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母儿规范2022
艾滋病和梅毒感染孕产妇系统管理守则

艾滋病和梅毒感染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应当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服务流程见附件1)。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生育计划,指导其正确避孕、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和使用安全套,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
建议梅毒感染妇女在梅毒治愈后计划怀孕。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
在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同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检测,尽早明确感染状况,尽早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干预措施;要确保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及时获得相关检测与咨询,并可获得干预服务。
1.检测前信息提供。
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前咨询,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后咨询服务。
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产妇提供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服务,告知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信息,进行配偶/性伴的告知和检测指导,与感染孕产妇商讨并由其知情选择妊娠结局,提供必要的转介服务等。
(三)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加强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和随访服务,包括采取安全性行为指导、营养指导、相关感染症状和体征的监测、安全助产等服务。
为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终止妊娠服务。
针对孕产妇综合状况及疾病感染程度,提供喂养方式指导、心理支持、家庭防护等方面的指导。
为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 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22025年内容专题资料

《行动计划》主要包括6部分内容。
可以在 Office PowerPoint中轻松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动 态工作 流、关 系或层 次结构 图。您 甚至可 以将项 目符号 列表转 换为 SmartArt 图示,或修改和更新现有图示。借助 新的上 下文图 示菜单 ,用户 可以方 便地使 用丰富 的格式 设置选 项LHJ+FHX 。
过个案分析完善对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服务,并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改进,为消除母婴传播提供坚实支
撑。
学习解读《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3—2030年)》
《
行
动
计
划
》
的
主
要 特 点 可以在 Office PowerPoint中轻松创建极具感染力的动态工作流、关系或层次结构图。您甚至可以将项目符号列表转换为 SmartArt 图示,或修改和更新现有图示。借助新的上下文图示菜单,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丰富的格式设置选项LHJ+FHX。
一
《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
4
4
学习解读《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3—2030年)》
《
行
动
计
划
》
的
出
台 背 景 可以在 Office PowerPoint中轻松创建极具感染力的动态工作流、关系或层次结构图。您甚至可以将项目符号列表转换为 SmartArt 图示,或修改和更新现有图示。借助新的上下文图示菜单,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丰富的格式设置选项LHJ+FHX。
可以在 Office PowerPoint中轻松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动 态工作 流、关 系或层 次结构 图。您 甚至可 以将项 目符号 列表转 换为 SmartArt 图示,或修改和更新现有图示。借助 新的上 下文图 示菜单 ,用户 可以方 便地使 用丰富 的格式 设置选 项LHJ+FHX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文件解读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文件解读一、起草背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积极履行“消除儿童感染艾滋病”的国际承诺。
自2001年在河南省上蔡县启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试点工作以来,中央政府持续增加投入,工作覆盖面逐步扩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2010年,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被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内容由单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扩大到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三种疾病。
2015年起,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扩展到全国。
同年,为规范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明确了到2020年全国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目标,并对预防母婴传播相关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提出消除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的全球目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针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均有变化和更新。
为进一步规范全国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明确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推动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目标,妇幼司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0年版)》。
二、主要内容《工作规范》主要包括5部分内容:一是工作目标。
总目标为全面、规范落实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减少相关疾病母婴传播,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同时明确了截至2025年底的具体工作目标。
二是工作内容。
预防母婴传播以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综合防治体系为支撑,以常规妇女保健、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为基础,为育龄人群、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相关服务。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孕产妇检测与咨询服务、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保健服务和综合关怀、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服务等。
三是保障措施。
包括做好服务能力建设、信息管理、资金和物资管理、开展指导评估等。
艾滋病、梅毒孕妇所生儿童的管理要点

儿童梅毒感染状况监测和随访
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自出生时开始, 定期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和随访,直至排 除或诊断先天梅毒
先天梅毒的诊断与治疗
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为 先天梅毒:
措施
阳性人群 高危人群
关注安全 低危人群
(二)HIV干预措施
为所生儿童提供随访与艾滋病检测
儿童满1、3、6、9、12和18月龄时分别 对其进行随访,提供常规保健。
出生后6周及3个月(或其后尽早)采血进 行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
未进行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或早期诊 断检测结果阴性者,应于12月龄、18月龄 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
0-6岁儿童生长监测花名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乡(社区)
村
父 编亲 号姓
名
母 亲 姓 名
儿 童 姓 名
性 别
出 生 时 间
户 口
本 市 / 县
非 本 市 / 县
满 月
3 月 龄
动员儿童健康检查时间
6 月 龄
8 月 龄
1 2 月 龄
1 8 月 龄
2 4 月 龄
3 0 月 龄
3 6 月 龄
4 岁
5 岁
6 岁
附件5.男童年龄别体重
病艾 感滋 染病 早感 期染 诊孕 断产 检妇 测所 及生 服儿 务童 流艾 程滋
艾艾 滋滋 病病 抗感 体染 检孕 测产 及妇 服所 务生 流儿 程童
婴儿抗病毒用药方案
婴儿应在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 )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以 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婴儿若接 受母乳喂养,应首选NVP方案。
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

