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的背景干扰与消除

合集下载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分析及消除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分析及消除方法

原⼦吸收光谱分析中的⼲扰因素分析及消除⽅法2019-08-25摘要:本⽂主要针对原⼦吸收光谱分析中的⼲扰因素及消除⽅法展开了分析,通过结合具体的试验实例,对原⼦吸收光谱分析中的⼲扰因素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相应的消除⽅法,以期能为有关⽅⾯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原⼦吸收光谱法;⼲扰;消除⽅法;分析所谓的原⼦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态的基态原⼦外层电⼦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为基础的分析⽅法。

在实际的应⽤过程中,会存在着⼀定的⼲扰因素,因此,为了原⼦吸收光谱法试验的科学和准确,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消除⽅法对感染因素做好应对。

基于此,本⽂就原⼦吸收光谱分析中的⼲扰因素及消除⽅法进⾏了分析,相信对有关⽅⾯的需要能有⼀定的帮助。

1 原⼦吸收光谱分析中的⼲扰因素及其消除⽅法1.1 物理⼲扰及其消除⽅法物理⼲扰是指试样在转移、蒸发和原⼦化过程中,由于试样的任何物理变化⽽引起的原⼦吸收强度变化的效应。

物理⼲扰是⼀种⾮选择性⼲扰,对试剂中各元素的影响基本上是相似的。

吸样⽑细管的长度和直径、溶剂的蒸⽓压、溶液的黏度、雾化器的压⼒以及侵⼊试剂溶液中的深度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进样速度,从⽽影响到分析元素的原⼦化效率。

消除物理⼲扰的主要⽅法有:(1)配制与分析试样组成相似的标准系列溶液制作校正曲线,这是最常⽤的⽅法。

(2)配置与分析试样组成相似的标准溶液有困难时,可⽤标准加⼊法,可以提⾼测定的准确度。

(3)试样中分析元素浓度较⾼时,在灵敏度能满⾜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稀释溶液的⽅法减⼩或消除物理⼲扰。

(4)⽤双道原⼦吸收分光光度计时,以待测元素与内标元素的原⼦吸收强度⽐制作校正曲线进⾏定量,可以有效地消除物理⼲扰。

(5)在电热原⼦吸收光谱法中,加⼊某种化学改进剂与待测元素⽣成难挥发化合物,可以消除在⼲燥与灰化过程中的物理⼲扰。

1.2 化学⼲扰及其消除⽅法化学⼲扰是指在试样溶液中或⽓相中分析元素与共存物质之间的化学作⽤⽽引起的⼲扰效应,它主要影响分析元素化合物的解离与原⼦化的速度和程度,降低原⼦吸收信号。

原子吸收测试中的干扰和消除方法

原子吸收测试中的干扰和消除方法

Ag Mg Pt Pt Cu
312.30 313.16 265.95 265.96 244.16
Co Cr Cu Fe Hg
240.71 357.87 324.75 248.33 253.65
Co Ar CuΒιβλιοθήκη Cu Al241.16 358.27 323.12 249.21 266.92
Ba
Be Bi Ca Cd
Wavelength
2. 自吸收校正
能进行全波段的背景校正, 又能进行结构背景校正,但 是降低了灵敏度。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灯电流是控制空心阴极灯的主要参数 太小:信号弱 太大:产生自吸
自吸 自蚀
o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o
o
氘灯扣除背景光路图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氘灯扣背景法优缺点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加入保护剂
保护剂可与被测元素生成易分解的或更稳定的配合物,防 止被测元素与干扰组份生成难离解的化合物。保护剂一般是 有机配合剂。 ——EDTA、 8-羟基喹啉、葡萄糖、甘油等 例如: (1)钙与EDTA生成稳定化合物,加入EDTA可阻止钙和 磷酸根形成稳定化合物,从而抑制磷酸根对钙的干扰。 (2)8-羟基喹啉可以消除铝对镁的干扰,因为8-羟基 喹啉与铝形成了稳定的络合物,保护镁不受干扰。
2%KCl+0.4ppm Pb
2%KCl+0.8ppm Pb 1%CaCl2 1%CaCl2+0.4ppm Pb
0.025
0.045 0.016 0.039
0.015
0.032 0.000 0.015
0.014
0.028 0.000 0.01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二)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二)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二)1.电离干扰电离干扰是指待测元素在火焰中汲取能量后,除举行原子化外,还使部分原子电离,从而降低了火焰中基态原子的浓度,使待测元素的吸光度降低,造成结果偏低。

