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过程的检测与控制(西农)

生化过程的检测与控制(西农)
生化过程的检测与控制(西农)

因为上传问题,特别添加了三个无关的图片,不然没法让其他人阅读

自己下完后删除即可

多打些无感的字,减小与另一个的相似率

一、绪论

1、基本概念

生化过程:即(发酵过程),利用微生物细胞或酶转化基本原料合成目的产物的过程。

状态变量:可显示过程状态及其特征的参数,一般指反应生物浓度、生物活性及反应速率的参数。

测量变量:指那些可以测量的状态变量。

操作变量:所谓的环境因子或操作条件,而改变这些环境因子和操作条件,可以造成生化过程状态变量的改变。

构造模型:包含胞内代谢网络在内,细致到考虑细胞内构成成分变化的数学模型。非构造模型:介于构造模型和状态模型之间,把生物过程的理论定理与经验公式结合起来,生化过程控制和优化中使用最广泛的模型。

状态模型:完全基于生物过程状态变量和操作变量时间序列数据的模型。

2、简答题

1、简述生化过程的控制特点。

答:(1)不需太高的控制精度,除温度、pH感受强的菌株发酵过程外,控制指标

不需精确也不可能100%地控制在某一水平;

(2)生物过程的各状态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连带关系,难以检测的生物量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易检测的物理化学量间接检测,因此相当部分的生化过程控制是一种间接的优化和控制;

(3)相当数量的工业规模或实验室规模的生物过程,没有合适的定量数学模型可循,控制和优化操作必须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知识。

2、实现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控制,必须解决的5个问题

答:(1)系统动力学;

(2)生物模型;

(3)传感器技术;

(4)适用于生物过程的最优化技术;

(5)计算机─检测系统─发酵罐之间的接口技术(如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3、生化过程控制理论存在的难点。

答:(1)无论是前馈还是反馈控制,都必须建立在在线监测的各种参数上,但适用于生化反应过程的传感器的研究大大落后于生物工业的发展。

(2)各种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生产各种代谢产物又有各自的代谢途径,应用于生化反应过程的控制理论不具有普适性。

(3)控制理论自身的局限,至今不能模拟生化反应过程的高度非线性的多容量特性。

(4)在具体的控制模型构建时,缺乏以细胞代谢流为核心的过程分析,采用以动力学为基础的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静态操作方法实质上是化学工程动力学概念在发酵工程上的延伸。

(5)目前发酵动力学模型主要通过经验法、半经验法或简化法得到,一般为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如Monod、Moser、Tessier、Contois等模型方程。

二、生化过程参数中物理参数检测技术

1、基本概念

准确度:测量值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进行多次反复测量,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符合)程度。

灵敏度:仪表的指示位移变化量△S 与被测参数变化量△m 之比。它是选择传感器的基本技术指标。

线性度:测量仪表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校准值与理论对应值的吻合程度。 无源传感器:按能量控制(或调制)原理设计而成的传感装置。

有源传感器:按能量变换原理设计而成的传感装置。

2、分类

温度测量元件:膨胀式、压力试、热电偶、热电阻、辐射式、红外线。

压力计:液柱式压力计(流体的重量相平衡),活塞式压力计(固体的重量相平衡),弹性式压力计(弹性体的变形应力相平衡),电气式压力计(将压力直接或间接地转换成与压力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电量)

;

弹性式压力传感器:波登管式压力传感器、波纹管式压力传感器、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电气式压力变换器(压力探头):电阻应变式压力变换器、电感式压力变换器、电容式压力变换器、霍尔式压力变换器

电气压力计前置放大器(将传感器信号转换为标准通讯信号)

电阻和电容传感器一般采用电桥放大,以电压方式输出;

电感式传感器一般采用振荡电路放大,以频率方式输出;

电压传感器一般采用直流放大器,以电压或电流方式输出。

液位的测量:直读式液位计、压差式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电极式液位计 速度式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 容积式流量计:齿轮流量计、活塞流量计

质量流量计:直接型质量流量计(通过直接检测与质量流量成比例的参数实现质量流量的测定)间接型质量流量计(通过体积流量级和质量流量计的组合来实现) 供桥

电压

输出

电压输出频率输出电压

输入电压

3、测定原理

1.电阻应变式压力计:

(1)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体材料上应变电阻随机械形变而产生阻值变化的现象,俗称为电阻应变效应;

(2)电线的电阻为R= L/S;

(3)当电线受到拉(应)力作用时,L变大,S变小,R变大;

(4)一组串联平行细导线(电阻应变片)的金属(弹性元件)因压力变化而发生微小变形(应变)时,细导线的电阻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将压力参数转化为电阻参数.

2.电极式液位计:

(1)对于导电电极式,当液面或泡沫达到不绝缘的金属棒的端点时,就会有电流信号产生;

(2)对于电阻式泡沫电极,其电极电流正比于不绝缘电极棒浸没入液体的长度,由此来测定泡沫液位高度.

3.电磁流量计:

当流道两侧有磁场作用时,导电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KBdv;其中E为感应电势,K是常数,B为磁感应强度,d为管径,v为平均流速。当d与B确定后,有Q=KE,则Q与E成线性关系,只要测得感应电动势就可知流体流量。

4.热电偶温度计:

(1)基于物体的热电效应;

(2)由两种不同导体组成回路,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电势,该电势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导体的材料和两接点温度差,这个现象称为“热电效应”。回路称为“热电偶”,电势为“热电势”,高温端叫“热端”,低温端为“冷端”;(3)E AB(t, t0)=e AB(t)-e AB(t0).

4、简答题

1、生化过程参数检测的特点

答:(1)反应器内插入的传感器必须耐高温并经受高温灭菌,增加了生化过程参数测定的复杂性;

(2)菌体及其它固体物质附在表面,使传感器灵敏度降低;

(3)生化反应器内存有气泡,对检测传感器带来干扰;

(4)在传感器及其安装附件必须没有杂菌和灭菌死角;

(5)化学成分分析给电信号转换带来困难或者可靠性降低。

2、热电偶的材质要求

答:单位温度变化的热电势大,且尽量接近线性关系;

热电性质稳定;

化学稳定性好:高温下抗氧化,抗腐蚀;

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易于加工;

复现性好,便于批量生产和互换。

3、热电偶的补偿

答:(1)热电偶的导线补偿用廉价材料将冷端延伸到温度相对稳定的控制室内;(2)冷端温度补偿将冷端浸泡在恒温的冰水中;采用电路差减法消除冷端热电势;(注意:补偿导线应与热电偶的电极材料配合使用,补偿导线的材质不同,接线时应特别注意不能接错)

4、压力计的选型及安装

答:选型:类型选择(功能:显示、报警、记录、传送(数字、模拟);介质条件:温度、腐蚀性、粘度、脏污程度等;如:氨气表防腐,氧气表禁油。环境条件:温度、震动、电磁场等。)量程与盘面大小(工作压力不小于1/3量程,不大于2/3(1/2)量程;)盘面大小应方便安装和观察。精度等级:根据工艺需要确定。

作为现场的压力测量仪表,多用价格便宜的弹性压力仪表,如压力计。重要部位压力信号,远距离传送到操作室,有的要进行自动控制,则选用压力测量变送器。安装:取压位置:由工艺条件确定;(尽量避免涡流影响;避免流速影响;避免导压管产生压差。隔离((采用密封隔离,如虹吸等):温度隔离:采用铜管散热;腐蚀性隔离:采用隔离箱(凝液管);脏污隔离:采用空气包。)

5、生化过程参数检测传感器的要求

答:可靠灵敏度精度可互换性可清洗耐消毒无菌无毒

三、生化过程中化学及生物参数检测技术

1、基本概念

电位型电极:是利用一个特定离子的活性产生电位。测量的是指示电极与一个惰性参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而参考电极的电位必须是恒定的。

电流型电极:电流型电极:对活度的测定是基于电流的测量. 包含一个阴极与一个阳极的氧电极由一种电解质传导连接。加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适宜的极化电位在阴极上选择性地将氧还原.阴极反应O2+2H2O+4e-40H-;阳极反应4Ag +4Cl- 4AgCl+4e - ;化学反应产生一个与氧分压(P O2)成正比的电流.

