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0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0
被害妄想
• 案例9: 女,28岁,抑郁症
患者总日卧床不起,拒绝饮食,说要“反省 28年来的罪恶”。感到吃饭是在浪费粮食, 觉得自己是浪费光阴,活着只是家庭和单位 的负担,原来总是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 、用好的,没事还去唱卡拉ok,是十足的堕 落。自己罪大恶极,死不足惜……
罪恶妄想
精神护理教
• 案例10: 男,40岁,躁狂症

触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疾病。


内脏幻觉(visceral hallucination):患者感到体内部某一
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的知觉体验。多见于精
神分裂症及抑郁症

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

界客观事物形象一样,存在于外部客
验 的
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


Vincent L, et al. Science. 2009, 326:585 Kim et al.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2007;31:1044-1053. Katze MG et al. Nat Rev Immunol 2002;2:675-687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0
2020年4月30日星期四
学习目标
• 掌握临床常见的几种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 感障碍和自知力的概念及特点
• 熟悉精神疾病的病因学因素 • 熟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的概念
及特点 • 了解智能障碍及意识障碍 • 了解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及分类标准
医学院校五大主干课程 :
周不能接受任何刺激,入院时眼戴墨镜,头 上围围巾,口罩、大衣,全副武装,主诉怕 阳光刺伤眼睛,不能听汽车的刹车声,鸣笛 声,不能听广播,几乎足不出户……

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绪论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的工作内容与特点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精神科相关的知情同意原则了解精神医学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疾病与法律的关系、强制性医疗1.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

是精神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科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2.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A基础护理B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暴力行为、自杀、出走、噎食、木僵等)C异常精神、行为的护理D特殊治疗的护理(电抽搐治疗)E患者回归社区或家庭后长期的家庭护理3.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与特点(1)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工作,尤其是症状活跃期的患者(2)心理护理(对精疾患者重点是:启发和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和对待疾病):A心理护理是“心”的呵护(支持性心护)B对精神病人,尤其恢复期和自知力无损害的患者甚为重要。

4.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及其重要性:(1)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饮食、睡眠、个人卫生),对始动性缺乏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来说尤其重要。

(2)保证医嘱的执行: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病人自知力丧失和依从性差的特点决定)确保发药到手、看服吞下、服后检查(必要时)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1.精神病的概念及其与精神疾病概念的异同2.常见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一些重要精神障碍的概念: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思维散漫3.学会对常见精神症状进行正确的识别与正确的识别与评估熟悉:1.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2.感知觉障碍与思维障碍的常见表现形式及其各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1.精神病: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2.精神疾病:是比精神病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了精神病,也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症状学[目的要求]掌握常见精神疾病症状的内容。

熟悉精神检查的主要内容。

了解精神疾病综合征[教学方法]授课[内容要点]第一节概述精神疾病是以心理(精神)活动异常,即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以及意志活动的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大类疾病。

按照心理活动及心理过程的异常特征,应用医学概念将它们概括为感知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意志障碍等类别。

专门研究精神症状规律性的科学称之为临床精神病理学或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直到现在,临床精神病学的诊断还缺乏足够可靠、确切的客观检查手段和方法,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还是以精神疾病的症状表现为基础。

精神科医生在临床诊断中,首先要做症状学诊断,然后结合人格特征、病史、病因以及症状动态发展病程,从而进一步确定疾病分类学诊断。

很显然,精神症状是精神疾病诊断的基本依据之一,所以客观地判断精神症状,对精神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人类正常心理活动,可以按照心理学概念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

精神疾病的症状也按以上三个过程加以阐述。

第二节认知及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以及智能障碍。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感知觉障碍主要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和感知综合障碍。

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感觉: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从而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该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形状、颜色、重量、气味)。

知觉: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正常感觉按刺激来源分:(1)外部感觉(2)内部感觉(3)本体感觉。

