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电化学专题指导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基础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基础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常温下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00 mL 0.1 mol·L-1的Cu(NO3)2和0.1 mol·L-1的AgNO3组成的混合溶液,当某一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 时,假设溶液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增重1.4 g B.所得溶液pH<1C.阴极增重0.64 g D.所得溶液pH>12.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常用的镍镉(Ni-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以表示:Cd+2NiO(OH)+2H2O2Ni(OH)2+Cd(OH)2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①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①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3.由于具有超低耗电量、寿命长的特点,LED产品越来越受人欢迎。
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处通入氧气,b处通入氢气B.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C.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 P-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4.下列有关金属铁的腐蚀与防护,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后易发生析氢腐蚀、炒锅存留盐液时易发生吸氧腐蚀B.当镀锡铁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后者更易被腐蚀C.铁与电源正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D.将钢管与铜管一起堆放时可保护钢管少受腐蚀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 2H++2e-===H2↑ B. Fe2++2e-===FeC. 2H2O+O2+4e-===4OH-D. Fe3++e-===Fe2+6.下列金属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A.对健身器材涂油漆以防止生锈B.对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选用刷油漆的方法来防锈C.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体D.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Cr防锈7.图中X为电源,Y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通电后Y中央的紫红色斑向d端扩散。
2021届高考化学热点精编:电化学综合 (解析版)

电化学综合1.当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池负极消耗mg气体时,电解池阳极同时有mg气体生成B.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O2 + 4H++ 4e—=2H2OC.电解后c(Na2CO3)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电池中c(KOH)不变;电池中溶液pH变大【答案】C【解析】A、在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
当电池负极消耗mg气体时,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mg÷1g/mol=mmol。
所以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在电解池阳极发生的反应为4OH—-4e—=O2↑+ 2H2O,因此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4mol,因此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为m/4mol×32g/mol=8mg,A错误;B、在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H2-2e- + 2OH—=2H2O,正极反应式为O2十2H2O十4e-=4OH—,B错误;C、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实质就是电解水,所以电解后由于水不断减少,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但是c(Na2CO3)不变,C正确;D、电池中n(KOH)不变;由于不断产生水,所以c(KOH)会减小,电解池中溶液pH变小,D错误,答案选C。
2.有一种瓦斯分析仪(下图甲)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传感器显示出来。
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下图乙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的是( )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B.电极a的反应式为:CH4+5O2-―8e-=CO32- +2H2OC.电极b是正极, 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4 mol【答案】B【解析】本题中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通甲烷气体的为负极,通空气一端为正极,电池总反应为CH4+2O2=CO2+H2O,正极反应为:O2+4e-=2O2-,负极反应为:CH4+5O2--8e-=CO32-+2H2O。
2021届高三高考备考高中电化学知识总结及做题技巧

电化学知识总结及做题技巧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原电池电解池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电极材料由两种金属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由金属与其他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组成。
②电解质溶液存在(注意: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③两电极之间有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三、快速判断原电池的电极四、快速判断电解池的电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与电池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
电子的流向:阴得阳失。
如图所示:五、有关电化学的做题技巧:先读题,判断考查的知识点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
①先利用常见的物质判断正负极(或阴阳极)。
②电子总是从负极流出,快速判断原电池或电解池的电极。
③原电池的离子流向:正正负负;电解池的离子流向:阴阳相吸。
