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动物运动规律实验报告(3篇)

动物运动规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动物的运动规律,特别是四足动物的运动特点,包括行走、奔跑、跳跃等不同运动方式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运动,加深对动物生理和行为学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家兔、小鼠、猫、狗等。

2. 实验器材:高速摄像机、运动捕捉系统、电子秤、计时器、测量尺等。

3. 实验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实验动物在不同运动方式下的运动特点,如行走、奔跑、跳跃等。

2. 记录法: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实验动物的运动过程,并进行详细记录。

3. 测量法:使用电子秤、计时器、测量尺等工具,对实验动物的运动速度、频率、距离等参数进行测量。

4. 数据分析法: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准备:选择健康、无病、无伤的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编号、称重等基础处理。

2. 实验动物的运动观察:将实验动物放置在实验室内,观察其行走、奔跑、跳跃等运动方式。

3. 运动数据的记录与测量: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实验动物的运动过程,并使用计时器、测量尺等工具进行数据记录和测量。

4. 数据分析:将记录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家兔的运动规律:- 行走:家兔的行走速度约为2-3米/秒,行走过程中身体呈波浪状起伏,四肢交替向前迈步。

- 奔跑:家兔的奔跑速度约为4-5米/秒,奔跑过程中身体前倾,四肢前后交替摆动。

- 跳跃:家兔的跳跃高度约为0.5米,跳跃过程中身体后仰,四肢同时发力。

2. 小鼠的运动规律:- 行走:小鼠的行走速度约为0.5-1米/秒,行走过程中身体呈直线运动,四肢交替向前迈步。

- 奔跑:小鼠的奔跑速度约为1-2米/秒,奔跑过程中身体前倾,四肢前后交替摆动。

- 跳跃:小鼠的跳跃高度约为0.2米,跳跃过程中身体后仰,四肢同时发力。

动物观察实验报告范文(一)2024

动物观察实验报告范文(一)2024

动物观察实验报告范文(一)引言概述动物观察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动物行为、生理、生态等方面的观察和记录,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本文将以动物观察实验为主题,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动物行为和生态的相关问题。

正文内容一、动物观察实验的设计1.确定实验对象:选择适合研究的动物种类,确定实验的观察对象和样本数量。

2.确定实验环境:保证实验环境稳定和一致,提供适宜的饲养条件和生活空间。

3.制定观察方案:规划实验观察时间、观察视角和观察指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进行数据采集:运用相应的观察仪器和记录方法,采集目标动物的生理、行为等数据。

5.分析实验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得出实验结果,并进行科学解读。

二、动物行为与环境的关系1.食物获取行为:探讨不同动物物种的觅食行为特点和策略,分析环境对其觅食行为的影响。

2.族群行为研究:观察动物的社会行为,探讨动物在群体中的角色分工和社会秩序的形成。

3.繁殖行为观察:研究动物的交配行为和育儿行为,揭示动物繁殖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4.栖息地选择研究:分析动物对不同环境的选择倾向,了解动物对于栖息地的适应策略。

5.迁徙行为研究:观察动物的迁徙行为,探讨迁徙对于动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三、动物生理与适应能力1.耐寒能力研究:观察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如冬眠、蓄能等生理现象。

2.耐热能力研究:探究动物对高温环境的耐受能力和热应激反应。

3.水分调节研究:研究动物对水分的需求和调节机制,揭示动物在不同水源条件下的生理适应策略。

4.光线对生物钟的影响:通过观察动物的生物钟调节现象,研究光线对生物节律的影响。

5.飞行行为研究:研究动物的飞行行为和相关生理适应特点,探讨飞行对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四、动物生态与环境保护1.食物链研究:通过生态观察和分析,研究不同动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2.生境破坏研究:观察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后的生存情况,揭示生境破坏对动物种群的影响。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一)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一)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一)引言概述: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学科,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来获取科学数据和知识。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一系列实验结果,探讨实验动物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正文:1. 实验动物的选择:- 考虑实验目的和动物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 常用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等,每种动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限制;- 实验动物品种的选择需根据实验要求和研究领域确定。

2.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环境:-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饲料、水源和温度控制等;- 动物饲养条件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需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清洁,确保实验动物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