火焰温度愈高,电离干扰愈显著。

当对电离电位较低的元素(如Be、Sr、Ba、Al)举行分析时,为抑制电离干扰,除可采纳降低火焰温度的办法外,还可向试液中加入消电离剂,如1% Cscl(或KCI、RbCl)溶液,因Cscl在火焰中极易电离产生高的电子密度,此高电子密度可抑制待测元素的电离而除去干扰。

2.放射光谱的干扰原子汲取光谱用法的锐线光源应只放射波长范围很窄的特征谱线,但因为以下缘由也会放射出少量干扰谱线而影响测定。

(1)当空心阴极灯放射的敏捷线和次敏捷线非常临近,且不易分开时就会降低测定敏捷度。

例如,Ni的敏捷线为232.0nm,次敏捷线为231.6nm和231.1nm,若使它们彼此分开,应选用窄的光谱通带,否则会降低测定的敏捷度。

(2)空心阴极灯内充有Ar、Ne等惰性气体,其放射的敏捷线与待测元素的敏捷线相近时,也产生干扰。

例如Ne放射359.34nm 谱线,Cr的敏捷线为359.35nm,为此测铬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应改充Ar而消退Ne的干扰。

(3)空心阴极灯阴极含有的杂质元素放射出与待测元素相近的谱线。

例如:待测元素Sb 217.02nm, Sb 231.15nm, Hg 253.65nm, Mn 403.31nm;杂质元素Pb 217.00nm, Ni 231.10nm,Co253.60nm, Ca 403.29nm。

此时应转变锐线的波长,以避开干扰。

3.背景干扰 (1)背景干扰的产生背景干扰主要是由分子汲取和光散射而产生的,表现为增强表观吸光度,使测定结果偏高。

分子汲取是指在原子化过程因为燃气、助燃气、生成气体、试液中的盐类与无机酸(主要为H2SO4、H3PO4)等分子或自由基对锐线辐射的汲取而产生的干扰。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实践中,存在一些干扰因素,影响了分析的精准度。

主要的干扰因素可以分为分光干扰、化学干扰和电离干扰三类。

分光干扰中包括背景干扰和散射光干扰。

背景干扰是由于样品溶液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存在,会吸收分析线的光,造成干扰。

对此类干扰可以使用背景校正设备,如析取系统和双束分光光度计等进行消除。

散射光干扰主要是由于灯源、烧杯、光学器件等散射光引起,能通过增加透镜数量、提高设备密封性和灯源封闭性等措施减少。

化学干扰主要是由于样品溶液中的离子和有机物质影响原子析出、原子化和吸光过程。

针对此类干扰,可以采取改善雾化效果、改变火焰条件、添加释放剂和掩蔽剂等措施。

电离干扰则主要是由于样品在火焰中被电离,使得原子浓度变低,引起分析误差。

解决电离干扰的主要方法是添加离子化助剂,如碱金属盐等。

以上几类干扰并非孤立存在,往往相互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消除措施。

总的来说,通过实验参数的优化和合理的仪器设备选择,是解决原子吸收光谱法干扰问题的重要途径。

同时,对干扰机理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更有效地消除干扰,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原子吸收的干扰与消除