例⒈(2020·全国Ⅰ卷,12)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下,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 -+4OH -Zn(OH )42−B.放电时,1 mol CO 2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Zn(OH )42−2Zn+O 2↑+4OH -+2H 2O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 -浓度升高 【答案】D【解析】 由题可知,放电时,CO 2得到电子转化为HC00H ,即CO 2发生还原反应,故放电时右侧电极为正极,左侧电极为负极,Zn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OH)42- ;充电时,右侧为阳极,H 20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 2,左侧为阴极,Zn(OH)42-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Zn ,以此分析解答。
A.放电时,负极上Zn 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 +40H- =Zn(OH)42-,故A 正确,不选; B.放电时,CO 2转化为HCO0H, C 元素化合价降低2,则1molCO 2转化为HC0OH时,转移电子数为2mol,故B正确,不H时,转移电子数为2mol,故B正确,不选; C.充电时,阳极上H20转化为O2,负极上Zn(OH)42-转化为Zn,电池总反应为: 2Zn(OH)42- =2Zn+O2↑+40H- +2H2O故C正确,不选;D.充电时,正极即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4H++O2↑,溶液中H+浓度增大,溶液中c(H+)*c(OH-)=Kw,温度不变时,Kw不变,因此溶液中0H-浓度降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D。
2021高考化学热点氧化还原及电化学

化合价 O: 2; Na:1 O: 3 ;C:3 H: 1 ;N:3 C: 4 ; H:1
化合价:是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和其他原子相结合 的数目。即共用的电子对数。
思考题: 确定氧化数
(1)Na2S2O3
Na2S4O6
+2
+2.5
(2)K2Cr2O7 +6
CrO5 +10
(+6)
(3)KO2
KO3
氧化数和化合价的差异 —— 中学课本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来表示电子转移,那里的化合价其实就是指氧化数。在其 他场合化合价的含义更广。
如MnO4中Mn元素的氧化数为+7,但Mn和O之间有4个共价 配键,所以从配位的角度看,Mn的化合价为4。
氧化数和电荷数的差异 —— 表明离子电荷数时,正负号 放在数字之后,如Mn2+。而此时Mn的氧化数为+2,习惯 上用Mn(II)代表其氧化态为+2。电荷数反映离子的带电情 况,而氧化数则仅反映电子偏移情况,仅是“形式电荷”。
• 19世纪中叶,1852年英国化学家弗兰克兰(E. Edward Frankland, 18251899)提出原子价(化合价)的概念;人们把化合价升高的过程叫氧化, 化合价降低的过程叫还原。
• 20世纪初,人们根据化合价的电子理论,把失电子的过程叫氧化, 得电子的过程叫还原,沿用至今。
• 化合价的经典概念是对元素基本性质的描述,表明原子间的结合能力。例 如,一个氢原子只能和一个其他原子结合,化合价为1;一个氧原子可以和 两个其他原子结合,化合价为2。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合价的概念发生 了分化。在有机化学中,把化合价和共价键联系在一起,而无机化学中则引 入了氧化数的概念。
2021-2022高考化学备考专项汇编——专题精讲-电化学基础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化学试题中均涉及电化学知识,并且试题的背景较为新颖,对考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本专题知识在高考题型中选择、填空都有,考查知识点集中。
预测在 2021 年的高考命题中该部分仍是命题的热点,在题型上仍以传统题型为主,其中原 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解产物的判断及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的 移动方向,溶液 pH 的变化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原电池、电解池装置的绘 图,金属的腐蚀和绿色能源的开发。
1.“三池”的判断技巧: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判定规律:若无外接电源,可能是原电池,然后依据原电池的 形成条件分析判定,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
当 阳极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相同则为电镀池,其他情况为电解池。
2.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若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原状态,应遵循“缺什么加什 么,缺多少加多少”的原则。
一般加入阴极产物与阳极产物的化合物。
3.三个相等: ①同一原电池的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
②同一电解池的阴极、阳极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
③串联电路中的各个电极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
4.四个对应: ①正极和负极对应。
②阳极和阴极对应。
③失电子和得电子对应。
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对应。
5.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阳失阴得”,即1.【2020•新课标Ⅰ卷】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 Zn−CO2 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 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 CO2 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 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2e-+4OH-=Zn(OH)42+ B.放电时,1 mol CO2 转化为 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 2 mol 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2Zn(OH)42+=2 Zn+O2↑+4OH-+2H2O 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 OH−浓度升高8.【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由题可知,放电时,CO2 转化为 HCOOH,即 CO2 发生还原反应, 故放电时右侧电极为正极,左侧电极为负极,Zn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Zn(OH)42+;充电 时,右侧为阳极,H2O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O2,左侧为阴极,Zn(OH)42+发生还原反应 生成 Zn。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1.