极谱型DO电极:在电极系统中,如果选用一个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或相等的参比电极,就需要外加一个电源电压,使之维持在-0.6—-0.8V(相对于AgCl电极电位)的氧极谱电位,这种氧电极称为极谱型氧电极。

原电池型DO电极:在电极系统中,如果选用阴极电位高于阳极电位的参比电极,例Zn、Pb或Ag等碱性金属作阴极,这时,氧就可在阴极表面自发地被还原,产生电动势,当接上电流表,就有电流产生,这种电极被称为原电池型氧电极。复膜DO电极:氧浓度与饱和电流成正比关系,实质上是涉及到了稳定的氧扩散电流问题. 当把电极放在被测溶液中时,在阴极表面发生了电极反应,使距表面越近的溶液中的氧被还原,此时,电极表面的氧浓度与液流主体中的氧浓度就形成了一个梯度,这时电极反应速度是受氧扩散控制的.

流通式浊度计:使发酵罐中的发酵液进入一流通式薄层比色杯,用500—600 nm 波长的光束测定发酵液的光密度(也称消光系数O.D.值),然后发酵液再返回发酵罐中。所测定的光密度O.D.与菌体浓度成线性关系。

酶键合标记法:采用专一性强的键合剂,根据标记与非标记物在键合中心的竞争性反应,测定由键合剂置换下来的溶液含量,由此测知代谢中间物或基质的含量。

2、分类

参比电极:甘汞电极、氯化银电极

溶氧检测:化学法、导管法、质谱电极法、电化学检测法(质谱分析法)、复膜氧电极法

尾气二氧化碳含量检测:热导法、气相色谱法(GC)、二氧化碳电极法、不分光红外线式二氧化碳测定仪(IR)和质谱仪(MS)

Kla的测定:亚硫酸盐氧化法、取样质谱法、物料衡算法、动态法、排气法、复膜电极法

荧光测量菌量:直接荧光测量法、荧光试剂测量法、酶键合标记法

菌浓测定方法:全细胞浓度法(压缩体积法,静置沉降体积法,干重法,光密度测定法)和活细胞浓度法(荧光测量,排气分析法,热量恒算法,酶电极法,恒电位电极法)。

3、原理

PH测量: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在溶液中构成了一个原电池,该电池所产生的电动势E的大小与溶液的pH值有关,电动势E与pH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式表示:E =E* - D × pH;式中 E ——测量电池产生的电动势;E*——测量电池的电动

势常数(其与温度有关);pH ——溶液的 pH 值;D ——测量电极的响应级差(其与温度有关)。

极谱型DO 电极:在电极系统中,选用一个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或相等的参比电极,就需要外加一个电源电压,使之维持在-0.6— -0.8V (相对于AgCl 电极电位)的氧极谱电位。

原电池型DO 电极:在电极系统中,选用阴极电位高于阳极电位的参比电极,氧可在阴极表面自发地被还原,产生电动势,当接上电流表,就有电流产生。

磁氧分析仪:基于氧的磁化率远大于其他气体磁化率这一物理现象,混合气体的磁化率与氧气含量成线性关系,于是将混合气体导入磁场,非均匀磁场中的气体分子受到的力可以转化成气体压力变化,即与无磁场的空间存在压力差,通过测量就可得到氧含量。

动态发测定Kla:发酵过程中停止通气片刻,人为制造一个不稳定状态来求K L a 。不稳定状态时发酵液中某一时间间隔的溶氧量为:

可改写为:

停气t 1, C 1→ C 2, γ=Q O2·x= 通气t 2, C 2→ C 1,

将C L 对 作图可得一直线,斜率为-1/K L a , 在C L 轴上截距为C *.

直接荧光检测法:对于自身能够受激发发出荧光的物质,可不加试剂直接在激发光照射下进行比色,由于一定的荧光物质只能吸收一定的频率的光,而且能产生的荧光的物质发出的荧光波长也不同,因而控制激发光和荧光单色器的波长,便可得到好的选择性结果。

4、简答题

1、一个理想的参比电极要满足的条件

答:(1)电位稳定;(2)没有极化性;(3)在重负荷下指示电位可逆变化;(4)电位响应只遵守能斯特方程;(5)没有温度滞后现象;(6)温度系数低。

2、复合PH 电极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零点与零点漂移;级差与斜率;电极内阻与膜电阻;电极响应时间;等电位点;温度影响;线性范围。

3、避免PH 电极污染及清洗方法

答:避免污染方法:① 经常用适当溶剂冲洗电极;② 如果可能有固体物质沉淀于膜表面,则可提高搅拌转速或增大通气速率来去除之;清洗方法:

*2))(1(C x Q dt

dC a K C O L L L +?+-=*))(1(C dt dC a K L L ++=γ 121

t C C -221t C C dt dC L -=)γ+dt dC L x Q C C a K dt

dC O L L L ?--=2*)(

4、溶氧电极的技术标准

答:灵敏度,响应时间,残余电流,温度效益。

5、DO电极的标定方法

答:(1)把DO电极置于无氧环境中(纯氮气中或新配制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待电极响应稳定后,调零点补偿旋钮,使仪表显示为零;

(2)把电极再置于一个已知DO水平的环境(一定压力下空气饱和的水或培养基中)中,调DO仪灵敏度或斜率旋钮,使仪表显示为以某DO水平单位表示的该已知环境的DO水平。

6、生产氧化还原电位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答:(1)菌体培养物产生的还原电位;

(2)在氧化还原链中一系列的氧化还原物质,如在呼吸链中酶的排列次序所造成的影响;

(3)培养液中可能形成所需产物的氧化还原物质的自由能,通过营养液和活性细胞液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获得生化反应所需的能量。

四、生化过程参数检测中的生物传感器

1、基本概念

生物传感器:是利用酶、抗体、微生物等作为敏感材料,将所感受的生物体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生物分子识别原件:生物传感器中能与待测物质发生特定的生化反应的生物制。如酶,生物膜等。

信号转换器:生物传感器中能将生化反应产生的光,热等信号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的器件。

酶电极:由电化学探头和附着在其上的固定化酶层构成的生物传感器。

微生物电极:由电化学探头和产酶微生物构成的生物传感器(用产酶微生物替代酶电极上的酶层而得到的一类生物传感器)。

免疫敏电极:利用抗原对抗体识别和结合的原理而制成的生物电极。

酶热敏生物电极:固定化酶在促进底物参加反应时,总是伴随着热量的产生或吸收,如果配用一个灵敏度足够高的热敏电阻来检测变化的温度,并用记录仪记录,

就可以得到有关待测物的含量。

2、分类

分子识别原件分类方法: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基因传感器细胞及细胞器传感器

信号转化器分类法:光生物传感器,热生物传感器,声波生物传感器,电导/阻抗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半导体生物传感器,悬梁臂生物传感器。

3、原理

生物传感器: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固定生物膜敏感层,经分子识别而发生生物学作用,产生的信息如光、热、音等被相应的信号转换器变为可定量和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二次仪表放大并输出,以电极测定其电流值或电压值,从而换算出被测物质的量或浓度

呼吸测定型微生物电极:把生存状态的微生物固定在胶原膜中,再把这个膜附着在复膜式氧电极的透气膜上并将这类电极放入待测有机溶液,待测物向微生物膜扩散,并被微生物摄取,呼吸旺盛,产生二氧化碳量或消耗氧气量增加,通过二氧化碳电极或氧电极测定气体变化量,进而求出待测物量。

代谢测定型微生物电极:待测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后,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其中含有能使电极响应或与之反应的电极活性物质,反映产生的电信号表示代谢物质,进而换算成待测测有机物的量。

膜免疫敏电极:

把固定化抗原膜安装在凹槽内,槽被间隔成Ⅰ、Ⅱ、Ⅲ室,Ⅰ与Ⅱ室被抗原膜分开,Ⅱ与Ⅲ之间装上不含抗原的膜,I、Ⅲ室注入0.9%的生理盐水,若Ⅱ室也注入生理盐水,则在Ⅰ、Ⅲ室中的电极不产生电位差。若注入含有抗体的生理盐水,则抗体会在固定化抗原膜表面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抗体是带有电荷的蛋白质,由于反应而引起固定化抗原膜表面电荷状态的变化,产生感应性膜电位差,其数值随膜上抗体的密度、被测抗原的浓度、抗原抗体反应的时间及测定条件而定。因此,如能使被测抗原浓度以外的各项保持恒定,就可由电位差或电位差的变化速率来求出被测抗原浓度。