3. 实验动物行为测试:- 利用行为学测试评估实验动物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常用的行为测试方法包括自由探索、空间记忆和条件反射等;- 结合行为学数据,分析实验动物的行为模式和特征,进一步探讨动物行为学的机制。

4. 实验动物遗传学研究:- 利用遗传学方法,研究实验动物的基因表达和突变;- 应用转基因技术构建基因改造的实验动物模型;- 分析实验动物遗传变异与行为学表现的相关性,深入了解动物行为与遗传之间的关系。

5. 实验动物生理研究:- 通过生理学指标评估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状态和健康状况;- 分析实验动物的生理参数变化,揭示动物的生理机制;- 在药物研究和疾病模型中应用实验动物,探索潜在的治疗策略。

总结: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生理和遗传的重要学科,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行为模式、生理机制和遗传特征。

通过合理选择实验动物、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进行行为学测试以及遗传和生理研究,我们能够推动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动物健康领域的进展提供有力支持。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三软体、环节动物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三软体、环节动物

章鱼
章鱼属于头足纲,具有高度发达的 神经系统和灵活的触手,常用于研 究软体动物的神经和肌肉系统。
鱿鱼
鱿鱼是头足纲的代表动物,具有高 度发达的喷射推进器和灵活的身体, 常用于研究软体动物的游动和捕食 行为。
环节动物:蚯蚓、水蛭等
蚯蚓
蚯蚓是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具 有分节的圆柱形身体和特殊的肌 肉结构,常用于研究环节动物的 生理和发育特点。
03
观察环节动物的头部和内脏器 官,了解其特征和差异,并比 较不同种类的环节动物头部和 内脏器官的特征。
动物分类实验
01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软体 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特征,进 行分类和鉴别。
02
学习并掌握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
动物实验操作技能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动物实验操作技能, 如取样、固定、染色等。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三软体、环节 动物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总结与建议
01 实验目的
了解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特征
软体动物特征
软体动物是一类没有硬壳的动物,身体柔软且通常具有螺旋 形、管状、球形等形态。它们通常具有口和肛门两个开口,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结构简单。常见的软 体动物有蜗牛、章鱼、鱿鱼等。
关注动物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 将动物学研究与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相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于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整理,建议加强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整理,确 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注意报告的格式和规范。
对后续动物学实验提出展望
希望在后续的动物学实验中,能 够更加注重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 严谨性,提高实验的质量和可靠

动物观察实验报告范文(二)

动物观察实验报告范文(二)

动物观察实验报告范文(二)引言:动物观察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科学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动物行为、生理特征等,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态习性与生理机能。

本文将围绕动物观察实验展开讨论,分析其优势、实施步骤和结果解读等方面内容。

一、动物观察实验的优势1.1 建立直接联系:动物观察实验可以直接观察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建立起与动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1.2 真实反映:观察实验可在动物自然环境中开展,能够真实反映动物的习性、生理特征等。

1.3 信息丰富:通过观察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丰富的信息,对动物的行为和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动物观察实验的实施步骤2.1 研究目的设定:确定实验研究的目的,明确想要观察的动物行为或生理特征。

2.2 实验对象选择: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3 实验环境准备:创建与动物自然环境相似的实验环境,为实验创造符合动物行为的背景。

2.4 观察记录:准确记录动物行为的时间、地点、频率等信息,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5 分析与解读:对实验观察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总结出有关动物行为特征或生理特征的规律和结论。

三、动物观察实验的结果解读3.1 行为特征解读:根据观察数据,分析和解读动物的行为特征,包括食性、繁殖习性、社会行为等方面。

3.2 生理特征解读:通过观察动物的生理指标,分析和解读动物的生理特征,如呼吸频率、体温等。

3.3 与环境关系解读:观察实验还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探究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实际案例分析4.1 猛禽观察实验案例:以猛禽为实验对象,观察其捕食行为和狩猎策略,研究猛禽的独特适应能力。

4.2 鸟类观察实验案例:以鸟类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迁徙行为和鸣叫习性,探究鸟类的社交行为机制。

