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合集下载

逻辑斯谛曲线的五个阶段

逻辑斯谛曲线的五个阶段
Ke r s sg i c n t t n r t g ;s a tn s e t t g ;sg i c n s e ts a e t r i g s a i n y wo d i n f a t a i a y s a e t r i g a c n a e i n f a t c n t g ;s a tn t t i s o s i a o a y s a e e tc n e o n ;rg tc n e o n r t g ;lf e t rp i t i h e t r p i t
・-) 3 n , 4 ; (/ 25 16 击n + 3 。 l+ ( z 6 4


一 1


从 而有 y t) (1

。 . .

K 一


l cI-一厮 3 ’ +en 丙 ( 2

1 一 ) fs 。 厂 ( 一 ( )
y( h)
1 C I 一√ + Cn -2 (
该定理说 明将 曲线方程写成 一
余 的
_ - 的形 式是多
这 明 小 ,VO^ 压 说 当 很 时6 。≈ √十^ J 丽
( ) 一 K  ̄

定 z
渐 近等于)
I ' k y

00K , .5
( 中= 表 示 其 = =

2 0 7 ・



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姜启源 , 等.数学模型.第 3版.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0 3 20. 2 杨启帆等.数学建模.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0 5 20.
3 张 顺 燕 .数 学 的思 想 方 法 和 应用 . 3版 .北 京 : 京 大 学 出版 社 , 第 北

生态学

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期中作业一、填空题1、生物多样性是指、和。

2、生态位大致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一般生态学研究方法可分为、和。

5、以休眠或者复苏芽所处的位置的高低和保护的方式为依据,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大生活类群: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 。

6、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和三个基本类型。

7、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讲,K-对策者把较多能量用于,r -对策则。

8、生态学研究的组织层次有、、、,此外,还有分子和细胞水平,以及景观、生物圈水平。

9、根据rm=ln(R0)/T可知,内禀增长力决定于和。

10、、是物种进化的两种动力。

11、阴性植物的光补偿点要比阳性植物的。

12、生物学零度是指。

13、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抗干扰能力(),一旦被破坏,其恢复能力()。

14、重要值是、、之和。

15、陆生植物随生长环境的潮湿状态而分为三大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16、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各种群体特征,______是种群的最基本的特征,初级种群参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_________和_________。

17.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1、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替代和补偿性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性作用3、野外调查、室内试验、数学模型4、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多维生态位5、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6、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7、生长发育、繁殖8、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9、世代时间、世代净增值率10、自然选择、遗传漂变11、低12生物生长繁育的最低温度,低于这个温度,生物就不能发育13、强、越弱14、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15、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16、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17、连续增长离散增长二、名词解释生活史对策,生态入侵,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种群,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环境容纳量,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内禀增长率,动态生命表答案: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4)减速期,个 体数超过K/2以 后,密度增长逐 渐变慢;
(5)饱和期,种 群个体数达到 K值而饱和。
对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理解
• 与指数增长公式相比,逻辑斯蒂方程增加了修正项(K-N)/K( 注:k表示环境容纳量,N表示种群数量),这个修正项也称为剩余空 间或增长率的可实现程度。其意义是,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环境容 纳量当中种群尚未利用的剩余空间(如土地资源,水,气等)逐渐减 少,拥挤效应等环境阻力逐渐增大,因此种群增长率的可实现程度逐 渐减低(注:种群每增加一个个体,对增长率的抑制作用为1/K,称 为拥挤效应)。当N趋向于0,修正项(K-N)/K趋向于1,剩余空间 最大,阻力最小,种群最大增长率实现最充分,此时种群增长率接近 于指数(即J型曲线)。反之,当修正项(K-N)/K趋向于0时,剩余 空间最小,阻力最大,增长率趋向于0。这样有代表什么呢?这代表 逻辑斯蒂曲线更真实的反应了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和环境容纳量的关系 ,能更科学有效的指导大自然的容忍度是有限的
不去肆意干涉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种群增长 非“J”字型 “S”型
“S”型曲线的两个特点
曲线渐 近于K值
也就是 平衡密度
两个特点
曲线上 升是平 滑的
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
(1)开始期, 也可称潜伏期, 由于种群个体 数很少,密度 增长缓慢;
(2)加速期, 随个体数增 加,密度增 长逐渐加快; (3)转折期,当 个体数达到饱 和密度一半(即 K/2时),密度增 长最快;
逻 辑 斯 谛 增 长 曲 线 的 形 成 过 程 及 各 阶 段 的 特 征
三 十 二 组 戴 乾 坤 、 朱 键 婷 制 作
目录
对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认识
对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理解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1、生态系统流动的两个特点及意义答: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空间中去。

意义: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如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

2、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答:(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

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

答:(1)稳定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

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

例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一种平衡。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因而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2)反馈调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

