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平片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诊断肋骨外伤骨折

合集下载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的重要性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的重要性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的重要性发布时间:2022-05-19T08:00:55.35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2月3期作者:李磊[导读] 近年来,我国各类创伤性事件发生率不断增加,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最为常见的损失类型,李磊山东金剑司法鉴定中心山东省枣庄市 277100 近年来,我国各类创伤性事件发生率不断增加,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最为常见的损失类型,肋骨骨折约占胸廓骨折的90%。

肋骨骨折更好发于老年人群,因其肋骨骨密度降低,弹性减弱,更容易骨折。

以往,肋骨骨折一直以X线检查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的广泛应用,DR对肋骨骨折诊断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更加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影像表现和临床作用。

方法:选择某年在我中心接受检查的疑似肋骨骨折的伤者3例,分别采用X线胸片检查法、普通CT检查法和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方法进行检查,通过比较三种方法对肋骨骨折病情检查的检出率来判断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伤者肋骨骨折检出率高达96.29%,远高于X线胸片检查与普通CT检查。

结论:检查肋骨骨折伤者时,采用三维螺旋CT重建法有着更高的检出率,并且可以更加直观清楚的观察伤者病情变化情况,值得将其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肋骨骨折;1、案例一某年4月5日贾某与他人因琐事发生争执后被人用电动三轮车撞击,造成贾某身体不同程度受伤。

随即行DR检查示:影像所见,胸阔对称。

左侧6-8肋骨见骨质裂隙,骨质中断,余肋骨及胸壁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印象:左侧6、7、8肋骨骨折。

4月9日胸部CT+三维成像示:双肺挫伤伴双侧胸腔积液,左侧为著,左侧6、7、8、9肋骨骨皮质连接断裂。

诊断印象:双肺挫伤伴双侧胸腔积液,左侧为著;左侧6、7、8、9肋骨骨折。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1-21T06:42:20.1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8月8期作者:章亚来刁春雨通讯作者[导读]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章亚来刁春雨通讯作者(苏北人民医院司法鉴定所;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目的:研究肋骨骨折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收集的41例了肋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每例患者均进行X线摄片、CT扫描、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

并将三种扫描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在这41例肋骨骨折患者中,共发生103根骨折,主要发生在第4-10根肋骨上面。

在图像质量方面,X线摄片可以清晰显示22例,可以诊断13例,有6例欠清晰;普通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35例,可以诊断的有3例,也有3例显示欠清晰;在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中36例可以清晰显示,2例可以诊断,1例显示欠清晰。

普通CT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96.12%,螺旋CT三维重建扫描的检出率为99.03%。

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的法医鉴定汇总,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极大的减少误诊、漏诊,为司法鉴定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术;肋骨骨折;法医鉴定临床上,单纯性肋骨骨折通常只需要止痛、固定等治疗,若多根肋骨骨折,也是针对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通常不会特别注意骨折的数量,常有肋骨骨折漏诊。

司法鉴定是对于有需求或者有争议的疾病进行鉴定,若不能明确肋骨骨折情况,对伤者有失公平。

在肋骨骨折患者中,多由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造成,若鉴定不准确性,伤者得不到应有赔偿,此外,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可能会放纵犯罪[1]。

因此,对于肋骨骨折,需明确骨折部位、骨折数量等。

常规CT扫描和螺旋CT肋骨三维重建技术是肋骨骨折常见的检查方式,两者均可以确定骨折的发生,也可以通过骨痂形态及愈合情况,鉴别新鲜与陈旧性骨折,特别是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更精确、更直观的观察肋骨病变形态与结构,为临床诊断和法医鉴定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对损伤方式的鉴定有着重要的意义[2]。

螺旋CT及三维成像在诊断胸骨肋软骨骨折中的价值

螺旋CT及三维成像在诊断胸骨肋软骨骨折中的价值

螺旋CT及三维成像在诊断胸骨肋软骨骨折中的价值张治邦,陈 钢,庞学桂(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浙江 天台 317200)摘 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 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胸骨骨折和6例7条肋软骨骨折患者,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 IP)、容积再现(VRT)等三维后处理对获得图像进行观察。

结果:9例胸骨骨折中,在CT平扫轴位图像上显示6例骨折,而1例胸骨柄骨折、2例胸骨体骨折漏诊,在6例7条肋软骨骨折中1条肋软骨骨折漏诊,三维重建图明确显示9例胸骨骨折和6例7条肋软骨骨折,其中以MPR图显示骨折线最佳,MIP、VRT图显示骨折部位胸骨和肋软骨整体观较佳。

