Y的果蝇产生正常配子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含有2条X染色体 B. 卵巢中某卵原细胞可产生aX B、A、AX b X b三个极体 C. 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直接产生AX B、aY两种精子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3月29日15:00—17:00】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三下期3月月考 英语试题卷2020.3.29 英语试题卷共9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Ⅰ.听力部分(共二节,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will the man do in the job interview? A.Keep smiling. B.Take notes. C.Speak loudly. 2.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Teacher and student. B.Doctor and patient. C.Husband and wife. 3.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Never complain about failure. B.Never care about exam results. C.Keep on trying hard. 4.Why is the baby crying? A.He wishes to stay with his parents. B.He desires to drink milk. C.He wants to sleep. 5.How much should a couple with two children pay for the tickets? A.15dollars. B.30dollars. C.60dollar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en will the speakers meet? A.At7:00tonight. B.At7:00pm on Friday. C.At7:30pm tomorrow. 7.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Eating together. B.Attending a concert. C.Making a cake.

2020年【新课标1卷】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课标1卷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 含答案 7.(全国I卷)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答案选A。 8.(全国I卷)《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答案】B 【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 9.(全国I卷)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10.(全国I卷)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B 11.(全国I卷)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柱,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2020全国卷高考理综模拟题

2020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细胞分化会导致mRNA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其功能有关,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的慢 2“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是以外源DNA或mRNA为模板,人工添加所需原料和能源物质以细胞提取物为条件合成蛋白质的体外基因表达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以外源DNA为模板,该系统具备完成转录和翻译的能力 B.该系统中添加的tRNA种类数多于组成目标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 C.为了保证编码目标蛋白的mRNA的数量,应适当添加RNA酶 D.与胞内蛋白质合成相比,该系统可表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特殊蛋白质 3.下图是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图甲中,切断②,刺激④,不会发生反射,但⑤有反应 B.在图甲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的方向一致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糖体与新冠病毒COVID-19,一种单链RNA病毒)的化学成分相似 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 C.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5.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B和b指导 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 品系X hB X b(如图所示)。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二起, B纯合(X hB X hB、X hB 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 B.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了B、b基因是基因重组 导致的 C.果蝇的眼形由野生正常眼转变为棒眼可能是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 的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四)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P-31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运输时必须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类囊体膜上没有行使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C.线粒体的双层膜上没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D.垂体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2.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酶的原因是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温度有关 B.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D.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有性生殖的植物都存在伴性遗传的现象 B.基因A与其等位基因a含有的碱基数不一定相等 C.碱基对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但不一定引起遗传信息改变 D.造成同卵双生兄弟或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4.“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研究证实DELLA蛋白通过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发育,而赤霉素能解除细胞中已经存在的DELLA蛋白的阻遏效果。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A.植物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赤霉素与脱落酸在调控种子萌发与休眠中的作用相互拮抗 C.赤霉素通过抑制DELLA蛋白基因的表达解除其阻遏效果 D.DELLA蛋白分子上可能存在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区域 5.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