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教材-4.2 通用橡胶

合集下载

橡胶的发展史

橡胶的发展史

四、橡胶的特征和性能
1.结构特征
橡胶是有机高分子弹性体,使用温度范围是 玻璃化温度和粘流温度之间,因此作为好的橡胶 材料应在较宽的温度范围(-50—150℃)内具有 优异的弹性。
(1)大分子链有足够的柔性,玻璃化温度应该比 室温低得多
这就要求大分子链内旋转位垒比较小,分子 间作用力比较弱,其内聚能密度小。
② 硫化促进剂: 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 改善橡胶性能。
常用促进剂有二硫化氨基甲酸盐、黄原酸盐类、 噻唑类、硫脲类和部分醛类及醛胺类等有机物。
③ 活化剂:用来提高促进剂的作用。 常用活化剂有氧化锌、氧化镁、硬酯酸等。
④ 填充剂: 用来提高橡胶的强度、改善工艺性 能和降低成本。
用于提高性能的填充剂称为补强剂,如炭黑、 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镁等;另外还有用于降 低成本的填充剂,如滑石粉、硫酸钡等。
(2)耐热性和耐老化性 橡胶的耐热性主要和分子主链上的化学键的
键能有关,含有C-C键、 C-O键、 Si-O键、 C-F 键的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橡胶中弱键的存在会引起老化,特别是降解 反应,这降低了耐热性以及其它性能。选择键能 较大、饱和性橡胶就具有较好的耐热、耐氧化老 化性能。
(3)耐寒性
第五章 橡胶
5.1 概述


5.2 通用橡胶

5.3 特种橡胶

5.4 其它橡胶
5.1 概 述
cau-uchu
rubber
橡胶
一、橡胶的定义
橡胶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具有良好高 弹性的材料,以生胶为原料加入适量配合剂而形成 的高分子弹性体。
二、橡胶的发展史
1. 天然橡胶的发展和利用时期(1900年以前)

ch4高分子材料详解

ch4高分子材料详解


侧基上有苯环
➢ 性能:无色透明,几乎不吸水;耐蚀性、电绝缘性好。
➢ 缺点:抗冲击性差,易脆裂、耐热性不高,耐油性有限。
➢ 用途:灯罩、透明窗,电工绝缘材料等。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相对密度(0.033g/cm3)很小 ,用作 隔音、包装及救生材料。
(5)ABS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分子结构式:
1、树脂型胶粘剂
(1)热塑性树脂胶粘剂 以线型热塑性树脂为基料,与溶剂配制成溶液
或直接通过熔化的方式进行胶接。
例:普通胶水,聚乙烯醇水溶液 木工用乳胶,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 双面贴,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压敏型胶粘剂 502胶,主要成分是α-氰基丙烯酸酯,快速粘合, 又称瞬干胶。 哥俩好胶,甲基丙烯酸脂为基体,反应型结构胶粘剂
(6)氯纶 聚氯乙烯纤维 优点:难燃、保暖、耐晒、耐磨、弹性好。 缺点:耐热性差,染色性差,热收缩大。
4.3 合成橡胶
性能特点:极高弹性(100~1000%)、回弹性好,回 弹速度快。耐磨,很好绝缘性和不透气、不透水性。
用途:弹性、密封、减震防震和传动材料
一、橡胶的分类和橡胶制品的组成
1.橡胶的分类
二、塑料的分类
1.按树脂的性质分类
(1)热塑性塑料 加热时软化并熔融,可塑造成形,冷却后成型并
保持既得形状,该过程可反复进行。 ➢线型和支化型分子链构成的聚合物 ➢优点:加工成形简便,较高的机械性能 ➢缺点:耐热性和刚性比较差
(2)热固性塑料 初加热时软化,可塑造成型,但固化后再加热将
不再软化,也不溶于溶剂。 ➢体型分子链构成的聚合物 ➢优点:耐热性高,受压不易变形 ➢缺点:机械性能不好 ➢例:酚醛、环氧、胺基、不饱和聚酯
补鞋胶,氯丁橡胶胶粘剂 双面贴,压敏型胶粘剂,早期为增粘的天然橡 胶及丁苯橡胶

