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湖北省两校2023年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电子射线管示意图。
接通电源后,电子射线由阴极沿x轴方向射出,在荧光屏上会看到一条亮线。
要使荧光屏上的亮线向下(z轴负方向)偏转,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A.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B.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C.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D.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2、如图,小车的直杆顶端固定着小球,当小车向左做匀加速运动时,球受杆子作用力的方向可能沿图中的()A.OA方向B.OB方向C.OC方向D.OD方向3、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5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若用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D .用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 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41eV4、在实验室观察到如下的核反应。
处于静止状态的铝原子核2713Al ,受到一个运动粒子撞击后,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2814Si 。
对此核反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核反应方程为2712813114Al n Si +→B .该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C .新生成的2814Si 与2914Si 是同位素 D .新生成的2814Si 处于静止状态 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小平板车B 的质量为M ,以水平速度v 0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与此同时,质量为m 的小物体A 从车的右端以水平速度v 0沿车的粗糙上表面向左运动.若物体与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足够长的时间内( )A .若M >m ,物体A 对地向左的最大位移是202()Mv M m gμ+ B .若M <m ,小车B 对地向右的最大位移是20Mv mgμ C .无论M 与m 的大小关系如何,摩擦力对平板车的冲量均为mv 0D .无论M 与m 的大小关系如何,摩擦力的作用时间均为02()mv M m gμ+ 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两个小球A 和B ,其质量A B m m >,B 球上固定一轻质弹簧。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4年高三9月起点考试高三物理试卷(答案在最后)命制单位:新高考试题研究中心考试时间:2024年9月4日上午10:30-11:45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有关量子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提出能量量子化的观点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B.在光电效应中,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普朗克将量子理论引入到原子领域,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特征D.一个处于4n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3种光电子【答案】D 【解析】【详解】A .根据物理学史可知,能量量子化的观点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故A 错误;B .由光电效应方程有k 0E h W =-ν可知,在光电效应中,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不成正比,故B 错误;C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故C 错误;D .一个处于4n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3种光电子,故D 正确。
故选D 。
2.A 、B 两辆汽车同时从坐标原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A 车做刹车运动,它们速度的平方2v 随位置x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别对应直线A 和直线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A 的初速度大小为8m/sB.汽车B 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C.汽车A 先到达9m x =处D.汽车A 、B 在6m x =处相遇【答案】C 【解析】【详解】A B .由于2v x -图像均为倾斜直线,则满足2202v v ax-=根据2v x -图像可知,对汽车A 有2A 2m/s a =-,A 6m/sv =对汽车B 有2B 1m/s a =,B 0m/sv =故AB 错误;C .对于A 车,根据公式2A A A A12x v t a t =+当9m x =时,代入数据得A 3st =对于汽车B ,根据公式2B B 12x a t =当9m x =时,代入数据得B 32st =则B At t >故汽车A 先到达9m x =处,故C 正确;D .当6m x =时,对于A 车,根据公式2A AA A 12x v t a t ''=+解得A(3t '=-当6m x =时,对于B 车,根据公式2B B12x a t '=解得Bt '=故汽车A 、B 在6m x =处不能相遇,故D 错误。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物理五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Kr
及单个中子
1 0
n
的质量分别为
m1、 m2、 m3 、m4,
235
92 U
的半衰期
为
T,
235
92 U
核的比结合能比
Y 核的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 原子核中含有 56 个中子
B.
