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
论新闻标题中的语法省略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新闻标题中的语法省略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20070501摘要人类语言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演进到复杂,又从复杂升华到简练的过程。
节省词句,力避重复为特征的省略结构,是使语言达到简练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省略历来成为学者们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新闻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开始连篇累牍地研究“新闻语体”。
新闻语言一般是被看作是语言的一个功能变体,或者说是一个语域。
所谓“语域”即“指按其使用情景定义的语言变体,例如有科技英语、宗教英语、正式英语等等。
”①新闻标题作为新闻语言的组成部分,语言运用的特点与人类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相一致,但标题语言比通常语句更经济。
本文选择新闻标题作为研究对象,选题是从语体角度切入的,并进行了次语体的区分,即限定在新闻标题内。
本文拟以语言运用为发韧点,把省略放到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中去观察分析,以求对其在新闻语域中的具体使用有一个较为理性化的认识,并尝试运用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相应理论进行解释,试图探索出在新闻标题这一特定的语域下省略的具体形式、原则以及功能。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
主要介绍了选题的原由、意义及研究方法,标题和省略的研究概况,并对本文所研究的“新闻标题”一词做了界定。
第二章:新闻标题中语法省略的形式考察,包括虚词的省略,以助词、介词、连词为考察对象;时体标记的省略,标题由于称名性的追求,大量报道性标题在陈述时,往往省略时体成分采用动作小句的形式;未知信息的省略,新闻标题不仅省略已知信息还有未知信息,未知信息即阅读正文前不为读者所知同时也是读者关注较少的信息,这类信息往往是句子的重要成分,如主语、宾语;粘着结构造成的省略,这类结构为标题所特有,文章从时间、空间、事物事件、逻辑四方面考察这类结构的省略特点。
第三章:新闻标题中语法省略的方法和原则考察。
文章归纳的省略方法有以下四种:成分省略法;句式变换法;词的功能转换;意合法。
对新闻标题几种常见错误的分析

对新闻标题几种常见错误的分析对新闻标题几种常见错误的分析如下:一、事实概括不准新闻标题对新闻事实概括体现在两个方面:概括全部的新闻事实、就新闻事实的主要方面进行概括。
但是,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求准确无误。
不准确的新闻标题或者是偏离了主要新闻事实,或者是表意不清楚,让人匪夷所思。
二、用词表达不当新闻标题用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词义的误解。
三、行文不合语法有时,新闻标题的不准确是由于语法的错误造成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介词或助词的使用错误。
缺少介词的,例如:《蛔虫腹中呆五年》,显然这里缺少介词“在”,否则可以理解为“在蛔虫腹中呆五年”。
介词“在”一般和其后的名词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限定主语的对象、处所等,随便省略会造成主宾错位。
另外从准确性上说,这一标题还缺少必要的限定,完整的可以表述为《一条蛔虫在腹中近五年》,“一条”限定蛔虫的数量,“近五年”是一种大致判断,因为从新闻内容不能得出五年的确切判断。
类似缺少介词的标题还有:《达芬奇传世巨作英国被劫》,应为《达芬奇传世巨作在英国被劫》;《疯狗当街逞凶咬伤十人被击毙》应为《疯狗当街逞凶咬伤十人后被击毙》。
多用助词的,例如:《今秋开学严管收费不让乱收费伤了人心》这里的“了”应当去掉。
在语法上动态助词“了”主要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性状的实现。
而新闻内容是说今秋开学将严管收费,以防乱收费再伤人心,是尚未发生的动作,所以不能用“了”。
就这一标题来说,从准确的角度来看“严管收费”不如改为“严管乱收费”,因为收费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收费何必严管。
从准确、简洁的要求看,该标题不如改为《今秋开学将严管乱收费》。
—一限定性定语使用不当。
例如:《啤酒突然变浑浊热情劝酒有名堂机警司机智擒麻醉劫匪》,新闻的内容是说几个劫匪在啤酒中下麻醉药待司机喝下昏睡后实施抢劫,一司机识破这一伎俩报案并协助抓获一劫匪的事实。
可见麻醉只是劫匪使用的手段而已,但从语法的角度分析,标题“机警司机智擒麻醉劫匪”中“麻醉”显然是“劫匪”的定语,给人的印象是“机警司机”擒获的是一被“麻醉”的劫匪,意思完全反了。
英语新闻标题修辞赏析与翻译

!!2005年6月!!!!!!!!!!!!!!!!!!!!!!!!!外国语言文学研究!June2005第5卷第2期!!ResearchinForeignLanguageandLiterature!Vol.5No.2英语新闻标题修辞赏析与翻译李红霞(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并结合大量实例分析各种修辞格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然后提出了如何翻译英语新闻标题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新闻;标题;修辞!一、引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往往是先预览标题,然后再决定要不要看整篇文章。
