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
九年级全部化学方程式整理

九年级全部化学方程式整理摘要:一、引言二、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分类整理1.氧化还原反应2.酸碱中和反应3.沉淀反应4.气体生成反应5.燃烧反应6.置换反应7.复分解反应三、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好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是同学们进一步提高化学素养的基础。
为此,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详细的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清单,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复习。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讨各类反应的奥秘。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分类整理】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例如:Zn + H2SO4 → ZnSO4 + H2↑二、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三、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在溶液中,两种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例如:Ba2+ (aq) + SO42- (aq) → BaSO4 (s)四、气体生成反应气体生成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产生气体。
例如:2KMnO4 → K2MnO4 + MnO2 + O2↑五、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
例如:C + O2 → CO2六、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例如:Fe + CuSO4 → FeSO4 + Cu七、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例如: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总结与展望】掌握了这些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同学们应该对化学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尝试自己编写一些方程式,不断提高化学素养。
九年级化学上册常见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上册常见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特征及现象化合反应1.木炭充分燃烧C+O2CO2发出白光,放热2.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 2CO生成有毒气体3.硫磺燃烧S+O2 SO2有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体4.铁丝燃烧3Fe+2O2 Fe3O4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镁带燃烧2Mg+O2 2MgO有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6.红磷燃烧4P+5O22P2O5有大量白烟生成7.铜丝2Cu+O22CuO亮红色固在空气中受热体变成黑色固体8.铝丝燃烧4Al+3O22Al2O3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9.氢气燃烧2H2+O22H2O有淡蓝色火焰10.有毒气体CO 燃烧2CO+O22CO2有蓝色火焰11.CO2和H2O反应CO2+H2O = H2CO3生成物能使石蕊变红12.CO2与C反应CO2+C 2CO所有物质中都含碳元素13.生石灰和水反应CaO+H2O = Ca(OH)2实验室制氢氧化钙,反应放热14.氢气与氯气H2+Cl2 2HCl剧烈燃烧,产生的反应苍白色火焰15.汞与氧气的反应2Hg+O22HgO 银白色液体变成粉红色固体分解反应16.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 2KCl+3O2↑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17.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 2H2O + O2 ↑常温下固液混合物制取氧气18.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加热纯净物制取氧气19.水电解2H2O 2H2↑+O2↑分解产生两种气体单质20.碳酸分解H2CO3= H2O+CO2↑碳酸不稳定21.碳酸钙煅烧CaCO3CaO+CO2↑工业制取二氧化碳22.氧化2HgO 2Hg+O2产生银白汞分解↑色液体金属2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干粉灭火器的原理置换反应24.碳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黑色固体混合物加热生成红色固体25.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 4Fe+3CO2↑固体混合物反应生黑色固体26.碳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 3Fe+2CO2↑黑色固体混合物加热生黑色固体27.镁带与盐酸反应Mg+2HCl == MgCl2 +H2↑该反应放热28.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单质气体还原氧化铜,生红色原理酸氢盐遇酸生成CO234.苏打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泡沫灭火器的原理35.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有蓝色沉淀生成其他36.乙醇燃烧C2H5OH+3O22CO2+3H2O 绿色燃料燃烧3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化合物的气体还原氧化铜3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工业用赤铁矿炼铁39.一氧4CO+Fe3O43Fe+4CO2工业用磁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铁矿炼铁40.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有蓝色火焰。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硝酸。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HNO3+C=2H2O+4X↑+CO2↑。
则X是A.NO2B.COC.NOD.N2O5答案:A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据此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量,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1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反应后有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则4X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NO2。
故选A。
2、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说法错误的是A.甲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D .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2:1答案:D分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H 2O+O 2催化剂 CO 2+H 2OA. 甲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6:1:8,选项正确;B. 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保持其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选项正确;C.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选项正确;D.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之比为1:1,选项错误。
故选D 。