《高分子材料》课后习题参考

《高分子材料》课后习题参考

1绪论Q1.总结高分子材料(塑料和橡胶)在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1)最早被应用的塑料(2)第一种人工合成树脂(3)是谁最早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4)HDPE和PP的合成方法是谁发明的(5)是什么发现导致了近现代意义橡胶工业的诞生?1.(1)19世纪中叶,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经硝酸硝化樟脑丸增塑,制得了赛璐珞塑料,被用来制作台球。

(2)1907年比利时人雷奥·比克兰德应用苯酚和甲醛制备了第一种人工合成树脂—酚醛树脂(PF),俗称电木。

(3)1920年,德国化学家Dr.Herman.Staudinger首先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4)1953年,德国K.Ziegler以TiCl4-Al(C2H5)3做引发剂,在60~90℃,0.2~1.5MPa条件下,合成了HDPE;1954年,意大利G.Natta以TiCl3-AlEt3做引发剂,合成了等规聚丙烯。

两人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5)1839年美国人Goodyear发明了橡胶的硫化,1826年英国人汉考克发明了双辊开炼机,这两项发明使橡胶的应用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奠定了现代橡胶加工业的基础。

Q2.树脂、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的定义。

化工辞典中的树脂定义: 为半固态、固态或假固态的不定型有机物质, 一般是高分子物质, 透明或不透明。

无固定熔点, 有软化点和熔融范围, 在应力作用下有流动趋向。

受热、变软并渐渐熔化, 熔化时发粘, 不导电, 大多不溶于水, 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 根据来源可分成天然树脂、合成树脂、人造树脂, 根据受热后的饿性能变化可分成热定型树脂、热固性树脂, 此外还可根据溶解度分成水溶性树脂、醇溶性树脂、油溶性树脂。

通用塑料: 按塑料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分类, 具有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性能一般的特点, 主要用于非结构材料。

常见的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

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能够经受较宽的温度变化范围和较苛刻的环境条件, 并在此条件下长时间使用的塑料, 可作为结构材料。

4.2 通用橡胶-NR-SBR-BR-电子课件——【高分子材料 精】

4.2 通用橡胶-NR-SBR-BR-电子课件——【高分子材料 精】

3. NR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含有低 分子组分和其它有机小分子。
4.天然橡胶耐热性不高,长期使用温 度不能超过80oC,在100oC下只能短期 使用;耐老化,耐O3性能不高——主 链上存在大量的不饱和双键。
5.NR的耐油性差——非极性橡胶与烃 类油相容性高。
NR的结构特点
不饱和 非极性 侧基量较少 分子链柔顺-Tg~-72oC
NR的分子量分 布呈双峰分布 规律。
低分子量部分 有利于NR的加 工。
高分子量的部 分使NR具有较 高的强度。
小知识:橡胶的加工性
• 橡胶的高弹性对于橡胶的加工成型是不利的。 • 具有一定的塑性对于加工是有利的——塑性是一种在某种给定
载荷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材料特性。 • 对于橡胶或弹性体材料,分子量越大(熵)弹性越高;而分子
第四章 橡胶和弹性体材料
第二节 通用橡胶
2.1 天然橡胶(NR) 2.2 丁苯橡胶(SBR) 2.3 聚丁二烯橡胶(BR) 2.4 丁基橡胶 (IIR) 2.5 氯丁橡胶(CR) 2.6 乙丙橡胶(EPM)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 2.7 丁腈橡胶(NBR)
2.1 天然橡胶
2.1.1 天然橡胶的来源 1.天然橡胶来源于植物,这些植物包括:巴西三叶橡胶树、银胶菊、 杜仲树等。其中98%的天然橡胶来自于巴西橡胶树。 2. 天然橡胶的主要原材料是橡胶树新鲜胶乳。将新鲜胶乳经过一系 列加工可得浓缩胶乳(固含量超过60%)和干胶。 3. 天然橡胶的英文为nature rubber,缩写NR。
2.2.3 SBR的结构与性能关系(重点)
1. SBR分子结构的内涵 • 宏观结构参数:单体比例,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分子结构的线
性程度、凝胶含量。 • 微观结构参数:丁二烯链段中顺1,4;反1,4和1,2结构的比例;苯

