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冻融性能试验与研究
混凝土施工方案的抗冻性能检测

混凝土施工方案的抗冻性能检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抗冻性能对于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在寒冷地区,低温环境下的混凝土施工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一、抗冻性能的重要性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低温环境下,水分在混凝土中会结冰,产生冰胀效应,导致混凝土的体积膨胀,从而引发裂缝和破坏。
这些裂缝和破坏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美观性,更会降低其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甚至导致倒塌的风险。
二、抗冻性能检测方法1. 冰冻试验法冰冻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混凝土试样置于低温环境中,观察其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变化。
冰冻试验法能够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冻融循环,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 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抗冻性能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和衰减情况,可以判断混凝土中的冰胀程度和裂缝情况,从而评估其抗冻性能。
三、抗冻性能检测的意义抗冻性能检测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从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通过检测,可以发现混凝土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出现严重的结构损坏。
同时,抗冻性能检测也可以为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提供依据,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四、提高抗冻性能的方法1.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降低水灰比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和毛细孔,从而减少水分的渗透和结冰的可能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选择合适的水泥和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 添加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的非水泥矿物质,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添加适量的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掺合料能够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和毛细孔,减少水分的渗透和结冰的可能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测试方法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测试方法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抗冻性能对于保障建筑物在低温环境下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因此,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测试方法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分析和判定标准等内容,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试样制备试样的制备是测试的前提,试样的制备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然后按照混凝土配合比制备试样。
试样宜制备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无明显裂缝、麻面、空洞等缺陷。
2.试样养护试样的养护是测试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试样应在模具中静置24小时,然后取出并进行养护。
养护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通常养护时间为28天。
3.试样标记试样应在制备时进行标记,标记应包括试样编号、试制日期、养护日期等信息,以便于后续测试时的识别。
三、测试方法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冻融试验冻融试验是测试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测试时,将试样放入温度在-18℃±2℃的冰箱中,保持4小时,然后将试样取出,放置在室温下2小时。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试样出现破坏或达到规定次数为止。
2.钠硫酸盐试验钠硫酸盐试验是测试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测试时,将试样放入含有钠硫酸盐的水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用显微镜观察试样内部的破坏情况。
3.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是测试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测试时,将试样放入温度为-18℃±2℃的冰箱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进行压缩试验。
4.弯曲试验弯曲试验是测试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测试时,将试样放入温度为-18℃±2℃的冰箱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取出,进行弯曲试验。
四、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的分析应结合具体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进行。
通常,测试结果应包括试样的破坏情况、试样的抗冻性能指标等。
五、判定标准判定标准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

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标题:混凝土抗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混凝土抗冻实验,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了解各因素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为混凝土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中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从而导致其物理性能下降,进而引发混凝土结构的破坏。
因此,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十分重要。
本实验采用冻融试验的方法,通过观察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的变化,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混凝土试样:按照设计配制好的混凝土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样。
2. 制备试样: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均匀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孔。
3. 养护试样:将模具中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养护,以确保其获得足够的强度。
4. 进行冻融试验: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样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每个循环包括一次冻结和一次解冻,循环次数根据需要进行多次。
5. 观察结果:每次循环后,观察混凝土试样的物理性质变化,如表面开裂情况、质量损失、强度下降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多次冻融循环试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 表面开裂: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容易出现表面开裂的现象。
开裂程度与混凝土配合比以及试样的尺寸有关。
配合比较低和试样尺寸较大的试样开裂程度较为严重。
