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之股票交易市场

证券投资学之股票交易市场
证券投资学之股票交易市场

《证券投资学》参考资料之四

股票交易市场

股票交易市场的分类与构成

证券交易所

股票价格指数

上证指数

上证30指数

综合指数

成份股指数

道一琼斯股票指数

日本股票指数

恒生指数

股票交易市场的分类与构成

股票市场可以分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股票的一级市场是指股票的发行市场,股票的二级市场是指股票的交易市场。而股票交易市场又分为场市场和场外市场两大类。

所谓场市场也叫有组织的市场,它是在证券交易所场进行有组织交易的市场,也是公开竞价交易的市场。

所谓场外市场主要是指柜台市场,其次也指三级市场和四级市场。

柜台市场也称店头市场,它是在证券交易所场外,在证券商的柜台上进行交易的市场。该市场交易的主要是上市挂牌股票和已发行但尚未上市挂牌的股票。柜台市场有固定的场所,柜台市场的交易不是竞价交易,而是通过协商议价确定成交。未上市挂牌的股票在柜台市场进行交易,可以不断完善与成熟,等股票价位得到合理调整后,再到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有利于股票交易的健康发展。

三级市场是指投资者买卖双方在证券交易所场外直接买卖上市挂牌股票的市场。在三级市场进行交易的多为非交易所会员的机构大户,在第三市场交易收取的手续费较低,可以降

低交易成本。

四级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场外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进行大宗股票交易的场外交易市场。利用第四市场进行交易的都是一些大企业、大公司,它们进行大宗股票买卖时,如果通过交易所就会暴露交易目标。为了不暴露目标,就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直接进行交易。这种交易方式有两个好处:一是不断影响股市价格;二是节省大量的佣金。因为在四级市场进行交易只按一时间收取订户费。

我国股票交易市场主要是由一些与股票交易有关的主体构成的。这些主体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1)投资者。投资者是股票市场中的买者或卖者,投资者是股票市场中的主角。其他的主体都是为投资进行股票交易提供服务的。投资者可以分为散户与大户。散户在习惯上称为股民;大户又分为私人大户和机构大户,机构大户是市场中的决定力量。

(2) 证券商。证券商就是从事股票(或债券)发行和交易活动的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等),这些公司属于金融机构。

其主要业务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第一,委托代理业务。即接受投资者的委托,替代投资者进行股票交易。

第二,自营业务。即公司自己直接进行股票交易。

第三,承销业务。即承担股票(或债券)的发行工作。

(3)管理者。股票市场的管理者有证券委、证监会、证交价、证券业协会等。证券委即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是全国证券市场的主管机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全国证券市场进行统一管理。证监会即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是证券委的监督管理执行机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具体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各地方政府下设证券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本地区股票发行与交易的管理。证交所即证券交易所,证交所为股票交易提供场所与服务,同时对股票交易进行监督与管理。证券业协会是由证券商组成的自律性的证券监督与管理的组织。

(4)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与证券公司不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业务不是代理股票交易和发行股票。其业务主要如下:

①开户。即为新入市的投资者开立股东。

②托管。即对股份发行的实物股票进行委托管理。

③登记过户。在股票交易中,经常会发生股权转移,这就需要办理登记过户手续。

④结算。过去,采取二级结算方式,即股市收市后,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与各地证券商进行一般结算;各地证券商与投资者进行结算。目前采取三级结算方式,此种方式也叫同城结算,即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匀各地方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进行一级结算;再由各地方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与当地证券商进行二级结算;最后由当地证券商与投资者进行三级结算。

⑤分红派息。分红派息可采用送配股方式也可采用分派红利的方式。

5.证券信息中心。主要是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发布,信息发布是通过先进的卫星通讯网络进行的,不但向国发布信息,也向国际上发布信息。

6.经纪人。经纪人即通常讲的红马甲,红马甲是指证券交易所的会员——证券公司派到交易所场的出市代表。此外,还有黄马甲,黄马甲是证券交易所的监管人员。

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经政府的证券主管机关批准设立的证券集中竞价交易

的有形场所,证券交易所的职能主要有两个,-个是服务职能,即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的场地、席位及交易设施等服务。另一个是证券管理与监督职能,即对证券交易过程进行管理,对证券双方进行监督,维护证券市场中的三公原则即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保障证券交易的正常化。

证券交易所具有以下特点:

