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
浙大校园网客户端安卓版 - 浙江大学信息化服务

图中为校园网的登陆页面 下面为登陆框 输入“帐号和密码”,点击登陆即可
登陆成功界面 如果想退出,请点击注销按钮 下面有两个常用链接分别为: 行政办公网 和浙大邮箱
浙大校园网登陆客户端安卓版
图中浙大校园网 APP图标为五色wifi图标。
应用打开的欢迎页面
图中为校园网的登陆页面 下面为Hale Waihona Puke 陆框 输入“帐号和密码”,点击登陆即可
登陆成功界面 如果想退出,请点击注销按钮 下面有两个常用链接分别为: 行政办公网 和浙大邮箱
浙大校园网登陆客户端IOS版
图中浙大校园网 APP图标为五色wifi图标。
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规划与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规划与研究俞雪永胡毓宁陈利锋柯海丰(浙大城市学院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15)摘要:论文分析了浙大城市学院实验室的规划现状,就计算数据中心在更新配置时资金投入过大、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研究了当前云计算的相关技术,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服务虚拟化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通过在数据中心高性能的计算机刀片群集上建立服务器虚拟化资源池的方式,利用Web进行资源管理以及对平台的访问和资源的调用,从而实现服务器虚拟化管理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建设成本,降低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支撑水平。
关键词:云计算;服务器虚拟化;数据中心DOI: 10.12184/wspkjllysjWSP2634-792X07.20200402为了适应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浙大城市学院计算分院从 2011 年至今投入大量的经费,通过对兄弟院校的实地考察,建立了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数据中心。
目前数据中心机房物理服务器数量众多,设备投资大,机房空间占用大和电力消耗居高不下 ,同时大部分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将一台或多台虚拟机分配给一个或多个用户,而用户桌面上不再需要部署性能强大的 PC,而只要部署一台安全、易管理的云计算终端就可以连接到数据中心的虚拟服务器并使用该虚拟机,通过网络把服务器端的虚拟主机传输到客户端并展现给最终用户。
一、服务器虚拟化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时间服务器 CPU 利用率相对较低,较高的能耗和传统的网络基础架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的可靠和稳定的支撑。
经过国内外的调研和对比,认为云计算虚拟化平台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方案。
服务器虚拟化作为虚拟化技术又一个快速兴起的潮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虚拟化技术来实现企业的服务器基础架构[2]。
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在一台性能强大的服务器上虚拟出若干台虚拟服务器[3],用户或管理员可以在该虚拟机中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管计算数据中心承担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分院教学信息化平台、IT 项目建设与科研管理的重任。
浙江大学校园卡

浙江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Zhejiang University Networking and lnformation Center
• 今后校园卡将会用于哪些方面? 今后校园卡将会用于哪些方面?
① 校园卡作为校园内身份识别的工具,将实现电子工作证的功 能,并用于考勤、注册、会议签到、档案查询等方面。 ② 作为电子小额消费的工具,将运用于校内各个小额缴费及消 费场所。建立电子支付平台实现校内各种业务的缴纳。实现上 网帐号与校园卡的关联,实现在线支付。 ③ 同时兼顾社会公共服务内容,将逐步实现与通讯、票务、 公园卡等的结合。最终是实现校内外通用的功能。
浙 江 大 学 校 园 卡
浙江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浙江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Zhejiang University Networking and lnformation Center
目
录
一、浙大校园卡简介 二、日常业务 三、常见问题
浙江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Zhejiang University Networking and lnformation Center
2007年新生使用的正式卡(面向学生,以后换卡为2008年新卡面)
正式卡的发放对象为在编在册的教职员工(由人事处认 定)和全日制学生(由研究生院、教务处、继续教育管 理处认定)、离退休人员(由离退休工作处)
浙江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
Zhejiang University Networking and lnformation Center
②
功能卡(版面统一,无个人信息及照片)
2008年起用的功能卡
功能卡的发放对象为继续教育、短期进修等在校学习 的各类非学历教育的学生及进修人员,各部门自招人 员等在校园内为师生提供服务的人员。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21年3月目次前言 3引言 4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5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总体要求 53.1 建设目标 63.2 建设原则 63.3 建设流程 64 主要组成 75 基础设施 85.1 概述 85.2 校园网络 85.3 数据中心 95.4 校园卡系统 115.5 信息化教学环境 125.6 信息化育人环境 126 信息资源 126.1 概述 126.2 基础数据 126.3 业务数据 136.4 数字化教学资源 13 6.5 数字化科研资源 14 6.6 数字化文化资源 156.7 信息资源管理服务 157 信息素养 157.1 概述 157.2 信息素养组成要素 167.3 信息素养培养方式 178 应用服务 178.1 概述 178.2 基础应用服务 178.3 业务应用 188.4 人机交互界面 198.5 决策支持 199 网络安全 199.1 概述 209.2 基础设施安全 209.3 信息系统安全 219.4 信息终端安全 219.5 数据安全 229.6 内容安全 229.7 安全管理 2210 保障体系 2310.1 概述 2310.2 组织机构 2410.3 人员队伍 2410.4 规章制度 2410.5 标准规范 2410.6 经费保障 2510.7 运维服务 2510.8 评价体系 25前言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罗念龙、杜婧、马严、杨宗凯、郑莉、陈文智、张闯、郭煜、吴砥、窦天芳、常志华、李建聪、张小平、杨家海、佟秋利、曾德华、李绯、刘乃嘉、张慧琳、石凌、陈晨、韩丽风、杨慧、曾晓牧、朱莎、钱冬明、陈怀楚、朱晓瑛、徐世东、尹世学、王振华、王臻、谢素萍、刘聪、云霞、陈敏、饶景阳、胡燕、吴战杰、吴晨、钟晓流、徐建、李海霞、宋述强。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001个)

