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隧道专业课程设计

隧道专业课程设计

目录1.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课程设计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课程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课程设计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隧道纵断面设计 (2)2.2隧道衬砌原则内轮廓设计 (3)2.3 隧道衬砌设计 (4)2.4 衬砌基本尺寸拟定 (4)2.5隧道防排水设计 (4)2.6.隧道施工办法 (8)2.7辅助施工办法 (10)3.个人心得 (12)4.参照文献 (12)1、概况1.1课程设计目通过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公路隧道支护构造基本设计办法,熟悉公路隧道施工工艺,掌握公路隧道施工设计基本办法。

1.2课程设计题目公路隧道设计1.3课程设计资料两车道高速公路、隧道Ⅴ级围岩、时速120㎞/h2、课程设计内容2.1隧道纵断面设计:隧道内纵坡形式,依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 TG D70-》,设立单面坡,坡度采用2%,建筑界限底线与路面重叠。

隧道工程课设

隧道工程课设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成都至泸州高速公路二峨山隧道工程衬砌结构计算》(二)提供资料1、《成都至泸州高速公路二峨山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成都至泸州高速公路二峨山隧道平面布置图3、成都至泸州高速公路二峨山隧道剖面(三)设计内容⑴隧道围岩地质分级⑵确定围岩物理力学参数⑶确定隧道建筑限界尺寸⑷确定隧道内轮廓尺寸⑸计算隧道围岩压力⑹衬砌结构的设计⑺计算衬砌结构的内力⑻衬砌结构的配筋计算(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⑶成果内容①详细的计算过程;②必要的计算说明;③计算成果图表(围岩分级表、围岩参数表、建筑限界尺寸图、隧道内轮廓尺寸图、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成果示意图、复合衬砌支护参数图、衬砌结构计算成果图、配筋计算成果表)(四)个人任务学号洞段车道设计时速5个洞段分别是K37+350~K37+460;K37+350~K37+460;K38+820~K38+990;K38+990~K39+580;K39+580~K39+710;4种车道:两车道;两车道带紧急停车带;三车道;三车道带紧急停车带;2种设计时速:高速公路120公路/小时;高速公路100公路/小时;一级公路80公路/小时;一级公路60公路/小时;二、课程设计指导书(一)隧道围岩地质分级划分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依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中的3.6节《围岩分级》中各项规定进行划分。

结合《隧道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地层岩性的描述、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结构面特征、洞室埋藏深度、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工作步骤隧道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采用两步分级,按以下顺序进行:⑴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综合进行初步分级。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包含内力图和衬砌及内轮廓设计图)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包含内力图和衬砌及内轮廓设计图)

目录题目: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 3 -一、设计依据.................................................................................................................................. - 3 -二、设计资料.................................................................................................................................. - 3 -三、隧道方案比选说明.................................................................................................................. - 3 -1.平面位置的确定................................................................................................................... - 3 -2.纵断面设计........................................................................................................................... - 4 -3.横断面设计........................................................................................................................... - 4 -四、二次衬砌结构计算.................................................................................................................. - 4 -1.基本参数............................................................................................................................... - 4 -2.荷载确定............................................................................................................................... - 4 -3.计算衬砌几何要素............................................................................................................... - 5 -4.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 - 7 -5.外荷载在基本结构中产生的内力....................................................................................... - 8 -6.主动荷载位移..................................................................................................................... - 10 -7.载位移—单位弹性抗力及相应的摩擦力引起的位移..................................................... - 11 -四、墙底(弹性地基梁上的刚性梁)位移................................................................................ - 14 -五、解力法方程............................................................................................................................ - 15 -六、计算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分别产生的衬砌内力................................................................ - 16 -七、最大抗力值的求解................................................................................................................ - 17 -八、计算衬砌总内力.................................................................................................................... - 18 -1.相对转角的校核................................................................................................................. - 19 -2.相对水平位移的校核按下式计算..................................................................................... - 19 -九、衬砌截面强度检算................................................................................................................ - 20 -1.拱顶..................................................................................................................................... - 20 -2.墙底偏心检查..................................................................................................................... - 20 -十、内力图.................................................................................................................................... - 21 --21-- 1 -- 2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依据本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进行设计和计算。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概述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概述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概述隧道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隧道构筑时所需要的各种技术和知识,包括地质勘察、隧道设计、隧道施工等方面。

