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碳酸钙沉积法
电导率法评定阻垢剂及碳酸钙结晶动力学研究

电导率法评定阻垢剂及碳酸钙结晶动力学研究在用水量极大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结垢是一个长期存在,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
水垢一般是由具有反常溶解度的难溶盐或微溶盐组成。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最常见的难溶盐或微溶盐有碳酸钙、硫酸钙、磷酸锌及硅酸镁等。
当这些盐类呈过饱和状态时,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在换热器表面以水垢的形式析出。
其中,碳酸钙是循环水系统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水垢。
通常我们主要讨论碳酸钙垢的抑制问题。
目前,添加阻垢剂的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控制结垢的主要手段。
因此,阻垢剂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是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关键问题。
能否准确、快速地评定阻垢剂的阻垢性能以及对碳酸钙结晶动力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论文首先概述了国内外常用的评定阻垢剂阻垢性能的方法,比较了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并对碳酸钙结晶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本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评定阻垢剂阻垢性能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基于对溶液电导率的监测来评定阻垢剂阻垢性能的方法。
试验是在恒温、密闭的条件下,通过对碳酸钙过饱和溶液电导率的测定,找出电导率开始下降的点,即溶液中开始析出沉淀的点,计算有阻垢剂和无阻垢剂时碳酸钙的临界过饱和度值来比较阻垢剂的阻垢性能。
临界过饱和度值越大,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越好。
通过阻垢剂的浓度和相对过饱和度值的关系图可以找出理想的阻垢剂以及合适的剂量。
试验表明,电导率监测法具有试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准确、精度高等优点,可以比较不同阻垢剂和相同阻垢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阻垢效果。
在碳酸钙结垢的动力学研究中,通过测定五种不同过饱和度的碳酸钙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来获得动力学的试验数据。
本试验把碳酸钙结晶析出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研究:晶核生长和晶粒长大。
试验表明,晶核生长和晶粒长大的速率可以用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来表示,并可以求出反应的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在阻垢剂和温度对碳酸钙结晶影响的试验研究中表明,温度、阻垢剂对碳酸钙结垢的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反渗透碳酸钙沉淀的判断和防止

反渗透碳酸钙沉淀的判断和防止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反渗透碳酸钙沉淀的判断和防止反渗透(RO)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固体、有机物质和细菌等杂质,使水质达到符合生活和工业用水标准的要求。
在使用反渗透技术处理水质时,经常会出现碳酸钙的沉淀问题,影响了RO膜的使用寿命和水质的净化效果。
1.外观上的判断:碳酸钙沉淀会在反渗透设备中产生白色或浑浊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会附着在膜面上,导致膜孔堵塞、水通量降低,从而影响反渗透膜的正常运行。
2.水质上的判断:在水质分析中,碳酸钙沉淀会以综合硬度增加或总溶解固体(TDS)升高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化会引起RO设备运行参数的波动,降低了水质的净化效果。
3.操作上的判断:在反渗透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碳酸钙沉淀会造成设备运行参数的波动,如进水压力下降、产水流量减少、触媒剂使用增加等现象,这些都是影响RO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
以上几个方面都可以用来判断反渗透碳酸钙沉淀的存在与否,一旦发现了这些问题,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止沉淀的发生。
1. 控制水质中的钙硬度:RO设备的进水水质中的钙硬度是造成碳酸钙沉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提前对进水进行软化处理或者添加螯合剂来控制水中的钙硬度,从根本上预防碳酸钙沉淀的发生。
2. 提高反渗透设备的稳定运行:RO设备要求运行参数的稳定性比较高,因此要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保持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设备的振荡和参数的变化,从而降低沉淀的概率。
