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发明专利工作的分析报告
专利分析报告模板

专利分析报告模板一、引言。
专利分析报告是对某一项专利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文档,旨在为专利持有人、投资者、竞争对手等提供全面的专利信息和分析结果。
本报告将对某一项专利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专利的技术背景、权利范围、市场前景、竞争对手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二、专利概况。
该专利是一项针对某一特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XXXXXX。
该专利涉及的技术领域是XXXXX,其主要技术特点包括XXXXX。
该专利的权利范围主要包括XXXXX,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三、技术背景分析。
在对该专利进行分析前,首先需要了解该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通过对相关技术文献、专利文献的调研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方向、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该技术领域的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评估该专利的商业价值。
四、专利权利范围分析。
该专利的权利范围是对该项发明的保护范围,其确定性和广泛性对于专利的商业化应用和价值评估至关重要。
通过对专利权利范围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该专利的技术特点、创新点和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从而评估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商业化前景。
五、市场前景分析。
针对该专利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和市场需求,需要进行市场前景分析。
通过对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主要竞争对手、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分析,可以评估该专利在市场上的商业化前景和竞争优势,为专利持有人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六、竞争对手情况分析。
在对该专利进行分析时,还需要了解该技术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及其相关专利情况。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技术实力、市场份额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评估该专利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挑战,为专利持有人制定竞争策略提供参考。
七、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对该专利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部分需要总结该专利的技术特点、商业化前景、竞争优势等方面的情况,建议部分需要针对该专利的商业化路径、市场定位、竞争策略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帮助专利持有人和投资者更好地利用该专利。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旨在评估特定发明或者创新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
该报告将对给定的发明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以支持决策者在专利申请或者商业化过程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旨在评估发明或者创新的技术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的独特性、技术成熟度和技术风险。
以下是对技术可行性的分析:1. 技术独特性:通过对现有技术和专利文献的调研,评估该发明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根据调研结果,该发明在技术上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2. 技术成熟度:评估该发明的技术成熟度和可行性。
考虑到相关技术的发展程度和市场应用情况,该发明是否已经具备足够的技术成熟度。
3. 技术风险:评估该发明的技术风险,包括技术实施的难点、技术可行性的不确定性和技术发展的挑战。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技术风险的程度和应对措施。
三、市场可行性分析市场可行性分析旨在评估发明或者创新的市场潜力和市场需求。
以下是对市场可行性的分析:1. 市场规模和趋势:评估相关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和市场竞争情况。
根据市场数据和趋势分析,确定该发明在市场上的潜在机会和竞争优势。
2. 目标客户和市场定位:确定该发明的目标客户和市场定位。
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确定目标客户的特征和市场定位的策略。
3. 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评估该发明是否满足市场需求,并分析其与竞争产品或者技术的比较优势。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该发明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策略。
四、商业可行性分析商业可行性分析旨在评估发明或者创新的商业可行性,包括商业模式、商业收益和商业风险。
以下是对商业可行性的分析:1. 商业模式:评估该发明的商业模式,包括产品定价、销售渠道和盈利模式。
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确定最适合的商业模式。
2. 商业收益:评估该发明的商业收益潜力和预期收益。
通过市场规模、定价策略和销售预测,估计该发明的商业收益。
3. 商业风险:评估该发明的商业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竞争风险和法律风险。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引言概述:专利可行性分析是评估一项发明或创新是否值得申请专利的过程。
它涉及对技术、市场、法律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
本文将对专利可行性分析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技术可行性1.1 技术创新性评估在专利可行性分析中,首先要评估该发明或创新是否具有技术创新性。
这包括对现有技术的调研和对该发明或创新的技术创新程度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文献检索、专利检索和专家咨询等,以确定该发明或创新是否具有足够的技术创新性。
1.2 技术可行性评估技术可行性评估是对该发明或创新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的可行性验证和技术可行性的技术实现。
可行性验证可以通过实验、模拟或样品制作等方式进行,以验证该发明或创新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评估则需要考虑技术成本、技术难度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以确定该发明或创新是否在技术上可行。