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论文选题(1001个)一、论文说明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产品、信息市场的演进与信息服务基于MindMap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探讨学会解读信息,描述信息,应用信息全年订户信息求购信息招聘信息本刊声明新书推介从信息管理者的角度谈军队院校信息管理中心信息资源管理整合概率信息和具体信息进行判断时信息加工策略和偏好在群体中表现出的强化效应浙江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加拿大SFU信息管理系统专业(MIS)的对比与探讨关于创新与信息增殖、信息运动路线及信息空间的探讨简论大众传媒的信息分类\信息密度与信息力度提供情境信息引导分析信息提升信息素养信息时代下会计信息与统计信息比较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调查研究后信息时代图书馆员信息超载与信息焦虑问题研究展览信息\会议信息\行业新闻\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学特色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教育信息系统视野下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的关系企业内部信息整合与外部信息挖掘策略及信息集成分析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会议信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信息安全教学探索与实践展览信息、学院动态、竞赛信息、会议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会议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会议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会议信息、学院动态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会议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简讯、会议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会议信息展览信息、会议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域外传真、会议信息信息时空、会议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展览信息、会议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域外传真展览信息、会议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域外传真信息技术·信息习惯·信息素养展览信息、会议信息、竞赛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获奖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出版信息沉睡信息阻碍信息利用中科院专家掀起“信息唤醒”革命等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出版信息语义信息与审美信息——符号的信息结构信息边疆、信息国防、信息主权解析展览信息、竞赛信息、获奖信息信息素养之信息检索浅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上构架人社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信息技术课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发展对企业信息的影响信息工程监理对信息工程技术的促进《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指南》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新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作用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及信息素质教育信息载体及信息交互的变革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加速器我国农村公共信息传播体系及对农村信息传播的影响电力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方法会计信息的局限性及会计信息融合的思考基于大数据信息环境下教育教学信息平台概述新信息环境下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发展研究探究信息技术资源和信息技术能力的互补性及其绩效影响基于局域信息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浅析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转变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探究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开展智力落后学生职业技能教学教育信息化新常态背景下地理教学的信息化改革与创新浅析信息网络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偏好研究及其信息消费偏好测度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期刊编目信息应与馆藏地信息一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促进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浅析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现状信息生态位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应用探析媒体信息资产管理与信息产业化利用信息组块律和信息联想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率信息网络发展看信息通信专业融合美军信息化后勤保障经验对武警部队后勤保障信息化的启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ERP实验教学探讨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现代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信息素养的培养芜湖市绿影小学: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信息化助推课改,信息化助力学习信息技术新发展对教学的影响以及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对策开展信息科技社团活动,多层次多维