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乳腔镜下男性双侧乳腺增生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探讨腔镜乳腺切除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观察

探讨腔镜乳腺切除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腔镜乳腺切除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观察。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患者。
运用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58例手术后均获得成功,手术后3-5天拔除引流管,患者没有产生其他并发症。
结论:运用腔镜乳腺切除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手术后,创口的美观性较好,比较安全,乳腔镜的运用前景比较广阔,能够较快的得到推广。
关键词:乳腺切除;男性病;乳腺发育;[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endoscopic breast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ynecomastia. Methods:the study was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between February 2011 and March 2014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58 cases of male patients with breast development. System analysis ofthe data obtained by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statistics. Results:all the 58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operated,3-5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the patients didnot have any other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the use of laparoscopic resection of breast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male breast disease development,after the operation,the appearance of the wound is better,more safety,relatively broad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mastoscopic to rapid promotion.Key words:mammary gland excision;male disease;mammary gland development;男性乳腺发育症是男性乳房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以青春发育期最为多见。
乳腔镜下乳腺癌手术配合

在患者腹部建立气腹,维持腹腔内压力在12-14mmHg 。
置入trocar
在乳晕边缘处插入trocar,将乳腔镜置入乳腺肿块处, 进行肿块切除。
切除肿块
通过乳腔镜的放大作用,清晰地显示乳腺肿块,采用电 动刀进行切除。
冲洗创面
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确保无残留肿块组织。
缝合伤口
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创口,外覆无菌敷料。
预防感染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并保持伤口 的清洁干燥,以预防感染。
出血控制
手术结束后常规进行胸壁加压包扎 ,以减少术后出血。
皮下气肿
乳腔镜手术后可能出现皮下气肿,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严重 时可行穿刺排气。
其他并发症
如出现气胸、血胸等并发症,应立 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术后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功能锻炼
判断手术风险。
全身评估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 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评 估。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紧张 、焦虑等不良情绪。
手术室布置与准备
手术室环境
确保手术室清洁、无尘、无菌 ,严格控制人员进出。
手术器械
准备乳腔镜、手术刀、分离钳 、电凝器等手术器械,确保性
能良好。
术中用品
准备术中需要的敷料、药品、 输液用品等,确保数量充足、
乳腔镜下乳腺癌手术配合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手术简介 • 术前准备 • 手术过程 • 术后处理 • 手术配合要点
01
手术简介
手术适用范围
适用于早期乳腺癌 ,如乳腺原位癌、 微小浸润癌等。
适用于乳腺肿瘤位 于乳腺外上象限的 患者。
适用于乳腺肿瘤直 径小于4cm的患者 。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手术操作及注意事项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手术操作及注意事项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常用于乳腺良性肿瘤或早期乳腺癌的治疗。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度高等优势。
下面将详细介绍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手术操作和注意事项。