生态学论述题汇总

生态学论述题汇总

(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 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如地形因子;
( 4)阶段性作用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
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 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
2、试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 1)整体观和综合观 。生物的不同层次是由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
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生态整体; 组成生态整体的各个要素总是综合地发挥作用。 整体性观 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观点, 他要求始终把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生态整 体来对待, 注意其整体的生态特征。 一般来说, 科学研究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 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 但由于长期以来, 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 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 环境等生存危机, 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 性的研究, 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 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 但人类仍然离不开 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一般说来, 生物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加快, 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缓。 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
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 甚至造成死亡。 此外, 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
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
温度对生物的生态意义还在于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的改变,
如引起湿
度、降水、 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食物和其他生物活动和行为的改变等,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密度增长最快
当生物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时,表明生物种群 已经充分利用生态资源进行自我生长,这时生物种群发展 到转折期,这个时期也是生物种群密度增长最快的时期。
如果人们能够把种群密度始终控制在K/2的范围内, 那么就可以对种群多余的部分进行捕捞或采集这样既 可以让经济生物保持最快的增长,又能为人类创造巨 大的利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
减速期,个体数超过密度一半(K/2)后,增长变慢
生物种群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就是减速期,这时候 个体数超过密度一半(K/2),生物的各种发展条 件已经不能容纳更多生物的生长了,于是生物的 生长数量变慢。 (这与我国的GDP增长相类似)
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当种群的增长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 即达到了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种群数量很难再有所增长了。
具体来说就是:
1.指数增长是在无限环境中表现 出来的。 2.指数增长只能在短期内表现出 来。 3.在自然界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 的,种群的增长表现为S型,称
之为逻辑斯谛增长。
(1)逻辑斯谛增长的条件和模型: 条件(假定):
种群增长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称 为环境容量或承载力,记作K。当种群大小增至 K时,种群不再增长。
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开始期是生物种群刚开始发展的阶段,所以处于这个阶段的 生物种群比较少,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很少,密度增长比较缓 慢,同时这个时期又被称潜伏期,但这个时期也是动植物为 以后的生长集蓄力量的时期。
返回
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加快。
经历过开始期后,生物种群对所处的生态环境有了 一定的适应后,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刚开始的时候优 越了很多,于是生物种群的生长会进入一个加速期。 而随着加速期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其密度增长也 会随之加快。

生态学简答、论述与实验设计

生态学简答、论述与实验设计

1.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答:(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

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如何组成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

生态系统包括以下4种主要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分)。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不仅为本身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它制造的有机物也是消费者和分解者唯一的能量来源(2分)。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成分。

消费者摄食植物已制造好的有机物质,通过消化、吸收并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质(2分)。

分解者的主要功能与光合作用相反,把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2分)。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亚系统,以及无机的环境系统,都是生态系统维持其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成分。

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能流、物流(物质循环)和讯息传递而形成的一个物种间、生物与环境间协调共生,能维持持续生存和相对稳定的系统(2分)。

3.生态系统的功能,及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生态系统运转、做功的动力,没有能量的流动,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在细胞代谢中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2.生活型:生活型是生物对于特定生境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类型,所以生活型是生物的一种生态分类单位,凡是在外貌上具有相同(似)适应特征的归为同一类生活型。

3.内禀增长能力:各种生物具有的为遗传特征所决定的潜在增长能力。

4.竞争:竞争是生物学上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化学的化学反应中有时具有的一种效应。

5.生物学的放大作用:也叫生物富集作用。

一般指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有毒害的物质含量沿生物链在各级生物体内逐渐递增的现象。

6.物质循环的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无机化合物和单质通过生态系统的循环运动,库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的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合物所构成的。

流:在单位时间或单位体积的转移量就称为流通量。

7.生物群落演替: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阶段。

像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动态)8.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9.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双方的生活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10.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11.生态因子: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

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

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

12.最小因子定律:由19世纪德国农业化学家Liebig首次提出的,他是研究各种因子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先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加快。
经历过开始期后,生物种群对所处的生态环境有了 一定的适应后,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刚开始的时候优 越了很多,于是生物种群的生长会进入一个加速期。 而随着加速期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其密度增长也 会随之加快。
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密度增长最快
当生物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时,表明生物种群 已经充分利用生态资源进行自我生长,这时生物种群发展 到转折期,这个时期也是生物种群密度增长最快的时期。
dt
K
Nt

1
K e
-rt

1

K e-r(t-/r)
逻辑斯蒂曲线的各个阶段和特征:
减速期
dN/dt
转折期
rk/4
饱和期
加速期开始期Fra bibliotekK/2
逻辑斯蒂曲线的5个时期:
开始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开始期是生物种群刚开始发展的阶段,所以处于这个阶段的 生物种群比较少,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很少,密度增长比较缓 慢,同时这个时期又被称潜伏期,但这个时期也是动植物为 以后的生长集蓄力量的时期。
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当种群的增长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 即达到了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种群数量很难再有所增长了。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又称自我抑制性方程。用植物群体中发 病的普遍率或严重度表示病害数量(x),将环境最大容纳 量k定为1(100%)。
具体来说就是:
1.指数增长是在无限环境中表现 出来的。 2.指数增长只能在短期内表现出 来。 3.在自然界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 的,种群的增长表现为S型,称
之为逻辑斯谛增长。
(1)逻辑斯谛增长的条件和模型: 条件(假定):
种群增长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称 为环境容量或承载力,记作K。当种群大小增至 K时,种群不再增长。
随着种群密度上升,种群增长率逐渐按比例降 低,即每增加一个个体的影响是1/K(种群增 长受密度的制约)。
dN rN ( K N )
如果人们能够把种群密度始终控制在K/2的范围内, 那么就可以对种群多余的部分进行捕捞或采集这样既 可以让经济生物保持最快的增长,又能为人类创造巨 大的利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
减速期,个体数超过密度一半(K/2)后,增长变慢
生物种群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就是减速期,这时候 个体数超过密度一半(K/2),生物的各种发展条 件已经不能容纳更多生物的生长了,于是生物的 生长数量变慢。 (这与我国的GDP增长相类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