1、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的感受性增加。

(2)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的感受性减低。

(3)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的或相反的异常感觉。

(4)内感性不适:身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挤压、虫爬样等)。

2、知觉障碍(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如,错听、错视。

感受性错觉——外界刺激强度较弱,或周围感受器病变,或大脑感受器功能变化时产生。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精神疾病得症状学
(二)思维障碍 1、思维联想障碍 思维不连贯 病理性赘述 思维中断 思维插入 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 强迫观念
第三节 精神疾病得症状学
(二)思维障碍 2、思维逻辑障碍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语词新作 3、妄想(delusion)
病理性得歪曲信念,指一个人所独有得与自身密 切相关得坚信不疑得观念,不接受事实与理性得 纠正
1. 大脑结构得改变 2. 脑血管疾病所致 3. 脑外伤所致 4. 颅脑占位位病变 5. 颅内感染 6. 脑代谢或生化病变 7. 病因不明即“功能性精神病”
第三节 精神疾病得症状学
一、概述 (二)精神症状得特点及其在诊断中得地位 特点: 1. 症状得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符 2. 症状得出现不受主观意识得控制 3. 症状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得社会功能损害
第二节 精神疾病得诊断分类学
常用得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有 1. 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十版) 2. DSM-Ⅳ(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 3. CCMD-Ⅲ(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
第三节 精神疾病得症状学
一、概述 (一)精神症状得本质
就是异常得精神活动,大脑功能障碍得表现
第三节 精神疾病得症状学
一、概述 (二)精神症状得特点及其在诊断中得地位 依据症状作出诊断 1. 就是否存在精神症状及哪些症状 2. 症状得强度、持续时间,对社会功能得影响 3. 症状之间得关系、鉴别 4. 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等
第三节 精神疾病得症状学
二、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及感知综合障碍 1、感觉障碍(disorder of sensation) ① 感觉过敏 ② 感觉减退 ③ 内感性不适 2、知觉障碍(disorder of perception) ① 错觉 ② 幻觉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二)思维障碍 (三)注意及注意障碍 (四)记忆及记忆障碍 (五)智能及智能障碍 (六)定向力障碍 (七)意识障碍 (八)自知力
目录
三、情感障碍
(一)情感性质的改变 (二)情感稳定性障碍 (三)情感协调性障碍
四、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障碍 (二)动作和行为障碍
一、概述
➢ 症状学的定义 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学科称之为精神障碍
二、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 感觉减退 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的感受性减低。如病人对
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仅有轻微感受,甚至对 外界的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抑郁状态、木僵状态等情况
✓ 内感性不适 身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
觉(挤压、虫爬样等),病人对此种感觉难以用言语准 确描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器质性精神障 碍、躯体形式障碍等
二、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3.感知综合障碍
➢ 定义 指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整体能正确认识,但是对
该事物 的个别属性发生错误感知。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抑郁症等
二、认知障碍
➢分类
(一)感知觉及其障碍
✓视物变形症(metamorphopsia),病人感到周围的人或物 体在大小、形状、体积等发生了变化,如视物显大症、 视 物显小症和视物变形症
慢 、 主 题 转 换 油的机器 ,转 应迟缓、心境低 抑郁发作
减慢
不过来了
落等
脑子空空的, 常 表 现 出对提问 联想的内容减少 没什么可想的, 回答“没有” 、 精神分裂症
也没什么可说的 “嗯” 等简短词语
二、认知障碍
(二)思维障碍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课后小测试
1、下列关于精神障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精神障碍就是神经症 B.精神障碍就是精神病 C.精神障碍必然有认知、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D.精神障碍必然会有精神痛苦
2、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 B.与躯体病疾病毫无关系 C.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D.可以引起身心疾病
一、生物学因素
(三)性别和年龄因素 1、性别因素:男性=女性 女性:情感不稳定,脆弱、敏感、焦虑抑郁。 常表现为神经症。 男性:饮酒、吸毒、外伤等。常表现为酒精依 赖、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性精神 障碍。
产后抑郁症
一、生物学因素
(三)性别和年龄因素 2、年龄因素 儿童:缺乏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的能力,对 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常出现情感和行为障碍 。如自闭症、多动症。
DSM-Ⅳ: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Version Ⅳ
CCMD-3 : 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Version 3
三、社会文化因素
移民因素:怕歧视、怕失业、怕疾病且面临语 言不通、生活环境的改变易出现精神障碍。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分类
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ICD-10: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Version 10
课后小测试
3、关于精神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精神疾病具有遗传性,是基因将疾病易感性一代传 给一代 B.精神疾病的病因包括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C.精神疾病是遗传性疾病 D.大多数精神疾病的明确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 楚

