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简史

合集下载

现代舞的发展过程

现代舞的发展过程

现代舞的发展过程一、前言现代舞是一种以自由、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舞蹈形式,它源于20世纪初期欧美的现代艺术运动,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富有变化的发展过程。

二、起源现代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欧美的现代艺术运动。

当时,欧洲和美国的艺术家们开始反对传统古典主义艺术形式,倡导创新和自由。

这种思潮也影响了舞蹈领域,许多舞者开始试图摆脱古典芭蕾舞的束缚,寻求一种更加自由、更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三、先驱者在现代舞发展初期,有许多先驱者为这种新型舞蹈形式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伊莎多拉·邓肯为首的“邓肯舞派”。

邓肯认为传统芭蕾舞太过僵化,她试图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她强调身体与灵魂之间的联系,并将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代舞风格。

四、现代舞的发展1.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现代舞开始流行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是现代舞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现代舞者和编舞家出现,如玛莎·格雷厄姆、杰罗姆·罗宾斯、梅里·卡明斯基等。

他们通过不断尝试新的形式和技巧,为现代舞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60年代至80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60年代至80年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许多编舞家开始探索更加抽象和概念化的表达方式。

他们将身体作为一种符号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强调身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

3. 90年代至今:多元化发展90年代以后,现代舞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发展阶段。

许多新型编舞家开始涌现,并试图将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融合到现有的编舞中。

同时,现代舞也开始与科技和数字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

五、现代舞对当代艺术的影响现代舞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它不仅为舞蹈领域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也为其他艺术形式如戏剧、电影等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同时,现代舞还推动了身体与精神、身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为人类认识自身提供了新的视角。

舞蹈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舞蹈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2.期末考核:舞蹈作品欣赏与分析的笔试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课程总结
八、课程总结
课程结束后,将进行全面的教学总结,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以下方式对课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1.收集并分析学生的考核成绩,评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水平。
2.组织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2.期中考核:以小组形式提交一份舞蹈作品分析报告。
3.期末考核:闭卷考试,内容涵盖整个学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
4.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进步与反思,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十、教学保障措施
1.定期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舞蹈活动,拓宽艺术视野。
2.实践教学:共计16周,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
3.课程考核:期末进行舞蹈作品欣赏与分析的笔试考核,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践参与等)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史等内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舞蹈作品,使学生了解各种舞蹈风格及创作技巧。
舞蹈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舞蹈种类及舞蹈创作技巧,培养其舞蹈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1.舞蹈艺术的基本概念
(1)舞蹈的定义及特点
(2)舞蹈的功能与价值
2.舞蹈艺术发展简史
(1)中国古代舞蹈
(2)中国近现代舞蹈
八、教学要求
1.学生应按时参加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习,不得无故缺课。
2.学生需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包括舞蹈作品分析、论文撰写等。

舞蹈类型发展历程简述

舞蹈类型发展历程简述

舞蹈类型发展历程简述舞蹈作为一种表达艺术的形式,在不同文化和时代中有着丰富多样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舞蹈类型的演变简述。

舞蹈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最早的舞蹈形式是原始舞蹈。

原始舞蹈源于人们的本能和祭祀仪式,以展示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表达社会情感。

这些舞蹈通常是原始社会、部落或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它们主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于生命、死亡、灵魂等方面的信仰。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越来越多样化,演变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舞蹈。

古代希腊文明是舞蹈发展的重要时期,古希腊舞蹈主要表现了他们对战争、神话和戏剧的热爱。

这些舞蹈非常注重身体的表现力和优美的姿势,舞姿优雅、肢体协调是其特点。

在中世纪,宗教舞蹈成为主流。

这些舞蹈主要在教堂中进行,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宗教舞蹈还分为教会舞蹈和民间舞蹈,前者通常是由僧侣和修道士表演,而后者则是由普通民众参与的,由此演变出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民间舞蹈。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舞蹈开始走向宫廷舞蹈时代。

宫廷舞蹈以法国的巴洛克舞蹈为代表,它讲究舞者的优雅、儒雅和优美的舞姿。

例如,古典芭蕾舞就发源于法国的宫廷舞蹈,通过收拾身体、舞姿优美的动作来表达舞蹈的美感。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舞蹈开始走向民众化。