结论:MSC T通过MPR、MIP、VRT不同技术相结合多角度观察能够更加完整清晰地显示胸骨骨折和肋软骨骨折部分、形态,提高对细微骨折的显示效果,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胸骨及肋软骨;骨折;三维重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683.1;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11(2010)07-1031-03Value of spiral C T in the diagnosis of sternum and costal cartilage fractureZ HAN G Zhi bang,C HE N Gang,PANG Xue guiDe p a rtment of Radiology,Tian Tai People s H ospital o f Zhe j iang,317200,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probe the value of pos t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 mul ti row spiral C T in the diagnosis of sternum and costal cartilage fracture.Methods:Nine sternu m fractures and seven costal cartilage fractures in si x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Post processing techniq ues of 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maximum intensi ty projection(MIP),and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VRT)were used.Results:Six of nine fractures were observed on routine axial i mages,wheras one presternum fracture and two s ternal body fractures were missed.One of seven costal cartilage fractures was missed.All of the fractures were clearly seen on three di mension reconstruction i mages.MPR images prevailed over other i mages.Anyhow,MIP and VRT were better revealing fracture position.Conclu sion:Post processing techniques such as MPR,MIP and VRT can clearly reveal position and shape of sternum and costal cartilage fracture which may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underlyi ng the clinical diagnosis.Key w ords Fracture;Three dimension reconstruction;Sternu m and costal cartilage;Tomogarphy,X ray computed外伤后引起的胸部损伤在临床上非常多见,胸椎、肋骨骨折可通过X线平片检查大多能明确诊断,胸骨因其解剖位置的影响,普通平片较难显示不明显的骨折,而肋软骨由于在平片上不显影,所以常规平片肋软骨骨折不能确诊,螺旋C T由于扫描时间短、分辨率高,且可通过三维重建后处理等优点,来明确普通X线平片易漏诊的胸骨骨折和肋软骨骨折,本文通过16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 T, MSC T)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成像,来提高胸骨骨折和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

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

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

64排 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多层螺旋CT代表着当今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尤其是64排螺旋CT带来了全新的诊断模式,尤其是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一、CT三维重建技术1、容积再现技术(VRT):将多个平面图像合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将所有体素的CT值设为不同的透明度,由完全不透明到完全透明,同时利用虚拟照明效应,用不同的灰阶或伪彩显示三维立体图像。

2、多平面重组(MPR):是指把横断扫描得以像素为单位的二维图像,重组成以体素为单位的三维数据,再以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或斜面去截取三维数据,得到重组二位图像。

3、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CT最高或最低的全部像素进行成像。

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清楚地显示造影剂强化的血管形态、走向、异常改变及血管壁钙化和分布的情况。

二、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优势骨折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依靠传统的X线平片诊断。

骨关节的X线摄影简单方便,大部分骨折通过X线检查得以解决。

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骨折诊断的准确性、精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为骨折的部位、分型、累及的范围、移位情况及周围组织损伤情况等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估计十分重要。

对于复杂部位的骨折和隐匿性骨折,X线平片与常规CT检查很难全面、客观地显示骨折的情况。

常规X线平片的摄片需病人一定体位的配合,拍摄多个体位时还需搬动病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检查时间,还可能加重病人的损伤。

而且,X线平片图像是前后重叠的二维图像,无论病人如何变换体位、改变X线投照方向,发生于复杂解剖部位的骨折及细小骨折均不易在X线平片上发现。

普通非螺旋CT扫描避免了影像的重叠,但要求切割层面选择要准确及薄层扫描,否则也容易漏诊,特别是对平行于X线束及骨折合并半脱位等复杂情况。

与上述检查手段相比,螺旋CT可以进行容积扫描和数据采集,病人无需变换体位,只需平卧,就能在短时间内一次完成容积扫描,检查过程快速简便安全。

DR平片、肌骨超声及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效果分析

DR平片、肌骨超声及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效果分析

6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3月 第5卷第6期肋骨骨折与肋软骨骨折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胸部创伤性骨折,主要病因为外力直接或间接撞击、挤压所致,患者可伴有血胸、气胸、软组织损伤等情况,且多发性骨折发生率较高,不及时确诊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1-2]。