4.3 水生动物观察实验案例:以水生动物为实验对象,观察其生活方式和栖息环境,了解水生动物的特殊生理特征。

五、总结动物观察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动物世界。

动物实验报告

动物实验报告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时间:实验一:小鼠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鼠抓取、固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小鼠的雌雄鉴别方法;3、掌握小鼠的标记方法;4、掌握小鼠的基本采血技术;5、掌握小鼠的常用给药方法;6、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熟悉内部脏器的自然位置;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每组两只雌鼠,两只雄鼠;2、实验器械及试剂:鼠笼;小鼠固定器和小鼠固定板;眼科剪;眼科镊;解剖刀;1ml注射器;毛细玻璃管;灌胃针;苦味酸染料;葡萄糖液;2%水合氯醛;三、实验内容及方法1、小鼠的抓取和固定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

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2、小鼠的雌雄鉴别雄鼠的阴囊明显,雄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

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

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3、小鼠的标记方法1)耳孔法用耳号钳在耳上打洞或者用剪刀在耳边缘剪缺口,左耳为十位,右耳为个位。

2)剪趾法适用于出生一周以内新生仔鼠;3)染色法用毛笔将苦味酸涂在动物的不同部位,注意逆着毛发生长方向刷。

4、小鼠的基本采血1)剪尾采血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

固定动物并历出鼠尾,将鼠尾在45℃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也可用酒精棉球涂擦,使局新血管扩张。

将鼠尾擦干,再用刀片剪去1-2mm,让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移液器吸取,同时自尾根部向尾尖按摩。

取血后,先用棉球压迫止血并立即用6%液体火棉胶涂于尾巴伤口处,使伤口外结一层火棉胶薄膜,保护伤口。

也可采用切割尾静脉的方法采血,三根尾势脉可交替切割,并自尾尖向尾根方向切割,每次可取0.2~0.3ml血,切割后用棉球压迫止血。

这种采血方法在大鼠进行较好,可以较长的间隔时间连续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机能兔子实验报告(3篇)

机能兔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兔子生理机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观察并分析兔子的心脏、肺脏、肝脏等主要器官的生理活动。

3. 掌握兔子生理机能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兔子作为一种实验动物,其生理机能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通过兔子生理机能实验,可以了解兔子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为医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兔子(体重2-2.5kg)3只。

2. 实验器材:手术器械、解剖显微镜、生理盐水、肝素、乌拉坦、注射器、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动脉夹、玻璃分针、止血钳、皮钳、绳子、毛剪、镊子等。

3. 实验试剂:20%的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复方氯化铵、谷氨酸钠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家兔称重,并注射20%的乌拉坦进行麻醉。

2. 家兔固定在解剖台上,备皮,消毒。

3. 暴露气管,插管,连接记录系统。

4. 暴露心脏,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记录心率、血压等指标。

5. 暴露肺脏,观察肺脏的结构和功能,记录呼吸频率、潮气量等指标。

6. 暴露肝脏,观察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记录肝功能指标。

7. 暴露十二指肠,基底部荷包缝合,十二指肠插管(朝向肠腔)。

8. 观察家兔正常生理指标,停止吸入麻醉。

9. 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甲组:注射复方氯化铵,观察肝性脑病的发生。

- 乙组:注射复方氯化铵,同时耳缘静脉给予谷氨酸钠进行治疗。

- 丙组:不结扎肝脏,观察肝性脑病的发生。

10. 动态观察家兔各项指标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兔子心脏呈椭圆形,分为四个腔室,即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心脏跳动时,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从而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

实验中观察到兔子心率约为每分钟120-150次,血压约为100-150mmHg。

2. 肺脏:兔子肺脏呈粉红色,分为左右两个肺叶。

肺脏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实验中观察到兔子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30-40次,潮气量约为50-60ml。

狗的生物实验报告(3篇)

狗的生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狗的生理与行为特性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对狗的生理指标、行为表现和遗传特征进行分析,探究狗的生理与行为特性,为动物行为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实验地点:某高校动物实验中心实验对象:健康成年狗10只,品种包括拉布拉多、哈士奇、金毛寻回犬等。

实验方法:1. 生理指标测定:- 体重、体长、胸围、腹围等形态指标;- 血液常规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等;-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生化指标;- 心电图、血压等生理指标。

2. 行为表现观察:- 社交行为,包括对人类的亲近程度、与其他狗的互动等;- 工作能力,如服从训练、搜救训练等;- 攻击性行为,包括对人类和动物的攻击倾向;- 情绪表现,如兴奋、恐惧、焦虑等。