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隧道工程的原理和实践,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了隧道工程课程。

本文将就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概述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意义隧道工程课程设计是隧道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隧道工程的技术和应用,培养对隧道工程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隧道工程实践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二、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非常丰富,它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隧道勘探设计:主要包括隧道建设前的勘察、地质调查、隧道环境分析等内容,以充分了解隧道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情况。

2、隧道设计:主要包括隧道布置和断面形状设计、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隧道排水系统设计等内容,以保证隧道的安全、高效和舒适。

3、隧道施工管理:主要包括隧道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控制、工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隧道施工的有效进行。

三、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方法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将隧道工程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等内容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够全面理解隧道工程的各个方面。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隧道工程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隧道工程设计、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写作:通过让学生进行隧道工程相关的实验和调查研究,并要求他们撰写论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

四、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评估方式隧道工程课程设计的评估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演示等表现,以及对作业和自习的完成情况等。

2、论文评分: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分,包括论文的主题、结构、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评估。

3、实践能力:对学生在实验和调研中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行评估,以及对设计方案和解决方案的评估。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初始条件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III 类围岩(即IV 级围岩),埋深H=30m ,隧道围岩天然容重γ=23 KN/m3,计算摩擦角ф=35o ,变形模量E=6GPa,采用矿山法施工;衬砌材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材料容重322/h KN m γ=,变形模量25h E GPa =。

2隧道洞身设计隧道建筑界限及内轮廓图的确定该隧道横断面是根据两车道高速公路IV 级围岩来设计的,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确定隧道的建筑限界如下:W —行车道宽度;取×2mC —余宽;因设置检修道,故余宽取为0m J —检修道宽度;双侧设置,取为×2mH —建筑限界高度;取为L L —左侧向宽度;取为R L —右侧向宽度;取为 L E —建筑限界左顶角宽度;取R E —建筑限界右顶角宽度;取h —检修道高度;取为 隧道净宽为++++=12m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建筑限界左右顶角高度均取1m ;隧道轮廓线如下图:图1 隧道内轮廓限界图根据规范要求,隧道衬砌结构厚度为50cm (一次衬砌为15cm 和二次衬砌35cm )通过作图得到隧道的尺寸如下:图2 隧道内轮廓图 得到如下尺寸:11.2m R 5.6m R 9.47m R 321===,,3隧道衬砌结构设计支护方法及衬砌材料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2004),本设计为高速公路,采用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是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防水层组合而成的衬砌形式。

复合式衬砌应符合下列规定:1初期支护宜采用锚喷支护,即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筋支架等支护形式单独或组合使用,锚杆宜采用全长粘结锚杆。

2二次衬砌宜采用模筑混凝土或模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衬砌截面宜采用连结圆顺的等厚衬砌断面,仰拱厚度宜与拱墙厚度相同。

IV 级围岩:初期支护:拱部边墙的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2-15cm ,拱墙的锚杆长度为,锚杆间距为; 二次衬砌厚度:拱墙混凝土厚度为35cm 因此确定衬砌尺寸及规格如下:深埋隧道外层初期支护,根据规范规定,采用锚喷支护,锚杆采用普通水泥砂浆锚杆,规格HRB Φ20×,采用梅花型局部布设,采用C25喷射混凝土。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公路80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公路80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公路80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构造,理解公路80隧道工程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技术要点及安全管理措施。

3. 引导学生掌握隧道工程中的关键参数计算方法,如隧道断面尺寸、支护结构设计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隧道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公路80隧道工程案例。

2. 提高学生进行隧道工程图纸识读、施工方案制定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隧道工程相关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专业,增强对隧道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面对工程挑战的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关注隧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工程专业有浓厚兴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包括隧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构造,重点讲解公路80隧道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教材章节:第一章 隧道工程概述2. 隧道施工技术:介绍隧道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管理措施。

