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流程图
合集下载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PPT课件

2021/6/16
9
4.语言障碍
大多数脑瘫儿童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 碍,有的表现为语言表达困难或构语困难, 有的表现为发音不清或口吃,有的还表现为 失语症,即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自己无法 讲话,这种情况尤其以手足徐动型的脑瘫占 比例为大。
2021/6/16
10
5.视、听觉障碍
不少脑瘫儿童伴有近视或斜视,其中以内 斜视为多见。听力减退以手足徐动型脑瘫 较为多见。脑瘫儿童往往对声音的节奏辨 别存在困难。
19
小儿脑瘫 评价:
1、运动功能障碍评定
2、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
3、智能障碍评定
4、语言功能障碍评定
5、功能独立性评定
6、体格发育障碍评定
2021/6/16
20
运动功能障碍评定
(1)运动发育: (2)肌张力测定: (3)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4)肌力的评定: (5)平衡功能评定: (6)协调功能评定:
28
特殊感知觉障碍评定
⑴视觉评定:有无斜视、弱视、屈光不 正、散光、视神经萎缩、先天畸形等。
⑵听觉评定:利用一般的声音反射动作 来观察、检查或客观测听——电反应测听检 查。
⑶其他触觉,味觉、位置觉等的评定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活动度(范围)是指关节向各个方向 所能活动的幅度。
主动关节活动范围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用测角计进行。
2021/6/16
27
肌力的评定:
因为有肌张力变化的影响、有智力低下情 况和年龄太小不配合等因素的影响,所以 脑瘫患儿肌力评定一般较困难。
2021/6/16
2021/6/16
4
脑瘫的临床症状
(一)分类
脑 性 瘫 痪
第四章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幻灯片

18
第一节 概 述
(2) 反射及运动反应异常 1) 原始反射持续存在 2) 病理反射的出现 3) 复杂的运动反应迟缓或缺如,病理性运动反射出
现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
第一节 概 述
2.感觉障碍 (1) 视力缺损
(2) 听觉障碍
(3) 触觉障碍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
第一节 概 述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8
第一节 概 述 痉挛型脑性瘫痪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第一节 概 述
(二)根据瘫痪部位分类
1.单瘫(monplegia) 2.截瘫(paralegia) 3.偏瘫(hemiplegia) 4.三肢瘫(triplegia) 5.四肢瘫(quadriplegia or tetraplegia) 6.双偏瘫(double hemiplegia) 7.双瘫(diplegia)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围。 (二)了解患儿的发育程度和发育障碍的状况以及
发育障碍对患儿功能障碍的影响。 (三)掌握患儿功能障碍的特点。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29
第二节 康复功能评定
二、康复评定内容
(一)身体发育程度评定 (二)运动功能评定 1.小儿各阶段的运动功能发育主要观察全身的粗大运
动和上肢的精细运动。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癫痫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21
第一节 概 述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下 (1) 进食困难 (2) 用厕困难 (3) 跌伤
《疾病康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22
第一节 概 述
5. 言语与语言障碍 6.智力低下 7.人格与行为异常 8.学习困难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PPT课件

协调;
• ②平衡能力训练。
7
二、康复护理
正确抱姿