标题在新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好的标题一定要能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与愿望,给读者留下清新而深刻的印象。
在一定程度上,标题就是新闻的广告(Leiter,Harriss&Johnson,2003)。
为了突出新闻重点、刺激读者的阅读冲动,记者、编辑不惜努力,使英语新闻标题在词汇、语法、修辞、形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构成了独特的标题语言(head-linese)(转引自许明武,2003)。
本文收集了近两年来在英美主要报刊发表的一些文章的标题,着重分析其修辞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英语新闻标题修辞的汉译方法。
二、英语新闻标题修辞特点1.简约新闻标题追求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在英美报刊上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单词式标题、短语式标题或短句式标题。
另外,使用简短小词,省略一切无实意的词语,如冠词、介词、连词、系动词等,也是常用的手法。
请看下面这则标题:NEETGeneration(TheGuardian,Nov.2,2004)NEET是not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的首字母缩写,指的是一群“不上学,不工作,也不参加培训的年轻人”。
文章讨论了目前在日本和英国的年轻人中存在的NEET现象,并探讨这种现象的社会源。
首字母缩写不仅使文章标题显得简洁,而且因为是作者新造的词,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新闻标题中的语法错误分析.paper.

学术研讨6年第十期D ONGNAN CHUANBO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东南传播语言传播【内容提要】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在新闻媒体上,常见的标题制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字方面主要有使用不规范的字;词汇方面,实词方面主要有误解词义、词义重复、缩略不当和不必要的语码转换,虚词方面主要讨论了结构助词和介词的误用;语法方面主要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糅三个方面分析了新闻标题中语法错误现象。
通过分类评析,可以看出新闻标题方面的错误应引起新闻出版界对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新闻标题语病分析语言文字规范"新闻标题能用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事实报告给读者,这就是它的提示功能。
我国一位早期的新闻学者说,“标题者,新闻之缩影,事实之骨髓”,指的就是这种提示功能。
当我们打开报纸或网络,那些大字号、小字号的标题不断地跃入我们的眼帘。
有些标题言简意赅,醒目隽永,既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唤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但有些标题语意含糊、混乱、晦涩难懂,有的甚至庸俗不堪,这就破坏了新闻标题提示功能的作用。
本文试从语言的使用方面分析新闻标题的不当之处。
一、文字不规范不规范的字是指一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的汉字,即不符合吸收了汉字整理简化的新成果的字(词)典所规定的形、音、义的汉字。
不规范字包括已废除的繁体字、异体字、旧印刷体字,也包括错别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一条、第十四条中明确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广播、电影、电视用字以及招牌、广告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法规中已明确指出要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但有些媒体却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报纸的标题中仍采用繁体字、异体字等,不仅违犯了国家语委规定,造成新闻标题错误,还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困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繁体字、异体字和旧印刷体字目前,我国新闻语言存在不少毛病,归根结底就是不太通俗。
报纸标题 报纸标题的语用分析

报纸标题报纸标题的语用分析报纸指以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散页的定期出版物,如日报、晚报等。
作为一种传统的大众媒体,报纸在现代社会电子传媒日益普及的状况下,仍旧具有非常广泛的受众群体,这与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及报纸语言所具有的特点等分不开。
为了满意大众不同的文化水平、阅读要求,为了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作为大众传媒,报纸的语言具有非常鲜亮的特点:大众性(报纸不是学术刊物)、节俭性(绝大多数人阅读报纸的目的是以较少的时间猎取较多的信息)、趣味性(阅读报纸采纳的方式多为扫瞄,趣味性不强必定失去读者)、客观性(新闻报道必需客观真实)等等。
报纸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不但是每一篇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而且还肩负着吸引读者目光和阅读爱好的重任,因此报纸标题在语言的使用上尤其独具匠心,体现着语言运用者对于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认知。