第五章橡胶(高分子材料).ppt

第五章橡胶(高分子材料).ppt

散粒天然橡胶 (自由流动天然橡胶)
有两种产品:一种是粉末橡胶,粒子直径在 0.5~2mm,另一种是细粒橡胶,粒子直径在 1~10mm。使用散粒橡胶,可以取消切包工 序,由于是散粒,混炼时可以自动进料,混 炼周期可以缩短一半,节省能量达35~50%; 由于与配合剂混合特别均匀,可以获得较好 的成品性能。它多用于制造粘合用的胶浆, 其工艺简单,粘着性能良好。但由于制胶过 程比普通橡胶的设备复杂,成本高,而且密 度小,包装和运输费用成倍增加。
环氧化天然橡胶
它是天然胶乳在一定条件下与过氧乙酸反应得到的产物。 目前已商品化生产的有环氧程度分别为10%、25%、50%和 75%(摩尔分数)的ENR10、ENR25、ENR50和ENR75四种 产品。 特点:抓着力强,特别是在混凝土路面上的防滑性能好, 可作为胎面胶使用,以增加在高速公路上的防滑性能;气密 性能好,当环氧话程度达到75%时,气密性与丁基橡胶相同, 可用于内胎或无内胎轮胎;耐油性能好,在非极性溶剂中的 溶胀度显著降低,可用于耐油橡胶制品。 由于市场需求不含氯或氯含量较低的产品,于是就形成 了氯化ENR的构想。对环氧化程度为25%的ENR-25进行氯 化,能得到一种可溶解于普通溶剂的白色物质,具有良好的 成膜性,其含氯量约为47%。但其热稳定性比Cl-NR的还要 差,起始分解温度为115℃,最大分解率时的分解温度为 260℃。关于在工业上的应用,目前尚未见报道。
难结晶橡胶
制备:一是使橡胶产生异构化,因而使结晶 速率大为减慢;二是使用增塑剂法,即在橡 胶中加入长链的脂肪酸酯类的增塑剂,如癸 二酸二异辛酯,使橡胶分子链之间距离增大, 降低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链段 和整个分子链的运动,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 用途:用于制造低温条件下使用的橡胶制品, 如门窗密封条、坦克车轮的履带和防震垫以 及在南北地区或高空飞行的飞机使用的橡胶 器材等。

4.2 通用橡胶-2

4.2 通用橡胶-2

2.4 丁基橡胶2.4.1 定义与分类丁基橡胶是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的共聚物。

