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校本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六年级英语校本课程

六年级英语校本课程

六年级英语校本课程
六年级英语校本课程是一个结合了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的综合性课程。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六年级英语校本课程大纲:
六年级英语校本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介绍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英语校本课程的目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介绍课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评估方式等。

第二单元:基础语法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

课程内容: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基本词性,以及简单句、复
合句等基本句型。

第三单元:听说训练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课程内容:通过听录音、看视频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单元:阅读理解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课程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故事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第五单元:写作练习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课程内容:通过写日记、作文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单元:文化背景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历史。

课程内容: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以及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比较。

以上是一个六年级英语校本课程的大纲,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添加或删减课程单元和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英语校本教材《高中英语写作指导》校本课程纲要

高中英语校本教材《高中英语写作指导》校本课程纲要

《高中英语写作指导》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高中英语写作指导2、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3、课程材料:选编教材4、授课课时:18课时5、主讲教师:李秀侠魏英芳6、授课对象:高一学生二、课程背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三级课程”理念,具体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指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为满足本校学生学习发展而开设的课程。

写作技能是英语教学和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学习评价的重要项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能运用英语正确、达意和得体地表述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形成规范的写作习惯。

然而,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不浓,对提高写作能力的信心不足;“以教师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模式比较陈旧,不利于学生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不够全面和有效;对于学生习作的评价比较片面。

这些因素对目前我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编写了校本课程《高中英语写作指导》。

三、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掌握相应写作技能,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2、提高学生准确应用单词、短语和句型进行写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信心,敢于用书面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4、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张扬,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

四、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章英语写作基础知识第一节简单句的八大成分概述(1课时)第二节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式(1课时)第二章英语写作能力提升第一节正确运用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式(1课时)第二节写好句、段间的衔接与过渡(1课时)第三节开头和结尾的写作(1课时)第四节文章的布局谋篇(1课时)第三章话题写作分类指导第一节学校生活与课外活动(1课时)第二节个人情感与人际关系(1课时)第三节节假日活动(1课时)第四节旅游与交通(1课时)第五节科学技术(1课时)第六节网络时代(1课时)第四章文体写作分类指导第一节应用文(1) 书信、电子邮件(1课时)第二节应用文(2) 演讲稿、发言稿(1课时)第三节记叙文(1) 写人记叙文(1课时)第四节记叙文(2) 叙事性记叙文(1课时)第五节议论文(1课时)第六节说明文(1课时)五、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1、学习方式:运用课内语言、语法知识,采用听、说、读等方式进行学习。

英语校本课程纲要.docx

英语校本课程纲要.docx
校本课程英语歌曲课程纲要
指导思想: 我校英语歌曲校本课程是以英语知识为载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特长为 目的,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英语素质的一门 课程。英语歌曲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
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校本课程的开展无疑给英语教学注入 新鲜的血液,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为学生创建一个五彩缤纷的英语学习平台。 开设目的:
第三次活动记录: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教学目的:
1.通过经典英文儿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英文歌的兴趣。
2.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3.通过英语歌曲的学习来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读准英文单词。
教学过程:
解演唱技巧。最后由学生通过各种单人或集体的方法唱跳歌曲并背诵。要求口齿
清楚,声音洪亮,情绪饱满,有感染力。定期开展比赛检查课程开展的效果。 英文歌曲社团活动计划
周次
计划授课内容
1
Apple tree苹果树
2
HaPPy NeW Year新年快乐
3
TWi nkle, twin kle, little Star—闪一闪小星星
4
If you're happy如果感到幸福
5
FiVe little ducks五只小雅子
6
YeSterday OnCemOre昨日重现
7
Big big world大世界
8
Big big world大世界
9
Big big world大世界

英语ABC课程纲要(惠瑾)

英语ABC课程纲要(惠瑾)

泉港区第二实验小学英语ABC校本课程纲要2013年春季“英语ABC”课程简介主讲教师:肖蕙瑾林秋霞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及表达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更牢固的基础。

通过英语兴趣班的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兴趣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英语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内容主要以课本为基础,掺杂小部分适合本校3—4年级学生的各种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活常用句型和词汇,包括问候用语、见面用语、客套用语、公共场合特定用语,常用话题等等。

总之,开展英语“ABC”兴趣班,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英语兴趣班开展得丰富多彩、富有特色。

英语ABC校本课程参加学生名单英语ABC校本课程纲要填写说明:一、课程纲要(1)课程目标:要求表述要具体、清楚,写3—5点;涉及三维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实施计划:要求重点明确、清楚;涉及选择哪些内容与怎样组织这些内容。

