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西海岸长流起步区项目位置图
海口市新埠岛总体规划方案

(二 )由旅游市场分析看新埠岛开发定位位
(三 )由房地产分析看新埠岛开发定位位
小结 新埠岛的开发应以全国迅速成长中、高薪族为主要市场 对象,发展度假型小城镇社区。
综合上述分析: 新埠岛的产业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旅游业:开发城市型或市镇型滨水旅游城区,以享受人际交流之乐为主题,开发 重点为游艇业、休闲生态渔业。 2、房地产业:包括为当地居民服务的高品质高档居所;结合旅游业的开发,开发以 全国高薪族为主要市场对象的度假型第二居所、度假村以及养老村。 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包括文化市场、艺术创作、艺术市场、高尔夫等产业。
海口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新埠岛总体规划方案
基地区位及范围
第一部分 新埠岛现状
自然环境现状
四季都可度假的气候 新埠岛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 沛,四季常青,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湿度高,降雨量年 内分布不均匀,洪枯流量差别大。 亲水的自然资源 海 新埠岛面四临水得天独厚,北向蔚蓝无涯的澎湃
大海
江 河 溪 东南环视宽阔平静的海南岛第一大河南渡江 西邻已具城市感可以行船的横渡河 内有数条曲折有致的溪流渠道蜿蜒通过
人文环境现状
新埠岛现由新埠、横沟、土尾和 三联四个社区居委会组成,四个居 委会管理新埠上村、新埠下村、新 埠新村、东坡村、西坡村、横沟村、 土尾村、三联村等八个村。现状总 人口12193人,常住人口9571人。
(四)挑战分析 海口西海岸和海甸岛美丽沙项目跟新埠岛的产业具有同构现象,这两个地区现在 已进入了开发启动阶段,这将对新埠岛的开发建设经营产生一定挑战。
二、开发定位 (一)由城市空间结构看新埠岛发展定位
小结 新埠岛的发展,从城市产业链来看,应该要形成与海口连 通互补的共生体。 从城市经济来看,使之成为与海口目前价值有明显市场区 隔的高价资产。 新埠岛成功地扩越式开发,可以有效地带动海口市整体城 市行销的升级与转型。
(最新)海口市城区住宅用地基准地价表

土地级别
片区名称
片区范围
楼面价
(元/建筑㎡)
一级
填海片区
东:
绿园路
2500
南:
滨海大道
西:
港集路
北:
琼州海峡
老机场片区
东:
海府路东侧
2500
南:
国兴大道西段南侧
西:
龙昆南路西侧
北:
海秀东路北侧
国贸片区
东:
龙昆北路
2300
南:
金龙路、龙华路
西:
世贸东路
北:
滨海大道
西海岸片区
1000
羊山片区
东:
东线高速公路
1000
南:
详见基准地价图
西:
详见基准地价图
北:
椰海大道
海口市城区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内涵:
1、设定的住宅用地基准地价的评估基准日为2013年7月1日,平均容积率为2.0,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基础设施开发程度为“六通一平”(宗地外围通路、通电、通讯、供水、排水、供气和宗地内土地平整),每单位建筑面积分摊的完整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采用楼面地价的表现形式,地价以元/建筑㎡表示。
长滨路
北:
五源河
港澳开发区片区
东:
秀英大道西侧
1500
南:
南海大道
西:
规划路
北:
海盛路南侧
司马坡岛片区
范围详见基准地价图
1450
江东沿江片区
东:
琼山大道东侧、规划路、白驹大道
1450
南:
新大洲大道
西:
南渡江
北:
滨海东路
流水坡片区
东:
海口总体城市设计导则说明书研究报告