一、手术操作: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空腹入院,并根据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手术前需要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宜手术。
2. 麻醉:手术开始前,麻醉师根据患者情况决定使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一般而言,全身麻醉较常用,可以使患者无痛地进入手术。
3. 手术准备:将患侧乳腺表面皮肤进行消毒,然后用无菌布覆盖于操作区域。
经腔镜手术器械和器械包应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以确保手术操作的无菌性。
4. 切口:经腔镜手术一般需要三个切口,分别位于腋窝、乳晕和背部,并且需要新鲜的空气泵为手术提供视野。
在切口处注射麻醉剂,打开腔镜入口,作为视频监测和手术操作的入口。
5. 切除肿物:医生通过腔镜入口将镜头插入乳腺内,进行观察和病变切除。
利用电刀或超声刀等器械进行切除和止血,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6. 修复和止血:切除完病变后,医生会进行停血和修复乳腺组织,常用缝合线进行修复,并确保创面的整洁和止血的良好。
二、注意事项:1. 术前准备:术前医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既往手术史和过敏情况,并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
患者要服从医生的建议,如停止抗凝药物的使用,避免食用一些特殊食物等。
2. 术中监测: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情况等,以及监测手术区域的血供情况,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
3. 并发症预防: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乳房畸形等。
医生和护士需要严密观察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4.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包括体温、伤口愈合、乳房形态等方面的恢复情况。
出院前,医生会给患者相关护理和术后保健指导,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乳腺手术配合常规

4、清点物品,用9×24圆针、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9×24角针、1号丝线间断缝合或3/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皮肤。再次清点物品,酒精棉球消毒覆盖纱布,敷贴。若需加压包扎时,备好弹力绷带。
注意
事项
1、认真查对病人,静脉输液应建立在健侧肢体
2、摆放体位时注意尽量使病人肢体舒适,避免上肢过度外展,同时要充分暴露手术野。
6、妥善包扎切口,旋转引流管者,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注意
事项
1、认真检查对病人,静脉输液应建立在健侧肢体
2、摆放体位时注意尽量使病人肢体舒适,避免上肢过度外展
3、全身麻醉者术中严密观察轮流通路及尿管引流情况确保通畅。
4、局麻病人用局麻药时,要严格查对药敏试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配合常规
术前
准备
1、器械敷料:乳腺器械包、乳腺敷料包、基础敷料包、手术衣、盆、持物钳、灯衣
麻醉
方法
肿瘤较小者可采用局麻加静脉复合麻醉,较大的肿瘤切除应采用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
手术
体位
平卧位,乳腺肥大悬垂者可在患侧背部放置方垫,垫高局部以利术野的暴露。
手术
配合
1、常规消毒、铺手术巾,正确连接电刀、吸引器
2、酒精棉球再次消毒皮肤,用刀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脂肪组织,用艾力斯提起皮缘潜行分离皮瓣,使肿块全部显露。
3、仔细检查腔内有活动出血者,如有渗血旋转橡皮条引流
4、清点物品,逐步缝合切口,用10×28三角钱、4号丝线将乳腺的残面对合,10×28圆针、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使切口对合满意,皮肤用10×28三角针、1号丝线间断缝合或用4/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
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覆盖纱布、敷贴,必要时可作适当加压
乳腔镜下乳腺癌手术配合

2023-11-06•手术前准备•手术中配合•手术后整理目录•手术配合经验分享与讨论•总结与展望01手术前准备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患者评估与准备术前检查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手术依从性和术后生活质量。
心理疏导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并做好配合。
术前宣教准备乳腔镜、手术刀、分离钳、缝合器等手术器械,确保器械性能良好、无菌。
手术器械手术敷料麻醉药品准备手术敷料,如消毒纱布、棉球等,以备术中清洁和术后包扎之用。
准备麻醉药品,如局部麻醉药、全身麻醉药等,以备术中麻醉之用。
03手术物品准备0201环境消毒术前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无菌,防止术后感染。
安全防护在手术过程中,确保患者安全,避免意外伤害和感染。
手术室环境与安全02手术中配合熟练掌握乳腔镜的操作方法,确保镜头清晰,防止污染。
乳腔镜操作正确使用超声刀、电刀等能量平台,根据手术需要调整参数。
能量平台操作了解并能够正确操作吸引器、输液泵等其他相关设备。
其他设备仪器设备操作手术流程与配合要点熟悉麻醉药物的特性,掌握麻醉诱导和维持的方法,确保手术安全。
麻醉配合体位摆放手术流程标本处理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摆放患者体位,保持患者舒适并充分暴露手术野。
了解并熟悉手术流程,包括切开、分离、切除、止血等步骤,以及各步骤的顺序和时间。