3. 遗传特征分析:- 通过DNA提取和基因测序,分析狗的遗传背景;- 研究特定基因与狗的行为、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 不同品种的狗在体重、体长等形态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血液常规指标、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心电图、血压等生理指标表明狗的生理功能良好。

2. 行为表现:- 拉布拉多、金毛寻回犬等品种的狗表现出较高的社交能力,对人类的亲近程度较高;- 哈士奇等品种的狗在服从训练和搜救训练中表现出较高的工作能力;- 所有品种的狗均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但通过训练可以降低攻击倾向;- 狗的情绪表现多样,兴奋、恐惧、焦虑等情绪均可观察到。

3. 遗传特征:- 通过基因测序,发现不同品种的狗在遗传背景上存在显著差异;- 部分基因与狗的行为、生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如与社交能力、工作能力、攻击性等。

实验结论:1. 狗的生理指标和行为表现受到品种、遗传等因素的影响;2. 狗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攻击性等行为特征可以通过训练和遗传改良进行调控;3. 遗传特征分析为动物行为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时间:实验一:小鼠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鼠抓取、固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小鼠的雌雄鉴别方法;3、掌握小鼠的标记方法;4、掌握小鼠的基本采血技术;5、掌握小鼠的常用给药方法;6、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熟悉内部脏器的自然位置;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每组两只雌鼠,两只雄鼠;2、实验器械及试剂:鼠笼;小鼠固定器和小鼠固定板;眼科剪;眼科镊;解剖刀;1ml注射器;毛细玻璃管;灌胃针;苦味酸染料;葡萄糖液;2%水合氯醛;三、实验内容及方法1、小鼠的抓取和固定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

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2、小鼠的雌雄鉴别雄鼠的阴囊明显,雄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

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

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3、小鼠的标记方法1)耳孔法用耳号钳在耳上打洞或者用剪刀在耳边缘剪缺口,左耳为十位,右耳为个位。

2)剪趾法适用于出生一周以内新生仔鼠;3)染色法用毛笔将苦味酸涂在动物的不同部位,注意逆着毛发生长方向刷。

4、小鼠的基本采血1)剪尾采血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

固定动物并历出鼠尾,将鼠尾在45℃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也可用酒精棉球涂擦,使局新血管扩张。

将鼠尾擦干,再用刀片剪去1-2mm,让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移液器吸取,同时自尾根部向尾尖按摩。

取血后,先用棉球压迫止血并立即用6%液体火棉胶涂于尾巴伤口处,使伤口外结一层火棉胶薄膜,保护伤口。

也可采用切割尾静脉的方法采血,三根尾势脉可交替切割,并自尾尖向尾根方向切割,每次可取0.2~0.3ml血,切割后用棉球压迫止血。

这种采血方法在大鼠进行较好,可以较长的间隔时间连续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2)眼眶后静脉丛取血当需中等量的血液,而又需避免动物死亡时采用此法。

用左手固定鼠,尽量捏紧头部皮肤,使头固定,并轻轻向下压迫颈部两侧,引起头部静脉血液回流困难,使眼球充分外突(示眼眶后静脉丛充血),右手持毛细玻璃管,沿内眦眼眶后壁向喉头方向旋转刺入。

刺入深度小鼠2~3mm。

当感到有阻力时再稍后退,保持水平位,稍加吸引,由于血压的关系,血液即流人玻璃管中。

得到所需的血量后,拨出毛细管。

若手法恰当,小鼠约可采血0.2~0.3ml。

3)心脏取血动物仰卧固定在固定板上,剪去心前区部位的被毛,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

在左侧第3~4肋间,用左手食指摸到心搏处,右手取连有4~5号针头的注射器,选择心搏最强处穿刺,当针刺入心脏时,血液由于心脏跳动的力量自动进人注射器。

此法要求实验者掌握以下要点:要迅速而直接插入心脏,否则,心脏将从针尖处滑脱;如第一次没刺准,将针头抽出重刺,不要在心脏周围乱探,以免损伤心、肺;要缓慢而稳定的抽吸,否则,太多的真空反而使心脏塌陷。

若不需保留动物生命时,也可麻醉后切开动物胸部,将注射器直接刺人心脏抽吸血液。

5、小鼠的常用给药方法1)经口给药:小鼠灌胃左手抓住鼠背部及颈部皮肤将动物固定,右手持灌胃针,将灌胃针插入动物口中,沿咽后壁徐徐插入食道。

动物应固定成垂直体位,针插入时应无阻力。

若感到阻力或动物挣扎时,应立即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以兔损伤或穿破食道以及误入气管。