2. 质量损失:混凝土试样在冻融循环中存在质量损失。
质量损失主要体现在试样表面的剥落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冻融循环导致混凝土内部的膨胀和收缩。
3. 强度下降: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明显下降。
这是由于冻融循环导致试样内部的微裂纹和孔隙增加,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结构,降低了其抗压强度。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配合比和试样尺寸密切相关。
合理的配合比和适当的试样尺寸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 冻融循环导致混凝土表面的开裂和质量损失,对混凝土的物理性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到冻融循环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及其在寒地建筑中的应用

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及其在寒地建筑中的应用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在寒冷地区遇到低温时可能会出现抗冻性问题。
因此,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其在寒地建筑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混凝土的抗冻性能1. 抗冻性能的定义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指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的能力。
2.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因素(1)混凝土的成分:混凝土的成分是决定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关键因素。
水灰比越小,混凝土抗冻性能越好。
(2)混凝土的制作工艺:混凝土的制作工艺也会影响其抗冻性能。
充分振捣、充分养护的混凝土抗冻性能更好。
(3)低温环境:低温环境也是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因素之一。
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水分会结冰,导致混凝土的微裂纹和开裂。
3.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测试方法(1)抗冻循环试验:抗冻循环试验是常用的测试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之一。
该试验通过反复循环冻融,来模拟混凝土在寒冷环境下的耐久性和强度。
(2)渗透试验:渗透试验可以测量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渗透性,进而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三、混凝土在寒地建筑中的应用1. 混凝土在寒地建筑中的特点(1)混凝土在寒地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必须得到保证。
(2)混凝土在寒地建筑中的使用条件较为苛刻,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渗透性等方面。
2. 混凝土在寒地建筑中的应用案例(1)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大型雪雕的制作:混凝土作为雪雕制作的基础材料,需要保证其抗冻性能和耐久性。
(2)寒地住宅建筑:混凝土在寒地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证住宅的保温性和耐久性。
四、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1. 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减小水灰比、增加矿物掺合料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 优化混凝土的制作工艺:振捣充分、养护充分的混凝土抗冻性能更好。
3. 使用抗冻剂:抗冻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结冰点,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4. 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的密实度越高,抗冻性能越好。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参考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参考一、前言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使用中,抗冻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为了评估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耐久性和质量,进行混凝土抗冻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抗冻试验的目的、方法、过程以及结果分析,为相关工程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试验目的本次混凝土抗冻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混凝土在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从而评估其抗冻性能,为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工程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质量保证。
三、试验依据本次试验依据以下标准和规范进行:1、《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四、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1、水泥:选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采用_____产地的碎石,粒径 5-25mm,连续级配。
3、细骨料:选用_____产地的中砂,细度模数 26。
4、水: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5、外加剂:_____牌高效减水剂。
混凝土配合比如下:|材料|用量(kg/m³)||::|::||水泥|_____||砂|_____||石|_____||水|_____||外加剂|_____|五、试验设备1、快速冻融试验机:能够自动控制冻融循环的温度和时间,精度满足试验要求。
2、电子天平:精度为 01g,用于测量试件的质量。
3、动弹模量测定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六、试验试件1、试件尺寸:采用 100mm×100mm×400mm 的棱柱体试件。
2、试件数量:每组 3 个试件,共制作_____组试件。
七、试验过程1、试件制作与养护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将混凝土浇筑在试模中,振动密实。
试件成型后,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 20±2℃,相对湿度 95%以上)下养护28 天。
2、冻融循环前的准备将养护 28 天的试件取出,擦干表面水分,测量其初始质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在寒冷地区使用时,常常会遇到冻融循环引起的损坏问题。
为了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以了解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确定适合寒冷地区使用的混凝土配方。
试验方法1.材料准备:–使用标准试验方法制备混凝土样品。
–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设计不同的配合比。
–考虑到抗冻性能,适当调整水灰比和掺合料的使用量。
3.样品制备:–按照设计的配合比,制备混凝土样品。
–使用标准模具制作标准尺寸的试样。
4.抗冻试验:–将混凝土试样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在每个循环中,以恒定速率降低温度至冷冻点以下,然后迅速回温至常温。
–重复多个冻融循环,记录每次循环前后的混凝土试样的性能指标。
5.性能评估:–通过测量混凝土试样的质量损失、抗压强度变化等指标,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比较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样的性能差异,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结果与讨论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配合比密切相关。
水灰比和掺合料的使用量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重要影响。
2.通过适当调整水灰比和增加掺合料的使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3.高强度的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中表现出更好的抗冻性能。
