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课间十分钟》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案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案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课间十分钟2.学习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和目的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关心他人的品格素养二、教学重点1.课间十分钟的概念和活动内容2.学生在课间十分钟中的角色和责任3.合作、分享和关心他人的品格素养三、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教学 PPT2.学生:教科书,学习笔记本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引入课内十分钟的概念。

学习课文《课间十分钟》(15分钟)1.教师:在课件上展示课文《课间十分钟》,并逐段解读课文。

2.学生:跟随课文阅读,做好笔记。

课文重点解读(20分钟)1.教师: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课间十分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是什么?–课间十分钟的目的是什么?2.学生:逐个回答问题,并与教师进行讨论。

活动设计(30分钟)1.教师:分组让学生设计自己的课间十分钟活动。

2.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并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课间十分钟活动,包括活动内容和目的。

3.教师:选择几个小组进行分享和讨论。

品格培养(15分钟)1.教师:与学生讨论课间十分钟活动的品格培养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间十分钟的体会和感悟。

五、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和作用。

六、课后作业•学生:整理思路,撰写一篇关于课间十分钟的学习心得体会。

附注:本教案设计是以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课间十分钟》为基础,每个学校教学进度可能有所差异,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案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案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案设计一、课程背景分析《课间十分钟》是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主要内容是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在课间十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如何利用这段时间让自己更加健康快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认识课间十分钟,明确珍惜和利用这段短暂的时间的重要性;2.学习正确的放松方法,调节身心状态;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众人中发现自己的优点,提升自信心;4.养成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课间十分钟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课间可以做什么事情,如何运动休息、放松心情;3.学习形容课间十分钟的词汇和句子。

2.能力目标1.能够在课间有效地运动休息,放松身心;2.能够与同学间有效地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情感目标1.充分认识到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2.培养出团队协作和乐观积极的情感。

三、教学要点及内容1、活动1:了解课间十分钟要点:1.理解课间十分钟的概念;2.明确珍惜和利用这段短暂的时间的重要性。

内容:1.概念讲解:课间十分钟就是放学前、下课后的十分钟时间,用于学生休息、运动,调整身心状态。

2.活动:学生自评一下课间十分钟最常做什么事情,老师带领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发现课间十分钟能做的活动,例如休息、运动等。

2、活动2:运动与放松要点:1.学会在短时间内放松自己;2.学会在课间进行适当的运动。

内容:1.课堂放松:老师带领学生运用深呼吸、放松肌肉等方法进行课堂放松,培养学生的放松技能。

2.组织运动:老师可以通过操场活动、课桌椅运动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运动,以达到适当锻炼身体、松弛紧张情绪的效果。

3、活动3:合作任务要点:1.培养团队协作精神;2.在众人中发现自己的优点。

内容:1.完成集体任务:老师领导大家进行简单的协作任务,如搬运物品、折纸等,通过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分享优点: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在任务中发现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案新人教版完美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案新人教版完美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案新人教版完美版7.课间十分钟教学目标:1.知道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2.玩文明的游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教学重难点:1.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2.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合理安排1.(CAI录像:同学们课间休息活动的情景。

上课铃响,同学们全都回到了教室。

维尼熊在操场上纳闷,小朋友们都跑到哪里去了?)创设情境:维尼熊:你们怎么全都回教室来了?上课铃是提醒我们干什么的呀?你们怎么知道要拿出《品德与生活》书呢?课程表有什么用呀?师:我们学校有一首行规三字歌就提醒大家要做好学具准备。

生齐背行规三字歌。

(板书:学具准备)2.创设情境:维尼熊上课要上厕所。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提醒维尼熊的吗?和小伙伴商量一下吧。

生提醒维尼熊不要在上课时间去上厕所。

维尼熊:我明白了,上厕所和喝水都是在课间完成的。

(板书:上厕所、喝水)3.师小结:课间一定别忘了做好这些课前准备。

(板书:课前准备)活动二:快乐游戏1.师:同学们课间除了做这些课前准备,还做了什么呀?(板书:玩游戏课间活动)维尼:你们课间最喜欢干什么呢?你们会玩什么游戏呀?可我一个游戏也不会玩。

