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

六年级科学上
六年级科学上

2013年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化,最后在母体内形成 。

5. 当男女同学的身体在外形上出现了 时,就标志着男女同学进入了青春期。

6.右图所示的是证明气体热张冷缩的装置。请仔细观察后回答:双手紧捂试管壁片刻,小水珠会向 移动,其原理是试管里的空气 ,空气的 之间的间隙增大,空气的 增大。

7.密封在容器内的气体的 会不停的撞击容器的内壁,产生 ,如果再充入更多的气体,容器内的气体粒子增多,所产生的 也随之增大。

8 .一个500mL 的烧杯中盛有300毫升酒精,酒精的质量是240克。这些酒精的密度是 。如果将烧杯中的酒精倒去一半,剩余酒精的密度是 。 (必须写出密度的单位)。

二. 选择题:(本大题20分 每题2分) 1.《科学》带领同学走进科学世界,下列的做法或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留心观察 ,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D 、发现和发明活动人人都可以参与

2.实验室中,用来移取少量液体的工具是………………………………………( )

A B C D

3.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4.伟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潮虫的数据如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A 、阳光充足

B 、高温干燥

C 、空气新鲜

D 、阴暗潮湿

5.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哪一台?( )

A 、 5×8

B 、10×40

C 、15×10

D 、20×15 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 能生长发育

B 、能繁殖后代

C 、需要食物

D 、能自由移动 7.以下可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途径是…………………………………( )

A 、握手

B 、输血

C 、打喷嚏

D 、共同进餐

8.以下不能证明大气有压强的实验或现象是………………………… ( )

A 、用吸管吸纸盒中的饮料,纸盒会变瘪。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向气球吹气,气球被吹爆了

D 、塑料吸盘紧紧“吸”在瓷砖上

) C 、避免在炎热的天气下膨胀变形 D 、方便车辆通行 )

、液体的体积不变 C 、液体的体积减小 D 、液体的形状不变

我们称的人数 是 个。

(3)班级中人数最多的一组身

高在 至 CM 之间。(4)班级共有学生 个。

四、解释和分析题:(20分)

1.科学课上,同学们认识并了解了大熊猫、朱鹮、银杏等几种生物。请回答:(10分) (1)、上述三种生物属于我国的 生物,其中 还是2008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家族成员之一。 (2)、根据这三种生物的不同特征,制作完成以下检索表。

第一次分类采用的准则:

第二次分类采用的准则:

(3

)课后,同学们查到一份资料,表明了哺乳动

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如右表所示)

。请

分析表中的数据,写出可能造成大熊猫和朱鹮濒危或受威胁的最主要两个原因是

大家都知道蜗牛是一种生物。在饲养和观察蜗

牛的过程中,你能指出下表中的活动显示蜗牛具有哪种生物的特征吗

?

(8

分)

3.右图所示的是一铜棒内粒子分布的模拟图。

如果把铜棒加热,则铜棒受热后粒子分布情况应该是下列哪一幅 。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详细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边缘较薄。 4、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5、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6、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凸透镜)。 7、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8、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0、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1、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 1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3、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4、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5、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而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界。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22、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 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 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第二单元物质变化 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科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知识点(必考).doc

