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郭令战

合集下载

美丽中国视域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美丽中国视域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秀丽中国视域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秀丽中国;现实挑战;路径选择;可行方案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步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是实现可持续进步的必要条件。

衢州柯城31个省市区代表共植“村长林”

衢州柯城31个省市区代表共植“村长林”

衢州柯城31个省市区代表共植“村长林”文|摄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11月28日上午,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创建国家森林乡村的村支书齐聚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在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系列宣传活动暨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柯城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柯城区范村共同栽植“创建国家森林乡村村长林”,这也是全国首个绿化美化行动村长林。

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古树名木,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把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作为重要内容,提出了实施乡村绿化、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国家森林乡村等重点行动,并将村庄绿化覆盖率列入规划主要指标,纳入考核内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印发了《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美丽宜居的国家森林乡村、地方森林乡村和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乡村绿化美化持续推进,森林乡村建设扎实开展,乡村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绿化总量持续增加,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绿化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要以科学理念加快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努力奋斗。

在活动开始前,著名表演艺术家、周恩来总理扮演者刘劲和参加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系列宣传活动暨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柯城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的村长们向全国各地的村支书、村主任发出倡议:一、保护乡村自然风貌。

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社会与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河南省固始县自然资源局 张骁汉摘要:我国在经历了数十年高速的经济发展之后,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在经济相对宽裕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被政府以及社会会各界人士所重视,如果说经济发展能够确保一两代人的小康,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则能确保今后世世代代的生存。

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数亿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国家今后的长远发展,本文就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展开讨论。

关键词:生态文明;村镇规划;建设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同时,村镇建设也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由于大多数年轻人都涌入了城市里,并且越来越多的定居在了城市,因此整个社会包括网络上的关注点也都在城市内,实际上在我国面积更为广大的农村里,村镇建设也在快速进行着,特别是村村通水泥路,每条河都修建了稳固的大桥,农村的绿化更是政府最重视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每个村子几乎都会有一大片土地被化定为绿化区,政府甚至安排了专门的绿化管理人员来参与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的内容(一)植树造林生态文明时代,植树造林是乡镇规划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城市绿化受制于面积,很难大面积的绿化,绿化的意义并不深远,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为了市容做装点,但是农村广阔的土地面积以及较为稀少的人口都为大面积绿化带来了便利。

水土都是万物生长的最基本资源,而植被的生长更是依赖于水和土的作用,因此,水和土的保持作用对植被的意义十分重大。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我们必需的氧气,如果没有植物的光合作用,我们人类就无法正常的在地球上生存,其他大多数动物同样需要氧气的哺育。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水土的保持作用间接地导致了人类的生死存亡,因此,水土的保持作用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极其重大。

除了氧气以外,水土保持功能同样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土保持区划内部水资源的质量。

由于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生态环境中的水资源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这是整个生态圈内部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过渡期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与实践探索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过渡期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与实践探索

乡村振兴41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VOL.39 NO.3 MAR. 2021小城镇建设2021年 第39卷 第3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源数据的省际交界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与优化调控研究——以京津冀为例”(编号: 52078003);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背景的建设项目节地管控技术研发与应用”(编号:S18ZC61392)。

作者简介:戴林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余璇,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

 吕晋美,易景环境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自然资源中心规划师。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过渡期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与实践探索戴林琳 余 璇 吕晋美 陆方兰摘要:在当前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尚未最终确定的过渡期,村庄规划作为落实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支撑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理念落地、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工作的重要途径,既需保障建设活动如期开展并预留未来发展空间,又需前瞻性地满足上位规划的约束性要求。

在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底线约束基础上,村庄规划应以“短周期”行动规划应对村庄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弹性单元规划提高镇村统筹发展的可实施性。

