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钢筋计算规则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基本原则1.采用细则进行计量,力求准确。

2.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计量,不得随意增减工程量。

3.严格按照工程规范和标准执行。

二、计算原则1.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分为单位工程量计算和总量计算。

单位工程量计算是指以一个构件为单位进行计量,总量计算是指将所有构件的单位工程量相加得到总工程量。

2.单位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等效原则、分项计算原则、明细计算原则。

三、单位工程量计算1.基础工程量计算:按设计图纸要求,计算地基、地下室、基础等的工程量。

2.主体结构工程量计算:按设计图纸要求,计算柱、梁、板、墙等的工程量。

3.钢筋工程量计算:根据构件尺寸、钢筋布置要求,计算钢筋工程量。

4.模板工程量计算:按设计要求,计算模板使用面积或体积。

四、总量计算1.总量计算是将所有单位工程量相加得到的工程总量。

总量计算包括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给排水、暖通等各个专业的工程量。

2.总量计算要根据设计图纸,按照结构、专业进行分类计量。

五、计算方法1.采用直读法、单根法、串联法等方法进行计量。

2.直读法适用于直线构件,读取构件长度,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3.单根法适用于弯曲构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计算构件的弯曲长度,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4.串联法适用于循环施工的构件,如管道和电缆。

按照循环的次数,计算构件长度。

六、计算注意事项1.计算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不得私自增减工程量。

2.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计量方法。

3.计算时要考虑材料的损耗和浪费,适当增加一定的修正系数。

4.计算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并进行审核和核对,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在设计图纸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工程规范和标准进行计量。

计量过程要准确、细致,根据不同构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注意合理调整计量方法和考虑材料损耗和浪费等因素,以确保计量结果准确可靠。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工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进程管理以及成本预算等方面。

正确、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的规则与方法。

一、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1. 混凝土方量计算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一般以方的形式进行。

其计算公式为:混凝土方量 = 长度 ×宽度 ×厚度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到墙体开洞、窗户、门洞等特殊情况对混凝土方量的影响。

2. 混凝土用量计算混凝土的用量计算主要涉及到混凝土的配比和浪费率的考虑。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用量计算公式为:混凝土用量 = 混凝土方量 ×浇筑倍率 × (1 + 浪费率)其中,浇筑倍率考虑到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沉降和浪费情况,浪费率则是指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剩余量和损耗量。

3. 砼配比计算砼配比指的是混凝土组成中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各个成分的比例关系。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强度等级,可以通过配比计算来确定具体的砼配比。

二、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1. 钢筋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是承受和传递荷载的关键部分。

钢筋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受力和设计要求。

常见的钢筋计算公式包括:钢筋截面积 = 受力 / 应力 ×安全系数钢筋用量 = 钢筋截面积 ×钢筋长度 ×钢筋数量2. 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是由混凝土和钢筋组成的结构单元。

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需要考虑到构件的几何形状、受力情况以及材料的特性等因素。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弯曲构件的弯矩计算、梁、柱和板的受力计算等。

3. 钢筋混凝土用量计算钢筋混凝土用量计算是综合考虑混凝土的使用量和钢筋的使用量来计算工程所需的材料量。

具体计算方法为:钢筋混凝土用量 = 混凝土用量 + 钢筋用量总结: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准确计算工程量,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和成本,并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计算和对所用混凝
土的用量进行估算。

1.配合比计算
配合比计算是确定混凝土中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的比例。

首先需要
确定设计强度等级和所用水泥的品种,然后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经验进行配
合比计算。

2.用量估算
用量估算是根据设计中使用的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要求,计算所需的
混凝土用量。

主要涉及到对不同结构部位的体积进行计算,并考虑到混凝
土浪费、收缩和收缩裂缝等因素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对钢筋的数量和长度进行计算和估算。

1.钢筋数量计算
钢筋数量计算是根据设计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计算所需
的钢筋数量。