师:同学们来教教维尼好吗?每个小组教维尼熊一个游戏。

2.维尼熊:谢谢你们教我玩游戏,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学生尽情玩游戏。

3.师:刚才同学们玩游戏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师在学生游戏时观察学生中不遵守游戏规则、打闹、摔倒、拉扯等问题,指出其一)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应遵守规则,注意安全,与同伴和睦相处)维尼熊:是呀,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师:你们自己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维尼熊:我明白了,玩游戏时不能光顾着自己,还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课间十分钟》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课间十分钟》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课间十分钟》教案1一. 教材分析《课间十分钟》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意义和正确使用课间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课间十分钟的作用、正确使用课间时间的方法以及课间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于课间十分钟的理解和利用还不够明确。

他们对于课间活动的兴趣较高,但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间十分钟的意义,教给他们正确使用课间时间的方法,并提醒他们注意课间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意义,知道正确使用课间时间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教育学生注意课间活动中的安全事项,增强安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意义和正确使用课间时间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以及增强安全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课间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间十分钟的重要性。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课间十分钟的理解和经验。

3.游戏互动: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正确使用课间时间的方法。

4.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间活动的正确方式和注意事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呈现课间十分钟的相关内容。

2.视频素材:准备与课间活动相关的视频,用于观看和讨论。

3.游戏道具:准备相应的游戏道具,用于课堂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课间十分钟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课间十分钟的意义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正确使用课间时间的方法,如喝水、上厕所、休息等。

2024学年一年级道法上册(部编版)【核心素养目标】第7课《课间十分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4学年一年级道法上册(部编版)【核心素养目标】第7课《课间十分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课间十分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学生2:上厕所喝水课前准备游戏(3)学生3:课前准备上厕所喝水游戏3.图片+文本学习:你更赞同哪些同学的做法?为什么?(1)游戏上厕所喝水课前准备(2)学生2:上厕所喝水课前准备游戏(3)学生3:课前准备上厕所喝水游戏(2)(3)4.文本学习:温馨小提示这4件事所用的时间快慢不同:上厕所(快)喝水(快)课前准备(快)游戏(慢、时间长)5.素材:合理利用课间十分钟6.文本学习:巧妙安排课间活动上厕所、喝水、准备学习用品是每个人在课间十分钟里必做的事。

课间要及时上厕所,如果为了玩而不上厕所,不但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后续的学习。

适当补充水分,是必要的事,同学们要学会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二:这样做好吗1.图片+本学习:课间安排须适度下课了,这个同学还在看书,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望望远处眼睛好身体器官都是宝,学习生活离不了,适度使用很重要,劳逸结合别忘掉。

2.图片学习:闭目休息放松眼睛;做做眼保健操3.文本学习:儿歌补充回答观看图片思考文本回答问题指名回答补充回答学习了解文本感悟体会文本学习了解文本观看视频学习了解文本感悟体会文本观看图片思考问题指名回答补充回答图片学习学习文本本环节呈现了课间学生最容易忽视而又需要安排的重要事情:上厕所、喝水和课前准备。

这需要学生考虑十分钟的时间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

只有合理安排,十分钟才会更有效率、更有意义。

课间十分钟可以进行的游戏活动的延伸,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间十分钟是休息与放松的时间。

学会玩,对他们也很重要。

本环节旨在结合图中学生的行为进行讨论与思考:课间十分钟哪些行为值得提倡,哪些行为存在安全隐患?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3)互相配合(4)不推不挤2.图片学习:点赞的课间生活3.播放视频素材:点赞课间4.图片+文本学习:判断对错5.文本学习:课间儿歌追逐打闹喧哗声,影响他人不可取。

栏杆窗户不要爬,当心摔掉大门牙。

课间十分钟教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三篇

课间十分钟教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三篇

课间十分钟教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三篇【篇一】课间十分钟教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课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避免这些隐患。