1.3 技术优势评估在技术可行性评估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该发明或创新的技术优势进行评估。
技术优势评估包括对该发明或创新的技术优势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定量评估可以通过技术指标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估则可以通过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方面进行。
二、市场可行性2.1 市场需求评估市场需求评估是对该发明或创新的市场需求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评估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用户需求调查和市场分析等方式进行,以确定该发明或创新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2.2 市场竞争评估市场竞争评估是对该发明或创新的市场竞争情况进行评估。
市场竞争评估包括对竞争对手的分析、竞争优势的评估和市场份额的预测等。
通过市场竞争评估,可以确定该发明或创新是否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2.3 市场前景评估市场前景评估是对该发明或创新的市场前景进行评估,以确定该发明或创新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
市场前景评估可以考虑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率和市场趋势等因素,以确定该发明或创新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三、法律可行性3.1 专利检索评估专利检索评估是对该发明或创新的专利可行性进行评估。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旨在评估一项发明创造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
本报告将对一项新的发明创造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是否具备商业化的潜力。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1. 技术原理和创新点该发明创造的技术原理是基于X技术,通过Y方法实现Z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创造具有以下创新点:(详细描述创新点)2. 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在实施该发明创造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难点:(列举难点)。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详细描述解决方案)3. 技术可行性评估基于对技术原理、创新点和解决方案的分析,我们认为该发明创造具备较高的技术可行性。
相关技术已经得到验证,并且实施该发明创造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可获得。
三、市场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和趋势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目标市场对于该发明创造的需求正在增长,并且存在以下趋势:(详细描述市场需求和趋势)2. 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类似产品或者技术,但与该发明创造相比,它们存在以下局限性或者不足之处:(详细描述竞争对手的局限性或者不足之处)3. 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预测模型,我们估计该发明创造的目标市场规模为X亿美元,并且估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4. 市场推广策略为了确保该发明创造的市场成功,我们提出了以下市场推广策略:(详细描述市场推广策略)四、商业可行性分析1. 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我们提出了一种商业模式,通过(详细描述商业模式)来实现盈利。
该模式具备以下优势:(详细描述优势)2. 投资和资金需求为了实施该发明创造和推动市场推广,我们估计需要投入X万美元的资金。
资金将用于(详细描述资金用途)3. 风险分析和管理在商业化过程中,我们识别出以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详细描述风险和管理措施)五、结论基于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该发明创造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并且具备商业化的潜力。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标题: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引言概述:专利可行性分析是评估一项技术或者发明是否适合申请专利保护的过程。
通过专利可行性分析,可以匡助创新者了解自己的技术是否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从而决定是否值得投入时间和资源申请专利。
一、技术背景1.1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当前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和专利布局。
1.2 技术创新点:明确自己的技术创新点,确定是否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
1.3 技术实用性:评估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确定技术是否具有商业化前景。
二、专利检索2.1 专利检索工具:使用专业的专利检索工具,如专利数据库或者检索软件,搜索相关领域的已有专利。
2.2 专利分析方法:根据检索结果,分析已有专利与自己的技术是否存在重叠或者冲突,评估专利申请的可行性。
2.3 专利布局建议:根据检索结果,为自己的技术制定专利布局策略,确定申请的专利类型和范围。
三、市场调研3.1 市场需求分析:调研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趋势,确定技术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3.2 竞争分析:分析竞争对手的技术和专利布局,评估自己的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3 商业化前景:结合市场调研结果,评估技术的商业化前景,确定专利申请的商业化路径。
四、法律风险评估4.1 侵权风险分析:评估自己的技术是否侵犯他人的专利权,避免侵权风险。
4.2 专利申请策略:根据法律风险评估结果,调整专利申请策略,确保专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4.3 专利维权计划:制定专利维权计划,应对可能浮现的侵权行为,保护自己的专利权益。
五、可行性报告撰写5.1 报告结构:撰写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技术背景、专利检索、市场调研、法律风险评估和结论等部份。
5.2 报告内容:详细描述技术创新点、专利检索结果、市场调研数据、法律风险评估和专利申请建议等内容。
5.3 报告意义:总结报告的意义和价值,为决策者提供专业的参考意见,匡助其做出是否申请专利的决策。