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开展了以2025年为规划目标年、包括9个村庄在内的短周期、单元式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期落实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河北屯镇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1.03.007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1)03-0041-07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Village Planning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ReformDAI Linlin, YU Xuan, LYU Jinmei, LU Fanglan[Abstract] In the current transition period when the overall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t all levels has not yet been finalized, village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support ecological and food security ,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of rural land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e carried out as scheduled and reserve spac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needs to meet the binding requirements of the upper planning in a forward-looking manner.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dlines and the basic farmland protection zones, village planning should respond to the uncertainty of village development with 'short cycle' action planning, and im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ed town and village development with flexible unit planning. In Hebeitun Town, Wuqing District, Tianjing, we explored the planning of short-period, unit-type village planning including 9 villages, with 2025 as the planning target year to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territory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village planning; Hebeitun Town引言在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广大乡村地区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土地制度和人口结构等均需进行系统性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政策体系

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政策体系

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政策体系作者:董战峰彭忱来源:《前线》2024年第04期[摘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深刻把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形势,加强行政、市场和社会治理政策的创新与统筹,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政策,需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政策体系,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长效动力机制与坚实政策保障。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美丽中国;政策体系[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4)04-0019-04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加快构建美丽中国政策体系,推动形成系统性的政策合力,为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充分支撑。

完善行政政策機制,压实美丽中国建设各方责任持续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地方落实的美丽中国建设体制,充分发挥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压实各级政府以及企业的美丽中国建设责任,这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

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通过完善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资源能源效率提升、生态系统保护、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与效益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与奖惩机制,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政策。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高质量生态监管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实现。

综合运用固定源排污许可、监管执法等措施强化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继续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推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合,形成面向美丽中国建设的大督察制度。

加快健全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

以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为目标优化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衔接,强化战略环评等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支撑作用。

申论范文:“红线”与“红利”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申论范文:“红线”与“红利”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申论范文:“红线”与“红利”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申论范文:“红线”与“红利”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并将之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之中。

本文将从“红线”和“红利”两个方面,阐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措施。

一、“红线”是生态文明的底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首先需要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即“红线”。

所谓“红线”,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内,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设定的界限。

这种设定倡导合理规划,避免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恶化。

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条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保护生态红线是一项重要举措,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合理的生态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

通过科技手段,对生态红线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警,提前采取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其次,严格管理地方性的生态保护地。

将生态红线内的岛屿、湿地、森林等自然生态保护地合理划定,并加强管理、保护和监控。

禁止随意扰乱生态平衡的行为,让野生动物和植物能够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再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红线的保护要求,确保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

同时,鼓励和支持生态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通过加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二、“红利”是生态文明的动力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红利”,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推进。

首先,生态文明带来了绿色发展的机遇。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培育绿色产业和绿色就业,从而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为经济增长。

郓城县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探索

郓城县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探索

■uyum孩■苑郭城县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探索屈爱霞李秋兰1总论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全球化 经济浪潮的到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获得了稳步推进,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对于经济社会的负向约束力正在 明显加剧。

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共十八大围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要加快提升城镇化质量、优化 国土空间格局、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这对 中国国土开发利用提出了诸多新课题,迫切要求加大对经济社会 发展和国土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统筹,实施国土生态文明战略,加快 转变国土开发利用方式,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构建更优的 国土空间格局、挖掘更高的国土开发质量以支撑中国未来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

1.1国土生态文明内涵要求国土资源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 要素,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地位。

国土生态文明是指中国为保护国土资源可 持续发展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国土生态文明建 设是指通过创新性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国土资源的优化有效 管理,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土资源生态体系与社会 经济体系全面协调发展。

在中国国土资源开发过程中,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陆地 国土面积仅为10余万k m2,这一空间还必须考虑粮食安全、生态 建设等多种需求,并且在开发过程中频现资源缺口、环境压力、地 质灾害风险等问题。

国土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能力已 接近阈值,因此必须树立国土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进国土生态文 明建设,实施国土生态文明战略。

3郓城县城镇化3.1郓城县国土资源概况郓城县是一千年古县,位于中国山东省西南部。

全县辖22个 乡镇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1个山东省政府支持的精细化工循环 经济示范园区,1041个村(社区),127万人,总面积1643平方公 里,中心城区常住人口 20.3万人。