脑瘫孩子多数时间由家长抱着,对其 应该根据病情,采取正确的抱法,以促 进头部、躯干的控制能力,纠正孩子的 不良姿势。
8
二、康复护理
1、痉挛性脑瘫:让孩子坐或卧于床上,双腿
分开,先把孩子蜷起来。成屈髋、屈膝状态,然 后把他抱起来,与母亲面对面的放在胸腹前,孩 子的双腿分放于母亲身体两侧,双手抱住母亲颈 部或肩,头可以枕在母亲肩上,也可以与母亲面 对面。
33
三、康复训练
家长帮助控制头部,使其一侧肘支撑,
辅助下肢完成从单肘支撑到俯卧位转换。
34
二、康复方法
下肢摆动带动身体 翻转,促进翻身动作, 注意:保持双上肢上举 上抬。
35
三、康复训练
利用斜坡使小儿做向下翻滚动作,以诱发主动翻身。
36
三、康复训练
37
三、康复训练
辅助小儿完成侧卧位 到单肘、单手支撑,到逐 渐坐起,从而完成由侧卧 位到坐位的动作转换,
(二)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1.痉挛型
• ①降低肌张力,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 ②防止关节变形; • ③抑制原始反射,促使自动反应,鼓励进行避免痉
挛姿势的自主运动。
4
一、康复原则
(二)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2.手足徐动型
• ①加压固定,静态制动为主,控制关键点; • ②减少过度刺激和过度活动; • ③强调保持对称姿势,控制
25
三、康复训练
球上头控训练
辅助孩子 双肩,做前后 左右倾斜, 以提高不同情 况下的头部控 制反应能力。
26
三、康复训练
双上肢无力,无法支撑上身体重,借助器材辅助完成手2支7 撑
• ②平衡能力训练。
7
二、康复护理
正确抱姿
脑瘫孩子多数时间由家长抱着,对其 应该根据病情,采取正确的抱法,以促 进头部、躯干的控制能力,纠正孩子的 不良姿势。
8
二、康复护理
1、痉挛性脑瘫:让孩子坐或卧于床上,双腿
分开,先把孩子蜷起来。成屈髋、屈膝状态,然 后把他抱起来,与母亲面对面的放在胸腹前,孩 子的双腿分放于母亲身体两侧,双手抱住母亲颈 部或肩,头可以枕在母亲肩上,也可以与母亲面 对面。
33
三、康复训练
家长帮助控制头部,使其一侧肘支撑,
辅助下肢完成从单肘支撑到俯卧位转换。
34
二、康复方法
下肢摆动带动身体 翻转,促进翻身动作, 注意:保持双上肢上举 上抬。
35
三、康复训练
利用斜坡使小儿做向下翻滚动作,以诱发主动翻身。
36
三、康复训练
37
三、康复训练
辅助小儿完成侧卧位 到单肘、单手支撑,到逐 渐坐起,从而完成由侧卧 位到坐位的动作转换,
(二)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1.痉挛型
• ①降低肌张力,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 ②防止关节变形; • ③抑制原始反射,促使自动反应,鼓励进行避免痉
挛姿势的自主运动。
4
一、康复原则
(二)各型脑瘫儿童的治疗原则
2.手足徐动型
• ①加压固定,静态制动为主,控制关键点; • ②减少过度刺激和过度活动; • ③强调保持对称姿势,控制
25
三、康复训练
球上头控训练
辅助孩子 双肩,做前后 左右倾斜, 以提高不同情 况下的头部控 制反应能力。
26
三、康复训练
双上肢无力,无法支撑上身体重,借助器材辅助完成手2支7 撑
脑瘫患儿行走训练步骤ppt课件

四点步行:每次仅移动一个点,始终保持四 个点在地面,即左拐→右足→右拐→左足,如此
此种步行方式是一种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 的行:一侧拐杖与对侧足同时伸出为第
我心里稳稳地翻了一个大坑,又有紧张的: 我没读过这么多书,都是听来的
一着地点,然后另一侧拐杖与相对的另一侧足再 向前伸出作为第二着地点。步行环境与摆过步相
jinghua/063451/516475166115.shtml
1c02f4ca 博狗体育
摆过步:双侧拐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支撑 把手,使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 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双足在拐杖着地点前方的 位置着地。开始训练时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
我心里稳稳地翻了一个大坑,又有紧张的: 我没读过这么多书,都是听来的
此种步行方式是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动 方式;适用于路面宽阔,行人较少的场合,也适
脑瘫患儿行走训练步骤
交替拖地步行:将左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右 同时拖地步行: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两脚 摆至步:双侧拐杖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身