报纸标题具有的鲜亮的语言特色,引起过中外语言学者们的关注和争议,国外这方面的讨论相对而言开展得较早,其看法主要有两种:“贬斥”和“辩护”,“贬斥者认为标题句式背离规范结构,用词怪异,是语言的‘黄祸’(yellow peril)(Chesterton,1921)。
辩护者则认为这些特色全然是篇幅限制的实际状况和激发读者爱好的功能所必需。
英国语言学家福勒在《现代英语用法字典》中写道:‘指责标题违反正规标准甚至缺乏语法结构是毫无道理的……假如有时标题意思不能一眼看出,这样倒是更可以激发读者的爱好’”(Fowler,1965:241)。
国内对于报刊语言的讨论还不是许多,但已经引起重视。
如有人认为:认为标题语言很有特色,“标题语言处于古今中外的交汇点上”,是“书面语体中一种特别的语言片断”,“很有仔细学习、深化讨论的必要”。
有人认为:报刊标题中的一些语言现象的消失和使用是语言适应社会进展的需要,对于新的语言现象和语法规章的萌芽,语法学家面临的任务就是“查找和抽绎隐蔽在现象背后的规章和规律,并准时加以归纳总结,以丰富现代汉语的语法理论体系。
光明网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光明网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作者:张月萍魏倩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05期笔者对光明网新闻标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对光明网2008年12月31日至2009年1月10日的530多条新闻标题进行了全面比较,发现在光明网新闻标题中主谓式标题本身已经报道了一条完整的消息,已经回答了“谁/干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因而具有完整的报道叙事功能,这是光明网新闻标题最常用的格式。
谓词性标题和体词性标题由于称名性功能强,报道性功能弱,在光明网标题中使用相对较少。
而其他类,如“甲骨学三十年”结构类等在一般文章中经常出现的标题,在光明网新闻中出现的几率很小。
依据以上调查结果,从新闻标题的特点和本文的研究目的出发,笔者将光明网新闻标题的常见格式类型分为三大类:A类,主谓式标题:指在标题末尾加上标点符号后,可以构成有主语的主谓句,可以进入正文实现正常的交际功能的新闻标题。
例如:(1)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2009-01-01)(2)中俄两国领导人互致新年贺电(2009_01-01)B类,谓词性标题:指由谓词或谓词性短语构成的新闻标题。
例如:(3)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2009-01-01)(4)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2009-01-01)C类,体词性标题:指由体词或体词性短语构成的新闻标题。
例如:(5)首批受到护航的船只名单(2009-01-06)(6)一场新科技革命的誓师(2009-01-10)下面笔者对主谓式标题、谓词性标题和体词性标题这三种最常见的光明网新闻标题进行句法层面的分析。
主谓式标题的结构类型朱德熙先生曾说过:确定一个语言结构(ba)里组成成分(a)的性质时,不仅要考虑这个成分本身的性质(a的性质)以及跟它发生关系的其他成分的性质(b的性质),还要考虑整个结构的性质(ba的性质)反之亦然。
对主谓式新闻标题进行结构类型分析时,笔者以此作为理论依据进行探讨。
主谓式新闻标题主语的构成。
主谓式新闻标题主语的构成具有多样性,可大致分为体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两大类。
新闻标题的几种常见错误

新闻标题的几种常见错误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
它通常用简洁精练的文字提示新闻内容中最主要的信息。
而新闻标题的常见错误主要表现在:一、事实概括不准新闻标题对新闻事实概括体现在两个方面:概括全部的新闻事实、就新闻事实的主要方面进行概括。
但是,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求准确无误。
不准确的新闻标题或者是偏离了主要新闻事实,或者是表意不清楚,让人匪夷所思。
例如:《35辆的士动物园合围仙桃骗子破了50万大案》,新闻事实的当事地点是当归酒店,动物园只是一个场景而已。
而且,50万大案也概括失误,是50万件大案还是案值50万元?都没有交代清楚。
再看《偶遇同事跳舞招来一顿痛打》,只看标题还以为是仅仅是遇到(看见了)同事跳舞就招来一顿痛打。
但新闻事实却是因为偶然遇到女同事,并与之同舞,被女同事的丈夫看见后误解,而招致痛打。
从这个意义上讲,标题中的“偶遇”应改为“偶与”更恰当。
相反,好的新闻标题都能够直截了当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的和人们最关心的信息。
不看文章,只看标题,也大体知道新闻事实的主要内容。
二、用词表达不当新闻标题用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词义的误解。
例如:《再就业优惠政策何以“望梅止渴”》是说政府尽管出台了再就业优惠政策,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政策的执行大打折扣。
这则标题中的“望梅止渴”一词就是误用。
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解释,望梅止渴是“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而新闻事实是政府已经出台了再就业优惠政策,怎么还是“空想”呢。
再如:《400名“负翁”遭强制还款》是说近400名靠借贷购买手机、电脑、汽车等大件商品,又不按时还贷的人被法院强制执行还贷的事情,这里的“遭”,应该改为“被”,因为“遭”,一般是遭受、遭到的意思,从感情色彩上讲,遭受者是值得同情的,对动作的实施者是一种批评的态度。
但这里,不按时还贷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被”字更能准确的表达消息的意思。
--乱用简称。