(3)课程实施说明:教学的主要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与设施要求、班级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与办法: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涉及考核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构成等(5)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艺术素养类、体育运动类等(6)教学材料:自编,改编英语A B C校本课程活动安排(3)英语A B C校本课程活动安排(4)英语A B C校本课程活动安排(5)英语A B C校本课程活动安排(10)英语A B C校本课程活动安排(11)英语A B C校本课程活动安排(12)英语A B C校本课程活动安排(13)英语A B C校本课程活动安排(14)泉港区第二实验小学英语A B C校本课程学生出勤情况登记表泉港区第二小学英语A B C校本课程考核评价表英语A B C校本课程总结2013年春季。

最新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纲要

最新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纲要

根据学过的内容进行对话表演等
校本课程纲要课ຫໍສະໝຸດ 名称 授课对象 课 程 目 标 课 程 内 容 与 安 排 课 程 实 施 建 议
1. 在每节课中渗透。在每节课的课前欣赏或演唱,以营造英语学 习氛围,用反复欣赏、略讲主要词意、逐步跟读的自然习得形式 进行。 2. 灵活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用于学习新内容前营造气氛,在 学习新内容后,学生感到疲倦时,用它来调节、放松学生的情绪; 下课前用它来巩固,让学生课后还有余音在耳的感觉。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第十五讲:
迪斯尼快乐英语 3-5 年级学生
主讲教师 课程类型
周 英 人文素养类
依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参与、 合作与交流的方式,通过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展,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 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语感;通过听说读唱演背等多种形式的 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英语综合素质;加强学习策 略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外语课堂效益,创设英语学习 氛围,加强英语的实用性,拓展使用英语的时间和空间。
课 程 评 价 基础知识 20% 态度习惯 40% 期末考查和成果展示 40%
1、
基础知识
所学的内容中,用于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 期 末 考 查 方 案 2、 方法和能力
学习过程中“课堂参与、与人合作“的表现,由教师 用”好、较好、有进步“的等级评价。 3、 态度习惯
对学生平时的“课前准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课 堂表现等进行评价。 4、 期末考查和成果展示

英语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纲要3

英语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纲要3

英语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李淑丽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为指导,以我们英语教研组开发的《我身边的英语——fly freely in the English》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开发纲要为具体实施目标,充分利用乡土教材,让学生通过学习、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
的实践活动,亲眼目睹家乡与世界的同步变化。

树立学好英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的想法。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本学期八年级上半学期的英语校本课程内容以《我身边的英语—
—fly freely in the English》中运用为主,共7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三、课程评价方法
建立参与与互动、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学生自我评价法等方式评价学生参与课
程实施的全过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达成度,以便检验和改进校本课程的目标。

英语校本课程纲要1

英语校本课程纲要1

《英语语言文化背景》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英语语言文化背景课程开发人:李琳课程类型:人文类,选修课课程资源:新编(自编)授课对象:初二年级学生课时安排:16课时所在学校:济宁市第十三中学一、课程背景:英语是现今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

英语已经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英语新课标中文化意识目标为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话动,了解世界上主要的节假日及庆祝方式,及英语国家的人际交往习俗,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但是目前学校英语课本的学习并不能适应所有的学生的要求,因此要在激发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进行教授语言文化背景。

本课程旨在引发学生对外语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们学习英语课程,实现初中英语课程目标。

二、课程的性质和指导思想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属校本课程中学生选修类课程之一2、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为指导,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初中英语课程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需求。

三、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概况,辅助英语课程教学;2、发展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第一课了解英语应用国家及其背景知识系列一1课时第二课节日系列之一复活节的来历1课时第三课节日系列之二愚人节1课时第四课英文歌曲赏析及背景Edelweiss 1课时第五课奥斯卡金曲埃及王子主题曲欣赏1课时第六课趣味英语1课时第七课英语小说简爱的简介与欣赏1课时第八课节日系列之三万圣节的介绍Halloween 1课时第九课英语中的颜色Colors in English 1课时第十课了解英语应用国家及其背景知识系列二1课时第十一课英文影片赏析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 1课时第十二课节日系列之四圣诞节的介绍Christmas Day 1课时第十三课英语寓言故事2课时第十四课英语影片赏析:The sound of music 2课时第十五课双语童话赏析:丑小鸭an ugly duckling 1课时第十六课英语国家其它节日概况1课时五、课程实施在初二年级每周一课时进行授课(一)学习方式:运用课内语言、语法知识,采用多媒体和活动展示等方式进行学习。

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纲要

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纲要

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纲要初中英语校本(八年级)课程纲要英语俱乐部一、开发背景校本课程是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

英语校本课程是以英语知识为载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特长为目的。

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英语素质的一门课程。

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校本课程的开展无疑给英语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五彩滨纷的英语学习平台。

二、开发目的开设了英语校木课程,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便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培养学生欣赏英语国家文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的国际参与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

三.开发原则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运用为基本宗旨, 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目的。

(1)有效性和重要性的原则。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临着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经过英语教师的精选,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2)趣味性和可学性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是开发的出发点。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易于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