4、简答题

1、生物传感器的主要特点

答:(1)多样性。根据生物反应的特异性和多样性,理论上可以制成测定所有生物物质的酶传感器;

(2)无试剂分析。除了缓冲液以外,大多数酶传感器不需要添加其它分析试剂;(3)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易于联机体积小、响应快、样品用量少,可以实现连续在位检测;

(4)通常其敏感材料是固定化生物元件,可反复多次使用;

(5)准确度高,一般相对误差可达到1%以内;

(6)可进行活体分析;

(7)传感器连同测定仪的成本远低于大型的分析仪,因而便于推广普及;

(8)有的微生物传感器能可靠地指示微生物培养系统内的供氧状况和副产物的产生,能得到许多复杂的物理化学传感器综合作用才能获得的信息。

2、酶生物传感器必须固定化酶的原因

答:(1)固定化酶往往要比非固定化酶稳定,酶活力不易丧失;

(2)酶不易流失,因而不需要使用过量的酶;

(3)保持稳定的几何外形,有利于稳定扩散,改善电极的响应特性;

(4)被固定的酶可以有单酶、多酶系统,以及酶和辅酶系统的固定,制造成各种生化反应机理较复杂的酶电极。

(5)酶的固定化方法的选择对酶电极的使用性能有很大影响。

3、酶电极标定曲线的制作方法

答:(1)将酶电极放入一定的基质溶液中,以电极信号对时间作图;

(2)以上图中变化的初速率对已知基质浓度作图,得动态原理标定曲线;(3)以上图中电极的稳态响应值对已知浓度作图,得静态原理标定曲线。

4、提高酶电极使用寿命的稳定性的方法

答:在酶固定化时采用化学法或物理法;在酶层外面增加半渗透支撑薄膜,辅酶

的使用以及恰当的酶电极保存方法。

五、生化过程状态估计方法

1、基本概念

数字滤波:通过一定的计算机程序对采样信号进行平滑加工,提高其有用信号,消除或删减各种干扰和噪声。

限幅滤波:指把两次相邻的采样值进行比较,其增量(以绝对值表示)与两次采样允许的最大差值△y 比较,如果小于或等于△y ,则取本次采样的值;如果大于△y ,则仍取上一次采样的值作为本次的采样值。

状态方程式:描述生化反应过程状态的方程式。

x 状态变量 y 可测量变量 u 操作变量

OUR :氧利用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发酵液体积内细胞消耗的氧量。

CER :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发酵液体积内细胞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RQ :呼吸商。二氧化碳释放速率与氧消耗速率的比值,即 2、分类

滤波方法分类:程序判断滤波、递推平均滤波、加权递推平均滤波、一阶惯性滤波

描述生化过程的数学模型:非构造式力学模型、代谢网络模型、基于在线时间序列数据的自回归平均移动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正交和多项式回归模型 呼吸代谢参数:氧利用速率(OUR ),二氧化碳释放速率(CER),呼吸商(RQ )。

3、简答题

1、研究细胞合成和代谢的意义

答:了解反映过程特征的、整体和统合形式的表观反应模型的内在实质; 推定细胞、基质及代谢产物的生长、消耗和生成速率;推定细胞和各类代谢产物的得率;整个发酵过程的代谢流分布和走向;找出生物过程最优操作和控制的可能、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2、简述人工神经网络(ANN )建模方法 答:膜电位变化(y ): 人工神经细胞的输出函数形式

3、简述BP 算法的训练过程

答:假定M 套过程输入和输出(教师信号)的数据对,选其最大值,在[0,1]或[-1,1]间正规化; 在[0,1]间随机产生各层各单元初始结合系数,所有初始惯性项为0;),...,,,,...,,(d 2121k n i i u u u x x x f dt x =)

(n i ,,2,1 =j n j i d x x x g y +=),...,,(21)(m j ,,2,1 =22

RQ O CO r r =)0()((01)(1)(=???<≥???=-==θθθθz z z z f y [])(exp 11)(θ--+=z z f ∑==n k k

k x w z 1)(z f y =

启动ANN 模型软件包,指定层数、单元个数、输出函数形式、学习系数、惯性系数; 教师信号输入到人工神经网络中;运行软件,总的二乘误差收敛至某规定值以下结束。

4、人工神经网络学习方法

答:(1)误差逆向传播法(※) (2)霍普菲尔德网络法(3)波茨曼机器法(4)竞争学习法(5)自我联想记忆法。

5、发酵热产生的来源

答:1)微生物生长过程产生的热量;2)微生物为维持活力而需消耗基质同时释放出的热量(维持热);3)合成产物释放的热。

六、生化过程自动控制

1、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工作机械、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的某一个物理量(被控变量)按预定的规律(给定量)运行。

前馈控制:如果被控对象动态反应慢,并且干扰频繁,则可通过对一种动态反应快的变量(干扰量)的测量来预测被控对象的变化,在被控对象尚未发生变化时,提前实施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叫前馈控制。

反馈控制:将被控变量与期望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这两者之差产生一校正作用,使两者值一样,这种控制方法叫反馈控制。

双位控制:被控变量与设定值有偏差时控制器的输出非关即开,操作变量不是处于最大就是处于最小。也称开关控制。

比例控制:使控制阀的开度与被控变量的偏差成比例,根据偏差的大小,控制阀可以处于不同的位置,这样就有可能获得与对象负荷相适应的操纵变量,从而使被控变量趋于稳定,达到平衡状态。

比例度:是指控制器输入的变化相对值与相应的输出变化相对值之比的百分数。公式如下:其中x max -x min :即测量仪表的量程;p max -p min :控制器输出的变化范围。

临界比例度:比例度愈大,过渡过程曲线愈平稳,余差也愈大。比例度愈小,过渡过程曲线振荡愈厉害。当比例度δ减小到某一数值时,系统会出现等幅振荡,

此时的比例度称为临界比例度δk 。 微分控制:控制器输出与偏差e 的关系为:

T D ——为微分时间常数,微分时间是表征微分作用强弱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微分作用的衰减快慢。

积分控制: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p 与输入偏差e 的积分成正比,即: K I ——积分比例系数,或积分速度 2、分类

前馈流加:恒速流加、指数流加、线性流加、脉冲流加、基于最优化控制的前馈%100/min max min max ????? ??--=p p p x x e δ?=edt

K p I dt de T p D =

流加

反馈流加:DO—Stat法(以DO变化为反馈指标的流加培养控制)、PH—Stat法(以pH变化为反馈指标的流加培养控制)、RQ—Stat法(以RQ为反馈指标的发酵过程控制)、底物浓度—Stat法(以底物浓度为反馈指标的发酵过程控制)、代谢副产物—Stat法(以代谢副产物浓度为反馈指标的流加培养控制)

3、简答题

1、简述被控变量选择的原则

答:工艺过程的重要参数;在工艺系统中易受干扰变化,需要经常调节的参数;尽可能选用直接指标作为被控参数,必要时可用与直接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指标作为被控变量;被控变量应方便检测,并有足够的灵敏度;适当考虑系统测控代价;被控变量应是独立可控的。

2、造成检测系统滞后的主要原因

答:被测对象滞后:测量点不能及时反映参数的变化。存在容积滞后和/或传递滞后;检测元件滞后:因热容、热阻等惯性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仪表的输出不能及时反映参数的变化;信号传递滞后:主要是气动信号传递较慢导致系统反映滞后。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

答:(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irect Digital Control);

(3)监督控制系统(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

(4)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

(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 .

4、发酵自控系统的硬件组成

答: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转换器;过程接口;监控计算机.

5、比例度选择的原则

答:若对象的滞后较小、时间常数较大以及放大倍数较小时,控制器的比例度可以选得小些,以提高系统的灵敏度,使反应快些,从而过渡过程曲线的形状较好。反之,比例度就要选大些以保证稳定.

6、比例度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答:比例度愈大,过渡过程曲线震荡愈小,余差愈大;

比例度愈小,过渡过程曲线震荡激烈,可能不稳定。

7、积分时间的物理意义

答:在阶跃信号作用下,控制器积分作用的输出等于比例作用的输出所经历的时间.