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一、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保障母婴健康。
梅毒在孕妇中的传播率较高,而患者本身可能无自觉症状,易造成母婴感染。
通过建立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可以提前诊断和治疗梅毒,降低感染率,保障母婴健康。
2.减少儿童先天性梅毒发生。
儿童先天性梅毒对婴儿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会导致死亡。
建立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可以在早期发现感染的孕妇,及时给予治疗,阻断梅毒传播,减少儿童先天性梅毒发生。
3.降低梅毒感染率。
及时发现并治疗梅毒感染的孕妇,可以有效降低梅毒在孕妇中的传播率,减少患者对周围人群的传染风险,从而降低梅毒感染率。
二、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的内容1.早期筛查。
孕妇首次产检时应进行性病筛查,包括梅毒抗体检测,排除患者是否感染梅毒。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性伴侣多、性不安全等,应定期进行梅毒筛查。
2.宣传教育。
对孕妇进行关于梅毒传播途径、症状、检测方法、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孕妇对梅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3.治疗管理。
对于梅毒感染的孕妇,应及时进行治疗,建议配偶也接受检查和治疗,以避免在孕期传播至胎儿。
4.随访管理。
建立梅毒感染孕妇的随访制度,对治疗后的孕妇进行定期随访,以监测治疗效果,并预防感染复发。
5.儿童筛查。
对于患有梅毒的孕妇所生的婴儿,应定期进行儿童梅毒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梅毒感染,减少儿童先天性梅毒的发生。
6.监测评估。
建立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梅毒感染孕妇和儿童的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措施。
三、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的实施1.建立健全的制度。
各级卫生部门应建立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部门、工作流程、监测指标等内容,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针对孕妇、孕妇家属、医护人员等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梅毒母婴阻断管理制度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3.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梅毒感染者档案和随访记录,建立梅毒母婴阻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感染者的追踪管理和数据统计。
梅毒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的管理PPT