同时,在编制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课程的内容要选择学生能接受并能理解内容。

(3)现实性和应用性的原则。

现实性就是要求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

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横向思维能力。

应用性就是要求在课程开发中选择最有助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课程内容,选择具有应用价值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分析
(500字内)
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英语发展要求,为完善校园内有关英语氛围的软硬件建设,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发展能力,从实际出发,研究英语校本课程种类,并探索其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评价和反馈,形成有特色的快乐英语沙龙校本课程。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要分条陈述,关注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勿将三者割裂。)
学校通过各种手段、途径,努力提高教育效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普及层次:全校3-6年周三下午第2节课按教学计划内容实施的教学活动;
⑵兴趣层次:学生自愿参加的学校英语兴趣小组利用节日、假期开展的社区活动;
⑶研究层次:参加英语课程研究小组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研究专题,时间地点不固定,采用校内外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快乐英语ABC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快乐英语ABC
适用年级
3-6年级
总课时
18课时/每课时40分钟
课程类型
泛音学生口语能力,日常交际能力
课程简介
(200字内)
课本剧表演即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表演形象地呈现语言材料的一种方法。它以教室为舞台,表演题材和教材紧密联系,演员是学生(或师生)的一种生动的教学形式。课本剧在教学中的使用是弥补语言环境不足的重要方法,它拓宽了学生用外语思维的空间,创设了灵活使用语言的氛围,其表演就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故事,体验生活,逐渐培养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是一种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的教学方法。
互评
评价者签名:
师评
1、优秀 2、良好 3、合格 4、不合格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书籍:
●《儿童课本剧》
●《格林童话》
备注
综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不是直接的理论思辨结果而是经过行动研究的教育时间自下而上形成的一种行动,并结合理论进行反思,再回馈到行动计划,通过资源库的建设,从“问题设计、信息搜索、自主讨论、教师引领、菜单体验、网络档案、反馈评价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过程:
问题设计 信息搜索 自主讨论 教师引领
反馈评价 网络档案 菜单体验
具体方法:每位同学每节课获得一张评价卡,活动结束后,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接着请同桌或者本小组同学给予中肯的评价,评价卡上留有老师评价的空间。由课代表收齐后交给老师,再做评价。
评价举例:《活动成绩评价表》
姓名: 班级: 活动内容: 日期:
自评
我学到了什么?
我获得多少机会?
我喜欢的原因? 我不满意的地方?
第8课时:展示风采
2、课程实施说明:
①建立课程保障机制
学校组建快乐英语ABC课程领导小组,由课程开发者季欣老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培训,课程做到固定时间、固定场地、固定教师。学校选择经典故事进行课程场地的环境营造,为儿童提供英语课程学习交流的平台,成为孩子们点击的热点。
②课程实施方法与途径
本课程安排在学校校本课程领域,每周1课时,周三下午第2节课时间进行,与国家课程整合在“学校课程方案”中,排在课表内。
1.能够掌握简单英语戏剧的表演形式,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能够增强象力和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课程教学方法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跨学科的知识,以互动如小组讨论、游戏、合作、比赛、艺术节展示等方式组织多样性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录像欣赏、演讲、讲述等激发儿童学习封侯虎的兴趣。实施过程当中,并给以课程权利空间,挖掘教师的潜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构建当地个性化、特色化、开发性的综合课程,让孩子真正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
第2课时:交流感受
表演课本剧1
了解角色,感知角色,分组表演
第3课时:分组练习
第4课时:展示成果
表演课本剧2
了解角色,感知角色,分组表演
第5课时:分组练习
表演课本剧3
了解角色,感知角色,分组表演
第6课时:展示风采
表演课本剧
了解角色,感知角色,分组表演
第7课时:分组练习
表演课本剧4
了解角色,感知角色,分组表演
1、课程内容安排说明:
本课程使用了单元学习的方式,每个单元安排的课时根据需要不等,每课时40分钟,总计18课时。课程的内容进度安排由浅入深、实践性、创造性。具体的内容框架如下:
单元名称
单元目标
具体课时
了解英语课本剧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了解基本剧基本剧情。
第1课时:讲解课本剧的基本形式,观看一些同类型的表演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1、评价指标
①形成自己对课程的兴趣,完成对课程的学习。
②初步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能通过实践测评。
③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设计并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
④通过课程的学习,使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加强与提高。
2、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更加注重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因此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法灵活、重过程、重表现、重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学生、课程进行正确的综合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来了解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情况及参与的热情。
①自评:由任课教师先确立目标与评价方式,儿童对自己课堂表现进行的自我评价。
②互评:由同桌之间、同学之间或小组之间通过多种途径评价。
③师评:由教师通过观察儿童、课堂学习情况,以及通过作业、考核等形式对儿童的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评价应给以积极的评价,不能以成人认为重要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儿童的作业效果,评价要以儿童的创造性为重要依据,积极的评价反馈能使儿童珍视自己的个性。评价等级:中年级采用星级评价(最多五星,最少一星),高年级采用等级评价(优秀、良好两个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