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15)
2023年高考山东卷化学真题含解析

山东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Si-28 S-32 C1-35.5 K-39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之物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特色,据其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的是A.泰山墨玉B.龙山黑陶C.齐国刀币D.淄博琉璃2.实验室中使用盐酸、硫酸和硝酸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稀盐酸:配制3AlCl 溶液 B.稀硫酸:蔗糖和淀粉的水解C.稀硝酸: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D.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磺化3.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A.2CSB.3NF C.3SO D.4SiF 4.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B.2%的硼酸溶液冲洗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毛(石棉布)灭火5.石墨与F 2在450℃反应,石墨层间插入F 得到层状结构化合物(CF)x ,该物质仍具润滑性,其单层局部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石墨相比,(CF)x 导电性增强B.与石墨相比,(CF)x 抗氧化性增强C.(CF)x 中C C −的键长比C F −短.D.1mol(CF)x 中含有2xmol 共价单键6.鉴别浓度均为10.1mol L −⋅的2NaClO Ba(OH)、、()243Al SO 三种溶液,仅用下列一种方法不可行的是A.测定溶液pHB.滴加酚酞试剂C.滴加10.1mol L KI −⋅溶液D.滴加饱和23Na CO 溶液7.抗生素克拉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克拉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存在顺反异构B.含有5种官能团C.可形成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D.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 反应8. 一定条件下,乙酸酐()32CH CO O 醇解反应()3332CH CO O ROH CH COOR CH COOH + →+ 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ROH 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
2023年高考化学新课标卷+答案详解

2023年高考化学新课标卷+答案详解(真题部分)1. 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B. 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 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 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 2O 32. 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 B. 异山梨醇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 C. 反应式中化合物X 为甲醇D. 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3. 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233434C NH B OCH Cl ⎡⎤⎡⎤⎣⎦⎣⎦,部分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23C NH ⎡⎤⎣⎦为平面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晶体中存在N-H…O 氢键B. 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N<OC. 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B<C<O<ND. 晶体中B 、N 和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相同4. 一种以25V O 和Zn 为电极、()332Zn CF SO 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放电时,2+Zn 可插入25V O 层间形成x 252Zn V O nH 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25V O 为正极B. 放电时2+Zn 由负极向正极迁移C. 充电总反应:252x 252xZn+V O +nH O=Zn V O nH O ⋅D. 充电阳极反应:-2+x 252252Zn V O nH O-2xe =xZn +V O +nH O ⋅ 5.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6. “肼合成酶”以其中的2+Fe 配合物为催化中心,可将2NH OH 与3NH 转化为肼(22NH NH ),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NH OH 、3NH 和2H O 均为极性分子B. 反应涉及N-H 、N-O 键断裂和N-N 键生成C. 催化中心的2+Fe 被氧化为3+Fe ,后又被还原为2+FeD. 将2NH OH 替换为2ND OD ,反应可得22ND ND7. 向AgCl 饱和溶液(有足量AgCl 固体)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33Ag +NH Ag NH ⎡⎤⎣⎦和()()++3332Ag NH +NH Ag NH ⎡⎤⎡⎤⎣⎦⎣⎦,()-1lg c(M)/mol L ⎡⎤⋅⎣⎦与()()-13lg c NH /mol L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M 代表+Ag 、-Cl 、()+3Ag NH ⎡⎤⎣⎦或()+32Ag NH ⎡⎤⎣⎦)。
2024年高考真题山东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4年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文房四宝制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 A. 竹管、动物尾毫→湖笔 B. 松木→油烟→徽墨 C. 楮树皮→纸浆纤维→宣纸 D. 端石→端砚【答案】B 【解析】【详解】A .湖笔,以竹管为笔杆,以动物尾毫为笔头制成,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 不符合题意; B .松木中的C C 单质,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符合题意;C .宣纸,以楮树皮原料,得到纸浆纤维,从而制作宣纸,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 不符合题意;D .端砚以端石为原料经过采石、维料、制璞、雕刻、磨光、配盒等步骤制成,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 化学品在食品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活性炭可用作食品脱色剂 B. 铁粉可用作食品脱氧剂 C. 谷氨酸钠可用作食品增味剂 D. 五氧化二磷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D 【解析】【详解】A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一些食品中的色素,故A 正确; B .铁粉具有还原性,能与O 2反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作食品脱氧剂,故B 正确;的为C.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能增加食物的鲜味,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增味剂,故C正确;D.P2O5吸水后的产物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故D错误;故选D。