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在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环境下,实现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基于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的信息内容服务机制研究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项目式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新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方式的优化策略刍议信息时代信息资料的管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信息技术教学措施研究对自助旅游者信息需求与智慧旅游信息提供的研究启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专题讲座后ERP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关系探讨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自我培养途径谈谈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新课程整合研究中的作用户体验对信息行为的影响及图书馆信息服务对策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及其信息消费异化研究基于多维度多层次法的农村信息用户信息消费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建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可行性研究信息网络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由米兰世博会各国家馆设计谈展示设计信息传播与信息载体借助智慧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创新医疗信息化模式医院信息管理部门的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下滑问题及对策信息化教学大赛视角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师 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探析浅析会计信息商品化与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信息化背景下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安全的防范对策信息网络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加强机场网络信息安全,促进机场行业信息化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海珠区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分析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互联网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医院信息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关键技术研究浅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浅谈无完善信息系统情况下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教学、例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应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浅议信息资源对提高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的作用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圳开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同期举行如何做好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广义空间信息网格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探究中医药院校图文信息中心对于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探讨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电子商务形势下信息与信息系统问题的探讨浅谈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化应用与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的局限性与会计信息的融合分析运用医学图书馆信息优势帮助医务人员提升信息素养网络信息安全机制及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做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质论信息素养及信息素养的培育会计与信息系统能否保护机密信息和隐私权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信息化环境下政府审计信息文化构建研究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信息学习能力试论信息经济时代的信息管理关于信息技术发展影响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思考旅游信息分类视角下地方政府旅游信息网站的建设与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训浅析信息化对政府信息服务提出的新要求针对信息时代高校政工干部信息素养问题的研究论职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网络化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试析被动句的信息结构及在科技英语中的信息功能现代信息环境下的中职生信息素养提高策略加速行业信息化发展做好通信信息技术保障信息系统的属性信息粒计算方法信息泄露与信息安全分析浅谈中学生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的培养浅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税务信息系统中信息安全保障的研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在构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产业化分析基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视角分析稳健性对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浅议教育信息化下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啊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处理