教材章节:第二章 隧道施工技术3.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讲解隧道支护结构类型、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分析公路80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案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4. 隧道工程关键参数计算:包括隧道断面尺寸、围岩稳定性分析、施工监控量测等,结合公路80隧道工程进行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 隧道工程计算5. 隧道工程案例分析:选取典型隧道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施工及管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马桂军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马桂军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马桂军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及特点;掌握隧道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2.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隧道工程的设计和计算;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隧道工程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及特点,隧道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具体安排如下:1.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及特点:介绍隧道的定义、分类、构造要素及各类隧道的特点。

2.隧道工程的设计原理:讲解隧道工程的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及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3.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介绍隧道工程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和管理,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防范措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主要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隧道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3.实验法:学生进行隧道工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隧道工程教材,确保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永川黄瓜山隧道课程设计

永川黄瓜山隧道课程设计

永川黄瓜山隧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隧道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隧道工程中的基本物理概念,如压力、摩擦力、稳定性等。

3. 学生能够理解黄瓜山隧道在永川地区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分析黄瓜山隧道工程案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思维。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进行简单的隧道工程计算。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隧道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兴趣和认识,激发他们对工程职业的探索欲望。

2. 强化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使其明白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3. 通过对隧道工程与环境关系的探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跨学科实践活动,结合地理、数学和物理等多学科知识,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要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的分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基本概念:介绍隧道的定义、分类及其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关联课本第二章“交通运输设施”。

- 隧道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隧道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2. 隧道工程原理:结合物理知识,讲解隧道工程中的力学原理,关联课本第四章“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 压力与支撑系统- 摩擦力与隧道稳定性- 隧道通风与排水3. 黄瓜山隧道案例分析:深入剖析黄瓜山隧道工程,关联课本第五章“工程案例分析”。

- 工程背景与地理位置- 隧道设计参数与施工技术- 隧道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提高实践能力。

- 设计简单隧道模型- 分析隧道工程中的数学和物理问题- 探讨隧道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案5.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隧道基本概念及功能- 第二课时:隧道工程原理- 第三课时:黄瓜山隧道案例分析-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与总结交流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隧道工程相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Tunnel作者姓名:黄浩刘彦强专业、班级:道桥1002班道桥1003班学号: 311007020711 311007020815 指导教师:陈峰宾设计时间: 2014/1/9河南理工大学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目录目录 (2)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0一.课程设计题目 0二.隧道的建筑限界 0三.隧道的衬砌断面 0四.荷载确定 (1)4.1围岩压力计算 (1)4.2围岩水平压力 (2)4.3浅埋隧道荷载计算 (2)(1)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垂直压力 (2)五.结构设计计算 (3)5.1计算基本假定 (3)5.2内力计算结果 (4)5.3 V级围岩配筋计算 (5)5.4偏心受压对称配筋 (6)5.5受弯构件配筋 (7)5.6箍筋配筋计算 (7)5.7强度验算 (7)5.8最小配筋率验算: (9)取50sa mm=,有()()9420.02092%100050050ssAb h aρ===>⨯-⨯-满足规范要求. (9)六.辅助施工措施设计 (9)6.1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 (9)6.2开挖方法 (9)6.3施工工序 (10)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题目某单车道时速350Km/h高速铁路隧道Ⅴ级围岩段结构及施工方法设计二.隧道的建筑限界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有关条文规定,隧道的建筑限界高度H取6.55m,宽度取8.5m,如图所示。

三.隧道的衬砌断面拟定隧道的衬砌,衬砌材料为C25混凝土,弹性模量Ec=2.95*107kPa,重度γh=23kN/m3,衬砌厚度取50cm,如图所示。

四.荷载确定4.1围岩压力计算根据围岩压力计算公式:10.452s z σγω-=⨯计算围岩竖向均布压力:10.452s q γω-=⨯ 式中:s ——围岩类别,此处s=5;γ——围岩容重,此处γ=22KN/m3;ω——跨度影响系数 1(5)i B ω=+-毛洞跨度8.5B m =B =8.5m5,0.1B m i >=B>5m ,i =0.1,此处1(5)10.1(8.55) 1.35i B ω=+-=+⨯-=所以有:40.452 1.359.72h m =⨯⨯= 2.524.320p H h m m ==> 所以此隧道为浅埋隧道。