英文名称(isobutylene isoprene rubber, 缩写IIR)。

丁基橡胶是在低温下(-100~-90o C)下,通过阳离子聚合机理得到的。

IIR在1943年开始工业化生产。

我国从70年代就开始引进,但直到2003年左右才在燕山石化工业化生产成功。

3.异丁烯主链上多而密集的侧甲基,填补了分子链间的孔隙——IIR耐透气性和耐透水性优异。

4.异丁烯主链上多而密集的侧甲基,导致分子链在相对运动时,内摩擦大、内耗高——适合用于阻尼减震材料。

5. IIR的自黏性和互黏性差,与其它通用橡胶相容性低——通过卤化的方法提高黏结性(卤素含量1~2%)。

内胎垫带无内胎轮胎的气密层:要提高该层与轮胎其它部件的粘合,使用的是卤化丁基橡胶。

医用橡胶塞防水卷材利用IIR的高耐热性——耐热运输带;利用IIR的高阻尼性——减震、吸振制品。

2.5.3 CR的性能特点(重点)结晶性橡胶——纯胶强度高,交联纯胶的强度略高于交联纯NR。

弹性低、动态内耗大、耐寒性差。

含有大量—Cl取代基团——阻燃性、耐烷烃油好、黏和强度高、但电绝缘性差。

C-Cl和C=C的共扼——耐热性、耐候性和耐O性优异,但低于IIR和EPDM。

32.5.4 CR的主要应用CR主要应用于阻燃、耐油、耐天候制品和黏合剂。

耐热、阻燃运输带。

耐油、耐化学腐蚀的胶管。

电线、电缆的外层胶。

门窗密封条。

公路路面添缝材料、桥梁支座的橡胶垫。

2.6 乙丙橡胶 定义与品种结构(重点)性能(重点)应用<一> 定义和品种乙丙橡胶是乙烯与丙烯在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催化下的无规共聚物。

根据是否加入第三种双烯类共聚单体分为:二元乙丙橡胶(英文ethylene-propylene-monomer, 缩写EPM)和三元乙丙橡胶(英文ethylene-propylene-diene-monomer,缩写EPDM)。

耐腐蚀高分子材料 橡胶

耐腐蚀高分子材料 橡胶
YOUR SITE HERE
氟橡胶的性能
氟橡胶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是目前所有弹性 体中耐介质性能最好的一种。 氟橡胶的耐高温性能和硅橡胶一样,可以说是目 前弹性体中最好的。 氟橡胶具有极好的耐天候老化性能,耐臭氧性能。 据报导,DuPont开发的VitonA在自然存放十 年之后性能仍然令人满意,在臭氧浓度为 0.01%的空气中经45天作用没有明显龟裂。 23型氟橡胶的耐天候老化、耐臭氧性能也极好。 真空性能极佳 机械性能优良 氟橡胶具有优良的 物理机械性能。
YOUR SITE HERE
氯丁橡胶
氯丁橡胶(CR) 是由氯丁二烯做单体乳液聚合而成的聚 合体。 这种橡胶分子中含有氯原子,所以与其他通用橡 胶相比:它具有优良的抗氧、抗臭氧性,不易燃,着火后 能自熄,耐油、耐溶剂、耐酸碱以及耐老化、气密性好等 优点;其物理机械性能也比天然橡胶好,故可用作通用橡 胶,也可用作特种橡胶。主要缺点是耐寒性较差,比重较 大、相对成本高,电绝缘性不好,加工时易粘滚、易焦烧 及易粘模。此外,生胶稳定性差,不易保存。使用温度范 围:约-45℃~+100℃。 主要用于制造要求抗臭氧、 耐老化性高的电缆护套及各种防护套、保护罩;耐油、耐 化学腐蚀的胶管、胶带和化工衬里;耐燃的地下采矿用橡 胶制品,以及各种模压制品、密封圈、垫、粘结剂等。
YOUR SITE HERE
氟橡胶的应用
重点应用 由于氟橡胶具有耐高温、耐油、耐
高真空及耐酸硷、耐多种化学药品的特点,已应 用于现代航空、导弹、火箭、宇宙航行、舰艇、 原子能等尖端技术及汽车、造船、化学、石油、 电讯、仪仪、机械等工业领域。
YOUR SITE HERE
氟橡胶的应用
典型应用 氟橡胶密封件,用于发动机的密封时,可在
YOUR SITE HERE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之橡胶的成型培训课件(PPT 74张)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之橡胶的成型培训课件(PPT 74张)