在现代汉语中,一些词汇的简称都是经过社会认可并固定下来的。
新闻写作与报道技巧

新闻写作与报道技巧新闻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它要求作者尽可能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中立性。
以下是一些新闻写作与报道的技巧:1.确保准确性: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地传达事实,避免错误的信息或主观偏见。
在撰写报道时,作者应该进行深入的调查和采访,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简明扼要:新闻报道通常需要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大量信息,因此作者需要尽可能简洁明了地表达观点和信息。
避免冗长的叙述和无关的细节,突出新闻的要点。
3.使用客观语气:新闻报道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语言和评价,而是使用客观、中立的措辞。
避免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而是使用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4.结构清晰:新闻报道的结构应该清晰明了,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
标题需要简洁明了地概括新闻的主题,导语则需要引入新闻的背景和重要信息,正文部分则需要详细描述事件或情况,结尾则需要总结新闻的要点。
5.多方采访:为了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作者应该进行多方的采访,获取不同立场和观点的信息。
这样可以避免偏见和片面性,使报道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6.及时性:新闻报道应该是及时的,及时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
作者需要尽快报道事件,确保读者获取最新的信息。
7.标准化语言: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标准化的语言和词汇对于准确传达信息非常重要。
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和方言,以免造成歧义。
8.编辑校对:在完成新闻报道后,作者需要进行认真的编辑和校对工作,确保报道的语言通顺、无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总之,新闻写作与报道需要作者具备严谨的态度、客观的眼光和扎实的写作技巧。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作者可以提高新闻写作与报道的水平,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新闻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门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目的是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对新闻内容的关注,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因此,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进行探讨。
一、新闻标题的主要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新闻标题由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词性组成。
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需要考虑下面几个方面:
1. 名词
名词是新闻标题中使用最多的词性,它可以表示人、事、物等概念。
如新闻标题“外交部回应马来西亚中国游客被控贩毒案”,其中的“外交部”、“马来西亚”、“中国游客”、“贩毒案”等均为
名词。
2. 动词
动词是新闻标题的关键词之一,它通常用来表达事件的发生或动作的执行。
如新闻标题“江苏环保厅长曝环保局长带队违规
进入省部级官员家中”中,“曝”和“进入”就是动词。
3. 形容词
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可以使新闻标题更加生动、形象。
如新
闻标题“中国科学家发现世界首例单摆量子猫态”,其中的“量子”、“首例”等都是形容词。
4. 副词
副词通常用来修饰动词,表示行动的方式、程度、时间等方面。
如新闻标题“张云雷夫妇回应被举报涉黄”中,“回应”就是动词,“被举报”就是副词。
5. 介词
介词在新闻标题中通常用来表示地点、时间、方式等方面。
如新闻标题“西安市委原常委张献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中,“原常委”和“被开除党籍”之间的“严重违纪”就是用介词来表达的。
二、新闻标题的语法规范
针对不同的新闻内容,新闻标题的语法规范也不尽相同。
但在总体上,新闻标题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规范:
1. 确定主语和谓语
在新闻标题中,主语和谓语是最基本的语法要素。
需要确保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清晰,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
如新闻标题“河
南为百万农民工发放失业保险金”中,“河南”是主语,“发放”
是谓语。
2. 注意组词和修饰关系
新闻标题中,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常常组成复合词或修饰短语,需要注意词性和修饰关系。
如新闻标题“民办学校要有一面墙
用于展示基本情况”,其中的“民办学校”和“基本情况”为复合