主要涉及到对不同结构部位的钢筋截面积进行计算,并考虑
到钢筋的间距、重叠长度和弯折长度等因素的影响。

2.钢筋长度估算
钢筋长度估算是根据设计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计算所需
的钢筋长度。

主要涉及到对不同结构部位的钢筋长度进行计算,并考虑到
钢筋的弯折长度、绑扎长度和接头长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的相关注意事项
1.工程图纸的正确理解
2.承包商的实际施工情况
3.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和调整
总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准确的工程量计算对于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质量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需要深入理解施工图纸,考虑到承包商的实际情况,并随时调整和更新计
算结果,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是常用的结构材料,准确计算其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施工进度安排以及成本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一、混凝土工程量计算1、基础混凝土带形基础:按长度乘以设计断面面积计算。

外墙基础长度按外墙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基础长度按内墙基础净长线长度计算。

独立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满堂基础:分为无梁式满堂基础和有梁式满堂基础。

无梁式满堂基础按板和柱墩体积之和计算;有梁式满堂基础分别计算板和梁的体积,梁高从基础顶面算至梁顶面。

2、柱混凝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柱高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构造柱按全高计算,嵌接墙体部分并入柱身体积。

3、梁混凝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梁长计算规定如下: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4、板混凝土有梁板:包括主梁、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

平板:按板的图示体积计算。

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

5、墙混凝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墙高计算规定如下:墙与梁连接时,墙高算至梁底。

墙与板连接时,墙高算至板顶。

混凝土墙中的暗柱、暗梁并入墙体积内计算。

6、楼梯混凝土整体楼梯(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和楼梯的连接梁)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宽度小于 500mm 的楼梯井,伸入墙内部分不另增加。

7、其他构件阳台、雨篷:按伸出外墙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伸出墙外的牛腿和雨篷反挑檐不另计算。

栏板、扶手:按延长米计算。

二、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1、钢筋钢筋工程量应区别不同钢筋种类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理论重量计算。

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计算。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一、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一)基础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基础形式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等。

独立基础的混凝土工程量通常按照立方体体积计算,即基础的长、宽、高相乘。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时要扣除嵌入基础内的钢筋、预埋件等所占的体积。

条形基础的工程量计算分为有梁式和无梁式两种情况。

有梁式条形基础,其体积包括基础底板和梁的体积之和;无梁式条形基础,则按照基础底板的体积计算。

筏板基础的工程量计算按照整个筏板的体积计算,同样要扣除内部的钢筋、预埋件等体积。

(二)柱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柱按其形状分为矩形柱、圆形柱等。

柱的混凝土工程量按照柱的高度乘以柱的截面面积计算。

柱高的确定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判断。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三)梁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梁包括基础梁、框架梁、圈梁、过梁等。

基础梁的工程量计算与条形基础类似,需要区分有梁式和无梁式。

框架梁的工程量按照梁的长度乘以梁的截面面积计算。

梁长的计算要根据梁与柱的连接方式确定。

圈梁的工程量通常按照长度乘以截面面积计算。

过梁的工程量按照过梁的体积计算,其长度一般按门窗洞口的宽度加上一定的搭接长度。

(四)板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板分为有梁板、无梁板、平板等。

有梁板的混凝土工程量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无梁板的混凝土工程量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

平板的混凝土工程量按板的体积计算。

(五)墙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墙的混凝土工程量按照墙的长度乘以墙的厚度乘以墙的高度计算。

墙长度的确定:外墙按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净长线长度计算。

墙高度的确定:从基础上表面算至墙顶。

(六)楼梯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楼梯的混凝土工程量包括踏步、休息平台、楼梯梁等部分。

一般按照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但有些地区也可能按照体积计算。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一、一般规则(一)混凝土的工程量按施工图示尺寸以“m 3”计算,不扣除钢筋、铁件和面积在0.05 m2以内的螺栓盒等所占的体积。