橡胶在变形较大时,又表现出黏性液体的性质,橡胶 的黏弹特性,使它在缓冲、防震、减震、动态密封方面 的作用是其它材料不可代替的。
24.02.2019
橡胶的缺点:
• 橡胶除在小变形区域外(小于50%),没有固定的
杨氏模量,小变形范围内的杨氏模量约为1.0N/mm2。
• 橡胶的拉断强度不高。 • 橡胶分子链中存在双键,所以橡胶容易老化。
氧化塑炼,因为氧化对相对分子质 量最大和最小部分同样起作用,所 以不发生相对分子质量的变窄,而 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的平移。 低温,随着温度的升高,塑炼效率降低; 高温,随着温度的升高,塑炼效率上升。 低温塑炼区,随着温度的升高,胶料变 软,分子链易滑动而难于被切断,因而 所受机械作用小,塑炼效果下降。在高 温塑炼区,由于氧的自动催化氧化作用, 加快了氧化降解速率,塑化效果升高。 塑炼过程中,无论是机械塑炼还是氧化 塑炼,要加入化学塑解剂,强化氧化作 用,促进分子链的断裂,增加塑化效果
大部分为碳元素 还包含有少量氧、氢、硫等元素以及其他杂质和水分等, 含量因各种炭黑品种而异
3.炭黑对橡胶的补强作用机理
炭黑的补强原因: 炭黑通过化学吸附和物理 吸附,和橡胶结合,形成结 合橡胶,也称作炭黑凝胶。
24.02.2019
炭黑的补强理论—Bueche的“分子链滑动”理论 理论核心:橡胶大分子能在炭黑表面上滑动
室温下恢复3min的高度变化来表示。
h0 h2 P h 0 h1
24.02.2019
P=0,绝对弹性体 P=1,绝对流体 P值越大,塑炼胶的可塑性越好
2、门尼黏度
根据试样在一定温度、时间和压力下,在转子和模腔之间 变形时所受的扭力来确定胶料的可塑性。 表示符号:
M S 或 M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SBR的性能应用 应用广泛,除要求耐油、耐热、耐特种介质 等特殊性能外的一般场合均可使用。 主要用于轮胎工业,如轿车胎、拖拉机胎、 摩托车胎中应用比例较大,载重及子午胎中 应用比例较小些。 在无特殊要求的胶带、胶管及一些工业制品 中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输水胶管、鞋大 底等。
2.3 丁二烯橡胶
SBR 品种 数均分子量 枝化 分子量分布系数 苯乙烯含量% 顺式% 反式% 乙烯基% 序列特征 高温 E-SBR 100000 大量 7.5 23.5 ~17 ~46 ~14 无规 低温 E-SBR 100000 中等 4~6 23.5 9.5 55 12 无规 S-SBR ~100000 少量 1.5~2.0 20~25 34~36 38~29 8~胶”,并根据在 NR,SBR和BR中所学习的知识从分子结 构角度分析集成橡胶同时兼具高强度、高 抗湿滑性和低动态生热(滚动阻力)特性 的原因。
<四> NR的组成
组分 含量%wt 橡胶烃 ~93.3 丙酮抽出物 2.89 蛋白质 2.82 灰分 0.39 水分 0.61
丙酮抽出物
脂肪 蜡类 醇类 酯类 磷脂
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对于 橡胶的加工、硫化和防 老化有利。
极性有机物——吸水,不利于NR的绝缘和耐水性
蛋白质
分解出的有机胺是NR的硫化促进剂和防老剂。
<二> 丁二烯橡胶的结构 1. 聚丁二烯的结构通式
HC CH2 CH x CH2
顺1,4结构
CH2 C H C H y CH2
反1,4结构
CH2 C H C CH2 z H
1,2结构
溶液聚合(配位聚合机理)的丁二烯橡胶的 各种结构的比例可通过催化体系的调整来改变。
2. 1,2 结构的性能特点 1,2 结构的含量直接决定了BR的Tg。 随着乙烯基含 量的增加, BR 的 弹 性 、 耐寒性变差; 与地面的摩擦 系数增大,抗 湿滑性提高, 但耐磨性有所 下降。
3. NR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含有低分子 组分和其它有机小分子。 4.天然橡胶耐热性不高,在100oC下可短期 使用;耐老化,耐O3性能不高——主链 上存在大量的不饱和双键。 5.NR的耐油性差——非极性橡胶与烃类油 相容性高。
<七> NR的应用 综合性能好,可用来做各种橡胶制品。(除 了某些特殊性能要求的制品外,耐油、耐热 等) 广泛用于:轮胎、胶管、胶带和各种工业橡胶 制品。 是用途最广泛的一种橡胶,天然橡胶的耗胶 量占总耗胶量的35%。
2.2 丁苯橡胶
<一> 定义 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 是用量最大的一种合成橡胶;占合成胶 的~55%,占总橡胶用量的~34%。 英 文 为 styrene-butadiene rubber , 缩 写 SBR。
<二> SBR的合成方法和分类
高温丁苯橡胶(1000 系列) 低温丁苯橡胶(1500 系列) 低温丁苯橡胶炭黑母炼胶(1600 系列) 低温充油丁苯橡胶(1700 系列) 乳液聚合丁苯橡胶 低温充油丁苯橡胶炭黑母炼胶(1800 系列) 自由基聚合 高苯乙烯丁苯橡胶 机理 苯乙烯含量50 丁苯橡胶 液体丁苯橡胶 %~70% 羧基丁苯橡胶 烷基锂溶聚丁苯橡胶 溶液聚合丁苯橡胶醇烯溶聚丁苯橡胶 阴离子聚合 锡偶联溶聚丁苯橡胶 高反式聚 - 1,- 丁苯橡胶 4 机理
低温ESBR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与低温ESBR相比,SSBR的弹性高、内 耗低,滚动阻力小、抓着力强,抗湿化 性好。 但S-SBR的强度稍低,而且加工性能不好。