民间舞蹈在欧洲各国兴起,例如华尔兹舞、波尔卡舞等。

这些舞蹈让普通人也能够轻松享受舞蹈的乐趣,促进了舞蹈的普及和发展。

20世纪以来,现代舞蹈和街舞等新兴的舞蹈形式开始盛行。

现代舞蹈突破了传统舞蹈的限制,更注重舞蹈表达的内涵和情感,强调个人创造性和独特性。

街舞则来自于城市街头文化,以其自由、动感的风格而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随着科技的进步,舞蹈也开始与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数字舞蹈、虚拟现实舞蹈等新的舞蹈形式。

这些舞蹈利用科技手段,将舞蹈与影视效果相结合,创造出更加震撼人心的艺术形式。

总结起来,舞蹈类型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经历了原始舞蹈、古希腊舞蹈、宗教舞蹈、宫廷舞蹈、现代舞蹈和数字舞蹈等阶段。

每个时期的舞蹈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意义,表达了人们不同时代的情感和文化。

现代舞介绍ppt课件

现代舞介绍ppt课件

节奏感与即兴表演
现代舞注重节奏感和即兴表演能力, 舞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节奏感和即兴创 作能力,能够根据音乐和情境即兴发 挥。
03
现代舞的影响与价值
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打破传统束缚
现代舞摒弃了传统芭蕾的严格规 范和程式,更加注重舞者内心的 感受和情感的表达,为舞蹈艺术 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形式

创新与探索
现代舞的特点与风格
特点概述
自由即兴
现代舞强调舞者在表演过程中 的自由发挥和即兴创作,不受
传统舞蹈程式的束缚。
情感表达
现代舞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 通过舞蹈动作和表情来传达舞 者的情感和思想。
多元融合
现代舞融合了多种舞蹈元素和 文化元素,呈现出多元化和包 容性的特点。
创新探索
现代舞鼓励舞者和编导在创作 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打破传统 框架,寻求新的表现形式和意
街舞是现代舞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它起源 于街头文化,注重个性和自由表达,具有 很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表现形式与技巧
身体控制与灵活性
表情与情感表达
现代舞对身体控制和灵活性有很高的 要求,舞者需要具备高度的肌肉力量 和柔韧性,能够完成高难度和富有表 现力的舞蹈动作。
现代舞强调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来表达情感和意念,舞者需要具备丰 富的表情和情感表达能力,能够通过 舞蹈传达深刻的内心世界。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 ,与其他舞蹈形式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品质和表现力。
机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现代舞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 空间。此外,科技的进步也为现代舞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虚拟现实 技术、投影技术等可以应用于舞蹈表演中,丰富观众的视觉体验。

现代舞简史

现代舞简史

现代舞简史现代舞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舞蹈形式,它与古典芭蕾等传统舞蹈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理念。

现代舞追求自由、灵活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简要介绍现代舞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年轻舞蹈家开始对传统舞蹈形式感到不满,他们认为这些舞蹈已经无法充分表达出当代人类的情感和需求。

因此,他们开始探索新的舞蹈形式,以更自由、更富有表现力的方式来表现舞蹈的内涵。

早期现代舞的代表人物包括舞者露丝·伯雷、编舞家泰德·肖恩和作曲家卡西·贝尔登。

他们将不同的元素融入到现代舞中,包括爵士乐、流行文化和现代文学等,从而为现代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30年代,现代舞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得到广泛关注。

其中一位重要的编舞家是诺尔·马亚尼,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了现代舞的独特魅力。

他的作品包括《夜晚之舞》和《夏日之舞》等,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现代舞的自由、活力和创新性。

20世纪中期,现代舞开始进入更多的公众视野。

在这个时期,许多知名的现代舞编舞家和舞者开始在各种场合表演现代舞,包括音乐厅、剧院和艺术节等。

现代舞也开始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如音乐、绘画和雕塑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舞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演变。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舞者艾丽丝·伯雷发现了“即兴舞蹈”这种表演形式。

即兴舞蹈强调表演者的自由和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身体的感受即兴创作和表演舞蹈。

这种表演形式在现代舞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此外,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舞蹈家崔西·贝克创建了一种名为“接触即兴”的表演形式。

这种形式允许舞者之间互相接触和互动,创造出一个更为真实和充满活力的表演效果。

这种形式也成为了现代舞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舞的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不同的编舞家和舞者开始探索更多的表演方式和风格,包括后现代舞、抽象派、表现派等等。