附图3
主城区示意性总平面图
5
海口总体城市设计
导则
URBAN DESIGN GUIDELINE
附图4
重点城市设计项目分布图
6
海口总体城市设计
■ 坚持“两带两廊”生态结构,即南部生态绿廊、北部滨海生态走廊、南渡江水系生态廊道和五源 河廊道。 ■ 在南部生态绿廊区域,积极建设提升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火山公园等郊野公共性项目,培育绿 色植被,强化南控带的生态结构,保证山体周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 在主城区范围内,保护河流水系及其周边防护绿地的结构完整性,修补城市自然水网,增加滨水 绿化,在南渡江、五源河两大生态廊道之外,形成密集的水绿廊道,展现水系丰富的自然特征。 ■ 在南部生态绿廊以南地区,延续村庄水、田、林、路等自然格局,与自然山水环境相结合,引导 乡村空间品质就地提升。
海口总体城市设计
导则
HAIKOU COMPREHENSIVE URBAN DESIGN
GUIDELINE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1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章 目标与策略
----------------------------------------------------------------- 1
第四章 片区控制与引导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第8节 第9节 第10节 片区控制导则一:秀英区 ---------------------------------------------------------片区控制导则二:龙华区 ---------------------------------------------------------片区控制导则三:琼山区 ---------------------------------------------------------片区控制导则四:美兰区 ---------------------------------------------------------特色风貌区控制导则一:滨海风尚特色风貌区 ---------------------------------------特色风貌区控制导则二:滨海风情特色风貌区 ---------------------------------------特色风貌区控制导则三:都市风尚特色风貌区 ---------------------------------------特色风貌区控制导则四:生态滨江特色风貌区 ---------------------------------------特色风貌区控制导则五:本土风情特色风貌区 ---------------------------------------特色风貌区控制导则六:都市田园特色风貌区 ---------------------------------------24 27 30 33 37 39 41 43 45 47
中规院-海口总体城市设计导则

■ 景观风貌总策略:整合滨海景观要素,构建凸显现代滨海城市特色的景观风貌体系;以滨海景观 统领与协调城市景观、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
■ 特色空间总策略:重点突出滨海特色空间走廊,组织“向海汇聚”的公共空间网络,构建空间舒 适、环境友好、活动丰富的特色空间系统。
■ 轴带贯通:打通“二横五纵”的城市主干脉络,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复合城市功能、交通、 景观的连续线性支撑体系。“二横”的骨架道路分别为滨海大道及其东延线、国兴大道-海秀路 及其西延线,“五纵”其中四条骨架道路分别为长海大道、丘海大道、滨江东路、兴洋大道,另 有与人民大道-五指山路-朱云路连线重合的空间发展廊道。
第2条 本导则的控制与引导范围分为市域和主城区两个层面,市域范围包括海口市全部行政辖区,主城 区范围以海口市绕城高速公路以北与海口市东、西行政界线围合的区域为主。
第3条 本导则包括总则、目标与策略、要素分类控制与引导、片区控制与引导四部分。
第1节 要素控制导则一:山水格局
第6条 保护海口“地脉结丘,江洋抱城”的山水格局,保持自然环境空间结构,凸显城市的山水生态特 色。
URBAN DESIGN GUIDELINE
5
海口总体城市设计 导则 附图4 重点城市设计项目分布图
第二章 目标与策略
■ 严格保护城市水系,控制滨水地带建设项目,开展水生态修复,管控海岸线、江岸线及周边区 域,治理红树林湿地、羊山湿地、白水塘湿地等,积极申报国家湿地公园,提升水生态环境。
第8条 强化“两带两廊”生态结构,突出山水资源的结构性作用。
第4条 海口总体城市设计总目标为“滨海花园、魅力椰城”;空间设计定位为:面向国际的滨海“秀” 城、凸显生态的花园“绿”城、健康宜居的活力“乐”城、根植本土的魅力“名”城;城市风貌 定位为:海滨风采、田园风境、现代风尚、本土风情。
绿色市政之低碳道路ppt课件