若提高
U 235
92
的温度,
U 235 92
的半衰期将会小于
T
C. 方程中的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 ( m1- m2- m3- 2m4) c2
法正确的是 A.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2R T
B. 该行星 平均密度为 7 R 2
C. 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则它距该行星表面的高度为
hT 2 R2
3
2 2t 2
D. 宇宙飞船绕该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小于
2R t
h
的 【答案】 D
【解析】 【详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
h 1 gt2 ,求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
2h g t2 ;
2hR
A、星球的第一宇;
Mm B、由 G R2
2h mg m t 2 有: M
2hR2 Gt 2 ,所以星球的密度
M
3h
V 2Gt 2R ,故 B 错误;
C、同步卫星的周期与星球自转周期相同故有:
Mm
4 2(R h)
G (R
h) 2
m
T2
,代入数据解得:
C. 20N
D. 17N
-2-
【详解】当盘静止时,由胡克定律得:
m m0 g kL ,设使弹簧再压缩 L 时手 拉力大
L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4届高三物理起点调研测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 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 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 下列说法不 正确 . .. 的是:C A.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C.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库仑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D.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先后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 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呈正比,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5.y 轴上放置着一块不带电的无限大接地金属板,现在 x 轴上的(L,0)点放一电量 为 q 的正点电荷,它们之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甲所示。两个相距为 2L 的电量均为 q 的等量 异种点电荷之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乙所示。 某同学经过探究之后发现图甲所示的电场线分布 与图乙中虚线(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右侧的电场线分布相同,则 P(2L,0)点的电场 强度的大小是:C A.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 S 闭合后,灯泡 A 和 B 都正常发光。由于电路故障,灯泡
B 变暗(没有熄灭) ,灯泡 A 变亮,则电路中可能发生的故障是:B
A.R1 短路 B.R1 断路 C.R2 短路 D.R2 断路
3.2013 年 6 月 13 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假设神舟十号与 天宫一号都在各自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由神舟十号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 B.由神舟十号运行的周期可以求出它离地面的高度 C.若神舟十号的轨道半径比天宫一号大,则神舟十号的周期比天宫一号小 D.漂浮在天宫一号内的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年高三9月起点调研物理试题

2014~2021年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9.5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比较物理现象得到的。
下列对现象的观察及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弹簧的弹力就越大,说明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以及弹力的大小有关B.从相同高度同时作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两个小球同时落地,说明两个小球的运动都满足机械能守恒C.试探电荷在电场中不同位置所受的静电力不同,说明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处的位置有关D.把磁铁插入闭合线圈,插入的速度越快,感应电流越大,说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的大小有关2.如图所示,光滑的凸轮绕O轴匀速转动,C、D是凸轮边缘上的两点,AB杆被限制在竖直方向移动,杆的下端A在O点正上方与凸轮边缘接触且被托住。
凸轮位于图示位置时,AB杆下降。
则A.凸轮绕O轴顺时针方向旋转B.凸轮上C、D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C.凸轮上C、D两点角速度大小相等D.凸轮上C、D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3.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x= t2-6t+5 (各物理量的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
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1mB.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2mC.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D.任意1s内速度的改变量都是6m/s4.如图(a)所示,正方形导线框abcd放置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

2010~201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0.9.3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过需要修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图所示,F 1、F2、F 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C )1、C 【解析】A 选项中合力为2F 3,B 选项中合理为0,C 选项中合理为2F 2,D 选项中合理为2F 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F 2>F 3,故C 正确。
【规律总结】本题考查三角形定则,①三角形求和力:两个力中一个力的箭头与另一个力的尾巴对齐,成为力的顺接,合力的尾巴与一个力的尾巴对齐,且与另一个力的箭头对齐;②三个共点力的平衡:三个力首尾相接围成封闭的三角形;③多个力的合力:所有力顺接后,第一个力的尾巴为起点,最后一个力的箭头为终点,连接起点和终点,画出的一条有向线段即为这些力的合力。
【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形定则,三角形定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中延伸出来的,又比平行四边形定则更加灵活、更加实用,常常在动态平衡问题中使用。
【应用举例】(2009年宁夏卷)21.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0<μ<1)。
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 ,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F 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ºA .F 先减小后增大 B .F 一直增大C .F 的功率减小D .F 的功率不变【解析】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由于支持力与滑动摩擦力符合f =μN ,即μ=f N,说明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F 1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为一定值,满足tan α=μ=f N。
湖北武汉部分学校新2019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word版)

