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熟悉的陌生人11宝黛初会》65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人教部编版宝黛初会课件 公开课1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 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 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七尼:妙玉、智能、智通、智善、 圆信、大色空、净虚。
人教部编版宝黛初会
ppt 人教部编版 《宝黛 初会》
pt课件 推荐
7宝黛初会
人教部编版宝黛初会
ppt 人教部编版 《宝黛 初会》
pt课件 推荐
学习目标
1.认识“屉、鬟”等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与同学交流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体验阅读名著的快乐。
。
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 (huì)气的,快掉出去罢。把 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大家的风筝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
。
探春:软翅子大凤凰风筝 宝玉:美人风筝 宝琴:大红蝙蝠风筝 宝钗:一连七个大雁的风筝
。
思考并交流
读了课文之后,你对文中哪一个人物印象最深?为
什么?
我对宝玉印象最深。他性格率真、心思细腻而 且多愁善感。在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宝玉没 有一点儿居高临下的公子哥儿架子。大鱼风筝 被晴雯放走,自己从未放一遭儿却不气恼;看 见美人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 放起来”;当风筝放不高时,他恨得把风筝掷 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 脚跺个稀烂”。从贾宝玉的这些言行举止中,
tì 抽(屉)
huì (晦)气
xí (袭)人
gē (咯)噔
我会认
huán
huì
丫(鬟) chāi
忌(讳) chǎng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熟悉的陌生人11宝黛初会》60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教材名称高中语文教材版本语文版执教王雪峰学习对象高一学生教材分析本文选自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是精读课文。
学情分析(1)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2)初中以及高一上学期学过小说题材的作品,对小说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本文学习的主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研读小说过程中,培养审美观,领会人物的美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课文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方法来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技巧。
◆难点培养学生多角度个性赏析文本以及归纳和评价等综合能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对宝黛初会视频内容的播放,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
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通过个性赏析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施展个性的空间。
教学环境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资源准备:电脑投影仪黑板教学过程导入——人物分析——总结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研讨小说《红楼梦》的主题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引出《宝黛初会》的人物形象回忆小说人物激发兴趣人物分析引出主要人物贾母、王夫人、王熙凤、黛玉和宝玉让学生找出描写的句子探究归纳他们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研讨小说《红楼梦》的主题胡适先生认为,《红楼梦》是一部爱情小说;毛泽东则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政治著作。
请你探究讨论小说《红楼梦》的主题培养学生鉴赏、归纳、评价等综合能力教学流程导入:俗话说:”开口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部《红楼梦》不知为多少读者倾倒,引来无数学者竞相的研究与争论不休。
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宝黛初会》的人物形象。
一、人物分析。
请学生根据上节课作业,分别介绍“我眼中的……”,同学可以依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人物形象进行不同的评价,并鼓励争论。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熟悉的陌生人11宝黛初会》46PPT课件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 物
王熙凤 林黛玉
、贾 母 、贾宝玉
实写、详写
邢夫人 、 王夫人 略写、实
次要人物 迎春、探春、惜春 写、集体 写
贾政、贾赦
虚写、略写
王熙凤
【小档案】
昵称:凤辣子
相貌: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
? 性格: 精明能干、善于弄权、 刁钻狡黠、八面玲珑
一抑 王夫人“嘱咐” 再抑 黛玉心中正“疑惑”
侧面,铺垫
一扬 黛玉一见吃一大惊 再扬 宝玉笑道
正面(肖像、语言、 动作、心理)
◆宝玉外貌描写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 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 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 瞋视而有情。”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 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 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宝 黛 初 会
曹 雪 芹
寿宁一中语文组 叶竹燕
周汝昌先生强调:《红楼梦》写 人物就是不写外貌、细节,专门 抓人物的精、气、神,就能让你 感觉到她就在那儿,就是活的。
next
指点迷冿:
1、分析人物的主要方法 途径:是分 析人物的肖像、___动_作____、 __语__言____、 __心__理____描写等,此外 还要把握人物与__人__物____、人物与 ___社__会___的关系。 2、交际中,要正确地了解对方,就要 善于_听__其__言___、 _观__其__行___、审其思, 并将其言行与当时的 时__代__背__景__ 联系 起来。
—— 动 作 描 写
正是呢!我一 见了妹妹,一心都 在他身上了,又是 喜欢,又是伤心, 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语言描写
连连检讨自己
善于演戏 见风使舵 巧于逢迎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熟悉的陌生人11宝黛初会》56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1《宝黛初会》教学设计鄢陵县一高韩鹤太教学目标:(展示2)1.在对林黛玉、贾宝玉的人物形象的不同认知中分析其形象,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2.在品读中感受宝黛二人与“现实世界”的冲突(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林黛玉走进了贾府,遇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段爱情让两个年轻人在贾府内东奔西突,最终没能突破封建藩篱的桎梏,留下的是世人的扼腕叹息。
那么,这段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吗?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宝黛初会》(板书),来探究一下宝黛的情与悲。
首先看题目“宝黛初会”,“会”怎么理解?是“会面、见面”的意思,也就是说,宝玉和黛玉是初次见面,初次见面的宝黛是一个什么样的情状呢?这节课,我们着重通过不同人眼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来分析其形象人物形象,并分析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根源。
在此之前,我们来学习一个阅读方法。
(展示)二、文本探究——宝黛初会1.(展示3)阅读指导:寻读又称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技巧。
它是一种从大量的资料中迅速查找某一项具体事实或某一项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数字等,而对其它无关部分则略去不读的快速阅读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读者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掠过尽可能多的印刷材料,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2.(展示4)在进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之前,我们来回顾一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找出集中描写宝黛初会的段落。
(13—14)(找到即可,不读)4.(展示5)宝黛初会时二人的反应有什么异同?找出二人初见时神态描写的句子。