5. 新型S-SBR——Sn偶联S-SBR 苯乙烯含量10~30%; 乙烯基含量40~70%; 使用SnCl4将SBR大分子的链端偶联起来; 分子量在30~80万的范围,呈双峰分布规律。 其优势的关键在于Sn—C键在剪切加工时的断 裂。 可进一步提高抗湿化性、较小滚动阻力、提高 耐磨性。 Sn偶联S-SBR是目前制造节能环保型“绿色轮 胎”的理想材料。
2. 中乙烯基丁二烯橡胶 乙烯基含量在35~55%的低顺式丁二烯橡胶。 合适含量的乙烯基提高了耐磨性和耐老化性 能。 其硫化胶料的抗湿滑性能可以和SBR相当,但 耐磨性提高20~30%—适于制造小型轮胎。 3. 反1,4丁二烯橡胶 反式1,4的结构一般>80%。 在室温下存在结晶,生胶强度、硬度高、耐 磨性极好;弹性与SBR接近、动态生热大。 主要用于制造鞋底、地板、垫圈等。
<三> SBR的分子结构与性能(重点) 1. 单体比例
1,4丁二烯结构 (顺式、反式)
乙烯基
苯乙烯
随着苯乙烯含量的提高, 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模 量提高、弹性下降、加工 性能变好。苯环还具有分 散应力提高耐磨性的作用。 综合各种性能,苯乙烯含 量为~23.5%。
2. 聚丁二烯的结构
1,4丁二烯结构 (顺式、反式)
3.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SBR的数均分子量为10~13万。 分子量分布宽:强度低、链端多内耗大、 加工性能好。 分子量分布窄:强度高,链端少内耗小、 加工性能不好。 分子链枝化度:高枝化度有利于加工性 能,但不利于力学强度;同时造成链端 多内耗大。
4. 乳聚SBR和溶聚SBR结构性能对比
顺1,4结构增多,BR弹性、耐寒性提高、 动态内耗减小、耐磨性提高(与路面的 摩擦系数极低)、与地面的抓着力下降、 抗湿滑能力下降。 反1,4结构增多,硬度、定伸应力提高, 弹性下降、耐磨性能好。