现阶段临床中针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诊断方法较多,包括D R平片、C T等,但是这两种方法易受到解剖结构、患者急诊症状以及投照条件等的影响,误诊和漏诊风险较高,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影响患者治疗。

肌骨超声是近年来开始用于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对隐匿性骨折、细微骨折、软骨骨折以及无显著移位骨折均有良好的诊断效果[3]。

为提升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效果,本次选取2016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患者分别开展DR平片、多层螺旋CT和肌骨超声检查,具体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5例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7岁,平均(44.8±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6例,高处坠落19例,击打伤14例以及挤压伤16例,其中合并气胸或液气胸患者12例,合并肺挫伤患者9例。

本次研究先后获得了患者、家属以及我院伦理委员会的知情同意。

所有患者均可配合三种方式的检查,并均在伤后1 h ~7 d内入院就诊;已经排除合并精神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以及存在检查禁忌证患者。

1.2 方法分别进行DR平片、肌骨超声和多层螺旋CT诊断:(1)DR平片检查,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DR X光机,按照正位、斜位、膈下肋骨位进行常规胸部摄片,曝光参数为180 c m,70 k V,应用电离室A E C曝光。

(2)肌骨超声检查,选择美国G E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参数介于10~18 M H z以内,患者需放松全身并将胸部充分暴露,以骨折处解剖位置为依据,按照纵向、横向、斜向进行扫描,对骨骼表明骨皮质的连续性、光滑性进行观察,确定是否出现表面线状回声中断现象,局部是否有骨皮质凹陷、碎片隆起等情况,以及局部骨表面与骨骼是否呈分离状态,骨折端是否出现移位情况,骨骼周围软组织是否可见水肿或血肿表现等。

DR平片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诊断肋骨外伤骨折

DR平片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诊断肋骨外伤骨折

DR平片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诊断肋骨外伤骨折外伤所致的肋骨骨折非常多见,影像学检查多以X线正斜位平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为主要检查手段,多数肋骨骨折均能作出明确的诊断;但是一些“隐匿性”骨折给影像学诊断造成很大困难,往往产生较多的医疗纠纷。

因此,准确诊断肋骨骨折的部位及数量对提高医疗诊治水平,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胸部DR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最常用、简单、较经济及空间分辨率高的检查方法。

但由于肋骨的特殊解剖特点,某些细微骨折及特殊部位的骨折难以显示而致漏诊。

多层螺旋CT具有快速连续扫描、容积性数据采集的特点,其三维重建(VRT)图像直观、逼真,结合CT 横断面扫描图像能够更加准确细致地观察到肋骨骨折情况,如骨折线的位置、数量,骨折断端的错位情况及骨痂影,肋骨骨折的诊断正确率因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日常工作中,由于肋骨骨折的特殊性漏诊时有发生。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漏诊服务患者,预防医疗纠纷,作者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DR平片检查及64层螺旋CT(VRT)检查确定的骨折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DR平片检查及64层螺旋CT(VRT)确诊肋骨骨折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82岁,均有胸部外伤史。

1.2 方法全部病例均先行肋骨DR摄片检查,应用西门子Aristos VX plus 照相机常规摄取肋骨正斜位片,应用设备自带的钻石窗自动调节技术参数获得肋骨图像。

其后使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行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从锁骨上缘至髂骨翼上缘水平(部分扫描范围根据临床诊断要求),扫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层厚1.0mm无间隔的重建,应用VRT技术重建三维图像,并应用切割技术,得到全肋骨VRT成像图像,结合临床要求,任意调整角度,使图像显示最佳效果。

2 结果30例病例中,经临床及影像证实共计60处骨折。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螺旋 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研究摘要:胸部外伤是比较多见的损伤类型,容易造成肋骨骨折,在法医临床鉴定中,需要通过影像学技术确定骨折具体情况,为司法鉴定提供依据。

但是常规CT、X线等检查方式,不容易判断不全或无错位肋骨骨折,而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360°观察肋骨,准确诊断出肋骨骨折,保证法医伤情鉴定的可靠性。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法医临床工作中,肋骨骨折诊断是主要工作,需要采用合理的检查方法,为肋骨骨折做定位、定性、定量,提高诊断结果公正性和客观性,保证鉴定结果有说服力[1]。

一般法医在诊断肋骨骨折时,会运用螺旋CT,因为其具有强大的后期处理技术,三维重建就是主要的一项技术,扫描中获得的影像资料重建后,可以立体的、全方位的呈现肋骨解剖结构,确定肋骨骨折的实际情况,减少漏诊,为保证鉴定结合最公正、合理提供支持。