教科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知识点( 必考 ) 第一单元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 又叫做简单机械 .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 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 、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5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 、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7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9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10、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 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1、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2、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简单机械举例 省力杠杆羊角锤、剪刀、开瓶器、切刀、核桃夹、 不省力也不费 杠杆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力 费力杠杆筷子、镊子、夹子、钓鱼杆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13、写出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类型作用 定滑轮改用用力的方向 滑轮动滑轮省力 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xx年六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查漏补缺。40% 1.波兰天文学家提出“日心说”。他的观点:是地球、月亮等天体运行的中心,实际上地球也在运动。 2. 地球(方向)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地球的自转形成了___ _____。 3. 18世纪植物学家_________对植物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不同植物开花时间是_______ 的,从而编排出一个“”。 4. 地球围绕自西向东公转,地轴是________ 的,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5.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_______。 6.美国宇航员_________ 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人类登月梦想。 7.我国“嫦娥一号”于xx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___ ____探月卫星。 8.发生日食时总是从___________先亏;发生月食时总是从__________先亏。11.产生日食的原因是_______挡住了_______的光。 10.月球本身不发光是靠反射_______的光才发亮的。 二、明辨是非:20% 1.地球总是自东向西不停地旋转着,因为太阳是东升西落。() 2.四季的更替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3.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由圆到缺。()4.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也没有生物。() 5.月食的种类有月全食、月偏食、月环食三种。() 三、珠海拾贝。16% 1.一年中,日出较早的季节是()。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 2.在一天中,人的体温和血压,以及呼吸频率都会有节律性变化,其中 ()时的体温和血压比较高。 ①清晨②傍晚③深夜 3.产生月食的原因是()。 ①月亮被黑云挡住②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③月亮被太阳挡住④月球自身出现了一些变化 4.月球上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 ①大海②平原③高山 四、研究与结论。8% 日食是怎样形成的?请画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五、科学与生活。16% 1.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你知道《节气歌》中的“春雨惊春清谷天”中有哪些节气吗? 2.当我们北半球是夏天时,太阳应照射到什么位置?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猜想: 方案:

科学六年级上下册复习资料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2 13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一: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一天的垃圾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收集垃圾应注意:可以使用镊子或手套;外出时的垃圾也不要遗漏;注意洗手。 3、怎样给垃圾分类?答:1)按材料分,可分为塑料、金属、纸张、玻璃等垃圾。 2)按原来的用途分,可分为食物、包装、一次性用品、衣物、家具、家电等垃圾。 3)按危害状况分,可分有害垃圾、一般垃圾。 4)按处理方法分,可分为填埋类、焚烧类、堆肥类垃圾。 5)按来源分,可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第二节垃圾的处理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会影响环境。 2、填埋垃圾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模拟垃圾填埋场在雨水的浸泡下发生的变化污染地下水。 实验中的细石子和其中的清水模拟土层和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下雨。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 7、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第三节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1、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的问题的办法,常用的减少垃圾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2、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3、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4、你对厂家过度包装有什么建议?答:包装首先要保证物品安全,其次要实用,避免过度包装。 5、重新使用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例如:塑料袋、绳子,玻璃瓶等。 第四节分类和回收利用1、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 主要包括纸张、金属、塑料、玻璃、布料、橡胶等。 对垃圾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垃圾数量、节约资源自然资源。 2、①塑料能够多次熔化成形,回收利用废塑料能够减少环境污染;②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因为玻璃熔化的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温度低;③许多金属可以被熔化后再利用。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3个月。 腐熟后的垃圾可以用来做底肥。 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第五节一天的生活用水1、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2、把一天的用水量除以家里人的人口数,就是一个人一天的平均用水量。 3、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六年级科学上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单元一:《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3.斜面机械: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斧刃、盘山公路… 4.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5.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为了:降低斜面的坡度,使汽车上山更省力。 6.实验:斜面能省力吗? 我的猜想:斜面能省力。 研究的材料:斜面、弹簧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试卷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试题 一、观察(26分) 1、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已超过了种,估计 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至种,可见生物种类确实是多种多样。 2、校园里有许多动植物,比如我看到过的就属于植物,它生活在校 园的。在校园里我还看见过的动物有,它主要的生活区域是 校园的。 3、爱护珍稀生物意义重大,我知道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和,有生活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狭小地带的 ,有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有主要在 我国西南部海拔700—2500米的深山密林之中的等。 4、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与等。以植物的生态习 性来分类,可分为与等。按有没有花可以分为 与。 5、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有脊柱的动物叫,有脊柱 的动物包括类,类,类等。 6、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使它们与相适应。 7、物竞天择,,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 一个个成员。 二、判断题(14分) 1、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它们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2、珍稀动植物无论怎样保护,都是要灭绝的。() 3、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化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4、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把动物分为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5、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6、鸭的脚上有蹼,拨水的使能增强水的反作用力。() 7、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

