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旅游发展的空间竞争力分析

合集下载

四川省旅游发展报告

四川省旅游发展报告

四川省旅游发展报告一、引言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近年来,四川省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国内外游客钟爱的旅游目的地。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四川省旅游的现状、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为政府、旅游业者和游客提供参考。

二、旅游资源概况四川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首先,自然景观方面,四川省地势复杂多样,山川河流纵横交错,有著名的峨眉山、九寨沟、稣里山、都江堰等景点。

其次,四川省还拥有丰富的独特动植物资源,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物种。

最后,四川省的人文资源丰富多元,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包括川剧、蜀绣、巴蜀文化等。

三、旅游业发展现状1. 旅游接待量近年来,四川省旅游接待量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四川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2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900亿元人民币。

2. 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四川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

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如交通、酒店、餐饮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旅游消费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 旅游业发展瓶颈然而,四川省旅游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瓶颈。

首先,交通不便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山区和乡村地区。

其次,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包括酒店、导游、景区管理等方面。

四、旅游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 机遇:国内外旅游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普及,国内外旅游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四川省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游客。

2. 挑战: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文化保护的问题。

四川省的自然景区和历史遗迹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五、发展战略和措施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四川省可以采取以下战略和措施:1.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交通便利性,尤其是偏远山区和乡村地区。

2. 加大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加游客满意度。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改善民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大熊猫、九寨沟、峨眉山等,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因此,研究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二、四川省旅游资源概况1、四川省旅游资源多样性及优势四川省旅游资源显著地体现在山水之间,拥有多种资源类型。

首先,四川是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拥有着中国三大天然温泉之一的武隆天坑、拥有悠久历史的都江堰、漫天盛开的花海、梦幻水乡之越西剪子井,以及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峨眉山、九寨沟、黄龙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布局。

此外,四川还拥有青城山、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多个自然资源保护区,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如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都江堰景区等。

2、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从2016年开始,四川省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8亿人次,同比增长13.3%。

旅游业对四川省GDP的贡献率也在逐年增加,已经超过了7%。

同时,旅游业也成为了四川人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去年直接提供了252.4万个就业岗位。

其中,成都市、乐山市、广安市、眉山市、凉山州是四川旅游业最为集中的地区。

3、四川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尽管四川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四川旅游业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过于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综合利用。

其次,四川旅游服务水平亟待提高,酒店和景区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最后,四川旅游业缺乏品牌效应,尚未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四川旅游品牌。

三、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建议1、整合旅游资源,建设精品旅游四川省各地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分散、单一,未能形成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格局。

因此,应该加强四川旅游资源整合,建立旅游综合体,并依托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旅游区。

四川文化产业的 SWOT 分析与战略选择

四川文化产业的 SWOT 分析与战略选择

四川文化产业的 SWOT 分析与战略选择一、SWOT分析1.1. S(优势)四川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既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峨眉山、青城山等,以及川剧、火锅等代表性文化产品。

这些资源为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四川地处西南地区,与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紧密相连,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四川的旅游市场也逐渐繁荣,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前景。

1.2. W(劣势)虽然四川文化资源丰富,但在传承和创新上仍存在一些困难。

一方面,在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等文化元素面临疲软和衰退的局面。

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四川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粗制滥造、浮夸炒作等质量差的文化产品,拉低了市场信誉度。

此外,尽管四川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省内文化产业的相对薄弱以及外来品牌的进入,也为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1.3 O(机会)近年来,政府部门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措施力度不断加强。

在政策和经济上,我省已经逐步建立起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投资、贷款、税收等金融服务和政策支持体系,切实提高了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四川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之一,这也给四川文化产业带来了更多机会。

1.4 T(威胁)然而,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文化产业也逐渐面临着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等新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四川文化产业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投入,提高自己的知识产权创造和文化展示的能力和水平。

二、战略选择2.1. 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在技术领域的机会和挑战下,建立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以进一步规划和引导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此外,加强与云南、贵州、重庆等西南省市的合作,搭建一个更加连贯的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促进四川文化产业在西南地区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