3. 定期清洗和维护RO设备:定期对RO设备进行膜元件的清洗和更换,可以有效清除残留在膜面上的碳酸钙沉淀,保持膜的通透性和净化效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加强设备的水质监测和分析:及时对RO设备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水质变化的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防止碳酸钙沉淀的发生。
5. 合理使用化学品和剂量控制:对RO设备的水质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阻垢剂和螯合剂,并严格控制化学品的投加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化学品引起残留物的沉淀,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水处理剂阻垢性能测定——磷酸钙沉积法

水处理剂阻垢性能测定——磷酸钙沉积法水处理剂阻垢性能测定——磷酸钙沉积法1.0应用范围1.1 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由于采纳了磷(膦)系配方而带来了产生磷酸钙垢的危害。
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展,高浓缩倍数和碱性水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得这种危害性更趋严重。
因此有必要筛选评定抑制磷酸钙垢的有效药剂。
1.2 对于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和应用范围,宜先在试验室的强化条件下进行简单快速的初步筛选评价,本法就是基于这个目的而建立的。
1.3 本法只针对通常循环冷却水中的成垢盐类———磷酸钙的初始成垢趋势进行评定,而对其已成垢的进程不作讨论。
1.4 本法对实际循环冷却水中的成垢重要影响因素:温度、PH 值、PO43—、Ca2+、M—碱度等模拟了现场碱性水运行指标在,如温度掌控在相当于一般工厂冷却器水侧*高壁温80℃、PH值调整稳定在9的范围或在碱度不大的情况下采纳蒸发浓缩的方法维持自然平衡PH值9的范围来进行阻垢剂的筛选。
它可为下一步模拟试验和现场应用供给依据,而且对进一步的讨论工作有引导意义。
2.0 原理依据试验目的,选定试验用水,加入所需评定的阻垢剂和肯定量的PO43—,掌控温度80℃和稳定PH值为9的试验条件,恒温静置10小时后,分析测定澄清液中的PO43—、Ca2+浓度,以评定阻垢性能。
3.0 试验用水3.1 配制水:配制成钙离子浓度为250毫克/升,磷酸根离子为5毫克/升,PH为9左右的水质。
3.2 现场水:当为现场筛选配方时,可用现场水。
现场水可直接取生产补充水,也可配制成生产补充水,还可以依据需要往生产补充水或配制的生产补充水中补加钙离子至浓缩倍数要求的指标。
4.0 仪器4.1 多孔恒温水浴锅,充足恒温掌控80±1℃的要求。
4.2721分光光度计。
4.3 自动显示酸度计。
4.4 容量瓶:50、100、500、1000ml。
4.5 移液管:1、2、5、10、50ml。
4.6 可调定量加液器500、1000ml。
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

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膜技术的不断发展,反渗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食品、电子、制药等行业。
在反渗透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结垢是影响反渗透正常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当膜表面有垢沉积时,需要停运设备进行化学清洗.甚至更换膜元件。
目前,添加阻垢剂已经成为控制反渗透膜结垢的有效手段之一。
因此,在实验室中如何评定反渗透专用阻垢剂的性能,对于指导现场反渗透系统的运行参数.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反渗透阻垢剂的评定方法分为静态评定法和动态评定法两大类。
1 静态评定法1.1 碳酸钙沉积法碳酸钙沉积法原理为:配制含一定浓度的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水样.加人一定剂量的阻垢剂.在加热条件下,促使水样中碳酸氢根加速分解为碳酸钙。
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钙离子的浓度。
钙离子浓度愈大,则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越好。
碳酸钙沉积法是目前国内最常使用的一种阻垢剂静态阻垢性能评定方法。
1.2 鼓泡法鼓泡法是通过模拟循环冷却水在换热器中受热和冷却塔中的曝气两个过程,来评价阻垢剂的阻垢性能。
即在升高试验温度的条件下,向含一定浓度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试液中鼓入一定流量的空气.带走二氧化碳.促使碳酸氢钙分解为碳酸钙,试液迅速达到自然平衡pH,然后测定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
钙离子的浓度愈大,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越好。
1_3 浊度法配制一定浓度含有成垢离子的水样于恒温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阻垢剂,以恒定的速度搅拌溶液,并滴加NaOH溶液。
没有沉淀生成时。
溶液的浊度保持不变;随着NaOH的加入,pH 升高,达到临界pH时,大量晶体析出.溶液浊度增大。
浊度曲线上浊度开始增加的点就是成垢离子开始生成的临界点。
浊度法主要是评定阻垢剂阻CaCO,垢性能的试验方法。
1.4 电导率法试验中将装有一定浓度CaC1 和阻垢剂水样的烧杯放人恒温槽中.用电磁搅拌器以恒定速率搅拌该溶液.温度控制在25℃ .向其中滴加已知浓度的Na2CO3,溶液。