一般当灌胃针插入小鼠3~4cm,常用的灌胃量小鼠为0.2~1ml;2)皮下注射给药皮下注射给药部位以颈部三角区最佳。

操作时,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然后将皮肤提起,注射针头取一钝角角度刺入皮下,把针头轻轻向左右摆动,易摆动则表示已刺入皮下,再轻轻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地将药物注入皮下。

拔针时左手拇、食指捏住进针部位片刻,以防止药物外漏。

3)肌肉注射给药小鼠体积小,肌肉少,很少采用肌肉注射。

当给小鼠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他溶剂中的药物时,采用肌肉注射。

操作时1人保定小鼠,另一人用左手抓住小鼠的1条后肢,右手拿注射器。

将注射器与半腱肌呈90°角迅速插入1/4,注入药液.用药量不超过0.1ml/10g体重。

4)腹腔注射给药左左手提起并固定小鼠,使鼠腹部朝上,鼠头略低于尾部,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在下腹部靠近腹白线的两恻进行穿刺,针头刺入皮肤后进针3nm左右,接着使注射针头与皮肤呈45°角刺入腹肌,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当针尖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后抵抗感消失。

固定针头,保持针尖不动,回抽针栓,如无回血、肠液和尿液后即可注射药液。

5)尾静脉注射给药鼠尾静脉有两根,左右两侧各一根。

操作时先将动物固定在鼠筒内或扣在烧杯中,使尾巴露出,尾部用45~50℃的温水浸润半分钟或用酒精擦拭使血管扩张,并可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使静脉充盈,用中指从下面托起尾巴,以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尾巴的末梢,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静脉平行(小于30℃),从尾下四分之一处(约距尾尖2-3厘米)处进针,此处皮薄易于刺入,先缓注少量药液,如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可继续注入。

注射完毕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以止血。

如需反复注射,应尽可能从末端开始,以后向尾根部方向移动注射。

动进入注射器。

6、小鼠的解剖将小鼠放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将四肢固定在解剖盘上。

用酒精棉球将小鼠腹部的皮肤消毒。

用手术剪沿腹中线将小鼠的腹部和胸部的皮肤剪开,然后用手术剪将腹腔和胸腔剪开,仔细观察小鼠腹腔和胸腔的各内脏器官。

内部脏器观察1)肺:分左右两叶,右肺分为四叶,左肺为一整叶。

2)心脏:呈圆锥状,位于近胸骨端,心尖位于第四肋间。

3)肝:附于隔上,呈暗褐色,分5叶。

4)胃:分贲门、幽门、胃底及胃体。

5)肠:分小肠和大肠。

小肠包括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

6)脾:脾斜卧在胃的左侧,呈暗红色,长条扁平状。

7)胰:在十二指肠附近,呈粉红色。

8)肾:右肾比左肾位置稍高,肾脏前方有肾上腺,每肾内侧各有一根输尿管,开口于膀胱背侧。

9)卵巢和子宫:卵巢形似绿豆状,粉红色,左右各一,位于肾脏下方。

小鼠为双角子宫,为Y字形。

10)睾丸:小鼠睾丸有一对,幼年时睾丸位于腹腔内,性成熟后则下降至阴囊内。

实验二:大鼠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大鼠抓取、固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大鼠的雌雄鉴别方法;3、掌握大鼠的标记方法;4、掌握大鼠的基本采血技术(尾静脉采血、心脏釆血、腹主动脉采血);5、掌握大鼠的常用给药方法(灌胃、腹腔注射、尾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麻醉);6、掌握大鼠的解剖方法,熟悉内部脏器的自然位置;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每组SD大鼠2只(1雌1雄);2、实验器械及试剂:鼠笼、大鼠固定器、大鼠固定板、1ml注射器、5ml注射器、眼科剪、弯头镊、灌胃针、10%水合氯醛、生理盐水;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抓取和固定右手从鼠笼将大鼠尾巴上段抓住并提起,放在鼠笼上部。