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及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意义浅谈如何让信息化的手段助力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浅析信息化军事人才应具备信息素养以应用型为发展方向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息论基础》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资产市场下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差异的再思考活学信息技术优培信息素养巧渗审美情趣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探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与大学教学创新的未来:对2014年EDUCAUSE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议题的解读电力信息系统的风险防控与信息安全技术会计信息的局限性与会计信息的融合分析信息化推进下的信息传输的安全分析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信息技术教学措施研究信息技术应用走进校园成效显著“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在京落下帷幕基于情境创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信息的优化整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思考信息技术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电网信息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探析“微平台”对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接收习惯带来的深刻影响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法基于信息时代高校政工干部信息素养问题分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无痕提升信息素养信息科学引领信息技术教育发展2014年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上海居首全国信息化应用效益明显提升探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以彰显信息技术的效益论信息化背景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医药信息技术和医药卫生信息化信息供应越海量,优质信息越弥足珍贵基于用户满意度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站信息服务模式研究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内部控制研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信息时代下提升中小学学生家长信息素养基础研究试析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以信息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建筑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信息技术下学习信息化中的师生共鸣基于信息需求分层的信息服务模式探讨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对策研究异构网络环境下基于SOC的信息描述与信息发现研究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浅谈信息技术学科中进行信息技术整合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战略信息披露同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影响研究湖北举办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暨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史前社会人类的信息行为方式及信息的社会功能物理高考信息题“信息源”的习题化与备考策略研究“快餐式”信息技术冲击下对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分析与规划建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密码与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基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信息技术平台课程体系建设初探医院信息系统在信息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应用分析信息化时代下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浅议信息网络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工作的实践、成效与启示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应用性研究独立学院教育统计信息应用性研究李振国杨丽丽程良(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关于信息安全与信息技术国产化的思考弱势群体的信息获取与信息服务对策研究现代信息管理与电网运行中的信息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现代电子信息新技术在水利信息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浅谈信息课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与信息化素质浅谈信息时代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安全及对策研究谈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及信息管理牛场信息部门对奶牛繁殖信息的录入浅析信息网络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信息化背景下禁毒情报信息的搜集和分析浅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创新建设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浅析信息技术下信息运维管理创新工作浅谈高中信息技术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病案信息经济价值信息时代背景下解析体育政工信息素养的提升鲁炜:让信息港成新丝路信息枢纽关于中学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服务的思考MOOCS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创新研究会计信息的局限性分析和会计信息的融合探讨信息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经济时代的信息管理研究浅