精神病学知识点

精神病学知识点

精神病学知识点精神病学是研究和治疗精神疾病的学科,涉及到人类思维、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精神病学的常见知识点。

1. 精神病的定义和分类精神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疾病。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精神病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等。

2. 精神病的症状和病程不同类型的精神病有着不同的症状和病程。

例如,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乐感、睡眠问题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语言和思维紊乱等。

病程指的是疾病的发展过程,可能是急性的、慢性的或间歇性的。

3. 精神病的病因精神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

遗传因素在某些精神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精神分裂症。

生物学因素涉及神经递质不平衡、脑结构异常等。

环境因素包括生活事件、创伤经历等。

心理社会因素指的是人们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4. 精神病的诊断和评估精神病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病程和体征等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心理评估工具,如病史采集、临床访谈、心理测试等也是精神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专业医生通常采用标准化的诊断标准,例如DSM-5,来确定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5. 精神病的治疗方法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等来减轻症状。

心理治疗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疗法、家庭疗法等,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精神疾病。

6. 精神卫生政策和服务精神卫生政策涉及到精神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许多国家都有建立精神卫生服务的机构和政策,致力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度。

例如,精神卫生法的制定、精神卫生院的建设和社区康复服务的发展等。

7. 精神病的预防和促进精神健康预防精神疾病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教育、心理支持、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等。

此外,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提高社会对精神健康的认知和知识,也对促进精神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

精神病学基础知识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障碍的学科,旨在理解和识别精神疾病的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精神病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精神障碍的分类、症状和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

一、精神障碍的分类精神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会功能的临床症状。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定义,精神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类:1. 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2. 心境障碍:如抑郁障碍、躁狂障碍等;3. 焦虑障碍:如恐慌障碍、强迫症等;4. 成瘾障碍:如酒精依赖症、药物滥用等;5. 儿童精神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6. 神经症状和功能障碍:如头痛、抽动障碍等;7. 睡眠障碍:如失眠、噩梦障碍等;8. 性功能障碍:如性欲低下、勃起障碍等;9. 人格障碍:如边缘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等;10. 生活期间的应激反应和适应障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整障碍等。

二、精神病症状精神病症状是指精神障碍患者所表现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表现。

根据症状的性质和特点,精神病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类:1. 异常思维:如幻觉、妄想等;2. 感知异常:如幻听、视幻觉等;3. 意志异常:如意志缺失、意志疲乏等;4. 情感异常:如焦虑、抑郁、情感麻木等;5. 行为异常:如紧张不安、攻击性行为等。

三、精神病的诊断标准精神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和临床表现,并参考国际疾病分类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诊断标准。

通常,精神病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1. 症状持续一定时间:根据不同精神病的特点,需要满足症状持续一定时间的要求;2. 症状严重程度:症状需严重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3. 排除其他病因:需排除其他身体疾病、药物滥用或使用等原因导致的症状。