我心里稳稳地翻了一个大坑,又有紧张的: 我没读过这么多书,都是听来的
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
此种步行方式特点是移动速度较快,且可减 少腰部及髋部肌群的用力;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
此步行方式与正常步态基本接近、步行速度 较快;适用于一侧下肢疼痛需要借助于拐杖减轻
其负重,以减少疼痛的刺激;或是在掌握四点步 三点步行:患侧下肢和双拐同时伸出,双拐 此种步行方式是一种快速移动、稳定性良好
我心里稳稳地翻了一个大坑,又有紧张的: 我没读过这么多书,都是听来的
的步态;适用于一侧下肢功能正常,能够负重, 另一侧不能负重的患者,如一侧下肢骨折,小儿 麻痹后一侧下肢麻痹等患者。注意事项
此种步行方式是一种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 的行:一侧拐杖与对侧足同时伸出为第
我心里稳稳地翻了一个大坑,又有紧张的: 我没读过这么多书,都是听来的
一着地点,然后另一侧拐杖与相对的另一侧足再 向前伸出作为第二着地点。步行环境与摆过步相
jinghua/063451/516475166115.shtml
1c02f4ca 博狗体育
摆过步:双侧拐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支撑 把手,使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 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双足在拐杖着地点前方的 位置着地。开始训练时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
我心里稳稳地翻了一个大坑,又有紧张的: 我没读过这么多书,都是听来的
此种步行方式是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动 方式;适用于路面宽阔,行人较少的场合,也适
脑瘫患儿行走训练步骤
交替拖地步行:将左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右 同时拖地步行: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两脚 摆至步:双侧拐杖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身
我心里稳稳地翻了一个大坑,又有紧张的: 我没读过这么多书,都是听来的
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
此种步行方式特点是移动速度较快,且可减 少腰部及髋部肌群的用力;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
此步行方式与正常步态基本接近、步行速度 较快;适用于一侧下肢疼痛需要借助于拐杖减轻
其负重,以减少疼痛的刺激;或是在掌握四点步 三点步行:患侧下肢和双拐同时伸出,双拐 此种步行方式是一种快速移动、稳定性良好
我心里稳稳地翻了一个大坑,又有紧张的: 我没读过这么多书,都是听来的
的步态;适用于一侧下肢功能正常,能够负重, 另一侧不能负重的患者,如一侧下肢骨折,小儿 麻痹后一侧下肢麻痹等患者。注意事项
脑瘫七大部位训练方法步骤-25页PPT资料

往显得步态蹒跚,双腿向两侧分开,或向内旋。同时由 于躯干调节能力差,缺乏躯干旋转,手和脚的动作不协 调,因此,必须对这些患儿进行步态,步
速的矫正训练,促使患儿掌握正常的抬腿姿势,控制迈 步的步幅,保持左右腿之间的合适距离,学会正常的行 走步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十五味龙胆花丸 wap.xyzyw/15wldhw/ ty79htvv
延续。3、翻身能力训练可让患儿呈俯卧位,将其双腿伸 展,分开,握住患儿的双侧踝部,做左右交叉运动,让 其双腿带动髋部,使骨盆旋转,并以此
带动躯干,使躯干旋转,最后带动肩部,以语言诱导患 儿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再将患儿呈仰卧位,先将孩子 的双臂举过头,分别抓住患儿的俩肘部或
一个肩部,使患儿的头向一侧,同时要用语言诱导患儿 向这边转动,鼓励他由仰卧位翻至俯卧位。4、盘坐位训 练 盘坐是指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屈
曲外展的状况下,臀部负重的体位。令患儿的头侧向一 边,然后抱起患儿,使其两膝屈曲。髋部屈曲外旋,盘 坐于训练员的前面,背部靠近训练员的身
体,以寻得支持,然后训练员双手握住患儿的肘部向前, 手指分开置于床面或地面,用来支撑肩部和头部,亦可 伸向前使其可够着玩具或食物等。对于
