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8运用修辞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评析:语言文字运用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评析:语言文字运用(一)(2019全国Ⅰ卷)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的工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答案】17. D 18. D 19. C【解析】【17题详解】被社会遗忘,只能对应“边缘化”;“生机”搭配“焕发”由“琴者,禁也”可知后一空为“约束”,由此推知为“修身养性”的工具。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学目标】1、体会八种修辞格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2、根据修辞格的要求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教学设想】讲解二课时,训练二课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考点概述】高考《考试大纲》中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作了十分清晰的界定。
常见的修辞方法共考查8种,即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
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历年高考试卷中,修辞方法的考查同阅读、鉴赏结合,仍是重要的关注点;修辞方法与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考查更是近年高考的发展趋势所在,这或许又是以后修辞命题的一大热点,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修辞知识介绍】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只要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具有相似点就可形成比喻。
比喻由本体、喻体、喻词构成,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比喻的作用是对事物进行描绘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深刻印象,也可以用常见的事物说明深奥的道理,使道理显明。
使用比喻要注意:①喻体要常见易懂;②比喻要贴切,不能信手拈来;③要注意思想感情。
2.比拟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形式。
比拟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使读者对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引起感情的共鸣。
使用比拟要注意与比喻的区别: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喻体始终不出现。
3.借代借代就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
主要有以下七种借代方式: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牌号代本体,产地代本体。
运用借代可以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事代情,从而引发读者联想,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详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2019年高考语文天津卷含答案解析

徐老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一、(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瞭.望,常常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
天暮.上,群星闪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突然,在大熊星座中___________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绕在北斗星的周围,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倾泄.下一片光华。
极光形状各异,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
极光运动所造成的________的瑰.丽景象,时动时静,变换.莫测,是大自然这个魔法师,以苍穹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
其本色不外乎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___________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瞭(liáo)望天暮(mù)俯瞰(kàn)B.黑魆(xū)魆摇曳(yè)萦(yíng)绕C.皓(hào)月倾泄(xiè)一模(mó)一样D.瑰(guī)丽变换(huàn)莫测苍穹(qióng)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飘洒瞬息万变出神入化B.散落瞬息万变鬼斧神工C.散落浩如烟海出神入化D.飘洒浩如烟海鬼斧神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B.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世,引起广泛关注。
C.“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北京市2019届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岀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毎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
“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
“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
”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2019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分类汇编语文 专题7 语言文字运用

2019高考全国卷分类汇编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考纲解读真题链接【2019·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甚至被社会遗忘。
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了生机。
(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
“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的工具。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答案】17. D18. D19. C【解析】试题分析:做这道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段,在特定的语境下分析词、句的准确表达,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从而避免了脱离文本随意分析的错误方法。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