某化学小组通过手持技术探究铁钉在4种溶液中的吸氧腐蚀实验,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装置实验编号浸泡液pH 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① 1.0 mol·L-1NH4Cl 5②0.5 mol·L-1(NH4)2SO45③ 1.0 mol·L-1NaCl 7④0.5 mol·L-1Na2SO47已知铁在负极被氧化的过程由3个步骤构成:①Fe+H2O-e-===Fe(OH)ads(吸附物)+H+;②Fe(OH)ads(吸附物)-e-===FeOH+;③FeOH++H+===Fe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钉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B.上述实验的正极反应式均为O2+4e-+4H+===2H2OC.300 min内,铁钉的平均吸氧腐蚀速率:酸性溶液>中性溶液D.曲线先陡后平可能是由于溶液碱性增强促进氢氧化物生成,阻碍反应继续进行2.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2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得到了循环使用B.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0.56 L O2(标准状况下)C.c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D.图2中电子从c极流向d极,提供电能3.如图A为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示意图,两极用离子交换膜隔开,VB2放电时生成两种氧化物。
若用该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B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中使用阴离子交换膜B.外电路中电子由VB2电极流向c电极C.电解过程中,b电极表面产生的气体可以收集后充入A池中的电极循环利用D.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22e-+11H2O===V2O5+2B2O3+22H+4.如图所示装置Ⅰ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为电解池,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3放电充电Na2S4+3NaBr,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4Na-4e-===4Na+B.当有0.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电极上析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mLC.闭合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D.闭合K后,a电极上有气体产生5.NaBH4燃料电池具有理论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等优点。
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电化学之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保持性能最佳的充放电方式为 浅充浅放 。
小结 从电池构成要素,小结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如图,电解质 LiClO4 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 通过电解质迁移入 MnO2 晶格中,生成 LiMnO2 。
1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
极流向
极。(填字母)
2电池电极反应式为:负极
。
正极 。
3 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
,原因是
。
锂一次电池能量密度大、寿命长、耐漏液。 缺点:安全性较差,一般不能充电重复使用。
25 ℃ 的 标 准 电 极 -3.05 -2.7 -2.4 -2.87 -0.44 -0.76 -0.13 -0.40 -1.70
电位(V)
知识链接
电池的比能量就是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 出电能的大小。理论上说,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转移的电 子越多,比能量越大。
1g金属所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mol)
锂二次电池的发展史
1.产生阶段(1960-1980年) 1970年代,M·斯坦利·威廷汉开发了第一 块功能齐全的锂电池(Li-TiS2电池)。
金属锂
电解液 隔膜
二硫化钛
2.快速发展阶段(1980-2000年)
1980年,58岁的约 ·翰 B·古迪纳夫开发了 钴酸 锂(LiCoO2) 电池
1985年,日本吉野 彰 开发出了第一个可 商用 的锂离子电池
Li Na Mg Ca Fe Zn Pb Cd Al
2021年全国高考考前热点题型(命题揭秘)之电化学:知识梳理与准备 (1)

一、原电池、电解池的比较原电池电解池能量转变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条件①两种活动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两电极用导线相连或接触与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①直流电源②两个电极。
③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④形成闭合回路。
电极名称负极,正极阳极,阴极电极确定由电极材料或反应类型打算:一般较活泼金属的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较不活泼的金属、氧化剂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外接电源打算: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离子移向电极反应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负极材料自身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四周阳离子或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活性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或惰性阳极四周阴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四周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入正极由电源负极流入阴极,再由阳极流回正极装置特点无外接电源有外接直流电源相像之处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同一装置中两个电极上的电子得失总数相等二、电解池电极产物的推断(1)阳极产物的推断,按还原性由强到弱依次反应。
(首先看电极)①假如阳极是活性电极(除Pt、Au、石墨外),则阳极电极材料自身失电子,阳极电极被溶解。
②假如阳极是惰性电极(Pt、Au、石墨),则溶液中阴离子放电。
阴离子放电(失电子)挨次S2->I->Br->Cl->OH->含氧酸根>F-(2)阴极产物的推断,按氧化性由强到弱依次反应。
阴极无论用那种材料均不参与反应,溶液中阳离子放电。
