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报告
动物运动规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动物的运动规律,特别是四足动物的运动特点,包括行走、奔跑、跳跃等不同运动方式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运动,加深对动物生理和行为学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家兔、小鼠、猫、狗等。
2. 实验器材:高速摄像机、运动捕捉系统、电子秤、计时器、测量尺等。
3. 实验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实验动物在不同运动方式下的运动特点,如行走、奔跑、跳跃等。
2. 记录法: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实验动物的运动过程,并进行详细记录。
3. 测量法:使用电子秤、计时器、测量尺等工具,对实验动物的运动速度、频率、距离等参数进行测量。
4. 数据分析法: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准备:选择健康、无病、无伤的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编号、称重等基础处理。
2. 实验动物的运动观察:将实验动物放置在实验室内,观察其行走、奔跑、跳跃等运动方式。
3. 运动数据的记录与测量: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实验动物的运动过程,并使用计时器、测量尺等工具进行数据记录和测量。
4. 数据分析:将记录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家兔的运动规律:- 行走:家兔的行走速度约为2-3米/秒,行走过程中身体呈波浪状起伏,四肢交替向前迈步。
- 奔跑:家兔的奔跑速度约为4-5米/秒,奔跑过程中身体前倾,四肢前后交替摆动。
- 跳跃:家兔的跳跃高度约为0.5米,跳跃过程中身体后仰,四肢同时发力。
2. 小鼠的运动规律:- 行走:小鼠的行走速度约为0.5-1米/秒,行走过程中身体呈直线运动,四肢交替向前迈步。
- 奔跑:小鼠的奔跑速度约为1-2米/秒,奔跑过程中身体前倾,四肢前后交替摆动。
- 跳跃:小鼠的跳跃高度约为0.2米,跳跃过程中身体后仰,四肢同时发力。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一)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一)引言概述: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学科,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来获取科学数据和知识。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一系列实验结果,探讨实验动物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正文:1. 实验动物的选择:- 考虑实验目的和动物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 常用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等,每种动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限制;- 实验动物品种的选择需根据实验要求和研究领域确定。
2.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环境:-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饲料、水源和温度控制等;- 动物饲养条件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需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清洁,确保实验动物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
3. 实验动物行为测试:- 利用行为学测试评估实验动物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常用的行为测试方法包括自由探索、空间记忆和条件反射等;- 结合行为学数据,分析实验动物的行为模式和特征,进一步探讨动物行为学的机制。
4. 实验动物遗传学研究:- 利用遗传学方法,研究实验动物的基因表达和突变;- 应用转基因技术构建基因改造的实验动物模型;- 分析实验动物遗传变异与行为学表现的相关性,深入了解动物行为与遗传之间的关系。
5. 实验动物生理研究:- 通过生理学指标评估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状态和健康状况;- 分析实验动物的生理参数变化,揭示动物的生理机制;- 在药物研究和疾病模型中应用实验动物,探索潜在的治疗策略。
总结: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生理和遗传的重要学科,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行为模式、生理机制和遗传特征。
通过合理选择实验动物、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进行行为学测试以及遗传和生理研究,我们能够推动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动物健康领域的进展提供有力支持。