碎石化技术 (Rubblization)
低碳道路建设理念与实践
道路材料设计
节约能源与资源
白加黑与白改黑
南非蓝派五边形冲击压路机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机
多锤头破碎机
共振式破碎机
低碳道路建设理念与实践
道路材料设计
2010年我国废轮胎年产生量 2.5亿条。
种国际化、各种中心; 规模比较合理,对外迁人口
增长相对比较保守,成为 “鬼城”的概率比较低,应 该不会出现债务危机; 政府重视,开发企业实力强, 有政策有资金;唯一难题可 能是征地安置。(自然村23 个,现状人口8万)。
项目定位
项目概况
规划条件
结构
用地
项目概况
市政配套建设规模
道路交通:3条快速路、8条主干路、16条次 干路、46条支路;
水量测算:最高日总用水量为17.0万立方米 /日。采用环状供水管网。
污水量计算:污废水排放量按生活、生产用 水量和未预见用水的85%计算,远期规划区 最高日污水量约11.2万吨。排水体制采用分 流制。
雨水流量计算:本片区暴雨强度按海口市暴 雨强度公式计算,重现期为1年。
负荷预测:规划区总用电负荷为252 MW。规 划区内10KV线路全部采用电力电缆埋地敷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国家级设计大师5人 40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60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地下空间工程 城乡规划 建筑、景观
研发中心 信息技术中心
工程总承包部
累计完成勘察设计和咨询工程7000多项
技术经济
获各类奖项近500项,拥有专利300余项
环境工程
建有院士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和博士后工作站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事项的通告-海府[2001]54号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事项的通告-海府[2001]54号](https://img.taocdn.com/s3/m/c2051a1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c.png)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事项的通告正文:----------------------------------------------------------------------------------------------------------------------------------------------------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事项的通告(海府〔2001〕54号)为适应新形势下我市土地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市按照省政府的部署,于1999年组织编制了《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以下简称《规划》),并于200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现根据《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将《规划》主要内容向社会公布。
一、《规划》期限以1996年为基期,2000年为近期目标年,2010年为规划目标年,并展望到2030年。
二、《规划》范围《规划》按我市行政辖区面积236.44平方公里的范围编制。
三、《规划》目标根据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海南省下达的各项规划用地控制指标,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确定我市土地利用总体目标为:坚持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合理发展城镇用地规模,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实现耕地的有效保护和综合整治,促使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土地产出率和综合利用效益有显著的提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具体目标1.耕地保护根据严格控制耕地减少的要求和省下达的控制指标,结合我市具体情况,确定2000年耕地保有面积为5527.26公顷,2010年耕地保有面积为4717.74公顷;选择集中连片、生产条件较好的水旱田和旱地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2350.71公顷;继续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搞好渠道维修,整治排灌系统,提高灌溉效益,并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耕地总体质量有所提高。
海口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6)检修平台四周设防护栏杆,高度为 1m,每个停车位 车顶空调位置需设置对开门一个,用于检修人员对车顶平台进 行维修。对于用于两列车共用一个平台,要求在平台中央位置 设置隔离栏,将平台分成两个独立的区域,防止检修平台一侧 检修作业另一侧带电(1500V)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并且每个 独立区域单独设置通过门。
图4 4 结构小震作用下及风荷载作用下弹性计算分析
结构方案
结构自振周期(T1/T2/Tt)
方案一
2.3577/2.2074/1.6314
方案二
2.34/2.1967/1.5831
134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经验交流·
方案三
2.7465/2.1案三
地震作用下 Y 向最大层间位 移角 1/ 824(第 18 层)
图3 (3)方案三:在 21 层设置加强层,通过布置刚度较大的 水平伸臂桁架和周边环带斜腹杆桁架,利用框架柱的轴力形成 反向弯矩,减少内筒的倾覆力矩,进而减小结构在水平地震作 用下的位移。详见图 4。
图1
三种布置方案的结构平面均在外围布置型钢混凝土框架 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梁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连接,型钢混 凝土框架柱与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刚接,与核心筒采用刚接。
为解决高烈度区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的地震作 用较大,单纯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 -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作为抗 侧力构件难以满足规范水平位移限值要求,针对矩形平面的短 边分别采取加强措施如下:
塔吊施工方案(最终版)

目录一、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塔吊要紧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塔吊基础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塔吊及基础承载力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基坑的土方开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塔吊基础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模板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钢筋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混凝土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防雷接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防水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群塔作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