(二)现浇墙、板均不扣除面积在0.3 m2以内孔洞所占的混凝土体积(板不扣除面积在0.3 m2以内柱所占的体积),留孔所需工料、项目已综合考虑,不另计算。

二、现浇混凝土构件计算规则(一)现浇混凝土基础。

1.无梁式满堂基础,其倒转的柱头(帽)应列入基础计算;有梁式(肋形)满堂基础的梁、板合并计算。

2.框架式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柱、梁、板计算工程量,执行相应项目;楼层上的块体设备基础按有梁板计算。

箱式基础分别按底板、墙、顶板计算工程量,执行相应项目。

3.混凝土高杯柱基(长颈柱基)高杯(长颈)部分的高度小于其横截面长边的3倍,则该部分高杯(长颈)按柱基计算;高杯(长颈)高度大于其横截面长边的3倍,则该部分高杯(长颈)按柱计算。

4.混凝土墙基的颈部高度小于该部分厚度的5倍时,则颈部按基础计算;颈部高度大于该部分厚度5倍时,则颈部按墙计算。

5.计算承台工程量时,不扣除浇入承台的桩头体积。

(二)现浇混凝土柱。

1.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2.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3.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4.构造柱(抗震柱)按全高计算,嵌接墙体部分马牙槎并入柱身体积。

5.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体积计算。

(三)现浇混凝土梁。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1.梁长: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到柱侧面,伸入墙内的梁头,应计算在梁的长度内。

2.与主梁连接的次梁,长度算到主梁的侧面;现浇梁头处有现浇垫块者,垫块体积并入梁内计算。

3.梁高:梁底至顶面的距离。

4.圈梁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线计算;圈梁带挑梁时,以墙的结构外皮为分界线,伸出墙外部分按梁计算;墙内部分按圈梁计算,圈梁与构造柱(柱)连接时,算至柱侧面。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混凝土数量计算规则:
1.混凝土体积计算:根据结构图纸和设计要求,计算出各个构件的体积,并考虑浪损和缩减系数,计算出混凝土总体积。

2.强度等级及配合比计算: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
配合比,并据此计算出该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用量。

3.混凝土用水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公式(一般为水灰比),计算出混凝土所需用水量。

4.混凝土用砂、石量计算:根据砂、石的用量计算公式,计算出混凝
土所需用砂、石量。

二、钢筋数量计算规则:
1.钢筋长度计算:根据结构图纸和设计要求,计算出各个构件的长度,并考虑钢筋的延伸长度、搭接长度等,计算出钢筋的总长度。

2.钢筋截面积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构件尺寸,计算出钢筋的截面积。

3.钢筋数量计算:根据构件的截面积,配筋率和间距要求,计算出构
件所需的钢筋数量。

三、其他工程量计算规则:
1.制定施工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施
工方法、工艺和施工数量。

2.预留孔口计算:根据设备和管线的要求,计算出预留孔口的位置、
尺寸和数量。

3.隐蔽工程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计算隐蔽工程(如电线、水管等)的长度和数量。

4.土石方工程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计算土石方工程的数
量和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
结合工程经验进行合理的估算。

同时,也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4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预算定额规则

2024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预算定额规则

2024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预算定额规则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预算定额规则对于准确计算工程造价、合理安排施工资源以及保障工程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2024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预算定额规则。

首先,我们要明确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所包含的内容。

一般来说,这包括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振捣、养护,以及钢筋的制作、安装、连接等工作。

在预算定额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材料成本和施工工艺都有所不同。

比如,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能需要使用更优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通常,混凝土的工程量按照实际浇筑的体积计算,不扣除钢筋、预埋件、螺栓等所占的体积。

