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全文
《史记》之《十二本纪·高祖本纪》原文+翻译(分段)(全)

《史记》之《十二本纪·高祖本纪》原文+翻译(分段)(全)【原文】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译文】高祖是沛郡丰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
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
当初,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
当时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太公正好去看她,看到有条蛟龙在她身上。
不久,(刘媪)有了身孕,就生下了高祖。
【原文】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译文】高祖这个人,高鼻梁,像龙一样的容貌,漂亮的胡须,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
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开阔。
他平日里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参加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
到了成年,他通过考试成为官吏,当了泗水亭的亭长,对官署中的官吏,没有不捉弄的。
他喜欢喝酒,喜好女色。
常常到王大妈、武大妈那里去赊酒,喝醉了躺倒就睡,武大妈、王大妈看到他身上常有龙出现,觉得很奇怪。
高祖每次留在店中喝酒,酒就比平常多卖好几倍。
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常常把记帐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帐。
【原文】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译文】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百姓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原文】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司马迁《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原文|译文|赏析《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该传是韩王韩信、卢绾、陈豨三个人的合传。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韩王信者,故韩襄王孽孙也,长八尺五寸。
及项梁之立楚後怀王也,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後,故立韩诸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欲以抚定韩故地。
项梁败死定陶,成饹怀王。
沛公引兵击阳城,使张良以韩司徒降下韩故地,得信,以为韩将,将其兵从沛公入武关。
沛公立为汉王,韩信从入汉中,乃说汉王曰:“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
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
”汉王还定三秦,乃许信为韩王,先拜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
项籍之封诸王皆就国,韩王成以不从无功,不遣就国,更以为列侯。
及闻汉遣韩信略韩地,乃令故项籍游吴时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
汉二年,韩信略定韩十馀城。
汉王至河南,韩信急击韩王昌阳城。
昌降,汉王乃立韩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
三年,汉王出荥阳,韩王信、周苛等守荥阳。
及楚败荥阳,信降楚,已而得亡,复归汉,汉复立以为韩王,竟从击破项籍,天下定。
五年春,遂与剖符为韩王,王颍川。
明年春,上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乃诏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
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
”上许之,信乃徙治马邑。
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
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
信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反,以马邑降胡,击太原。
七年冬,上自往击,破信军铜鞮,斩其将王喜。
信亡走匈奴。
其与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立赵苗裔赵利为王,复收信败散兵,而与信及冒顿谋攻汉。
匈奴仗左右贤王将万馀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至晋阳,与汉兵战,汉大破之,追至于离石,破之。