(1)只有经纪人和证券商才能进入证券交易所场进行交易活动,证券的买卖双方都不能直接进入场参加交易,只能委托经纪人和证券商代为买卖。

(2)证券交易所本身不是交易的一方,不持有股票,也不买卖股票,更不能决定股票的价格,证券交易所只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的场所、设施,并对交易双方进行监督,防止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和操纵市场的行为产生。

(3)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手段非常先进,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卫星通讯系统快速进行交易,并自动过户与清算,使证券交易所成为高效率的市场。

(4)证券交易所中的经纪人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高度的竞争意识,反映灵活,思维敏捷,决策果断。

(5)交易所进行交易时,奉行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双优先原则,在交易中,谁报的买价最高或报的卖价最低,谁就优先成交。在价格相同时,谁的申报时间长,谁就优先成交。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结构

证券交易所按组织结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和会员制证券交易所。

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是由银行、证券公司及其它各类公司共同投资入股而建立起的公司法人。公司制的证券交易所一般是赢利性组织,但本身不直接参与证券买卖,在证券买卖中持中立的立场。为了维护交易的“三公”原则,一般规定券商或其股东,经营不得担任证券交易所的董事、监事或经理。

会员制证券交易所是以会员协会形式成立,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其参加者一般是证券商。一般规定,只有会员及享有特许权的经纪人才有资格在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同时,会员对交易所的责任以其交纳的会费为限。会员自制自律,互相约束。因为不以赢利为目的,所以其收取的佣金和上市费用比较低,有利于交易的活跃。我国的和证券交易所都是会员制的。

总的来讲,公司制证券交易所与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主要区别如下:

1.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参加者为经纪人;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参加者为交易所会员。

2.公司制证券交易所的场交易设备由公司自己安排,经纪人不参与;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场交易设备由全体会员共有,共享。

3.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对违约买卖造成的损失有赔偿义务,同时也有权向其它违约者请求赔偿;会员制证券交易所的一切交易均由买卖双方自己负责,交易所不负责赔偿。

4.公司制证券交易所一般向国库交存营业保证金或建立赔偿基金,而会员制证券交易所不用。

5.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大部分为赢利性组织,会员制证券交易所采取自治方式,不以赢利为目的。

股票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是用以反映股票市场价格变动的总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参照指标。股票价格指数的形成,由以下四个步骤完成:

(1)选出列入指数计算过程的样本股。样本股的选定主要依据股票的市值、活跃程度、行业代表性等。一般入选的样本股其流通市值应在交易所的全部上市交易股票品种中举足轻重,这类股票是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平衡力量。同时,入选股票还应是与市场总的价格波动相关度较高的,这类股票的价格变动能够反映出市场股价总水平的变动程度和方向。另外,就是股票入选还应考虑到行业的代表性。也有将不同行业分别编制指数的情况。当然,也有的交易所将全部上市股票作为指数计算的采样股,自然也就不存在选择样本股的问题。

(2)计算基期股票价格的平均数。确定某一时点为编制指数的基期。采用一种方法计算这一天的采样股平均股价,如算术平均数就是以该日采样股收盘价之和除以采样股股数,而加权平均数,则还要以采样股的发行量、流通量或成交量为权数。将计算出的结果作为编制股价指数的基期数据。如果以全部上市公司的股票为采样股,也可以不采取平均股价的方法,直接以总市值进行计算。

(3)指数化。以基期统计数据为分母,以计算期统计数据为分子,再乘一个固定乘数,就完成了指数化的全过程。这个固定乘数一般是50、100、1000等,表示基期为50、100、1000的情况下,现在是多少。计算结果就是股票价格指数,其单位称为“点”。股价指数的“点”不是百分点,也不是货币单位,而是统计单位。

股票价格指数是投资人研判股市走势的工具。将指数变动情况以日K线图的方式加以标示,就能反映出市场中买卖力量的对比和股价的变动趋势。对股价指数运用一系列统计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的技术指标,也是投资人进行投资时机选择的参考指标。投资人根据股价指数在一段时期的变动状况可以推算出未来一段时期股价指数的运行方向、空间和时间跨度,从而决定自己的操作策略。此外,股价指数还可以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标的物。

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股市的调控也离不开股价指数,为了使股市真正成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为了使股市真正起到推进企业改革,筹集建设资金的作用,管理层也有意图使股价指数在一个较为适当的区间运动。根据股价指数的不同水平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以保持股市的稳定发展。

