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汇总

职业卫生评价考试计算题汇总

职评计算题型汇总一、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PC-TWA)定义: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公式:C TWA=C TWA-8h工作日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8-一个工作日的接触时间(h),工作时间不足8h的,仍以8h计。

C1、C2、……C n——T1、T2……T n时间段接触的相应浓度;T1、T2……T n——C1、C2、……C n浓度下相应的持续接触时间。

(1)只有一种有毒物时计算方法[例1]乙酸乙酯,若劳动者接触状况为:300mg/m3,接触2h;200mg/m3,接触2h;180mg/m3,接触2h;不接触,2h。

代入上述公式,C TWA=(300×2+200×2+180×2+0×2)mg/m3÷8=170mg/m3,结果<200mg/m3,则未超过该物质的PC-TWA。

例题2 检测某岗位作业人员二氧化氮接触剂量,工作班8h内分6个时段短时间不连续检测,每个时段采样15min,用吸收管法以500ml/min流量采样,分光光度法测量,结果如下:8:00~10:00 采样15min,测得66.7mg/m310:00~11:00 采样15min,测得40 mg/m311:00~12:00 采样15min,测得26.7mg/m312:00~14:00 采样15min,测得13.3 mg/m314:00~16:00 采样15min,测得6.7 mg/m3请计算和分析C TWA和C STEL是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二氧化氮PC-TWA 为5 mg/m3,PC-STRL为10 mg/m3)解:C TWA===30 mg/m3C STEL=66.7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取值所测得浓度的最大值)比较30>5,66.7>10,所以C TWA和C STEL都超标。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按《GB 6222-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限值设定。

气体名称低报警值LOW 高报警值HIGH时间加权允许浓度TWA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STEL可燃气体10%LEL 50%LEL / /一氧化碳CO24PPM/30mg/m3160PPM/200mg/m316PPM/20mg/m324PPM/30mg/m3硫化氢H2S6PPM/10mg/m3 20PPM/28mg/m310PPM/14mg/m315PPM/21mg/m3氧气O2 19.5% 23% / /名词解释: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在遵守PC-TWA 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1.3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1.4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职业接触限值名词解释

职业接触限值名词解释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 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 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 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A
8
国标中的术语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TWA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
A
3
专用术语
阈限值分为以下三种:
① 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LV-TWA) ② 短时间接触阈限值(TLV-STEL) ③ 上限值(TLV-C)
A
4
专用术语
• 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LV-TWA
(threshold limit value-time weighted average)
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 浓度,在此浓度下反复接触对几乎全部工人都不至于产 生损害效应。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 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含义与TLV-TWA相同
A
9国标Leabharlann 的术语•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 接触的浓度。
职业接触限值名词解释
A
1
相关机构
• AGCIH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
American 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f Industrial Hygienists
• OSHA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局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综合测试卷六及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综合测试卷六及答案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综合测试卷六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静力作业: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佛所进行的作业2.动力作业:在肌肉等张性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和舒张,运用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3.紧张因素:使劳动者产生心理紧张的环境或条件4.紧张:是在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可感受到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就可能引起相应的(可察觉的)功能性紊乱。

5.锻炼:是通过反复使用而改善劳动者先天性固有的生理功能和能力。

6.练习:通过重复来改善后天学得的技能7.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8.中毒:机体受到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9.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0.1μm固体微粒。

10.生物转化:外来化合物吸收后,在体内酶作用下,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即为生物转化,又称之为代谢转化11.蓄积: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则可能在体内逐渐积累,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

12.物质蓄积:贮存在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内的毒物含量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水平,这种现象叫物质蓄积。

13.功能蓄积:长期接触某种毒物后,现有条件下,不能检出该毒物的蓄积,:但由该毒物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一段时间后,: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14.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几分钟至数小时)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15.慢性中毒:小量毒物反复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

16.亚急性中毒:介于二者之间,较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反复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

17.吸收状态: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耽误该毒物所至的临床表现,呈亚临床状态。

18.化学性肺水肿: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以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液体过多聚集为特征的疾病。

我国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我国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在劳动卫生工作实践中,对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常规定一个接触限量,简称为职业接触限值。

我国对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接触限值分为3种∶最高容许浓度(MA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C-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C-STEL)。

最高容许浓度,是指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按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容许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指每次接触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每天接触不超过4次,且前后两次接触至少要间隔60分钟;同时当日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亦不得超过。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C-STEL)迄今我国尚未制订。

我国现行的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见下表。

其数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 36-79)》中的表4;另一个是1988年以来陆续批准、颁布的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单项卫生标准。

目前仅有少数有害物质规定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在容许浓度表中以斜线隔开同时列出两个数值者,其分母位置处的数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需要指出的是,容许浓度数值只是卫生标准的一个构成部分,而不是其全部内容。

我国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
Allowable Concentrations of Hazards in Chinese Work Environmental Air
注:最高容许浓度栏内以斜线隔开列出两个数值者,其分母位置处的数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C-TWA)。

公卫执业医师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解析之六教学提纲

公卫执业医师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解析之六教学提纲

公卫执业医师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试题解析之六一、名词解释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是通过对工业毒理学测试,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地认定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其进行管理。

2.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工作地点空气中任何一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