了解标本的正确处理方法,包括取样、标记、送检等步骤。
术中并发症了解可能出现的术中并发症,如气胸、皮下积液等,并知道如何应对。
术中出血熟悉术中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如电凝止血、压迫止血等。
手术意外掌握手术意外的应急处理流程,如停电、仪器故障等,确保患者安全。
特殊情况处理03手术后整理器械清洗与保养清洗后器械的消毒清洗后的器械应进行高温或低温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
器械的保养定期对器械进行涂油保养,防止锈蚀和磨损,确保器械的功能完好。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分析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分析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腔镜技术辅助下进行乳腺切除。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优势。
下面将详细介绍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
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病史了解、手术风险评估、麻醉选择等。
确保手术环境干净整洁。
2. 局部麻醉:常规采用乳腺表面浸润麻醉,局部麻醉后麻醉医生确定麻醉效果是否良好。
3. 腔镜插入:在乳腺瘤或肿块处,经过局部麻醉的部位进行切口。
然后插入腔镜,通过显像系统观察乳腺内部。
4. 切口扩大:根据乳腺病灶大小,适时调节切口大小,使得腔镜和其他手术器械能够自如地操作。
5. 病灶剥离:首先通过腔镜下将乳腺与周围组织分离,包括皮肤、腺体以及淋巴结。
然后通过剖腔镜插槽进行肿块的去除。
6. 根治性切除:根据临床需要,进行乳房的切除。
包括部分乳腺切除、乳腺全切除等。
7. 血管、淋巴结处理:对包括动脉、静脉在内的血管、淋巴结进行处理,进行止血和淋巴结的清理。
8. 腔镜取出并关闭切口:手术结束后,小范围切口进行逐层缝合。
技术要点:1. 切口选择:切口位置要能够方便进行手术器械插入,避免损伤周围器官和组织。
一般选择在乳腺瘤局部。
2. 视野清晰:腔镜插入后,调整适当的角度和照明度,保持视野清晰。
3. 组织剥离:乳腺与周围组织的分离要缓慢、小心,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4. 准确掌握切除范围:根据术前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确保准确掌握病灶的位置、大小,避免过度切除或残留。
5. 血管、淋巴结处理:严格按照解剖结构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乳腺组织中的血管和淋巴结,可行肮脏处理。
6.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对伤口进行密切观察和处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给予术后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遵循原则,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配合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配合引言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作为一种常用的乳腺手术方法,通常需要配合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共同参与手术过程。
本文将探讨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与其他医疗团队的配合,以及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与效果。
1. 手术前配合在进行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与其他医疗团队的配合内容:•术前评估:乳腺外科医生需要与麻醉科医生进行会诊,评估患者的术前情况,包括患者的健康状况、麻醉风险评估等。
•乳腺影像学评估:与放射科医生合作,进行乳腺影像学评估,确定手术范围和定位。
•心电图检查:与心内科医生合作,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术前护理:与护理团队共同进行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病史采集、术前洗净和穿戴手术衣物等。
2. 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需要进行镜下操作,因此需要与其他医疗团队密切配合,保证手术的安全与效果。
•麻醉团队:麻醉科医生负责患者的麻醉监护,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受,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护理团队:护理团队负责协助医生操作,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及时处理手术需要的物品,如镜头和器械等。
•放射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X光或其他影像学技术进行实时定位,帮助乳腺外科医生确定手术范围和切除的病变部分。
•病理科医生:病理科医生需要对手术切除的乳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恶性肿瘤,为术后治疗提供依据。
3. 手术后的配合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术后,可能需要与其他医疗团队共同进行术后治疗和康复。
•乳腺外科医生:乳腺外科医生负责术后的随访和复诊,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病理结果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化疗科医生:对于乳腺恶性肿瘤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化疗,与化疗科医生共同制定化疗方案,并进行化疗的监测和护理。
•放疗科医生:对于一些高危乳腺癌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放疗,与放疗科医生共同制定放疗方案,并进行放疗的监测和护理。