原子吸收的干扰与消除

第三节 干扰及消除方法
目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一般都配有连续光源自动扣 除背景装备。连续光源用氘灯在紫外区;碘钨灯、氙灯 在可 见区扣除背景。 氘灯产生的连续光谱进入单色器狭缝,通常比原子吸收 线 宽度 大一百倍左右。氘灯对原子吸收的信号为空心阴极 灯原子信号的0.5%以下。由此,可以认为氘灯测出的主要是 背景吸收信号,空心阴极灯测的是原子吸收和背景信号,二 者相减得原子吸收值。氘灯校正法已广泛应用于商品原子吸 收光谱仪器中,氘灯校正的波长和原子吸收波长相同,校正 效果显然比非共振线法好。
第三节 干扰及消除方法
离剂是比被测元素电离电位低的元素,相同条件下消电离剂 首先电离,产生大量的电子,抑制被测元素的电离。 例如,测钙时可加入过量的KCl溶液消除电离干扰。钙 的电离电位为6.1eV,钾的电离电位为4.3eV。由于K电离产 生大量电子,使钙离子得到电子而生成原子。
四、光谱干扰
(1)吸收线重叠 共存元素吸收线与被测元素分析线波长很接近时,两谱 线重叠或部分重叠,会使结果偏高。 (2)光谱通带内存在的非吸收线
第三节 干扰及消除方法
Zeeman效应 是指在磁场作用下简并的谱线发生分裂的 现象。Zeeman效应分为正常Zeeman效应 和反常Zeeman效 应。
0
H =0
0


H >0 +
正常Zeeman效应
-
+
反常Zeeman效应
第三节 干扰及消除方法
在正常Zeeman效应中,每条谱线分裂为三条分线,中 间一条为组分,其频率不受磁场的影响;其它两条称为 组分,其频率与磁场强度成正比。在反常Zeeman效应中, 每条谱线分裂为三条分线或更多条分线,这是由谱线本身的 性质所决定的。反常Zeeman效应是原子谱线分裂的普遍现 象,而正常Zeeman效应仅仅是假定电子自旋动量矩为零, 原子只有轨道动量矩时所有的特殊现象。 利用塞曼效应校正背景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光源调制 法和吸收线调制法。 由于施加磁场的方式不同,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

原子吸收测试中的干扰和消除方法汇总

原子吸收测试中的干扰和消除方法汇总
原子吸收测试中的
干扰和消除方法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原子吸收测试中的干扰和消除
物理干扰 化学干扰 电离干扰 光谱干扰 扣背景技术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物理干扰
指试样在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由于其物理 特性如黏度、表面张力、密度等变化引起的 原子吸收强度下降的效应。它是非选择性干 扰,对试样中的各个元素影响是相同的。 消除物理干扰的方法: 1、配置与试样相似组成的标准样品; 2、采用标准加入法; 3、若试样溶液的浓度高,还可采用稀释法。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化学干扰
化学干扰:是被测元素原子与共存组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稳定的化合物,影响被测元素的原子化,而引起的干扰。
——选择性干扰
(1)分子蒸发 待测元素形成易挥发卤化物和某些氧化物,在灰化温度 下蒸发损失; 形成难离解的化合物(氧化物、炭化物、磷化物等)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消除电离干扰的方法
使用低温火焰 例如:在测定Na时,使用贫燃焰, 乙炔 1300ml/min
使用标准加入法北京普析通用器有限责任公司光谱干扰
吸收线重叠或者光谱通带内存在非吸收线 背景吸收
光散射 ——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微粒 对光的散射 分子吸收——原子化过程中生成的氧化物及 盐类对光的吸收主要考虑分子吸收和光散射 的影响,它们是形成光谱背景的主要因素。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电离干扰
指高温电离而使基态原子数减少,引起原 子吸收信号下降的现象。 —— 气相干扰效应;主要是指碱金属和 碱土金属 被测元素浓度越大 电离干扰越小。
A
M — M++e
C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火焰原子吸收测定人发中钙的化学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测定人发中钙的化学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Title of experiment)火焰原子吸收测定人发中钙的化学干扰及其消除方法二、实验目的(Purpose of experiment)1、通过本实验,能熟练使用火焰原子吸收(FAAS)测定痕量金属离子。

2、掌握化学干扰对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钙的影响及其消除方法。

三、实验原理(Principium of experiment)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下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原子吸收测定中存在着化学干扰、物理干扰、光谱干扰和电离干扰。