加快绿化三晋大地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在长治市召开

加快绿化三晋大地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在长治市召开
新 理 念 , 动 全 省造 林 绿化 工 作 和 生 上年 增加 31 个百 分点 。 国绿 化委 经 济功 能 、 会 功 能 , 分 发挥 林 业 推 .1 全 社 充
态建设 再上 新 台阶 。国家林 业局 局长 员会 授 予晋 城 市全 国绿 化模 范 城 市 , 的生 态效 益 、 济效 益 、 经 社会 效 益 , 不 贾 治 邦 和省 委 副 书记 、省 长 孟学 农 , 授予 右 玉 、 津 、 河 柳林 、 县 、 源 为 断满足社会对林业 的多样化需求。 蒲 沁 市 ,授 予 潞 宝 集 省 人 大常 委会 副 主 任郭 海 亮 , 省政 协 全 国绿化 模 范 县 ( ) 孟 学 农 充 分 肯 定 了 近 年 来 我 省 副 主席李 雁红 出席 。副 省长胡 苏平 主 团 、 同朔 集 团 等 9个 单位 为全 国 绿化 造林 绿 化 取 得 的成 绩 后强 调 , 级党 各 中央文明办、 委 、政府及广大干部必须统一思想 , 持。与会代表实地参 观长治市“+ ” 模范单位。中央宣传部、 1 5 造林 绿 化工 程 成 果 , 政 府 对造林 绿 全国绿化委员会 、 省 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 提 高认 识 ,把 转 变 经 济发 展 方式 、 建 太谷等 4 、1 、 0 全 国“ 色小 设 生 态文 明 作 为 破 解 经 济社 会 深 层 县 5村 3 户 7 绿 化 先进 县 、 单位 进行 了表 彰 。 先进 次 矛 盾 和 问题 、 加快 科 学 发 展 的根 本 会 议 提 出未 来 三 年 全 省 造林 绿 选 择 。要 明确 思路 , 突出重 点 , 以更 大 和 省 重 点 绿 化 工 程 ,取 得 了 显 著 成 化 工作 的总 体思 路 和 要 求 : 以科 学 发 的决 心 和 更 有 效 的 方 法 ,深 入 推进 以科 学发 展 观 为指 导 , 统筹 推 进 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郭令战
发表时间:2019-08-02T10:04:10.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郭令战
[导读] 摘要:当今时代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的关注热点,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身份证号:37083119781107XXXX 山东泗水 273200
摘要:当今时代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的关注热点,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是以小城镇带动周边村庄经济结构变化的地理与社会人文结构体系调整,是符合我国国情特色城镇化建设的一种模式。

城镇化建设中的“美丽乡村”理念内涵与模式是乡村小城镇化、生态化建设的典型代表模式之一。

美丽乡村规划是以自然、环保、循环经济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乡村小城镇的空间格局、产业分布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分析与提升作为整体生态式规划的重点与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建设发展
1 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的目标
1.1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要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发展依赖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其中主要包括了绿色资源及水资源,在生态文明时代要做好村镇规划,就要对生态资源加以珍惜,使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1.2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要尊重居民生活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因此不同的地域的村镇和不同民族所在的乡镇会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

城市生活和乡镇生活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大不同。

应该以所要改造和建设的乡镇实际情况为依据,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和意见征求,可能会给当地乡镇居民的生活带来短期内的不适,任何不科学和不明智的措施都会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前进。

1.3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要加强基础建设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准确区分“原始”和“自然”的含义,自然并不能等同于原始,在实际的建设的过程中甚至会发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含有较高的科技成分。

在具体实施乡镇生态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多项高新科技来支持。

乡镇的基础设施是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和规划的重点内容,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有利于实现乡镇生态文明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村镇规划与建设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2.1 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现在的生态文明时代,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现今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善。

在现在的村镇中,仍旧有一些村镇盲目进行面子工程而忽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很多的村镇看上去环境不错,仔细观察却发现这些村镇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纸老虎。

