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有关太阳视运动的做题技巧
太阳视运动知识点总结

太阳视运动知识点总结一、太阳视运动的原理太阳视运动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阳光的光线刺激眼球和视网膜,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眼睛的营养供应和排毒功能。
同时,注视阳光还可以刺激视觉神经和大脑皮层,提高眼部的调节能力和视力水平。
在太阳视运动的过程中,眼睛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眼部运动,如上下左右看、眨眼、旋转眼球等,这些运动可以锻炼眼部的肌肉和调节功能,增强眼部的稳定性和敏感性。
二、太阳视运动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太阳视运动最适合在早晨或傍晚的阳光较柔和的时候进行,不宜在阳光强烈的中午进行,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选择一个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地方,如公园、海边或郊外等,以便享受阳光的清新和舒适。
2.正确的注视方法在进行太阳视运动时,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和姿势来注视阳光。
最好是以45度的角度仰视太阳,同时保持眼睛睁开和放松,集中注意力注视太阳,并使阳光光线穿过眼球,刺激视网膜和视觉神经。
3.辅助的眼部运动在注视阳光的同时,可以做一些眼部运动来加强训练效果。
如上下左右看、眨眼、旋转眼球、调节焦距等,每种运动持续几分钟,适度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种运动。
这些运动可以锻炼眼部肌肉和调节功能,增强眼部的灵活性和敏感性。
4.适当的时间和频率进行太阳视运动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每天进行1-2次,避免过度训练和疲劳。
同时,根据个人的眼睛状况和适应能力,逐渐增加注视阳光的时间和次数,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五、太阳视运动的效果太阳视运动可以改善眼睛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眼睛的营养供应和排毒功能,提高眼睛的适应性和调节能力。
长期坚持太阳视运动可以预防近视、老花和其他眼睛问题的发生,减轻眼睛疲劳和干涩感,提高眼睛的清晰度和敏感性。
六、太阳视运动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太阳视运动,避免在阳光强烈的中午进行。
2.正确的注视方法和眼部运动是太阳视运动的关键,应该根据指导进行,避免过度或错误的注视。
3.适当的时间和频率是关键,不能过度训练和疲劳眼睛。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太阳视运动规律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太阳视运动规律【点拨高考】【知识梳理】一、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为了能快速厘清太阳的实际运动轨迹及快速判断出太阳在一天中某一时间(地方时)的大致位置,在此提出“三点定轨迹”。
“三点定轨迹”:此三点为日出、日落及正午太阳三点的位置。
在探究过程中,因为是利用光照图进行辅助,要理解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要找出并识别晨昏线。
[思维构建步骤]:1.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确定直射点所在半球,得出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决定了日出日落方位。
注意:这里讨论日出日落的地区不包括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
2.根据此时直射点与分析地区的位置关系,判断正午时,直射点是位于已知地区的正南还是正北。
3.确定三点绘制轨迹。
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学生只需要根据材料提示的时间,知道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还是冬半年即可得出日出日落方位,再结合此时直射点的纬度与考察地区(十字坐标中心的黄色)的位置关系,画出正午时太阳的位置,三点连线,即为一天中太阳的轨迹。
注意:依据“三点定轨迹”方式绘制出的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简图,可把一天中的时间进行加载,6时太阳位于正东方向,18时位于正西方向。
直射点位于正南正北时是12点,因此可以判断一天中该地任一地方时太阳的大致方位及物体影子朝向。
二、判读方法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
它能直观地反映出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能反映某地全年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
此处通常指地平圈上方向的判读。
可通过太阳的升落先判断东西方向,再利用与普通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出方向坐标。
1.北极点(图甲)和南极点(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2.在已知观测点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时,也可以直接通过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来判读南北方向。
即:若观测点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便指向南方向;若观测点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在地平面上的投影则指向北方向。
高中地理有关太阳视运动的做题技巧

高中地理有关太阳视运动的做题技巧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我们在地球上看,日月星辰是不停地自东向西绕地球运动,即产生了日月星辰的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方面的题比较多,同时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如何突破,在那个地点,我依照日常生活体会和课本理论知识,总结出以下做题技巧。
一、第一确定地平面上的方向
一样地面方向,我们用的是“十字架”的方向,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但若碰到有经纬网的地图或者有指向标的地图,则把“十字架”上的某个方向与经纬网的地图或者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的方向重合,因为二者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能够第一确定地平面上的方向。
二、依照太阳出没方一直确定地面的方向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引起了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依照太阳升落方向能够确定地面上的方向。
例:读图1中太阳在不同节气的视运动图,A点位于观测者的方。
判定方法:①依照地球的自转可知太阳的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因此能够确定地平面中东西方向,如图2;②依照在地平面上方向判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在把十字架中的东西方向与图2中的东西方向指向一致,就能够确定南北方向了。
如图3。
因此,本题中A点位于观测者的北方。