稳定后读取溶液的电导率值。
CaCO3垢型阻垢剂阻垢率不确定度评估

CaCO3垢型阻垢剂阻垢率不确定度评估摘要:油田用水处理剂用CaCO3垢型阻垢剂阻垢率的测定方法标准是Q/SY126-2007。
本文根据该标准方法对CaCO3垢型阻垢剂阻垢率的不确定度进行了了解和评定。
该标准方法产生的不确定度来源有样品质量、稀释体积、量取体积、滴定管。
通过对各个不确定度的计算,最后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关键词:CaCO3垢型阻垢剂阻垢率不确定度一. 分析方法和测量参数概述1.主要仪器电子天平;2.方法原理定量的CaCl2与定量的Na2CO3反应形成CaCO3沉淀。
在其反应形成CaCO3前,在溶液中加入和不加入阻垢剂,恒温静置16h,用EDTA法测定上部澄清液中Ca2+含量,以计算阻垢剂的阻垢率。
3.方法步骤3.1试验预备液的配备3.1.1配制成CaCl2溶液:11.09g/L,以Ca2+计4.00mg/mL。
3.1.2 配制成Na2CO3溶液:11.10g/L,以CO32-计6.284.00mg/mL。
3.1.3 配制阻垢剂溶液:1000mg/L。
3.2试验步骤量取200mL蒸馏水于250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6.00mL Ca2+预备液,准确加入阻垢剂预备液7.5mL,再加入6.00mL CO32-预备液,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在50℃水浴中静置16h。
试验中同时进行不加入阻垢剂预备液7.5mL,其余步骤相同,得到空白溶液1。
试验中同时进行不加入阻垢剂预备液7.5mL和6.00mL CO32-预备液,其余步骤相同,得到空白溶液2。
放置16h后静置至室温,然后准确取上清液25.00mL于干净三角瓶中,加入钙指示剂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用0.005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
二、被测量x的函数关系(数学模型)x=×100%=×100%式中:x CaCO3垢型阻垢剂阻垢率V空把你1 滴定空白溶液1中Ca2+浓度消耗EDTA标液的体积mLV空把你2 滴定空白溶液2中Ca2+浓度消耗EDTA标液的体积mLV加样滴定加样溶液中Ca2+浓度消耗EDTA标液的体积mL三、不确定度来源分析油田用水处理剂用CaCO3垢型阻垢剂阻垢率的不确定度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样品称量、样品定容、样品吸取、样品滴定以及重复试验的不确定度。
阻垢剂性能评价试验

阻垢剂性能评价试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碳酸钙沉积法评价水处理剂抑制碳酸钙析出的测定方法。
了解不同阻垢剂的阻垢性能。
了解阻垢剂的作用原理。
二.实验原理以含有一定量的碳酸氢根和钙离子的配制水和阻垢剂制成试液。
在加热条件下,促使碳酸氢钙加速分解为碳酸钙,达到平衡后测定试液中的钙离子浓度。
钙离子浓度越大,则该阻垢剂的足够新能越好。
2HCO3-+Ca 2+Ca(HCO 3)2Ca(HCO3)2CaCO 3+H 2O +CO 2 三.实验药品与仪器①氢氧化钠溶液:200g/L 。
②硼砂缓冲溶液:pH ≈9,称取 3.80g 十水四硼酸钠(Na 2B 4O 7.10H 2O)溶于水中并稀释到1L 。
③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 (EDTA)约为0.01mol/L 。
④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 (HCl)约为0.1mol/L 。
⑤钙-羧酸指示剂:称取0.2g 钙-羧酸指示剂与100g 氯化钾混合研磨均匀,储存于磨口瓶中。
⑥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
⑦水处理剂试样溶液:1.00mL 含有0.500mg 阻垢剂(以干基计)。
⑧恒温水浴:温度可控制在(80±1)℃。
⑨锥形瓶:500mL ,配有装了φ5~10mm ,长约300mm 玻璃管的胶塞。
⑩阻垢剂:HEDP四.实验步骤1.碳酸氢钠标准溶液配置与标定①碳酸氢钠标准溶液配置(1mL 约含18.3mg HCO 3-):称取25.2g 碳酸氢钠置于100mL 烧杯中,用水溶解,全部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储存期30d 。
②标定:移取5.00mL 碳酸氢钠标准溶液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约50mL ,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3~5滴,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浅蓝色变为紫色即为终点。
③计算:以mg/mL 表示的碳酸氢根离子(HCO 3-)的浓度(X 1)按下式计算:31110.06101061V c V c X V V⨯⨯== V 1——滴定中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C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 ——所取碳酸氢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610——与1.00mL 盐酸标准溶液[c (HCl)=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碳酸氢根离子(HCO 3-)的质量。
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物阻垢缓蚀性能的研究