名词,需要确保修饰关系正确。
3. 维持平衡和精简
新闻标题需要掌握平衡和精简的原则,即在语法规范的前提下,保持标题的简洁明了,不臃肿,易读易懂。
如新闻标题“中国
多地开展“无人冰箱”试点工作”中,标题简洁明了,同时也保
持了语法规范。
三、新闻标题的效果分析
新闻标题不仅是传递新闻信息的方式,还是引导读者、增进理解的关键工具。
通过语法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各种新闻标题的效果。
1. 吸引读者
新闻标题需要以精炼的语言吸引读者的注意,让他们产生阅读的动机。
像“炸鸡大神本月开店沉迷6年”这样富有节奏感和
新奇感的标题,能够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力。
2. 表达重点
新闻标题需要把新闻重点表达出来,突出新闻事件的核心。
如“女子携儿子投江后被发现丧命姿势让人瞠目结舌”这样的标题,更能突出事件的重点,引起读者的关注。
3. 简洁明了
新闻标题需要简洁明了,字数不宜过多,信息准确。
过于冗长和自称,容易疏导读者的注意力。
如“特朗普促美国汽车工业
再生释放刺激政策规划信号”这样的标题,虽然表达了事件的
重点,但是过于冗长。
总之,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前置工作。
通过对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可以识别和纠正违反语法规范的标题,并且更好地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
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是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对新闻标题的主要构成部分进行了梳理,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词性。
同时,为了使读者更好的理解和评估新闻标题的效果,本文还对新闻标题的语法规范和效果分析进行了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闻报道的门面,新闻标题不仅仅是吸引读者的工具,同时也是表达新闻重点、简洁明了的需要。
因此,新闻标题的构成和效果分析不能仅仅停留于语法和词性层面,还需要从内容和情境层面考虑,对新闻标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内容与标题的契合度是新闻标题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新闻发布时,新闻标题需要囊括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同时也需要简要概括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如果新闻标题与新
闻报道的内容不符,将会丧失读者的信任和兴趣,使新闻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进行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时,需要从内容和语义的层面考虑,分析标题是否准确、精确地概括了新闻报道的主旨和要点。
其次,新闻标题需要兼顾主流价值观和读者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新闻报道客观、中立、公正是其中兼顾,然而,作为新闻报道的门面,新闻标题更需要考虑主流价值观和读者的情感需求。
新闻标题的语言、词汇和表达方式,都需要符合社会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趋势,同时还需要考虑读者的情感需求,尽可能地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情感共鸣。
最后,新闻标题需要符合传播的情境。
传播情境包括传播平台、传播对象、传播目的等内容,其关系到对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和对效果的评估。
例如,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和年龄层次的读者,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也需要适当地进行调整。
在传播平台方面,新闻标题需要根据不同的平台和媒介进行调整和变化。
例如,新闻标题在传统媒体上需要靠近主要新闻要点,在数字媒体上则需要具有趣味和独特性,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总之,对于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需要综合考虑语法规范、新闻内容和情境等因素。
在进行语法分析的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标题的主流价值观和读者需求,符合社会都是价值导向和情感共鸣的趋势。
只有深入探讨和分析新闻标题的所有因素,才能更好地提高新闻标题的质量和效果,使其更好地传达新闻信息,满足读者的需求。
本文主要讨论了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以及其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
首先对新闻标题的构成部分进
行了梳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词性,以及新闻标题的语法规范和效果分析。
其次,文章强调新闻标题需要与内容相符、符合主流价值观和读者需求、以及符合传播情境,才能更好地传达新闻信息,吸引读者关注和情感共鸣。
最后,本文提醒读者,在进行新闻标题的语法分析时,需要从内容和语义的层面考虑,分析标题是否准确、精确地概括了新闻报道的主旨和要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读者需求和传播情境,才能更好地提高新闻标题的质量和效果,使其更好地传递新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