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采样记录表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标本(土壤)采集操作流程

环境监测标本(土壤)采集操作流程

环境监测标本(土壤)采集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 确定采集点位和采集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采集点位,并根据监测要求确定采集方法。

- 准备采样工具:准备好采样锹、采样袋、标签等必要的采样工具。

2. 采集点位选择和确认
- 根据监测要求,在待采样区域内选择代表性的采集点位。

- 标记采集点位:使用标签或其它方式标记每个采集点位的位置和编号。

3. 采集操作步骤
- 使用清洁的工具(如采样锹),将表面杂质如石块、枯枝等清除。

- 把采样锹插入土壤中,深度一般为20-30厘米,保持垂直采集。

- 将土壤样品放入采样袋中,并尽量避免接触外界污染。

- 在采样袋上标注采集点位编号和采集日期等必要信息。

4. 采集完毕
- 确认采集完毕后,仔细封闭采样袋,确保样品不外泄。

- 按照监测要求填写采样登记表,记录相关信息。

- 将采集好的样品送往指定的实验室进行分析与检测。

5. 后续处理
- 采集完毕后,清理现场,确保不影响周围环境。

- 按照监测要求进行样品储存和运输,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环境监测标本(土壤)采集操作流程的简要介绍。

在进行采集操作时,请务必遵守相关规范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采集的样品质量和结果的可靠性。

土壤养护情况记录表

土壤养护情况记录表

土壤养护情况记录表
背景
本记录表适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土壤养护工作,旨在记录不同时期的土壤状况及养护措施,以便制定合理的土壤养护计划和监测土壤的改善情况。

记录要点
1. 地点和时间:记录每次观察时的具体地点和时间
2. 天气情况:记录观察时的天气情况,如晴、阴、雨、雪等
3. 土壤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记录土壤的含水量、 pH 值、有机质含量等,也可根据需要记录其他指标
4. 养护措施:记录本期所采取的养护措施,如加肥、施药、灌溉等
5. 评价:根据土壤状况和养护措施评价土壤的改善情况和效果
使用方法
1. 每个地点每次观察应填写一次记录表,记录表数可根据需要增减
2. 每次观察后,及时记录本期观察的情况和措施,并及时汇总总结
3. 根据记录信息制定合理的土壤养护计划,并定期汇总、评估和调整计划
注意事项
1. 应认真记录,不能漏项、错项
2. 在记录观察时间、天气情况等方面应尽量准确
3. 在记录土壤状况时应按照规定方法实施,避免影响数据准确性
4. 在填写评价时应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样表如下:。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格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格
土壤质地:口砂土口沙壤土口轻壤土口中壤土口重壤土口粘土
颜色:口红棕口黄棕口浅棕口暗栗口暗棕口暗灰口黑
湿度:口干口潮口湿口重潮口极潮
植物根系:口无根系口少量口中量口多量口根密集
土壤质地:口砂土口沙壤土口轻壤土口中壤土口重壤土口粘土
颜色:口红棕口黄棕口浅棕口暗栗口暗棕口暗灰口黑
湿度:口干Leabharlann 潮口湿口重潮口极潮项目名称:采样日期:采样时段:天气状况:风向:风速:m/s
气温:℃气压:kpa相对湿度:%方法依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采样序号
采样点名称
样品
数量
样品编号
检测项目
采样深度
土壤性状描述
颜色:口红棕口黄棕口浅棕口暗栗口暗棕口暗灰口黑
湿度:口干口潮口湿口重潮口极潮
植物根系:口无根系口少量口中量口多量口根密集
植物根系:口无根系口少量口中量口多量口根密集
土壤质地:口砂土口沙壤土口轻壤土口中壤土口重壤土口粘土
颜色:口红棕口黄棕口浅棕口暗栗口暗棕口暗灰口黑
湿度:口干口潮口湿口重潮口极潮
植物根系:口无根系口少量口中量口多量口根密集
土壤质地:口砂土口沙壤土口轻壤土口中壤土口重壤土口粘土
采样者:现场确认:复核: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现场采样检查记录表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现场采样检查记录表