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物阻垢缓蚀性能的研究邹鹏;王琼【摘要】研究配制了一种高效的绿色阻垢缓蚀剂,其组成为聚天冬氨酸(PASP)、聚丙烯酸(PAA)和2-磷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通过碳酸钙沉积法对PASP及其复配物的阻垢性能进行了实验,得到其最优配方为m(PASP)∶m(PAA)∶m(PBTCA)=6∶1∶1.用旋转挂片法对复配物最优配方的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在测试条件下,该复配物阻垢率能达到91.71%,对碳钢的缓蚀率可达到92.2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垢缓蚀剂.【期刊名称】《全面腐蚀控制》【年(卷),期】2012(026)006【总页数】4页(P39-41,51)【关键词】聚天冬氨酸;复配物;循环冷却水;阻垢;缓蚀【作者】邹鹏;王琼【作者单位】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800;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0 前言电力、石油、化工及相关工业企业通常在循环水系统中添加水质稳定剂,以减少设备结垢和腐蚀的发生,有效保证企业的安全运行。
现在广泛应用的阻垢缓蚀剂多为含磷阻垢剂,例如:聚磷酸盐、磷酸酯和有机含磷聚合物等。
它们使用后最终将随废水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使得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赤潮”等水体污染。
聚天冬氨酸(PASP)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无毒、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害的具备阻垢缓蚀性能的绿色水处理剂[1-7]。
作者主要研究了PASP在不同条件下的阻垢性能,并且获得一种以聚天冬氨酸为主体的绿色环保型复合水质稳定剂(PASP+PAA+PBTCA),并研究了该复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缓蚀性能。
1 实验部分1.1 静态阻垢实验1.1.1 实验试剂、仪器实验试剂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十水四硼酸钠、钙-羧酸、溴甲酚绿、甲基红、95%乙醇均为分析纯,HC1为标准滴定溶液、聚天冬氨酸(PASP)、聚丙烯酸(PAA)、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A)为市售工业品。
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

反渗透阻垢剂性能评定方法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膜技术的不断发展,反渗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食品、电子、制药等行业。
在反渗透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结垢是影响反渗透正常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当膜表面有垢沉积时,需要停运设备进行化学清洗.甚至更换膜元件。
目前,添加阻垢剂已经成为控制反渗透膜结垢的有效手段之一。
因此,在实验室中如何评定反渗透专用阻垢剂的性能,对于指导现场反渗透系统的运行参数.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反渗透阻垢剂的评定方法分为静态评定法和动态评定法两大类。
1 静态评定法1.1 碳酸钙沉积法碳酸钙沉积法原理为:配制含一定浓度的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水样.加人一定剂量的阻垢剂.在加热条件下,促使水样中碳酸氢根加速分解为碳酸钙。
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定钙离子的浓度。
钙离子浓度愈大,则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越好。
碳酸钙沉积法是目前国内最常使用的一种阻垢剂静态阻垢性能评定方法。
1.2 鼓泡法鼓泡法是通过模拟循环冷却水在换热器中受热和冷却塔中的曝气两个过程,来评价阻垢剂的阻垢性能。
即在升高试验温度的条件下,向含一定浓度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试液中鼓入一定流量的空气.带走二氧化碳.促使碳酸氢钙分解为碳酸钙,试液迅速达到自然平衡pH,然后测定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
钙离子的浓度愈大,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越好。
1_3 浊度法配制一定浓度含有成垢离子的水样于恒温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阻垢剂,以恒定的速度搅拌溶液,并滴加NaOH溶液。
没有沉淀生成时。
溶液的浊度保持不变;随着NaOH的加入,pH 升高,达到临界pH时,大量晶体析出.溶液浊度增大。
浊度曲线上浊度开始增加的点就是成垢离子开始生成的临界点。
浊度法主要是评定阻垢剂阻CaCO,垢性能的试验方法。
1.4 电导率法试验中将装有一定浓度CaC1 和阻垢剂水样的烧杯放人恒温槽中.用电磁搅拌器以恒定速率搅拌该溶液.温度控制在25℃ .向其中滴加已知浓度的Na2CO3,溶液。
稳定后读取溶液的电导率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碳酸钙沉积法GB/T16632一1996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同类水处理剂抑制碳酸钙析出的阻垢性能的测定方法,即碳酸钙沉积法。
本标准适用于同类水处理剂抑制碳酸钙析出的阻垢性能的评定。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601--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neq ISO 6353-1:1982)