[全]高中地理(太阳的视运动、太阳高度角、地方时)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太阳的视运动、太阳高度角、地方时)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871841ca1c7aa00b52acbe7.png)
高中地理(太阳的视运动、太阳高度角、地方时)考点详解•1、太阳的视运动轨迹不同的季节,太阳视运动轨迹不同,即日出、日落的方位不同。
以北半球为例,日出日落方向为: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东北日出、西北日落;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东南日出、西南日落;③春分/秋分: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另外,还有如下三个规律:①南半球的日出、日落方位,与北半球相同;②北半球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向南偏移;③南半球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向北偏移。
图1 太阳的视运动轨迹•2、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指的是正午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计算公式为:α= 90°- | β- γ|其中α为正午太阳高度角,β为观察者所处的纬度,γ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注意:β-γ表示的是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遵循“同减异加”的计算方法,即当观察者与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半球时,用减法;当位于不同半球时,用加法。
图2 正午太阳高度角α示意图例题44、下图为我国某地夏至、冬至的太阳视运动轨迹,0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地平面的四个方位,E、F为正午时太阳的位置,EO⊥CA。
(1)图中A、B、C、D中,表示南方的是_____。
(2)O点的纬度是_______。
(3)某日,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8:16,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_,O点的经度为_____。
答案:(1)A(2)23°26′N(3)0°;116°E精讲精析:(1)分析太阳视运动轨迹。
①我国位于北半球,因此太阳视运动轨迹向南倾斜;②图中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向右(A点方向)倾斜,因此A点表示南方。
(2)分析O点的纬度。
①EO⊥CA,即表示O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E点所在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在O点的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因此E点所在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夏至。
②正午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荐]高中地理(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日出、日落、正午)考点详解
![[荐]高中地理(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日出、日落、正午)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9ac599d31b765ce040814a4.png)
高中地理(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日出、日落、正午)考点详解•太阳视运动轨迹(日出、日落、倾斜)(1)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日出、日落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有如下规律: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东北日出、西北日落;②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③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日出、西南日落;(2)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倾斜方向),与观察者A所处的位置有关,有如下规律:①A位于北半球,则运动轨迹向南倾斜,日出日落方位如上文所述(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图1 北半球的太阳视运动轨迹②A位于赤道,则运动轨迹不倾斜,日出日落方位如上文所述;图2 赤道的太阳视运动轨迹③A位于南半球,则运动轨迹向北倾斜,日出日落方位如上文所述。
图3 南半球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例题下图为散射辐射环,主要由遮光环、传感器、可调节支架和水平底座组成。
正常使用时必须调节角度,使遮光环与该日的太阳运动轨迹平行,并遮挡阳光直接照射传感器。
1、将散射辐射表调整为下图,可能用于测量()A. 春分日,赤道地区B. 夏至日,赤道地区C. 秋分日,南回归线地区D. 冬至日,南回归线地区答案:B精讲精析:(1)分析太阳的视运动轨迹。
①遮光环垂直于地表,并且垂直于”N“(北方),因此遮光环的方向为:东—西;②由题干可知,太阳的视运动轨迹与遮光环平行,即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方向同样垂直于地表,可能位于遮光环的北侧(图中左侧)、正上方、南侧(图中右侧);③由题干可知,遮光环需要遮挡阳光,防止阳光直射传感器。
遮光环位于传感器北侧,因此太阳需要位于遮光环北侧。
因此由北至南(图中由左至右)依次为:太阳、遮光环、传感器,如下图所示;④因此太阳视运动轨迹垂直于地表,并且位于遮阳环的北侧。
以遮阳环为原点,则该地东北日出、正午正北、西北日落。
(2)分析此时的季节。
①该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垂直于地表,没有发生偏移,因此该地位于【赤道】;②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因此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即为北半球的夏半年;③该地位于赤道,而正午太阳位于正北(即位于赤道以北),进一步确定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因此选项B的”夏至+赤道“正确。
地理必修一中图版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
它能直观地反映出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能反映某地全年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有助于师生从整体上把握住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是由于该图是以观测点为中心,在判读时有一定的难度。
经过教学实践,得出如下判读技巧。
一、方向的判读此处通常指地平圈上方向的判读。
(1)可通过太阳的升落先判断东西方向,再利用与普通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出方向坐标。
(2)在已知观测点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时,也可以直接通过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来判读南北方向。