观察动物行为实验报告

观察动物行为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探究动物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机制。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小白鼠、实验狗、家养猫- 实验室环境:标准动物实验室,包括固定大小的笼子、活动区域以及水和食物供应等2.2 实验步骤1. 将实验动物分别放置在其对应的笼子中。
2. 记录动物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行为表现,包括活动频率、睡眠时间、饮食情况等。
3. 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和归类动物的行为特点。
3. 实验结果3.1 小白鼠行为观察小白鼠在实验环境中表现出了活跃的行为。
它们频繁地在笼子中走动,有时候还会弹跳。
睡眠时间较短,多数时间用于活动。
小白鼠在实验室环境里吃得很少,但饮水频率较高。
3.2 实验狗行为观察实验狗在笼子中表现出了较为冷静和温顺的行为。
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只有在被喂食时才会醒来。
实验狗的睡眠时间相对较长,活动时间比较少。
饮食情况正常,进食量稳定。
3.3 家养猫行为观察家养猫在实验环境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好奇心和活跃性。
它们会四处闻嗅、扑捉和追逐,常常显示出猎食行为。
与小白鼠和实验狗相比,家养猫的睡眠时间稍长。
饮食情况良好,但家养猫的进食量相对较小。
4. 实验分析通过对不同动物行为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实验环境中呈现出的行为特点和活动习性存在差异。
小白鼠作为实验宠物,其活跃和好奇心较高的特点,使其成为实验动物选择的重要对象。
小白鼠的少食多饮可能与其新鲜环境下的适应压力有关。
实验狗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常常表现出较弱的活动性和较长的睡眠时间。
这可能与狗类作为家养宠物已经习惯了相对稳定和安逸的生活方式有关。
家养猫的高度活跃性和好奇心使其常常成为宠物选择的首选。
其独立性和猎食行为的表现可能与其野生祖先的遗传特质有关。
5. 实验结论不同动物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活动习性。
小白鼠表现出较高的活跃性和好奇心;实验狗表现出较低的活动性和较长的睡眠时间;家养猫表现出高度活跃性和独立性。
动物实验报告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学院:学号:姓名时间:实验一:小鼠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鼠抓取、固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小鼠的雌雄鉴别方法;3、掌握小鼠的标记方法;4、掌握小鼠的基本采血技术;5、掌握小鼠的常用给药方法;6、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熟悉内部脏器的自然位置;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每组两只雌鼠,两只雄鼠;2、实验器械及试剂:鼠笼;小鼠固定器和小鼠固定板;眼科剪;眼科镊;解剖刀;1ml注射器;毛细玻璃管;灌胃针;苦味酸染料;葡萄糖液;2%水合氯醛;三、实验内容及方法1、小鼠的抓取和固定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
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2、小鼠的雌雄鉴别雄鼠的阴囊明显,雄鼠可见阴道开口和五对乳头。
幼鼠或仔鼠则主要从外生殖器与肛门的距离判定,近者为雌,远者为雄。
另外,雌鼠肛门和生殖器之间有一无毛小沟,而雄鼠则在肛门和生殖器之间长毛。
3、小鼠的标记方法1)耳孔法用耳号钳在耳上打洞或者用剪刀在耳边缘剪缺口,左耳为十位,右耳为个位。
2)剪趾法适用于出生一周以内新生仔鼠;3)染色法用毛笔将苦味酸涂在动物的不同部位,注意逆着毛发生长方向刷。
4、小鼠的基本采血1)剪尾采血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
固定动物并历出鼠尾,将鼠尾在45℃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也可用酒精棉球涂擦,使局新血管扩张。
将鼠尾擦干,再用刀片剪去1-2mm,让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移液器吸取,同时自尾根部向尾尖按摩。
取血后,先用棉球压迫止血并立即用6%液体火棉胶涂于尾巴伤口处,使伤口外结一层火棉胶薄膜,保护伤口。
也可采用切割尾静脉的方法采血,三根尾势脉可交替切割,并自尾尖向尾根方向切割,每次可取0.2~0.3ml血,切割后用棉球压迫止血。
这种采血方法在大鼠进行较好,可以较长的间隔时间连续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动物学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动物心脏功能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动物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学习心脏功能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心脏功能的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动物实验室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家兔1只2. 实验仪器:手术显微镜、手术器械、心脏功能测定仪、生理盐水、记录纸、笔等实验方法:1. 家兔麻醉:将家兔置于手术台上,采用吸入麻醉法进行麻醉。