探讨干扰的消除方法,对于提高原子吸收测定的准确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火焰原子吸收测定人发中的钙,磷酸根的存在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干扰,加入一定量的释放剂可以消除其干扰。

四、仪器及测试条件(Instrument and parameters)实验仪器:Z-5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钙空心阴极灯、钢瓶乙炔、空气压缩机、冷却水系统、容量瓶、吸量管等。

实验试剂:钙储备液及钙系列标准溶液、Na3PO4、La(NO3)3或Sr(NO3)2溶液、HNO3、高纯水等。

五、实验步骤(Procedure of experiment)1、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人发中元素的组成。

2、设计对比实验,探讨FAAS测定钙时可能存在的化学干扰因素。

先将钙储备液稀释成50 mg/L钙的标准溶液,再进一步稀释成0、2、4、6、8 mg/L系列标准溶液,然后上机测定吸光度值,以熟练使用VARIAN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记录相关数据见表1。

本实验主要研究头发中Al3+、Fe3+、PO43-离子对钙的干扰,所以对三种离子要分别设计对比实验。

以Al3+为例,设计方案如下:取5支25 mL容量瓶,编号,分别移入4 mL 50 mg/L的钙标准溶液。

将Al3+储备液先稀释成50 mg/L的标准溶液,再分别移取0、2.0、4.0、6.0、8.0 mL 至5支25 ml容量瓶内,定容,配制成的系列混合溶液中钙的浓度都为8 mg/L,- 1 -铝的浓度分别为0、2、4、6、8 mg/L。