但对于空心构件,应扣除空心部分的体积。

在计算混凝土运输费用时,需要考虑运输距离、运输方式以及运输设备的类型等因素。

如果施工现场距离搅拌站较远,运输费用可能会占据较大的比例。

钢筋的预算定额规则同样不容忽视。

钢筋的工程量按照设计图示钢筋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

这里要注意的是,钢筋的弯钩、搭接长度等都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计算。

钢筋的制作和安装费用也需要分别计算。

制作费用包括钢筋的调直、切断、弯曲等加工工序的费用;安装费用则包括将钢筋吊运至施工部位、绑扎固定等费用。

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模板工程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模板的种类繁多,如木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等。

预算定额中会根据不同的模板类型和使用部位,规定相应的费用标准。

模板的工程量一般按照与混凝土接触的面积计算。

对于复杂的构件,如异形柱、弧形梁等,模板的计算可能会相对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影响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预算定额。

比如,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如在高寒地区、高温地区施工,可能需要增加特殊的防护措施和施工工艺,从而导致费用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本章定额包括混凝土及钢筋两大部分。

一、混凝土1.混凝土包括现场搅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集中搅拌混凝土三部分。

⑴现场搅拌混凝土按现浇混凝土构件、预制混凝土构件、构筑物及钢筋混凝土构件接头灌缝四部分列项。

⑵商品混凝土按现浇混凝土构件(泵送)、现场预制构件(非泵送)及构筑物(泵送)三部分列项。

商品混凝土现浇混凝土构件及构筑物如非泵送,其人工乘1.40系数,震捣器乘1.20系数。

⑶集中搅拌混凝土按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输送车及混凝土泵送三部分列项。

其机械都是按施工企业自备的情况编制的,混凝土输送泵车和混凝土输送泵(固定)根据施工要求只能选用一种。

集中搅拌混凝土采用泵送,还应套用相应商品混凝土的泵送定额(扣除项目中的商品混凝土用量);如非泵送,其人工还应乘以1.40系数,震捣器乘1.20系数。

2.商品混凝土的添加剂、搅拌、运输及泵送等费用均应列入混凝土单价内。

3.定额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石子粒径是按常用规格编制的,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与定额不同时,应作换算。

4.毛石混凝土中的毛石是按占混凝土体积15%计算的,设计要求不同可以换算。

5.现浇柱、墙,均按规范综合了底部铺垫水泥砂浆的用量。

6.现浇空心无梁板可按定额中无梁板子目执行。

其中GBF薄壁管按实铺长度单独计算,另增加安装人工,按管道实际铺设面积0.03工日/m2计算。

7.小型混凝土构件是指每件体积在0.05m3以内的且未列出定额项目的构件。

8.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预算工程量,等于按图纸计算的工程量加制作废品率,运输损耗率及安装损耗率。

应加损耗率的构件及损耗率见表4-1。

表4-1 应加损耗率的构件及损耗率二、钢筋1.钢筋工程以钢筋的不同品种,按现浇构件、预制构件、预应力构件分别编制定额项目。

使用时根据钢筋的不同品种分别套用定额。

2.钢筋工程施工内容,包括除锈、制作、场内运输、绑扎(点焊)、安装、浇灌混凝土时的钢筋维护,预应力钢筋还包括穿钢筋、钢筋张拉、锚固等。

3.钢筋的施工损耗(2.0%)及搭接所耗用的电焊条,绑扎用的铁丝已包括在定额内,不得另计;设计图纸注明的钢筋接头长度按图示尺寸计算钢筋用量,图纸未注明的钢筋长度应按规范规定计算钢筋用量。

钢筋自然接头亦应按规范或规定的搭接长度计入钢筋用量中。

4.现浇及预制构件φ10以内钢筋均按光圆钢筋计算,φ10以上钢筋分别按圆钢筋及螺纹钢筋计算,其中螺纹钢筋分为φ25以内及φ25以上两种,按实际钢筋用量分别套用定额。

5.预制构件点焊钢筋网片,定额中已综合考虑了不同直径钢筋点焊在一起的因素,如点焊钢筋直径粗细比在两倍以上时,应按直径大的钢筋套用定额子目,另将综合工日乘以系数1.25,其他不变。