乳腔镜下乳腺癌手术配合

乳腔镜下乳腺癌手术配合乳腔镜下乳腺癌手术配合范本:一:引言乳腔镜下乳腺癌手术是一种创新的手术技术,通过乳腔镜的辅助,能够精准定位和切除乳腺癌组织。
本文档介绍了乳腔镜下乳腺癌手术的配合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附件以供参考和使用。
二:手术前准备1. 病史收集: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和既往疾病史等相关资料。
2. 术前检查: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手术可行性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3. 手术安排: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的紧急程度,制定手术安排,并与患者沟通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等事项。
三:手术配合步骤1. 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手术前,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手术目的、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麻醉准备:由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准备,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适当的麻醉状态。
3. 乳腔镜插入:医生将乳腔镜插入乳腺组织内,通过显像系统观察乳腺癌的位置和范围。
4. 定位标记:根据乳腺癌的位置,在皮肤上进行定位标记,以确保手术切除范围的准确性。
5. 神经保护: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注神经的位置,避免损伤神经组织。
6. 完整切除癌组织:根据乳腺癌的范围,医生通过乳腔镜将癌组织完整切除,并进行适当的清扫和止血。
7. 标本采集:医生应将切除的组织标本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癌组织的类型和分级。
8.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应嘱咐患者注意伤口的护理和术后恢复,同时制定术后随访计划。
四:注意事项1. 手术器械和设备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准备和维护,以确保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2. 医生和护士应对手术步骤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演练,以保证手术配合的顺利进行。
3. 手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及时调整麻醉药物和监测设备。
4. 手术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手术过程和观察结果,并对手术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改进。
附件:1. 乳腔镜下乳腺癌手术操作视频;2. 乳腔镜下乳腺癌手术器械清单;3. 术后护理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乳腔镜下男性双侧乳腺增生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摘要】记录本院手术室初开展乳腔镜手术其中一例的手术配合,通过掌握乳腔
镜相关设备、器械功能,术前与患者有效沟通、术中与手术者密切配合,以保证
手术的顺利完成。
配合该手术,需要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完整地准备用物,熟知
病人信息,熟练配合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
【关键词】乳腔镜;男性乳腺增生;乳腺切除;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114-02
男性乳房发育症是指男性乳房组织异常发育、乳腺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一种
临床病症,约占男性乳房疾病的60~80%,是最常见的男性乳房疾病[1]。
主要症
状就是男性乳房发育过大,伴有胀痛或压痛的坚实肿块,多需手术治疗。
虽然对
机体没有严重伤害,但对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乳腔
镜是一种先进的治疗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现代微创外科技术,是继微创外科腔镜技
术的发展中又开辟的新领域,乳腔镜下男性乳腺增生切除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切口小而隐蔽、术后并发症少等一系列优点,使得该项新技术在临床实
践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社会效益[2]。
本文记录了本院手术室初开展乳腔
镜手术其中一例的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病人信息及病史摘要:XX,男,39岁,因“双乳增大一年入院”,查体,双乳
对称,双乳头突出,双乳腺增大,均约10*10*5cm大小。
未触及明显肿块,诊断:双乳男性乳腺增生症。
现将手术过程及护理配合记录于下。
1.用物准备
基础手术包:开台包,手术单,手术衣,手术布类包(带裤套2条)。
德国STORZ腔镜系统一套,腔镜分离钳,腔镜剪刀,电凝钩,超声刀,30度腔镜镜头,10mm金属穿刺鞘(5cm长即可),20cm穿刺针,20毫升注射空针2具(备长
针头),吸脂棒一套(或人流吸宫管代替),灭菌注射用水500毫升,生理盐水300毫升,盐酸肾上腺素2支,大三角针,4号丝线,4-0可吸收线,康利引流管(5mm)2根,负压引流器2个。
2.手术方法
2.1 术前准备
平卧位,双上肢外展固定在搁手架上,肩背部垫一3~5厘米的薄垫,术前
安置尿管,输液于脚部,医生站于病人患侧,显示器置于病人头部,医生的对侧。
2.2 手术步骤