8、微分时间T D 的影响

答:T D 表征微分作用强弱的参数。T D 越大微分作用越强,反之越弱,T D =0微分不起作用;T D 值过大:系统反应过于灵敏,调节时间长,余差大,有时甚至会出现大幅振荡;T D 值过小:微分作用不明显,超调量大;T D 值适中:经过少数几个明显减幅振荡后,逐渐趋于稳定。特别是对有较大滞后的系统作用尤为明显。

9、几种控制方法的比较

答:(1)P 调节:

(2)PI 调节: (3)PD 调节: (4)PID 调节:

10、简述临界比例法进行参数整定的过程

答:1)在纯比例作用下,从大到小逐渐改变比例,得到临界振荡(即等幅振荡)过程;

2)确定产生临界振荡时的比例度(或临界放大系数K cu )和临界振荡过程的周期(T K );3)根据经验表计算出控制器的参数,即为整定值。经过实际运行,稍作修正得到较好的控制器参数。

11、流量、泡沫、温度、DO 、PH 、补料控制的特点和算法 ()()()?+=?dt t e T K t e K t p I p p ()()()dt t de T K t e K t p D p p +=?()())1(?+?+=?dt de T dt e T t e K t p D I p ()()t e K t p p =?

答:流量:流量是被控变量同时又是操作变量,一般认为滞后很小,因此常用单回路控制.对于离心泵和压缩机,输出流量与压头有关,通过改变回流流量来控制管道中的流量。对于容积式泵和压缩机,流量与压头无关,只与冲程大小和转速有关。调节阀不能安装于泵出口,否则关闭阀门,泵压力因过高而损坏。其控制通过改变回流或压缩机转速实现。

泡沫:对发酵有较多的影响,有机械化学消泡法,化学消泡法有较多副作用,一般用双位控制算法,控制规律为:系统运行的好坏关键是泡沫液位电极的可靠性。泡沫控制规律:

温度:温度的选择既要有利于提高生物合成反应的速度,又要考虑生物合成的持久性。温度的控制主要采用通过冷却水的方式带走生化反应热。有夹套和盘管两种。

PH:pH一般是发酵过程中代谢平衡,特别是碳、氮源代谢平衡的反应。pH上升是碳源代谢不足,这时应考虑增加培养基的糖浓度(采用补糖的办法)。相反,pH 的下降是碳源过量或氮源不足,应降低培养基的糖浓度,或增加容易利用的氮源(如玉米浆、通氨或补硝酸盐)。发酵过程pH的控制首先要考虑基础培养基中生理酸、碱性物质的平衡,其次是维持生理酸、碱性物质在补料中的平衡。

DO:DO的控制可从耗氧和供氧两方面控制。作为一级控制器的DO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由PID算法计算出控制输出,但不用于直接实施控制动作,而作为二级控制器的搅拌转速、空气流量和压力控制器的设定点,二级控制器再由另一个PID算法计算出第二个控制输出,用于实施控制动作,满足一级控制器设定的DO 水平。

补料:微生物浓度和代谢状况无法实时在线检测,使得补料控制极为困难,一般是工艺技术人员,按照离线实验数据,根据经验操作。随着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的发展,补料方式和计算机控制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为了有效地进行补料,必须选择恰当的反馈控制参数,了解这些参数与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产物合成等之间的关系。建立最优的数学模型。

下载完后可以将这些无关的东西删除

生化过程的检测与控制(西农)

因为上传问题,特别添加了三个无关的图片,不然没法让其他人阅读 自己下完后删除即可 多打些无感的字,减小与另一个的相似率 一、绪论 1、基本概念 生化过程:即(发酵过程),利用微生物细胞或酶转化基本原料合成目的产物的过程。 状态变量:可显示过程状态及其特征的参数,一般指反应生物浓度、生物活性及反应速率的参数。 测量变量:指那些可以测量的状态变量。 操作变量:所谓的环境因子或操作条件,而改变这些环境因子和操作条件,可以造成生化过程状态变量的改变。 构造模型:包含胞内代谢网络在内,细致到考虑细胞内构成成分变化的数学模型。非构造模型:介于构造模型和状态模型之间,把生物过程的理论定理与经验公式结合起来,生化过程控制和优化中使用最广泛的模型。 状态模型:完全基于生物过程状态变量和操作变量时间序列数据的模型。 2、简答题 1、简述生化过程的控制特点。 答:(1)不需太高的控制精度,除温度、pH感受强的菌株发酵过程外,控制指标

不需精确也不可能100%地控制在某一水平; (2)生物过程的各状态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连带关系,难以检测的生物量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易检测的物理化学量间接检测,因此相当部分的生化过程控制是一种间接的优化和控制; (3)相当数量的工业规模或实验室规模的生物过程,没有合适的定量数学模型可循,控制和优化操作必须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知识。 2、实现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控制,必须解决的5个问题 答:(1)系统动力学; (2)生物模型; (3)传感器技术; (4)适用于生物过程的最优化技术; (5)计算机─检测系统─发酵罐之间的接口技术(如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3、生化过程控制理论存在的难点。 答:(1)无论是前馈还是反馈控制,都必须建立在在线监测的各种参数上,但适用于生化反应过程的传感器的研究大大落后于生物工业的发展。 (2)各种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生产各种代谢产物又有各自的代谢途径,应用于生化反应过程的控制理论不具有普适性。 (3)控制理论自身的局限,至今不能模拟生化反应过程的高度非线性的多容量特性。 (4)在具体的控制模型构建时,缺乏以细胞代谢流为核心的过程分析,采用以动力学为基础的最佳工艺控制点为依据的静态操作方法实质上是化学工程动力学概念在发酵工程上的延伸。 (5)目前发酵动力学模型主要通过经验法、半经验法或简化法得到,一般为非结构动力学模型,如Monod、Moser、Tessier、Contois等模型方程。 二、生化过程参数中物理参数检测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邹伯敏)第三章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第三章作业答案 题3-4 解: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2()()1()1()1 C s G s R s G s s s ==+++ 由二阶系统的标准形式可以得到 1 1, 2 n ωζ== 因此,上升时间 2.418r d d t s ππβωω--=== 峰值时间 3.6276p d t s πω=== 调整时间:35% 642% 8s n s n t s t s ωζ ωζ?=≈ =?=≈ = 超调量: 100%16.3%p M e =?= 题3-5 解: 22()10()(51)10 102510.60.5589 n n n C s R s s a s a a ωωζωζ=+++?=?=??????=+==???? ?=闭环传递函数

1.242 100%9.45% p d p t s M e π ω === =?= 3 5% 1.581 4 2% 2.108 s n s n t s t s ωζ ωζ ?=≈= ?=≈= 题3-7 解: 0.1 1.31 100%30% 1 p d p t M e π ω === - =?== 上升时间 超调量 =0.3579 33.64 n ζ ω ? ?? = ? 2 2 1131.9 () (2)24.08 n n G s s s s s ω ζω == ++ 开环传递函数 题3-8 (1) 2 100 () (824) G s s s s = ++ 解:闭环传递函数为 2 ()100 ()(824)100 C s R s s s s = +++ 特征方程为32 8241000 s s s +++= 列出劳斯表: 3 2 1240 81000 11.50 100 s s s s 第一列都是正数,所以系统稳定 (2) 10(1) () (1)(5) s G s s s s + = -+

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培训课件

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知识 员工培训教材 马仁

过程控制与检测仪表课件 一、过程控制仪表: 1)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重要工具。控制检测仪表可分为八大单元:变动单元、调节单元、计算单元、显示单元、转换单元、给定单元、执行单元和辅助单元。(理论以“够用为度”,实践以“实用为主”) LT 控制系统方框图 说明:图中控制对象代表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控制对象输出的是被控变量(如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温度变量)。这些工艺变量经变动单元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或气压信号后,一方面送显示单元供指示和记录,同时又送到调节单元中与给定单元送来的给定值进行比较,调节单元将比较后的偏差值进行一定的运算后,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单元的动作,将阀门开大或关小。改变控制量(如燃料油、蒸汽等介质流量的多少)直至被控变量与给定值相等为止,此时阀门会