2019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解析)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山东卷〕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以下问题。
〔8 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 分〕【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
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 分〕【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
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
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
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
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
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
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
精品解析: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ō)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 “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ǒ)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 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及字形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选正确的还是有误的,然后逐项识别字音正误。
A项,挫cuò;B项,彤tóng;D项,熠——奕。
赢——羸,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
该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
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8运用修辞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考点8】运用修辞1、〔2018新课标全国卷,第17题,5分〕仿照下面的例如,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如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案:蚂蚁用弱小身躯扛起生命的重量,那是在启迪我们:弱小并不可怕。
蜜蜂在风吹雨淋中勤奋采蜜,那是在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勤奋。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作答此题注意要求,要选用一个对象,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和原句相同。
在仿写时注意拟人要用词贴切,表达出拟人的特点,内容上要合理通顺,所选话题要相关,如梅花、昙花都属植物。
2、〔2018全国大纲卷,第20题,6分〕仿照下面的例如,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如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答案:没有奋斗,生命就如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建造,都只是徒劳无益。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天上的彩虹,无论怎样描绘,都只是昙花一现般的消逝。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干涸土壤中的种子,无论怎样耕耘,都只是空壳一只。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作答此题注意要求,从语法角度看,是复句,“没有……无论……都只是”条件复句,要注意形式要是复句;从修辞角度看,三句都是比喻,且三句构成排比。
仿写时要形神兼备,要有文采,也要有意蕴。
首先要选用一个对象,使用到比喻修辞,句式和原句相同。
在仿写时注意比喻要恰当贴切,内容要合理通顺,并且是完整的。
比喻正确给2分,构成排比给2分,话题内容贴切给2分。
3、〔2018山东卷,第16题,4分〕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4分〕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
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又如,还有什么用呢?答案:例如一:做出的饭不能吃缝好的衣服不能穿例如二:盖的房子无法居住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解析:此题考查运用比喻修辞的能力。
题目要求填写喻体,一定要紧扣给出的本体“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喻体要贴切表达出本体内容,同时还要与下文“还有什么用呢”衔接好。
4、〔2018广东卷,第23题,6分〕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答案:“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是由华南七中学生会主办的旨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活动,这些展出的作品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人依旧的自然美,它们凝聚了同学们的汗水与智慧,相信一定会给观众带来叹为观止的艺术感受。
〔比喻和借代〕解析:此题考查考生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及准确、鲜明、生动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材料要求写前言,做题时注意要开门见山,直接提示作品展的基本信息;言简意赅,围绕标题介绍作品展功能、目的及意义。
字数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5、〔2018浙江卷,第6题,4分〕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答案:昨夜,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生命的感受;今晨,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转身,扑簌簌凋零的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云霞般金黄、耀眼。
解析:此题考查了词语的扩充,并且指定修辞,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解答此题,应首先确定扩展的中心对象是“银杏树”,然后,把其他的几个词语糅合进以“银杏树”为描写对象的句子中。
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描写性,不要写成议论性质或说明性质的文字;二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三是注意字数上的限制。
6、〔2018辽宁卷,第22题,6分〕仿照下面的例如,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如相同。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都感到了慰藉;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答案:爱心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使航海者看到了光明。
爱心是漫漫征途中的路标,使迷路者找到了方向。
解析:此题考查仿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同时考虑内在主旨与句间逻辑关系以及题目中对修辞方法的要求。
此题例句以“爱心”为话题,每句先用一个比喻句,然后阐述作用。
每写一句给3分,其中内容合理给1分,比喻贴切给1分,句式相同给1分。
7、〔2018天津卷,第22题,4分〕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
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答案例如:与屈子上下求索,与李商隐灵犀一点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学生修辞运用、仿写句式等、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
主义所选名人、文人应为古代的,同时结合其思想和作品来写。
8、〔2018天津卷,第23题,4分〕SOS儿童村是一个以家庭方式抚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天津儿童村是我国首批建立且规模最大的一个。
儿童村中每个“家”都有一个“妈妈”,她既要照料七八个孩子的生活,还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妈妈们用青春和无私的爱,使一个个孤儿享受到家的温暖。
6月23日是“国际SOS儿童村日”,请你写一段话,向儿童村妈妈表示敬意和祝福。
要求:感情真挚,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48字。
答案例如:妈妈,是你的关心给了孩子无限的支持,相信这无私的爱,最终会汇成绵延的爱的海洋,流进孩子们的心田。
解析: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注意审清题意要求:感情真挚,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48字。
内容上,向儿童村妈妈表示敬意和祝福。
形式上,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等。
9、〔2018湖北卷,第21题,4分〕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
”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答案例如: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解析:此题考查运用对偶修辞的能力。
林黛玉和贾宝玉初见时表现了相似的感受:很面熟。
两人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确实是前世有缘,所以才会有一见如故的感受。
解答此题需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要求。
10、〔2018四川卷,第19题,5分〕补写以下有关节日的两幅对联。
注意:①内容与节日有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2〕中秋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答案例如:闻粽香思屈子忠魂清风一缕拂丹桂解析:此题考查修辞运用的能力,实际上是考查写对偶句的能力。
对联的基本要求是形式相同,内容相对。
形式相同包括句式〔或结构〕相同与词性相同两项,内容相对,包括正对与反对两类。
同时必须注意,对联的对句最后一个字只能是平声〔阴平、阳平〕。
还要围绕不同的节日,内容上协调一致。
11、〔2018四川卷,第20题,6分〕按照要求续写句子。
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6分〕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希望;回忆,希望_。
答案例如:〔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修辞运用、语言连贯、句式仿写等能力。
仿写时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首先做到形神兼备。
所用喻体具有的独特意蕴,把它们所具有的特点表现出来;其次要注意形式方面的一致性,做到每句中比喻的手法表达物象的特点,能给人以启发。
12、〔2018重庆卷,第20题,4分〕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
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_。
〔2分〕①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②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③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④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2〕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
要求:运用比拟,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语意连贯。
水,有着很强的可变性:伸长脖子,就变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变成了喷泉;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答案:〔1〕②〔2〕例如:宁静了性格,就变成了镜子。
解析:〔1〕此题考查修辞的运用,能力层级为E级。
此题横线前后实际上是一种类比,根据语境“遭遇无意的伤害”,可排除①③,因为牛被牛虻叮咬,不是“无意”,不让“做一颗明星”不能说就是“伤害”。
根据不可抛弃“那一颗宽容之心”可排除④,因为断崖形成“瀑布”与“宽容”关系不密切。
〔2〕答案例如:高温桑拿就变成了云雾亲吻礁石就变成了浪花解析:此题从排比、拟人修辞方面考查仿写句子。
题目要求非常明确。
横线前面的两个句子运用比拟手法从水的姿态入手,解说了水的可变性。
仿写的两个句子也应该对水的可变性从另外的方面或角度进行解说。
注意,冒号前面的内容是引领后面各分句的总括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