很多村镇缺乏系统的文体设施建设、缺乏基础教育学校、缺乏整体布局规划……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缺乏使得我们很多村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一直处于低下水平,适龄儿童上学难、居民日常娱乐活动单一、老人生活闲散无聊、村镇出行不便……而且,在一些村镇中,垃圾仍就集中堆积不进行集中处理,这也会对我们的环境进行极大的污染,影响我们的生态环境。

另外,在现在的村镇中,经济结构都比较单一,除了农业就是工业。

而更多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发展进入城市打拼,也就严重的影响了村镇的居民结构,也极大的限制了村镇经济结构的发展和转型,使得村镇的生态化文明化建设和规划进入困境。

2.2不统一规划村镇的建设,村镇建筑参差不齐
在村镇规划和村镇建设的过程中,村镇的规划是建设村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在进行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和村镇建设中,我们却发现这些村镇村民建设规划的意识就极其不明确,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规划村镇建设的概念对这些村镇居民来说仍旧是一个很新的概念,这种规划建设的思路往往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村镇建设发展,从而延误我们的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

村民建筑的房屋都没有做统一规划,村民都是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和个人意愿,选址建造,村镇的建筑位置主要都是根据自家拥有的土地位置在确定,建设修盖质量也各不相同,在建筑周围所形成的道路也是宽窄不同,有的还是泥巴路,下雨季节根本无法行走,且这样的道路还比较多。

这也导致我们的村镇建设经济发展的始终不能正常的进行下去。

2.3村镇建设无检测标准,安全系数太低
对于村民来说,建设房屋的费用是非常巨大的,花费有可能是几年的收入,而且,村镇建设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村民也没有长远的安危意识。

在处于建设房屋的过程,村镇村民基本不会去考虑到房屋的抗震性,在农村,有许多洪水,泥石流,雷电之类的自然灾害,村民为了节约建设房屋的成本,减少了对建筑材料上的要求,基本只考虑到将房屋建筑建设完工,舒适美观,这样也就使得村镇的建筑物抵御灾害的能力极低,特别容易被摧毁,基本不会考虑安装避雷针等,所以村镇的建筑物安全性能也就相比较城市建筑就差太多。

在村镇中经常会有地震,泥石流,洪水,雷电等潜在危险发生,由于村镇村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要低一些和有些村民的经济实力有限,没有较好的意识和条件去挑选好的材料,使得村民建设的房屋建筑质量不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安全的系数也就降低了。

3 加强村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3.1做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要想全面做好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首要工作便是要积极地做好全面了解村镇的基本发展情况,每一个村镇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加强村镇基本情况的了解有利于更加科学及合理的制定建设计划。

在不同特点的村庄之内要采取扬长避短的手段,明确制定村镇的生态文明发展计划和方案,例如地处坡地的村镇在开发建设的同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土壤分布较为贫瘠的村镇要加强土壤营养成分的合理调整等等。

这样十分有利于我国村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3.2高度重视村镇保护性建设
加强我国村正生态环境的研究和考察有利于真正掌握我国村镇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同时做出科学、严谨的数据测评上报相关部门,力求改变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中对于生态保护的轻视状况。

由于我国早期的经济发展不计后果,因此出现了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局面。

在我国村镇生态建设和规划中一定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村正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

3.3逐渐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首先要做好我国现阶段村镇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合理加入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容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及促进经济水平发展,又从根本上保证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地方政府和村镇领导要积极地实施民意调查以及村镇实地情况的考察,对已经取
得生态文明规划和建设成功的村镇要积极吸取经验,确定村镇未来发展方向,逐步完善和加强村镇建设步伐,最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结语
经济的发展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应该仅仅追求经济和工业发展的腾飞带给社会的GDP数字,一旦人类的破坏超过了大自然的承载极限,便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灾难和后果,当人们想要采取修补措施时便会难上加难,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做好村镇规划和建设工作,将会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彦鑫,张新伟,陈建成.生态城镇应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点[J].经济题,2007(9):27~29.
[2] 仇保兴.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J].中国名城,2010(06).
[3] 王奇,王会.生态文明内涵解析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基于文明内涵扩展的视角[J].鄱阳湖学刊,2012(01).
[4] 孙伟,胡晓添.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古镇整体城市设计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