阳离子放电(得电子)挨次:(与金属活动性挨次相反)Ag+>Hg2+>Fe3+>Cu2+>H+>Pb2+>Sn2+>Fe2+>Zn2+>H+>Al3+>Mg2+>Na+>Ca2+>K+三、电解池的应用1.电解精炼铜:在电解精炼铜时,用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用粗铜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用精铜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整个电解过程中硫酸铜溶液浓度渐渐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E DTA - F e 2 + - e - = E DTA - F e 3 +
-
+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阴
阳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极
极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考向(载体) 生物燃料电池、离子交换膜
电解法制二茂铁原理 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原理
碳基电极材料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新工艺 协同转化装置高效去除天然气中CO2和H2S
三室膜电解技术制备Na2S2O5 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
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原理 可充电锂-空气电池 “电解法”制备KIO3
A.Pd电极b为阴极
B.阴极的反应式为:N2 + 6H+ + 6e− = 2NH3 C.H+由阳极向阴极迁移
阴极
D.陶瓷可以隔离N2和H2
①传输H+ ②隔离N2和H2
阳极
【典例2】【2019•天津】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电池, 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中贮液器可储存电解质溶液,提高电池的容量。下列叙
阳离子移向
阳离子移向 阴离子移向
电极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反应现象
电极溶解、有氧 电极增重、有还 化性物质产生 原性物质产生
电极增重、有还 原性物质产生
电极溶解、有氧 化性物质产生
【典例1】 2017•海南】一种电化学制备NH3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陶瓷在
高温时可以传输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对海港码头钢管桩进行防腐 电解氧化法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
全固态锂硫电池工作原理
考试地图
电极确定方法
两池构造 电子流向
原电池
负极(阳极) 正极(阴极)
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导 电非金属
e-流出
e-流入
电解池
阴极
阳极
连接负极
连接正极
e-流入
e-流出
离子移向 阴离子移向
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
16Li+xS8=8Li2Sx(2≤x≤8)。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
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
负极材料减重0.14 g
+
-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
+
500℃、20~ 50MPa、铁触媒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 = 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典例4】【2018•课标Ⅰ】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 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 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考试动态】
年份•试题 2019•课标Ⅰ 2019•课标Ⅱ 2019•课标Ⅲ
2018•课标Ⅰ
2018•课标Ⅱ
2018•课标Ⅲ 2017•课标Ⅰ 2017•课标Ⅱ 2017•课标Ⅲ
题号 T12 T27 T13 T28 T13 T27 T12 T26 T11 T27 T11 T11 T11
分值 6 5 6 4 6 4 6 4 6 7 6 6 6
【练习1】【2012•海南】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
性电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的N反2H应4式+84OH--4e-=N2↑+4H2O +4OH-
为
。
【 练C习H23O】C【H23 +031H3 •2O课-标12Ⅰe-】=2若C电O2解+质61为H2H+酸++性6,H二+甲 醚 直 接 燃 料 电 池 的 负 极 反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
2 Li2S6 +2Li+ +2e− = 3 Li2S4
【典例6】【2014•标卷Ⅱ】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
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C 是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
述不正确的是( D )
A.放电时,a电极反应为I2Br-+2e-=2I-+Br-
+
-
B.放电时,溶中离子的数目增大
C.充电时,b电极每增重0.65 g,溶液中有
0.02 mol I-被氧化
D.充电时,a电极接外电源负极
【典例3】【2019•课标Ⅰ】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
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B误的是
钢制品应接电源的 负 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 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4 Al2Cl7- +3e- = 7 AlCl4-+Al
。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H2
。
“离子-电子”法缺点:不适合非水体系!
【典例5】【2017•课标Ⅲ】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
电荷守恒补e-
以甲醇碱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为例
-2
+4
CH3OH -6e- +8OH- = CO32- +6H2O
CH3OH ++182OH- -6e- = CO32- +6H2O +4OH-
酸性:缺H补H+或H2O; 碱性:缺H补OH-或H2O。
酸性:O+2H+→H2O 碱性:O+H2O→2OH-
应
为
Mn2++2H2O-2e- = MnO2 +4H+
。
【练习3】【2014四川】MnO2可作超级电容材料。用惰性电极电解MnSO4 溶液可制得MnO2,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练习4】【2014山东】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
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
溶液需为酸性
电极方程式书写
电极方程式写法
传统解法 判断反应物、产物 化合价升降判断得失电子数 电荷守恒补H+或OH-
补H2O并检验
离子-电子法 判断反应物、产物 除O外其他原子守恒 看O补H+或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