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三章重点知识归纳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流动资产知识点

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流动资产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流动资产知识点》①基本定义:流动资产呢,简单说就是企业能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
就好比你家里有一堆东西,那些能很快换成钱或者短期内就能派上用场的东西就类似企业的流动资产。
②重要程度:在初级会计实务里那可相当重要。
这章如果学不好,后面很多资产相关的知识理解起来就费劲。
就像盖房子,流动资产这章是地基的一部分,不稳后面就容易塌。
③前置知识:需要先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些有点了解。
如果这些都不知道,流动资产就像空中楼阁,没法整明白。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企业运营中,知道流动资产的状况,可以帮助管理者判断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资金的流动性等。
比如一个小超市,知道现金、货物这些流动资产有多少,就能知道有没有钱去进新货,能不能很快还上短期的欠款。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流动资产在整个会计知识体系里就像身体里的血液,到处流动。
它连接着固定资产等其他资产类别,也和负债、利润这些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关联知识:和会计等式有关,因为流动资产是资产的一部分。
也和财务报表相关,流动资产的状况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等报表上。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一定难度,像存货的计价方法就比较绕。
- 关键点:每一种流动资产的计量和确认是重点。
比如说应收账款什么时候确认,按多少金额确认。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非常重要,每年必考。
- 考查方式: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都会考到流动资产相关知识。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现金就是企业手头实实在在的钱,这个好理解。
- 银行存款就是存在银行里的钱,可以随时取出来用于各种支付。
- 应收账款是企业把东西卖出去了,但是钱还没收到的那部分。
就像你开个网店,货发给客户了,客户还没付款,这就是应收账款。
②特征分析:- 流动性强是流动资产最大的特点。
就像小溪里的水,很容易流动。
会计第三四章的知识点总结

会计第三四章的知识点总结会计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学科,它涵盖了从财务报表的编制到财务分析的各个方面。
在会计学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非常重要的章节,主要涉及会计的基础知识和财务报表分析。
本文将总结这两个章节中的主要知识点。
第三章主要知识点总结1. 会计方程式会计方程式是会计中最基本的公式,它表达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会计方程式可以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2. 费用和费用类科目费用是指在日常运营中产生的成本。
在会计中,费用被分为多个类别,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这些费用类别对于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经营管理非常重要。
3. 资产和负债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如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等。
负债是指企业对外部债权人的经济责任,如应付账款和长期负债等。
资产和负债在财务报表中起着重要的角色,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状况。
4. 收入和收入类科目收入是指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金钱和实物的价值。
在会计中,收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销售收入、利息收入和租金收入等。
收入类科目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非常有帮助。
第四章主要知识点总结1.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特定日期内财务状况的快照,它显示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是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经营业绩的总结,它显示了企业的销售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信息。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会计报告中最常用的两个财务报表。
2.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通过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的指标,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常见的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和净利润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和经理人员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
3. 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是根据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等。
常见的财务分析方法包括横向分析、纵向分析和比较分析等。
最新基础会计学 第三章

15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第四节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3、两种会计确认基础运用比较
• 权责发生制 • (accrual basis)
现金收付制 (cash basis)
• (1)收入确认
•
——以收入取得的权
利形成为标志,而不论款项是
否已经收到
(1)收入确认
——以收到现金的时间 为标准
• (2)费用确认
3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程序
会计的基本程序
计量
measurement
确认
confirmation
记录
records
报告
report
4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第四节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 一、会计确认 • (一)会计确认(accounting recognition)的概念
– 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 为会计信息、何时作为会计信息以及列入什么会计信 息的过程。包括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
•
——以费用承担责任
的发生为标志,而不论款项是
否已经支付
(2)费用确认
——以支付现金的时间 为标准
16
基础会计学 3 复式记账
举例
(1)收到某客户上个年度所欠的货款50 000元,存入银行; (2)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季度短期借款利息费用9 000元; (3)以现金预付下年度的报刊费1 200元; (4)赊销货物一批,价款10 000元,约定3个月以后收讫; (5)根据销货合同,收到某客户的购货定金20 000元(系收到银
都应当确认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到或已经当期支
基础会计知识点第三章

基础会计知识点第三章:第三章第一节:资产和负债的区分与分类在会计领域中,资产和负债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了解如何区分和分类资产和负债对于正确记录和管理财务数据至关重要。
1. 资产: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
它们可以是有形的,如现金、存货、机器设备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专利权、商标等。
资产可以进一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转化为现金或消耗的资源。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它们反映了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不容易或不愿意转化为现金的资源,通常具有长期使用价值。
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它们对企业的长期经营和价值有重要影响。
2. 负债:负债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债务或责任。
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或责任。
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
它们反映了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 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以上需要偿还的债务或责任。
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它们对企业的长期经营和财务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核算除了资产和负债,会计还需要关注企业的收入和费用。
了解如何正确确认和核算收入和费用,能够有效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1.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由于经营活动或非经营活动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通常与企业的主要产品或服务相关。
-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如出售资产、租金收入等。
2. 费用:费用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或维持收入而发生的支出。
费用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
-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与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支出,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初级会计第三章资产知识点