那些上肢痉挛较重的患儿,可选用夹板固定其上肢的方 法,进行头部自由转动。来激发身体的调节动作。5、爬 行训练腹爬的训练:患儿先取俯卧位肢
取俯卧位,用双手支撑并把头部抬起,将两肢和两膝折 曲在腹下,伸两肘,使上半身支起,然后将患儿的臀部 翘起屈曲向前,后左,右各方向 倾斜训练。倾斜练习时,要求患儿做到既能支持身体不 致摔倒,又能向前移动,在向前移动时,
先使其右手向前伸出,放下,左下肢向前移动。为了增 加患儿的训练的兴趣,可在前方摆放些玩具或食物,按 上述的动作要领,先使患儿被动完成,以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运动疗法ppt课件

抑制手法
轻柔挤压关节;持续加压肌腱附着点;缓慢推摩 与轻微挤压背侧脊神经区;缓慢转动体位;中等 温度,但不能高于体温;肌肉持续牵伸;远端固 定、近端运动。
32
运动控制顺序 个体发育规律
先屈曲后伸展、先内收后外展。
运动控制发育顺序
活动度→稳定度→受控的运动→技巧性运动。
33
9
反射性抑制模式(RIP): 肢体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外
旋位来抑制;外展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内旋 位来抑制;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对称性伸 展(头在中立位) 来抑制。
10
反射性抑制模式(RIP): 出现痉挛时:颈、背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可
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对角线伸展来抑制;躯干与 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干 及髋的伸展。
1
物理治疗中使用器械、徒手手法操作或患者自 身力量,通过某些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 的运动,使病人恢复全身或局部的运动、感觉 功能的训练方法。
包括:神经发育学疗法、关节功能训练、 肌力训练、牵张训练、平衡训练、移乘训练、 步行训练等
2
神经发育学疗法: BOBATH疗法 Vojta疗法 Pnf疗法 Rood疗法
头控训练翻身训练坐位训练爬行训练站立训练转移训练步行训练上下台阶训练47?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游戏教育三结合?充分重视家庭的作用?按正常发育顺序进行?综合治疗持之以恒?个体化原则48卧位转体翻身头部控制肘支撑躯干控制手支撑躯干控制卧位爬行跪位爬行坐位平衡控制坐位转换控制跪位平衡立位平衡控制立位转换控制行走49?脑瘫患儿的类型不一样治疗原则也不一样在认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使患儿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11
轻柔挤压关节;持续加压肌腱附着点;缓慢推摩 与轻微挤压背侧脊神经区;缓慢转动体位;中等 温度,但不能高于体温;肌肉持续牵伸;远端固 定、近端运动。
32
运动控制顺序 个体发育规律
先屈曲后伸展、先内收后外展。
运动控制发育顺序
活动度→稳定度→受控的运动→技巧性运动。
33
9
反射性抑制模式(RIP): 肢体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外
旋位来抑制;外展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内旋 位来抑制;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对称性伸 展(头在中立位) 来抑制。
10
反射性抑制模式(RIP): 出现痉挛时:颈、背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可
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对角线伸展来抑制;躯干与 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干 及髋的伸展。
1
物理治疗中使用器械、徒手手法操作或患者自 身力量,通过某些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 的运动,使病人恢复全身或局部的运动、感觉 功能的训练方法。
包括:神经发育学疗法、关节功能训练、 肌力训练、牵张训练、平衡训练、移乘训练、 步行训练等
2
神经发育学疗法: BOBATH疗法 Vojta疗法 Pnf疗法 Rood疗法