现代舞的发展和影响

现代舞的发展和影响

现代舞的发展和影响现代舞(英语:Modern dance),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

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

发展历史19世纪末期,欧洲古典芭蕾单纯追求形式与技巧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整个舞蹈艺术的发展,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内容与题材仍旧停留在神话传说、王子公主的范畴之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成为舞蹈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巨大障碍。

正是由于这种危机,现代舞应运而生。

现代舞蹈的种类,按照舞蹈的特征来划分:一、专业舞蹈 ;古典舞芭蕾舞 ;民族舞 ;民间舞 ;现代舞 ;踢踏舞;爵士舞。

二、国际标准舞: 1、拉丁舞(伦巴、桑巴、恰恰、斗牛、牛仔); 2、摩登舞(华尔兹、维也纳华而兹、探戈、快步、狐步舞)。

三、时尚舞蹈 ;迪斯科 ;锐舞 ;街舞 ;芭啦芭啦 ;啦啦队舞 ;热舞劲舞 ;按照舞蹈的表现形式来划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

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

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

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

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

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

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

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舞蹈史

舞蹈史

原始舞蹈的分类:1反映生产劳动的舞蹈:伏羲发明了“网”,于是出现了教人捕鱼的乐舞《扶来》神农氏发明了农具,于是出现了教人耕作的乐舞《扶犁》。

2生殖崇拜和“求偶舞蹈”:古人将女娲奉为“高媒之神”,古代有《祀高媒》的舞蹈,体现了人类对孕育后代的渴望。

3图腾祭祀舞蹈:佤族砍人头祭谷时跳的《木鼓舞》。

4反映征战生活的舞蹈叫“武舞”,如“干戚舞”干是指盾牌,戚是指带把的斧头。

5记功舞蹈古人为英雄任务歌功颂德的舞蹈,黄帝《云门》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周武王《大武》纪念武王伐纣。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舞蹈:夏:女乐奴隶是最早的专业艺人.商:“巫”可称为我国最早的舞蹈家。

禹步是巫舞中的一种特有的舞步,“足不相过,如快步急行,则飘飘欲仙,后又发展为小碎步”,连续的旋转,谎称“神附体”。

商汤的记功舞叫《大劐(左边三点水右边无刀)》。

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舞蹈艺术:西周王朝制定了一套礼乐制度来巩固政权,后称“制礼作乐”,这套乐舞制度实际上是治国手段,乐舞制度与统治秩序相结合,通过乐制礼仪来体现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名分制度。

宫廷乐舞:“六小舞”为《祓(衣补换巾字旁)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六大舞”1文舞:《云门》《大咸》《大韶》《大夏》主要训练仪表,强调以文德治天下2武舞:《大劐(左边三点水右边无刀)》《大武》主要训练精神力量,强调以武功征服天下。

3大舞小舞不同点:大舞是在国家级祭祀场合,由国家级礼官“大司乐”来主持,小舞是在一般祭祀场合表演,由乐司掌管即可。

民间风俗祭祀舞蹈:蜡(zha)祭-重戏,雩(yu)祭-重歌,傩(nuo)祭-重舞。

春秋战国时期乐舞理论思想:百家争鸣1儒家强调“礼乐”孔子“乐今政通”主张把“乐”用于教育和政治。

2道家强调“天乐”应是“阴阳相和,天人合一”应遵循“变化无常”和“自然之命”。

汉代舞蹈:“百戏”汉代流传最广的表演艺术形式,是杂技、幻术、滑稽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又称角抵(摔跤)。

现代舞的发展历程

现代舞的发展历程

现代舞的发展历程近代舞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舞蹈家们开始挑战传统舞蹈形式,并尝试创造出一种更自由、更个性化的舞蹈风格。

以下是现代舞的发展历程:1. 前现代舞:20世纪初,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成为现代舞的先驱者之一。

她推崇自然、个人表达和情感的重要性。

邓肯的舞蹈风格突破了传统舞蹈的限制,强调身体的自由流动。

2. 德国表现主义:20世纪初期,德国表现主义运动对现代舞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蒂斯·奥古斯特·班克斯和鲁斯特·冯·林德不仅推崇邓肯的表现方式,同时还加入了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元素。