2. 心脏暴露:沿家兔胸部正中线切开皮肤,暴露心脏。
3. 心脏连接:将心脏功能测定仪的电极连接到心脏表面,确保连接牢固。
4. 数据采集:开启心脏功能测定仪,记录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
5. 心脏功能实验:分别进行心脏负荷实验、心脏缺血实验和心脏药物实验,观察心脏功能的变化。
实验步骤:1. 心脏负荷实验:向家兔体内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的变化。
2. 心脏缺血实验:阻断家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流,观察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的变化。
3. 心脏药物实验:向家兔体内注入心脏药物,观察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的变化。
实验结果:1. 心脏负荷实验:家兔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在注入生理盐水后无明显变化。
2. 心脏缺血实验:阻断家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流后,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降低。
3. 心脏药物实验:注入心脏药物后,家兔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升高。
实验分析:1. 心脏负荷实验:生理盐水对心脏功能无显著影响,说明心脏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2. 心脏缺血实验: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后,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降低,说明心脏在缺血状态下功能受到损害。
3. 心脏药物实验:注入心脏药物后,心脏搏动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明显升高,说明心脏药物具有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实验结论:1. 心脏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能够承受一定的负荷。
狗的生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狗的生理与行为特性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对狗的生理指标、行为表现和遗传特征进行分析,探究狗的生理与行为特性,为动物行为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实验地点:某高校动物实验中心实验对象:健康成年狗10只,品种包括拉布拉多、哈士奇、金毛寻回犬等。
实验方法:1. 生理指标测定:- 体重、体长、胸围、腹围等形态指标;- 血液常规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等;-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生化指标;- 心电图、血压等生理指标。
2. 行为表现观察:- 社交行为,包括对人类的亲近程度、与其他狗的互动等;- 工作能力,如服从训练、搜救训练等;- 攻击性行为,包括对人类和动物的攻击倾向;- 情绪表现,如兴奋、恐惧、焦虑等。
3. 遗传特征分析:- 通过DNA提取和基因测序,分析狗的遗传背景;- 研究特定基因与狗的行为、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 不同品种的狗在体重、体长等形态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血液常规指标、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心电图、血压等生理指标表明狗的生理功能良好。
2. 行为表现:- 拉布拉多、金毛寻回犬等品种的狗表现出较高的社交能力,对人类的亲近程度较高;- 哈士奇等品种的狗在服从训练和搜救训练中表现出较高的工作能力;- 所有品种的狗均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但通过训练可以降低攻击倾向;- 狗的情绪表现多样,兴奋、恐惧、焦虑等情绪均可观察到。
3. 遗传特征:- 通过基因测序,发现不同品种的狗在遗传背景上存在显著差异;- 部分基因与狗的行为、生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如与社交能力、工作能力、攻击性等。
实验结论:1. 狗的生理指标和行为表现受到品种、遗传等因素的影响;2. 狗的社交能力、工作能力、攻击性等行为特征可以通过训练和遗传改良进行调控;3. 遗传特征分析为动物行为学和生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鸡(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及生长发育规律。
