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七上地理第四章第四节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掌握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海陆变迁的现象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掌握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了解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陆变迁的概念,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2.难点:海陆变迁的原因,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海陆变迁的实例图片和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影响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3.准备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资料,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海陆变迁。
2.呈现(10分钟)展示海陆变迁的实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运动、地壳构造等,来解释海陆变迁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海陆变迁的实例,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说课稿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海陆变迁的概念、原因和实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理解海陆变迁的现象,并掌握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自然界的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海陆变迁的概念和原因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有所了解,但对如何保护环境、减缓海陆变迁的速度还没有明确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掌握海陆变迁的原因,了解一些典型的海陆变迁实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陆变迁的概念、原因和实例。
2.难点: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及如何保护环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例法、小组讨论法和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此外,还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海陆变迁的现象,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海陆变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海陆变迁的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海陆变迁的概念、原因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海陆变迁的知识。
3.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海陆变迁的实例,讨论海陆变迁的原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4.讲授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海陆变迁,如何保护环境,减缓海陆变迁的速度。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教案设计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范围、分布地区。
2.学会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总结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
3.根据实例,说明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教学难点根据实例,说出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工具黑板、电子白板、翻页笔教学过程导入:先展示两幅十一月份拍摄的上海和北京街道场景图片,让学生找出差异并说出引起差异的主导因素。
然后再展示分别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锡林郭勒大草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一组图片,让学生找出差异和主导因素。
引出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特点产生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88-97,完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五带分布注:亚热带是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气候地带,大致位于南北纬23.5°-40°之间。
热带气候类型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找出热带范围,展示四幅热带景观的图片,要求学生对应相应的气候类型,并指出景观名称。
自主学习二认真阅读课本P88-89,完成表格,并标记在课本上。
学生全部完成后,选取两名学生分别对着地图指出四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和地区。
老师进行补充和纠正,完毕之后对照完整的正确填法进行记忆巩固和小组提问。
指导学生看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指导主要看哪两个月份,划定不同的气温度数和降水量的描述词是什么。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热带气候的特征如何去描述。
合作探究看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小组讨论,总结四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讨论之后学生发言。
对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描述方法,老师进行指导。
讨论根据下图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特征的异同。
知识拓展1.下图是热带草原上的一种树,是世界上最粗的树之一,想一想,与当地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树干里面储存着什么?2.阅读课本P89阅读材料,思考动物们为何进行迁徙?巩固练习对照表格,说出表格中的空白内容亚热带气候类型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上找出亚热带范围,展示两幅不同叶片的图片,要求学生猜测相应的气候类型,并指出景观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_第四章_世界气象_第四节_世界要紧气候类型名师教案2_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象第四节世界要紧气候类型名师教案2 湘教版教学目标:一、重点把握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类型的不同及其散布规律。
二、能依照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对各类气候类型的特点进行简要的描述.3、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散布知识如何指导生活实践。
教学重难点:气候类型的散布规律。
依照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定气候类型.教学方式:教学谈话法,小组交流法,合作探讨法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案一:前面咱们学习了阻碍气候的要紧因素,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同纬度的海陆散布不同、同纬度陆地上地形地形各不相同,再加上人类活动的不同阻碍,致使世界各地气候各不相同,今天让咱们一路来领略世界气候的不同。
方案二:图片导入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习任务(一):热带的气候类型(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的景观图)一、自主学习(1)、这些图别离代表着什么景观?(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季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荒漠景观)景观有什么不同?(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盛;热带季雨林景观:树木高大,雨季时茂盛,旱季时有落叶;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雨季时青绿,旱季是枯黄,动物有斑马;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少)(2)、什么缘故景观会有如此大的不同?(3)、出示教材P75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让学生自己将景观图与四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对照,做教材P75活动第2题。
(4)、热带四种气候类型散布在地球的哪些地址?二、小组交流,提出疑难3、合作探讨(1)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探讨结论: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更明显,降水总量大热带季风气候:有干湿两季,降水总量小(2)如何利用降水气温图判定热带气候类型。
分为四个小组探讨,教师可提示从气温和降水的异同来试探问题。
探讨结论:一起特点是平均气温在15度以上。
不同点在降水方面: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量都较多,总量专门大;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都很少,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精品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人教版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极地气候等。
通过对这些气候类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区域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图的阅读、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等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气候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区域、特点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式,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分布区域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等方法,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重要性,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分布区域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分析,以及对不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世界上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2.探究气候类型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区域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展示成果:各组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1 湘教版

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雨热同期)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雨热不同期)
分布
亚热带 大陆东岸
30º~40º大 陆西岸
布置作业
一、完成《地理学法》P60选 择题 8-12。 二、预习温带的气候类型。
✓
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第一届青年教师技能大赛
现象解说
生活地理
为什么地中海气候区的树木叶片小,表面 有“蜡质层”?