匈奴复聚兵楼烦西北,汉令车骑击破匈奴。
史记全文翻译赏析

史记全文翻译赏析史记50章•1.《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名武,齐国人。
因精通兵法而受到吴王阖庐接见。
阖庐说“:您的兵法十三篇,我全...•2.《司马穰苴列传》司马穰苴是田完的苗裔。
齐景公时,晋国攻伐齐国的东阿、甄城,而燕国侵略齐国黄河以南的...•3.《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向老...•4.《管晏列传》管仲名夷吾,颍上人氏。
年轻时常与鲍叔牙交游,鲍叔深知他的贤能。
管仲处境贫困,常占鲍叔...•5.《伯夷列传》学者涉猎的书籍极其广博,还要从六艺中考察求实。
《诗》、《书》虽有残缺,但虞舜、夏禹...•6.《七十列传》伯夷列传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司马穰苴列传孙子吴起列传伍子胥列传仲尼弟子列传...•7.《三王世家》 “大司马臣子霍去病冒着死罪再拜上疏皇帝陛下:承蒙陛下错爱,让臣下我在行伍间供职...•8.《五宗世家》孝景皇帝的儿子一共有十三人被封为王,这十三人分别由五位母亲所生,同一母亲所生的为宗亲...•9.《梁孝王世家》梁孝王刘武,是孝文皇帝的儿子,与孝景帝同母所生,母亲就是窦太后。
孝文帝共有四个儿子:大...•10.《绛侯周勃世家》绛侯周勃,沛县人。
他的祖先是河南卷县人,后来迁居沛县。
周勃靠编织蚕箔维持生活,也常...•11.《陈丞相世家》丞相陈平,武阳户牖乡人。
小时候家里贫穷,喜欢读书,家有田地三十亩,陈平仅同哥哥陈伯住在...•12.《留侯世家》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祖父名叫开地,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宰相。
父亲名...•13.《曹相国世家》平阳侯曹参,是沛县人。
秦朝时是沛县的狱吏属员,而萧何是主吏,在县中他们二人都是很有权...•14.《萧相国世家》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因为通晓法令公平无枉而任沛县功曹掾。
高祖为平民百姓时,萧何多次...•15.《齐悼惠王世家》齐悼惠王刘肥,是高祖的长庶子。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4)全文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4)全文项籍之封诸王皆就国,韩王成以不从无功,不遗就国,更以为列侯①。
及闻汉遣韩信略韩地,乃令故项籍游吴时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②。
汉二年,韩信略定韩十余城。
汉王至河南,韩信急击韩王昌阳城。
昌降,汉王乃立韩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
三年,汉王出荥阳,韩王信、周苛等守荥阳。
及楚败荥阳,信降楚,已而得亡,复归汉,汉复立以为韩王,竟从击破项籍,天下定。
五年春,遂与剖符为韩王③,王颍川。
明年春,上以韩信材武④,所王北近巩、洛,南近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⑤,乃诏徒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
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人,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
上许之,信乃徒治马邑⑥。
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
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⑦。
信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反,以马邑降胡,击太原。
①更:改。
②距:通拒。
抵抗。
③剖符:古时帝王授与诸侯和功臣的凭证。
剖分为二,帝王和诸侯各执其一,故称剖符。
④材武:有材力而又勇武。
⑤劲兵处:屯强兵的地方,即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⑥徙:迁,移。
•⑦让:责备。
•七年冬,上自往击,破信军铜鞮,斩其将王喜。
信亡走匈奴①。
(与)其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立赵苗裔赵利为王②,复收信败散兵,而与信及冒顿谋攻汉。
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余骑与王黄等屯广武以南,至晋阳,与汉兵战,汉大破之,追至于离石,复破之。
匈奴复聚兵楼烦西北,汉令车骑击破匈奴③。
匈奴常败走,汉乘胜追北④,闻冒顿居代(上)谷,高皇帝居晋阳,使人视冒顿,还报曰可击。
上遂至平城。
上出白登,匈奴骑围上,上乃使人厚遗阏氏⑤。
阏氏乃说冒顿曰:今得汉地,犹不能居;且两主不相厄。
居七日,胡骑稍引去。
时天大雾,汉使人往来,胡不觉。
护军中尉陈平言上曰:胡者全兵⑥,请令强弩傅两矢外向⑦,徐行出围。
入平城,汉救兵亦到,胡骑遂解去、汉亦罢兵归。
韩信为匈奴将兵往来击边。
①亡走:逃跑。
②苗裔:后代。
③车骑:骑兵和战车部队。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5)全文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5)全文汉五年冬,以破项籍①,乃使卢绾别将②,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破之。