轻轻向后拉鼠尾,大鼠向前挣脱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两耳后和劲部大部分皮肤。

其余手指及掌心夹住背部和尾部,将大鼠尾巴钩绕于小指上,将尾巴固定。

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使大鼠窒息死亡。

2.性别鉴定成年雄鼠的睾丸沉降至阴囊中,故其阴囊明显,成年雌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乳头,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雄性:距离长,毛发密(和其他部位一样),雌性:距离短,毛发稀疏。

3.给药1)灌胃: 将注射器装入药物溶液,装上灌胃针。

抓取固定大鼠后,使大鼠头部朝上,从大鼠口角一侧进针,沿咽后壁缓缓插入食道。

若感到巨大阻力或动物挣扎时,应立即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以免损伤或穿破食道以及误入气管。

一般当灌胃针插入大鼠4~5cm,常用的灌胃量大鼠为0.5~1ml;(若药物灌入肺中,大鼠死亡)。

2)腹腔注射:左手固定大鼠后,右手持针,45度沿腹白线两侧进针,刺入腹肌,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当针尖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后有落空感。

针头刺入皮肤后进针3nm左右,将注射针头朝上,减少与皮肤间的倾斜角度,继续进针。

固定针头,保持针尖不动,回抽针栓,如无回血、肠液和尿液后即可注射药液。

3)尾静脉注射:鼠尾静脉有两根,左右两侧各一根。

操作时先将动物固定在鼠筒内,使其尾巴露出,尾部用45~50℃的温水浸润半分钟或用酒精擦拭使血管扩张,并可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使静脉充盈,用中指从下面托起尾巴,以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尾巴的末梢,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静脉平行(小于30℃),从尾上三分之一处进针,此处皮薄易于刺入,回抽出血液后,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可缓慢将药物注入小鼠尾静脉中。

注射完毕后用干棉球压迫尾部向注射以止血。

如需反复注射,应尽可能从末端开始,以后向尾根部方向移动注射。

(切勿从后3/1处注射,此处大鼠易发生断尾现象)。

4)皮下注射:将大鼠以俯卧位固定,将腹部皮肤去毛后,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腹部皮肤,右手持针沿纵轴方向刺入皮下,进针时感觉有阻力,继续刺入后突然阻力消失,判断针头可活动后注射入药液。

注射成功后可见一个小丘状隆起,经过段时间后注射入的药物可被吸收。

5)皮内注射:小鼠以俯卧位固定,将腹部皮肤去毛后,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腹部皮肤,右手持针沿皮肤平行方向刺入捏住的皮肤,注射药液。

若感觉注射时有阻力,注射部位局部形成光亮泛白的皮丘即为注射成功。

为避免药液流出,停留片刻后将针头拔出,用干棉球按压针孔。

4.麻醉:抓取固定大鼠后,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按10%水合氯醛2ml/kg的用量)将适量的麻醉剂注射如大鼠体内,等待几分钟后观察大鼠反应。

若大鼠行动迟缓或几乎不动为麻醉成功。

若注射过量麻醉剂会造成大鼠死亡。

5.釆血1)尾静脉采血先将大鼠固定在鼠筒内,使其尾巴露出,尾部用45~50℃的温水浸润半分钟或用酒精擦拭使血管扩张,并可使表皮角质软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使静脉充盈,用中指从下面托起尾巴,以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尾巴的末梢,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静脉平行(小于30℃),从尾上三分之一处进针,此处皮薄易于刺入,回抽出血液后继续采集血液,每次0.1ml。

2)心脏釆血:将麻醉后的小鼠以仰卧位放置,用指腹触摸观察确定小鼠心脏的位置(为搏动为剧烈处)。

右手持注射器,左手在左侧固定心脏,针头紧贴剑突下以30度角向前刺入2.5cm左右,边进针边回抽针管,可见血液借心脏搏动的力量进入注射器内。

此时固定针管及心脏的位置,继续采血。

采血完成后拔出针头,用干棉球按压住针头的位置。

(每次采血量可达2~3ml)。

3)腹主动脉采血:将大鼠麻醉固定后,用手术剪沿腹正中线剪开腹腔,将腹主动脉充分暴露后(腹主动脉与腹主静脉伴行,紧贴脊柱),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朝下,入针角度约25~30度,朝向心端方向刺入,深度以5mm左右为宜,抽吸血液,若观察到针管中血液为鲜红色即为进针成功,继续采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