找一找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
想一想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
40°N 30°N
30°S 40°S
说一说 长沙的气候特征
降水集中 易造成洪 涝灾害, 造成农教师技能大赛
合作学习
长
1.比较亚热带季 沙 风气候和地中海 气候在特征上有 何异同?
雅 典
2.两种气候 在分布上有 何区别?
合作展示 1.亚热带季风气候PK地中海气候 的异同。
共同点:夏季高温
不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雨热同期” 地中海气候是“雨热不同期”
景观欣赏
春
看一看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1举、一根反据三 图1亚分热析带亚季风热气带候季风气候 的2夏主、要季特分高根布征温在据多。亚雨图热(带2大雨归陆热东纳同岸期出地)区其;。冬分季布温和规少律雨 。 3、根据生活经验分析该气候特征 对农业有何影响?
举一反三
利
雨热同期, 有利于水稻 等农作物的 生长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类型 亚热带气候类
型
生活地理 看谁答得对
读图分析 气温特点?
读图分析 降水特点?
400
读图分析 气候特征?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第四章世界的天气第四节世界主要天气种类教课内容本节内容在教材 74-85 页。
详细教课内容是引入天气因素的剖析方法和世界天气散布规律以及特色。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记着典型的天气种类。
2.在地图上说出生界天气的散布规律和几种典型天气的散布地域。
3.会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派图,会剖析天气特色。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指引学生将天气特色、散布特色联合起来,形成对于天气的完好的知识系统。
采纳学生自主式学习(收集天气知识,制作对于天气特色和散布特色的课件)和研究式学习(天气的散布规律)。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学会对自然之美的赏析剖析。
教课重难点及打破要点天气的特色、散布地域。
难点天气因素的剖析策略、天气种类的鉴别。
教课打破学习天气的特色和散布地域时,建议让学生收集天气知识,制作对于天气特色和散布特色的课件,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体验知识,进而记着知识。
判气绝候的种类,是学习地理的难点。
应当教给学生剖析天气的方法,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气温,包含最热月在几月、最高温度是多少、年较差大小;第二是降水,包括降水集中散布在几月份、整年的降水量大小等等,从两个因素的综合剖析中得出天气种类。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上,采纳先形象再抽象,先宏观再微观,先系统再详细的递进方式,分解学习的难点,降低学习难度。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1.气温散布规律图、降水散布规律图、以及二者的叠合图。
2.各样天气的视频资料和课件,用以说明天气的特色、景观特色、散布地域。
学生准备1.收集各样天气的资料,形式包含图片、录像、或许光盘。
2.复习第二节,要点是天气因素、世界气温散布规律、世界降水散布规律;并描摹一张大洲大洋轮廓图。
教课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课流程设计教师指导1.用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1.学生在思虑回答的过程中束拢思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系统方面的铺垫。
2.展现天气种类。
3.设置问题,指导研究世界天气的散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湘教版

(景观)
赤道两侧 全年高温多 茂密的热 雨 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 热带草原 的南北两侧 分干湿季
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沙 漠气候
亚洲南部和东 全年高温, 热带季雨
南部
分旱雨季
林
南、北回归线 终年炎热干 热带荒漠
附近的大陆西
燥
岸和内陆地区
完成下题
D图所示气候在非洲分布最广,那么D应为( D ) 南美洲分布最广的是(C、D)
五、职业发展规划
第 二 阶 段
第 一 阶 段
第
三
阶
•成为一名优秀的集成项目
段
管理工程师
• 相关证件的考取 •项目管理流程的学习
•低姿态起步、踏实做事 •虚心请教,加强相关产品学习
上节课遗留问题
1、最后内容讲解 2、活动解答 3、作业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第一课时
北极点90°N 北极圈66.5°N
北回归线23.5°N 赤道0° 南回归线23.5°S
南极圈66.5°S 南极点 90°S
地球上的五带
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温与降水的变化
思考
(世界气温分布)
(世界降水分布)
世界气温的纬度分布特点:
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来自降水分布特点:1、赤道地区降水 多 ;
2、南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降水 多 ;
3、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降水 少 。
热带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量图
讨论: 这4种气候类型的相同点是 _全_年_高__温__不同点是 _降_水_总__量_和_时间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售后 负责项目及相关技术问题的跟踪和解决,售 运维 后设备维护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达标检测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
A.非洲、北美洲、大洋州、南美洲
B.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
C.欧洲、南美洲、大洋州、非洲
D.欧洲、大洋州、北美洲、南美洲
2. 除南极洲外,其余各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3.根据下列气候资料,判断:()
A.该地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B.该地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该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该地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4.热带沙漠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A南美洲B大洋洲C亚洲D非洲
5.下列分布有最广的热带雨林的地区是()A非洲的刚果盆地B亚洲的马来群岛C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D亚洲的中南半岛
6.分布在大陆西岸,常年受海洋和西风影响的气候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7.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A.夏季多雨区B.冬季多雨区C.全年多雨区D.全年少雨区
8.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9.热带雨林地区分布最广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0.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均有分布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二、非选择题
