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

⼟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篇⼀:⼟壤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壤含⽔量的测定(烘⼲法与酒精燃烧法)⼀、⽬的意义进⾏⼟壤含⽔量的测定有两个⽬的:⼀是为了解⽥间⼟壤的实际含⽔情况,以便及时进⾏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肥条件。
⼆是风⼲⼟样⽔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壤含⽔量的测定⽅法很多,如烘⼲法、酒精燃烧法和中⼦测量法等,其中烘⼲法是⽬前国际上⼟壤⽔分测定的标准⽅法,虽然需要采集⼟样,并且⼲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较准确,且便于⼤批测定,故为常⽤的⽅法。
⼆、⼟壤⾃然含⽔量的测定⼟壤⾃然含⽔量是指⽥间⼟壤中实际的含⽔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个常数。
⼟壤⾃然含⽔量测定的⽅法,介绍烘⼲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法1.⽅法原理将⼟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恒重,求出⼟壤失⽔重量占烘⼲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粒表⾯从空⽓中吸取活动⼒强的⽔汽分⼦⽽成的⼀种⽔分)在内的所有⽔分烘掉,⽽⼀般⼟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间取有代表性的⼟样(0~20cm)20g 左右,迅速装⼊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的铝盒(盖⼦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平放在盒下),放⼈105℃±2℃的恒温箱中烘6~8⼩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50℃左右时,盖好盖⼦,置铝盒于⼲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室温,称重(C ),如⽆⼲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盘中,待⾄不烫⼿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时,冷却后称重,⼀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C )。
3.结果计算⼟壤含⽔量(%)=100ACC B ?--式中:A —铝盒重(g ) B —铝盒加湿⼟重(g ) C —铝盒加烘⼲⼟重(g )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土壤样品采集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土壤样品采集制备及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类型: 定量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 八、参考文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并掌握土壤耕层样品的采集、制备方法;2. 学习并掌握风干样品的含水量的测定方法;3. 掌握准确分析土壤样品和表达测试结果。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一)土壤样品的采集1、混合土样的采集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影响它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
因此采集代表性土壤是了解土壤内在特性,为解决问题提供措施的依据。
2、采样误差土壤样品的代表性与采样误差的控制直接相关。
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采样误差比较难克服,一般在田间任意取著干点,组成混合样品,混合样品组成的点愈多。
其代表性越好。
3、采样原则混合样品是由很多点样品混合组成。
每个混合样品的采样点愈多,即每个样品所包含的个体数愈多,则样品的代表性就愈大。
(1)采样划分:根据土壤类型、地形、母质、管理情况,划分若干采样小区。
(2)采样点数: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采集样品须按照一定采样路线和“随机”多点混合曲原则。
每个采样单元的样点数,根据人为地决定5~10点或10—20点视土壤差异和面积大小而定,但不宜少于5点。
4、采样方法农田 → 小区划分 → S 形采集耕层土样1kg布点:各点都是随机决定,随机定点可以避兔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一般按S 形线路布点。
(如图)混合土样一般采集耕层土壤(1~15cm 或0~20cm );有时为了了解各土种的肥力差异和自然肥力变化趋势,可适当的采集底土(15~30cm 或20~40cm )的混合样品。
(二)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基本步骤:土样→塑料袋→放入写有采样人、地点、时间、深度、土壤类型的标签→托盘中风干→去除树叶、草根、石子等非土壤物质→碾碎→全过18目筛→一部分装瓶、一部分研碎全过100目再装瓶→贴上写有采样人、地点、时间、深度、土壤类型的标签→备用。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书

1.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一、目的意义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
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1.方法原理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 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 ),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
3.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100A C C B ⨯--式中:A — 铝盒重(g )B — 铝盒加湿土重(g )C — 铝盒加烘干土重(g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实验一土壤样品采集容重自然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第6页/共13页
三、土壤含水量(自然含水量)的测定
• 土壤含水量
• 应称作土壤含水率,因其所指的是相对于土壤一定质量或容积中水量分数或百分比,而不是 土壤所含的绝对水量。
•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
• 1、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状况,以便及时进行灌溉、保墒或排水措施,以保证作物的 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或联系苗情症状, 为诊断提供依据。
3
第4页/共13页
操作步骤
• 1、称重:
• 在室内先称量环刀(连同底盘、垫底滤纸和顶盖)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厘米3。
• 2、田间采样:
• 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刀口端向下)平稳压入土中, 切忌左右摆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 的削土刀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
10
第11页/共13页
结果计算
• 作业3:
• 每组各测定一个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土壤相对含水量。
• 根据土壤比重、容重、总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可计算土壤在田间 持水量时的固、液、气三相体积:
11
第12页/共13页
谢谢您的观看!