(生读)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好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神态、语言、心理)(二人感觉相同,似曾相识,这是心有灵犀,但反映不同,一个“笑”,一个“惊”)(板书)那么,这两句话改动一下,行吗?改成:宝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好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黛玉看罢,因笑说:“这个哥哥我曾见过的。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9《宝黛初会》 课件 (共61张PPT)

黛
初节 选 自
会《 红
楼
梦
》 第 三
曹 雪
回芹
12/1/2020
1
1
题《金陵十二钗》一绝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12/1/2020
2
2
曹雪芹,名 霑,字梦阮,号 雪芹、芹圃、芹 溪,大约于1715 年生,卒于1763 年。
高鹗(约1738-
约1815年)字兰
墅,别署“红楼
12/1/2020
14
14
门子道:“……倘若不知,一时触犯 了这样的人家 , 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 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 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他!他这 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皆因都碍着情分 面上,所以如此 ……这四家皆连络有亲, 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
12/1/2020
22
黛玉的行踪先后顺序
1、途经宁国府
2、进入荣国府
3、正房上房,拜见外祖母,
见过王熙凤
4、邢夫人家,见贾赦未得
5、荣府荣禧堂,见王夫人
6、贾母房用晚饭,见宝玉
7、碧纱橱里 12/1/2020
23
23
《
林
黛
玉
行
进 贾
进府
外史”。乾隆六
十年进士,官至
12/1/2020
翰林院侍读。3 3
曹雪芹的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就成了内务府的 “包衣”,入了满籍。从他曾祖开始,三代世袭江宁 织造。祖父曹寅做过康熙侍读,两个女儿都被选为王 妃。雍正继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 牵连,以及在担任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 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18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熟悉的陌生人11宝黛初会》59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纯
美
“复杂”
探究2 “复杂”的内涵是什么?课 文哪些地方体现出来这种“复杂”?
探究2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她内心的 “复杂”呢?
(1)留吃饭
原文:在邢夫人处,邢夫人挽留她吃晚饭, 她婉言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 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 ……"
这一席话表现了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 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 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
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
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 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 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 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西江月》二首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曩,
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能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宝黛初见,还有一个共同的的感觉, 是什么?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 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木石前盟
还泪说 前世今生
宝
玉
探究1:宝玉为何摔玉?
摔 玉
(宝玉)问黛玉:“可也有玉没
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
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
清代言妇女美,在娇羞 媚态,服饰“不贵精而 贵洁,不贵丽而贵雅, 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 貌相宜”(清·李渔)。
见黛玉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 仍送至贾母的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 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 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 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熟悉的陌生人11宝黛初会》70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对话课堂导学案课题:《宝黛初会》科目:语文序号:设计人:张洪香备课组长:陈娟年级主任:张宝东使用时间:学生班级:学生姓名:1沈阳市第三十五中学生本课堂导学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红楼梦》与曹雪芹,熟悉与节选部分相关的情节;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分析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3.掌握文中一些生字生词的读音,以及一些词古今词义的不同。
【学法梳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链接】1.中国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小说是:《》、《》、《》、《》。
2.了解作者和《红楼梦》:曹雪芹(1715—1763),名,字,号。
《红楼梦》,又名《》,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清人所续。
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3.相关情节:《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开篇。
先用“”、“”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
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熟悉的陌生人11宝黛初会》64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1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
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 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水神 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 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 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 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 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 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 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 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 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因母亲早
亡,贾母疼爱,接到贾府抚养教育,与贾母、贾宝玉
同住。后来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
傲世的性格。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
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林黛玉
与贾宝玉青梅竹马,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
慢慢发展成爱情。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
第2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 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 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贾府人物关系图 贾 敷
宁国公 贾 演 荣国公 贾 源
贾代化
贾珍 贾蓉
贾 敬 (尤氏)(秦可卿)
贾惜春
贾赦
贾琏 (王熙凤)
巧姐
(邢夫人) 贾迎春
穿堂 粉油影壁
抱厦厅
五间上房
角门
后廊
荣禧堂
三Hale Waihona Puke 耳房厢 房贾母院三间厅
东 廊 三 间
内仪门
抄
穿
手
堂
游 廊
垂花门
南大厅
二门 西角门
二门 荣府正门
北
贾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黛初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2.