结论:通过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可以匡助创新者全面评估自己的技术和专利申请的可行性,为后续的专利申请和商业化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是对特定发明或者创新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本报告旨在评估某项专利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商业化潜力以及竞争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匡助决策者判断是否值得继续投资和开辟该项专利。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市场规模和趋势: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评估该专利所涉及领域的市场规模和预测趋势。
例如,该专利所属领域的市场规模是否庞大,是否有增长趋势,以及未来的市场机会和挑战等。
2. 市场需求:调查目标市场中潜在用户对该专利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的需求程度。
例如,该专利是否能够解决目标市场中的痛点或者需求,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和要求等。
3. 竞争分析:评估目标市场中的竞争格局和竞争对手的优劣势。
例如,是否存在类似的专利或者产品,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等。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 技术评估:对该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例如,该专利是否基于成熟的技术,是否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改进,以及技术实施的难易程度等。
2. 技术风险:分析技术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例如,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专利侵权风险、技术转化成本等。
四、商业化潜力分析1. 商业模式:评估该专利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化路径。
例如,该专利可以通过直接销售、授权许可、合作火伴关系等方式进行商业化。
2. 商业化成本和回报:估算商业化该专利所需的成本和可能的回报。
例如,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成本,以及估计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等。
五、知识产权保护分析1. 专利保护:评估该专利的创新性和可保护性,包括专利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等。
例如,该专利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是否能够有效地保护技术成果。
2. 专利侵权风险:分析该专利可能面临的侵权风险和法律纠纷。
例如,是否存在类似的专利或者技术,是否有可能被他人侵权等。
六、结论与建议基于以上分析,综合评估该专利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专利报告分析

专利报告分析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专利报告成为了科研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参考资料。
通过对专利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专利报告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析。
一、专利报告的特点专利报告是一种保护新发明、新技术的一种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专利报告的信息权威性非常高,它经过了机构的严格审查,确保了其内容的真实可靠性。
其次,专利报告一般会详细描述发明创造的背景、技术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背景信息和技术细节。
最后,专利报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它反映了最新的发明和技术进展。
二、专利报告分析的重要性专利报告分析对于科研工作和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专利报告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技术领域中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把握技术的发展方向,从而避免走弯路。
其次,通过对专利报告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同一领域内的竞争对手的技术布局和研发方向。
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战略。
最后,专利报告分析也有助于促进技术交流和合作,通过对专利报告的分析,科研人员可以发现合适的合作伙伴,开展科研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三、专利报告分析的方法在进行专利报告分析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式,找到和感兴趣的技术领域相关的专利报告。
通过阅读这些报告,可以了解到该领域内的技术研发动态。
其次,可以采用专利分类的方式进行分析,将相关的专利报告按照技术领域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进行比较和分析。
最后,可以采用图表和数据的方式进行分析,通过对专利报告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获得更全面、直观的信息。
四、专利报告的案例分析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通过对相关专利报告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以图像识别技术为例,通过对专利报告中的技术细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图像识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智能监控系统到医学影像处理,都有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标题: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引言概述:专利可行性分析是评估一个创新想法或发明是否值得申请专利保护的过程。
通过专利可行性分析报告,可以帮助创新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明在技术、法律和商业方面的可行性,从而做出是否申请专利的决策。
一、技术可行性:1.1 独特性:分析发明是否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否已经存在类似的技术或产品。
1.2 实用性:评估发明是否可以实际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是否具有技术可行性。
1.3 创新性:确定发明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二、法律可行性:2.1 专利可申请性:检查发明是否符合专利法的可申请标准,如新颖性、非显性、可工业应用性等。
2.2 侵权风险:评估发明是否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避免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专利而面临侵权诉讼风险。
2.3 专利保护范围:确定发明的技术特点和创新点,设计合适的专利保护范围,以确保专利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