平衡在某一位置,使工艺介质达到工艺要求。 ①LT—检测锅炉汽包水位的变化并将汽包水位高低这一物理量转换成仪表间的标准统一信号。 ②LC—接受液位测量变送器的输出标准信号,与工艺控制调节(控制器)器要求的水位信号相比较得出偏差信号的大小和方向,并按一定的规律运算后输送一个对应的标准统一信号。 ③LV—接受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后,根据信号的大小和方向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改变给水量,经过反复测量和控制使锅炉汽包水位达到工艺要求。 一个控制系统基本由给定单元、控制对象、变送单元、调节(控制)单元、执行单元组成。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原理图 二、检测与过程控制仪表(通常称自动化仪表)分类方法很多,根据不同原则可以进行相应的分类,如: 按照能源(所使用的):气动仪表、电动仪表、液动仪表。 根据是否引入微处理机可分为:智能仪表和非智能仪表。 根据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仪表和数字仪表。 检测与过程控制仪表最通用的分类是按照仪表在测量与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划分的:

生物化学过程的调控

第八章 生物化学过程的调控 1、生物化学过程的调控有哪几种形式? 答:主要有信号分子为基础的调控、基因水平的调控、蛋白质水平的调控和酶水平的调控这四种形式。 2、生物调控中的化学信号包括哪些类型? 答:细胞间通讯的信号分子包括激素、神经递质、细胞生长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趋化因子)以及气体信号分子。此外,还有抗体及淋巴因子。 细胞内通讯的信号分子主要包括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Ca2+、肌醇三磷酸(IP3)、甘油二脂(DAG)、花生四烯酸、质子(H+)等。 3、激素调控有哪些特点? 答:激素调控主要有以下特点: (1)低浓度:激素在血流中的浓度会被稀释到10-8-10-10 mol/L。 (2)高特异性:激素只有被特定的受体细胞接受才能发挥作用。 (3)长效性:激素产生后需要漫长的运输过程才能达到受体细胞而起作用。因此,血流中的激素一般能维持存在较长时间。 4、说明甲状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前列腺素的结构和功能。 答:(1)甲状腺素属于氨基酸衍生物激素,具体结构见课本370页。其生理功能:①主要是促进糖、脂及蛋白质的代谢;②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分化;③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造血过程、肌肉活动及智力和体质的发育等均有显著作用。 (2)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及多肽激素,具体结构见课本81页。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分解。胰岛素具有抑制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作用,使cAMP产生显著减少,导致糖原分解速度减慢。胰岛素的生理功能与肾上腺素的作用相反。 (3)肾上腺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具体结构见课本377页。主要分为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两类,其中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抑制糖的氧化代谢,使血糖升高,并能促进蛋白质转化为糖;盐皮质激素的作用是使体内保留钠离子及排出多余的钾离子,调节水盐代谢。 (4)前列腺素属于脂肪酸衍生物激素,具体结构见课本381页。其对生殖、心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最新)

3-1 设系统的微分方程式如下: (1) )(2)(2.0t r t c = (2) )()()(24.0)(04.0t r t c t c t c =++ 试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Φ(s),以及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g(t)和单位阶跃响应c(t)。已知全 部初始条件为零。 解: (1) 因为)(2)(2.0s R s sC = 闭环传递函数s s R s C s 10 )()()(== Φ 单位脉冲响应:s s C /10)(= 010 )(≥=t t g 单位阶跃响应c(t) 2 /10)(s s C = 010)(≥=t t t c (2))()()124.004.0(2 s R s C s s =++ 1 24.004.0) ()(2 ++=s s s R s C 闭环传递函数1 24.004.01 )()()(2 ++== s s s R s C s φ 单位脉冲响应:124.004.01 )(2 ++= s s s C t e t g t 4sin 3 25)(3-= 单位阶跃响应h(t) 16 )3(6 1]16)3[(25)(22+++-=++= s s s s s s C t e t e t c t t 4sin 4 3 4cos 1)(33----= 3-2 温度计的传递函数为1 1 +Ts ,用其测量容器内的水温,1min 才能显示出该温度的 98%的数值。若加热容器使水温按10oC/min 的速度匀速上升,问温度计的稳态指示误差有多大? 解法一 依题意,温度计闭环传递函数 1 1 )(+= ΦTs s 由一阶系统阶跃响应特性可知:o o T c 98)4(=,因此有 min 14=T ,得出 min 25.0=T 。 视温度计为单位反馈系统,则开环传递函数为 Ts s s s G 1 )(1)()(=Φ-Φ= ? ? ?==11v T K 用静态误差系数法,当t t r ?=10)( 时,C T K e ss ?=== 5.21010 。

生物化学

绪论 概念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生命的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静态生物化学:研究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动态生物化学:研究物质代谢的体内动态过程及其调节。 功能生物化学:研究代谢反应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与功能 2、物质代谢与调控 3、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第一章 概念 糖即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聚合物和衍生物的总称。 糖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糖是人和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2、糖类具有结构功能 3、糖具有复杂的多方面生物活性与功能 糖的分类 单糖,寡糖,多糖 重要多糖的结构单位及其连接方式 淀粉的结构单位都是α-D-葡萄糖。 连接方式:直链淀粉以α-1,4糖苷键聚合而成,呈螺旋结构。支链淀粉除了α-1,4糖苷键构成糖链以外,在支点处存在α-1,6糖苷键。 糖原结构单位是α-D-葡萄糖,有α-1,4和α-1,6糖苷键 纤维素的结构单位是β-D-葡萄糖,均以β-1,4糖苷键相连。 几丁质结构单位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 肽聚糖多糖部分是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组成的杂多糖。 第二章 概念 脂类: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脂肪酸是一条长的烃链(R-)和一个羧基(-COOH )组成的羧酸。 必需脂肪酸:人体必需但自身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 脂类的生理功能 1、生物体内主要的贮能和供能物质 2、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5、转变成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类固醇物质 甘油三酯的结构及组成 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脱水缩合而形成的酯 几种重要甘油磷脂组成 胆碱 + 磷脂酸 → 磷脂酰胆碱,又称卵磷脂 乙醇胺 + 磷脂酸 → 磷脂酰乙醇胺,又称脑磷脂 丝氨酸 + 磷脂酸 → 磷脂酰丝氨酸(丝氨酸磷脂) 肌醇 + 磷脂酸 → 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 缩醛磷脂:与一般甘油磷脂不同,他在甘油αC 位以与长链烯醇形成的醚键(脂性醛基)代替与脂肪酸形成的酯键。 磷脂酰甘油+2分子磷脂酸→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 第三章 概念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 微量元素是指人体每日的需要量在100mg 以下的元素,主要包括铁、碘、铜、锌、锰、硒、氟、钼、钴、铬等10种。 维生素的分类 脂溶性微生素:维生素A 、D 、E 、K 水溶性维生素:维C 和B 族维生素:维B1、B2、B6、B12、维生素PP 、泛酸、生物素、硫辛酸、叶酸。 维生素B2、维生素PP 、泛酸及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型和生化作用 维生素B2 :活性形式:黄素单核苷酸(FMN),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生化:FMN 及FAD 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主要起氢传递体的作用。 维生素PP :活性形式:NAD+,NADP+ 生化作用:NAD+及NADP+是体内多种脱氢酶的辅酶,起递氢递电子的作用。 泛酸:活性形式:辅酶A(CoA)、酰基载体蛋白(ACP) 生化作用:CoA 及ACP 是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的转移作用。 叶酸:体内活性形式:四氢叶酸(FH4) 生化作用:四氢叶酸(FH4)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起一碳单位传递体的作用。 C H 2CH C H 2O H OH OH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复习总结(第二版)