3、利用催化剂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 ,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3H 2催化剂X+H 2O ,X 的化学式为A .CB .CH 4C .CH 3OHD .CH 2O答案:C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围观本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X 必须提供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选C 。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法。
2. 方程式中的基本要素:反应物、生成物和化学反应条件。
3. 平衡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 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反应速度相等,但物质的转化并没有停止。
二、物质的自由度和转化率1. 物质的自由度:物质状态的改变有三个自由度-温度、压强和物质的组分。
2. 物质的转化率:物质转化的程度,即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比例。
三、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形成的量。
2. 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四、化学平衡1. 动态平衡: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反应速率相等。
2. 平衡常数:用于衡量化学反应平衡程度的量。
3. 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温度、压强/浓度。
五、浓度计算和化学反应的计算1. 浓度的计算:可通过溶液的质量、体积以及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例来计算。
2. 化学反应的计算:可通过已知的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反应物消耗和生成物生成的量。
六、溶液和分离纯物质1. 溶液: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液的组成方式:可分为固体溶解、液体溶解和气体溶解。
3. 溶解度:饱和溶解度,即溶解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溶解于溶剂中的最大量。
4. 分离纯物质的方法:如过滤、蒸发、结晶等。
七、物质的导电性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可导电的物质为电解质,不可导电的物质为非电解质。
2.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 电解质的导电性: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导电性取决于离子的浓度和移动能力。
八、酸碱溶液1. 酸的性质:酸性物质具有酸味、蓝红指示剂变红、金属的腐蚀性等特征。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化合反应
1、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三)置换反应
18、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H2):Zn+H2SO4=ZnSO4+H2↑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21、碳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22、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23、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NO3)2=Hg+Cu(NO3)2
24、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四)复分解反应
25、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2HCl=CaCl2+H2O+CO2↑
26、碳酸钠和盐酸(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五)其他:
27、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2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2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初三化学方程式汇总上册

初三化学方程式汇总上册
一、金属与氧气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二、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2. 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3.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4.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三、酸与金属反应
1. 镁与稀盐酸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
2. 铝与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3. 铜与稀盐酸不反应。
四、碱与金属反应
1. 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 + Mg + H2O = Mg(OH)2↓+ 2NaCl
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6NaOH + 2Al + 6H2O = 2Al(OH)3↓+ 6NaCl
3. 铜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五、盐与金属反应
1.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 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Mg + CuCl2 = MgCl2 + Cu
3. 铜与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方程式汇总+知识点提醒

28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 O2点燃CO2 + 2 H2O发出蓝色火焰(同CO),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上面加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29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 O2点燃2 CO2 + 3 H2O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0 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3 CO +Fe2O3 高温 2 Fe + 3 CO2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较难配平,可直接记住化学计量数31 碱式碳酸铜的分解Cu2(OH)2CO3△ 2CuO + CO2↑ + H2O 绿色变为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分解反应,产物有三32 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高温3H2O+2Fe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有水珠出现氢气验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
红棕变黑水珠出,熄灯冷却再停氢。