2.2.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将重点投入到拯救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特别是在大力推广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保护和改良。

基于SWOT分析四川乐山地区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考

基于SWOT分析四川乐山地区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考

基于SWOT分析四川乐山地区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考基于SWOT分析四川乐山地区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考【摘要】通过SWOT分析法,得出乐山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乐山应抓住机遇,扬长避短。

再通过市场点位、市场秩序的整顿、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宣传等方法。

最终大力提高乐山地区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的最佳休闲旅游场所。

【关键词】SWOT分析乐山地区旅游市场竞争能力休闲旅游一、乐山地区旅游SWOT 分析:优势(strength):1、乐山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背景。

乐山著名景点:乐山大佛、峨眉山。

罗城古镇、天福茶园、五通小西湖、金口大峡谷、马边大风顶风景区、峨边黑竹沟、沙湾沫若故居。

乐山,古称嘉州,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古蜀国地。

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故里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交通比较便利。

乐宜高速、乐贡高速(在建)、成乐高速、乐雅高速、成绵乐高铁、峨眉火车站、夹江火车站、国道、乐山港等。

可见乐山的水路交通是相当便利。

3、乐山饮食文化丰富且别具一格。

乐山菜系属于典型的川菜,麻辣鲜香。

当地著名小吃特别多,且干净卫生便宜。

可谓物美价廉。

如:翘脚牛肉、牛华豆腐脑、乐山烧烤、麻辣烫、白宰鸡、甜皮鸭、西坝豆腐、棒棒鸡等等。

4、优越的自然坏境和社会环境。

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段深入,乐山地区的城乡面貌得到了质的飞跃。

乐山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时候宜人,非常适合旅游和居住。

乐山是国家首批开放的城市。

整个乐山地区治安是相当好。

社会环境十分和谐。

二、劣势(weaknesse)1、深居内陆,地处西南地区,远离东部沿海大城市。

乐山位于四川省南部。

属于地级市。

紧靠只有成都这一个大都市。

所以地理位置偏于落后。

2、配套设施不完善。

如乐山大佛。

在乐山大佛景区内么有豪华宾馆。

而且乐山城区高档酒店宾馆偏少。

这样容易导致游客的流失。

其他县(区)景点的配套设施更不完善。

停车的困难,住宿的困难。

乐山市内么有飞机场,且离成都双流机场较远。

四川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四川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四川旅游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处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近年来,四川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本报告将对四川旅游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次分析,我们将了解四川旅游市场的概况、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市场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探讨四川旅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中,将概述四川旅游市场的整体情况,介绍本报告的研究目的以及本文的结构安排。

正文部分将包括三个小节:四川旅游市场概况、四川旅游资源分析和四川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在这部分中,将详细介绍四川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四川的旅游资源和探讨四川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中,将总结四川旅游市场的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四川旅游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深入了解当前市场的发展现状、资源分布情况和未来趋势。

通过对四川旅游市场的整体把握,旨在为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推动四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同时,通过本报告对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为相关旅游从业者提供参考,指导其在市场竞争中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和业务发展规划。

1.4 总结:总的来说, 四川旅游市场一直在快速发展。

四川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些都为四川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壮大,四川旅游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比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游客的消费需求多样化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四川旅游市场,各方需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使四川成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2.正文2.1 四川旅游市场概况四川旅游市场概况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和自然资源优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广元市旅游特色小镇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广元市旅游特色小镇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广元市旅游特色小镇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广元市是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

在广元市的旅游资源中,特色小镇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广元市的特色小镇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SWOT分析1. 优势(1)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广元市的特色小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其中不乏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表演等,这些资源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自然景观优美:广元市的特色小镇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如山水相依的风景、幽静的峡谷、壮丽的瀑布等,这些景观都为特色小镇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劣势(1)基础设施滞后: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2)缺乏品牌影响力:与其他知名的旅游景点相比,广元市的特色小镇在品牌影响力方面相对较弱,知名度不高,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3. 机会(1)旅游需求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方式的重要选择,广大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 威胁(1)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特色小镇面临来自其他同类旅游景点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大挑战。