3. 美国现代舞的兴起:上世纪30年代,美国成为现代舞的中心地带。

梅肯齐·泰勒、玛莎·格雷厄姆和多丽丝·史门礼等先驱者开始研究人体的动态和重力,并把这些元素融入舞蹈中。

4. 后现代舞: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后现代舞开始出现。

后现代主义强调个人及其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著名的舞蹈家黛安娜·麦兰(LaLa小朵)和梅尔特·戴维斯(Merce Cunningham)等人开创了这一时期的舞蹈风格。

5. 当代舞的多样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舞融合了不同文化、风格和技巧。

舞蹈家们开始跨界合作,将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融入舞蹈表演中。

6. 实验性舞蹈:21世纪初,实验性舞蹈成为现代舞的一个重要方向。

这种舞蹈形式以创新、前卫和探索为特点,将舞者的身体能力、技巧和创作能力推向极限。

总的来说,现代舞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和发展。

舞蹈家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理念为现代舞的多样性和表现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现代舞已经成为一个包容性和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不断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和赞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042010004 兰伶现代舞简史一、现代舞的历史分期1、自由舞(1891—1927)“自由舞”本是现代舞初始期的舞蹈形态,也是美国现代舞的第一个时期。

自由舞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从陈旧僵化的古典芭蕾中挣脱出来,然后形成一种师法自然、无拘无束、随心而舞、自由自在的舞蹈。

自由舞时期的代表人物中,首屈一指者当然是美国人富勒,尽管在她的身后,又崛起了一位更具造反精神,被后人誉为“现代舞之母”的邓肯。

此外,加拿大人阿伦也是应当提及的。

2、早期现代舞(1915—1931)“早期现代舞”是美国现代舞的第二个时期,代表人物是圣丹妮丝和肖恩夫妇,而他们开办的“丹妮丝—肖恩”舞蹈学校开办于1915年的洛杉矶,解散于1931年。

该校集教学和演出于一体,融东西方多种文化艺术的精华于一炉,多元的课程中,不仅有圣丹妮丝自创的东方舞,而且有西班牙舞、美国民间舞,甚至欧洲古典芭蕾和德国现代舞,因而培养出弟子成为主导美国现代舞随后几十年发展历程的重要人物。

3、古典现代舞(1926—1960)从第二代人开始,美国现代舞舞蹈家们中开始出现了较为复杂的承继关系,有的成了老师的忠实门徒,一生忠贞不渝地保持着他们制定的创作观念、训练体系和经典作品,有的则“背叛”老师,另立山门,结果是以“逆向”的方式,继承并推进了前人开创的现代舞之路。

4、后现代舞(1960年代初—1980年代末)以极为自由而宽泛的身体实践,对“舞蹈是什么”这一关键的美学命题作出了新的诠释。

5、后后现代舞(1980年代末—2007)其最大的特点是舞者们对任何主义的美学概念不再感兴趣,而是对所有前人的艺术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提倡融会贯通的美学理想,因此,在作品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而在现代舞蹈史上则可谓集大成的阶段。

根据现代舞发展的历程,基本可以分为20世纪前期创立奠基时期、发展时期、新先锋时期以及后现代舞蹈剧场时期等几个基本的的阶段。

二、现代舞的风格流派根据现代舞发展的历程,基本可以分为20世纪前期创立奠基时期、发展时期、新先锋时期以及后现代舞蹈剧场时期等几个基本的的阶段。

而在不同时期由于其艺术主张、价值取向、创作风格和表演训练技巧上的区别所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

创立阶段奠基时期与表现主义流派在世纪之交,现代舞由反对古典芭蕾而创立,其思想主要强调以人体的解放与自由追求人性的解放与自由,带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

在艺术创作中,探求奔放的情感表露,其艺术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伊莎多拉·邓肯,露丝·圣丹尼斯,泰德。

·肖恩,马丽·魏格曼等人。

无论是邓肯的“自由之舞”,还是圣丹尼斯对东方舞蹈形式的运用及宗教哲学思想,他们虽各有其美学主张与艺术实践方式,但总体上是以拉班所建立的系统理论为中心的表现主义流派。

和其他表现主义的艺术主张一样,宣扬感觉第一,把直觉看成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

维格曼是表现主义舞蹈的代表者,她的舞蹈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企图切断舞蹈从属于音乐的关系,使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而独立存在。