四、精神病的治疗方法精神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

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诊断结果,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2:
某男,18岁,两年前集体食物中毒, 其他人很快康复,而他一直认为毒素在 体内没有完全清除,经常有全身皮肤粘 连感、肌肉酸痛感、血脉不通或者血脉 漫溢感、关节紧张感、肠胃胀气感。这 些感觉若有若无游离不定,遍求名医不 得治。近一年认为那次中毒是有人故意 害他,别人都康复而他一直不愈是因为 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搞鬼,继续给他下毒 药。
(五)智能障碍
1.精神发育迟滞 2.痴呆
假性痴呆 (1)刚塞综合征 (2)童样痴呆 (3)抑郁性假性痴呆
1.精神发育迟滞
• 嫉妒妄想:坚信自己的爱人对自己不 忠,对爱人行为加以检查和跟踪。
• 钟情妄想: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 爱情,遭到对方拒绝仍认为是在考验 自己。
病例8:
某女,24岁,某日在家宴上 当母亲端上来一盘鱼时,突然感 到男朋友已与母亲发生不正当关 系,并很快坚信这种想法,而且 进一步从母亲和男朋友的言谈举 止中发现了支持自己这种想法的 “证据”。
幻觉常合并妄想存在,分为真性 幻觉和假性幻觉
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鉴别
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
来源 形象 感知途径
客观空间
如同真实所见 所感所闻之物 必须通过实际 感觉器官
主观空间(脑 内、体内)
稍逊于真实体 验之明确生动
不通过感觉器 官
(三)感知综合障碍
•指病人对客观 事物能感知,但 对某些个别属性 产生错误的感知。 常见: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 精神病(psychosis)
是指在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 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 精神疾病(mental disease)
概念更为广泛,包括精神病,也包括了强迫症、焦 虑症、恐怖症等神经症在内的感知觉、思维、情绪、 意志行为、意识障碍等。
空间感知综合障碍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运动感知综合障碍
非真实感
二、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精神障 碍患者的常见症状,临 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 可分为思维形式障碍(思 维联想障碍、思维逻辑 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两大类。
思维联想障碍
(1)思维速度和量的异常
• 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的增多和转变快速。内 容丰富生动,与周围现实相关而不荒谬,但内 容往往不深刻,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
• 常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有 1.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十版) 2.DSM-Ⅳ(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
第四版)
MD-Ⅲ(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
准第三版)
感知觉、 注意、思 维、智能