针对儿童因梅毒感染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
04
预防梅毒的社区策略
提高公众对梅毒的认识与预防意识
开展梅毒防治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梅毒的传播方式、症状、危害及预防方法,提高公众对梅毒的认识 。
建立梅毒防治知识教育体系
护理指导
提供孕期和产后护理指导,包括个人卫生、性生活、母乳喂 养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促进母婴健康。
03
梅毒所生儿童的管理
新生儿梅毒筛查与诊断
新生儿梅毒筛查
在出生后立即对新生儿进行血液检测 ,以确定是否感染梅毒。
诊断方法
根据血液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结合 母亲梅毒感染史,进行综合诊断。
儿童梅毒治疗与护理
提高医疗保健提供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
培训与指导
加强对医疗保健提供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对梅 毒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确保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有 效的医疗服务。
诊疗规范
制定和实施梅毒诊疗规范,规范医疗保健提供者的诊 疗行为,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孕期梅毒治疗与监测
孕期梅毒治疗
一旦确诊为梅毒感染,孕妇应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包括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治 疗,以有效控制病情并预防母婴传播。
孕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
定期监测孕妇的病情变化和胎儿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母婴传播风险,以便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梅毒孕产妇的心理支持与护理
心理支持
对梅毒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减轻其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增强治疗信心。
治疗
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苄星青霉素、 普鲁卡因青霉素等,需足量、足疗程 治疗,并定期随访。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全文、附表及解读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2022-2025年)消除母婴传播是预防和减少儿童新发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重要战略行动。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干预前的34.8%下降到3.3%,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降低,有效减少了疾病代际传递,增进了儿童健康福祉。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目标,维护母婴健康权益,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母婴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坚持综合施策,强化政策统筹,与生育全程服务及传染病防控等工作紧密结合,全面落实干预措施;坚持整体推进、分批评估,突出重点地区和人群,促进服务公平可及。
二、行动目标(一)全国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率持续下降,到2025年,在国家层面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结果指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2%以下,先天梅毒发病率下降至50/10万活产及以下,乙肝母婴传播率下降至1%及以下。
(二)到2025年,2/3以上省份在实现结果指标基础上,实现消除母婴传播其他主要评估指标,并向国家提交消除评估申请。
相关评估指标包括:1.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达到95%及以上。
2.艾滋病、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治疗率达到95%及以上。
3.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率达到95%及以上,首剂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到95%及以上。
三、策略与措施(一)规范开展预防母婴传播服务。
1.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严格落实艾滋病、梅毒及乙肝防控政策措施,切实做好流动人口、青少年、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服务,减少新发感染。
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2月下第20卷第36期·健康管理·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陈俊玲(广东省惠东县平山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广东 惠州 516300)【摘要】目的:分析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随访管理现状。
方法选取本院88例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15年01月-2020年12月,观察分析其随访管理现状。
结果88例产妇中有35例接受孕期治疗,占比39.77%,有12例接受孕期规范治疗,占比13.64%,2015年-2020年产妇接受孕期规范性治疗占比呈现出上升趋势(P<0.05);88例儿童中有16例应用预防性治疗,占比18.18%,有72例未应用预防性治疗,占比81.82%,2015年-2020年应用预防性治疗儿童占比呈现出上升趋势(P<0.05);88例儿童中有48例失访,占比54.55%,有40例排除梅毒感染,占比45.45%。
结论梅毒感染母婴传播已经初见成效,但后续仍需要继续加强防控力度,做好母婴阻断工作,预防梅毒感染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梅毒感染;随访;管理;母婴阻断;儿童;孕产妇【中图分类号】R75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6-0117-03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Follow-up Management for Children Born to Pregnant Women Infected with SyphilisCHEN Jun-ling(Child Health Departmen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Pingshan Town, Huidong County, Huizhou 516300, Guangdong)【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llow-up management of children born to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Methods: 88 pregnant women and children with syphilis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20, and their follow-up management status was observed and analyzed.Result: Among 88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35 cases received pregnancy treatment, accounting for 39.77%, and 12 cases received pregnancy standard treatment, accounting for 13.64%.From 2015 to 2020, the proportion of pregnant women receiving pregnancy standard treatment showed an upward trend(P<0.05); among 88 cases of children, 16 cases received preventive treatment, accounting for 18.18%, 72 cases did not use preventive treatment, accounting for 81.82%, and preventive treatment was applied from 2015 to 2020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showed an upward trend(P<0.05); among 88 children, 48 cases were lost to follow-up, accounting for 54.55%, and 40 cases excluded syphilis infection, accounting for 45.45%.Conclusion: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of syphilis infection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but the follow-up still needs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orts, do a good job in blocking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yphilis infection, which has promotion value.【Keywords】Syphilis infection; Follow-up; Management; Mother infant block; Children; Pregnant women梅毒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该病由梅毒螺旋体引发,属于系统性、慢性传播疾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该病毒可以经由母体传染给新生儿,可能致使孕产妇出现严重性不良妊娠结局[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母儿规范2022
1、所有正常孕妇在第一次产前检查、妊娠28~32周及临产前各进行一次梅毒血清学筛查。
2、如孕妇梅毒血清学阳性且又不能排除梅毒时,尽管以往已行抗梅毒治疗,为了保护胎儿,应再做抗梅毒治疗。
3、梅毒孕妇妊娠时如果已经接受正规治疗和随诊,则无需再治疗。
4、如果对上次的治疗和随诊有疑问或本次检查发现有梅毒活动征象,则应再接受1个疗程治疗。
5、根据妊娠梅毒的不同分期采用相应的青霉素方案治疗。
早期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和晚期梅毒(除外心血管梅毒及神经梅毒)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注,1次/周,共4次。
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治疗(所生婴儿应用青霉素补治)。
必要时增加疗程。
强力霉素或四环素禁忌使用。
6、要求妊娠初三个月和妊娠末三个月各治疗一疗程。
梅毒孕妇直至分娩前需要每月检查非螺旋体血清定量试验一次,以便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7、孕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吉-海反应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等。
不应因吉-海反应的出现停止治疗(应和患者充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