3.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A. 的系统命名:2-甲基苯酚B. 3O分子的球棍模型:C. 激发态H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 p-pπ键形成的轨道重叠示意图:【答案】A【解析】【详解】A.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甲基与羟基相邻,系统命名为:2-甲基苯酚,故A正确;B.臭氧中心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622232−×+=,属于sp2杂化,有1个孤电子对,臭氧为V形分子,球棍模型为:,故B错误;C.K能层只有1个能级1s,不存在1p能级,故C错误;D.p-pπ键形成的轨道重叠示意图为:,故D错误;故选A。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名师评析(湖南卷带解析)

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中
3分
较难
3分
中
考点统计
题号
考查内容
分值
难易程度
11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把握速率变化、平衡移动、K与温度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
用能力的考查
4分
中
本题考查微粒共存问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等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
析理解能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实验,涉及有机物的性质、制备原理、混合物分离提纯,侧重分析与
子数为解题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等相关知识,具体考查了离子浓度、电离平衡常数的
大小比较,电荷守恒的应用,混合溶液的离子浓度的计算等,同时考查学生的看图、
读图的理解、应用能力。
本题考查二次电池,注意把握原电池中电子及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问题,明确正负
极,分析装置及其功能为解题关键
3分
3分
3分
试题特点
二、强化主干,注重必备知识
2021年化学试题从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必备知识
出发对试题进行整体性系统化设计。知识的考查更注重教材中的主
干知识,覆盖了物质的转化、化学实验、元素周期律、阿佛加德罗
常数、电化学、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反应、电荷守恒、反应
类型等知识点。试题多采用学生熟悉的命题角度进行设问,力求体
的根本任务,对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做了探索,在命题思想、试卷
结构、试卷长度、题型考查功能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调
整。试题遵循《课程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立足基础,
主要考查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
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重点考查分析问题和解
2022年新高考山东化学高考真题(解析版)

C.②中K2MnO4歧化生成KMnO4和MnO2,故其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C说法不正确;
D.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K2MnO4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Mn元素守恒可知,MnO2中的Mn元素只有 转化为KMnO4,因此,MnO2转化为KMnO4的理论转化率约为66.7%,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2.下列试剂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 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B. 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
C. 四氯化碳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D. 高锰酸钾固体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浓硝酸需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避光保存,A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故氢氧化钠固体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B正确;
C.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机溶剂,易挥发,且能够溶解塑料,故其不能保存在广口塑料瓶中,应该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C错误;
D.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后易分解,故需 棕色广口瓶中、阴冷处密封保存,D正确;
故答案为:C。
3. 、 的半衰期很短,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人工合成反应如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中子数为2
【详解】A.量筒的精确度不高,不可用量简量取Na2CO3标准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25.00 mL Na2CO3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A说法错误;
B.Na2CO3溶液显碱性,盛放Na2CO3溶液的容器不能用玻璃塞,以防碱性溶液腐蚀玻璃产生有粘性的硅酸钠溶液而将瓶塞粘住,故应选用配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Na2CO3标准溶液,B说法正确;
山东化学新高考真题及答案

山东化学新高考真题及答案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文化和经济中心,素有“齐鲁文化”的美誉。
在教育领域,山东省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此,山东省高考化学科目的难度一直都备受关注。
因此,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山东省高考化学科目的真题及答案。
**第一节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1.地壳中的氢:①主要靠光合中合成;②在地壳中存在而不再增加。
①②正确的是()。
A. 氢气,液氢B. 氯化氢,硼氢化钠C. 鼓泡氢,硫化氢D. 碳氢化合物,氢氟碘氯溴答案:D2.某同学调节火焰高度时,手柄调到最小,火焰反而较大,这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dam微小调节阀B. 关闭气源C. 打开气源D. 略开喷嘴阀门答案:A3.杂糅物质稀物定义是‘基于理想稀溶液渗透定律(Robert)A. 正确B. 错误答案:B4.结构简式为的有机化合物依次为溴代去色测试A. 4溴溶液HClB. 化学检查HClC. 水D. 无氧氧气答案:A5.可以制备H用的原材料是A. 金属锌(熔融)B. 金属锌(冷)C. 氢氧氨D. 气体氮答案:D......**第二节非选择题(共5大题,分为15小题,共90分)**1.下列的对错词对吗?对于北方离子距离计算的公式:d=cotθ/(Sin50.512/2)对对对对正确答案:对2.单曲线、正弦与余弦函数周期均为A. 900B. 1800C. 2700D. 3600答案:D3.定的能量:IJ-IF是(能量为电子伏)A. 246kB. 286KC. 296KD. 305K答案:C4.能检测两种以上电离辐射的仪器有A. Geiger计算机计实属份///B. 曲绘曲计数二甲基法??C. a和b(*和z)D. 演兔卷的离容体检防晌塘永《*哥€吋去脉递)答案:C5.静摩擦以及动摩擦(γ=60°),50N的重力下证明已(u=30°)1=2.?A. 亩。