2、帮助同学们树立时时注意安全防范的意识。

3、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学会过一个安全、文明、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学情分析:课间活动的安全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之一。

而我们农村一年级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比较薄弱。

课间十分由于无人看管,有好多同学们常常做一些危险的活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课间休息得当,有助于缓解学生学习上的疲劳,调节状态和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引导学生课间十分钟如何安全文明地度过是相当重要的。

重点难点:1、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安全忧患意识,时刻注意安全,时时想着安全。

2、通过本次课堂学习,让学生学会过一个安全、文明、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活动:活动一: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视频《哦,十分钟》。

2、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课间这十分钟。

你们瞧瞧,我们学校的同学们在这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哪些活动?(欣赏图片:哦,十分钟)活动二:学习安全知识二、理解安全知识:(一)忆一忆。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在课间十分钟里喜欢做了哪些游戏?(自由发言)(二)争当小法官。

1、展示课间十分钟学生不应该做的活动及游戏的图片。

看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这些小朋友的行为恰当吗?为什么?(自主发言)。

2、师生小结:不能做危险的游戏。

活动三:我的课间我做主。

(师生互动)三、我的课间我做主。

1、课间十分钟我们能做什么活动呢?(小组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2、小组长汇报结果——教师点评。

活动四:争当小博士。

(思一思)四、争当小博士。

(思一思)板书:不做危险的游戏。

遵守游戏(活动)规则。

相互合作、相互谦让。

(2)上下楼梯应该怎样做?(学生自主发言)学生答:上下楼梯靠右走。

第二课时教学活动:【篇二】课间十分钟教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间十分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教师引导学生让孩子们知道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应遵守学校纪律,做安全文明游戏,在学校里和同学和睦相处,遵守学校的各项秩序。

课间十分钟-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课间十分钟-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课间十分钟-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堂规矩的重要性;2.知道班级规矩的内容;3.能够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时间。

教学准备1.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2.计时器;3.班级规矩海报;4.课堂规矩海报。

教学过程一、复习1.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校里碰到的好事和不好的事情。

2.引导学生思考与课堂规矩有关的好事和不好的事情,并让学生发言。

3.强调遵守课堂规矩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它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二、引入1.让学生回忆早上上学时的情景,引导他们体会上学途中的规矩,例如:排队上车、不大声喧哗等。

2.与学生商量如何合理安排中午的课间活动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引导学生明白,课间活动时间的合理安排离不开班级规矩的制定和遵守。

三、讲解1.通过课本上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班级规矩的内容和重要性。

2.展示班级规矩海报,让学生记住班级规矩的内容。

3.展示课堂规矩海报,让学生记住课堂规矩的内容。

四、实践1.让学生组成小组,分析班级规矩的内容是否具体、实用和合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要求每个小组列出在课间期间可以进行的活动,并对活动的内容与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3.让学生向全班报告他们小组的分析结论和课间活动的安排方案。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表述是否清晰、理解是否到位等。

2.对学生的课间活动安排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是否合理、能否贯彻班级规矩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课堂规矩和班级规矩的重要性,明白如何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时间。

同时,学生们还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和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课间十分钟 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课间十分钟 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第7课《课间十分钟》一、教材分析《课间十分钟》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7课。

本课共包含4个话题。

第1个话题是“我喜欢的课间游戏”,旨在让学生感受课间活动的快乐,愿意与同学们一起做课间游戏活动;第2个话题是“玩个课间小游戏”,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几个课间游戏活动的方法;第3个话题是“课间还要做什么”,旨在让学生体会合理安排课间生活,劳逸结合,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第4个话题是“这样做好吗”,旨在让学生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的游戏性学习到小学的知识学习和游戏学习并重的过渡阶段。

学生缺乏独立支配课间时间的经验,经常感叹课间时间太短,游戏总也做不完,还有好多事情来不及做,忘记上厕所,忘记课前准备等活动。

所以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劳逸结合,文明有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课间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当然,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喜欢游戏互动,但是安全意识不强,缺乏独立游戏的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关注游戏的安全教育。