6.粗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镦粗直螺纹、套管接头者,应分别执行钢筋接头定额。

7.非预应力钢筋不包括冷加工,设计要求冷加工时,应另行计算,预应力钢筋设计要求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时,应另行计算。

8.先张法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非预应力钢筋工程量应分开计算,分别按不同品种钢筋套用相应定额,其中非预应力钢筋套用预制构件钢筋定额。

9.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以预应力钢筋重量计算,其中非预应力钢筋套用现浇构件钢筋定额。

10.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束不分单跨、多跨及单向、双向布筋,当构件长度在60m以内时,均按定额执行。

定额中预应力钢筋按直径5mm碳素钢丝或直径15~15.24mm钢绞线编制的,采用其他规格时,应另行调整。

定额按一端张拉考虑,当两端张拉时,按有粘接锚具项目含量乘以系数1.14,无粘接锚具项目含量乘以系数1.07。

当钢绞线束用于地面预制构件时,应扣除定额中张拉平台摊销费。

单位工程后张法预应力钢丝束、钢绞线束设计用量在3t以内时,定额人工及机械台班有粘接张拉乘以系数1.63,无粘接张拉乘以系数1.80。

本定额中无粘接钢绞线束以净重计量,若以毛重(含封油包塑的重量)计量时,按净重与毛重之比1∶1.08换算。

11.后张法钢筋的锚具是按钢筋绑条焊V型垫块编制的,如采用其他方法锚固时,应另行计算。

12.对复杂构件钢筋,可按表4-2所列系数调整定额中的人工和机械台班用量。

表4-2 复杂构件钢筋调整系数对拉螺栓子目仅适用于地下室模板固定,属一次性消耗材料。

地下室以上现浇构件模板中的对拉螺栓属周转性材料,已列入模板工程措施费中。

预埋螺栓仅适用于直径小于φ36的厂房柱脚预埋螺栓或设备基础预埋螺栓,不适用于直径大于φ36的重工业厂房的柱脚预埋螺栓及钢结构联结螺栓,发生时应另计算。

14.本章定额现浇构件中的钢筋以手工绑扎,预制构件以手工绑扎、点焊分别列项。

实际施工与定额不同时,不得换算。

钢筋制作与绑扎需拆分时,制作占45%,绑扎占55%。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混凝土1.现浇混凝土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⑴混凝土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墙、板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⑵基础①箱式满堂基础应分别按满堂基础、柱、墙、梁、板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定额项目。

②设备基础除块体以外,其他类型设备基础分别按基础、梁、柱、板、墙等有关规定计算,套相应的定额项目。

⑶柱①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②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③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④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⑤依附于柱上的牛腿和升板的柱帽,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⑷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3”计算。

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①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②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③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④圈梁、过梁应分别计算。

过梁长度按图示尺寸,图纸无明确表示时,按门窗洞口外围宽度共加500mm计算。

⑤现浇挑梁的悬挑部分按单梁计算;嵌入墙身部分按圈梁计算。

⑸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3”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占的体积,墙垛及突出墙面部分并入墙体积内计算。

墙高的确定:①墙与梁平行重叠,墙与梁合并计算。

②墙与板相交,墙高算至板底面。

⑹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3”计算,其中:①有梁板包括主、次梁及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当有柱穿过有梁板时,应扣除其柱穿过板所占的体积。

②无梁板按板和柱帽的体积之和计算。

③平板按板实体体积计算。

④现浇挑檐、天沟与板(包括屋面板、楼板)连接时,以外墙面为分界线,与圈梁(包括其他梁)连接时,以梁外边线为分界线。

外墙边线以外或梁外边线以外为挑檐、天沟。

⑤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与圈、过梁连接时,外墙算至梁内侧;内墙按板计算,圈过梁算至板下。