本文就围绕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螺旋CT三维重建的应用展开研究。

一、肋骨结构特点及骨折原因和部位人的肋骨总计包括12对,从后上至前下倾斜,保持半球形,解剖形态不规则[2]。

在受到前后挤压暴力时,腋段肋骨容易向外弯曲折断;当直接受到暴力作用时,肋骨容易向内弯曲折断[3]。

第1-3肋骨骨折发生率较低,因为本身也比较短、粗,还受到肩胛骨、锁骨保护,此次的肋骨如果发生骨折,说明遭受巨大创伤,一般情况下会伴随腋部、颈部血管神经损伤,以及肩胛骨、锁骨骨折。

第4-7肋骨因为本身薄且长,骨折率较高。

第8-10肋骨前端的软骨和胸骨连接在一起;而第11-12肋前端游离,且有良好弹性,所以骨折发生率相对较低,如果此处发生骨折,容易伴随膈肌损伤、腹内脏器损伤[4]。

二、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分析常规的CT只能进行轴位扫描,且扫描速度慢,整根肋骨不能完整、连续的呈现,无法准确定位骨折。

而螺旋CT扫描时间快、分别率高,但如果骨折线和扫描方向一致,将无法定位骨折。

MS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MS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MS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发表时间:2014-06-24T15:02:35.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安忠李士光蒙海谷宋弘丽史红珠车宁张炬[导读] 胸部外伤导致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比较常见,尤其以交通事故,建筑工地外伤,煤矿事故致伤为常见。

安忠李士光蒙海谷宋弘丽史红珠车宁张炬李淑萍张伟朱世军(甘肃白银靖远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放射科 730913)【摘要】目的:总结胸部外伤后行MSCT扫描后患者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提供比较全面、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做有力的支持。

材料:检查设备使用锐科魔卡DR,64排128层MSCT机:Aquilion TSX-101A (Toshiba Medical Systerms,日本),麦迪克斯PACS系统。

方法:收集我科近年来同时进行胸部DR摄片和胸部CT扫描患者50例,且都进行3D后处理,发送到PSCS系统,请三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片。

结果:DR总共发现骨折46个,MSCT诊断总共发现骨折73个结论:MSCT三维重建较D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直接数字成像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图像后处理 3D重建(VR) 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 PACS【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059-02 胸部外伤导致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比较常见,尤其以交通事故,建筑工地外伤,煤矿事故致伤为常见,准确的诊断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工伤鉴定赔偿都有重要的意义,常规胸部DR摄片对肋软骨、肋缘处的骨折、隐匿性骨折[5]容易漏诊或误诊,MSCT具备薄层、超高分辨率扫描后运用图像后处理技术(VR、MPR、MIP)可较容易的发现这些骨折,避免了因技术限制导致的肋骨骨折漏诊、误诊;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

1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科近年来因胸部外伤同时行胸部DR摄片和胸部MSCT扫描患者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15-67岁之间,平均年龄28岁,全部50例胸部外伤患者中,交通事故致伤19例;建筑工伤15;煤矿事故10例,钝物打击伤2,其他4例;MSCT扫描后除了进行常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容积骨窗、软窗重建外,均进行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报道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R平片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诊断肋骨外伤骨折
外伤所致的肋骨骨折非常多见,影像学检查多以X线正斜位平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为主要检查手段,多数肋骨骨折均能作出明确的诊断;但是一些“隐匿性”骨折给影像学诊断造成很大困难,往往产生较多的医疗纠纷。

因此,准确诊断肋骨骨折的部位及数量对提高医疗诊治水平,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胸部DR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最常用、简单、较经济及空间分辨率高的检查方法。

但由于肋骨的特殊解剖特点,某些细微骨折及特殊部位的骨折难以显示而致漏诊。

多层螺旋CT具有快速连续扫描、容积性数据采集的特点,其三维重建(VRT)图像直观、逼真,结合CT 横断面扫描图像能够更加准确细致地观察到肋骨骨折情况,如骨折线的位置、数量,骨折断端的错位情况及骨痂影,肋骨骨折的诊断正确率因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日常工作中,由于肋骨骨折的特殊性漏诊时有发生。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漏诊服务患者,预防医疗纠纷,作者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DR平片检查及64层螺旋CT(VRT)检查确定的骨折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DR平片检查及64层螺旋CT(VRT)确诊肋骨骨折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82岁,均有胸部外伤史。