B. 肮。
C. 赌。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有机化合物)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有机化合物)汇编考法01 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1. (2024ꞏ浙江卷1月)关于有机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浓溴水可鉴别溴乙烷、乙醛和苯酚 B. 用红外光谱可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C. 质谱法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可推断其分子式为C 5H 12D. 麦芽糖与稀硫酸共热后加NaOH 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可判断麦芽糖是否水解 2. (2024ꞏ浙江卷1月)制造隐形眼镜的功能高分子材料Q 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试剂a 为NaOH 乙醇溶液 B. Y 易溶于水C. Z 的结构简式可能为D. M 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3. (2024ꞏ安徽卷)下列资源利用中,在给定工艺条件下转化关系正确的是A. 煤−−−→干馏煤油B. 石油−−−→分馏乙烯C. 油脂−−−→皂化甘油D. 淀粉−−−→水解乙醇4. (2024ꞏ山东卷)中国美食享誉世界,东坡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描述了古人烹饪时对食醋的妙用。
食醋风味形成的关键是发酵,包括淀粉水解、发酵制醇和发酵制酸等三个阶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淀粉水解阶段有葡萄糖产生 B. 发酵制醇阶段有2CO 产生C. 发酵制酸阶段有酯类物质产生D. 上述三个阶段均应在无氧条件下进行5. (2024ꞏ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 B. 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 C. 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D. 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 6. (2024ꞏ江苏卷)下列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A. 32CH CH OH 催化氧化为3CH CHO ,32CH CH OH 断裂C-O 键B. 氟氯烃破坏臭氧层,氟氯烃产生的氯自由基改变3O 分解的历程C. 丁烷催化裂化为乙烷和乙烯,丁烷断裂σ键和π键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由3sp 转变为2sp7. (2024ꞏ浙江卷6月)有机物A 经元素分析仪测得只含碳、氢、氧3种元素,红外光谱显示A 分子中没有醚键,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下。
2023全国新高考化学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全国新高考化学卷试题及答案解析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全国新高考化学卷试题及答案的详细解析。
以下是试题及答案的解析:1. 第一题:问题:请解释物质的分子式和化学式有何区别?解析:物质的分子式是指描述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的表示方法,例如H2O表示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而化学式是指描述某一化合物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和比例的表示方法,例如H2O表示水分子中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
2. 第二题:问题:什么是化学平衡?请列举一个化学平衡的例子。
解析:化学平衡是指在反应达到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或者压强保持恒定的状态。
一个常见的化学平衡例子是酸碱中和反应,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
3. 第三题:问题:什么是原子序数?如何确定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解析:原子序数是指元素的原子核中所包含的质子数量,也等于元素的核外电子数量。
确定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的位置得知,原子序数以整数形式显示。
4. 第四题:问题:请解释电离能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解析:电离能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从基态转变为正离子的能量。
例如,钠原子的电离能就是指将钠原子从基态转变为钠离子所需的能量。
5. 第五题:问题:请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同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数量会发生变化。
以上是2023年全国新高考化学卷试题及答案的解析。
希望对您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氧化还原反应1.(2021模拟年山东理综·1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
若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中和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恰好为KMnO4溶液的3倍,则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为提示:①H2C2O4是二元弱酸②10KHC2O4·H2C2O4+8KMnO4+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A.0.02021模拟889 B.0.2021模拟000 C.0.1200 D.0.2400答案:B解析:此题类型属于信息给予题,据题意并结合提示,H2C2O4为二元弱酸,可写出氢氧化钠与KHC2O4·H2C2O4·2H2O反应的方程式:6NaOH+2KHC2O4·H2C2O4·2H2O=3Na2C2O4+K2C2O4+8H2O;10[KHC2O4·H2C2O4]+8KMnO4+ 17H2SO4=8MnSO4+9K2SO4+40CO2+32H2O 。
可得关系式:6NaOH~2KHC2O4·H2C2O4·2H2O,10[KHC2O4·H2C2O4]~8KMnO4 ;综合以上两式可得:15NaOH ~ 4KMnO4 , 结合题意:V(NaOH)=3V(KMnO4)可得出关系:15NaOH ~ 4KMnO415 43V(KMnO4)×0.1000mol·L-1V(KMnO4)×c(KMnO4)列式得:15×V(KMnO4)×c(KMnO4)=4×3V(KMnO4)×0.1000mol·L-1,整理得:0.2021模拟000mol·L-1,答案选B。
2.(2021模拟年广东化学·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答案:C解析:本题原理大多同学已在平时练习中接触过,2021模拟年高考题实验题21题⑵考到:将NH3通入溴水中,有N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也与此题原理类似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
当NH3过量时会与HCl反应生成NH4Cl白烟故A对,反应氯气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氮由-3价升高至0价故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D对。
3.(2021模拟年广东理基·33)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高温2AlN+3CO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C.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答案:B解析:该反应中N2降价为氧化剂,C升价为还原剂,每生成1molAlN转移3mol电子,AlN中Al为+3价,N为-3价。