头控训练翻身训练坐位训练爬行训练站立训练转移训练步行训练上下台阶训练47?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游戏教育三结合?充分重视家庭的作用?按正常发育顺序进行?综合治疗持之以恒?个体化原则48卧位转体翻身头部控制肘支撑躯干控制手支撑躯干控制卧位爬行跪位爬行坐位平衡控制坐位转换控制跪位平衡立位平衡控制立位转换控制行走49?脑瘫患儿的类型不一样治疗原则也不一样在认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使患儿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11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课件

414患儿仰卧位双手把双膝抱入怀中前后摇10次然后松开一只手让一条腿伸直另一只手由膝关节外侧面移向内侧面用力向下拉到达最大限度时停留23分钟415照此方法做另一条腿在轮换做过3次后让患儿主动屈曲一侧膝关节416尽可能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家长让患儿伸腿并在小腿胫骨处施阻以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每侧轮换约做30脑瘫儿童家庭康复爬高及爬行训练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 ⑥主动伸展训练(适合年龄稍大,且理解能力较强的患儿):患 儿呈俯卧位,双肘支撑起上半身,膝关节伸直轮换向上踢腿。注 意,每次踢到最高时,应维持10-15s后再放下。这一动作也可在 立位进行。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 休息时的最佳体位:对于这类脑瘫患儿,无论休息还是平时玩耍 时,其最佳的体位就是俯卧位。这是因为,髋关节的伸展困难, 患儿在俯卧位时,身体自身重力便成为一种外力,促使髋关节伸 展,起到长时间的牵拉作用。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④提高大腿后群肌肌力的训练:患儿呈俯卧位,家长用一只手固定 住其大腿,用另一只手握住患儿脚踝,帮助患儿做屈伸膝的动作 (4.27),当患儿能自我完成时,家长可用双手固定住患儿的臀部, 以防止在用力屈膝时臀部翘起(4.28),同样,此训练家长也可用 手或其他中午如沙袋绑在脚踝处,作为阻力。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②主动屈膝训练:(4.14)患儿仰卧位,双手把双膝抱入怀中,前 后摇10次,然后松开一只手,让一条腿伸直,另一只手由膝关节外 侧面移向内侧面,用力向下拉,到达最大限度时,停留2-3分钟 (4.15),照此方法做另一条腿,在轮换做过3次后,让患儿主动 屈曲一侧膝关节(4.16),尽可能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家长让患儿 伸腿并在小腿胫骨处施阻,以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每侧轮换约做30 次。
•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训练是防止关节活动受限的预防措施。关节活动受限有时 并不是关节本身的损伤,而是继发于关节周围组织的损害,如长期卧床、肢 体长期固定在一种体位等。因此,利用关节活动度的维持技术防止关节挛缩 要比发生挛缩后的治疗省时省力,是保障运动功能的重要措施。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 ⑥主动伸展训练(适合年龄稍大,且理解能力较强的患儿):患 儿呈俯卧位,双肘支撑起上半身,膝关节伸直轮换向上踢腿。注 意,每次踢到最高时,应维持10-15s后再放下。这一动作也可在 立位进行。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 休息时的最佳体位:对于这类脑瘫患儿,无论休息还是平时玩耍 时,其最佳的体位就是俯卧位。这是因为,髋关节的伸展困难, 患儿在俯卧位时,身体自身重力便成为一种外力,促使髋关节伸 展,起到长时间的牵拉作用。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④提高大腿后群肌肌力的训练:患儿呈俯卧位,家长用一只手固定 住其大腿,用另一只手握住患儿脚踝,帮助患儿做屈伸膝的动作 (4.27),当患儿能自我完成时,家长可用双手固定住患儿的臀部, 以防止在用力屈膝时臀部翘起(4.28),同样,此训练家长也可用 手或其他中午如沙袋绑在脚踝处,作为阻力。
脑瘫儿童家庭康复
②主动屈膝训练:(4.14)患儿仰卧位,双手把双膝抱入怀中,前 后摇10次,然后松开一只手,让一条腿伸直,另一只手由膝关节外 侧面移向内侧面,用力向下拉,到达最大限度时,停留2-3分钟 (4.15),照此方法做另一条腿,在轮换做过3次后,让患儿主动 屈曲一侧膝关节(4.16),尽可能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家长让患儿 伸腿并在小腿胫骨处施阻,以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每侧轮换约做30 次。