七月还,从击燕王臧荼,臧荼降。
高祖已定天下,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
欲王卢绾,为群臣觖望③。
及虏臧荼,乃下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
群臣知上欲王卢绾,皆言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
诏许之。
汉五年八月,乃立卢绾为燕王。
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汉十一年秋,陈豨反代地,高祖如邯郸击豨兵④,燕王绾亦击其东北。
当是时,陈豨使王黄求救匈奴。
燕王绾亦使其臣张胜于匈奴,言豨等军破。
张胜至胡,故燕王臧荼子衍出亡在胡,见张胜曰: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
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
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亦且为虏矣⑤。
公何不令燕且缓陈豨而与胡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
张胜以为然,乃私令匈奴助豨等击燕。
燕王绾疑张胜与胡反,上书清族张胜⑥。
胜还,具道所以为者。
燕王寤⑦,乃诈论它人,脱胜家属,使得为匈奴间⑧,而阴使范齐之陈豨所,欲令久亡,连兵勿决。
①以:通已。
②别将:单独率军,不同于以前跟从高祖。
或谓带领另一支部队。
③觖望:因不满而怨恨,犹言怨望。
④如:往,到。
⑤且:将。
⑥族:满门抄斩。
⑦寤:通悟。
醒悟、理解。
⑧间:间谍。
汉十二年,东击黥布,豨常将兵居代,汉使樊哙击斩豨。
其裨将降①,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于豨所。
高祖使使召卢绾,绾称病。
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
绾愈恐,闭匿,谓其幸臣曰: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
往年春②,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
今上病,属任吕后③。
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
乃遂称病不行。
其左右皆亡匿。
语颇泄,辟阳侯闻之,归具报上,上益怒。
又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
于是上曰:卢绾果反矣!使樊哙击燕。
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病愈④,自入谢⑤。
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
李白《秋思》全诗翻译鉴赏

李白《秋思》全诗翻译鉴赏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秋思【作者】:李白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注释:1、燕支:山名,见《王昭君》上注。
2、白登:山名。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上(汉高祖)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围上。
集解:白登,台名,去平成七里。
索引:桑干河北有白登山,冒顿(mòdú)围汉高祖之所。
3、海上:指辩驳地的大湖大池。
4、单于:匈奴天子。
见《从军行》注。
此处指匈奴单于的领地。
5、玉关:即玉门关。
见《从军行》注。
6、蕙草摧:言花草衰败。
蕙草,香草名,见前一首《秋思》注。
这里泛指花草。
译文:燕支山上的黄叶已经簌簌地落下了,妾独自登上燕支山向远方的白登台望去,期望能够见到征戍在外的丈夫。
如今胡地大漠肯定已经笼罩在一片凉凉的秋意中,已不见夏日里的碧云蓝天。
胡兵兵合一处,在战争中暂时占有优势,这消息从玉门传到京城。
可悲的是出征在外的丈夫不能回来了,而蕙草已渐渐枯萎,妾也己经随岁月流逝而渐渐老去,这怎不让人伤悲?简析:此诗写闺中女子思念在胡地征战的丈夫。
前四句写女子想象胡地的秋色。
关注胡地秋色,从思念丈夫而起。
燕支、白登、海上,单于,是胡地;黄叶落、碧云断、秋色来,是秋色。
四句全由“望”字领起,点明“秋”。
下四句写胡汉交兵,使节往来,夫无归日,花草衰败,深感青春飞逝,故尔悲伤。
“蕙草摧”,一语双关,伤时的同时,又愁容貌之改。
“胡兵”二句为互文。
“胡兵沙塞合”指胡汉兵沙塞合,“汉使”指胡汉双方使臣奔忙。
后四句全在一“悲”字,修饰以“空”字,说明现实难改,无可奈何。
“悲”与“望”呼应,为全诗之眼。
望秋色,悲无归,即全诗脉络。
诗评:神藻飞动,乃所谓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也。
以此及“ 塞虏乘秋下” 相比拟,则知五言近体正闰之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汉书·韩彭英卢吴传(6)全文

汉书·韩彭英卢吴传(6)全文项籍死,使绾别将,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1),还,从击燕王臧茶,皆破平。