初级会计第三章资产知识点一、知识概述1. 货币资金①基本定义:货币资金就是企业拥有的、能直接用货币去衡量价值的钱,像现金、银行存款,还有其他货币资金(比如企业存到外地临时采购专户里的钱)。
②重要程度:在初级会计第三章资产里,货币资金可是开篇就讲的内容,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部分,是企业运营的基本保障。
说白了,企业每天的进进出出都离不开货币资金。
③前置知识:需要先对会计的基本概念有个了解,知道什么是资产、负债这些基本的会计要素。
就好比如果不知道房子是固定资产,那很难理解企业要用货币资金去购买固定资产这回事儿。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老板们每天都要看看自己手头有多少现金,银行账户里还有多少存款,能不能应付接下来的支出。
比如说要给员工发工资了,那得知道货币资金够不够。
2. 应收账款①基本定义:企业把东西卖给别人或者提供了服务,对方还没给钱,这就是应收账款。
比如说我开了个小店,把一批货赊账卖给了老客户,这笔钱在客户没有给我之前,就是应收账款。
②重要程度:这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对企业的现金流有很大的影响。
要是应收账款太多收不回来,企业可能就会资金周转困难。
③前置知识:要理解权责发生制,就是说只要企业提供了服务或者货物所有权转移了,就要确认收入,哪怕没收到钱,这时候就会有应收账款。
④应用价值: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时刻盯着应收账款,定期去催账。
就像我之前工作的公司,有个销售把东西卖出去不管收款的事儿,最后年底一算,好多应收账款都逾期了,差点发不出年终奖。
3. 存货①基本定义:企业为了销售或者生产而持有的货物,像工厂里的原材料、百货商店里的商品、企业正在加工中的半产品等都是存货。
举个例子,面包店的面粉、面包,还有正在烤箱里烤的半成品面包,都是存货。
②重要程度:存货可以说是很多企业最大的资产之一。
对生产型企业,没有存货根本没法生产;对销售型企业,存货就是赚钱的家伙事儿。
③前置知识:得知道成本的核算方法,因为存货有各种成本,比如采购成本、加工成本等。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3章

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知识点总结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符合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再次总结:会计对象分类会计要素分类会计科目(二)会计科目的意义(了解)①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②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③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④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总结记忆:会计科目为会计核算的七大方法提供了基础。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会计科目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子目)三级科目(细目)螺纹钢钢材角钢原材料镀锌钢板钢板普通钢板(二)按会计科目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会计科目表编号名称编号名称一、资产类二、负债类1001 库存现金2001 短期借款1002 银行存款2201 应付票据1012 其他货币资金2202 应付账款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2203 预收账款1121 应收票据2211 应付职工薪酬1122 应收账款2221 应交税费1123 预付账款2231 应付利息1131 应收股利2232 应付股利1132 应收利息2241 其他应付款1221 其他应收款2501 长期借款1231 坏账准备2502 应付债券1401 材料采购2701 长期应付款1402 在途物资2711 专项应付款1403 原材料2801 预计负债1404 材料成本差异2901 预计所得税负债1405 库存商品三、所有者权益类1406 发出商品4001 实收资本1407 商品进销差价4002 资本公积1408 委托加工物资4101 盈余公积1471 存货跌价准备4103 本年利润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4104 利润分配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四、成本类值准备15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001 生产成本1511 长期股权投资5101 制造费用5201 劳务成本15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521 投资性房地产5301 研发支出1531 长期应收款五、损益类1601 固定资产6001 主营业务收入1602 累计折旧6050 其他业务收入160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10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04 在建工程6111 投资收益1605 工程物资6301 营业外收入1606 固定资产清理6401 主营业务成本1701 无形资产6402 其他业务成本1702 累计摊销6403 营业税金及附加170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601 销售费用1711 商誉6602 管理费用1801 长期待摊费用6603 财务费用1811 递延所得税资产6701 资产减值损失1901 待处理财产损益6711 营业外支出6801 所得税费用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将会计科目划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损益等六类,但共同类科目只在某些特殊业务中使用,工商业企业的一般涉及不到,因此,本教材以大纲为依据,将常见的会计科目划分为五类。
会计基础第三章重点知识归纳