D中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4.(2021模拟年海南化学·4)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
当生成1 mol 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DA.2 mol B.1 mol C.0.5 mol D.0.25 mol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Zn+HNO3(稀)Zn(NO3)2+NH4NO3+H2O,Zn:0→+2,化合价改变值为:(2-0)×1=2,N:+5→-3,化合价的改变值为:(5+3)×1=8,根据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得:在Zn(NO3)2前配4,NH4NO3前配1,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找出其他物质的系数。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Zn+10HNO3(稀)===4Zn(NO3)2+NH4NO3+3H2O,当生成1mol的Zn(NO3)2时,被还原的HNO3为0.25mol。
5.(2021模拟年福建理综·6)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置换反应中肯定有单质参加,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即一定有电子转移,C项正确。
6.(2021模拟年广东化学·17)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O2的氧化氢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C.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答案:CD解析:由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律可知,氧化性是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还原性是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由方程一可知,氧化剂H2O2氧化性比氧化产物Fe3+强,由方程二可知,还原剂H2O2还原性比,原产物为Fe2+强,所以A错误;方程一和方程二相加,即H2O2分解生成H2O和O2,H2O2呈弱酸性,所以随着反应进行,pH升高,B错误;H2O2分解Fe3+或Fe2+作催化剂,所以总量不变,C正确;因为Fe2+可导致H2O2分解,所以H2O2生产过程要避免混入Fe2+,D正确。
7.(2021模拟年广东理基·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答案:A解析:反应①2Fe+O2+2H2O=2Fe(OH)2中的氧化剂是O2,1molO2在反应中得到4mol电子,同样在反应②4Fe(OH)2+O2+2H2O=4Fe(OH)3中氧化剂也是O2,而且两个反应中氧气的系数都是1,因此得到的电子均是4mol,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钢质水管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后形成原电池,其中钢质水管做负极被腐蚀,故C选项错误。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且主要是发生吸氧腐蚀,因此D选项错误。
8.(2021模拟年广东文基·6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产生的SO2B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腐剂C .自来水厂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因此氯气无毒D .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答案:C解析:根据氯气的性质可以知道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 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常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杀菌。
因此C 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分析】化学与生活综合运用9.(2021模拟年海南化学·7)用足量的CO 还原13.7 g 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 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g ,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 .PbOB .Pb 2O 3C .Pb 3O 4D .PbO 2 答案:C解析:设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Pb x O y ,Pb x O y —— y [O]—— y CO —— y CO 2—— y CaCO 316y 100ym (O)=1.28g8.0g所以m (Pb) = 13.7g- 1.28g = 12.42gx ∶y = )()(Pb M Pb m ∶)()(O M O m =3∶4 10.(2021模拟年宁夏理综·27)(14分)氮化硅(Si 3N 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SiO 2 + C +N 2 高温 Si 3N 4 + CO(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其还原产物是;(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4)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 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6)若已知CO 生成速率为v (CO)=18mol·L -1·min -1,则N 2消耗速速率为v (N 2)=mol·L -1·min -1。
答案:(1)3 6 2 1 6 (2)N 2 Si 3N 4 (3))()(226N c CO c K =(或[][]226N CO K =) (4)小于 减小 (5)逆 (6)6解析:(1)利用观察法配平或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来配平。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3SiO 2 +6C +2N 2Si 3N 4 + 6CO 。
(2)分析各物质的化合价变化情况:C 元素由0价升高为+2价,在反应中作还原剂被氧化;N 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3价,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被还原。
因此,此反应的氧化剂为N 2,还原产物为Si 3N 4。
(3)因SiO 2、C 、Si 3N 4均为固体,只有N 2和CO 为气体,存在平衡浓度(或平衡分压),因此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以得出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26N c CO c K =或[][]226N CO K =。
(4)放热反应的焓变△H <0,升高温度,此平衡向左移动,使[CO]减小、[N 2]增大,因此平衡常数K 值减小。
(5)由于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增大压强,此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根据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的计量数之比。
则有62)()(2=CO v N v ,所以v (N 2)=31v (CO)=31×18mol·L -1·min -1=6mol·L -1·min -1。
11.(11分)(2021模拟年广东化学·22)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矿石名称黄铜矿 斑铜矿 辉铜矿 孔雀石 主要成分 CuFeS 2 Cu 5FeS 4 Cu 2S CuCO 3·Cu(OH)2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