时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
上欲王绾,为群臣觖望(2)。
及虏臧荼,乃下诏,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
群臣知上欲王绾,皆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
上乃立缩为燕王。
诸侯得幸莫如燕王者。
绾立六年,以陈豨事见疑而败。
(1)共尉:共敖之子。
(2)觖(ju )望:因不满而怨恨。
豨者,宛句人也(1),不知始所以得从。
及韩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还,豨以郎中封为列侯,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边兵皆属焉。
稀少时,常称慕魏公子(2),及将守边,招致宾客。
常告过赵(3),宾客随之者干余乘,邯郸官舍皆满。
豨所以待客,如布衣交,皆出客下(4)。
赵相周昌乃求入见上,具言豨宾客盛,擅兵于外,恐有变。
上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诸为不法事(5),多连引豨。
豨恐,阴令客通使王黄、曼丘臣所(6)。
汉十年秋,太上皇崩,上因是召豨。
豨称病,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
上闻,乃赦吏民为豨所诖误劫略者。
上自击豨,破之。
语在《高纪》。
(1)宛句:县名。
在今山东菏泽西南。
(2)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
(3)告:告假。
(4)皆出客下:言陈豨屈己礼待宾客。
(5)覆案:审查,查办。
(6)王黄、曼丘臣:二人皆韩王信部将。
初,上如邯郸击豨(1),燕王绾亦击其东北。
豨使王黄求救匈奴,绾亦使其臣张胜使匈奴,言豨等军破。
胜至胡,故燕王臧荼子衍亡在胡,见胜曰: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
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
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
公何不令燕且缓豨,而与胡连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
胜以为然,乃私令匈奴兵击燕。
绾疑胜与胡反,上书请族胜。
胜还报,具道所以为者。
绾寤(悟),乃诈论他人,以脱胜家属,使得为匈奴间(2)。
而阴使范齐之豨所。
欲令久连兵毋决。
(1)如:往。
(2)间(jian):刺探。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卢绾者,丰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卢绾者,丰人也”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
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
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
及高祖初起沛,卢绾以客从,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
从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绾封为长安侯。
长安,故咸阳也。
汉五年冬,以破项籍,乃使卢绾别将,与刘贾击临江王共尉,破之。
七月还,从击燕王臧荼,臧荼降。
高祖已定天下,诸侯非刘氏而王者七人。
欲王卢绾,为群臣觖望。
及虏臧荼,乃下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
群臣知上欲王卢绾,皆言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
”诏许之。
汉五年八月,乃立卢绾为燕王。
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汉十一年秋,陈豨反代地,高祖如邯郸击豨兵,燕王绾亦击其东北。
当是时,陈豨使王黄求救匈奴。
燕王绾亦使其臣张胜於匈奴,言豨等军破。
张胜至胡,故燕王臧茶子衍出亡在胡,见张胜曰:“公所以重於燕者,以习胡事也。
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
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
公何不令燕且缓陈豨而与胡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
”张胜以为然,乃私令匈奴助豨等击燕。
燕王绾疑张胜与胡反,上书请族张胜。
胜还,具道所以为者。
燕王寤,乃诈论它人,脱胜家属,使得为匈奴间,而阴使范齐之陈豨所,欲令久亡,连兵勿决。
汉十二年,东击黥布,豨常将兵居代,汉使樊哙击斩豨。
其裨将降,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於豨所。
高祖使使召卢绾,绾称病。
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往迎燕王。
绾愈恐,闭匿。
辟阳侯归具报上,上益怒。
又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
於是上曰:“卢绾果反矣!”使樊哙击燕。
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