现代舞发展和多种技巧流派形成在这一时期的现代舞艺术,观点上主张形式追随功能,价值观上注重揭示人的价值和尊严,揭示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

在艺术创作中,把感情表露意义上的表现作为艺术创作的本领。

在艺术思想上主张真实反映世界,不仅反映人性的善,也揭露人性的恶等。

在探索上,注重个人风格,并创作出个性化、系统性的动作体系和技术流派。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有如下几个:心理表现派:玛莎·葛兰姆的“收缩与延展” (Contraction&Release)为其动作原理。

主要思想在揭示人类内心阴暗面,强调“内省”心理。

她强调舞蹈家应“以身体形象客观地表现自我信念”,“舞蹈应该剥开那些掩盖着人类行为的外衣”,“揭露出一个内在的人”。

象征派:韩福瑞技巧以「跌落与复原」(Fall&Recovery)为其动作原理,她认为这既包含着人类动作的全部范围,又是一切戏剧性效果的根源。

如人在暴力前倒下就必然要撑持起来反抗等,这种冲突就存在于这些动作之中。

人本主义舞蹈:荷西·李蒙其技巧训练原理建基于韩福瑞技巧之上,再注入李蒙个人的钻研心得,视肢体各部位为单一乐器,当全身活动时,就犹如一场交响乐一般,多种乐器共同演奏动人的旋律。

放松技巧:由于不断探索与实验肢体的潜能,经由接触即兴衍生而成的形式。

何顿技巧:作灵感多数来自原始族群或古代遗迹的形象,例如古埃及的二度空间式壁画中之形体,便演变为其基本动作训练之一,主张“对世界传达出自己的身份和传统的骄傲”。

这些流派和技巧极大丰富现代舞的内涵,使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并代表了当时世界上的价值取向和艺术思想。

[3]新先锋派舞蹈的发展新先锋派舞蹈所谓“新先锋”,意思是开创前人没有走过的艺术道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现代舞艺术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其艺术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在艺术观念上主张进一步的解放身体,认为舞蹈艺术的形式是自足与封闭的,能够自我表达与检验。

热衷于形式主义观点,认为形式就是一切,动作本身既是目的,而非传情达意的手段。

在艺术创作中,体现为以非理性与直觉进入,拒绝向观众解释自己的作品“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

倾向于反传统,反美学,反文化,反理性,反艺术,反舞蹈。

甚至瓦解舞蹈的要素,,在编舞技巧上进行各种试验的,将其它领域的概念引入创作作品,创造了一系列的编舞方法。

出现了立体派、抽象派、动力派等流派,技巧方面则形成了自由形式。

当后现代舞蹈(Postmodern dance)于二十世纪的60年代兴起后,固定形式的现代舞技巧训练便逐渐受到前卫舞蹈艺术家们的批判,转而以自由发挥作为动作训练的主要形式。

突显教授者的个人风格外,自由形式的肢体训练也包含对于时间、空间及能量的各种探索。

[4]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莫斯。

坎宁汉(Merce Cuninghan)及其机遇舞蹈派:他反对人们一贯认为“舞蹈动作必须有含义”这一基本要求。

他说:“在我的舞蹈艺术中是没有包含什么想法的”。

其艺术方法是追求“偶得动作”。

任何动作都可以成为舞蹈的一部分。

他认为人类生活常被习惯所束缚,如果在编舞中使用偶得成分,就有可能发现人类最本能而又最吸引人的动作方式。

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的主要舞蹈风格之一也是现代舞。

抽象派:抽象派的现代舞是以抽象的语言去表现所谓纯粹的精神世界,追求新奇、怪诞:代表人物艾尔文。

尼古拉斯。

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天赋本能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超然存在的能力。

后现代与舞蹈剧场时期主要源于欧洲的舞蹈剧场艺术,追求再度返回舞蹈的戏剧传统和表现主义的传统,不以技术完美为前提,在在以人的肢体如何舞动,而注重的是人类为什么舞蹈,舞蹈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注入人文气息。

而现代芭蕾也是这一时期现代舞的流派之一。

舞蹈剧场: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皮娜。

包希。

舞蹈剧场原指一种古典芭蕾与新舞蹈结合,并能够完整表达剧情的舞蹈。

她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个:1、破碎的舞蹈剧场2、对两性与暴力的深刻表现3、对重复的偏爱在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为何而动,为何而舞,揭示的是两性永远互动的主体,表现出来的是终极的人文关怀。