即:若观测点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便指向南方向;若观测点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在地平面上的投影则指向北方向。
二、观测点位于南北半球的判读⑴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位于观测点之南,则观测点位于北半球;⑵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位于观测点之北,则观测点位于南半球;⑶若太阳视运行轨迹的圆心总在观测点上,则观测点位于赤道上。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连接正午时太阳所在位置(即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与观测点之间的连线,与南北向连线的夹角,即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取锐角或直角)。
由上图可判读出观测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范围。
(该内容在太阳高度专题内会出现)(1)观测点所在纬度在回归线和极点之间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范围为46°52' (23°26'+23°26')(2) 观测点所在纬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范围为23°26'+观测点所在纬度数(该内容在太阳高度专题内出现)四、昼夜长短的判读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以上弧长的变化,即表示昼长的变化。
⑴若此轨迹为优弧,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昼长夜短;⑵若此轨迹为劣弧,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昼短夜长;⑶若轨迹圆心恰好为观测点,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昼夜平分;⑷若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以上是一个完整的圆,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出现极昼(如果该圆与地平圈平行,表示观测点所在极点;如果该圆与地平圈相切,表示观测点所在纬度为当日出现极昼的最大范围处;如果该圆与地平圈的位置关系是既不相切又不平行,表示观测点所在纬度介于极点和出现极昼的最大范围处的纬度之间)。
地理天体运动题目的答题技巧

地理天体运动题目的答题技巧
1. 把握基本概念:对于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如地球的自转、公转,太阳辐射等,要准确理解,避免混淆。
2. 理解基本原理:理解天体运动的规律和原理,如开普勒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对于解答相关题目至关重要。
3. 掌握相关计算:对于涉及天体运动的各种计算,如时间、速度、距离等,要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和技巧。
4. 了解天体系统:了解太阳系、银河系等天体系统的构成和特征,有助于理解天体运动规律。
5. 分析题目信息:仔细审题,分析题目给出的信息,找出关键数据和条件,为解题提供依据。
6. 运用图表资料:如果题目中提供图表资料,要学会解读图表,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7. 逻辑思维推理:在解题过程中,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推导出正确的答案。
8. 检查答案是否合理:得出答案后,要检查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和逻辑关系,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通过以上技巧的综合运用,可以更有效地解答地理天体运动题目。
21-22版:微专题3 太阳视运动(步步高)

解析 由材料可知,这是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则日出时就是一天中太阳 高度最大的时候,即当地时间为正午12时,此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拍摄 方向为正南,A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结束的时间是 A.7月3日前后
√B.9月17日前后
C.3月27日前后 D.9月29日前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图中能表示该日当地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当地经度为114°E,所以,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刻(地方时12点) 为北京时间12:24,因为国庆节离秋分日较近,所以,此地正午太阳高 度略低于56°,昼长接近12小时,曲线③符合题意,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琼
√B.新
C.苏 D.赣
解析 根据图示,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23°左右,根据正午太阳 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可知,当地纬度为44°N左右,新疆(新)的纬度位置 符合,故B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非极昼、极夜地区 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极昼地区(极点除外)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正南日出、正南日落
针对练习
(2019·江苏地理)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 118米,素有 “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 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回答1~2题。
(2018·江苏地理)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有关太阳视运动的做题技巧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我们在地球上看,日月星辰是不停地自东向西绕地球运动,即产生了日月星辰的视运动。
一、首先确定地平面上的方向
一般地面方向,我们用的是“十字架”的方向,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但若碰到有经纬网的地图或者有指向标的地图,则把“十字架”上的某个方向与经纬网的地图或者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的方向重合,因为二者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可以首先确定地平面上的方向。
二、根据太阳出没方向来确定地面的方向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引起了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东升西落。
根据太阳升落方向可以确定地面上的方向。
例:读图1中太阳在不同节气的视运动图,A点位于观测者的方。