3.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得超过的接触限值。

在此浓度下,几乎全部工人每天反复接触而不致产生有害效应。

4.短时间接触阈限值: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接触限值。

每天接触不得超过4次,且前后两次接触之间至少:要间隔60分钟。

同时,当日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亦不得超过。

5.上限值:是指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

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按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容许浓度。

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接触限值。

每天接触不得超过4次,且前后两次接触之间至少:要间隔60分钟。

同时,当日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亦不得超过。

:8.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是研究劳动条件对生产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生活质量的一门科学。

9.生产性有害因素: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又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10.职业性病损: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统称职业性病损11.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损害,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12.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发病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病因;职业性有害因素使潜在疾病暴露,或加重已有病情;改善工作条件,该病可控制或缓解13.氧需:劳动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14.氧债: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15.氧上限:血液在1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16.单纯窒息性气体:本身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但由于他们的存在可使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引起肺内氧分压下降,随后动脉氧分压也下降,导致机体缺氧17.化学窒息性气体: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的气体。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气溶胶是指以固体或液体为分散系,分散在气体介质中的溶胶物质,如粉尘、烟或雾。

(×)P1-以固体或液体为分散相2.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最高容许限值。

(×)P2-物理有害因素的限值3.短时接触容许浓度是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 接触的浓度。

(√)P24.超限倍数是指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P25.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 ,最高容许浓度的采样时间一般不低于15min 。

(×)(√)二、选择题1.烟为分散在空气中直径小于(A)的固体颗粒。

A、 0.1umB、0.1nmC、 0.5umD、0.2um2.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是(D)A.>60℃B.>200℃C.>250℃D.≥250℃3.长时间检测要求最好(B)小时。

A.6B.8C.10D.124.关于空白样品,每批次样品不少于(B)个空白样。

A.1B.2C.3D.45.职业卫生监测的基本要求(AB)A.采样满足GBZ159B.检测方法要依照GBZ/T300C.满足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D.全程质量控制6.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ABD)A.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B.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C.随机的工作地点D.呼吸带7.在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中,以下哪些不是主要器材(D)。

A.测尘滤膜B.预分离器C.天平D.大气采样仪8.在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方法中自然沉降法的沉降时长以下哪个是正确的(B)A.大于2hB.大于3hC.小于2hD.小于3h9.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什么情况下按照矽尘容许溶度对待(A)。

A.大于10%B.大于50%C.大于80%D.大于90%10.当在呼吸带高度采集新鲜沉降尘用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时,要求采集的粉尘样品量是多少(B)A.大于0.1gB.大于1gC.大于5gD.大于10g11.总粉尘采样前后,需要将滤膜和含尘滤膜置于干燥器内多长时间?( A )A.采样前2小时,采样后2小时B.采样前1小时,采样后2小时C.采样前2小时,采样后1小时D.采样前1小时,采样后1小时12.工作场所金属指标一般用什么采集?(C)A.过滤乙烯滤膜B.玻璃纤维滤膜C.混合纤维树脂滤膜D.普通滤膜13.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采集后如何保存? (B)A.室温保存B.避光保存C.冷藏保存D.干燥器保存14.当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大于50mg/m³时,一般采用多大直径的滤膜?(D)A.37mmB.40mmC.50mmD.75mm15. 在采集空气样品的同时,应制备样品空白,样品空白的数量要求“每批次样品不少于(B)个样品空白"。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真题五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真题五

题号 1 2 3 4 5 67 8 9 10 答案 A A B A A B C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A AC C A A D二、多选题(30分,15题,每题2分,多选少选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CDEF ABC ABCDE ABCD ABC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EFG ABC ABCD ACD ABCDE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ABCDEABCDEFGABCDEFACABCDE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 √ × × √ √ × × √ √ 第1题答案(1)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指在实际测得的8 h 工作日、40 h 工作周平均接触浓度遵守PC-TWA 的前提下,容许劳动者短时间(15 min )接触的加权平均浓度。

(2)峰接触浓度是指在最短的可分析的时间段内(不超过15 min )确定的空气中特定物质的最大或峰值浓度。

对于接触具有PC-TWA 但尚未制定PC-STEL 的化学有害因素,应使用峰接触浓度控制短时间的接触。

在遵守PC-TWA 的前提下,容许在一个工作日内发生的任何一次短时间(15 min )超出PC-TWA 水平的最大接触浓度。

第2题答案答:根据题意,该工种每天工作10h ,每周工作40h ,因此折减因子RF 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长时间工作OEL=标准限值×折减因子=200mg/m ³×0.7=140mg/m ³ C TWA =(C 1T I +C 2T 2+C 3T 3)/8 =(300×3+60×4+12×3)/8 =147mg/m ³由于147mg/m ³>140mg/m ³,因此该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不符合卫生学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名词解释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Short-term Exposure Permitable Concentrations,简称 STEL 浓度)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可以短时间接触某种有害物质的最大浓度。

通常情况下,STEL 浓度是指有害物质在空气或者其他介质中的峰值浓度。

STEL 浓度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避免在短时间内受到有害物质的高浓度接触而制定的标准。

相较于长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Threshold of Toxicological Significance,简称 TOXS 浓度),STEL 浓度通常更低,因此更能反映短期内接触污染物的健康风险。

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保健等领域中,常常需要接触各种有害物质。

为了保证人员安全,需要依据有害物质的性质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制定相应的STEL 浓度标准。

同时,在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有害物质的浓度、接触时间、接触方式、人员健康状况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健康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