4.2围岩水平压力围岩水平均布压力:0.250.259.722253.46e hq KMPa ==⨯⨯= 4.3浅埋隧道荷载计算 (1)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垂直压力由于q ph H H <<,为便于计算,假定岩土体中形成的破裂面是一条与水平成β角的斜直线,如图5.1所示。

EFGH 岩土体下沉,带动两侧三棱体(图中FDB 和ECA )下沉,整个岩土体ABDC 下沉时,又要受到未扰动岩土体的阻力;斜直线AC 或BD 是假定的破裂面,分析时考虑内聚力c ,并采用了计算摩擦角cϕ;另一滑面FH 或EG 则并非破裂面,因此,滑面阻力要小于破裂面的阻力。

该滑面的摩擦系数θ为36.5度。

查询铁路隧道设计相关规范,取计算摩擦角40c ϕ=。

浅埋隧道荷载计算简图如上图所示,隧道上覆岩体EFGH 的重力为W ,两侧三棱岩体FDB 或ECA 的重力为1W ,未扰动岩体整个滑动土体的阻力为F ,当EFHG 下沉,两侧受到阻力T 或'T ,作用于HG 面上的垂直压力总值Q 浅为:'22sin 2Q W T W T =-=-浅(2-4)其中,三棱体自重为:112tan h W hγβ=(2-5)式中:h 为坑道底部到地面的距离(m);β为破裂面与水平的交角(°)。

由图据正弦定理可得1sin()sin[90()]T W βϕβϕθ-=︒--+(2-6)由于GC、HD与EG、EF相比往往较小,而且衬砌与岩土体之间的摩擦角也不同,当中间土块下滑时,由FH及EG面传递,考虑压力稍大些对设计的结构也偏于安全,因此,摩阻力不计隧道部分而只计洞顶部分,在计算中用H代替h,有:2(tan1)tantan tantan tanc cccϕϕβϕϕθ+=+-(2-7)tan tan0.397tan[1tan(tan tan)tan tan]cc cβϕββϕθϕθλ-=+-+=(2-8)2(1tan)218.80/t tQ Hq H KN mB Bγλθ==-=浅浅(2-9)埋深为20m时,土压力值为218.80/m2。

式中:λ——侧压力系数;tB——坑道宽度(m);cϕ——围岩的计算摩擦角(°);q浅——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均布荷载(kN/m2)。

(2)作用在支护结构两侧的水平侧压力0.250.259.722253.46e hq KMPa==⨯⨯=Ⅴ级围岩荷载分布如下图所示。

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均布荷载五.结构设计计算5.1计算基本假定因隧道是一个狭长的建筑物,纵向很长,横向相对尺寸较小。

隧道计算取每延米作为计算模型,此类问题可以看作平面应变问题来近似处理。

考虑围岩与结构的共同作用,采用荷载结构模型。

隧道计算采用荷载结构模式按有限杆单元,采用MIDAS/GTS进行计算分析。

基本假定:假定所有衬砌均为小变形弹性梁,把衬砌为离散足够多个等厚度梁单元。

用布置于各节点上的弹簧单元来模拟围岩与初期支护、衬砌的相互约束;假定弹簧不承受拉力,即不计围岩与衬砌间的粘结力;弹簧受压时的反力即为围岩对衬砌的弹性抗力。

假定初期支护与主体结构之间只传递径向压力。

考虑到在非均匀分布的径向荷载作用下,衬砌结构一部分将发生向着围岩方向的变形,而地层具有一定的刚度,会对衬砌结构产生被动的弹性抗力,设计计算时采用弹性地基梁单元模拟。

5.2内力计算结果计算荷载基本组合:结构自重+围岩压力,为了计算保证计算的可靠性,采用MIDAS/GTS 进行计算。

Midas/GTS计算结果如下:MIDAS/GTS计算弯矩图MIDAS/GTS计算轴力图MIDAS计算内力表5.1名称轴力(KN)剪力(KN) 弯矩(KN*m)1 -2340.162 4.683 51.9812 -2340.263 -2.779 51.9813 -1624.809 -186.971 -34.4124 -1580.398 -185.861 33.3395 -1437.516 -10.739 293.8436 -1434.129 99.214 293.8437 -2331.265 -23.050 67.7318 -2337.056 8.644 61.4779 -2339.056 9.460 55.58210 -2334.536 -14.017 66.954由内力图可知,结构所受弯矩为293.843KN•m,对应轴力为-1437.516KN。