第三章过程检测技术 目的:为了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首先必须对生产过程的各参数进行可靠地测量。 要点:学习和掌握过程测试及应用;正确地选择测试原理和方法;组成合适的测试系统。 第一节测量与误差基本知识 测量基本知识 一.测量的概念 1.概念测量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取得数量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或者说测量就是为取得任一未知参数而做的全部工作。 4.测量的基本方程式u x/ X 5.测量过程三要素 (1)测量单位; (2)测量方法; (3)测量仪器与设备。 二.测量单位 1.概念数值为1的某量,称为该量的测量单位或计量单位。 三.测量方法 (一)测量方法的分类 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2.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3.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 4.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 (二)直接测量法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直接比较测量法 2.微差测量法 3.零位测量法(又称补偿测量法或平衡测量法) (三)间接测量法 1.定义通过对与被测量有函数关系的其它量进行测量,才能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4.组合测量法 四.测量仪器与设备 (一)感受件(传感器) (二)中间件(变送器或变换器) (三)显示件(显示器) 误差基本知识 一.误差基础 (一)测量误差及分类 1.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 3.粗大误差 (二)测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1.精密度

2.准确度 3.精确度 (三)不确定度 概念用测量值代表被测量真值的不肯定程度。是测量精确度的定量表示。(四)仪表的基本误差限 1.绝对误差 2.相对误差 3.引用误差 二.误差分析与处理 (一)随机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1.统计特性(随机过程) 2.算术平均值原理 (1)真值的最佳估计值(最佳信赖值)。 (2)剩余误差 3.随机误差的标准误差估计(贝塞尔公式) 4.置信概率与置信区间 (二)系统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1.系统误差的估计 (1)恒定系统误差指误差大小和符号在测量过程中不变的误差。 (2)变值系统误差它是一种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可分为 a.累积性系统误差随着时间的增长,误差逐渐增大或减少的系统误差。 b.周期性系统误差误差大小和符号均按一定周期变化的系统误差。 2.系统误差的消除 校准法、零示法、替代法、交换法、还有对称法、微差法、比较法等。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5)

第五章脂类代谢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脂肪动员 2.脂酸的β-氧化 3.酮体 4.必需脂肪酸 5.血脂 6.血浆脂蛋白 7.高脂蛋白血症 8.载脂蛋白 9.LDL-受体代谢途径10.酰基载体蛋白(ACP)11.脂肪肝12.脂解激素13.抗脂解激素14.磷脂15.基本脂 16.可变脂17.脂蛋白脂肪酶18.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19.丙酮酸柠檬酸循环20.胆汁酸 二、填空题 21.血脂的运输形式是,电泳法可将其为、、、四种。 22.空腹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其主要作用是。 23.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递氢体是,限速酶是,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化为、、。 24.乙酰CoA的去路有、、、。 25.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此酶受多种激素控制,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 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称。 26.脂肪酰CoA的β-氧化经过、、和四个连续反应步骤,每次β-氧化生成一分子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脱下的氢由和携带,进入呼吸链被氧化生成水。 27.酮体包括、、。酮体主要在以为原料合成,并在被氧化利用。 28.肝脏不能利用酮体,是因为缺乏和酶。 29.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递氢体是,它们都主要来源于。 30.脂肪酸合成酶系主要存在于,内的乙酰CoA需经循环转运至而用 于合成脂肪酸。 31.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其辅助因子是。 32.在磷脂合成过程中,胆碱可由食物提供,亦可由及在体内合成,胆碱及乙醇胺由活化的及提供。 33.脂蛋白CM 、VLDL、LDL和HDL的主要功能分别是、,和。 34.载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35.人体含量最多的鞘磷脂是,由、及所构成。

生产过程控制和检验

生产过程控制和检验 4.1 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理解要点: 1) 过程控制(Process control),指从关键元器件、材料的采购,直到加工出成品的全过程中对半成品、产品的质量进行监视、修正和控制的活动; 2) 过程检验(Process testing),在过程控制中对关键元器件、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规定参数进行的检测和验收; 3) 工厂应以明确的表达方式指明,哪些生产过程工序对认证产品的关键特性(安全、环保、EMC)起着重要的作用; 4) 工厂应对在关键工序岗位的人员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并保证在岗人员的能力符合规定的要求; 5) 并非所有的工序都需要工艺作业指导书。工艺作业指导书是否需要及其详略程度与操作人员的能力、作业活动的复杂程度等有关。只有在确认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认证产品质量时,工艺作业指导书才是必需的; 6) 通常,工艺作业指导书应明确工艺的步骤、方法、要求等,必要时,可包括对工艺过程监控的要求。 审查要点: 1) 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现场观察,确认工厂是否明确了关键生产工序; 2) 通过查阅关键工序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并结合现场调查的情况,判断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3) 在现场审查时,注意在规定有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工序上,工艺作业指导书是否为有效版本,是否明确了控制要求。操作人员是否按工艺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4.2 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 理解要点: 1) 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磁场、照度、洁净度、无菌、防尘等; 2) 工厂应识别认证产品生产过程中为达到其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应提供和管理相应的资源以确保工作环境满足规定要求。工厂还应对这些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包括具体的参数及控制要求(如果有); 3) 在认证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确认规定的条件已得到满足,否则不能进行生产活动。

《材料成形过程检测与控制》期末试卷内部参考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 《材料成形过程检测与控制》试卷(闭卷)(试卷编号:09 )出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电网冲击: 2、位移随动控制系统: 3、辐射温度: 4、电源的工作点:

二、简答题(共60分) 2、程序信号RC延时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如何提高延时的精度?(10分) 3、直流力矩电动机转子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其作用有哪些?(10分)

4、非接触法测温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特点?(12分) 5、PN结传感器的种类及其测温原理是什么?(12分) 6、热加工电源供电负载的种类及其产热机制分别是什么?(12分)

1、比色高温计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指出图中所标出的各个部件的名称, 并回答比色高温计的测温原理。 20 —20 学年第学期 《材料成形过程检测与控制》期末试卷09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电网冲击:由于阻感性负载晶闸管电路中的过渡过程的电流可达到正常工作电流的几倍乃至几十倍,对电网的承载能力造成很大的冲击,轻则使电路过流继电器经常“跳闸”,重则使电网设备与用电设备本身毁坏。 2、位移随动控制系统:动点的移动轨迹是在动点移动过程中,根据随机的位置给定,及时驱动位移伺服系统跟随位置给定实现,则该位移伺服系统为位移随动控制系统 3、辐射温度:温度为T的全辐射能量E等于温度为TP的绝对黑体全辐射E0时能量,则温度TP称为被测物体的辐射温度。 4、电源的工作点:指的是电源的VAC与负载的VAC曲线的交点称作电源的工作点。 二、简答题(共60分) 1、答:模型锻压工艺、模型冲压工艺、模型挤压工艺、自由锻造工艺;(4分) 2、答:通过调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大小,改变回路中电流的大小,控制电容器的电压达到某一数值的时间,从而产生延时。(5分) 提高延时的精度:在RC延时电路里引入RS触发器,使RC延时的时间到时刻与50Hz的时基脉冲同步。(5分) 3、答:偏平式结构;(4分) 目的:在相同的体积和电枢电压下,获得较大的转矩和较低的转速,可以节省加速器,减小尺寸和重量。(6分) 4、答:利用光和辐射原理,将被测对象的辐射能量通过聚焦并投射在光敏和热敏元件上,热能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以测定温度。(6分) 特点:测量温度响应快,测温范围广,可远距离或对运动物体进行测量,但是结构复杂,使用方法也严格,测温具有一定的准确性。(6分) 5、答:1)热敏二极管温度传感器:半导体PN结正向和反向电压与温度有关的特性;(4分) 2)热敏晶体管温度传感器:当集电极的电流Ic恒定时,基极-发射极间电压随环境温 度而变化。(4分)