三、选择题(34分) 1、植物按还没有花可以分为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植物中,菌类比较特殊,它是靠()生存的。 A、光合作用 B、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分 C、自己制造养料 2、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以下()动物不属 于哺乳动物。 A、山羊 B、鲸 C、金鱼 3、生物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种动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形。 A、圆 B、方 C、三角 4、《生物多样性条约》在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年的()是国际生物多 样性日。 A、3月22日 B、4月22日 C、5月22日5、以下不属于昆 虫的特点是()。 A、体躯三段头、胸、腹 B、用鳃呼吸在水里 C、2对翅膀6只足 6、()决定着地球生物的命运 A生物B环境 7、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A金鱼B鲸鱼 8、下列属于昆虫的是() A蚂蚁B、蜘蛛 9、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兔子B、恐龙 10、下列属于鸟类的是() A麻雀B、蜻蜓 11、我国的珍稀生物有:()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 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 方;()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A、扬子鳄 B、珙桐 C、白鳍豚 D、大熊猫 E、藏羚羊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 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部分。它分为两部分:1、认识杠杆;2、研究杠杆的秘密。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本课教材的安排正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很较直观,很清晰。两个活动安排有梯度。一是认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二是研究杠杆的秘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下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科学~上》 工具和机械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叫简单机械。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钉子从木头中取出。用剪刀或小刀方便的把图钉从木头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4、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5、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是左边挂的钩码个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挂的钩码个数乘以格数。 6、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钢丝钳、开瓶器等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面包夹、鱼竿等是费力杠杆;如:跷跷板、天平杆秤、订书器等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使用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面包夹、理发剪等)。“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相当于 支点,秤砣相当于用力点,称重物处相当于阻力点)。开瓶器、面包夹、镊子它们这些杠杆的支点不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 7、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相当于支点,手握物体处相当于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相当于用力点。 8、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9、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根据轮轴原理制造的工具,所以它的刀柄相当于轮,刀杆相当于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当轮轴的轴不变时,轮越大并且用轮来带动轴转动时就越省力。当轮轴的轮不变时轴越大并且用轴来带动轮转动时就越不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要比刀杆粗一些。当扳手套在螺帽上拧螺丝帽时,就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相当于轮,螺帽部分相当于轴。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轮轴:辘轳、方向盘、车把、扳手、水龙头等。 10.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使用它不能省力。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但使用它又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 1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在使用过程中,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起重机、吊车、塔吊等都运用了滑轮组。 12.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使用斜面就能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平缓越省力,坡度越陡越不省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上公路、各种刀类、各种针类、螺丝钉、帽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就越省力。 13/研究问题;斜面能省力吗? 我的假设:斜面能省力。 实验材料: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小车、记录纸、 实验方法;用测力计直接把小车提到一定的高度,测出拉力并记录。把小车放到木板和木块搭好的斜面上,用测力计把小车沿着斜面提升测出拉力并记录。比较直接提升小车的力和沿着斜面提升的力的大小。 14、研究的问题:斜面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 我的假设:斜面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需要改变的条件:坡度的大小 不改变的条件:木板的长短、重物、测力计、拉动测力计的速度等。 实验方法:(1)分别搭好三个不同坡度。(2)分别从三个不同坡度上拉动重物,并记录每次测力计上的读数。(3)比较三次用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实验说明:斜面省力大小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8.自行车上运用了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轮轴(如:把手、脚蹬子)、 斜面(如:螺丝钉、螺丝帽)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这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 的作用。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自行车上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niè)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形状与结构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材料越薄,抗弯曲能力越弱;材料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 研究的问题: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我的假设: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纸越薄抗弯曲能力越弱。 实验材料:等高的支撑物两个,同样大小的纸10张,垫圈若干要变的量:纸的厚度 不变的量:支撑物的距离和高度、放垫圈的力度、纸梁的弯曲程度等。 实验步骤:⑴分别用两张纸和四张纸粘合在一起⑵分别用一张纸、两张厚度和四张厚度的纸作纸梁进行抗弯曲能力实验,分别记录承受垫圈的数量。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说明: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增加纸的厚度能大大的增加抗弯曲能力。 2.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W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够大大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从横切面看,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这样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材料的厚度,也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是因为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W形。还有,瓦楞纸它不只是单纯地把纸弯折,也不是单纯地平粘来增加厚度,而是又折又黏合,使它们结合得更紧密。 研究的问题: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我的假设: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纸的形状不同,抗弯曲能力也不同。 实验材料:20本书、同样大小的纸10张,垫圈若干 要变的量:纸的形状 不变的量:两叠书的距离、放垫圈的力度、纸梁的弯曲程度等。实验步骤:⑴分别把纸折成W、L、U、口字形⑵先用一张未折的纸作纸梁进行实验,记录承受垫圈的数量;再分别用不同形状的纸作纸梁进行实验,分别记录承受垫圈的实力。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说明: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纸的形状不同,抗弯曲能力也不同。 3.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1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 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 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 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 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 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 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 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1.①物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②物质变化: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2.①物理变化:只改变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③白糖加热和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3.①米饭咀嚼一段时间会变甜的原因:米饭里含有淀粉,唾液里含有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1空1分共18分) 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和()两大类. 2. 属于开花的植物有:()()()()()等 3. 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和()关联.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以上. 5. 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动物. 6. 我们可以从()、()、()等总计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2分) 1、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不需要带的工具是() A.小铲 B.放大镜 C.显微镜 2白杨、雪松、圆柏都属于()植物. A 草木 B木本 C水生 3.鸽子、大雁、麻雀都属于(). A.哺乳类 B.鸟类 C.爬行类 4.父亲和儿子的相貌特征()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5.香蕉树宽大的叶片与()的环境有关. A.炎热多雨 B.温暖湿润 C.干旱少雨 6.校园里有许多生物;蚯蚓生活在()