5.3 V级围岩配筋计算整个断面存在正负相反方向的弯矩,又弯矩较大,按偏心受压对称配筋和受弯构件配筋分别进行计算。

5.4偏心受压对称配筋根据Midas 计算结果进行结构配筋计算,取弯矩293.843KN •m ,对应轴力-1437.516KN 为最不利截面控制内力。

衬砌混凝土采用C25,钢筋采用HRB335,由混凝土和钢筋等级查表知系数1 1.0α=,0.8β=,界限受压区高度0.55b ξ=。

按双面对称配筋进行计算。

2210/, 1.13/,335c t y f N mm f N mm f MPa === 有效高度:050050450h mm =-= 偏心距:0293.843*10001437.5204.416M e mm N === 附加偏心距:20a e mm=初始偏心距:0224.4i a e e e mm =+= 修正系数:10.50.510100010.51.739 1.01437.516c f A N ζ⨯⨯⨯⨯===≥,取1 1.0ζ=。

02.015l h=<, 所以取2 1.0ζ= 偏心距增大系数:2201211100011+11=1.0057224.450014001400450i l e h h ηζζ⎛⎫⎛⎫=+=⨯⨯ ⎪ ⎪⎝⎭⎝⎭01.0057224.4225.6790.3135i e h mm η=⨯=≥=,所以可先按大偏心受压情况计算。

225.67925050425.6792i s he e a mm η=+-=+-=11437.51143.711160c N x mm f b α===⨯⨯ 0143.70.3190.55450b x h ξξ===<=,故假定按照大偏心受压是正确的。

钢筋截面面积:()10202550.35c s s y sx Ne f bx h A A mm f h a α⎛⎫-- ⎪⎝⎭'===''-最小配筋截面面积:2min min 00.0021000450900s A bh mm ρ==⨯⨯=,故按最小配筋率配筋,选取320的Ⅱ级钢筋,实际配筋面积为2942s A mm =实际。

5.5受弯构件配筋计算配筋过程62210293.843100.1451.010*******s c M a f bh α⨯===⨯⨯⨯10.1570.55ξ==<,满足要求1-0.51-0.50.157=0.9215s γξ==⨯ 故:620293.843102115.25mm 3350.9215450s y s MA f h γ⨯===⨯⨯选用622的Ⅱ级钢筋,实际配筋面积为22281s A mm =实。

5.6箍筋配筋计算对于箍筋,0max max0.07186.971,4.2112a R bh Q KN Q ==>,因此只需按照构造配箍,选用12@200(纵方向)和10@250(横断面)。

5.7强度验算为了保证衬砌结构强度的安全性,需要在算出结构内力之后进行强度验算。

目前我国国内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隧道衬砌和明洞按破坏阶段验算构件截面强度。

即根据混凝土和石砌材料的极限强度,计算出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与构件实际内力相比较,计算出截面的抗压(或抗拉)强度安全系数K 。

检查是否满足规范所要求的数值,即:jx gfN K K N=≥式中:jxN ——截面的极限承载能力;N ——截面的实际内力(轴向力);gfK ——规范所规定的强度安全系数。

当h N M e 2.0≤=时,由抗压强度控制,jx a N R b hϕα=⋅⋅⋅⋅当h N M e 2.0≥=时,截面由抗拉强度控制,即:1.7561l R b hN e h ϕ⋅⋅⋅=-jx其中:ϕ——构件纵向系数,隧道衬砌取1;aR ——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 lR ——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α——轴力的偏心影响系数,按以下经验公式确定:h e ⋅-=5.11αb ——截面宽度,取1m ; h ——截面厚度;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安全系数在计算永久荷载加基本可变荷载时取2.0(受压)或2.4(受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