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全文
韩信卢绾列传原文及翻译
纪淑敏译注
【说明】本传是韩王韩信(不是淮阴侯韩信)、卢绾、陈豨三个人的合传。
这三个人原来都是刘邦的亲信部下,和刘邦的关系都非常好,卢绾更是和刘邦世代友好,而且能出入卧内,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但最后他们都举旗反叛,并且大都勾结匈奴,以和汉朝对抗。
通过这篇传记,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世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是什么使他们由亲密的朋友变成仇敌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其一是争权夺利。
权力斗争是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残杀的主要原因。
刘邦刚刚开始起义有两个劲敌,一是强秦,一是项羽。
在大敌当前的时候,他招降纳叛,网罗人才,对自己联盟内某些人的不恭也能容忍。
但等到天下已定,就开始大肆诛杀功臣,且不说韩王韩信、卢绾、陈豨,就连淮阴侯韩信、黥布、彭越等劳苦功高的人,也未能幸免于难。
刘邦对这些人的猜忌使他们成为惊弓之鸟,他们明知造反要被杀,但是还得挺而走险,因他们都是当时极有才能的人,实在不甘心束手就擒。
其二是刘邦谋士们的怂恿,反臣谋士们的挑拨,使得本来就已紧张的关系更加恶化。
例如陈豨的造反与刘邦的大臣周昌有很大关系,周昌看到陈豨宾客车骑甚盛,便向皇帝汇报,怀疑陈豨要造反。
而卢绾的造反,他的谋士张胜也起了很大作用。
这些在本传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韩王韩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身高八尺五寸。
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
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楚怀王。
沛公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地盘,得到韩信,任命他为韩国将军,带领他的军队随从沛公进入武关。
沛公被立为汉王,韩信随从沛公进入汉中,就说服汉王道:项羽把自己的部下都封在中原附近地区,只把您封到这偏远的地方,这是一种贬职的表示啊!您部下士兵都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都踮起脚尖,急切地盼望返回故乡,趁着他们锐气强盛向东进发,就可以争夺天下。
汉王回军平定三秦时,就答应将要韩信为韩王,先任命他为韩太尉,带兵去攻取韩国旧地。
项羽所封的诸侯王都到各自的封地去,韩王韩成因没跟随项羽征战,没有战功,不派他到封地去,改封他为列侯。
等到听说汉王派韩信攻取韩地,就命令自己游历吴地时的吴县县令郑昌做韩王以抗拒汉军。
汉高祖二年(前205),•韩信平定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
汉王
到达河南,韩信在阳城猛攻韩王郑昌。
郑昌投降,汉王就立韩信为韩王,常带领韩地军队跟随汉王。
汉高祖三年,汉王撤出荥阳,韩王韩信和周苛等人守卫荥阳。
等到楚军攻破荥阳,韩信投降了楚军,不久得以逃出,又投归汉王,汉王再次立他为韩王,最终跟从汉王击败项羽,平定了天下。
汉高祖五年春天,汉高祖就和韩信剖符为信,正式封他为韩王,封地在颍川。
第二年(前201)春天,高祖认为韩信雄壮勇武,封地颍川北靠近巩县、洛阳,南逼近宛县、叶县,东边则是重镇淮阳,这些都是天下的战略要地,就下诏命韩王韩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
韩信上书说:我的封国紧靠边界,匈奴多次入侵,晋阳距离边境较远,请允许我建都马邑。
皇帝答应了,韩信就把都城迁到马邑。
在这年秋天,匈奴冒顿单于重重包围了韩信,韩信多次派使者到匈奴处求和。
汉朝派人带兵前往援救,但怀疑韩信多次私派使者,有背叛汉朝之心,派人责备韩信。
韩信害怕被杀,于是就和匈奴约定好共同攻打汉朝,起兵造反,把国都马邑拿出投降匈奴,并率军攻打太原。
高祖七年(前200)冬天,皇帝亲自率军前往攻打,在铜鞮(dī,•堤)击败韩信的军队,并将其部将王喜斩杀。
韩信逃跑投奔匈奴,他的部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人拥立赵王的后代赵利为王,又收集起韩信被击败逃散的军队,并和韩信及匈奴冒顿单于商议一齐攻打汉朝。
匈奴派遣左右贤王带领一万多骑兵和王黄等人驻扎在广武以南地区,到达晋阳时,和汉军交战,汉军将他们打得大败,乘胜追到离石,
又把他们打败。
匈奴再次在楼烦西将地区聚集军队,汉高祖命令战车部队和骑兵把他们打败。
匈奴常败退逃跑,汉军乘胜追击败兵,听说冒顿单于驻扎在代谷,汉高祖当时在晋阳,派人去侦察冒顿,侦察人员回来报告说可以出击。
皇帝也就到达平城。
皇帝出城登上白登山,被匈奴骑兵团团围住,皇帝就派人送给匈奴王后阏氏许多礼物。
阏氏便劝冒顿单于说:现在已经攻取了汉朝的土地,但还是不能居住下来;更何况两国君主不互相围困。
过了七天,匈奴骑兵逐渐撒去。
当时天降大雾,汉朝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间往来,匈奴一点也没有察觉。
护军中尉陈平对皇帝说:匈奴人都用长枪弓箭,请命令士兵每张强弩朝外搭两支利箭,慢慢地撤出包围。
撤进平城之后,汉朝的救兵也赶到了,匈奴的骑兵这才解围而去。
汉朝也收兵而归。
韩信为匈奴人带兵往来在边境一带攻击汉军。