现代芭蕾:现代芭蕾亦是现代舞当中的流派之一。

它是介乎现代舞和古典芭蕾之间的一种形式,在观念上是现代舞,但技巧上还是芭蕾。

现代芭蕾最早的代表者是K. 约斯,他原来是拉班的学生与合作者。

他当过芭蕾演员,因此他实践把两者结合是有基础的。

三、现代舞的产生背景、原因及发展过程19世纪末期,欧洲古典芭蕾单纯追求形式与技巧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整个舞蹈艺术的发展,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发展。

内容与题材仍旧停留在神话传说、王子公主的范围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成为舞蹈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障碍。

正是在这种危机中,现代舞应运而生。

当时首先出现的是I.邓肯的“自由舞蹈”。

严格地讲,邓肯的舞蹈还不是现代舞。

她崇尚自然,继承了晚期浪漫主义“回到自然”的口号。

她脱去舞鞋和紧身舞衣,随心所欲地自由舞蹈,给欧洲舞坛带来一股清新纯朴之风,为现代舞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条件。

而与她同时代的音乐家和舞蹈家 E.雅克-达尔克罗兹的“优律动”和R.von拉班的“空间协调律”则为现代舞的产生准备了理论条件。

特别是拉班,他全面探讨了人的身心活动规律、肌肉的松弛和紧张、动作的协调以及舞蹈空间等理论问题。

拉班的学生M.维格曼把他的理论,通过创作实践变成了舞蹈作品,使现代舞理论具体化。

拉班-维格曼这一现代舞派被称为表现主义现代舞,强调感觉第一。

维格曼的舞蹈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企图切断舞蹈从属于音乐的关系,确立没有音乐的舞蹈。

她认为,只有对音乐的“独裁”进行反抗,才会产生“自由自主的舞蹈”。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维格曼为首的德国现代舞坛,一直是世界现代舞的中心。

后来由于纳粹政权的反对,现代舞在德国被取缔,中心转向美国。

但现代舞在美国的发展是曲折的,现代舞的先驱邓肯和R.圣丹尼斯都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欧洲首先得到承认并获得成功的。

当她们在大西洋彼岸名声大振之后才引起美国人的注意。

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舞蹈文化,现代舞一旦被接受后,马上受到了重视,几乎成了它本土的舞蹈文化。

圣丹尼斯对现代舞的贡献不仅仅是创造了一种具有东方色彩、富于神秘感的现代舞,给美国商业性极强的艺术带来了深刻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而且还在她创办的现代舞学校中培养了一批现代舞的杰出代表。

在圣丹尼斯的学生中,M.格雷厄姆、D.汉弗莱成为美国现代舞的代表,特别是格雷厄姆,她的名字几乎成了现代舞的代名词。

她们虽然都是圣丹尼斯的学生,但却都不是老师的继承者,而以叛逆者的身份走着各自的艺术道路。

汉弗莱认为圣丹尼斯那种异国情调的舞蹈不能体现人的精神。

她根据人体动作的基本原理建立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和技术原则,就是在跌倒和复起、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构成舞蹈动作的规律。

如人在暴力前倒下就必然要支撑起来进行反抗,这些动作就含有人类的冲突内涵。

因此她的作品大多具有象征意义。

汉弗莱是从外部形态上反对自己的老师,格雷厄姆则是从人类更深层的心理形态上去反对圣丹尼斯的艺术观念。

因此她的舞蹈有“心理舞派”之称。

格雷厄姆强调舞蹈应客观地表现自我信念,“舞蹈应该剥开那些掩盖着人类行为的外衣”,“揭露出一个内在的人”。

她在《悲悼》中,表现由于焦虑、痛苦使人的身体扭曲和痉挛,就是她对人类“心灵的图解”。

她的技术理论中心是呼吸。

她研究了人体在呼和吸之间的形体变化,认为舞蹈家可以用呼吸推动身体的旋转、跳跃和跌倒、撑起。

她的早期作品曾引起争议,认为过于阴暗、性感,但她终于成为美国声誉最高、享誉最久,影响到戏剧、电影、电视等各个领域的一代舞人。

究竟什么是“现代舞” ? 这个定义问题多年来一直使从事舞蹈艺术事业的工作者们各存己见,难下定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