谈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学与教勇创信息经济“先行区”构建信息消费“安全岛”会计信息的局限性及会计信息融合研究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浅谈病案信息管理与病案信息的利用浅议新形势下强化档案信息意识及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浅谈信息资源建设与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论信息社会视域下加强档案工作的信息化与科学化基于信息公平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基于词频信息的改进信息增益文本特征选择算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术语的规范性的研究与实践试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试论信息科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基于大学生信息需求现状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建设研究信息化教育与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分析刍议信息技术与信息爆炸之关系医药信息技术和医药卫生信息化浅谈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装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信息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XX校医院信息系统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模式的研究浅谈信息时代如何用平面设计进行信息的传播面向组织的信息与信息安全及其风险管理探析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与信息服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多元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创新信息化背景下县级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探析浅论信息资源、图书、档案的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区别、联系与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试论当代信息技术课教师如何教好信息技术课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产品、信息市场的演进与信息服务基于MindMap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探讨学会解读信息,描述信息,应用信息全年订户信息求购信息招聘信息本刊声明新书推介从信息管理者的角度谈军队院校信息管理中心信息资源管理整合概率信息和具体信息进行判断时信息加工策略和偏好在群体中表现出的强化效应浙江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加拿大SFU信息管理系统专业(MIS)的对比与探讨关于创新与信息增殖、信息运动路线及信息空间的探讨简论大众传媒的信息分类\信息密度与信息力度提供情境信息引导分析信息提升信息素养信息时代下会计信息与统计信息比较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用户信息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调查研究后信息时代图书馆员信息超载与信息焦虑问题研究展览信息\会议信息\行业新闻\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办学特色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教育信息系统视野下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的关系企业内部信息整合与外部信息挖掘策略及信息集成分析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会议信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信息安全教学探索与实践展览信息、学院动态、竞赛信息、会议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会议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会议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会议信息、学院动态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会议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简讯、会议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会议信息展览信息、会议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域外传真、会议信息信息时空、会议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展览信息、会议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域外传真展览信息、会议信息、竞赛信息、学院动态、域外传真信息技术·信息习惯·信息素养展览信息、会议信息、竞赛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获奖信息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出版信息沉睡信息阻碍信息利用中科院专家掀起“信息唤醒”革命等展览信息、竞赛信息、出版信息语义信息与审美信息——符号的信息结构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信息安全技术发展与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与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评价初探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基于信息素养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基于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指挥中信息流研究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小心患上“信息强迫症”青洽会举行加快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信息消费专题论坛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关系之我见基于激光雷达深度信息以及图像纹理信息的车辆局部环境判别算法信息爆炸时代的信息稀缺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软件工程》教学方法探讨冠心病PCI术患者针对性信息需求与信息支持的分析研究职教学信息化环境下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