2. 掌握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为实验动物学教学和科研提供基础。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鸡(品种、年龄、性别等)2. 实验器材:温度计、湿度计、饲料、饮水器、称重器、笼具等3. 实验试剂:消毒液、营养液等三、实验方法1. 观察鸡的外部形态结构,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
(1)观察鸡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尾部等部位,记录其形态、颜色、羽毛等特征。
(2)测量鸡的体长、体重、翼长等指标,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
2. 观察鸡的生理功能。
(1)观察鸡的呼吸、心跳、排泄等生理现象。
(2)观察鸡的采食、饮水等行为。
3. 掌握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1)了解鸡的饲料种类、营养成分、饲养方式等。
(2)观察鸡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3)掌握鸡的消毒、防疫、疾病防治等技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鸡的形态结构(1)头部:鸡的头部呈椭圆形,有喙、眼、耳等器官。
(2)颈部:鸡的颈部细长,肌肉发达,有利于采食和呼吸。
(3)胸部:鸡的胸部宽大,有发达的胸肌,有利于飞行。
(4)腹部:鸡的腹部较宽,有利于消化和生殖。
(5)尾部:鸡的尾部较短,羽毛密实,有利于保温。
2. 鸡的生理功能(1)呼吸:鸡的呼吸以肺为主,气囊辅助呼吸。
(2)心跳:鸡的心脏四腔,心跳较快,有利于血液循环。
(3)排泄:鸡的排泄器官有肾脏、输尿管、泄殖腔等。
(4)采食:鸡的喙尖利,善于啄食。
(5)饮水:鸡的饮水需求较高,需保持充足的水源。
3. 鸡的饲养管理技术(1)饲料:鸡的饲料应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饲养环境:鸡的饲养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以利于其生长发育。
(3)消毒:定期对鸡舍、饲料、饮水等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4)防疫: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疫病发生。
(5)疾病防治: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鸡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饲养管理技术的观察,使我们对鸡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生物实验报告动物观察(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 了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探讨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白鼠、金鱼、鸽子、蝴蝶等。
2. 实验器材:观察箱、显微镜、望远镜、录音笔、照相机等。
3. 实验环境:实验室、校园、动物园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动物行为:观察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如活动、觅食、交配、繁殖、防御等。
2. 记录观察结果:使用观察箱、显微镜、望远镜等工具对动物行为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行为特点等。
3. 分析数据:对观察到的动物行为进行分析,探讨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小白鼠:a. 观察小白鼠的活动范围、活动规律;b. 观察小白鼠的觅食行为,记录其食物种类、数量;c. 观察小白鼠的繁殖行为,记录其繁殖时间、繁殖数量。
2. 观察金鱼:a. 观察金鱼的活动范围、活动规律;b. 观察金鱼的觅食行为,记录其食物种类、数量;c. 观察金鱼的繁殖行为,记录其繁殖时间、繁殖数量。
3. 观察鸽子:a. 观察鸽子的活动范围、活动规律;b. 观察鸽子的觅食行为,记录其食物种类、数量;c. 观察鸽子的繁殖行为,记录其繁殖时间、繁殖数量。
4. 观察蝴蝶:a. 观察蝴蝶的活动范围、活动规律;b. 观察蝴蝶的觅食行为,记录其食物种类、数量;c. 观察蝴蝶的繁殖行为,记录其繁殖时间、繁殖数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小白鼠:a. 小白鼠的活动范围较广,活动规律为白天休息,夜间活动;b. 小白鼠的觅食行为以植物种子为主,数量较少;c. 小白鼠的繁殖时间为春季,繁殖数量较多。
2. 观察金鱼:a. 金鱼的活动范围较窄,活动规律为白天觅食,夜间休息;b. 金鱼的觅食行为以水生植物、浮游生物为主,数量较多;c. 金鱼的繁殖时间为夏季,繁殖数量较多。
3. 观察鸽子:a. 鸽子的活动范围较广,活动规律为白天觅食,夜间休息;b. 鸽子的觅食行为以谷物、种子为主,数量较多;c. 鸽子的繁殖时间为春季,繁殖数量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实验(小鼠)的一般操作技术
实习日期:2007—11—13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动物的抓去和固定、编号被毛的去除给药途径麻醉采血和处死等方法。
二实习内容:
1 实验动物的抓取