心理活动
意 情
情感、情绪
意志、行为
第三节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三)注意障碍
• 注意转移 主动注意不能持久, 注意稳定性降低,很容易受外界 环境的影响而注意的对象不断转 换。多见于躁狂发作。
• 注意狭窄 注意范围的显著缩小, 见于意识障碍患者。
病例:
患者,女,17岁,老师最初发现他 上课发呆,眼睛虽然盯着黑板,叫她 回答问题时要喊好几遍他才如梦初醒 地站起,不知老师问的什么问题。家 长也发现她长时间看书可达几个小时 不抬头,实际上没有翻动一页,也说 不出到底看了什么内容。学习成绩急 剧下降,但她一点儿不着急。精神检 查时明显注意力不集中,需反复提醒 才回答某个问题。
(三)注意障碍
• 注意增强 主动注意的增强,见于焦虑症、偏 执型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 注意涣散 主动注意的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 降低所致。多见于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和儿童 多动综合征。
• 注意减退 注意兴奋性减弱,注意的广度缩小, 稳定性也显著下降。多见于焦虑症、脑器质性 精神障碍及伴有意识障碍时。
• 语词新作:病人自创符号、图形、文字并 赋予特殊意义。
• 逻辑倒错:主要为推理错误,离奇古怪, 不可理解,甚至因果倒置。
• 矛盾思维:两种对立的,相反的思想同时 固执地存在于脑中,互相抗衡而相持不下。
病例7:
患者,男,28岁,临床诊断为躁狂症。 医生几乎无法打断他的话,问他姓什么, 他答:“姓王,大王的王,王者之气,气 冲霄汉直捣黄龙,杨子荣打虎上山,(唱) 唱不上去了,老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昏头昏脑,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医 生你结婚了吧,我猜你老婆一定很漂亮, 就像你的这条领带一样,是他送的还是情 人送的?(伸手去摸医生的领带)咦?外 面什么声音?我去看看……”
B、评论性幻听
病 例 4 : 某 男 , 22 岁 , 向 医 生 诉 说 : “经常听见别人的脚步声在说话,很 烦人。”原来每当有人经过时,他就 听到别人的脚步声中发出一个陌生的 声音在骂他“笨蛋,笨蛋……”,节 奏和脚步声一致,脚步声消失幻听也 消失。
(2)幻视
病例5:某女,46岁,糖尿病酮症酸
妄想的种类
• 被洞悉感:病人认为内心所想的事, 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
• 释义妄想:对外界发生的事物赋予特 殊的意义,并坚信不疑。
• 夸大妄想:患者坚信自己具有明显超 过实际的能力。如认为自已是国家主 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不计其 数的财产等。
妄想的种类
• 罪恶妄想:坚信自己犯有某种严重的 罪行。
(二)知觉障碍
•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 映。
• 常见的知觉障碍有错觉和幻觉。
(二)知觉障碍
1.错觉 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 知觉。常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焦虑症等。
(二)知觉障碍
2. 幻觉(Hallucination) 是在没有客观现实刺激作用
于感官的情况下而出现的虚幻的 知觉。幻觉是常见的知觉障碍, 常与妄想同时出现。
性受损害,表现说话时多次重复—句话最未的几 个字或词。
刻板言语:思维在原地踏步,概念转换困难,
并且脑中概念相对较少,表现机械地、刻板地 重复一些没意义的词或句子。
模仿言语:刻板地模仿周围人的言语。
(5)思维自主性异常
• 思维插入:病人认为头脑中某些思想不是自己 的,是别人强加于他的,即脑子里插入了别人 的思想
(四)记忆障碍
• 记忆增强 • 记忆减退 • 遗忘 • 错构 • 虚构 • 似曾相识感
1.完全性遗忘 2.部分性遗忘 3.顺行性遗忘 4.逆行性遗忘
• 记忆增强 病态的记忆增强,见于躁
狂发作、轻躁狂或偏执性精神障碍患 者。
• 记忆减退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普遍
减退,见于痴呆病人。
• 遗忘 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
幻觉
• 幻听:最多见的是言语性幻听。
• 幻视:多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情况下出现。
• 幻嗅:患者有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难 闻气味的感受,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 幻味:指病人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 味道,因而拒食。见于精神分裂症。
• 幻触:指病人感到周身麻木感、刀刺感、触电感、 虫爬感等。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等。
• 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脑中涌现大量的杂 乱无章的联想,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往往突 然出现,迅速消失。
• 强迫观念:指某一观念或概念,多次重复地出 现于病人的脑内,且伴有主观的被迫感和痛苦
感。自知不必要又无法摆脱。
思维逻辑障碍
•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将一个具体概念与抽 象概念混淆,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 解。
• 内脏性幻觉:病人感到自己的某一脏器或部分扭 转、穿孔、破裂,或有昆虫在腹腔内游走等。较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1)幻听
A、命令性幻听
病例3:某男,26岁,一个多月来频繁
听见一个自称是“仙女”的陌生女声 命令他:“杀了你老婆,然后和我结 婚!”他和妻子感情很好,不愿遵从 声音指令,遂向仙女辩解和求情,招 致愈加严厉的命令和斥责:“还不动 手?我亲自动手时就杀你全家老小。 他最终只好用刀背将妻子砍伤以便向 “仙女”有个交代。
中毒,两日来夜间不眠,在屋子里寻 找东西,在被子里摸索,有时喊叫: “有鬼,打,打。”询问下答称:看 见地板上有小鸡,墙上有壁虎,被子 里有老鼠等。这些东西还变来变去, 有时就变成鬼向她扑过去。
(3)幻嗅
(4)内脏幻觉
病例6:某男,34岁,一年前曾因胆道
蛔虫穿孔感染接受外科手术,术后恢复 好。近三个月来自觉病情复发,感到蛔 虫在肝胆和肠胃里钻孔、爬行,还交配 产卵。在外科就诊未发现任何体征,也 没有疼痛感,不接受医生的解释和劝说, 遂转诊精神科。
(一)感觉障碍
2. 感觉减退(Hypoesthesia) 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的感受
性减低。如对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 受的气味都只有轻微的感觉,严重时 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见于器 质性精神障碍、抑郁状态、木僵状态、 催眠状态等。
(一)感觉障碍
3. 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 Senestopathia) 指身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的或 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感到某种牵 拉、挤压、撕扯、游走、溢出、虫爬 等特殊感觉,往往成为疑病观念的基 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 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形式障碍。
2.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
妄想的基本特征:
(1) 信念歪曲; (2) 坚信不移; (3) 个人独有。
妄想的种类
• 关系妄想:病人把周围环境中一些实际 与他无关的现象,认为与他本人有关。
• 被害妄想:病人无中生有地坚信周围某
些人或集团,对进行打击,陷害,谋害, 破坏。
• 影响妄想:病人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均 受外力的干扰、控制、支配、操纵,产 生种种不舒服的感觉。病人往往解释为 受某种仪器的影响。
• 认知障碍 • 情感障碍
感知觉障碍 思维障碍 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智能障碍 定向力障碍 意识障碍 自知力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