1.2 方法全部病例均先行肋骨DR摄片检查,应用西门子Aristos VX plus 照相机常规摄取肋骨正斜位片,应用设备自带的钻石窗自动调节技术参数获得肋骨图像。

其后使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行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从锁骨上缘至髂骨翼上缘水平(部分扫描范围根据临床诊断要求),扫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层厚1.0mm无间隔的重建,应用VRT技术重建三维图像,并应用切割技术,得到全肋骨VRT成像图像,结合临床要求,任意调整角度,使图像显示最佳效果。

2 结果
30例病例中,经临床及影像证实共计60处骨折。

DR平片诊断肋骨骨折24例45处,确诊阳性率为75%;可疑骨折3例5处;1例不能肯定为陈旧性骨折;5例肋骨骨折漏诊,(3例漏诊为单发性肋骨骨折),漏诊占病例总数的17%。

64层螺旋CT VRT诊断肋骨骨折30例58处,确诊阳性率97%;(有2处骨折漏诊,为1月后复查发现骨痂形成而发现)本组病例中多发性肋骨骨折占多数,其中最多达9处。

DR未发现的肋骨骨折共计15处,假阴性率25%,主要为膈下肋骨2处,第1、2肋骨各1处,肋骨弓部2处,后肋2处,前肋3处,腋段肋骨4处。

此外,经64层螺旋CT检查尚发现颈椎及胸椎骨折3处,肺挫伤多例。

3 讨论
3.1 胸部外伤是临床常见急诊,而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仅仅通过DR平片检查极易导致漏诊,有数据表明DR平片检查膈上肋骨骨折误诊率达20.5% ,膈下肋骨误诊率达33.3%。

多层螺旋CT的问世与普及以及VRT 技术被应用于临床,为肋骨骨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客观检查手段,多层螺旋CT的VRT 技术出现极大地减少了肋骨骨折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率,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2 DR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传统的有效方法,也是基本手段。

肋骨骨折在DR片上容易定位,对于明显的肋骨骨折诊断较明确,对于显示骨小梁骨折具有一定优势,但对于某些特殊部位骨折(如膈下、心后、腋中线等),由于其与胸腔脏器及肋骨自身重叠,容易漏诊,对于多发且复杂的肋骨骨折发现率较低,对肋软骨骨折则不能显示,另外部分复杂多部位骨折患者,不能配合检查,导致诊断困难。

多层螺旋CT的薄层VRT对于显示是否有骨折及骨折的类型准确性高,对于显示细小骨折DR平片优于VRT,但不容易定位,应用VRT 图像,可很好地确定部位,进一步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以利临床更好地处理病情,免去许多医疗纠纷。

3.3 VRT 在诊断陈旧性肋骨骨折方面明显优于DR平片,能较准确地诊断肋骨陈旧性骨折,免去患者纷争。

多层螺旋CT肋骨VRT技术,在不增加X线扫描计量,不增加扫描时间的前提下,能够客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全肋骨的解剖结构和细微的损伤,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在轴位扫描完成后,可进行薄层、多角度、任意平面成像,避免了X 线检查中过多搬动患者拍摄侧位、斜位等可能引起的危险性,非常适用于严重的外伤患者。

此外,VRT还可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如颅面骨、骨盆和脊柱等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部位,其空间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晰,有利于病灶的定位
3.4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的应用使肋骨骨折的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由于肋骨的特殊解剖特点,某些细微骨折及隐匿性骨折难以显示而致漏诊。

结合实际工作,我们总结了以下三点,尽最大努力避免漏诊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1)临床层面:临床医生要认真、细致的体检,申请单上注明重点观察的部位便于影像技师重点投照。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摄取DR平片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同时观察,互有补充,减少漏诊。

(2)技师层面:DR拍片常规摄取两侧肋骨正位片便于双侧对比观察,斜位片由切线位取代,按临床医师指出的重点切线位投照。

CT检查以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为主,重点部位1mm以下薄层轴位详细观察。

(3)报告医师要认真、仔细阅片,不放过任何可疑征象,如有不能肯定是否异常时请提示“可疑或不排除骨折,建议1周后复查”。

如果阅片没有发现异常,可在诊断报告注明“必要时请复诊,除外隐匿性骨折”字样,避免医疗纠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