中如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基于信息门户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探究信息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研究刍议信息化环境下提高教师信息意识及运用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提高论政府信息化对社会信息化的引导作用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素质课程合体系建设探讨坚持我的信息技术课改,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时代写信息,溯流探源启幽秘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农村学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前提和条件抓好教师信息素养教育强化信息技术专业培训信息网络条件下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化时代班主任信息沟通模式探析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试论基于地理信息的电缆综合监控信息集成系统关于信息技术下信息运维管理创新工作的研究关于信息化社会中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教育浅析信息使用者角度论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校园无线局域网规划与设计

校园⽆线局域⽹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课程设计班级:课程名称:接⼊⽹技术实验课题名称: 校园⽆线局域⽹规划与设计任课教师:学号: 姓名:2011年⽉⽇⼀.摘要 (3)⼆.需求分析 (3)2.1环境需求 (3)2.2设备需求 (3)2.3现代化教学需求 (3)2.4安全性需求 (3)三.实现技术 (4)3.1WLAN接⼊技术 (4)3.2802.11系列标准 (4)3.3802.1X 认证 (4)3.4共享密钥认证 (4)四.⽹络规划与设计 (5)4.1校园WLAN实现的基本功能 (5)4.2校园WLAN点规划图 (6)4.3校园WLAN⽅案拓扑图 (7)五.总结 (8)校园⽆线局域⽹规划与设计⼀.摘要随着⼤学校园⽹络数据传输需要的逐渐增加,特别是应⽤数据、话⾳、视像多媒体的传输量的增加,校园⽹建设正向数字化、智能化⽅向发展。
⽽校园⽆线局域⽹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校园⽹中建设⽆线局域⽹作为有线校园局域⽹的重要补充显得尤为重要。
⽆线局域⽹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射频技术,取代旧式的双绞铜线所构成的局域⽹络,使得⽤户能够利⽤其简单的存取架构,信息随⾝化、随时随地连接⽹络世界。
⽆线局域⽹弥补有线局域⽹络之不⾜,以达到⽹络延伸之⽬的。
本设计主要以校园⽆线局域⽹的建设来展开论证与设计的,从中可以为校园⽆线局域⽹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需求分析楼、学⽣宿舍已实现 10Mbps 宽带上⽹。
该学校教学办公楼区域内,每层可提供10Mbps 以太⽹接⼊端⼝。
据学校未来要求,需在教学办公楼域内架设⽆线⽹络环境。
以致每个办公室和多媒体内都可以⽤⽆线⽹络接⼊联⽹。
2.2 设备需求⽆线⽹络架设环境所需设备宽带路由器⽆线接收器交换式集线器UTP,超5 线RJ45⽔晶头电源线及插座⽆线接收⽹卡。
⽆线AP:型号:Cisco AIR-AP1121G-E-K;⽆线标准: 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 802.11g;覆盖范围:470M或者室内:100⽶,室外:400⽶;⼯作频率:2.4-2.4835GHz2.3 现代化教学需求师⽣希望能有更便利的条件访问校园⽹上提供的其他资源(如学校的vod点播系统)。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21年3月目次前言 (3)引言 (4)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5)1范围 (5)2规范性引用文件 (5)3总体要求 (5)3.1建设目标 (6)3.2建设原则 (6)3.3建设流程 (6)4主要组成 (7)5基础设施 (8)5.1 概述 (8)5.2 校园网络 (8)5.3 数据中心 (9)5.4 校园卡系统 (11)5.5 信息化教学环境 (12)5.6 信息化育人环境 (12)6信息资源 (12)6.1 概述 (12)6.2 基础数据 (12)6.3 业务数据 (13)6.4 数字化教学资源 (13)6.5 数字化科研资源 (14)6.6 数字化文化资源 (15)6.7 信息资源管理服务 (15)7信息素养 (15)7.1 概述 (15)7.2 信息素养组成要素 (16)7.3 信息素养培养方式 (17)8应用服务 (17)8.1 概述 (17)8.2 基础应用服务 (18)8.3 业务应用 (18)8.4 人机交互界面 (19)8.5 决策支持 (19)9网络安全 (20)9.1 概述 (20)9.2 基础设施安全 (20)9.3 信息系统安全 (21)9.4 信息终端安全 (21)9.5 数据安全 (22)9.6 内容安全 (22)9.7 安全管理 (22)10保障体系 (23)10.1 概述 (23)10.2组织机构 (24)10.3人员队伍 (24)10.4规章制度 (24)10.5标准规范 (24)10.6经费保障 (25)10.7运维服务 (25)10.8评价体系 (25)前言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罗念龙、杜婧、马严、杨宗凯、郑莉、陈文智、张闯、郭煜、吴砥、窦天芳、常志华、李建聪、张小平、杨家海、佟秋利、曾德华、李绯、刘乃嘉、张慧琳、石凌、陈晨、韩丽风、杨慧、曾晓牧、朱莎、钱冬明、陈怀楚、朱晓瑛、徐世东、尹世学、王振华、王臻、谢素萍、刘聪、云霞、陈敏、饶景阳、胡燕、吴战杰、吴晨、钟晓流、徐建、李海霞、宋述强。
我国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34我国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王腾飞(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文章以我国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为主题,基于国内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智慧校园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智慧校园;建设现状;信息化目前,伴随着“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兴起和普及,国内的大多数高校都逐步开始了智慧校园的规划和建设。
考虑到每个学校对智慧校园的认知和建设需求的不同,他们在建设内容、经费投入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此便导致了我国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情况较为复杂,相应的建设周期也会比较漫长,但每所高校建设内容大体上是一致的,总体上分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校园网络体系搭建、物联网技术应用这三个方面。