GB/T6682-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eqv ISO 3696:1987)
3.方法提要:以含有一定量碳酸氢根和钙离子的配制水和水处理剂制备成试液。
在加热条件下,促使碳酸氢钙加速分解为碳酸钙。
达到平衡后测定试液中的钙离子浓度。
钙离子浓度愈大,则该水处理剂的阻垢性能愈好。
4.试剂和材料:试验方法中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601,GB/T603的规定制。
4.1氢氧化钾溶液:200g/L。
4.2硼砂缓冲溶液:PH≈9,称取3.80g十水四硼酸钠(Na2B407·lOH2O)溶于水中并稀释到1L。
4.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约0.01mol/L。
4.4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约0.1mol/L。
4.5钙一羧酸指示剂:称取0.2g钙一羧酸指示剂[2-羧基-1(2-羧基-4-磺基-1-萘偶氮)-3-萘甲酸]
与100g氯化钾混合研磨均匀,贮存于磨口瓶中。
4.6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液。
4.7碳酸氢钠标准溶液:1mL约含18.3mgHCO3-
4.7.1制备:称取2
5.2g碳酸氢钠置于100mL烧杯中,用水溶解,全部转移至1000mL容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贮存期30d。
4.7.2标定:移取
5.00mL碳酸氢钠标准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约50mL水,3-5滴溴甲酚绿一甲基红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浅蓝色变为紫色即为终点。
4.7.3计算:以mg/mL表示的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浓度(X1)按式(1)计算:
)1(61100610.01311 V
c V V c V X
式中:v —滴定中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 —所取碳酸氢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610一与1.00mL 盐酸标准溶液[c(HCl)=1.00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碳酸氢根离子 (HCO 3-)的质量。
4.8氯化钙标准溶液:1mL 约含有6.0mgCa 2+。
4.8.1制备:取16.7g 无水氯化钙置于100mL 烧杯中,用水溶解,全部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8.2标定:移取2.00mL 氯化钙标准溶液置子250mL 锥形瓶中,加约80mL 水、5mL 氢氧化钾溶液和约0.1g 钙羧酸指示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蓝色即为终点。
4.8.3计算:以mg/mL 表示的钙离子(Ca 2+)的浓度(X 2)按式(2)计算:
)2(08.401004008.01812 V
c V V c V X
式中:V 1一滴定中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 —所取氯化钙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4008—与1.00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c(EDTA)=1.00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
钙离子(Ca 2+)的质量。
4.9水处理剂试样溶液:1.00mL 含有0.500mg 水处理剂(以干基计)。
5仪器、设备
5.1恒温水浴:温度可控制在80士10℃。
5.2锥形瓶:500mL ,配有装了ф5~10mm ,长约300mm 玻璃管的胶塞。
6试样溶液的制备
6.1试液的制备:在500mL 容量瓶中加入250mL 水,用滴定管加入一定体积的氯化钙标准溶液,使钙离子的量为120mg 。
用移液管加人5.0mL 水处理剂试样溶液,摇匀。
然后加入20mL 硼砂缓冲溶液,摇匀。
用滴定管缓慢加入一定体积的碳酸氢钠标准溶液(边加边摇动),使碳酸氢根离子的量为366mg,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2空白试液的制备:在另一500mL 容量瓶中,除不加水处理剂试样溶液外,按6.1步骤操作。
7.分析步骤
将试液(6.1)和空白试液(6.2)分别置于两个洁净的锥形瓶(5.2)中,两锥形瓶浸入80士1℃的恒温水浴中(试液的液面不得高于水浴的液面),恒温放置10h 。
冷至室温后用中速定量滤纸干过滤。
各移取25.00ml 滤液分别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至约80mL ,加5mL 氢氧化钾溶液和约0.1g 钙-羧酸指示剂。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蓝色即为终点。
按式(2)分别计算试液和空白试液钙离子的浓度(mg/mL)。
8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百分率表示的水处理剂的阻垢性能( )按式(3)计算:
)
3(100240.0334 X X X 式中:X 4—加入水处理剂的试液试验后的钙离子(Ca 2+)浓度mg/mL;
X 3—未加水处理剂的空白试液试验后的钙离子(Ca 2+)浓度,mg/mL;
0.240—试验前配制好的试液(6.1)中钙离子(Ca 2+)浓度,mg/mL 。
9 允许差: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