4.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质量损失逐渐增加。
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建议在寒冷地区使用具有适当水灰比和掺合料含量的高强度混凝土,以确保其较好的抗冻性能。
结论本次试验通过冻融循环试验评估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并提出了适用于寒冷地区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建议。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选用高强度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的抗冻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抗冻机理,以及其他因素对抗冻性能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指导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应用。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中会出现抗冻性能下降的问题,为了保证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施工使用质量,需要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进行试验研究。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混凝土的抗冻试验,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二、试验原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主要受到混凝土中水分和气孔结构的影响。
当水分在冰冻过程中转化为冰晶时,会引发体积膨胀,造成混凝土的开裂破坏。
因此,通过测定混凝土的几何性能指标和力学性能指标,可以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三、试验方法1.混凝土样品的制备:按照设计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件,在模具中进行振捣、压实,保证试件的致密度。
2.混凝土试件的养护:试件脱模后,进行恒温水养护,温度保持在20±2℃,湿度保持在95%以上,养护时间为28天。
3.抗冻试验的实施:选取代表样品,进行抗冻试验。
试验条件为低温环境,温度控制在-20℃±2℃,在一定周期下进行冻融循环,观察试件的破坏情况。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混凝土试件的抗冻试验,得到以下结果:1.观察样品的颜色变化情况,如有明显裂缝或脱落现象,说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较差。
2.进行样品的测长和测宽,比较试验前后的长度和宽度变化,计算出混凝土的线性收缩率。
3.经过冻融循环后,观察试件的重量变化情况,计算出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
4.观察试件的表面形态,如有破碎或鼓包等现象,说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受到破坏。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评价,通过评价分级来反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等级,从而提供给设计施工等部门参考。
五、结果总结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进行评估,可以得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等级和抗冻能力,从而为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中的施工使用提供指导建议。
总之,混凝土抗冻试验是评估混凝土抗冻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次试验通过对混凝土试件的抗冻试验,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今后的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应根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抗冻性能测试方法探究

混凝土抗冻性能测试方法探究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抗冻性能测试方法是评估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寒冷地区或冬季施工中,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不佳会导致混凝土的龟裂和损坏,从而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混凝土抗冻性能测试方法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测试方法1. 基本原理混凝土抗冻性能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冻融循环过程,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冻融循环过程是指混凝土在低温下冻结,然后在高温下解冻,这个过程会对混凝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影响,从而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 设备和试件混凝土抗冻性能测试的设备主要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振动台、水箱和测量仪器等。
试件通常采用标准的混凝土试块或圆柱体。
3. 测试步骤(1)试件制备选取标准混凝土试块或圆柱体,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制备和养护,使其达到规定的强度和密实度要求。
(2)试件加工将试件放入温度控制系统中,控制温度在约5℃的环境中保持24小时,使其达到温度平衡状态。
然后将试件放入水箱中,调节水温控制在0℃以下,使试件在水中完全浸泡,浸泡时间为2小时,确保试件表面完全潮湿。
(3)试件冻结将浸泡在水中的试件放入振动台中,将振动台振动,以确保试件表面没有气泡,然后将振动台放入温度控制系统中,控制温度在-18℃以下,进行冻结处理。
冻结时间根据试验要求而定,一般为16小时。
(4)试件解冻将振动台取出温度控制系统,放在室温下解冻,解冻时间约为4小时。
(5)循环处理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冻融循环处理,直到试验结束。
每次循环处理的时间和循环次数根据试验要求而定,一般为2-3天。
(6)试件测量在每次冻融循环处理完毕后,取出试件,进行测量。
测量内容包括试件的质量变化、长度变化和强度变化等。
4. 结果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抗冻强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指标。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三、注意事项1. 试件制备和加工应按照标准规范进行,以确保试件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2 C1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相对动弹性模量
80.00% 60.00%
B1
40.00% 20.00% 0.00% 0
冻融次数为200次
A1
冻融次数为75次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400 425 450 冻融次数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四、试验目的
1、通过A1试件饱水冻融——验证结冰压力破坏 2、通过A2试件置于防冻液中冻融——验证温度应力破坏 3、通过A1试件验证普通C50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四、试验结果
140.00%
相对动弹性模量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0 25 50
编号
C1 C2 C3 编号 E1
D2
D3
2322
2257
4.9
7.4
55.2
46
E2
E3
2350
2278
4.7
7.0
53.4
46.3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五、150次循环不同引气剂对抗冻融 影响
150次冻融循环(掉渣少) 150 次冻融循环(掉渣增多) 150 次冻融循环(掉渣少)
1、 “结冰压力”作用: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静水压力 2、 “温度应力”作用: 骨料与胶凝体的热膨胀变形不同 应力
温度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三、试验方法
1、试验设备: 快速冻融试验机,动弹模量测试仪 试件尺寸为100 mm×100 mm×400 mm。
冻融温度分别控制在-17±2℃和8±2℃。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关于混凝土抗冻融的疑问?