在利用股价指数来研判大势的时候,应注意到股价指数与个股价格的关系。从一般的意义上看,是个股价格的总和决定着股价指数,即股价涨反映指数涨。但是因为一些发行量极大的股票,在加权计算过程中对指数影响很大,可如果该股流通部分又相对较小,那么,由这类股票的价格变动带来的指数变动,就不一定反映整个市场价格变动的实际情况。

上证指数

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是国外普遍采用的反映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上证指数由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基期定为1990年12月19日,上证指数以点为单位,基期为100点。

上证指数以全部上市公司股票为采样股,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加权综合,

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

报告期指数 = -------------------------- x100

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

其中,市价总值是市价与发行股数的乘积,基日采样股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取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

连续性。修正公式是: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修正后采样股的市价总值

------------------------=------------------------

原除数修正后的除数

必须进行修正的情况有:①新股上市,②股票摘牌,③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④股票撤权、更权,③汇率变动。以新股上市为例。新股上市第一天不计人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当日市价总值+新股进行股数×当日收盘价

--------------=---------------------------------------

原除数修正后的除数

上证指数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成交就计算一次指数。通过通讯网络传发至全国各地的股票交易营业部和与网络联同的各类信息终端,并且每天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国际发布。

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1993年6月1日增设上证分类指数。上证A股指数,是一种以全部上市人民币股票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票指数,并设1990年12月19日的基准指数为100。上证B股指数,是一种以全部上市B股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并设1990年12月19日的基准指数为100,其股价以美元直接标价。上证分类指数,是一种以相应类别的全部上市股票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并设1993年4月30日1358.78(当日收盘上证指数)为全部分类股价指数的基准指数(B股价位均用适用汇率折算成人民币)。

1996年7月1日,证券交易所推出30种股票平均指数。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除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30指数”在的,多侧面,多层次的股价指数系列。

上证30指数

上证30指数是以流通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于1996年7月1日正式发布。“上证30指数”采用的是国际通行惯例,采用样本股票编制的指数,入选的样本股多为大盘股、债优股。以入选样本股1996年1月至1996年3月的平均流通市值为指数的基期值,基期值指数为1000。首批入选的股票股数占同期综合指数采样股的13.82%,30样本股可流通部分占上证全部可流通股的26.62%。推出“上证30指数”时,曾计划每三个月对样本股进行一次审核,按照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样本股进行必要的调整。但在实际上,一直到本书成稿之日仍未见有关调整的信息。

“上证30指数”的推出,目的在于对股市进行统计上的缩容,激活股市的人气,引起投资人注重上市公司的业绩,并对上市公司本身也造成一种压力。

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与上证综合指数在编制方法上相似,也是以全部上市公司股票为采样股,以每日收盘价乘以发行量求得市价总值,再与基日(1991年4月3日,该日指数定为100点)的市行总值相除而予以指数化的。公式为:

现实采样股总市值

指数 = ---------------- x100

基日采样股总市值

当采样股的股本结构有所变动时,则使用变动之日为新基

日,并以新基日计算,同时用“连锁”方法将计算得到的指数溯

源于原有基日,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

为了日常统计的便利,综合指数采用“每日连锁方法”计

算。其公式为:

今日现时总市值

今日即时指数=上一营业日收市指数×---------------------

上一营业日收市总市值

综合指数自1991年4月4月起公布,并通过各种媒体向国、国际公告。自从1995年,推出成份股指数后,综合指数的作用和影响有所下降,但仍不失为投资者连续研判大势,将现实股价与1996年以前的股价进行比较时重要的股价指标。

成份股指数

成份股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于1994年推出的,它是按一定标准选出40家有代表性的公司作为成份股,用成份股的可流通数作为权数,采用综合法进行编制的,其基本公式为:

即日成份股可流通总市值

即日指数=----------------------x1000

基日成份股可流通总市值

成份股指数的基期日为1994年7月18日,基期值为1000。

证券交易所以前使用的综合指数存在一些问题:

1.用总股本作为权数,不能真实反映市场变化的状况。因为市场中只有流通股可以交易,公股不能交易,流通股只占总股本很少的一部分,而不能交易的公股部分却也属于权数计算围,容易失真。

2.存在人为操纵指数的可能性。市场上一些总股本很大,但流通股盘子较小的个股,对指数影响较大,被称为指数股。一些机构往往通过操纵指数股的价格来操纵指数。

3.受新股上市影响较大。按规定新股上市第二日可计入指数。而新股刚上市,比价关系没有理顺,上下波动对指数影响较大。

4.全部股票都计入指数,股票不断增加,结构不断变动,每只股票对指数影响不断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