通过品读《西江月》和“宝玉摔玉”的情节去领会宝玉的精神世界(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林黛玉走进了贾府,从此遇见自己一生的知己——贾宝玉。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学习宝黛初会。
二、
文本探究——宝黛初会
1.
找出集中描写宝黛初会的段落。
(13—14)
2.
宝黛初会时有一个眼神的交会,二人各有何表现?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好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
(二人感觉相同,似曾相识,但反映不同,一个“笑”,一
个“惊”)
3.
ppt投影:
宝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好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黛玉看罢,因笑说:“这个哥哥我曾见过的。
”
这样改动一下可以吗?
明确:不可以。
二人的语言行动反映了各自的性格、身份、地位。
黛玉:含蓄委婉,初到贾府,寄人篱下,说话行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宝玉:贾母的心肝宝贝,贾府未来继承人,说话行事毫无顾忌。
4.
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表现出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
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
三、
人物探究——初识黛玉
1.
两人的这一对视如电光火石般震撼了心灵,在宝玉的眼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林黛玉呢?(请一学生朗读)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肖像描写:轻灵秀气、美貌多情、多愁多病、聪慧敏感
2.
为什么宝玉眼中的黛玉竟然没有任何关于服饰的描写?
明确:黛玉的美不止在外表,更美在精神气质,美在灵秀气韵。
宝玉看黛玉不会关注衣裙妆饰等俗物。
3.
黛玉在贾府见到了那么多人,其他人眼里的黛玉又有什么特点呢?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
—体弱多病
王熙凤:“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标致美丽
小结:众人看黛玉,是从长辈的角度关心黛玉的身体;
王熙凤夸赞黛玉,是为了奉承贾母。
因此,黛玉之美,只有在宝玉眼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
人物探究——初识宝玉
1.
宝黛初会,林妹妹在宝玉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么宝玉在林妹妹眼里又是什么样子的?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英俊多情的富贵公子
2.
黛玉之前在心里猜想,“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为什么她对宝玉有这种印象?
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
黛玉母亲:极恶读书,顽劣异常
3.文中的《西江月》二词也对宝玉进行了评价,请齐读: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a.你从这两首词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宝玉?
b.这两首词对宝玉的评价是褒赞还是贬低?
小结:从封建社会的卫道士眼中看来,宝玉的确是一个不喜读书,不求上进的无用之人。
他怕读被统治者奉为儒家经典的文章,却爱读《牡丹亭》《西厢记》等弘扬人性的“禁书”。
他不愿走科举之路,不愿意和官场上那些勾心斗角的俗人往来。
而从作者来看,其实是高度赞扬了宝玉的纯真本性。
《西江月》评宝玉,似贬实褒。
ppt投影: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就和他生分了。
”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可见在鄙弃功名利禄这一方面,宝玉和黛玉的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达成了人生意识上的共鸣。
他们的精神世界是脱离尘俗纷扰的,是纯美干净的。
(ppt展示宝黛共读、黛玉葬花的图片)但是这样纯美的世界,能为外界世俗社会所容吗?五、
合作探究——宝玉摔玉
1.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初会之时,这两种世界的冲突却一下子表露出来了,宝玉做了一件大家都没想到的事——摔玉。
宝玉为什么会摔玉?
“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都不择”
“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
(自己有“宝贝”,姐妹们也应该有——追求男女平等)
小结:宝玉生活的时代,是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这单从宝玉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就可看出。
我们不妨看看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是男人的世界,《水浒传》中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女子,不是不守妇道的潘金莲就是母夜叉孙二娘,而《西游记》中的女子,美则美矣,可大多是妖怪。
只有《红楼梦》中的女子,几乎都是美丽聪颖、冰清玉洁的。
作者曹雪芹借宝玉这一形象,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谱写了一曲女性的赞歌。
2.宝玉“衔玉而诞”,这种天生的与众不同让贾府众人对他抱有非常大的期望,期望他能够光耀门楣。
这块玉,无形中成为了世俗社会给他的沉重的包袱,束缚了他的自由。
所以,宝玉摔的不仅仅是玉,更是世俗社会给他的沉重的包袱,这
是一次和世俗社会的冲突。
3.
可以这一次冲撞的结果如何呢?
——失败了,在贾母的半哄半劝下又把玉戴上了。
暗示着宝玉高洁脱俗的精神世界终究难和污浊的现实世界抗衡。
六、
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分析宝黛初会的情节,分析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并探究了二人的精神世界。
可是《红楼梦》中的精彩可不仅仅在于此,我们只是想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为同学们打开一扇窗,让同学们喜欢上《红楼梦》,真正走进《红楼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