2 实验动物性别的鉴定
3 实验动物编号的标记方法
4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
5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6 实验动物的麻醉
7实验动物的采血
8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9 解剖
三实验的方法
1 小鼠的抓取:抓取时先用手将鼠尾提起,放在实验台上,轻轻拉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和头颈部皮肤,将鼠置于左手中心,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尾巴和后肢,即可做其他实验操作作用。
2 小鼠性别的鉴定:抓取小鼠后,观察动物肛门与生殖器之间的距离。
距离远的为雄性,距离近的为雌性。
成熟的雄性小鼠可看到小鼠睾丸的轮廓。
3 小鼠编号的标记方法:用被毛染色法做小鼠编号。
用苦味酸(黄色),一般左前肢为1,左侧腹部为2,左后肢为3,头颈部为4,背部为5,尾根部为6,右前肢为7,右腹部为8,右后肢为9。
用两种颜色可以染到99。
4 小鼠被毛去除:有剪毛法,拔毛法,剃毛法,用硫化钠脱毛法。
5 给药途径和方法:给药途径有经口灌胃法,经呼吸道吸入,经皮肤吸入和注射给药法。
用一支特制的灌胃针进行灌胃,小鼠一般给1.5ml以下。
用注射器抽好液体,然后抓取小鼠,针头延侧角通过食管进入胃内,然后将液体注入。
6 小鼠的麻醉:麻药有挥发性的和非挥发性两种。
给药途径有吸入性麻醉,注射给药。
小鼠一般用腹部麻醉的方法。
用水合氯醛300ml/kg,根据小鼠的体重给药0.25ml。
抓取小鼠后,使针头和腹部成30度的角,刺入腹腔,回抽若无回血或者肠内容物可以注入。
注入麻药5分钟后,小鼠失去知觉。
7 小鼠的采血的方法:有静脉采血法,尾部采血法,眼眶静脉采血法和心脏采血法。
将小鼠装入固定盒中,露出尾部,用二甲苯图擦,使尾静脉充盈。
用锋利的刀片切断一根尾静脉即可用毛细管采血,也可用细注射器从尾静脉采血。
8 小鼠的处死方法:用颈椎脱臼的方法或者注射过量的麻药使小鼠死亡。
9 解剖:从腹部开始,查看腹部脏器,以肝脏胃脾肾输尿管姨小肠大肠膀胱前列腺性腺顺序。
然后再看胸部,看到肺脏心脏胸腺等器官,并在直视的情况下进行了心脏的采血。
然后再看颈部的解剖。
最后解剖头部。
四讨论和结论: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到了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如抓取和固定、编号被毛的去除给药途径麻醉采血和处死等方法。
为以后进入临床进行实验研究做好了初步的准备。
试验报告(三)
一、试验目的:1。
掌握豚鼠、兔、狗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豚鼠的抓取和固定、编号、性别鉴定、给药、麻醉、采血、处死的方法。
2.兔子的抓取和固定、被毛的去除、性别的鉴定、给药、采血和处死的方法。
3.犬的抓取和固定、采血的方法。
二、试验对象:豚鼠,兔,犬。
三、试验步骤:(一):豚鼠:
1.抓取和固定:先用手掌抓住背部,将手张开,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颈部,再拿起来。
2.编号:同大鼠。
3.性别鉴定:雄性生殖孔呈圆形,雌性生殖孔呈椭圆形。
4.给药、麻醉、采血(无尾静脉采血)、处死同大鼠。
(二):兔:
1.抓取和固定:当兔子安静下来时,用右手抓住颈部的被毛与皮肤,提起兔,然后用左手托住其臀部,兔身的重量大部分落在手上。
2.被毛的去除:多采用剪毛法。
剪毛部位事先用纱布蘸生理盐水予以湿润,用弯头手术剪紧贴其皮肤依次将所需部位的被毛剪去。
3.性别的鉴定:将生殖器附近的皮肤拔开,雄性可见一圆形孔,里面露出阴茎;雌性此处为一条朝向尾巴的长缝,呈椭圆形间隙,下端有阴道开口处。
4.给药:(1) 经口灌胃法:灌胃时用一木制的张口器(纺锤状,正中开小孔)横放于上下鄂之间,用绳固定。
这时用左手抓住其嘴,右手将一细导尿管由张口器中央小孔插入,进入食管和胃。
经导尿管缓慢注入5ml生理盐水。
(2)耳缘静脉注射法:剪去耳缘部被毛,酒精擦拭并轻弹欲注射部位,促进静脉充盈。
然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压住耳根部,右手持注射器,顺血管方向刺入静脉,进针1cm,有血液回流后注入生理盐水2ml。
5.采血:(1)经耳缘静脉采血:进针方法同耳缘静脉注射法。
(2)耳动脉切割采血:剪去耳动脉表面被毛,酒精消毒皮肤。
于耳动脉尖端处划破动脉并采血。
(3)心脏采血:剪去心前区被毛,选取左侧心脏搏动最明显的肋间靠近胸骨缘为穿刺点(由剑肋角由下往上左侧第三肋间处)。
消毒皮肤,左手固定,右手持连有七号针头的注射器与穿刺点垂直进针。
顺利回抽到血液后即可采血。
6.处死:空气栓塞法:同心脏采血法进针到心脏后注入20ml空气。
(三):犬:
1.抓取与固定:毕格犬抓取容易。
固定也相对容易。
捆绑犬时先绑扎犬嘴。
绑扎方法:用绷带从下颌绕到上颌打一结。
然后绕向下颌再打一结,最后将蹦带牵引到头后,在颈顶上打第三个结。
在这个结上在打一个活结。
2.采血:(1)桡侧静脉采血法:抓取和固定好后剪去注射部位的被毛。
用胶皮管绑住其前肢,使静脉充盈。
试验者左手托住其前肢,右手持连有7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内侧面皮下的桡侧静脉。
进针1cm后回抽见血,即可采血。
(2)小隐静脉采血法:抓取和固定好后剪去注射部位的被毛。
试验者左手托住其后肢,右手持连有7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皮下的小隐静脉。
进针1cm后回抽见血,即可采血。
四、试验总结:兔的心脏采血相对难掌握进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