32 碳还原二氧化碳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1.化合价及化学式的书写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零永不变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3 -4 -3 -3 +5NH3 CH4 NH4+ NH4.NO3 易错:Fe2+:亚铁离子(浅绿色) Fe3+:铁离子(棕黄色)书写化学式步骤:一排序二标价三约简四交叉2.根据化学式计算(1)原子个数比: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比(相同的元素的原子个数要合并)例:H2O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 ∶ 1(2)计算相对分子质量(Mr)=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各原子个数的总和,如Mr(CO2)=12+16×2=44 (注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涉及某物质的相对质量需乘以前面的化学计量数)(3)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化学方程式整理小结.doc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烟雨朦胧整理)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化学方程式整理小结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 4 HCO 3△NH 3 ↑+ CO 2 ↑ + H 2O2、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 Cu 2(OH) 2 3 △2CuO+ CO 2↑+ H 2CO O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 2 点燃 2MgO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2 点燃 Fe 3 O 45、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 2点燃 2P 2 O 5 6、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O 4 △K 2 MnO 4 + MnO 2 + O 2 ↑7、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 MnO2 2H 2O+ O 2 ↑ 8、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2KClO 3 MnO2 2KCl + 3O 2↑9、二氧化碳溶于水 CO 2 + H 2O === H 2CO 310、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 2CO 3 △ CO 2↑ +H 2O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1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O +C a( O H ) 2 ==CaCO ↓ + H O2 3 2 13、电解水: 2H 2 O 通 电 ↑+ O 2 ↑2H 214、氢气燃烧或爆炸: 2H 2 + O 2 点燃 2H 2 O15、碳的不完全燃烧: 点燃 2CO2C + O 216、 碳的完全燃烧: C + O 2 点燃 CO 217、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 + O 2 点燃 2CO 218、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Ca(OH) 2+ CuSO 4 ==CaSO 4+ Cu(OH) 2↓ 19.、铜丝在空气中加热:2Cu + O 2 △ 2CuO20.、铝丝在常温时形成氧化膜: 4Al + 3O 2 == 2Al 2O 321、镁与硫酸反应: Mg+H 2SO 4==MgSO 4+H 2↑22.、镁与盐酸反应: Mg+2HCl==MgCl 2+H 2↑23.、铝与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 3+3H 2↑24.、铝与硫酸反应: 2Al+3H 2SO 4==Al 2(SO 4)3+3H 2 ↑25、铁与盐酸反应制氢气: Fe + 2HCl ==FeCl 2 + H 2 ↑26、铁与硫酸反应制氢气:Fe+H 2SO 4==FeSO 4+H 2↑ 27.、锌与盐酸反应制氢气(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 2 SO 4 ==ZnSO 4 + H 2↑28.、湿法炼铜法: Fe+CuSO 4==Cu+FeSO 4 高温29、工业炼铁的原理(以赤铁矿为例): 3CO+ Fe 2O 3 2Fe + 3CO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
【导语】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以下是xx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总结》,供大家查阅。
【盐酸方程式】
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现象:不明显
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 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硫酸方程式】
2NaOH(或KOH)+H2SO4==Na2SO4+2H2O现象:不明显
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溶液
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现象:这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溶液
CuO+2HNO3==Cu(NO3)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或KOH)+HNO3==NaNO3+H2O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置换反应】
(1)盐(溶液)+金属单质-------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盐+酸--------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 HCO3+HCl==NaCl+H2O+CO2↑
(3)盐+碱--------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
(4)盐+盐-----两种新盐
氯化钠溶液和*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
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 SO4↓+2NaCl
1,氧化性: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2FeCl3+Zn===2FeCl2+ZnCl2
FeCl3+Ag===FeCl2+AgCl
Fe2(SO4)3+2Ag===2FeSO4+Ag2SO4(较难反应)
Fe(NO3)3+Ag不反应
2FeCl3+H2S===2FeCl2+2HCl↑+S↓
2FeCl3+2KI===2FeCl2+2KCl+I2
FeCl2+Mg===Fe+MgCl2
TlCl3+2Ag===2AgCl+TlCl(*、铅、铋的高价化合物都有强氧化性) 2,还原性:
2FeCl2+Cl2===2FeCl3
SnCl2+Cl2===SnCl4(SnCl2有强还原性)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
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MgCl2+2NH3.H2O===Mg(OH)2↓+NH4Cl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3PO4+HCl===Na2HPO4+NaCl
Na2HPO4+HCl===NaH2PO4+NaCl
NaH2PO4+HCl===H3PO4+NaCl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 3Na2CO3+2Fe Cl3+3H2O===2Fe(OH)3↓+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3CO2↑
3NaHCO3+FeCl3===Fe(OH)3↓+3CO2↑
3Na2S+Al2(SO4)3+6H2O===2Al(OH)3↓+3H2S↑
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
5,不稳定性: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NH4HCO3===NH3+H2O+CO2↑
2KNO3===2KNO2+O2↑
Cu(NO3)2===CuO+3NO2+O2↑
2KMnO4===K2MnO4+MnO2+O2↑(用于实验室准备氧气) 2KClO3===2KCl+3O2↑
2NaHCO3===Na2CO3+H2O+CO2↑
Ca(HCO3)2===CaCO3+H2O+CO2↑
CaCO3===CaO+CO2↑
MgCO3===MgO+CO2↑
H2SO3===H2O+SO2↑
ThI4==高温==Th+2I2↑(部分金属的碘化物高温下不稳定,分解反应用于提纯金属)
2NH4ClO4==Δ==N2↑+2O2↑+Cl2↑+4H2O↑(高氯酸铵用作火箭助推物,分解产生的大量气体能推动火箭升空)
2ClO2==加热或震荡==Cl2+2O2(二氧化氯不稳定,会爆炸性分解)
2BaO2==△==2BaO+O2↑(过氧化钡能在700℃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