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1.定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意义:(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4)会计科目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方便。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照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不同进行分类①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②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起补充和说明作用2.按照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进行分类①资产类科目: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②负债类科目: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③共同类科目:可能具有资产性质,也可能具有负债性质的科目,如:衍生工具、套期工具④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⑤成本类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⑥损益类科目:收入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费用类: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常用会计科目见教材“会计科目参照表”全国教材29页。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1.合法性原则。
注意:(1)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法规中规定的会计科目,设置本企业适用的会计科目。
(2)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财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2.相关性原则。
企业必须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本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考虑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设置本企业适用的会计科目。
3.实用性原则。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在符合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适应企业自身的特点,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应用举例】会计证【判断】企业只能使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不得自行增减或合并( )【答案】:错【解析】:企业应在合法性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多选】下列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 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答案:AC 解析:BD属于损益类科目【单选】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是( )。
《基础会计》全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基础会计》全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总论重点与难点通过总论的阐述,使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发展及特点、属性,进而掌握会计和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对象、基本职能、任务、作用和目标,会计核算的方法与会计学的分支等会计基本理论的有关内容。
重点掌握会计对象、会计基本职能及会计方法等问题。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经济资源耗费的过程。
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一定是先有投入(耗费),后有产出(收入)。
记录生产过程的耗费与收入,并加以比较,才能判断是否有经济效益,继续生产是否有意义。
收入大于耗费,经济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记录耗费与收入的活动即为会计的基本活动。
在人类历史上,会计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奴隶社会繁盛时期称为会计的萌芽阶段或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其特点:一是产生了会计的萌芽,二是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记录。
从奴隶社会的繁盛时期到15世纪末称为古代会计时期,其特点: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及其与私有制的结合,造成了私人财富的积累,进而导致了受托责任会计的产生,二是单式簿记应运而生。
会计的涵义。
一直以来对会计涵义的界定主要有两大观点:一是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信息系统是指在企业或其他组织范围内,旨在反映和控制企业或组织的各种经济活动,而由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程序、方法和技术所组成,由会计人员加以管理,用以处理经济数据、提供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经济信息的有机整体。
二是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它继承了会计管理工具论的合理内核,吸收了最新的管理科学思想,从而成为在当前国内外会计学界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即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1.定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方便。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照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不同进行分类
①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②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起补充和说明作用
2.按照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进行分类
①资产类科目: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②负债类科目: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③共同类科目:可能具有资产性质,也可能具有负债性质的科目,如:衍生工具、套期工具
④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⑤成本类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⑥损益类科目:收入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费用类: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常用会计科目见教材“会计科目参照表”全国教材29页。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1.合法性原则。
注意:
(1)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法规中规定的会计科目,设置本企业适用的会计科目。
(2)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财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2.相关性原则。
企业必须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本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考虑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设置本企业适用的会计科目。
3.实用性原则。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在符合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适应企业自身的特点,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应用举例】会计证
【判断】企业只能使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不得自行增减或合并( )
【答案】:错【解析】:企业应在合法性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多选】下列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 )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 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答案:AC 解析:BD属于损益类科目
【单选】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是( )。
A.银行存款
B.短期借款
C.应收账款
D.利润分配
答案:D
【单选】下列属于明细分类科目的是( )。
A.销售费用
B.其他应收款
C.盈余公积
D.差旅费
答案:D
【多选】下列属于明细分类科目的有( )。
A.原料及辅助材料
B.短期借款
C.长期股权投资
D.应交增值税
答案:AD
第二节账户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各地已经陆续展开了,为了帮助考生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复习纲要,本章内容主要关于会计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账户的分类
1、按照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不同进行分类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1)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
是根据总分类会计科目设置的,是提供总括分类核算资料指标的账户,在总分类账户中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反映经济业务,可以提供概括核算资料和指标,是对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资料的综合。
(2)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
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提供明细核算资料和指标,是对其总账资料的具体化和补充说明,除了用货币计量外,必要时还需要实物计量或劳动量计量单位从数量和时间上进行反映。
(3)总账和明细账的关系会计从业培训
总账和其所属的明细账核算内容相同,只不过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总账反映总括情况,明细账反映具体详细情况。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
总账统驭和控制明细账,是明细账的统驭账户。
明细账户从属于总账,是总账的从属账户。
2、账户按经济内容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
3.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可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
(1)资产负债表账户: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2)利润表账户:包括收入类账户与费用类账户。
【多选】下列表述中属于总账特点的是( )
A提供详细核算指标
B提供概括核算指标
C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
D必要时还需要实物或时间计量单位
【答案】BC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类型。
账户的基本结构还应包括:
(1) 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 日期和摘要
(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4) 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依据。
账户简单格式:T型账户或者丁字账户,账户包括本期发生额和余额
(1)本期发生额是一个动态指标,说明资产或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
包括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
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
(2)余额是一个静态指标,说明资产或权益在某一时日增减变动的结果。
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上述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1、二者的联系:
(1)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设置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分类内容一致。
(3)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2、二者的区别:
(1)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2)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和结余。
(3)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财务报表所运用。
【应用举例】
【单选】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是( )。
A、利润分配
B、实收资本
C、累计折旧
D、主营业务成本
答案:C
【多选】账户一般应包括( )
A.账户名称
B.日期和摘要
C.增减发生额及余额
D.会计分录
答案:ABC
【判断】“累计折旧”、“坏账准备”等反映资产的价值损耗或损失的账户,不属于资产类账户。
()
答案:错
【判断】明细账户应根据总账账户设置。
( )
答案:错
【判断】本期发生额是一个动态指标,它说明资产或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 )
答案:对
【判断】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个方向,左方登记增加,右方登记减少。
()
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