三、教学目标1.知道课间游戏活动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2.能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感受快乐、有序的校园生活。

四、教学过程(老师镜头)开场:(ppt1)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曹老师又和大家一起学习《道德与法治》课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7课《课间十分钟》。

导入:(ppt2)叮铃铃,叮铃铃.....伴随着下课的铃声,同学们欢快地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上做游戏了。

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ppt3)让我们也跟着他们一起去活动活动吧!活动一:快乐游戏一起玩(ppt4)诶,他们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一位同学当“老鹰”,另一位同学当“鸡妈妈”,其余的同学当“小鸡”。

“鸡妈妈”站在最前面带着“小鸡”们排成一列,“老鹰”站在它们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间十分钟》名师教案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课间十分钟需要做的事情,了解课间活动的规则和纪律,懂得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和学校纪律是愉快校园生活和安全游戏的保证。

2.学会合理安排课间活动,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养成良好的课间休息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在课间开展适当的活动,了解课间活动的规则和纪律。

教学难点:增强安全自护意识,在课间活动中感受快乐。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课间活动图片、课间活动的规则和纪律等。

学生:了解课间活动的规则和纪律。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间活动巧安排
1.请学生说一说,在课间十分钟都应做些什么?举例说明不做这些事会带来哪些影响?教师课前可以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好课间需要做的事情,让学生把这些小卡片排顺序。

2.全班交流课间4件事所用的时间快慢。

怎样分配时间更合理?上厕所(快)、喝水(快)、课前准备(快)、游戏(慢、时间长)。

3.请同学把排序表粘在黑板上,小组合作介绍排序表和选择原因,大家点评。

小结:上厕所、喝水、准备学习用品是每个人在课间十分钟里必做的事,要学会合理安排。

活动二:课间学习须适度
1.请同学观看书上的插图,引导思考:下课了,这个学生还在看书,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2.组织小组交流,生活中,你发现过其他类似的情况吗?
预设:有的同学课间看课外书,有的同学课间写作业。

3.针对这些现象,你有什么看法?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连续学习会有什么感觉?
小结:课间需要让大脑休息一下,尽量不要看书、写字,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灵活处理。

活动三:安全自护最重要
1.出示31页的几幅图,全班讨论:图中同学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课间休息的时候还有哪些安全问题需要注意?请同学分小组把发现的安全问题演绎出来,全班同学评析对错,思考改正的方案。

3.朗读31页的儿歌,为儿歌编写2句歌谣。

小结:课间既要让身体得到适当的休息,还要避免意外伤害,课间活动的安全要求一定要牢记心中。

活动四:争做践行好榜样
1.发放课间活动自评表。

2.请同学每日对照自己行为自评。

3.每月通过自评、互评,推选践行好榜样。

总结:同学们要合理安排课间活动,劳逸结合,培养良好的课间休息习惯;学会在课间开展适当的游戏,注意安全自护,体验和分享课间游戏的快乐。

教学反思
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多问,对新的事物易感兴趣,天真好动,注意力短,喜欢游戏,学习缺乏目的性,无意识记忆较多。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情以及一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

在教学设计中,我把游戏活动作为这一节课的主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通过各不相同的活动串联起来。

活动一:我会听,比比谁的耳朵灵。

让学生听听在学校里可以听到的多种声音并排序;并在理清什么是号令,体会到号令的重要性之后,圈出听到的声音中的号令。

活动二:我会做,一切行动听指挥。

让学生一听到号令就做出相应的反应,比比谁的反应快。

活动三:我会看,点赞小舞台。

让学生观察图片,表扬图片上的小朋友。

整节课营造了一种游戏的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在游戏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号令的作用。

不足与遗憾:执教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比如:在课堂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动了起来,学生活动时间比较多,但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过少。

又如:这节课,还较多地停留在对课本材料的初步认知上,如何留足空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自由讨论和自主探究,在这一“思辨”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对价值观的认同和对道德规范的领悟和习得,也是值得我继续思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