11.根据“某地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
判断出该地气候类型为。
12.分析下表的气候资料,判定气候类型。
(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
地点月份 1 4 7 10 全年
A 气温 6.9 13.7 24.7 16.5 15.5
降水79 72 18 132 882 B 气温-13.4 4.4 17.7 9.4 4.3
降水10.5 47 135 57 739 C 气温24 28 27 27 26
降水 3 3 617 56 1793 D 气温 3.1 10.3 19.0 11.1 10.9
降水54 38 55 49 585 A.,B.,C.,D.。
13.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月分配图,回答:
(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该气候类型一般分布在大陆的 。
夏季受来自海洋 季风影响,降水。
(2)、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是 。
14. 某同学在做地理作业时,只完成了一部分。
请你根据表中资料,帮助他完成余下的作业,
并回答问题。
(1)请把右图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图补充完整。
(2)该种气候类型可能是 气候,
其气候特点是 。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的是 (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 )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3.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4.下表是某地的各月气温和降水,阅读后回答: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9
11
12 13 15 16 19 17 18 16 13
10
降水(㎜) 102 88 68
33
12
3
1
5
19
40 104
该地气候特点: ( ) A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夏季 B .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你知道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大片森林分布于下列哪个气候区吗? ( ) A .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荒漠气候 二、非选择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11 13 16
20
23
27
降水量(mm ) 30
50 70 120 200 27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8
25
19
15 13 12 降水量(mm ) 235 150 95
70
45
20
6.下图是亚欧大陆上不同位置的五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
请认真分析这些地区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不同位置的气温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柱状图,描述A 、C 、E 三地气候特征:
A 地 。
C 地 。
E 地 。
(2)A 地气候与B 地差异很大,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C 、D 、E 三地比较,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地,降水各月均匀的是 地,年降水量较少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地;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7.写出下列四张气候坐标图的气候类型
A B C D
A 图的气候类型是
B 图的气候类型是
C 图的气候类型是
D 图的气候类型是
8.请根据下表气候资料,在右面的坐标图中,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9.读五带示意图(右图)回答问题 ①.根据图中字母填写地球上的五带
A . 带
B . 带
C . 带
D . 带
E . 带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带。
②.有阳光直射的 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四季分明的是 带。
③.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 北回归线的纬度是 ;南极的纬度是 ; 北极的纬度是 。
10.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1)该地属于 气候,判断的依据 。
(2)此种气候的分布
规
律是。
(3)在下图中画出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分配柱状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5.5 25.3 25.4 25.0 25.0 24.6 23.4 23.3 24.7 25.1 25.0 25.2
降水量(mm ) 255 380 445 298 278 164 138 200 188 205 217 198
30 气温(℃) 降水量(mm )
20 10 0 -30
-20
-10 0 50
100 200 150 250 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参考答案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C 3.C 4.D 5.C 6.C 7.B 8.B 9.C 10.A 二、非选择题
11.地中海12.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13.(1)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岸丰沛(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14.(1)略(2)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四季
分明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C 3.D 4.D 5.C
二、非选择题
6.(1)全年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温和湿润(2)纬度因素(3)C E D E D 海陆因素
7.A图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B图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C图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D图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8.略
9.①.A.北寒带 B.北温带C.热带 D.南温带E.南寒带。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②.有阳光直射的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南、北寒带,四季分明的是
南北温带。
③.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S;
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南极的纬度是66.5°S;
北极的纬度是66.5°N。
10.(1)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2)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或南北纬10°之间);(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