浅谈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与消除

浅谈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与消除
浅谈原子 吸收分析 中的干扰与消除
高微 文 ( 神华宁 夏煤业集团 煤化工分公司 质检计量物理干扰 、 学干扰、 化 光谱干扰和 锶 、 或 E T 等 元 素 可 有效 消 除磷 酸 根 对 测定 钙 的干 扰 。 镧 DA 化 学 干 扰 。 时学 者 通 过 进行 大 量 的对 比研 究 分析 表 明 , 入 合 适 的 试 剂 、 同 加 恰 222 加 入 释 放 剂 。 测 量 元 素和 干 扰 元 素在 高 温 火 焰 中形 成 稳 ..
定 的化 合 物 时 ,加 入 另 外 一 种物 质 使 相 应 的 化 合 物 与 干扰 元素 之间 形 成 抗 元 寨反 应 , 时 生成 挥 发 性 更 强 的化 舍 物 , 而释 放 需 要 测 量 同 从 1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属含量 的元 素 , 加 入 的 物质 就是 释 放 剂 。 用 的 释 放 剂 有 氯化 镧 和 氯 化 锶 所 常 原 子 吸 收 法测 定 金 属 含 量 是 在 现 在 分 析 中普 遍 使 用 的 分 析 方 等 ( 外还 须 注 意 , 用 加 入 释 放 剂 来 消 除 干扰 时 , 须 注 意 的 是 释 另 采 必 法。原子 吸收光谱是 指 , 当辐 射 通 过 自由原 子 蒸 汽 , 且 辐 射 频 率 放 剂 的加 入 量 ) 并 。 与 原 子 中 的 电子 由基 态 跃 迁 到 较 高 能 态 相 等 时 ,原 子 则 能 从 辐 射 223 加 入 保护 剂 。加 入 一 种 试 剂 保护 待 测元 素 不 受 干 扰 , 种 .. 这 场 中 吸 收 能 量 , 而 产 生 共 振 吸 收 。 电子 由基 态 跃 迁 到 激 发 态 , 试 剂 叫 保 护剂 。 护 剂 的作 用 机 理 有 三 : 是 保 护 剂 与待 测 元 素 形 成 从 同 保 一 时 产 生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的背景干扰与消除
邹宗富北京普析通用公司成都办事处
在一些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的专著中(1.2),对火焰原子吸收分析的干扰与消除,基本上只对物理干扰,光谱干扰,电离干扰和化学干扰及消除方法进行了介绍,背景吸收的干扰列入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讨论的问题.因此,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的背景吸收干扰,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当原子吸收分析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时,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的背景吸收干扰,特别是在被测元素很低并采用信号扩大时,更应值得注意.
1.背景吸收干扰的产生
一般认为,背景干扰是属于光谱干扰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由于被测物质的信号与光干扰的信号分离不完全而产生的干扰.是在火焰原子化过程中,伴生组分的分子等引起的吸收和伴生组分中所形成的非蒸发颗粒对光源辐射的散射,是一种非选择性吸收.
1.1分子吸收,分子吸收是样品溶液在原子化过程中生成的氧化物,卤化物,氢氧化物等气体分子吸收光源辐射能引起的干扰.它是一种带状光谱,具有明显的波长特征,因而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吸收带,如果一被测元素的吸收波长落在分子吸收带内,则产生正干扰,使信号增加.碱金属的卤化物与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铝和磷的氧化物等在200~400nm范
围内有分子吸收带,它干扰Zn(213.9nm) Cd(228.8nm) Ni(232.0nm) Fe(248.3nm) Mn(279.5nm) Pb(283.3nm) Mg(285.2nm)和Cr (324.8nm)等元素的测定.
碱金属盐类分子吸收干扰,在高温火焰下(如氧化亚氮—乙炔焰)盐类分子被离解而自然消除.
无机酸的分子吸收,在250nm以下区域内,硫酸(1.8mol/L)磷酸(1.8mol/L)有很强的分子吸收,而1.8mol/L的硝酸,盐酸则分子吸收很小.因此,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试样的前处理一般采用硝酸,盐酸和王水,尽量避免使用硫酸和磷酸.
火焰气体的吸收,火焰气体中主要成分有N2,OH,CO2,CN,CH等,在短波段也会出现分子吸收干扰,但可通过自动校零来校正.
分子吸收的大小与干扰元素的浓度有关.只有当干扰元素达到一定浓度以后才能被测出来,所以干扰元素的浓度越高,分子吸收越强,并且对不同元素的干扰程度也不一样.例如:12mg/ml的KCL在空气—乙炔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分别相当于Cd,Cr,Cu,Fe,Mn,Ni及Zn的灵敏度值的4—10倍(3).
1.2光散射,光散射干扰是在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分子颗粒或固体微粒对入射光产生的散射作用,是一种假吸收,引起正误差.当基体浓度大时,由于热量不足,不能使基体物质全部蒸发,一部分以固体微粒状态存在,是光散射干扰的主要来源.微粒散射光的强度与微粒本身的大小和入射光的波长