(2)环境保护压力增加: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色小镇的环境容量逐渐达到极限,环境保护和游客体验的平衡成为一大难题。

二、对策建议1. 建设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针对目前特色小镇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条件。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1. 介绍九寨沟是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个著名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藏区风光和多样的生态景观而闻名全球。

本文将对九寨沟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 市场规模九寨沟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尤其是在旅游旺季,人流量庞大,市场规模巨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九寨沟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数百万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

3. 市场特点九寨沟旅游市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夏季和冬季相对较少。

另外,九寨沟旅游市场还具有高消费水平的特点,游客在景区内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门票、酒店、餐饮和旅游纪念品上。

4. 市场竞争九寨沟作为国内知名景区,吸引了众多旅游企业的关注。

景区周边建有多家星级酒店和旅游服务机构,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同时,随着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九寨沟还面临来自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压力。

5. 市场潜力尽管九寨沟旅游市场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国内旅游业的逐步成熟和人们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九寨沟未来的市场前景仍然十分乐观。

6. 发展趋势未来九寨沟旅游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旅游产品多样化,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二是智能化旅游服务,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游客体验;三是文化旅游融合,推动九寨沟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四是生态保护优先,确保景区生态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7. 总结综上所述,九寨沟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优势。

在未来发展中,九寨沟需要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加强生态保护,推动九寨沟旅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为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文档,希望能对该景区的发展有所帮助。

四川省旅游业的市场分析

四川省旅游业的市场分析
出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四川省抓旅游发展所做的
工作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我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
运作”的原则,环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大力实施政
府主导型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优化旅
游发展环境,积极推进扩大开放和区域合作,努力促进旅游形态
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议等特色旅游相结合
(一)社会消费水平潜力大社会消费指生产消费和生活
消费。从生活消费来讲,四川省统计局发布了前10月四川经济
数据:1-10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8.3亿元,同
比增长17.9%,增幅与上月累计持平。餐饮收入旅游业龙头优
势,服务业发展空间大四川省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应环绕产
业结构调整,加快九寨沟—黄龙、峨嵋山—乐山大佛、都江堰—
四川省旅游业的市场分析
四川省旅游业的市场分析
四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号称“天府之
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
阆中、都江堰等7座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省级
历史文化名城(镇)24座。从古代水利工程、古镇民居到名人
故居,从寺庙道观、石刻壁画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史前遗址到
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此外,四川
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特别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此间,形成为了许多神奇、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根据1978-2022年的统计数据,,从整体变化上看,全国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一减、二稳、三增”的态势.与全国相比从整体变化上看,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一减、二增、三增”的态势。与全国相比,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还有一定差距。202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2022年底四川省产业结构为14.7:50.7:34.6,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第一产业比例应从14。结合四川地理区位、自然环境、资源优势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形成四川产业结构优势条件可综和为以下几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旅游发展的空间竞争力分析
摘要:四川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历来就行”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之说,我们通过对四川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对比不同区域区划中四川所处的区划定位,分析四川省的旅游空间竞争力。

关键字:四川空间竞争力旅游区划
1 四川旅游资源概况
1.1 四川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盆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4000米之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300米~700米,是中国地势划分的第二级阶梯上相对凹下的部分;西部是大幅隆起、地域辽阔的高原和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成都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

四川也是中国动物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地区之一
1.2四川省旅游发展现状
四川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历来就行”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之说;现有世界遗产 4 处(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

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4 处,国家 4 A级旅游景区17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 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 处,世界地质公园1 处, 国家级地质公园8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 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 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 座。

“十一五”期间,四川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国内旅游人次年增长率、对全国旅游收入贡献率连续多年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递增。

据统计,四川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4.8%,高于全国23.6个百分点。

全省旅游总收入、游客总人次均居西部地区首位,2007年旅游总收入在西部地区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217亿元,成为全国第八个突破千亿元的省份。