术前准备同常规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者标识手术范围。
用0.5%
碘伏消毒、铺巾。
配置溶脂液:500毫升灭菌注射液+300毫升生理盐水+2支肾上腺素。
用20厘米穿刺针注射于皮下脂肪,使脂肪膨胀,便于吸脂,也可减少术
中出血。
15min后开始吸脂,目的是建立腔隙。
于腋中线与乳头连线交点作
10mm的小切口为进镜孔,插入10mm穿刺鞘,用三角针,4号丝线固定穿刺鞘,防止漏气,打开气腹机,经穿刺鞘放入镜头。
穿刺鞘下方约5厘米处,开一小切
口放入电凝钩,用电凝钩分离周围组织,也可使用超声刀进行分离。
穿刺鞘上方
约5厘米处,再开一小切口放入分离钳,钳住增生的乳腺组织,便于分离。
经过
分离、止血及乳腺组织切除后,取出标本,于放入穿刺鞘的切口处取出标本。
生
理盐水冲洗创腔,安置乳腺引流管,4-0可吸收线缝合伤口。
包扎伤口:棉垫2
张覆盖伤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3.巡回护士配合
3.1 术前访视患者
术前1d到病房探访患者,了解病情及术前准备情况,进行术前宣教、沟通。
告知患者术前晚餐进食软食,12h后禁食,8h后禁饮。
介绍乳腔镜下男性乳腺增
生切除术的优点及手术的微创性,介绍有关手术事宜,安慰和鼓励患者,取得患
者的理解与配合,以解除其心理压力,增加安全感。
患者在麻醉前,巡回护士主
动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减轻孤独和紧张恐惧感,使之有良好的心态配合
手术。
3.2 体位与设备调试
患者平卧位,双上肢外展固定在搁手架上,消毒铺巾后,切皮前将台上各器
械与相应主机妥善连接与固定。
将电凝器脚踏放于术者位置。
调试好各种设备,
使之处于工作状态,气腹机参数:CO2压力8mmHg,流量15L/min。
3.3 术中配合
患者入手术室,严格核查科别、床号、姓名、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
部位、住院号和术前医嘱执行情况。
在下肢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术中用药和输血、输液。
协助麻醉医师麻醉,与洗手护士清点缝针、纱布、器械并作好护理记录。
妥善连接各种设备及管道,根据手术进程,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尿量等。
术中注意灯光调节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重视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严格控制非手术人员参观流动,减少感染机会。
4.器械护士配合
4.1 术前准备
术前1d与医生取得联系,了解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充分做好手术设备
和器械物品的准备。
翻阅局部解剖,熟悉手术步骤及专用器械的使用,提前
30min上台,将手术所需器械分类放置,协助手术医生消毒、铺巾,与巡回护士
配合将各类导管、电凝线、与仪器连接,检查摄像头清晰度。
4.2 抽吸腋下脂肪
用两具20ml注射器套上20cm穿刺针递予主刀医生,于患侧乳房由深至浅注
入脂肪溶解液至整个乳房及乳房后间隙。
使其均匀分布于抽吸区的皮下组织,
15min后,递吸脂棒吸头从进镜孔进入,由深至浅呈扇形逐渐向上抽吸乳房脂肪。
4.3 乳腺切除
递10mmTrocar置入进镜孔,连接CO2气管建立皮下手术空间,置入30°镜
进行探查。
再递分离钳、电钩,分别从另外两切口置入乳房手术操作空间,主刀
医生由近到远源皮肤与乳腺之间,切断乳腺与皮肤相连的乳房悬韧带及粘连组织,为防止乳头坏死下方保留近1cm的乳腺组织,沿胸大肌表面完整将乳腺剥离下来,递小抓钳将乳腺拉至进镜孔处,边用组织剪剪乳腺组织,边将其向外拉直至将整
个乳腺完整取出。
4.4 关闭切口
镜下彻底止血,递20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创腔,安置乳腺引流管,
常规清理用物,4-0可吸收线缝合伤口,棉垫2张覆盖伤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4.5 术后配合
各仪器调至零位后,关闭电源,放于固定位置待用。
做好腔镜器械的清洗保
养和维护。
隔日回访患者,了解其在手术过程中的感受,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便尽早恢复。
5.总结
该患者在乳腔镜下顺利完成了乳腺组织切除,双侧手术时间为120min~
200min,术中出血约100ml。
术后2~3天拔除引流管,无皮下气肿、皮下积液、CO2积蓄及乳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甲级,术后7d出院,效果满意。
6.讨论
腔镜下乳腺组织切除是乳腺外科向微创和功能方向发展的趋势[3]。
男性乳腺
发育症多需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需经乳房表面切口,术后胸部遗留较大瘢痕,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一定精神压力。
腔镜皮下乳腺切除术较以往单纯乳房切除
和常规直视下皮下乳腺切除术切口更小、位置更隐蔽,在美学效果上有较大的进步,更便于术后整形,但手术难度有所增加[4]。
乳腔镜下乳腺组织切除术需要大量仪器设备和精细特殊器械,也需要我们手
术室护士术前与患者有效沟通;与主刀医生共同挑选术中所需器械;建立充分的
手术空间;熟练掌握乳腔镜手术相关设备性能、操作、器械名称、用途,术中做
到快、准、稳传递器械,时刻关注手术进程,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鲍旭,孙强,郭春利,等.论男性乳腺发育症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28(24):3339-3341.
[2]刘擘,田延锋,李芳,等.乳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58例报告[J].中国微
创外科杂志,2015,15(2):140-142.
[3]骆成玉.微创时代的乳腺外科——理想与现实的抉择[J]. 中国微创外科杂
志,2014,14(2):97-101.
[4]丁锦辉,邢育霞,骆成玉,等.全腹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在男性乳腺发育中
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2012,07(10): 1284-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