A池塘里 B土壤中 C树上 三、判断题(共5分) 1.能帮人送信的动物是蜜蜂. () 2.孪生兄弟都长得一模一样. () 3.金鱼、鲸鱼都属于鱼类. () 4.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而且还要适应环境.() 5.动物进化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四、连线(共5分) 鸟类猫 昆虫类金鱼 两栖类蚂蚁 哺乳类鸽子 鱼类青蛙 五、问答题.(共10分) 1.请列举一些你认识的开花植物;他们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 2.请根据自己家乡的情况;写出几条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杠杆的科学》教案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还有其他方法吗? 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教科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知识点(必考)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9、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10、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1、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4、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4、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5、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版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6、我们认识的常用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等。 7、滑轮可以根据能否随重物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其中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固定在支架上不能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技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8、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 9、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10、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费力也不省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11、运用杠杆原理:镊子、钉锤拔钉、老虎钳、筷子、跷跷板、火钳、剪刀 运用轮轴原理:汽车方向盘、扳手、水龙头、螺丝刀刀杆和刀柄、门把手 运用斜面原理:斧子、盘山公路、螺丝钉螺纹、滑滑梯、菜刀、剪刀 运用滑轮原理:起重机吊重物、旗杆顶部装置 12、会标出杠杆三个点的位置,会用线连接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 第二单元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3、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

精品文档 .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一、校园生物大搜索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二、校园生物分布图 1.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百山祖冷杉。 2.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3、珙桐: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人参: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湖北 金花茶:广西 银杏:山东、江苏 4、熊猫:四川、陕西、甘肃 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扬子鳄:安徽、江西、江苏、浙江 藏羚羊:青海、新疆、西藏 三、多种多样的植物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2.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浮萍)和陆生植物(雪松);根据是否落叶将植物分为落叶植物(梧桐)和常绿植物(万年青)。 3.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5.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6.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蕨菜)、藻类(紫菜、海带)和苔藓类(葫芦藓、青苔) 7.属于开花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 8、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四、种类繁多的动物 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 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 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4.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5.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分为鱼类、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蝙蝠、羊、兔、猪、鲸、海豹 鸟 类:鸡、鸭、鹅、老鹰、大雁、猫头鹰 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 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 鱼 类: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鲤鱼 五、相貌各异的我们 1.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 2.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六、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1.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 ①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 ②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 ③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2.浮萍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生活在陆地上,根既要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又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物体生活,因此它们都有庞大的根系。 3.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联。①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 ②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捉小动物; ③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 ④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 ⑤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 ⑥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飘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