智慧校园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辅助传统校园教育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它能够推进校园管理工作、师生学习和休闲生活的一体化发展,通过应用各个业务平台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实现对学校日常教学、科研项目管理和师生校园生活的有效融合。
智慧校园建设涵盖了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一系列互联网技术将校园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有效关联,通过应用的相关业务平台软件系统,构建起适合学校发展的智能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一、国内智慧校园建设现状(一)较为完善的网络覆盖面目前,大部分高校拥有完善的基础网络设施,规范的网络体系架构以及安全的系统运行环境,基本上构建了完整的网络覆盖体系,师生处在校园中的办公楼、教学楼、宿舍等地方都可以接收到充足的网络信号[1]。
与此同时,很多学校还在不断地扩充校园网络的承载能力,确保移动设备在接入校园网后使用的流畅性。
网络提供的服务也是全方面的,使用者借助于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地进行资源获取和社交娱乐,大大丰富了师生授课与学习的形式,校园区域的网络全覆盖也促使学校形成了一种泛在的学习环境,这为学习者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提供了环境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和信息化成就1.百年浙大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
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
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于重新合并,组建为今日的浙江大学。
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计划”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
现任校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专家潘云鹤教授。
目前,浙大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0余人,其中博士生近5千人、硕士生近1万1千人;教职工84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0名,正教授1000余名。
拥有国家专业目录所设11个大门类的学科,108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62个,17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国家重点学科。
(图片1-4)2.浙江大学的教育信息化世纪之交,浙大提出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争创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全球信息化浪潮,为浙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四校合并之前,学校提出“四校合并,网络先行”,投入数千万,启动包括下列特色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建立联结各校区的高速宽带城域校园网络系统;●全面推进信息网络化应用,建设数字化浙大校园;●大力开展远程教育,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新手段,探索网上培养学生的新途径;目前,浙大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一个渗透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各个方面的数字化浙大正在形成。
信息化技术有力推进了浙大的现代化。
3.信息化基础设施—浙大校园网络浙江大学现有的城域规模的校园网络覆盖了原有五个校区及新建紫金港校区共6个校区以及所有的学生宿舍:●主干环网:48芯单模光纤,环长54公里●主干交换机:双环自愈式ATM(622M)+星形拓扑千兆以太网●各校区网络:单模/多模混合光纤,总长150公里●校区网络构成:树形骨干网+单位局域网●单位局域网:21个学院级的局域网+4个学生区宿舍网+1个教工宿舍网●出口信道:中国教科网2.5G/1000M(2004.11月下旬完成升级)●运行规模:联网计算机3.6万多台;每日Email 4-5万封注册上网用户2万;平均日流量30-40TB;用户服务器(网站)近120个。
(图片5)4.浙大校园网络中心(1)浙江大学校园网络中心是一个校级直属机构,其职能是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校园网络,为全校提供网络信息服务,承担有关网络技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在“985一期工程”中,校网中心完成了联接五校区城域主干网系统,建立各校区高速宽带骨干网,建立校网网络中心服务器群系统,典型的校网应用试点建设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全面推进网络应用。
团结进取的人才队伍校网中心主任是朱淼良教授,现有教授(博导)2名,副教授、高工11名,形成一支高层次、多技术领域的网络人才队伍;从布线工程、路由交换、运行管理到各种层次的应用开发,均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
面对目前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发展和各种挑战性的网络应用要求,全中心工作人员努力学习,刻苦专研,现有攻读在职博士、硕士生5人,形成奋发向上的学习型团队。
水平一流的学科基地校网中心通过与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相关专业合作,在新一代因特网、网络多媒体、网络安全、网络教学、虚拟实验等方面进行科研教学。
很快地成为全校网络技术的培训中心与学科建设基地,短短的几年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家重大攻关项目11项,经费300多万。
(图片6-8)浙大校园网络中心向全校师生提供下列各种网络服务:●Internet网络服务:域名解析(DNS)、电子邮件(Email)、文件存取(FTP)、用户接入(固定IP、动态IP代理)、WWW浏览、个人通讯系统●网络安全监管:身份认证、内外防火墙、流量计费、病毒警告、“垃圾”邮件过滤●数据中心(IDC):全校共享性的数据资源●应用服务:服务器农场(Servers Farm)●多媒体中心:V3I系统5.浙大校园网络中心(2)校园网络中心还承担了中国教科网浙江省主节点的接入、运行和维护工作,配合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络建设,为浙江地区的网络建设和信息化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成为地区网络信息建设的一支重要的骨干力量。
省节点拓扑如下:(图片9)6.数字化校园工程目标:●电子校务(e-Administration):信息发布、公务咨询、申请报批、联合审批、注册登记●网上教学(e-Learning):教务管理、网络课件服务器,实时授课●网上科研:电子文献系统,网上学科交叉中心,多媒体学术讲座中心,网上技术市场●校园生活:教育主题网站,电子新闻,BBS,一卡通,创新园地,网络电视,多媒体影院。