<三> 几种丁二烯橡胶的性能特点和应用 1. 顺1,4丁二烯橡胶(顺丁橡胶) 顺1,4结构达到96%~98%的丁二烯橡胶被 称为顺丁橡胶。 高弹性、耐寒性好、耐磨耗、耐动态疲劳、 动态内耗生热低。 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低;抗湿滑性不良; 加工性能不好、生胶会因自重而发生冷流。 顺丁胶很少单独使用,经常与其它通用橡 胶并用,主要用于轮胎。单独使用做高弹 性的制品——高尔夫球芯。
<二> NR的分子链结构 (重点) NR的主要成分是异戊二烯的均聚物。
分子对称性差, 难于结晶
分子对称性较 高,较易结晶
异构体形式 晶体熔点/oC 材料特征
顺 1,4 28 弹性体
反 1,4α 56 具有塑料性质
反 1,4β 65 具有塑料性质
巴西橡胶树生物合成的天然胶中97%为顺1,4异构体。
第四章 橡胶和弹性体材料
第二节 通用橡胶 2.1 天然橡胶(NR) 2.2 丁苯橡胶(SBR) 2.3 丁二烯橡胶(BR)
2.1 天然橡胶
<一> 天然橡胶的来源 1.天然橡胶来源于植物,这些植物包括:巴西 三叶橡胶树、银胶菊、杜仲树等。其中98% 的天然橡胶来自于巴西橡胶树。 2. 天然橡胶的主要原材料是橡胶树新鲜胶乳。 将新鲜胶乳经过一系列加工可得浓缩胶乳 (固含量超过60%)和干胶。 3. 天然橡胶的英文为nature rubber,缩写NR)。
<四> SBR的性能特点(重点) 非结晶性橡胶,必须使用增强填料补强。 补强后的强度能达到NR纯胶的水平。 耐磨性较好(特别是高温),耐寒性较差 (比NR),内耗大,生热高,弹性较低。 耐热氧老化特性优于NR,硫化速度较NR 慢(因SBR的双键浓度较低和苯环的体积 位阻效应);SBR的使用上限温度比NR高 10-20℃。 SBR的耐溶剂性能以及电绝缘性能与NR相 似,因为均为非极性二烯类橡胶。 加工性能比NR稍差,尤其是S-SBR包辊性 差 ,自粘互粘性差。

乙烯基
乙烯基含量增大,也会导致Tg增大,弹性下 降、加工性能、橡胶与地面的摩擦系数提高, 提高橡胶的抓着力,但耐磨性会略有下降。 顺式1,4结构分子链的回弹性高;其含量增 高会导致弹性增大、加工性能与强度的下降。 反式1,4结构分子链的对称性高,分子间排 布较紧密;其含量增多,弹性减小、模量和 加工性能变好。
<一> 定义与分类 1. 定义:由丁二烯单体合成得到的通用合 成橡胶。
英文名称:butadiene rubber,缩写:BR.
2. 分类
超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顺式98%以上) 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顺式96% ~ 98%,镍、钴、稀土催化剂) 配位聚合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顺式35% ~ 40%,锂催化剂) 溶液聚合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乙烯基70%以上) 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乙烯基35% ~ 55%) 聚丁二烯橡胶 低反式聚丁二烯橡胶(反式9%,顺式90%) 反式聚丁二烯橡胶(反式95%以上,室温为非橡胶态) 乳液聚合聚丁二烯橡胶 自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丁钠橡胶(已淘汰)
灰分——无机盐和少量金属化合物,金属离子会促进老化。
<五> NR的性能特点(重点) 1. 高弹性——仅次于BR
CH3 H CH2 C C CH2 n
•与双键相邻C—C键的容易内旋转。 •分子链上的侧甲基数量少。
Tg~-72oC
•NR非极性分子间作用力低。
2. NR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NR是一种结晶性橡胶,可拉伸结晶,NR 具有较高的分子量。 NR纯胶硫化后强度可达25MPa;用炭黑增 强后可达35MPa。 NR的撕裂强度也很高,最高可达98kN/m。 NR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滞后损失小,生 热低。 NR具有较高的耐磨性。
顺1,4聚异 戊二烯结晶 速度与温度 的关系
天然橡胶具有拉伸诱导结晶的特点。
这种拉伸结晶特性对 橡胶的强度有很大的 贡 献 。 NR 纯 胶 就 具 有较高的强度。
硫化NR结晶度与伸长率的关系
<三> NR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重点) NR的聚合度很高,~10000,分子量在3~ 3000万的范围内。 NR 的 分 子 量 分布呈双峰分 布规律。 低分子量部分 有 利 于 NR 的 加工。 高分子量的部 分 使 NR 具 有 较高的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