水结冰是造成混凝土抗冻融破坏的主要因 素?
骨料与胶凝体热胀系数不同造成抗冻融破 坏? 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 是否可以通过提高混凝土的标号达到抗冻 融的要求?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二、冻融破坏的机理假设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三、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3、测试指标: 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至60%或质量损失率达到5% 时,以相应的冻融循环次数作为抗冻等级。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三、试验方法
f 相对动弹性模量 Pn 100% f f 0为初始频率, f n 为冻融n次后的频率
2 n 2 0
G0 Gn 质量损失率 Wn 100% G0 G0为初始质量,Gn 为冻融n次后的质量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四、试验设计
1、验证是水冻胀破坏与温度应力破坏试验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四、试验结果
50次冻融循环(表面掉渣,麻面)
75次冻融循环(掉渣增多)
250次冻融循环(完全疏松)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五、引气剂种类和含气量影响试验
试验采用C50混凝土,选用BCDE四种不同引气剂,调整掺量,控制混凝 土含气量在3%,5%,7%,对比含气量及引气剂的品种对混凝土抗冻融 性能的影响。
150次冻融循环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五、 150次冻融循环同种引气剂比较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五、250次循环破坏
不掺引气剂和两种3%含气量引气剂的混凝土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五、冻融次数—动弹模量曲线
140.00% 120.00% 100.00%
编号 A1 A2 水泥 kg/m3 400 400 粉煤灰 kg/m3 80 80 砂 kg/m3 720 720 石子 kg/m3 1040 1040 水 kg/m3 180 180 DK-3 kg/m3 13.44 13.44 水胶比 0.375 0.375 备注 注水 注防冻液
基本性能
编号 A1 A2 容重 kg/m3 2391 2391 含气量 % 2.12 2.36 R3 /MPa 42.5 42.3 R7 /MPa 50.4 49.9 R28 /MPa 58.4 55.2
A2,注防冻液,温度应力 A1,注水,结冰压力和温度应力,F75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40循环破坏的主要原因。 “温度应力”单独作用不能导致混凝土冻融循环破坏。
普通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较差。
含气量及引气剂品种的影响 编号 B1 B2 B3 编号 D1 容重 kg/m3 2377 2313 2213 容重 kg/m3 2372 含气量 % 2.8 5.25 8.8 含气量 % 3.1 R28 /MPa 57.1 47.9 34.3 R28 /MPa 63.5 容重 kg/m3 2377 2320 2291 容重 kg/m3 2386 含气量 % 2.92 4.76 6.1 含气量 % 2.8 R28 /MPa 53.9 51.6 47.3 R28 /MPa 60.2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五、冻融次数—动弹模量曲线
120.00% 100.00% D1 D2 D3 E1 E2
相对动弹性模量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0 25 50
E1
E3 B B30 D30
冻融次数为150次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冻融次数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 试验研究
DK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指混凝土抵抗冻融破坏的能 力,是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调查资料 显示:在严寒地区,几乎100%的水工混凝土建筑 物局部或大面积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冻融破坏,严 重影响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和安全运行,每年都耗 费巨额的维修费用。 研究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提高 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有效措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 义和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