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答案夏德钤翁贻方版

《自动控制理论 (夏德钤)》习题答案详解 第二章 2-1 试求图2-T-1所示RC 网络的传递函数。 (a)111 11111+=+? =Cs R R Cs R Cs R z ,22R z =,则传递函数为: (b) 设流过1C 、2C 的电流分别为1I 、2I ,根据电路图列出电压方程: 并且有 联立三式可消去)(1s I 与)(2s I ,则传递函数为: 2-2 假设图2-T-2的运算放大器均为理想放大器,试写出以i u 为输入,o u 为输出的传递函数。 (a)由运算放大器虚短、虚断特性可知:dt du C dt du C R u i i 0+-=,0u u u i c -=, 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得到 故传递函数为 (b)由运放虚短、虚断特性有:02 2=-+--R u R u u dt du C c c i c ,0210=+R u R u c , 联立两式消去c u 得到 对该式进行拉氏变换得 故此传递函数为 (c)02/2/110=+-+R u R u u dt du C c c c ,且2 1R u R u c i -=,联立两式可消去c u 得到 对该式进行拉氏变换得到 故此传递函数为 2-3 试求图2-T-3中以电枢电压a u 为输入量,以电动机的转角θ为输出量的微分方程式和传递函数。 解:设激磁磁通f f i K =φ 恒定 2-4 一位置随动系统的原理图如图2-T-4所示。电动机通过传动链带动负载及电位器的滑动触点一起移动,用电位器检测负载运动的位移,图中以c 表示电位器滑动触点的位置。另一电位器用来给定负载运动的位移,此电位器的滑动触点的位置(图中以r 表示)即为该随动系统的参考输入。两电位器滑动触点间的电压差e u 即是无惯性放大器(放大系数为a K )的输入,放大器向直流电动机M 供电,电枢电压为u ,电流为I 。电动机的角位移为θ。

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的日常维护

定期排污主要有两项工作,其一是排污,其二是定期进行吹洗。这项工作应因 地制宜,并不是所有过程检测仪表都需要定期排污。 1.排污 排污主要是针对差压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浮筒液位计等仪表,由于测量介质含有粉尘、油垢、微小颗粒等在导压管内沉积(或在取压阀内沉积),直接或间接影响测量。排污周期可由仪表工根据实践自行确定。 定期排污应注意事项如下: ①排污前,必须和工艺人员联系,取得工艺人员认可才能进行; ②流量或压力调节系统排污前,应先将自动切换到手动,保证调节阀的开度不变; ③对于差压变送器,排污前先将三阀组正负取压阀关死; ④排污阀下放置容器,慢慢打开正负导压管排污阀,使物料和污物进入容器,防止物料直接排入地沟,否则,一来污染环境,二来造成浪费; ⑤由于阀门质量差,排污阀门开关几次以后会出现关不死的慰问,应急措施是加盲板,保证排污阀处于不泄漏,以免影响测量精确度。 ⑥开启三阀组正负取压阀,拧松差压变送器本体上排污(排气)螺丝进行排污,排污完成拧紧螺丝; ⑦观察现场指示仪表,直至输出正常,若是调节系统,将手动切换与自动。 2.吹洗吹洗是利用吹气或冲液使被测介质与仪表部件或测量管线不直接接触,以保护测量仪表并实施测量的一种方法。吹气是通过测量管线向测量对象连续定量地吹入气体。冲液是通过测量管线向测量对象连续定量地冲入液体。对于腐蚀性、粘稠性、结晶性、熔融性、沉淀性介质进行测量,并采用隔离方式难以满足要求时,才采用吹洗。 吹洗应注意事项如下: ①吹洗气体或液体必须是被测工艺对象所允许的流动介质 , 通常它应满足下列要求 : a. 与被测工艺介质不发生化学反应; b. 清洁,不含固体颗粒; c. 通过节流减压后不发生相变; d. 无腐蚀性; e. 流动性好。 ②吹洗液体供应源充足可靠,不受工艺操作影响。 ③吹洗流体的压力应高于工艺过程在测量点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保证吹洗流体按设计要求的流量连续稳定地吹洗。 ④采用限流孔板或可调阻力的转子流量计测量和控制吹洗液体或气体的流量。 ⑤吹洗流体入口点应尽可能靠近仪表取源部件(或靠近测量点),以便使吹洗流体在测量管线中产生的压力降保持在最小值。 ⑥为了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要求吹洗流体的流量必须恒定。根据吹洗流体的种类、被测介质的特性以及测量要求决定吹洗流量,下列吹洗流体数值供参考: a. 流化床:吹洗流体为空气或其他气体时,一般为 0.85 ~ 3.4Nm 3/h 。 b. 低压储槽液位测量:吹洗流体为空气或其他气体时,一般为 0.03~0.045Nm3/h 。 c. 一般流量测量:吹洗流体为气体时,一般为 0.03~0.14Nm3/h ;吹洗流体为液体时,一 3 般为 0.014 ~ 0.036m 3/h 。

生物化学

第一章.生物化学绪论 1.生命的生物化学定义:生命系统包含储藏遗传信息的核酸和调节代谢的酶蛋白。但 是已知某种病毒生物却无核酸(朊病毒)。 2.生命(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病毒除外)。 ( 2 ) 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基本功能。 ( 3 )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 (4)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 5 )生物对外界可产生应激反应和自我调节,对环境有适应性。 3.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 自然科学。生物化学就是生命的化学。 4.生物化学: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进而深入揭示生命活动的化学本质的一门科学。 5.生命体的元素组成:在地球上存在的92种天然元素中,只有28种元素在生物体内 被发现。 第一类元素:包括C、H、O和N四种元素,是组成生命体最基本的元素。这四种元素约占了生物体总质量的99%以上。 第二类元素:包括S、P、Cl、Ca、K、Na和Mg。这类元素也是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第三类元素:包括Fe、Cu、Co、Mn和Zn。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主要少量元素。 第四类元素:包括Al、As、B、Br、Cr、F、Ga、I、Mo、Se、Si等。偶然存在的元素。 6.生命分子是碳的化合物:生命有机体的化学是围绕着碳骨架组织起来的。生物分子 中共价连接的碳原子可以形成线状的、分支的或环状的结构。 7.生物(生命)分子是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基础,是生物化学研究的 基本对象。 生物分子的主要类型包括:多糖、聚脂、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维生素、辅酶、激素、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小分子。

生物化学:基因表达调控(名词解释)

1.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是指可以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 性的真核DNA序列。 2.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指调控转录的蛋白质因子。它们由某一基因表达后通过与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另一基因的转录。 3. 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某些基因产物对生命全过程都是 必需的或必不可少的。这类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均表达,被称为管家基因。 4. 基因表达的时空性.即基因表达的时间、空间特异性。时间特异性:按功能需要某一特定基因的表达严格按特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在多细胞生物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又称阶段特异性。空间特异性:在个体生长全过程,某种基因产物在个体在不同组织或器官表达,即按空间顺序出现。 5. 启动子(promoter)启动子指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周围的一组 转录调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转录起始点以及一个以上的功能组件。 6. 增强子(enhancer)指远离转录起始点(1~30kb),决定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DNA序列,其发挥作用的方式通常与方向,距离无关。 7. 沉默子(silencer)是某些基因含有负性调节元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质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

8. 基本转录因子基本转录因子(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为RNA 聚合酶结合启动子所必需的一组蛋白质因子,决定三种RNA(tRNA、mRNA及rRNA)转录的类别。 9. 特异转录因子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为个 别基因转录所必需,决定该基因的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故称特异转录因子 10.基因组基因组(genome):指一个细胞或病毒所携带的全部遗 传信息或整套基因。 11.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指储存遗传信息的基因转录及翻译合成蛋 白质,或者经转录合成RNA的过程。

《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应用》学习指南

考核方式与标准 由学习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预备知识、恒温供水温度控制系统的集成与安装调试、恒压供水压力控制系统的集成与安装调试等九个项目引领,实行小项目的累计考核,具体考核项目与评价标准如下: 序号项目考核项目评价内容与标准 1 一阶单容上水 箱对象特性测 试实验 1、熟悉单容水箱的数学模 型及其阶跃响应曲线。 2、根据由实际测得的单容 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 用相关的方法分别确定它 们的参数。 1、会分析一阶单容上水箱回路 控制系统的组成。 2、会系统安装与接线。 3、会根据实际测得的单容水箱 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 方法分别确定它们的参数。 2 二阶双容下水 箱对象特性测 试实验 1、熟悉双容水箱的数学模 型及其阶跃响应曲线。 2、根据由实际测得的双容 液位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双 容系统的特性。 1、会分析二阶单容上水箱回路 控制系统的组成。 2、会系统安装与接线。 3、会根据由实际测得的双容液 位阶跃响应曲线,分析双容系统 的特性。 3 锅炉内胆温度 位式控制实验 1、熟悉实验装置,了解二 位式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 2、掌握位式控制系统的工 作原理、控制过程和控制特 性。 1、会分析锅炉内胆温度位式控 制系统的组成。 2、会系统安装与接线。 3、分析位式控制特点 4 P参数对上水箱 液位控制系统 特性的影响 1、通过实验熟悉单回路反 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 原理。 2、分析用P调节时的过程 图形曲线。 3、定性地研究P参数对系 统性能的影响。 1、能完成液位控制系统的接线 与安装 2、能完成智能仪表的接线与参 数的设置 3、能根据控制要求完成P参数 的工程整定与系统调试