1.3 四川省区位图:附图一
2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评价
2.1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图:附图二
2.2 四川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四川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与其他地区比较具有不可替代性。

四川地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地形阶梯,自然环境变化复杂,从亚热带到亚寒带景观齐全,造型地貌种类繁多,生成许多特殊的风景。

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且名族特色的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

但四川省的旅游资源大都分布于四川省的东南方,由于交通的原因,使得四川省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缓慢,而四川东南部因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快所以带动旅游发展也比较快。

所以四川省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大体是东南方发展较快,较集中。

而西北方发展较缓慢,分
布较少。

3我国旅游区划方案及内容
3.1郭来喜的“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
该方案将中国(台湾和港澳地区暂未划分)划分为9个一级旅游区一旅游带,29个二级旅游区旅游省和149个三级旅游区基本旅游区。

其中,一级旅游区是根据旅游地带相似性原则来划分,二级旅游区是依照保持行政区完整性的原则划分,三级旅游区的划分则主要考虑资源的近似性、运输的便捷性和管理的方便性。

3.2阎守邕的“中国旅游资源区划”方案
阎守邕等(1989年)对中国旅游资源区域特征和旅游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中国划分为东北温带湿润景观旅游资源区、黄河中下游名胜古迹旅游资源区、长江游资流域山水风光旅游资源区、华南热带亚热带景观旅游资源区、云贵高原奇山异水风土民情旅源区、塞外草原荒漠旅游资源区、西北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区、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旅游资源区共8个一级旅游资源,之下又分为41个二级旅游资源区。

3.3四川省在各方案中分区定位及特点
(1)在郭来喜方案中,四川省属于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省级旅游区,他的特点是: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峰林、奇石、碧水、幽洞,从巴蜀文明到夜郎之谜的文化景观,少数民族风情。

(2)在阎守邕方案中,四川省属于长江流域山水风光旅游资源区,特点是本区气候独特,多雾、多雨、多云。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河同密布的冲积平原,也有山形细长、顶部平缓、四侧陡峻而对称的平行峡谷。

其南部还有部分石林景观。

四川盆地是历史上经挤开发较早的地区,人文旅游资源数量较多,种类齐全。

3.4 旅游区划对比图:附图三
4 四川旅游空间竞争力分析
4.1 旅游产业规模
与沿海旅游大省相比,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 但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产业规模扩大速度较快。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 四川省2002 年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4082187.42 万元, 旅游业从业单位数达到16348 户,其中旅游住宿设施15365 家, 旅行社469 家, 其它旅游企业514 家, 旅游从业人员共计286962 人, 旅游企业总收收达528523.11 万元
4.2 旅游环境评价分析
自1978 年以来, 四川旅游业蓬勃发展, 交通通讯状况大为改观, 综合接待能力迅速提高; 目前已开通了近200 条国内外航线, 水陆空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来川旅游十分便捷。

省内主要城市和景区国际直拨电话可达全世界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省现有涉外旅游饭店200 余家, 国际国内旅行社270 余家; 建成了通达全省各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网络,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00 多公里。

4.3 西部开发战略为四川旅游业繁荣提供契机
中央也已确定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把中西部地区作为新世纪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基地。

国家旅游局也把地处西部腹地的四川独特的、垄断性的旅游资源作为我国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一步
4.4 资源优势
四川素称中国“风景省”,无论是自然、人文景观还是民俗风情,种类多、品种全,分布广泛,是中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

特别是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国宝大熊猫、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等,具有垄断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

四川的旅游资源数量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4.5 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在于其枢纽位置。

四川在西部12省市区中,除广西、内蒙古、新疆和宁夏外都地界接壤,与西部各地联系十分方便。

从全国范围来看,四川邻近全国地理中心和西部东缘,向东辐射比西部其他省市区更为容易,是实现西西合作和东西合作的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桥头堡”。

国家经济重心西移下的西部大开发、外资对西部的关注以及加人WTO后国际经技术的频繁交流,必然带来西部国际旅游业的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