已采集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①已采集样品类型、数量应当满足采样方案要求;
17
样品检查 ②样品应按检测项目类型分别采集装瓶;
是 否
③样品重量或体积应当满足检测要求。
样品流转是否符合要求。
①样品保存时效应当满足相应检测项目的测试周期要求;
18
样品流转
样品流转 ②样品保存条件(包括温度、气泡及保护剂等)应当满足全部送检样品 要求;
物采样技术导则》(HJ1019-2019)
交叉污染防控措施是否规范。
交叉污染 ①建设所用井管、滤料及止水材料应当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
防控
②洗井前应当清洗洗井设备和管线;
③使用贝勒管时,一井配一管;
采样单位名称 检查日期 检查结果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检查意见
④井管连接方式满足要求,避免使用任何粘合剂或涂料。
结束洗井。对于低渗透性地块难以完成洗井出水体积要求的,可按照《地
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1019-2019)中“低渗
透性含水层采样方法”要求执行。
采集 VOCs 采样洗井方式是否符合要求。
13
样品采样前 洗井方式 需要采集 VOCs 样品的,采样前洗井不得使用反冲、气洗的方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现场采样检查记录表
地块名称 调查环节 序号 检查环节
1
布点位置
2 土孔钻探
3
4 5 地下水监测
井建设 6
初步采样分析
详细采样分析
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检查项目
检查要点
采样方案 对照采样方案,检查布点位置及确定理由是否与现场情况一致,涉及现 场调整点位的,需检查点位调整是否合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
2悬液的制备将经过上述处理的另外两份土样分别洗入50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10毫升05moll1草酸钠或05n六偏磷酸钠氢氧化钠再加蒸馏水至250毫升盖上小漏斗放在电热板上文火煮沸1小时使样品充分分散冷却后将悬液通过025毫米孔径的筛子用橡皮头玻棒轻轻地将土粒洗擦用蒸馏水冲洗小于025毫米的土粒全部洗入沉降筒中直至筛下流出的水澄清为止将大于025毫米的砂粒移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烘干称重计算粗砂粒1025毫米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
5.甲种比重计(鲍氏比重计):刻度范围为0—60,最小刻度单位1克/升。刻度代表比重计所处深度上的土壤悬液的平均比重。
四、操作步骤:
1.称取通过1毫米孔径筛子的风干土50克,如为砂土则称取100克,精确至0.01克,放入有柄瓷钵中。
2.根据土壤pH分别选用下列分散剂:
石灰性土壤(50克样品):加0.5 mol·L-1(NaPO3)6六偏磷酸钠60毫升。
五、结果计算
1.将风干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
烘干土重=
2.计算小于0.01毫米土粒的百分含量
<0.01毫米土粒% =
根据<0.01毫米土粒%,查卡庆斯基质地分类表(见表2—2),确定土壤质地名称。
六、记录格式和思考题
比重计速测法结果登记表
土壤名称吸湿水%测定日期
风干土重
(g)
烘干土量
(g)
样品读数
(g/l)
司笃克斯定律:
其中:V半径为r的土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
g重力加速度
r土粒的半径
d1土粒的密度,平均为2.65克/厘米3
d2介质(水)的密度
μ介质(水)的粘滞系数
三、试剂及仪器:
1.0.5mol·L-1( Na2C2O4)草酸钠溶液:称取33.5克草酸钠(化学纯),加蒸馏水溶液解后稀释至1升,摇匀。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报告、采样方案编制大纲、质量控制记录表(一)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报告、采样方案编制大纲、质量控制记录表(一)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报告、采样方案编制大纲、质量控制记录表(一)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报告、采样方案编制大纲、质量控制记录表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建设用地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壤环境质量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是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报告、采样方案编制大纲、质量控制记录表三个方面,探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

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报告在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前,需要编制一份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报告。

该报告应明确调查的目的、范围、方法、质量保障措施和难点措施等。

其中,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达标标准、采取适当的样本数量和分析方法等,是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

同时,加强对现场采样设备和样品密闭贮存、运输和分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二、采样方案编制大纲采样方案是进行土壤污染调查的关键,采样方案编制大纲需要覆盖以下内容:1.采样点的确定:采样点的设置应涵盖建设用地各个区域,并充分考虑区域环境的特性,包括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

同时,根据地下土壤水和降水分布情况进行设置。

2.采样样点数量和间距的确定:对于不同的建设用地类型,应有不同的采样密度和间距,以保证采集的数据具有代表性。

3.采样深度的确定:对于不同的建设用地类型,其不同深度的污染状况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环境特性和污染源的性质确定采样深度。