自动控制理论第三章练习题

《自动控制理论》(二)第三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阻尼比ξ保持不变时,( ) A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越大 B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越小 C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不变 D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不定 11、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就是系统稳定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以上都不就是 12、随动系统中常用的输入信号就是斜坡函数与( ) A 、阶跃函数 B 、脉冲函数 C 、正弦函数 D 、抛物线函数 3.二阶系统当0<ζ<1时,如果增加ζ,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p σ将(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定 2.一阶系统G(s)= 1Ts K +的放大系数K 愈小,则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稳态值( ) A 、不变 B 、不定 C 、愈小 D 、愈大 7.主导极点的特点就是( ) A 、距离实轴很远 B 、距离实轴很近 C 、距离虚轴很远 D 、距离虚轴很近 5、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 ) A 、 实轴上 B 、 虚轴上 C 、 左半部分 D 、 右半部分 11、 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保持不变时,( ) A 、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越大 B 、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越小 C 、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不变 D 、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不定 1、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t r 、调整时间t S 等反映出系统的( ) A 、相对稳定性 B 、绝对稳定性 C 、快速性 D 、平稳性 7、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 A 、当时间常数T 较大时有超调 B 、当时间常数T 较小时有超调 C 、有超调 D 、无超调 2、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就是( ) A 、脉冲函数 B 、斜坡函数 C 、阶跃函数 D 、正弦函数 15、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 o (s)=) a s (s K +,其中K>0,a>0,则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 ) A 、K 值的大小有关 B 、a 值的大小有关 C 、a 与K 值的大小有关 D 、a 与K 值的大小无关 10、 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系数都就是正数就是系统

工业过程检测与过程控制

工业过程检测与过程控制 实 验 报 告 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 学号:*********** 姓名:***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二零一三年五月

实验一锅炉液位控制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锅炉液位控制系统的组成。 2 建立液位控制数学模型(阶跃响应曲线)。 3 计算系统各参数下的性能指标。 4 分析PID参数对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步骤 1 出水流量控制系统置于“手操”,即开环方式,设定OUTL=60%。 2 令δ=20%、 Ti=80(s)、Td=10(s),设置到液位控制器中。 3 液位控制系统置于“自动”,即闭环方式,设定SV=200mm,等待稳定下来。 4 将液位控制器的“自动”输出阶跃变化100mm,即设定SV=300mm,同步记录 液位的PV值(间隔30秒记录一次,约20分钟)。 5 改变比例带:令δ=10%、 Ti=80(s)、Td=10(s),设置到液位控制器中,重 复步骤3和步骤4。 6 改变积分时间:δ=20%、 Ti=40(s)、Td=10(s),设置到液位控制器中,重 复步骤3和步骤4。 7 改变微分时间:δ=20%、 Ti=40(s)、Td=20(s),设置到液位控制器中,重 复步骤3和步骤4。 三、实验数据 表1-1 锅炉液位控制系统实验记录表

四、 阶跃响应曲线 五、 实验数据处理 1、由实验数据和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四组PID 参数下系统性能指标:衰减率Ψ、衰减比η、超调量σ(%)、调节时间t s (min)。 %100) (y y 1 1y y y 1 s s 11 ?∞= -=-=ψ=σηη超调量衰减率衰减比s y y 调节时间t s :一般是当被控量进入其稳态值的±5%范围内时所需的 时间。 图1 锅炉液位控制系统液位调节曲线

关于生物化学

、名词解释 1、酶:酶是由生物活细胞产生,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催化剂。 2、可逆抑制: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相结合,可以用透析、超滤等简单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使酶复活,这种抑制称为可逆抑制。 3、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 持正常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 4、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有机物(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生物体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5、氧化呼吸链: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从代谢底物上脱下的2 个氢经过一系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氢 传递体和电子传递体的传递,最终传递给02并生成H2O这种氢和电子的传递体系称为电子传递链又称为氧化呼吸 链。 6、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需 氧生物获得ATP的主要途径。 7、糖酵解:在无氧的条件下,葡 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并释放 能量的过程叫做糖酵解。 8、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是糖、 脂肪、蛋白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 同途径,也是各类有机物相互转 化的枢纽。 9、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转变为 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10、脂肪酸的B氧化:脂肪酸在一系 列酶的催化下,B 碳原子发生氧化,继 而碳链在a碳原子和 B碳原子间断裂,每次均生成一个二碳 片段一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二个碳原子 的脂酰CoA的过程, 称为脂肪酸的B氧 化作用。 11、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是 动物体内合成其他物质所必需的,必须 由食物获得,故称为必需脂肪酸。 12、氨基酸的等电点:调节溶液 PH使氨基酸羧基的负电荷和氨 基的正电荷相等,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 为零,在电场中不发生移动,此时溶液 的pH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联合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指 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相互配合 进行的脱氨基过程。

自动控制理论第三章练习题

《自动控制理论》(二)第三章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阻尼比ξ保持不变时,( ) A.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越大 B.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越小 C.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不变 D.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峰值时间t p 不定 11.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12.随动系统中常用的输入信号是斜坡函数和( ) A.阶跃函数 B.脉冲函数 C.正弦函数 D.抛物线函数 3.二阶系统当0<ζ<1时,如果增加ζ,则输出响应的最大超调量p σ将(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2.一阶系统G(s)= 1Ts K +的放大系数K 愈小,则系统的输出响应的稳态值( ) A.不变 B.不定 C.愈小 D.愈大 7.主导极点的特点是( ) A.距离实轴很远 B.距离实轴很近 C.距离虚轴很远 D.距离虚轴很近 5.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 ) A. 实轴上 B. 虚轴上 C. 左半部分 D. 右半部分 11. 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保持不变时,( ) A.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越大 B.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越小 C.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不变 D.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不定 1.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t r 、调整时间t S 等反映出系统的( ) A.相对稳定性 B.绝对稳定性 C.快速性 D.平稳性 7.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 A.当时间常数T 较大时有超调 B.当时间常数T 较小时有超调 C.有超调 D.无超调 2.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A.脉冲函数 B.斜坡函数 C.阶跃函数 D.正弦函数 15.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 o (s)= )a s (s K +,其中K>0,a>0,则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 ) A.K 值的大小有关 B.a 值的大小有关 C.a 和K 值的大小有关 D.a 和K 值的大小无关 10. 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以上都不是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最新).docx

3-1 i?^?∣,∣? ∣???Λ?Λ?l H (1) 0.2c(t) =2r(t) (2) 0.04c(t) 0.24c(t) c(t) = r(t) 试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①(s),以及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部初始条件为零。 解: (1)因为 0.2SC(S)= 2R(s) 闭环传递函数 _3t 3 _3t c(t)ee C re sin4t TS 1 98%的数值。若加热容器使水温按 10cC∕min 的速度匀速上升,问温度计的稳态指示误差有 多大? 解法一 依题意,温度计闭环传递函数 1 G(S) U 由一阶系统阶跃响应特性 可知: c(4T) = 98 °。,因此有 4T =1 min ,得出 T= 0.25 min 。 视温度计为单位反馈系统,则开环传递函数为 单位脉冲响应: C(S)=10/s g(t) =10 单位阶跃响应 c(t) C(S)=10/s 2 c(t) = 10t t _0 (2)(0.04s 2 0.24s 1)C(S) = R(S) C(S) R(S) 2 0.04s 0.24s 1 闭环传递函数 (S)烤 — 2 0.04s 0.24s 1 单位脉冲响应: C(S) = 2 0.04s 0.24s 1 g(t) 亠 Sint 3 单位阶跃响应 25 h " C(S)=S 3)2 _____ 1 16] 一 s (S 3)2 16 g(t)和单位阶跃响应 c(t)。已知全 1 3-2 温度计的传递函数为 — ,用其测量容器内的水温,1min 才能显示出该温度的 TS 1 G(S)=4」 1 —①(S) TS r K=1∕T v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