湖北武汉部分学校新2019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word版)物理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8.9.7考前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值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铅笔直截了当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3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物理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功B.位移C.电势D.磁通量2.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由于书的形变,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B.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木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C.强相互作用的作用范围只有约10-I'm,超过那个界限,强相互作用己经不存在了D.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存在斥力,但原子核仍能紧密的保持在一起,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3.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一t图象如下图。
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t=1s时,甲、乙相遇B.在t=2s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改变C.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D.在t=2s一t=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4.如下图,一质点在一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从M点运动到N点时,质点的速度方向恰好改变了900。
在此过程中,质点的动能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5.如下图,正方形线框的左半侧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线框的对称轴MN恰与磁场边缘平齐。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9月起点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脑髓(suǐ)孱头(càn)蹩进(biè)兼收并蓄(xù)B.凝聚(níng)罪孽(niè)藩篱(lí)归根结蒂(dì)C.狩猎(shǒu)频繁(fán)载体(zài)大海捞针(lāo)D.赋予(yú)吞没(mò)推衍(yǎn)枯燥无味(zà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分量玩索锱铢必较自鸣得意B.洗炼烦燥眉眼颦蹙绿草如茵C.疏朗绵密遥思远怅风彩动人D.辩别飘零轻鸢剪掠居高临远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
”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
只是改变了不该改变的,这才。
A.不禁改变东西匪夷所思B.难免变迁事物难以想象C.不禁变迁事情不可思议D.难免改变对象难以琢磨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目前的测控通信网,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摸最庞大、技术最先进、可靠性更高的系统。
B.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入准确预定轨道。
C.不管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可信程度颇受怀疑,但总体来说,它还是收集并提供了一批新旧富豪成长壮大的重要信息。
D.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汉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那就是“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雨果是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炮兽》节选自《九三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9.9.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共3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物理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B 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C 安培首先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D 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的观点.但实际上电场并不存在答案选B 。
2如图所示.边长为L 的正方形金属框在外力作用下水平向右运动.穿过宽度为d(d>L)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则线框从磁场左侧进入的过程和从磁场右侧穿出的过程相比较.有A 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B 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C 线框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D 线框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反答案:BC 。
3如图所示的平行板器件中.电场强度E 和磁感应强度B 相互垂直,具有不同水平速度的带电粒子从P 孔射入后发生偏转的情况不同。
利用这种装置能把具有某一特定速度的粒子选择出来,所以叫做速度选择器。
若正离子(不计重力)以水平速度BE v 射入速度选择器,则 A 正离子从P 孔射入后,能沿着图示虚线路径通过速度选择器B 正离子从Q 孔射入后,能沿着图示虚线路径通过速度选择器C仅改变离子的电性,负离子从P孔射入后,不能沿图示虚线路径通过速度选择器D仅改变离子的电量,正离子从P孔射入后,不能沿图示虚线路径通过速度选择器答案选A。
4如图所示,“神舟”飞船升空后,进入近地点为B,远地点为A的椭圆轨道I上飞行。
飞行数圈后变轨.在过远地点A的圆轨道Ⅱ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飞船由椭圆轨道运行变轨到圆形轨道运行后A周期变短.机械能增加B周期变短,机械能减小C周期变长,机械能增加D.周期变长,机械能减小答案C正确。
5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0Hz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C P向下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都减小D P向下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答案D正确。
6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大,有的半导体在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得非常迅速.利用这种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
如图所示是火警报警系统的部分电路,其中R T为热敏电阻,电流表A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
当热敏电阻R T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A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A.I变大,U变大B.I变大,U变小C.I变小,U变大D.I变小,U变小答案选D。
7如图所示,滑块A与小球B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且滑块A套在水平直杆上。
现用与水平方向成300角的力F拉B,使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A、B保持相对静止。
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2kg、1kg,F=10N,重力加速度为10m/s2.则A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0B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03C滑块A与水平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43D滑块A与水平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5答案AD。