4.现场测试的方法和记录要求:在现场进行pH值、EC值、有机质等实验室难以测试的现场测试,同时需记录测试结果,确保现场结果的可读可靠。

三、质量控制记录表质量控制记录表是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表需要详细记录每个采样点的信息,并记录各个环节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各类样品采集记录卡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各类样品采集记录卡

附录A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各类样品采集记录卡表A.1 土壤地球化学样品采集记录卡土壤地球化学采样记录卡填写说明A.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信息按如下填写:a)市、县名称:可在印制表格时印制。

b)乡镇名称:按照样点位置所属乡镇填写。

c)样品号:按照设计点位图及采样顺序填写。

d)原始样号:为重复采样号对应的原始样品号。

e)样袋号:填写装样品的布袋编号。

f)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按平面直角坐标记录,坐标加带号记录到米。

g)海拔高程:按照GPS高程填写到米。

A.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信息按如下填写:a)地貌类型:按照设计划分的地貌区类型填写代码。

分为:1 平原;2 丘陵;3 盆地;4 山地;5 谷地;6 岗地b)地形部位:是指采样点所在地貌区具体位置,分为:1 平畈田;2 滨河洼地;3 (山脊)岗地;4 坡(塝地)地;5 冲地。

c)地面坡度:1 平原<6°;2 缓坡地 6°~15°;3 斜坡地 15°~25°;4 陡坡地>25°。

d)农作物:01 小麦;02 玉米;03 水稻;04 油菜;05 蔬菜;06大豆;07 花生;08 棉花;09 瓜果类;10果树;11 茶;12 其他;或者直接填写农作物名称。

e)田面坡度:指采样图斑中各田块的田面坡度,填写具体估测的度数。

林地图斑较大,坡度以采样的小格地面坡度为准。

f)坡向:主要是指丘陵山地、岗地图斑朝向,采用 360°方位,记录度数。

平原记为0°。

A.3 生产条件生产条件按如下填写:a)农田基础设施:1 配套;2 基本配套;3 无设施。

田间排灌沟渠、土地平整、田园化、机耕路、行树等均为农田设施。

①土地平整,田块成方;②三沟(撇洪沟、排水沟、灌溉沟)配套;③三网(沟网、路网、林网)配套。

以上三项全有的为1 配套,缺第③项的(路网、林网)为2 基本配套;缺第②③项为3无设施。

b)排水能力(选填):排水能力强,可保排 1,指平原河谷圩区排涝设施齐全;能排或不需要排水(坡地)2;排水能力差(不具备条件或不具备排涝设施)3。

土壤采样记录表完整

土壤采样记录表完整

土壤采样记录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土壤采样记录表采样人员:陪同人员:采样日期:陪同日期:泉州市中医院PIO记录表评价:A、已解决、稳定B、基本解决,有明显改善C、变化不明显,稍有缓解D、无进展,未解决E、恶化注:必要时动态病情病情可记录在危重病记录单或护理记录单上。

泉州市中医院PIO记录表评价:A、已解决、稳定B、基本解决,有明显改善C、变化不明显,稍有缓解D、无进展,未解决E、恶化注:必要时动态病情病情可记录在危重病记录单或护理记录单上。

泉州市中医院PIO记录表评价:A、已解决、稳定B、基本解决,有明显改善C、变化不明显,稍有缓解D、无进展,未解决E、恶化注:必要时动态病情病情可记录在危重病记录单或护理记录单上。

泉州市中医院PIO记录表评价:A、已解决、稳定B、基本解决,有明显改善C、变化不明显,稍有缓解D、无进展,未解决E、恶化注:必要时动态病情病情可记录在危重病记录单或护理记录单上。

泉州市中医院PIO记录表姓名黄种志科别内二床号338 住院号207541评价:A、已解决、稳定B、基本解决,有明显改善C、变化不明显,稍有缓解D、无进展,未解决E、恶化注:必要时动态病情病情可记录在危重病记录单或护理记录单上。

泉州市中医院PIO记录表姓名黄种志科别内二床号338 住院号207541评价:A、已解决、稳定B、基本解决,有明显改善C、变化不明显,稍有缓解D、无进展,未解决E、恶化注:必要时动态病情病情可记录在危重病记录单或护理记录单上。

西侯中心小学听课记录课堂教学评估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