三、商业可行性:3.1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对该发明的需求和潜在市场规模,评估发明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潜力。
3.2 商业模式:确定发明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考虑如何将发明转化为商业机会并实现商业化运营。
3.3 投资回报:评估投资专利申请和维护的成本,预测专利的商业化收益和投资回报率。
四、风险评估:4.1 技术风险:识别技术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和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和风险管理策略。
4.2 法律风险:评估专利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和争议,避免专利权被他人无效或无效化。
4.3 商业风险:考虑市场竞争、商业模式不稳定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商业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应对策略。
五、结论和建议:5.1 总结分析:综合技术、法律和商业可行性分析结果,得出发明是否值得申请专利保护的结论。
5.2 建议决策:提出申请专利的建议和决策建议,包括专利申请策略、专利保护范围和商业化推广计划。
5.3 未来展望:展望发明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商业化潜力,为创新者提供长远发展规划和战略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市发明专利工作的分析报告
(瑞安市发明专利工作的现状及其思考)青岛政务网发布日期:2013年05月14日来源:青岛市科技局发明专利是城市创新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和督查考核,针对代表城市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产出,全面动员、深入挖潜,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为今后我市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根据近两年来发明专利总体情况分析,我市发明专利产出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因此,我市专利工作应适时转变发展思路,研究新对策、新措施,开创新突破、新特色,在确保发明专利申请适当增速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发明专利申请的质量,更加重视专利经济价值的实现。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专利工作,现将近两年我市发明专利情况分析和今后发展对策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市发明专利的基本情况
自2010年至今,我市发明专利申请量高速增长,2010年申请2850件,2011年5319件,到2012年达到12087件,较2010年翻了两番;2010年我市发明专利授权765件,2011年是1135件,2012年达到1526件,较2010年翻了一番。
我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同类城市,已连续两年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2012年我市发明专利增长127.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7%,也远高于同类城市中增长比例排名第2的宁波(增幅69.4%)。
2010-2012年副省级城市发明专利申请量统计表
2010年2011年2012年
排名申请量增长比例排名申请量增长比例排名申请量增长比例
深圳23956 16.7% 深圳28823 20.3% 深圳31087 7.9%
杭州7782 16.0% 西安11689 62.9% 南京16409 41.5%
南京7461 15.5% 南京11598 55.4% 西安15029 28.6%
西安7176 43.1% 杭州9719 24.9% 青岛12087 127.2%
广州6503 29.2% 成都8644 47.1% 杭州11974 23.2%
成都5875 27.4% 广州8172 25.7% 成都11957 38.3%
武汉4660 18.7% 大连7418 83.5% 大连11149 50.3%
大连4043 69.3% 武汉6362 36.5% 广州9822 20.2%
沈阳3875 32.7% 青岛5319 86.6% 济南8617 68.1%
济南3433 14.5% 济南5127 49.3% 武汉8071 26.9%
哈尔滨3257 22.8% 沈阳4880 25.9% 宁波7387 69.4%
宁波2859 1.8% 宁波4360 52.5% 哈尔滨5855 47.5%
青岛2850 30.4% 哈尔滨3970 21.9% 沈阳5709 17.0%
长春2083 39.0% 长春2505 20.3% 长春2941 17.4%
厦门1447 16.6% 厦门1982 37.0% 厦门2513 32.2%
以上成绩取得的主要原因是:自201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将知识产权指标列入对区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专利工作发展的指导意见》,市知识产权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促进青岛市专利工作发展的补充政策》,在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资助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蓝色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孵化器内企业的发明专利创造的激励措施,对专利技术
产业化、鼓励向国外申请专利和促进专利中介机构发展也制定了有效的扶持政策。
绝大部分区市也出台了资助政策,发明专利申请每件最多资助3千元,发明专利授权每件最多资助3万元。
我市每百万元全社会研发投入产出的发明专利由2010年的0.27件、2011年的0.44件增长到了2012年的0.74件,同副省级城市每百万元研发投入与发明专利申请的比值来看,我市已达到并超过全国同类城市水平。
发明专利投入产出表(单位:件/百万元)
城市
深圳广州西安杭州南京武汉青岛成都沈阳宁波大
连济南哈尔滨厦门长春
全社会研发投入
416 238 202 202 190 177 164 162 140 114 97 95 70 69 61 百万元研发投入所申请的发明专利
0.75 0.41 0.74 0.59 0.86 0.46 0.74 0.73 0.41 0.65 1.14 0.9 0 0.84 0.36 0.48
注:由于发明专利成果与研发投入存在滞后,研发投入采用2011年数据。
二、我市发明专利申请进一步增长面临的困难
在政策导向作用下,我市发明专利两年来快速增长,政策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发挥。
2012年我市发明专利申请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4,但前三名的深圳是31087件、南京是16409件、西安是15029件,我们与第三名相比差距近
3000件;而第5名杭州是11974件、第6名成都是11957件,我们与之相比仅多113件、130件。
下一步我市发明专利申请基数的增大,靠“政策红利”对发明专利申请增幅的推动作用将更加有限,在“治标”的同时,更应该“治本”,更多地依靠创新资源的增长来拉动(我市研发投入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7),依靠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聚集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