数字化校园实施策略:1. 统一规范、统一框架2.需求牵引、积极导引3.基础共建、资源共享7.数据中心—共享数据中心(包括教师、学生及仪器设备等资源)结构特点:校、院系、个体三级模式,三级层层覆盖;各级均有数据的维护和管理,同时享用各自的数据资源个体级:提供、更新、维护个体的数据,成为个体数据库;数据资源。
院系级:集成、监管院系范围个体数据库,成为院系级数据库;校级:集成各个院系数据库,成为全校性的数据库,提供校方管理决策支持。
数据辞典全校性数字化对象的统一结构规范,是数据中心的基石;按照对象内容范围,采用库、部、目、条的树状结构。
8.多媒体中心多媒体技术是网络信息技术的一个亮点。
浙江大学校网中心根据学校的需求,集成开发了融合会议电视(VC: Video Conferencing)、网络电视(IPTV)及视频点播(VOD)三位一体的V3I系统。
各种多媒体资源可以在网上进行交互、广播及点播,为数字化校园提供了特色鲜明的基础性工具。
应用系统有:●VOD系统:提供近千套网络点播节目,内容包括教学、科普、娱乐●网上会议系统:华家池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玉泉校区全国视频会议中心●网上视频广播●网上直播●广播频道CCTV、……9.网上教学与远程教学教务管理平台浙江大学大力推进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创建自主学习环境,开发了教学资源网;网站设置了“网上课堂”、“教学素材库”、“学术动态”、“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管理”等栏目;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将资源、平台、工具和服务整合,实现教育资源信息管理到业务管理的一体化学习平台。
完成后台强大的教务管理系统,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学校自1999年来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改建了250多间网络化多媒体教室,自行研制多媒体教室群控管理系统,为开展校区间网上课堂教学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10.数字图书馆建设浙江大学图书馆采用国际先进的集成管理系统Horizon。
引进52类200多个数据库,包含了10多万种电子图书、8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10余万篇学位论文以及一批事实数据库。
检索查新、虚拟咨询、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定题服务、个性化服务、用户培训等网络化服务内容迅速发展,每天访问图书馆网站的用户已超过6000人次。
目前,图书馆具有使用权的数字信息资源总量处于国内高校图书馆前列,已接近国际著名高校图书馆的水平。
浙江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共同牵头承担“中美百万册书数字图书馆”项目,是“十五”期间“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首次利用引进外资方式进行“211工程”建设的项目,并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一起,将共同构成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的框架。
该项目将建立100万册电子图书规模的数字图书馆,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11.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浙江大学于2002年与上海卫星通信公司合作,利用“星空学堂”卫星多媒体远程教育综合平台,开展卫星远程教育。
“星空学堂”采用DirectPC Enterprise Edition System (DirectPC/EE)的卫星系统,是一个基于TCP/IP的高性能的卫星宽带系统。
远程教育学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多方面、多模式的网络教育活动,先后与国家考试中心、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等政府部门合作,开展网上培训、考试工作以及干部队伍终身教学机制的探索;此外,远程教育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多所大学开展交流合作,开拓远程教育新领域。
远程教育学院凭借浙大的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开发建立了多种网络教育体系,包括求是网上学园、天地融合一体化平台、远程教育教务管理平台、星空学堂、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等。
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强化了远程教育的覆盖优势,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管理。
2002年2月开通的“浙江大学求是网上学园”是浙江大学开展继续教育和建立终身学习环境的网上平台,是浙江大学为国家和社会通过网络化环境培养大众化、复合型各类人才的新模式和新场所。
12、网络前沿技术的研究(1)——基于服务网格计算的数字化校园框架为了保证全校数字化校园能够有效体现全校各部门的网上资源共享及整合各种网上服务能力。
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核心构架,它的基本思路如下:1.各类服务系统必须开放它的网络信息资源和计算(服务)能力资源。
后者以提供构件的形式(中间件)构成Web服务站。
通过浙大服务黄页(UDDI)向全校公布服务内容。
2.各个单位需要使用网络资源,可通过黄页查询(WASL)并且采用SOAP协议向相应WEB服务站调用所属构件形成自己的服务系统。
服务网络采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联网原则,用WEB Service协议(UDDI,WASL,SOAP)把所有的网络数据资源和服务计算资源通过网格协议集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充分达到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加速和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13.网络前沿技术的研究(2)——网络的信息安全为了保障网络的信息安全,受国家网络信息安全部门委托,学校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校园网络的安全技术研究。
特别是在校园网络入侵防御技术、视频信息检测技术、多媒体移动通信/互联网信息监测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成功的研究探索。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校园网入侵防卫系统,可为学校的主要服务器抵挡恶意扫描,进行入侵报警及跟踪。
网络视频流的“故事板”系统,可将几十分钟VCD节目的主要情节一览无余浓缩在一块故事板上,并标出它们的来龙去脉,并且标志问题镜头。
网络与移动通讯的多媒体短消息图片的截获系统。
14.网络前沿技术的研究(3)——网上虚拟实验技术研究网上实验一直是网上教学的薄弱环节。
多年来浙江大学在国家863、十五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利用虚拟现实、真实感知等计算机科学技术,先后开发了基于VRML的虚拟化学实验及真实感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实验;其中后者已经进入实用化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