有关,当散射粒子直径小于入射辐射波长的十分之一时,根据雷莱(Rayliegh)的理论,散射光的光强和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即波长愈短,散射越大.当测定特征谱线位于短波区的Zn,Cd,Mn和Pb等元素试液内含有高浓度的NaCl(5%),K2SO4(5%),CaCl2(2%)时,散射对测定的影响是很大的,应引起足够的注意(4).
分子吸收和光散射导致背景吸收,尽管这两种效应不完全相同,但很难将两种效应区别开来,可以消除背景吸收的方法一样.
1.3光谱重叠干扰,虽然锐线光源使Abs成为一种选择性很高的方法,但是仍存在光谱重叠干扰.这种干扰原则上与使用单色器通带无关,只取决于共存元素吸收线与光源辐射线轮廓之间的重叠程度以及干扰线的吸收系数和干扰物质的浓度.Lovett等(5)把光谱重叠以中心波长差△λ≤0.03nm为准则,根据谱线表(如As228.812nm对Cd228.802nm,△λ为0.01nm,Fe228.725对Cd波长228.8nm等)预测了在AAS中可能发生光谱线重叠干扰的线对.通常在具有结构背景的分子吸收干扰在某种意义上也属于此类光谱线重叠干扰.所以当干扰元素与共振吸收线重叠,产生假吸收,导致结果偏高.
2.背景干扰的消除方法
消除背景吸收的方法有:萃取分离法,光学和化学法.
2.1萃取分离法用溶剂萃取,将干扰成分进行分离,富集
被测元素,还可以提高灵敏度.例如:对砖茶消化液用KI+MIBK体系萃取Pb,Cd和Cu元素,消除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高浓度的Fe带来的背景吸收干扰.
2.2化学消除法:化学消除法又称基体匹配法,在标准系列中加入与试样相同的基体,可以抵消背景吸收的影响.例如:测定食盐中的Zn,Mn等元素,可以在标准系列中加入与试液等量的NaCl(优级纯),可以消除试液中NaCl带来的背景吸收干扰.
2.3光学消除法,可分离为连续光源(氘灯)消除法和非吸收线消除法.
2.3.1利用连续光源(氘灯)校正,此种方法需采用两个光源,一个是待测元素的锐线光源,另一个是氘灯产生的连续光源,故又称为氘灯背景校正法.测定时让空心阴极灯和氘灯的辐射交替通过原子化器进行吸收,用元素空心阴极灯测得的是被测元素的原子吸收与背景吸收的总和,用氘灯辐射通过火焰原子化器时,测得的背景吸收(宽带吸收)与被测元素对该谱带的吸收(由于只占该谱带吸收总强度的比例很小,故常可忽略)测定之差即为被测元素的真实吸收.
2.3.2利用非吸收线校正法,用与吸收线相距仅仅几毫微米的非吸收线测定背景吸收值.用吸收线测得的是原子吸收与背景吸收的总和,进行相减之后则可校正背景吸收.常用的非吸收线见表一:
在其它背景校正方法中,还有塞曼效应校正法和自吸校正法.
2.3.3光谱重叠干扰与消除,Fe对Cd(228.8nm)的干扰:Fe具有大量光谱线,在波长228.8nm±0.5nm处Fe的谱线至少有11条.根据谱线的强度以及距离分析线邻近程度,推测其干扰主要是由Fe228.725nm谱线.实验用5,10,20和30ug/ml的Fe进行测定,其背景随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接近3A.用氘灯法只能消除5ugFe 的干扰;铁含量更高时出现负峰.自吸收法具有比氘灯更强的抗干扰能力,20ugFe的干扰能被消除,Fe的含量增加到30ug时干扰也不能完全消除.塞曼法通常能部分或大部分消除分析线重叠的干扰.此类干扰属具有结构背景的分子吸收干扰.
3.几种样品测量中背景吸收干扰与消除实例
卫生分析往往是微量分析,如果不对高浓度基体成分的背景吸收加以校正必然造成很大的误差.现将近年来碰上的几种样品消除干扰前后测定的结果列表如下:
除上述外,还对中华养生醋和浓缩水样中Pb,Cd和Mn的测定也采用了氘灯校正.在分析复杂的卫生样品,饲料和土壤等样品中,当分析元素又超过卫生标准限量时,千万别忘了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的背景干扰.
总之,原子吸收分析的背景干扰主要有分子吸收,光散射,共存元素的光谱重叠干扰以及基体产生的非分析元素特征辐射四种类型.不少文献实验结果表明,自吸收法对上述主要背景吸收干扰类型都有一定的校正能力.通常其消除背景能力强于氘灯法,尤其是对于共存元素的连续光源的干扰,用氘灯法往往产生背景校正过度的现象.但是自吸收法校正能力受背景吸收大小影响.当背景吸收峰值超过1A时,其干扰不能完全消除,因此,比一般塞曼法消除能力差.但是对于
塞曼法有时会使谱线发生塞曼分裂的背景吸收,如Co对Au267.595nm的干扰,用塞曼法会出现校正过度现象,而自吸收法和氘灯法却能予以避免.由于氘灯校正法仪器设备比较简单,不损失灵敏度,工作曲线范围宽,加之日常工作中的大多数元素均在紫外区测定(对于钙,钠,钾,铷,铯除外),因此常被采用,并以自吸收法来弥补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汉文著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2年
2.邓勃编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2年12月
3.范健编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理论与应用)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年
4.李述信主编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干扰及消除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
5.Lovvtt R J,et al,spectrochim Acta part B,1975.29(6),4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