目前,在排名前六名的城市中,只有青岛没有国字号的机构,其余五个城市均有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代办处;国字号机构的设立可聚集大量国内外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和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从整体上提高城市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对吸引更多世界知名企业、高端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的集聚起到促进作用;其次,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不强。
组建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队伍是提供优质知识产权服务的保障,目前,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还难以面向社会提供系统、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已成为平台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快速发展的瓶颈。
与同类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如济南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设有全拨事业编24人,大连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编制26人,而我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仅有全拨事业编5人。
前六名城市专利代理机构统计表
城市深圳南京西安青岛杭州成都
专利代理机构45 19 15 6 23 26
注:2012年数据
三、下一步工作对策和建议
为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激发专利创造活力,全力促进我市发明专利质量与数量的同步提升,从根本上解决我市专利工作发展的瓶颈,下一步,市科技局将
多措并举,锐意开拓,着力构建由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分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分理处、青岛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专利工作服务体系。
一是争取建立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分中心。
为强化专利申请复审、无效案件审理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拟于今后几年在京外建设1-2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分中心。
复审分中心是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如能争取在我市设立,将为我市聚集大量国内外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和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推动我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快发展,从整体上提高我市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从而吸引更多世界知名企业、高端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向我市集聚,有力推进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争取复审分中心落户我市,去年以来市知识产权局和省知识产权局多次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汇报申请,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导已同意考虑在青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山东分中心,人员初步定为500人。
复审分中心的建设将采取国家知识产权局、省、市、区四级共建的模式,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解决机构编制并负责管理,由我市划拨一定数量的土地建设或提供一定面积的办公场所、配套办公设施及人才公寓并制定税收、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
二是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青岛分理处。
专利代办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地方设立的业务派出机构,承担专利申请文件的受理和专利收费等业务工作,并且为发明人和专利申请人提供相关的便捷服务。
管理体制为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代办处的业务职能确定、指导监督、人员培训和拨付工作补贴等;地方知识产权局负责提供代办处的机构和人员编制、办公场所和日常管理等。
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在28个省知识产权局设立专利代办处,目前仅有苏州于2009年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南京代办处苏州分理处。
根据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发展实际,拟参
照苏州模式,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济南专利代办处青岛分理处,主要目的是强化我市在全省专利工作的龙头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集聚知识产权人才,促进专利服务业发展。
目前,在青设立专利分理处的申请得到了省知识产权局领导的支持,建议我市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要求,设立独立建制的全额拨款行政性事业单位。
三是提升青岛市知识产权公共平台服务能力。
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承担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青岛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中国(青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国家专利技术青岛展示交易中心的工作职能,主要面向社会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和专利预警、科技型中小企业托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专利展示交易服务、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知识产权政务服务等。
目前,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承担平台建设和管理运营工作,但人员编制远不能适应平台服务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我市将参照大连、济南等情况,争取进一步扩编增配,不断提高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实现以上目标后,我市将成为拥有国家、省、市三级联动、三位一体全新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城市,将为我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