判断方法:①根据地球的自转可知太阳的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因此可以确定地平面中东西方向,如图2;②根据在地平面上方向判断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在把十字架中的东西方向与图2中的东西方向指向一致,就可以确定南北方向了。
如图3。
因此,本题中A点位于观测者的北方。
三、根据已知太阳直射点位置和当地纬度位置,来确定太阳视运动图中的方向;或已知不同节气某地纬度的正午太阳位置来确定图中方向。
原理如下:
不同点观测正午太阳的位置
纬度北回归线以北北回归线上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回归线上南回归线以南
正午看太阳方向一直在正南夏至日在头顶上,其它一直在正南有时在北,有时在南,最大的太阳高度为90°冬至日在头顶上,其它一直在正北一直在正北
例:图5为北半球某地太阳视运动图,请在图中地平面上标出方向及用箭头画出太阳运动的轨迹。
判断方法:①因为此地在北半球,所以正午的太阳主要在南方。
在图6中我们可以发现,图5中的正午的太阳一直在南方,由此可以确定地平面上的南北方向。
②根据在地平面上方向判断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在把十字架中的南北方向与图6中的南北方向一致,就可以确定东西方向了。
根据地球的自转可知太阳的视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因此可以确定太阳视运动的升落方位,如图7。
四、根据日出方位判断季节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了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日出日落方位也不同。
具体如下表:
太阳直射点日出方位日落方位
北半球冬半年南半球东南方,纬度越高越接近正南。
北半球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日出(12点)正南,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出(0点)正南。
西南方,纬度越高越接近正南。
北半球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日落(12点)正南,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落(0点)正南。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东北方,纬度越高越接近正北。
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出(0点)正北,南半球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日出(12点)正北。
西北方,纬度越高越接近正北。
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落(0点)正北,南半球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落(12点)正北。
北半球春秋二分日赤道上正东方。
正西方。
五、极点的太阳视运动情况
一日之中,认为极点太阳高度角没有变化,北半球围绕极点逆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运动。
例:右图为极点所示太阳视运动图。
六、练习
1.某学校地理小组对地球某区域进行考察,(如图,其中AD线为晨昏线圈的某一段)他们在D点某日发现太阳从正北升起,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115°W、0°
B.115°W、23°26′N
C.0°、0°
D.115°E、23°26′S
判断方法:从题目中可知太阳在D点是从正北方升起的,因此,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而题目答案是唯一的:B。
某极地考察团从A点沿东北方向到达B地(如下图),到达之日,发现B地出现极昼现象,并发现当日太阳正位于B地地平线上(如下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0:20(已知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回答2~3题。
2.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3.A地地理位置为:。
判断方法:因为在此以极点为中心的图中,A点沿东(地球只自转的方向)北方向到达B地,即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故该地位于北半球,且到达B地时B地出现极昼现象,并发现当日太阳正位于B地地平线上,说明B点为当日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82°=8°(北纬),(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或极夜纬度相加为90°)。
A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76-8)°=22°,经度可根据题目中北京时间来确定(到达B地时当地地方时为0点,因为B点正值极昼、太阳此时正在的B点地平面上。
)下图为有地平面的太阳的视运动图。
答案:2.22°
3.76°N、60°W
4.右图为某日某地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出的太阳视运动图,已知当太阳位于甲地时,北京时间为6时,回答:①当地的纬度为:②此日6时南极的太阳高度角是:
判断方法:因此地出现极昼,且最小太阳高度为0°,说明当地为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设为X°,则太阳直射点纬度为90-X°,二者纬度相隔((90-X)-X)°。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40°=90°-((90-X)-X)°,求得当地纬度为70°N。
极点一日之中太阳高度角保持不变,故此日6点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为-20°。
答案:①当地的纬度为:70°N
②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为-20°。
高三地理一轮专题复习日照图与太阳视运动轨迹【梳理·知识清单】一、
晨昏线与日照图 1、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与昏线组成。
特点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0 晨线上-----日出昏线上-----日落③晨昏圈平分赤道同时赤道平分晨线与昏线晨昏圈除了春秋分日外总是和出现极昼和极夜的最低纬度的纬线圈相切。
⑤相对于地球自转晨昏线在地表自东向西运动。
2、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昏线昼半球夜半球晨线夜半球昼半球⑵、根据昼、夜半球判断口诀左夜晨右夜昏侧视图、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纬度是晨昏线上的最低纬度位于晨线或昏线的中点处。
晨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6时、18时⑷、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①切点纬度是晨昏线上的最高纬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
②切点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处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或夜半球的中分线上所以切点所在经线为0时或12时 A.若切点所在纬线为极昼圈则此切点所在经线子线的为0时或24时若切点所在纬线为极夜圈则此切点所在经线午线的地方时为12时③纬线上昼弧的中心点为12点夜弧的中心点为0点。
⑸、交点、切点所在经线的位置关系①两交点所在经线的经差为两切点所在经线的经差为1800 ③交点与两侧的任一切点的经差为地方时相差6小时。
⑹、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