⑥预制板补缝宽度在60mm以上时,按现浇平板计算。

⑦阳台、雨篷按伸出外墙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伸出墙外的牛腿不另计算。

伸出墙外超过1.5m时,按有梁板计算。

带翻边的雨篷按展开面积并入雨篷面积内计算。

⑧栏板以长度乘断面积按“m3”计算。

⑺整体楼梯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及楼梯的连接梁,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不扣除宽度小于200mm的楼梯井,伸入墙内部分不另增加。

楼梯与楼板连接时,楼梯算至楼梯梁外侧面。

无楼梯梁时,以楼梯的最后一个踏步边缘加300mm为界。

圆形楼梯按悬挑楼梯段间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包括中心柱)。

⑻台阶(含侧边)按图示尺寸实体积以“m3”计算,平台与台阶的分界线以最上层踏步外沿加300mm为界。

⑼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现浇接头,按设计规定的断面和长度以“m3”计算。

⑽现浇池、槽按实际体积计算。

⑾散水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⑿后浇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3”计算。

2.预制混凝土工程,按以下规定计算:⑴混凝土工程均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后张法预应力钢筋的灌浆孔及单个尺寸300×300以内孔洞所占体积,扣除空心板、烟道、通风道孔洞所占体积。

⑵预制桩按桩全长(不扣桩尖虚体积)乘以桩断面以“m3”计算;预制桩尖按实体积计算。

⑶混凝土与钢杆件组合的构件,混凝土部分按构件实体积以“m3”计算,钢构件按金属结构相应定额计算。

3.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⑴构筑物混凝土除另有规定者外,均按图示尺寸扣除0.3m2以上孔洞所占体积以实体积计算。

⑵水塔:①筒身与槽底以与槽底连接的圈梁底为界,以上为槽底,以下为筒身。

②筒式塔身及依附于筒身的过梁、雨篷挑檐等并入筒身体积内计算;柱式塔身,柱、梁合并计算。

③塔顶及槽底,塔顶包括顶板及圈梁,槽底包括底板挑出的斜壁板和圈梁等合并计算。

⑶贮水池不分平底、锥底、坡底,均按池底计算;壁基梁、池壁不分圆形壁和矩形壁,均按池壁计算;其他项目均按现浇混凝土部分相应项目计算。

⑷贮仓如由柱支承,其柱与基础按现浇混凝土相应项目计算。

⑸普通水塔、倒锥壳水塔、烟囱基础及构筑物,定额中没有的项目均按现浇混凝土部分相应或相近项目计算。

⑹现浇支架、地沟、预制支架安装,均按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相应项目计算。

⑺构筑物中有关项目的分界线,按构筑物模板工程量规定界定。

4.钢筋混凝土构件接头灌缝:⑴钢筋混凝土构件接头灌缝,包括构件座浆、灌缝、堵板孔、塞板、梁缝等,均按钢筋混凝土构件实体积以“m3”计算。

⑵柱与柱基的灌缝,按首层柱体积计算;首层以上柱灌缝按各层柱体积计算。

⑶空心板堵塞端头孔的人工材料,已包括在定额内。

5.设备基础二次灌浆以螺栓孔体积计算,不扣除螺栓所占体积。

二、钢筋1.钢筋工程量,应区别现浇构件、预制构件、预应力构件钢筋和钢种及规格,按设计图示钢筋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按单根钢筋连续长度每超过8m增加一个搭接长度计算。

3.电渣压力焊、镦粗直螺纹、套管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4.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示钢筋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计算,按预应力钢筋定额执行,其中非预应力钢筋按预制构件钢筋执行。

5.后张法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分别计算,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纸注明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区别不同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⑴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⑵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镦头插片,另一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⑶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镦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15m,两端均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0.30m计算。

⑷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混凝土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0.35m计算。

⑸低合金钢筋(钢绞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钢筋(钢绞线)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1m计算;孔道长度在20m以上时,钢筋(钢绞线)长度按孔道长度增加1.8m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