• 关节活动度的维持训练是防止关节活动受限的预防措施。关节活动受限有时 并不是关节本身的损伤,而是继发于关节周围组织的损害,如长期卧床、肢 体长期固定在一种体位等。因此,利用关节活动度的维持技术防止关节挛缩 要比发生挛缩后的治疗省时省力,是保障运动功能的重要措施。
儿童脑瘫的精细动作训练PPT课件

9
评定目的
1、评定儿童精细运动发育的水平。 2、及时发现精细运动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 陷。 3、为确定产生问题与缺陷的原因和环境因素提供客观依 据。 4、对实施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10
评定方法 1、不同年龄手功能发育评定方法---精细 运动年龄评价表。 2、按精细动作发育顺序进行评定。
11
精细动作训练
5
手的基本功能
手的基本动作包括:非抓握动作与抓握动 作两大类,非抓握动作包括悬浮、约束、 推、压、触、勾状抓握等;抓握动作又分 为力性抓握与精细抓握,前者包括球形、 柱状抓握及拉,精细抓握包括指尖捏、指 腹捏、侧捏及三指捏。
6
抓握的发育过程
7
手的基本动作发育过程
8
精细运动发育评定
评定目的 评定方法 视觉功能评定 手眼协调功能发育评定 标准化心理测验量表评定--Gesell发育量表 Bayley婴儿发育量表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 Peabody量表
2.练习用患侧手拿物品:准备1~2个正方形积木,指 导患儿用患侧手将其拿起。头几次练习,可对患儿进行手 把手指导,并逐步让患儿进行单独练习。随着练习进程, 积木要从正方形、长方形过渡到圆形,并延长手握物品时 间。
3.练习用患侧手抓物品:将较多玩具倒在地上,指导 患儿用患侧手抓拿自己喜欢的玩具,重复多次,以进行抓 拿练习。
通过有目的地随意地有效地使用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最大程度地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感认知能力培养其学习不社会交往能14因为有很多手的精细劢作是在坐位下完成的因此在开始手精细功能训练之前就要先训练患儿获得良好的坐位平衡不保持良好坐位姿势的能力或在训练时提供患儿适当的坐椅和桌子以帮劣患儿获得良好的坐姿进而进行手精细功能训练15四训练方法指导脑瘫患儿进行精细劢作练习目的在亍训练手不大脑的协调能力增强手的灵活性从而提高患儿劢手能力
评定目的
1、评定儿童精细运动发育的水平。 2、及时发现精细运动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 陷。 3、为确定产生问题与缺陷的原因和环境因素提供客观依 据。 4、对实施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
10
评定方法 1、不同年龄手功能发育评定方法---精细 运动年龄评价表。 2、按精细动作发育顺序进行评定。
11
精细动作训练
5
手的基本功能
手的基本动作包括:非抓握动作与抓握动 作两大类,非抓握动作包括悬浮、约束、 推、压、触、勾状抓握等;抓握动作又分 为力性抓握与精细抓握,前者包括球形、 柱状抓握及拉,精细抓握包括指尖捏、指 腹捏、侧捏及三指捏。
6
抓握的发育过程
7
手的基本动作发育过程
8
精细运动发育评定
评定目的 评定方法 视觉功能评定 手眼协调功能发育评定 标准化心理测验量表评定--Gesell发育量表 Bayley婴儿发育量表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 Peabody量表
2.练习用患侧手拿物品:准备1~2个正方形积木,指 导患儿用患侧手将其拿起。头几次练习,可对患儿进行手 把手指导,并逐步让患儿进行单独练习。随着练习进程, 积木要从正方形、长方形过渡到圆形,并延长手握物品时 间。
3.练习用患侧手抓物品:将较多玩具倒在地上,指导 患儿用患侧手抓拿自己喜欢的玩具,重复多次,以进行抓 拿练习。
通过有目的地随意地有效地使用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最大程度地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感认知能力培养其学习不社会交往能14因为有很多手的精细劢作是在坐位下完成的因此在开始手精细功能训练之前就要先训练患儿获得良好的坐位平衡不保持良好坐位姿势的能力或在训练时提供患儿适当的坐椅和桌子以帮劣患儿获得良好的坐姿进而进行手精细功能训练15四训练方法指导脑瘫患儿进行精细劢作练习目的在亍训练手不大脑的协调能力增强手的灵活性从而提高患儿劢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