12
第13页/共13页
第7页/共13页
烘干法(土壤含水量)
• 优点:简单、直观; • 缺点:
• 1、采样会干扰田间土壤含水量的连续性,取样后在田间留下的取样孔(尽管可填实),会 切断作物的某些根并影响土壤水分的运动。
• 2、代表性差。田间取样的变异系数为10%或更大,造成这么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土壤水 在田间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影响土壤水在田间分布不均匀的因素主要有土壤质地、结构以 及不同作物根系的吸水作用和植冠对降雨的截留等。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实验项目名称:土壤水分测定
学生班级:学生姓名:一、实 Nhomakorabea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土壤水分的类型和动态,并通过计算了解各种不同质地土壤有效水,土壤水分含量。从而进一步摸清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肥力状况及田间水分状况等问题。
二、实验过程:
1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首先在天平上称出干净铝盒的重量w,然后放入10毫克风干土,准确称重为w1,再将盒盖打开放入烘箱中,控制105度范围,连续烘干6--8小时,取出后迅速放入干燥器冷却半个小时,取出后称重w2检验是否恒重,在进行计算。
2土壤水是土壤形成的催化剂,植物成长所需要的水分,都是土壤供给,土壤水分在土壤形成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土壤水分才能被植物利用,提高土壤的保肥性,改善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
教师评分教师签名日期
土壤最大吸湿水%=[(w1-w2)/(w2-w)]*100= 4 .35
分析:风干的土壤,都含有吸湿水,要排除吸湿水,必须对土壤进行吸热在105°~110°时吸湿水能重新成为气态而与土壤分离,而一般有机质不至于分解
六、实验作业:
1风干的土壤,都含有吸湿水,其中的含量根据大气的湿度和土壤的性质而异,为了使各个土样在一致的基础上比较其理化性质,使整个分析得到合理性的相对性值,所以在计算其他物理含量使要以烘干土作为基数
2土壤凋萎含水量的测定:用以上求出的最大吸湿水含量来计算土壤凋萎水含量即:土壤凋萎水含量%=土壤最大吸湿水%*2,此为经验方法。
三、实验材料:0.25g土
四、实验仪器及药品:烘箱,分析天平,铝盒,干燥箱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烘干前净重10.08g,烘干后净重9.66g,W1=35.88g w2=35.46g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书

1.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一、目的意义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
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1.方法原理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 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 ),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
3.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100A C C B ⨯--式中:A — 铝盒重(g )B — 铝盒加湿土重(g )C — 铝盒加烘干土重(g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学习土壤采集的方法与技巧;2.掌握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3.分析不同土壤类型的含水量和相关参数。
实验步骤1.预备工作:准备好野外实验所需的器材和物品,包括采样器、标记笔、手套、塑料袋、称量器、烘干器等;2.采集土壤样品:定位采样点,利用采样器采集土壤样品,确定采样深度和取样量,标记采样地点和编号;3.测定土壤含水量:将采样所得土壤样品放入称量器,称重并记录重量。
将样品放入烘干器中,烘干到恒定重量,再次称重,计算含水量;4.数据处理与分析:分析不同土壤类型的含水量以及相关参数,绘制图表,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得到,不同土壤类型的含水量不同。
其中,草地土壤含水量较高,达到60%,而沙漠土壤含水量极低,仅有8%左右。
如下表所示:土壤类型含水量草地土壤60%普通土壤35%淤泥土壤40%沙漠土壤8%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野外实验的方式,学习了土壤采集的方法与技巧,掌握了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通过实验测定和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土壤类型的含水量存在较大差异。
实验结论可以为今后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提供相关参考。
实验心得本次实验需要到野外进行实地采样,需要注意采集器材和物品的准备,同时掌握采样技巧,避免采集到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样品。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耐心等待烘干器将土壤样品烘干到恒定重量,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关的数学和统计知识,能够绘制出相关的图表和图像,更好地展示实验结果。
实验意义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人类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能够掌握土壤采集和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为今后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野外实验的方式,学习了土壤采集的方法与技巧,掌握了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的含水量和相关参数,并得出相关结论。
土壤实习报告

土壤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XX农场。
实习内容:
在农场的土壤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土壤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被带到了农场的土壤实验室,学习了如何进行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土壤pH计和土壤含水量
计来测试土壤的酸碱度和湿度。
我还学习了如何进行土壤质地的分析,包括土壤的颗粒大小和组成。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被安排到了田间,参与了土壤改良和施
肥的工作。
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土壤质地和作物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肥
料和施肥方法。
我还学习了如何进行有机肥料的堆肥和制作,以及
如何进行土壤的翻耕和松土。
在实习的最后几天,我参与了农场的土壤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进行土壤的覆盖和保护,以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我还参与了农场的植树活动,学习了树木对土壤的保护和改良作用。
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土壤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
许多实用的技能。
我深刻理解了土壤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
如何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我还意识到
了土壤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土壤和
环境做出贡献。
总结:
这次土壤实习是我大学生涯中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我
会继续努力学习,为农业和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一)
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了解土壤的组成及各组分含量
•掌握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及要点
•学会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步骤
1.选择适当的采样地点。
2.使用铁锹或钻头等工具采集土壤样品,并将样品放入干净的塑料
袋或玻璃瓶中。
3.传送土样前,用筛网除去杂质并晾干土壤样品。
4.将土壤样品放入烤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5.取出烘干后的土壤样品,将其重量记录为W1。
6.将烘干土壤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待土壤样
品充分吸水后,将其过滤。
滤液称为土壤水分提取液。
7.将土壤水分提取液放入烧杯中,平放于加热板上加热,直至水分
完全蒸发,烘干至恒重。
取出烘干后的土壤提取液重量,记录为
W2。
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土壤样品的含水量数据,结合采样地点、采样
深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地点土壤含水量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这对于制定农田灌溉计划、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注意事项
•选择采样地点时,应尽量避免边缘、污染源、有害物质区域等地方。
•采集土样时,应注意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度。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步骤操作,避免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
•测定过程中需注意卫生和安全,如避免土样落入眼睛。
结语
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是环境工程、土地管理、农业种植等领域
的基础实验。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和
方法,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希望大
家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推动
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实验设备及材料
•铁锹或钻头等采样工具
•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
•筛网
•烤箱、计时器
•烧杯、加热板
•蒸馏水
•量筒
•称量仪器
实验原理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等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水分含
量对于土壤活性、生物学活性、渗透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影响。
因此,测定土壤含水量对于评价土壤质量、制定农业计划等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利用重量法测定土壤样品的干重和干后的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混
合液的重量,从而计算出土壤的含水量。
实验数据处理
计算土壤样品的含水量公式如下:
含水量%=W2−W1
W1
×100%
其中,W1为烘干土壤样品质量,单位为克;W2为烘干土壤和蒸馏水混合液的质量,单位为克。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土壤采集和土壤含水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成功地得到了土壤样品的含水量数据。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土壤含水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今后能将此次实验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环保工作中,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