8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0.2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水平拉力做的功W和物体发生的位移s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10 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m/sA .s=3m时速度大小为23m/sB. s=9m时速度大小为2C.OA段加速度大小为3 m/s2D.AB段加速度大小为3m/s2答案AB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共14分。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9.(6分)如图所示,图甲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mm,图乙中游标卡尺(游标尺规格为20分度)的读数为cm。
答案10.500~10.502(3分)10.145(3分)10(8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
b其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做出力F´的图示。
c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
d记下两只弹簧秤的示数F1,F2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做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比较力F´与F,可以看出,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f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2)下列哪些措施能减小实验误差A两条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
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C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远一些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只弹簧秤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行调节使之相同答案:(1)afdbec (4分)(2)BCD (4分)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2分。
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1(6分)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s 内通过的位移为6m ,在紧接着的1s 内通过的位移也为6m 。
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本题为运动学问题,应该属于容易题。
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 0,通过第一段位移x 时,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211021at t v x += 2分 通过两段位移2x 时,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221210)(21)2t t a t t v x +++=( 2分 联立解得:)()(2212121t t t t t t x a +-= 代入数据2/2s m a = 2分12(8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O 为圆心,且B 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
若在A 点以初速度v 1沿AB 方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坑壁上的最低点D ;而在C 点以初速度v 2沿BA 方向平抛的小球也能击中D 点。
已知∠COD=600,求两小球初速度之比v 1:v 2。
(小球视为质点)解析:本题为平抛运动问题,也属于容易题。
小球从A 点平抛,可得11t v R = 1分 2121gt R =1分 小球从C 点平抛,可得22060sin t v R = 1分22021)60cos 1(gt R =- 1分 联立解得3621=v v 4分 13(8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着轻质定滑轮O 的木块A ,它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它的右侧是一个倾角θ=370的斜面。
放置在A 上的物体B 和物体C 通过一轻质细绳相连,细绳的一部分与水平面平行,另一部分与斜面平行。
现对A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使A 、B 、C 恰好保持相对静止。
已知A 、B 、C 的质量均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求恒力F 的大小。
(sin370=0.6,cos370=0.8)解析:本题属于牛顿定律解连接体问题,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
设绳的张力为T ,斜面的支持力为F N ,系统加速度为a ,以B 为研究对象T=ma 2分以C 为研究对象F N sin θ-Tcos θ=ma 1分F N cos θ+Tsin θ=mg 1分联立以上三式得3g a = 以A 、B 、C 为整体F=3ma 2分故F=mg 2分14(10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轨道ABCDE ,其中BC 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AB>R)是竖直轨道,CE 是水平轨道,CD>R .AB 与BC 相切于B 点,BC 与CE 相切于C 点,轨道的AD 段光滑,DE 段粗糙且足够长。
一根长为R 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两个质量均为m 的相同小球P 、Q(视为质点),将轻杆锁定在图示位置,并使Q 与B 等高。
现解除锁定释放轻杆,轻杆将沿轨道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 。
(1)Q 球经过D 点后,继续滑行距离s 停下(s>R).求小球与DE 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求Q 球到达C 点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1)分析滑行过程如图所示由能量守恒得mgR+mg2R=μmgs+μmg(s-R) 2分 解得Rs R -23=μ 2分 (2)轻杆由释放到Q 球到达C 点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设P 、Q 两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PQv P ,v Q ,则2202121)30sin 1(Q P mv mv R mg mgR +=++ 3分 又v P =v Q 1分 联立解得gR v Q 25= 2分 四、选修3-4模块、选修3-5横块:本题共2小题。
每小题11分.共22分。
请考生做答下到所有题目。
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5.(11分)选修3-4(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B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C .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D .医学上用激光做“光刀”来进行手术,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亮度高的特点(2)(7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大小为0.6m/s .质点P 的横坐标为s=0.96m 。
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求①质点P 开始振动时振动的方向。
②经过多长时间质点P 第二次到达波峰?解析:本题是振动和波部分,(1)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了全反射、偏振、干涉等现象,(2)考查了波的计算。
(1)ACD (4分)其中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而不是纵波,所以B 错。
(2)①波上每一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与此刻波上最前端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即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振动。
2分②质点P 第二次到达波峰也就是第二个波峰传到P 点,第二个波峰到P 点的距离为λ43+=x s 2分 vs t = 2分 代入数据t=1.9s 1分16.(11分)选修3-5(1)(4分)2019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